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教案及反思-最新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高二上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课文、教案及反思-最新范文
【导语】《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语法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课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sāng)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牲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直接引用同一人语的分段格式,即在每段开头使用上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使用下引号【”】.为防止被误改,特此声明.)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真是尽心啦!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考察邻国的统治者,没有哪个君王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加减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加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背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下池沼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尽(按,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斧子按一定的季节(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就使百姓供养老人孩子和为死者办丧事都没有什么遗憾了,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亩住宅的场地(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在里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等家禽、家畜的饲养(豚:小猪.彘:大猪),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老人可以吃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办好学校教育,反复进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教育(庠序: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头顶着或背负着重物走在路上了.七十岁的人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富贵人家让猪狗吃人吃的东西,而不知道加以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
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就会前来归顺了.”
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习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 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