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合集下载

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精讲班完整课程讲义

2018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精讲班完整课程讲义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精讲班【精讲班内容安排】精讲班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班次,适合各类学员,尤其适合于基础比较薄弱、初次报考经济师的学员。

其内容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并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可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

第二部分:每章各节配备了课堂练习,帮助考生巩固各章所学知识点。

两大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精讲班学习要求】1.坚持听课:坚持把精讲班所有的课程都听完。

学习每一章时都要静下心来,认真听讲,做笔记。

2.回看教材:听完每一章或每一节课程后不要急于做题,先在心中想想都学了什么,然后把教材通读一遍,在读的过程中,按照讲义把重点划出来。

3.做题巩固:看过教材后,可以再做一遍精讲班讲义中的例题,然后做每一节的练习题,做题的过程就是巩固考点的过程。

4.滚动复习:从第2章开始,每学一章都需要把前面所学章节的重要考点回顾一下,直至最后一章。

【教材内容讲解】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市场需求【本节知识点】1.需求的构成要素2.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3.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变动情况【本节内容精讲】【知识点一】需求的构成要素【例题1:2013多选题】需求的构成要素有()。

A.消费者偏好B.商品价格C.生产者预期D.消费者有支付能力E.消费者有购买欲望【答案】DE【解析】本题考点2011年考核了单选题。

【知识点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一)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如下图:(二)各因素如何影响需求1.消费者的偏好: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增强,将引起需求增加。

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消费者收入一般是指一个社会的人均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3.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产品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现期需求会增加);如果预期产品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现期需求会下降)。

4.产品价格(指某产品自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宏观经济学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宏观经济学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WL)——储蓄
0~t1——幼年期,c<y, s<0, 负父母的债
t2—青壮年期,c<y, s<0, s的用途有:还债,养老 储蓄,放债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 劳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
假设条件:
人的寿命、工作年限和收入确定 储蓄的利息因素不加考虑 不考虑价格变动
不考虑遗产因素(无遗产)
• (1)y=yp+yt, c=cp+ct • (2)cp=βyp, β为消费倾向 • (3)暂时消费与暂时收入无关,
暂时收入用于储蓄。 • 2、应用:
(1)繁荣阶段,现实收入<恒常收入, 现实消费=恒常消费,所以现实APC< 恒常APC,现实APS<恒常APS (2)萧条阶段,正好相反。 所以,临时性的政府税收政策失效。
APC=c / y=(α+βy ) / y=α/ y+β=α/ y + MPC (1)APC<MPC (2) α/y→0, APC→MPC
c APC= α /y + β MPC= β在图中表现为斜c= α率+ β y
α是基本消费部分
(自发性消费α )<0。
450
o
y
3.3.2 线性消费函数(3)
MPC和APC的比较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也就是45度线模型 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 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
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3.1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 3.2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3.3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3.4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5 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 3.6 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

第六章 宏观经济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第六章  宏观经济运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理论中,马克思将社会总产 品根据使用价值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根据价值划 分为不变资本转移的价值(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M) 三部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 通规律,得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实现要求各个生产部门之 间供求平衡。我们假设不变资本的全部价值一次性转移, 回顾简单和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义市场经济由企业部门、劳动者家庭部门、国家部门和进 出口部门这四个部门构成。随着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进行,企 业生产出各种商品,这些商品的总价值形成了整个经济的总 供给。与此同时,企业进行再生产的需要、劳动者进行消费 的需要、政府履行各种职能的需要以及进出口贸易产生的 需要形成了整个经济的总需求。
第一节 社会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关系
第一节 社会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关系
一、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宏观经济运行
不难看出,两部类的结构平衡已经包含了总供给和总需求 的总量平衡。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的供给和消 费品的供给构成社会产品的总供给,即 Ⅰ(C+V+M)+Ⅱ(C+V+M),而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和消费品的 需求构成社会产品的总需求,即 Ⅰ(C)+Ⅱ(C)+Ⅰ(V+M)+Ⅱ(V+M)。可见,两部类的结构平衡 是总供给和总需求总量平衡的充分条件,总量平衡是结构 平衡的必要条件。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虽然 表现为总量上的平衡,但其本质是社会生产不同部门之间 的结构平衡。
第二节 总量管理与结构管理
二、 需求结构管理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既有制 度保障,又有具体的实现机制: 1.从基本经济制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1、含义(1)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2)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公民在国外生产总值-外国公民在国内生产总值GNP/GNI GDP2、三种形态(1)价值形态(2)收入形态(3)产品形态(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1、三种计算方法(1)生产法(2)收入法(3)支出法2、收入法构成: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1)劳动者报酬:工资+福利费+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纯收益居民的(2)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的(3)生产税净额:税金(利前税)+附加费+规费-生产补贴-所得税政府的(4)营业盈余:营业利润-工资-福利费+生产补贴企业的3、支出法构成: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C+I+G+(X-M)(1)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2)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3)净出口:出口总值-进口总值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总供给等于总需求)(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和企业支出角度:Y=C+I=消费+投资收入角度:Y=C+S=消费+储蓄C+I=C+S I=S(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支出角度:Y=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收入角度:Y=C+S+T=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政府净收入T=税收收入TO-转移支付TRC+I+G=C+S+T I=S+(T-G) (T-G) 可视为政府的储蓄(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境外部门(只考虑对外贸易不考虑酱流动)支出角度:Y=C+I+G+(X-M)=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收入角度:Y=C+S+T=消费+储蓄+政府净收入政府净收入T=税收收入TO-转移支付TRC+I+G+(X-M)=C+S+T I=S+(T-G)+(M-X) (M-X) 可视为外国在本国的储蓄三、消费、储蓄和投资(一)消费理论1、凯恩斯消费理论(1)三个假设/三个前提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增规律②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消费是收入的函数③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2)结论①消费函数:C=α+βY消费=基本消费+收入引致的消费①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收入增量(在0至1之间) MPC=ΔC/ΔY=β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总量/收入总量 APC=C/Y③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也可从数学公式上理解ΔC/ΔY<C/Y)2、莫迪利安尼生命周期理论(1)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2)家庭收入= 劳动收入+财产收入(3)C=a*WR+c*YL消费=财富边际消费倾向*财产收入+劳动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倾向*劳动收入3、费里德曼持久收入理论(1)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2)C t =c* YP t现期消费支出=边际消费倾向*现期持久收入(二)储蓄函数1、储蓄函数:S=-α+(1-β) Y储蓄=收入引致的储蓄-基本消费2、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收入增量(在0至1之间) MPS=ΔS/ΔY=1-β=s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总量/收入总量 APS=S/Y3、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1 MPC+MPS=1 互为补数平均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1 APC+APS=1 互为补数(三)投资函数1、投资指形成固定资产的投资,不包括金融投资。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整理版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整理版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

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

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

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版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04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 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 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06
结构性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 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 上涨现象。
13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此消彼 长的关系。即失业率降低,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上升,通 货膨胀率下降。
会。
02
汇率与货币政策
全球化使得汇率和货币政策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各国央行需
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汇率和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稳
定。
03
国际经济风险
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风险的影响,如国际金融危机、
贸易战等。这需要各国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国际经济风险。
32
技术进步对劳动力市场影响
绿色经济发展
发展绿色经济是应对环境问题的 重要途径。通过推广清洁能源、 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措施,促 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 环。
环境政策与宏观调

政府需要制定有效的环境政策, 并将其纳入宏观调控体系。通过 环境税、绿色信贷等手段引导企 业和个人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环 境资源。
2024/1/25
2023
REPORTING
宏观经济学讲义高鸿 业版本PPT课件精品
2024/1/25
1
2023
目录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 失业与通货膨胀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国际经济部门 •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 当代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2024/1/25
2
2023 PART 01

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经济基础精讲班讲义——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理论消费、储蓄和投资储蓄函数投资函数投资乘数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考核内容: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本指标的含义和核算方法具体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D.支出形态E.实物形态【答案】ABC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GDP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支出法1、含义:所谓支出法,即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居民、企业、政府、进出口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

2、支出法GDP的构成: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例题2—07、08年单选】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十I十G十XB.GDP=C十I十G—MC.GDP=C十I十G十(X十M)D.GDP=C十I十G十(X—M)【答案】D【例题3--07年多选】在我国统计实践中,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三、消费理论
五、储蓄函数、投资函数、投资乘数
(一)储蓄函数
储蓄和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被称为储蓄函数。

根据凯恩斯的假定,收入是决定储蓄最主要的因素。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C+S=Y 因为C=α+βY 所以:储蓄函数的公式S= -α+(1-βY)
(二)投资函数
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假定投资和利率之间成线性关系,
投资函数可以写为I=I(r)=e-dr 其中e表示自主投资,与利率无关
-dr表示引致投资,随着利率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化。

(三)投资乘数
乘数,即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用公式表示
(四)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六、总需求和总供给
(一)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因素
(三)总供给模型
1、从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总需求。

2、假定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不变,由于总需求的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

3、由于总需求增长,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而总供给不变,因此,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相交的点向右
上方移动,价格总水平上涨。

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基本模型。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2011年中级经.

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2011年中级经.

201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第六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1、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

价值形态为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收入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产品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2、国民总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是收入概念。

3、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

4、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其中,劳动者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生产税净额包括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营业盈余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加上政府生产补贴。

5、支出法: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净出口为货物和服务出口总值减进口总值后的差额。

6、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GDP=C+I+G+(X-M)]。

7、两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消费者未用于购买消费品的那部分收入等于未归于消费手中的产品的价值。

8、三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等于整个社会的投资。

9、消费者(居民)、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等四部门经济的储蓄—投资恒等式:I=S+(T-G)+(M-X);投资等于私人储蓄、政府储蓄和外国在本国的储蓄之和。

10、凯恩斯消费理论三个前提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认为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11、边际消费倾向(MPC或β)等于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

0<MPC<1。

国民收入核算培训讲义

国民收入核算培训讲义

国民收入核算培训讲义1. 介绍国民收入核算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它通过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揭示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

本讲义将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核算方法和应用。

2. 国民收入的概念国民收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参与者通过生产和经营活动取得的全部收入。

国民收入的核算范围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及转移收入等。

2.1 GDP与国民收入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居民单位和非居民单位)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国民收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 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 资本所有者的权益所得 - 政府的税收与补贴2.2 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国民收入是经济体整体的收入,而个人收入是指居民个体通过各种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

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和差异,其中主要的差异在于个人收入可以包括非经济收入,而国民收入只包括经济收入。

3.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产出法、分配法和支出法。

产出法是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统计,计算出各个产业部门和经济行为主体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通过产出法计算出来的国民收入是通过生产活动取得的收入总和。

3.2 分配法分配法是通过对各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收入来源进行统计,计算出国民收入的总量。

分配法主要包括工资、利润、利息、租金和转移收入等方面的统计。

支出法是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使用进行统计,计算出国民收入的总量。

支出法主要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等方面的统计。

4. 国民收入核算的应用4.1 宏观经济分析国民收入核算可以提供宏观经济分析所需的数据和指标,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状况和趋势。

通过对国民收入的核算和分析,可以制定经济政策,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4.2 经济结构调整国民收入核算可以揭示不同产业部门和行业的经济活动和收入情况,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模型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模型
总需求是指经济中对商品需求的总量。它包括消 费(C)、投资(I)、政府支出(G)与出口 (X)等。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AD=C+I+G+(X-M)
其中,G由政府决定, X由其他国家决定,我们 把它们视为既定的;另外,在这一章,我们暂 时假定I也是固定的,下面我们着重来看C
.
1、消费7 函数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是指居民的消费支 出与决定消费的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写为:
AD
A3
C
.
c(1-t) c
AD3(Y) C(Y) C(YD)
A3 C I G cTR
Y
37
1.3 四部门经济:加入国际贸易部门
净出口函数:
NX X M X (M mY ) 令M (M mY)
其中X为出口,是外国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需 求;M为进口,本国对外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M为自发进口需求,m称为边际进口倾向,表示 当期收入中用于购买进口商品的比例。
正储蓄
YL
积的财富生活,所
C
以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财富在下降。
0 (20)
.
23
财富
负储蓄
WL
NL T
生命周期理论的政策含义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口当中,工作年龄的人口较多, 那该国的储蓄率较高;而一个国家的人口中退休 的人较多,那该国的储蓄率较低。也就是说,一 国整体的储蓄率与其人口的年龄结构相关。
人口红利与人口老龄化
上式中的1/NL就是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即
MPCL=WL/NL, MPCS=1/NL 因此,长期边际消费倾向是短期边际消费倾向的
WL倍。短期边际消费倾向几乎为0。
.
21

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

宏观经济学三个基本模型

1-b (1 - t) IS曲线的斜率= -—————— d
⑵三部门经济
其中:
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于E点,决定了均衡的利率为ro,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yo,这时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即在产品市场上有I=S,在货币市场上有L=M。
当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正好是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水平时,两个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但如果均衡的利率与国民收入不是这一交点时,两个市场就无法同时达到均衡。换句话说,就是除了IS 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组合外,所有不在这个交点上的组合都是失衡点。
均衡模型: L=m L=L1(y)+L2(r)=k y – h r m=M/P =m1+ m2
㈡LM曲线
01
04
02
03
均衡利率:
m+hr y = —————— k
LM曲线的特征:dy/dr>0
货币市场均衡下,随着利息率的上升国民收入将 不断增加,即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经济解释:r ↑ L2 ↓ L1↑ ye↑
01
r ↓ L2 ↑ L1↓ ye ↓
02
凯恩斯区域(萧条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0或与横轴平行在此区域,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中间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正的区域。在此区域,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都有效。 古典区域:LM曲线上斜率为无穷大的区域。在此区域财政政策无效而货币政策有效。另外,在此区域货币的投机需求为0,由于古典学派认为,人们只有货币的交易需求而无投机需求,所以被称作古典区域。
AD-AS模型
总需求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时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总需求由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组成 即 AD=C+I+G+(X—M) 而总需求函数是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一般价格水平P与国民收入Y之间的依存关系 以价格水平为纵坐标、产出水平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需求函数的几何图形就是总需求曲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1)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1)

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 + I + G-XB.GDP=C 十 I 十 G 十 XC.GDP=C 十 I 十 G 十(X—M)D.GDP=C + I + G + (M-X)正确答案:C考查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从支出方面看,上述四个项目构成了国内生产总值。

如果用字母C表示消费,用I表示投资,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X-M)表示净出口,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 (X- M)ABD为干扰选项。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A.生产B.支出C.最终使用D.创造原始收入正确答案:D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

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O。

A.I= S+ (T-G) + (M-X)B.I= S+ (T-G)C.I=SD.C+I+G+ (X-M) = C+S+TE.C+I+G= C+S+T正确答案:AD考查储蓄一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C+I+G+ (X-M)=C+S+T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G+ (X-M)=S+T可以简化为:I= S+ (T-G) + (M-X)其中,(M-X)可以代表外国在本国的储蓄。

I=S+ (T-G) + (M-X)的等式就代表了四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

BE选项是三部门;C选项是两部门。

下列关于总供给的表述错误的是()。

A.决定总供给的基本因素就是价格与成本B.如果企业对未来利润的预期是下降的,企业就会减少生产,从而使总供给减少C .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正确答案:C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

从长期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劳动、资本与技术,以及经济体制等因素。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A.I=S B.I=S+(M-X) C.I=S+(T-G)+(M-X) D.I=S+(T-G)正确答案:D 此题考查储蓄投资(江南博哥)恒等式。

I=S+(T-G),其中(T-G)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的储蓄,S为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称为私人储蓄。

这样,S+(T-G)可以表示整个社会的储蓄。

因此,公式I=S+(T-G),表示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采用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项目有()A.政府购买B.生产税净额C.净出口D.固定资产折旧E.劳动者报酬正确答案:BDE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各单位按收入法计算的增加值应包括( )。

A.劳动者报酬B.固定资产折旧C.净出口D.生产税净额E.营业盈余正确答案:ABDE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说法,正确的有()。

A.国内生产总值又称为国民总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C.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D.按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E.从产品形态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正确答案:BCDE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的概念,国民总收入是收入概念,所以A项错误。

关于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增长,价格总水平一般会趋于上升B.如果总需求增长快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C.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下降D.从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E.从长期来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是反方向变动正确答案:ABD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就会促使价格总水平上升,C错误;从长期来看,总供给与价格总水平无关,E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7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08年3题3分3分2009年2题2分1题2分4分本章教材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消费理论消费、储蓄和投资储蓄函数投资函数投资乘数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国民收入核算考核内容:国内生产总值等基本指标的含义和核算方法具体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掌握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GDP的形态: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价值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例题1-课后题第4题】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A.价值形态B.收入形态C.产品形态D.支出形态E.实物形态【答案】ABC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通过核算各个产业在一定时期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来核算GDP。

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最终产品支付总和来核算GDP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GDP。

其中,支出法和收入法是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

(一)支出法1、含义:所谓支出法,即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单位(居民、企业、政府、进出口部门),对最终产品的支出总量相加,得出总支出来计量GDP的方法。

2、支出法GDP的构成: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其中: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例题2—07、08年单选】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十I十G十XB.GDP=C十I十G—MC.GDP=C十I十G十(X十M)D.GDP=C十I十G十(X—M)【答案】D【例题3--07年多选】在我国统计实践中,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应包括的项目有()。

A.消费支出B.固定资产投资C.净出口D.营业盈余E.政府购买【答案】ABCE(二)收入法1、含义:收入法下,国内生产总值收入主要是指提供生产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产要素(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的收入。

从企业角度来看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成本,是生产要素的收入,所以用收入法核算的GDP有时又称为要素成本法。

2、GDP的构成:按收入法核算所得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统计误差【例题4--07年单选】按照收入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其公式是()。

A.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润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十折旧十统计误差B.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十折旧十统计误差C.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十统计误差D.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十利息十租金十利润十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十折旧十统计误差【答案】D第二节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考核内容:(1)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2)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3)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具体内容:(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不考虑折旧。

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资本设备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当不考虑资本设备折旧,没有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和政府补助金时,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2、投资储蓄恒等式I=S,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其中,I---投资S---储蓄3、推导过程①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②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GDP=Y=C+S。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GDP=C+I=Y=C+S,即C+I=C+S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经济。

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2、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其中, I---投资S---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T---政府税收G---政府购买T-G---政府部门的储蓄S+(T-G)----整个社会的储蓄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3、推导过程①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GDP=Y=C+I+G②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

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

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用T0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则:T=TO-TR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Y=C+S+T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

因此有GDP=C+I+G=C+S+T=Y即C+I+G=C+S+TI+G=S+T得到,I=S+(T-G)(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1、含义:四部门经济就是在三部门经济中引入一个国外部门。

即包括消费者(居民)和企业、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

2、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M-X)其中:(M-X)-----外国在本国的储蓄3、推导过程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即GDP=C+I+G+(X-M),假定总收入不变,Y=C+S+T。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构成的基本公式为:C+I+G+(X-M)= C+S+T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G+(X-M)= S+T可以简化为:I= S+(T-G)+(M-X)【例题5--单选】三部门经济中总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A C+I=C+SB I=SC I=S+(T-G)D I= S+(T-G)+(M-X)答案:C解析:三部门储蓄与投资的恒等关系是:投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 S+(T-G)【例题6—09单选】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

A.I=S+( T - G )+ (M - X)B .I=S+T-G+MC. I=S+( T - G ) D .I=S+(M-X) 答案:A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I= S+(T-G )+(M-X ) 第三节、消费和储蓄 考核内容: (1)消费理论(2)储蓄的含义和储蓄函数 (3)投资的含义和投资函数 (4)投资乘数的含义和公式 具体内容: 一、消费理论(一)凯尔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假设上的,具体见下表:假设 具体内容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MPC )是指消费的增量和收入的增量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公式: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

这是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2)0<MPC<1,因为一般正常的理性人,收入增加,消费不大可能下降或不变,即消费的增量大于0,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增加的消费一般也只是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不会是全部,所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消费是随着收入的变动而相应变动的。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APC )是指消费总量在收入总量中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l 。

凯尔斯消费函数: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以用下列方程表示: 式中,α-----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部分 β-----边际消费倾向βY----由收入引致的消费因此,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

【例题7—09多选】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主要假设有()。

A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B .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C .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D .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E .长期消费函数是稳定的 答案:ABC(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收入与财产,也就是说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年青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

理性的消费者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家庭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那么,一个家庭的消费函数就是: C=YL c WR a ⋅+⋅ WR----财产收入 YL----劳动收入a --------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c ---------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在人口构成没有发生实际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从长期来看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关系。

如果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发生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口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

该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的收入和持久性的收入,并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所谓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