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论文范文MLA格式关于XX论文mla格式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论文范文MLA格式关于XX论文mla格式问题

首先,你的老师很可能不认为维基百科是一个可靠的资料,引用之前最好先问一下

一般MLA引用句子就在引用部分外面加双引号就好了,句子的结尾要加一个in text citation,格式是(作者名字,页数)如果不是从书中引用,括号里的东西可能会不同。Owl purdue网站上有很多例子题主可以看一下

朋友写英文论文时,需要用MLA格式写作。MLA格式有什么要求?特地找到关于MLA格式的规定,希望对朋友有帮助。

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为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制定的论文指导格式,在一般书写英语论文时应当使用MLA格式来保证学术著作的完整。

一、MLA简明论文格式(以下word格式可参用附加档已设定完成,套用即可)

1. 内容分封面、正文、注释。

2. 规格:A4纸,计算机打字,横打,上下左右空4.5cm,标题与内文字距离0.5cm;字大小:照相打字15- 16级(Windows 文书软件10- 11pt),内文字请用细明或新细明体,标准行距(Windows 文书软件0.6- 0.7cm),25pp以内。

3. 横式(由左至右)写作。

4. 关键詷4-6个。

5. 提要300-500字。

6. 请用新式标点符号。「」用于平常引号,《》用于书名,〈〉用于论文及篇名。古籍之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史记?刺客列传》。

7. 中文正文用细明体,注脚用楷书。

8. 英文正文用Times New Roman; 章节用Arial。

9. 英文书名用Italic; 论文名用“”。

10. 独立引文每行低三格(楷书)。

11. 注释号码请用阿拉伯字数码之上标字(右上方),如9、25。

12. 标题编码层次:一、 (一) 1. (1)

13. 征引书目编写方式:

(1)中日文部分依作者姓名笔划排列

A.专书

B.期刊论文

C.博、硕士论文

(2)西文部分依作者姓名字母排列

A.专书

B.期刊论文

C.博、硕士论文

14. 不可使用“同上”、“同前引书”、“同前书”、“同前揭书”、“同注几引书”等。

15. 引用专书或论文,请依序注明作者、书名(或篇名)、出版项。

A.中日文专书: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出版公司—出版年分。

注文: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38-45。

再引: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38-45。

书目:

彭明辉,《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B.中日文论文:作者—篇名—期刊卷期—出版项—年月—页码。

注文:

彭明辉,〈由神明配置图看台湾民间信仰——以中和地区八座寺庙为中心〉,《新史学》,6. 4(台北,1995. 12): 45-87。

再引:

彭明辉,〈由神明配置图看台湾民间信仰——以中和地区八座寺庙为中心〉,《新史学》,6. 4: 45-53。

书目:

彭明辉,〈由神明配置图看台湾民间信仰——以中和地区八座寺庙为中心〉,《新史学》,6. 4 (台北,1995. 12): 45-87。

C.西文专书:作者—书名—出版地点—出版公司—出版年分。例:

注文: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102-103.

再引: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102-103.

书目: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s: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D.西文论文:作者—篇名—期刊卷期—出版项—年月—页码。例:

注文:

Hoyt Tillman,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hse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 3 (New York, July, 1992): 455-474.

再引:

Hoyt Tillman,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hse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 3: 455- 474.

书目:

Tillman, Hoyt. “A New Direction in Confucian Scholarship: Approaches to Exami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eo-Confucianism and Tao-hseh,”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2. 3 (New York, July, 1992): 455-474.

附注及引用文献第一类型历史

引用一本书

一位作者/两位作者/三位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