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2).ppt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件——国际贸易理论

4
早期重商主义
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Stanford(英) 代表人物:Thomas·Mun
和Montchrestien(法)。 (法)。
主张外贸中每笔交易都保 主张保持全国的对外贸易
持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 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
进。——“货币差额论” 。 进。——“贸易差额论”。
对外经济政策:直接管制 对外经济政策:以贸易管
– 不足:1、绝对成本或绝对利益原则在被普遍的运用是 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无法解释那些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 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益。
2、把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当作相同的事物来看 待,仍未提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国际贸易理论来。
14
比较优势理论
–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 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 原理》:一国即使在 两种商品成本都比另一国高,但只要高的程度有 差异,国际贸易同样也能发生,同时贸易双方都 能获利。
20
古典贸易模型的扩展与检验
古典模型的货币化
– 对古典模型做的第一个扩展:将模型中单位商品 的劳动投入量改为单位商品的货币投入量。
– 只需要给出每一个国家的工资水平,就可以完成 模型的货币化:每单位商品的劳动投入量乘以相 应的工资水平;
– 由于不同的国家使用的货币不同,在进行国际贸 易时,还需要引进汇率的概念(交换一单位外国 货币所需要的本国货币数量);
2
1500-1750年世纪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萌 发,封建庄园瓦解,商品经济发展,各国国内的 统一市场形成,新大陆和西半球贵金属的发现, 世界市场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人口增长,文艺复 兴运动影响,商人阶级地位上升,人们对利润与 资本积累的宗教观念的变化,民族国家兴起。西 欧各国采取措施,鼓励发展对外贸易。这些都促 进了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早期的资本主要是以 商品资本的形态出现,重商主义应运而生。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ppt课件

早期重商主义 15-16世纪中叶 晚期重商主义 16世纪下半
货币差额论
叶到17世纪
贸易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就像守财奴一样, 双手把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 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精选PPT课件
13
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
奖出限入政策 保护关税政策 扶持本国幼弱工业的政策
精选PPT课件
14
简评
积极意义:
43xx商品相对商品相对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对资本的对资本的相对需求增加相对需求增加资本的相对资本的相对价格上升价格上升本国本国资本资本劳动劳动比率下降比率下降资本的边际资本的边际产出上升产出上升资本的实际资本的实际价格上升价格上升xx商品相对商品相对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对资本的对资本的相对需求减少相对需求减少资本的相对资本的相对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外国外国资本资本劳动劳动比率上升比率上升资本的边际资本的边际产出下降产出下降资本的实际资本的实际价格下降价格下降44wassilywassilyleontiefleontief19511951年美国哈佛大学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著名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用美国19471947年的贸易数据年的贸易数据对要素禀赋模型进行了实对要素禀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检验
精选PPT课件
38
相互需求状况决定具体的贸易条件
一国对另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 另一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则 贸易条件对该国越不利,该国的贸易得 利越小;反之,则贸易条件对该国越有 利,该国的贸易得利越大。
精选PPT课件
39
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说
马歇尔(Afred Marshall,1842—1924)是19世纪末 20世纪初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新古曲经济学派
精选PPT课件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国际经济学,克鲁格曼教材)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11
标准贸易模型
图5-4: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带来的影响
粮食产量, QF
D2
D1
Q1 Q2 VV1(PC/PF)1 TT VV2(PC/PF)2 棉布产量, Q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12

过改变世界相对需求曲线来影响一国的贸易条件。 世界对某种商品的相对需求会由于以下原因发生 变化:
• 消费者品位的改变 • 技术的改变 • 收入的国际流动
流动问题
• 国际流动如何影响贸易条件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5-25
收入的国际流动: 相对需求曲线的移动
Slide 5-14
标准贸易模型
• 为了确定PC/PF ,就必须找到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和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的交叉点。
– 世界相对供给曲线(RS) 向右上方倾斜,因为随着 PC/PF 的提高,两国都会增加棉布的产量而减少粮食 的产量。 – 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随着PC/PF 的 提高,两国都会把各自的消费组合从棉布转移到粮 食上来。
标准贸易模型
经济增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 经济增长意味一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向外扩张(TT). • 有偏增长
– 当TT 曲线在两个坐标轴方向上扩张程度不一致时就 会发生。 – 基于以下两个原因发生:
– 一国单一部门的技术进步 – 一国单一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国际经济学教程课件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国际经济学教程课件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当代理论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二)新H—O模型的基本内容
C a W aR
C '(a) W ' aR '
C(a1) C '(a1) 即:C(a1) C '(a1) 0 W a1R W ' a1R ' 或:a1 (W W ') /(R R ')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三)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
❖ 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情况与统计数据的加总有关,即 与人们选择哪一级的SITC数据作为产业划分标准 有关。
❖ 考察第i产业的G-L指数:
Bj
X ij M ij X ij X ij M ij
的问题并没有定论,即生产品种是不确定的。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七、产业内贸易指标
(一)沃顿指数
Sj X j /Mj
❖ 其中,Xj表示某一行业产品组J的出口,Mj表示相 应的进口。
❖ 若Sj接近于1,则表明贸易结构属于产业内贸易; 若该数值远离1,如无穷小或无穷大,则为产业间 贸易。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提出与假设前提 (一)问题的提出
❖ 本国的厂商可以生产这类产品,满足本国的需求, 为什么还要从国外进口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呢?
第五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II)
第一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05《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05《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本章总结
End
11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一)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 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 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 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 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End
6
三、特定要素模型的均衡解
WX
VMP′LX 图5—1 VMPLY F WY
VMPLX
WF W′ W OX LX
E′
E
W′ W OY End
7
L
L′
LY
特定要素模型的说明(一)
上图是一个上端开口的埃基沃斯方框。方框 底边的长度表示劳动总量L,其他两边分别表 示X、Y部门中的劳动价格或报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分 别为: wX = PX×MPLX, rX = PX×MPKX wY = PY×MPLY, rY = PY×MPKY
End
4
二、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假设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 除了关于要素流动的假设条件不同外,其他方面 基本相同。由于本章的目的主要是解释短期内国 际贸易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所以,这里仅以 一国为例,模型不涉及其他国家。模型的基本假 设包括: (1)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2)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 动;
End
13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三)
(一)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由于两个部门的资本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当PX上 升导致X部门的劳动投入量增加时,X部门的边际劳动 生产率将下降,而Y部门由于劳动投入量减少,边际劳 动生产率则上升。这意味着w/PX下降,w/PY上升。也 就是说,贸易后该国的工资水平将提高,但提高的幅 度小于X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所以,对于劳动者来说, 若其全部收入均来自于工资,则其实际收入水平在贸 易后是否提高取决于其消费结构。如果劳动者的消费 偏好于X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会下降;如果劳 动者的消费偏好于Y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上升。 End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27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 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 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 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 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
国际经济学
P
消费者剩余 F
P1 P2
S
E PE
P2’
D
P1’
、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
报”。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
夹带了泥沙等杂质。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
,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
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国际经济学
14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国际经济学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学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经济学第5章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理论.ppt

国际经济学第5章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理论.ppt
开放以后,本国厂商会选择增加生产,然后再将 新增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同理,外国厂商也会这 么想这么做。这样,产业内贸易就发生了。
第五章目录
二、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第五章>>第三节
布兰德和克鲁格曼的模型
假设总成本C(q)=F+cq(5.17
如果数量为x的产品由国家1运输到国家2,则有数 量为gx的产品到达国家2,其中0≤g≤1,且对两国 来说,运输到对方国家的成本相等。g越高,则运 输成本越低。
第五章目录
第五章>>第二节
二、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在短期情况下,各厂商按照MR=MC组织生产。 有经济利润(即P>AC)→更多企业进入→利润减
少甚至出现亏损(即P<AC)。 在短期内亏损→一些企业逐渐退出→亏损减少甚
至产生经济利润。 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条件为P=AC。 开放以后消费者可以获得较低价格的产品,而厂
外部规模经济也同内部规模经济一样会产生平均 成本下降的效果。
外部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 行业中。
专业化供应商、劳动力要素市场共享以及知识外 溢等因素是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章目录
第五章>>第二节
第二节 内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 争下的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出售相似但非同质的、具 有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组织。 1、产品差异性。 2、产品可以互相替代。 3、厂商进出行业自由,彼此互相竞争,无勾 结行为存在。 4、厂商数目众多,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某一厂 商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五章目录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第五章>>第四节
规模经济可以说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 的国际贸易的起因。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

P
0
yA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各国主要围绕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进行生 产,同时兼顾需求结构中其他产品的生产。 为了适应本国代表 q P 性需求和其他产品 H F G B 需求,厂商不断扩 大生产,以至产出 D A E 数量大于本国需求 数量的产品。这样 C 就出现了要求出口 的愿望。 0 y yA yB
q
H F G D E C A
P
B
两国重复需要的 商品都有可能成 为贸易品。
0
yA
yB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所以,收入水平相似的国家,互相 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q
H F G D E C
0
反之,如果收入水 B 平相差悬殊,则两 国之间重复需要的 A 商品就可能很少, 甚至不存在,因此 贸易的密切程度也 就很小。 y yA yB
yB
P
0
yA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各国主要围绕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进行生
比如B国的收入水平 国的收入水平 B 决定了它所需汽车质 量范围是Q4- Q8 , Q5 量范围是 这是B国的代表性需 这是 国的代表性需 求。
yB
0
yA
yB
y
图5.1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但在E和F之间的商品,在两国都有需求,即存在所谓的重叠 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 范围内的商品,A、B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
q
F H G D E C A
比如B国的收入水平 国的收入水平 B 决定了它所需汽车质 量范围是Q4- Q8 , Q5 量范围是 这是B国的代表性需 这是 国的代表性需 求。
P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幻灯片PPT

国际经济学第五章幻灯片PPT
❖ 如果中间产品关税率提高到40%,制成品的国内生 产单位产出附加值=1300-500*(1+40%)=600 元,实际保护率为(600-500)/500*100%=20%。
21
❖ 在制成品关税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中间产品 关税的上升,制成品的实际保护率将下降, 甚至出现负保护的情况。
❖ 保护某一特定行业,可以降低其使用的中间 产品或原材料的进口关税来获得保护。
进口关税
❖ 关税的种类 ❖ 关税的效应:局部均衡分析 ❖ 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进口配额
❖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的效应
2
出口补贴
❖ 出口补贴的含义 ❖ 出口补贴的效应
倾销与反倾销
❖ 倾销的类型 ❖ 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3
第一节 贸易政策的选择
❖ 1820-1870年,世界市场的产生和自由贸易 的兴盛时期;
❖ 税收效应:c+e ❖ 净福利效应 :
a-(a+b+c+d)+(c+e)=e-(b+d) 。净效应不确 定。
18
四、名义保护率与实际保护率
❖ 实际保护率是指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那部分价 值(即附加值)受保护的情况 。又称有效保护率。
❖ 实际保护率的计算公式:
V V E R j P j 1% 00 ( 5 .1 )
jV j
19
❖ 例:假设某一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为 1000元,该产品在国内生产时每单位产出需 要使用价值500元的中间投入品。
❖ 现假定对该产品征收30%的从价税,另 外假设对其使用的中间产品不征进口关税。 问该制成品实际保护率为多少?
❖ 解: V'j=1000(1+30%)-500=800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概要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五章概要
WHQ
所代表的面积。
8
3、消费效应:消费量从 QD下降到 Q D 。消费者福利效应(消
费者剩余):下降了
abcd
所代表的面积。
4、贸易条件效应:贸易条件不变。贸易效应:进口量从
下降到 Q ' ,下降了 Qm Qm 。
m
Qm
5、财政效应:即政府的关税收入,
c
所代表的面积。
6、社会净福利效应:生产者福利的增加-消费者福利的损失 +关税收入
WHQ
6
(2) 复式税则:就是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征税税率
不同,对于不同国家存在差别待遇。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实行复式税则,尤其是发达国家
的复式税则中通常会有普通关税、特惠关税以及普惠制关税等针
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同一种进口品的多个不同的区别税率。 二、进口关税的局部经济效应分析
(一)完全竞争型进口替代市场的小国情形
WHQ
10
t
P
Sd(a)P( Nhomakorabea)Pt
Pm
Pm
ab c d
f
e
g
t
Dd QD
Pt Pm
Pm
c
e
b d Em
f g
Sm
E m
Qm
Qm
t
Dm
Dm
0 QS QS
QD
Q
0
Q
1、价格效应:商品价格从 Pm 上升到了 Pt Pm t ,上升了 2、生产效应:产量从 QS 上升到 QS ;生产者福利增加了 代表的面积。
称作关税(tariff / customs duty)。
这里所说的关境或关税区域可以就是一个国家的国境,也可 以是若干个国家和地区所组成的关税同盟区,还可以是一国境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教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教学资料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2)
8.1 非关税壁垒概述
非关税壁垒的概念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是指以关税以外的办法限制进口 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1. 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2. 更加严格和具有效性 3. 更具隐蔽性和歧视性
8.2 非关税壁垒的分类
进口配额制的分类
绝对配额
全球配额 国别配额
自主配额 协议配额
关税配额
按进口 来源分
按征税 目的分
全球性关税配额 国别性关税配额 优惠性关税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
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额数,达到 这个额数后,便不准进口:
(a + b + c)
g
= consumer loss (a + b)
= cost of government subsidy (b + c + d + e + f + g)
D
Exports
Quantity, Q
8.3.2 倾销与反倾销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 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 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 的行为。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限制 出口(“Voluntary” Restriction Export), 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 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是3—5 年),限制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在限定 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即禁止出 口。显然,这种“自动”限制完全是在进口 国家的要求或压力下进行的,并非出自出口 国的真正“自愿”,出口国的自我限制也是 为了避免进口国更为严厉的进口限制措施。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课件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课件
一、经济学知识准备
(一)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 线
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在两种商品的平面上就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一些特征
国国家家BB
P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格线
PA
国家A
PB
·C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二)社会无差异曲线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三)一国孤立状态下的均衡
国家B
分工所得为扣除交易所得后,因产量发生变化引起的消费者满意 程度变化情况。
国家A
PA=PW=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四、固定成本模型和成本递增 模型中分工的差别
成本固定下,两国为完全分工,或只少 一国是完全分工。
成本递增下,两国都为不完全分工。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五、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Pw
PB
X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作业:
P68 (3)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国家A
PB=2
1PA=1/2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二、成本递增条件下贸易的基 础
国家A
国家B
PA’=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PB’=1
三、成本递增下贸易的利益
(一)两国整体贸易利益
国家B 国家A
PA’=1 国际贸易标准理论
PB’=1
(二)交易所得和分工所得
交易所得为当开放贸易后商品的比价发生变化,而生产数量发生 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满意程度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