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纳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的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纳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的防范
【摘要】纳税筹划进入中国市场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却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纳税筹划理念,展现了其迅猛发展的势头。但目前人们更注重纳税筹划方法上的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很少有人关注并重视纳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本文通过对纳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的研究,旨在帮助企业在纳税筹划活动中有效防范法律责任风险。这不仅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引导我国企业纳税筹划业务健康、正常应用十分有益。
法律责任风险是指纳税人因实施自行设计或委托他人设计的纳税筹划方案可能承担补缴税款的法律义务和偷逃税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风险包括节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和避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无论节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还是避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均是因为纳税筹划的“度”把握不当,超范围扩大纳税筹划空间而造成的。笔者针对纳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的成因及表现提出以下六项防范措施:
一、研究税法及相关法规
纳税筹划说到底,筹划空间在于国家的税收政策、法规上,筹划成功的前提是对税法及相关法规的认真研究,是对法律法规条文形式上的尊重。研究税收政策及其相关法规,正确划分合法与违法的界限,是避免纳税筹划法律责任风险的关键。国家税收政策导向是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企业纳税筹划的重点应是用好用足现有的各种税收优惠和鼓励政策。就目前国家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而言,可以说是种类繁多,空间很大,相当多的企业可以使用。纳税筹划人员应深入研究税法及相关法规,根据税法及相关法规中选择性条款、数字性条款以及各种成本核算规定,结合本企业的投资、筹资、设备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项目,进行周密安排,精心运作,充分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如果你对法规不熟悉,或没有认真研究,你就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更谈不上运用法规来保护自己、规避风险了。
二、有效把握税收政策的变化
在1993年设计并于1994年开始实施的中国现行税制,至今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这10多年来,我国不断对其进行修修补补,但基本的格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对比之下,中国的经济社会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却十分巨大,如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互联网的运用更加普及,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税收实际征收率飞速提升。这些变化,使得现行税制同其赖以依存的经济社会环境之间出现了诸多摩擦,从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从2004年初启动,由浅入深,整个时间跨度达5年甚至更长。进行纳税筹划应研究税收政策的走向,时刻关注税制的变化,针对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众所周知,纳税人的筹划方案是在一定时期、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背景制定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变更,纳税人应根据变化了的法律法规及时对纳税筹划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
和完善。因此,及时变革筹划方法是纳税筹划不应忽视的一个重要事项,必须加倍重视。同时,针对国家法规的经常变动,企业管理人员应建立税收政策信息资源库,对适用的政策进行归类、整理,以便在纳税筹划时随时取用。
三、通晓税法、税收政策之外的必备知识
纳税筹划是一项复杂的、高智商的活动,在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变化的各项政策中寻求最佳契合方案是一项比较难的工作。因此,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胜任,也只有具备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才能在筹划中不断创新,一方面提高筹划效果;另一方面避免筹划风险。由于纳税筹划涉及财务学、会计学、税法、法学、统计学、运筹学、管理学和营销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要求筹划者除对法律、税收政策进行研究外,还应研究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知识,并且通晓工商、金融、保险、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四、优化税企关系,提高筹划效果
处理好税企关系也是防范法律责任风险的一种措施。首先,多与税务机关沟通,取得税务人员的配合。进行纳税筹划,不是和税务部门唱对台戏,而是更好地落实和执行税收政策,因此,企业要防止一味追求自身利益,不顾国家利益。在筹划中要密切税企关系,多与税务机关沟通,取得税务人员的配合,有利于实现企业实际与税收政策的契合,有利于掌握政策动态,预测政策变化,避免筹划方案脱离政策变化导致法律责任风险的发生。其次,坚持规范的筹划程序。企业纳税筹划必须遵从法定程序,制定和实施筹划的方案要取得税务机关的认可。特别是那些特定的或特殊的筹划方式,应在与税务机关达成共识后方可操作。在税收运作中要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由税务机关审批,只有在税务机关认为合法并签署相应意见后,才能进行实施。再次,了解税务稽查知识。纳税人应该了解税务稽查的内容,明确罪与非罪、法与非法、理与非理;了解税法的漏洞、空白是否已被税务机关发现;了解税务稽查的案例,知道税务稽查的重点;了解纳税筹划活动是否在稽查之列,在税务稽查中应该注意做什么,怎么做?
五、熟练掌握各种纳税筹划的技巧
所谓纳税筹划技巧,不仅仅是书本上讲的几种或多种纳税筹划方法,更重要的是纳税人应结合自己经营的实际业务,运用好税收政策,通过恰当的会计处理技巧达到不缴税、少缴税或其他利益的目的。纳税筹划工作应掌握好三个结合点:
第一个结合点:单位业务流程与税收政策进行结合。这里所指的业务流程是企业某项业务的全过程,如企业发生某项投资行为和筹资行为等。在发生业务的全过程中纳税人必须要了解自身从事的业务全过程涉及哪些税种?与之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法律和法规是怎样规定的?税率各是多少?采取何种征收方式?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都有哪些税收优惠政策?业务发生的每个环节可能存在哪些税收法律或法规上的漏洞?在了解了上述情况后,纳税人还要考虑如何准确、有效地利用这些因素来开展纳税筹划,以达到合法或非违法筹划的目的。
第二个结合点:税收政策与筹划方法的结合。纳税人在准确掌握与自身经营相关的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利用一些恰当的纳税筹划方法对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从而找到与经营行为相适应的纳税筹划的突破口。
第三个结合点:筹划方法与会计处理的结合。纳税筹划的目的之一是减轻企业税收成本,降低税收负担。要达到此目的,只有税收政策和筹划方法还不够。因为企业的所有经营业务和过程最终要在会计核算中加以体现,因此,纳税筹划时还要利用好会计处理方法,把纳税筹划的内容恰当地体现在会计处理上,才能最终实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
六、必须做到主观上不违法
纳税筹划本质上是一种合法或不违法行为,理论上本不存在违法可能性。问题是,理论与实践毕竟存在一定距离,实践中却存在纳税筹划违法的可能性。为了防止此种现象发生,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时在主观上必须做到以法律为准绳,严格按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首先,纳税人的纳税筹划只能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征纳关系是税收的基本关系,税收法律是规范征纳双方关系的共同准绳,纳税人有义务依法纳税,也有权利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是偷漏税行为,广大纳税人应该自觉反对和制止。其次,纳税人进行纳税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国家财务会计法规是对纳税人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国家经济法规是对纳税人经济行为的约束。纳税人在进行纳税筹划时,若违反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经济法规,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或作出违背国家立法意图的经济行为,必然受到谴责和法律的处罚。
总之,要彻底避免法律责任风险,必须把握好纳税筹划的“度”。有个比喻非常好:纳税筹划的空间就像一个既定半径的“圆”,而其“度”就是这个圆的“半径”,其筹划范围不能超过其半径,一旦超过就是违法或税收法规的滥用,则属于偷逃税的范围。其实这个“度”就是合法、非违法与违法的界限,在圆内靠近圆心的部分,合法合理属于节税筹划的范围;而越离圆心远的部分,越接近非违法属于避税筹划的范围,但不能超过其半径,充其量只能是压住圆周线。但这个“度”如何把握得当,就要靠具有足够的谋略和懂经济、熟法律、精税收、善管理、通会计、擅协调的纳税筹划人员结合纳税人的包括其组织形式、财务状况、投资意向、经营状况、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在税务机关的纳税形象和主要领导人对风险的态度等的实际情况,通过对税收政策和会计政策的充分理解和深层次加工以及与税务机关的协调,才能保证纳税筹划方案的“合法性”,并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