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合集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建国家自主性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建国家自主性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建国家自主性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重建国家自主性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阶层呈现出动态的变迁。

同时,国家也在不断重塑自己的自主性,以适应新的社会现象和变化。

首先,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经历了由相对单一的集体主义阶层结构向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结构转变。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出身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被认为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阶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兴的中产阶级迅速崛起。

现如今,城市中的蓝领工人、白领阶层、私营企业主、科技创新者等不断壮大,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结构。

其次,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变迁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激增。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

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

这一现象不仅改变了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也导致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扩大。

农民工的低收入、低社会保障和缺乏合法权益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也引发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冲突。

第三,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改革努力重建国家的自主性,以适应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不同问题和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努力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力度,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福利。

此外,政府还推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努力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

然而,在阶层结构变迁与国家自主性重建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和不平等依然存在,社会发展的红利并没有完全惠及所有阶层。

另一方面,政府在重塑国家自主性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一些政策和改革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中国需加强社会阶层公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公平共享有机结合。

政府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民工和弱势群体获得公共福利的机会。

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愿景

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愿景

我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发展愿景摘要:社会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协调,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推向前进。

关键词: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愿景1.社会建设的提出1.1国家政策的直接指向作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社会建设”赋予了中国社会学新的想象和分析空间。

在当代国家政策层面,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是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文件中,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但对社会建设的内涵与意义并没做具体解释。

在这之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社会建设更加和谐”,陆学艺的研究将此作为“社会建设”的最初表达。

社会建设真正明确进入中央文件表述,并开始引起理论界高度注意是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做了并列表述。

因此,“社会建设”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暗示着一种在国家意识形态影响下的新改革共识正在形成,并对国家政策制定产生深刻影响。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建设成为新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根本任务,向社会学提出了重要研究任务,也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1.2经济与社会发展背景当今世界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社会学像中国社会学这样把研究主题与本国社会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紧密联系起来。

如果说国家政策层面的表述直接推动“社会建设”研究,那么当代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实使得对社会建设的研究更具有实践紧迫性。

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是当代中国发展中最大的结构性矛盾,而其原因在于对社会建设的投入不足。

陆学艺指出,当前中国主要的社会矛盾,具体体现为社会问题相对突出,发展成果共享不足社会活动仍受抑制、社会组织化程度偏低、社会结构处于初级阶段、现代社会规范尚未建立以及社会体制改革尚未破题等七个方面。

第二讲社会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ppt

第二讲社会建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ppt



特别是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地方、 部门通过“政绩”表现出来的发展冲动或权力 欲非常强,结果是经济数字上去了,而社会利益 越来越分化,社会矛盾越来越复杂,群体性事件 不断增多„„ 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量资源配置的权力,具有明显 的短期偏好,长期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大量扩 张性的物资投入,很容易复制传统发展模式的困 境,一边克服危机,一边又在制造新的风险。


原以为这一 2030年到,现在看来 2015年或2018年就会到。 出现两个变化:劳动人口数量增长率下降;老年人口的 扶养问题。
刘易斯拐点
六社会管理问题


很多人无组织,是社会人,如何进行社会管理 ? 过去主要是单位为基础进行管理 现在以单位和社区为基础 将来要以社区为基础。
七价值观念和心态问题
收入分配:


全国税收总量2011年为8.9万亿元,年均增长 18%以上,而财政则以20~30%的年增长率增长 。老百姓存款2010年32万亿元,年均增长大于 18%。但60%的储蓄集中在20%的人手里,收 入差距在扩大,基尼系数0.497,主要是城乡差 距导致,城乡差距我国是最大的。(农业10% 的GDP,37%的人)(基尼系数超过0.5的还有 拉美国家,巴西、墨西哥等) 在促进消费中,还有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 房
当代社会建设
关于当代社会问题
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人口问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 就业问题; 贫困问题,更意味着能力匮乏; 犯罪问题,极端事件甚至恐怖袭击时有发生。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因为处置不当酿成大规模社会冲突; 教育不公平,并由此展开一系列不公平; 精神疾患问题; „„
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
四、医疗体制改革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

语 多半 消极 , 令人 担忧 。 曾有 某文 摘报 头版 载 2条
消息 , 条是 福 建 偷 渡 民工在 欧 洲被 截 ; 一条 是 一 另
富豪 们 到北 美 买豪 宅 定居 。 为什 么 国家 发展 得 这
样 好 , 不少 人 赞扬 为 盛世 的时候 , 有 这 么多 人 被 还
收 稿 日期 : 0 00 . 2 1.9叭 作 者 简 介 : 学 艺 (9 3 , , 苏 无 锡人 , 京 工 业大 学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学 院 院 长 , 授 , 士 生 导 师 , 国社 会科 学 院 荣 陆 13 一)男 江 北 教 博 中 誉学部委员, 名社会学家。 著
经济 手段 和政策 来解 决 问题 , 在一 定 阶段 是必要 这 的, 而且 也 确 有 实效 , 决 了很 多 问题 , 是 , 解 但 当经 济社 会 发 展到 新 的 阶段 , 出现 了经 济 报喜 、 会 报 社
忧 的矛 盾和 问题 时 , 有必 要 同时运用 社会 理论和 就
当前 中国 的总 体 形势 , 以概括 为 : 济 高速 可 经 发 展 , 治 基 本 稳 定 , 会 矛 盾 突 显 , 化 繁 而 未 政 社 文 荣 。总 的 形 势 很 好 , 0 2年 十 六 大 提 出 的 6个 更 20 加 , 取得 了很大 的成 就和 进展 。 都
展 和社 会 发 展 不 平 衡 、 协 调 应 当是 当前 中 国社 会 的 主 要 矛 盾 , 通 过 结 构 视 角分 析 得 出 社 会 结 构 滞 后 经 济 结 不 并 构 1 的 重 要 论 断 ; 后 , 出 加 强 社 会 建 设 是 解 决 这 一矛 盾 的 关键 所 在 , 为 应 从 社 会 事 业 建 设 , 会 体 制 和 5年 最 提 认 社 社 会规 范 、 会管 理 和 社 会安 全 体 制 、 会结 构调 整 4个 方 面加 强 社 会建 设 。 社 社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协同治理一个分析框架一、本文概述1、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挑战与机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这些挑战和机遇相互交织,共同塑造着中国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挑战方面,当代中国社会建设面临着多元利益冲突、社会阶层分化、公共服务需求增长等多重压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日益凸显。

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组,增加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这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正是这些挑战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社会建设的需求增长催生了社会治理创新的动力。

政府和社会各界开始更加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多元利益冲突和社会阶层分化也为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推动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社会建设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

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性和效率,推动社会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因此,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拥有着难得的机遇。

只有紧紧抓住这些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推动社会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协同治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协同治理理论源于协同论和治理理论的结合,它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公共问题的有效解决。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社会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日益增强,传统的政府单一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协同治理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打破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界限,倡导建立平等、开放、包容的协同关系,共同应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挑战。

在中国,协同治理理论的实践与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民生问题是国民生计的大问题,关系民心向背、关乎政权存亡、关系社会稳定与否。

民生观是指对人民生计问题的认识,也就是解决人民基本生存生活需要的思想、观点。

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就把民生问题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掀开新时期的大幕,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爱国主义和爱民情怀,一次次高扬起民生的主旋律,形成了具有新时期特色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民生观。

现代民生问题,一方面关注人民基本的衣、食、住、行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全面关注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一部为了中国人民的民生而锐意进取的实践史。

党的领导人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要巩固工农聪明,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农民都要富裕。

——毛泽东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毛泽东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邓小平我们搞社会主义,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贫穷,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

——江泽民在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江泽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全党全国种族人民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什么是社会建设

什么是社会建设
(《十七大报告》,2007)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 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 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 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 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10,十七届五中全会)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从1990年开始发布用以衡 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即人类发展指标 (Human Development Index),并据此区分发达、中等 发达和欠发达国家。
指标
➢期望寿命(健康水平) ➢受教育水平(识字率和入学率) ➢经济增长水平(GDP)
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关系的理论模式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合法性基础转变:从领袖魅力到经济增长 指导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政绩考核与干部考核标准:GDP增长 政府职能:错位、越位与缺位(选择性履行) 后果: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社会问题
与社会矛盾剧增,社会公平状态恶化
四、从经济建设到社会建设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经济建设、社会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建设 来实现。革命是分阶段的,改革也有阶段 性,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我国社 会建设比经济建设差了15年,加快社会建 设的步伐非常重要。
(陆学艺答人民论坛记者,2009.10.15)
经济建设概念的起源
偏好增长、出口、工业、小农和权力。
社会民生建设滞后
社会管理亟待加强
社会建设目标与任务的提出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提出科学发展 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什么是社会建设?陆学艺:社会事业、社会体制、社会规范建设,社会管理与社会安全建设,调整与优化社会结构郑永年:内需社会建设和社会秩序建设郑杭生:社会建设:民生建设(基础)、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环境支持)、能力建设民生: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依、学有所教、并有所用社会管理创新:社会自我管理+政府对社会会的管理=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构建发达的公民社会社会动员体制:建立健全法治社会结构的调整优化:社会自由流动壮大中产阶级社会组织发展:实现社会自我管理、参与公共服务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提供,如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协同政府管理社会二、中国基本经验、1、积极转变发展理念与政府职能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的民生取向超越发展主义:在经济建设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发展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成为核心职能2、寻求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广东乌坎:尊重和支持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村委会。

没有创新,但是履行了宪法规定的权利广东深圳:对工商经济类、社会福利类、公益慈善类组织实行“五主管登记”。

3、积极推动社会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民生导向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逐步纳入绩效考核,强化问责。

用于民生的财政从2001,26.5% 到2006年34.2%——有进步。

社会政策体系建设:社会政策的项目规划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制度全覆盖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从行政管控走向促进社会融合。

社会管理主体增加:民众等主要问题:1、发展理念转变不到位:社会建设依旧屈从于经济建设、绩效考核偏重经济指标、政府依然发挥充当投资和建设主体2、体制改革滞后:(1)行政管理体制:事权财权不匹配、绩效考核经济指标偏重、垂直问责存在严重缺陷(中央直管省部,省部直管地市,地市管乡镇,使得中央管不了地市,省部管不了乡镇,这样的制度效率有限。

),水平问责(地方人大难以担当问责责任)和社会问责发育不充分。

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提出的内在必然性

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提出的内在必然性

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与和谐社会建设任务提出的内在必然性摘要: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阶层结构,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金融危机过后国内经济复苏,中央政府将“保增长”转变为“调结构”,而这里的“调结构”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调节,还应包括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结构。

关键词:社会分层;和谐社会;社会结构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7-00-02陆学艺指出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1,2],并指出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的中期水平,但是,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营企业的转制,我国社会阶层的结构变化发生了重大变迁,出现了很多新阶层,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对社会结构进行了全面研究,自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第一次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后,我国迈入了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而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是调整社会结构,其包括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等子结构,而其中最核心的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其调整社会阶层结构变化将会影响到其他结构的变化。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在历史变化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我国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长期战争使经济凋零,社会阶层由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阶级和农民阶级组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国民经济恢复,新中国的社会阶级阶层得到了重构,官僚买办阶级、地主阶级被消灭,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经济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成为了国家的领导力量和社会基础,形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基本阶级格局。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

199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于2002年初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将社会划分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这十个阶层 [3]。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指的“社会”,应是一个具体的发展领域,与经济、政治、文化相并列。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构想,又包括相应的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社会治理方略和社会运行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奋斗目标,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把握好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和谐社会,即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用社会运行论的术语来说,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社会学不是别的,在我看来,就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对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和谐社会就是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些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会。

从这一视角看,我们也可以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谐或和谐社会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科学。

这是从正向说的。

从反向来说,社会学则是研究如何减少不和谐因素,把不和谐因素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的学问。

从社会互构论的角度看,和谐社会意味着多元社会主体——个人、集体(群体、组织、阶层、阶级等)、社会,以及作为整体社会的代表——国家,经由行动意义效应的互构过程,在认同和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持久的行动协同。

换言之,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的最佳状态,这种状态是以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基本前提的。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逻辑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社会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可以总结为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化传承和国家建设四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大逻辑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实现了从“追赶型”经济发展到“创新型”经济发展的转变。

二、社会变革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另一大逻辑。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城市化率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力市场和人口结构的调整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城乡差距的缩小、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都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内容。

社会变革的大逻辑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文化传承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又一大逻辑。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当代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成为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国家建设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重要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是国家建设的核心任务。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同时,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国家建设的大逻辑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是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化传承和国家建设。

这四个方面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续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续

【中国论坛】China Forum五、新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以来,我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了比较深入的研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使广大干部和群众有了认识,而且还宣传到了全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比较而言,关于社会建设的研讨,要相对弱一些。

就两者的关系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要为之长期奋斗的宏大的战略目标,社会建设是战术部署,是手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社会建设等一系列的建设来实现。

(一)关于社会建设的涵义社会建设就是为适应国家由农业农村的传统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的转变,适应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积极面对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各种有利于改善民生的政策,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与过程。

社会建设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民众,社会建设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坚持公平和正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新中国建立之后,在大规模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大规模地进行了社会建设。

只是那时没有用社会建设的概念去指称它,而把它分别归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或文化建设的名下。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又把社会领域的建设都称之为社会发展。

其实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是两个概念,有异有同。

十四届四中全会把社会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明确提出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由原来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大变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的新格局,适应了中国进入新世纪以后经济社会发生的新变化,适应了全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因此社会建设的任务很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进行社会建设既要加快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为十多亿人民提供良好均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又要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创新社会政策,完善社会管理,其核心任务是要构建一个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一、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一)掌握突出的经济发展成就与尖锐的社会矛盾问题、中国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社会建设为重点是相对于经济建设为重点而言的。

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阶段,而社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这是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与矛盾的重要根源。

“党和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日益强调要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标志着中国正在经历第二次转型,迈入了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二、社会建设的核心任务:调整社会结构(一)掌握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

“社会结构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理论工具。

”(二)理解1.什么是社会结构?“所谓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其实质是资源与机会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

”三、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化(一)掌握社会结构的基础结构、、社会整合结构、空间分布结构、生存活动结构以及社会地位结构等五个方面。

四、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一)掌握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动。

互为因果关系社会结构变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1、家庭经济功能的强化推动着经济发展2、就业结构调整,使劳动力配置合理化3、社会组织功能的自主性回归,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4、城乡结构调整,资源与机会空间配置的聚集效应得到发挥5、新社会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充分显现五、社会结构变动滞后: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一)掌握社会结构变动滞后的表现及后果。

标题“社会机构变动滞后于经济结构变化”现代社会结构的形成经历的三个转换点“首先是产值结构的转换点,即非农业产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85%以上;其次是城乡结构的转换点,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50%以上;第三是就业结构的转换点,即非农业从业人员上升到全部从业人口的70%以上。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

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即社会民生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能力建设。

从最一般意义上说,社会建设可以理解为社会主体根据社会需要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行为和过程。

根据这一理解,我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至少应当包括四部分内容,或者说这四个方面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

社会建设的首要方面是社会民生建设,其主要手段是社会政策体系构建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目标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这五个“有”是对社会民生建设目标的高度概括,也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核心任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个方面是社会管理创新。

2011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8条意见。

“十二五”规划纲要更是首次以一篇五章十二节的篇幅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展开专题论述。

2011年由此被人们誉为“社会管理创新元年”。

社会管理是指规范和协调社会关系、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以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活动。

“社会管理”不能等同于“管理社会”,它不仅包括了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如群众利益协调、社会治安防控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还包括了社会的自我管理,即建立在社会自我组织基础上的自主管理,以及社会组织协同政府的社会管理。

第三个方面是社会体制改革。

当代中国推进社会建设必须以社会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作为支撑,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社会动员体制和社会流动体制。

通过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讲解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知识讲解
十一五辉煌成就
中国实力上升
项20目07年年对份世界GD经P(济亿$贡)献排率名为国17家.1%GD,P(2亿00$8)年为排名20%倍数 国,家2009年为50%,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 我国成20为07制造13业753大2.8国7 ,家1 电中处国于压287倒92性.26领先4地位5 ,降7到7%17来%,自中中国国则产从;6美%国上制升造印到度业17从%8。世941界.42的261%2 下15 我美 国外20汇08储备139和80财0 .4政6 收入1 分中别国达到33720.08.万25 亿美3 元和3.3 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印在度 全世928界0 .85300种1工1 业11 产子品信中 息20, 产092业20规1种4模26产0已0品.0位0我居国世1产界量中第世国二界;5第26当7一0年.0,0外装贸备3进和出2电.9 口国 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印2度005年13的0001.0.50倍,10世界11 排位从20210005年14的620第0.0三0 位上1 升中到国第二57位800,.00其中2出口2.5 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印度 16000.00 9 9
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志存高远、躬行脚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
此时1富打、者盹志曰你当将:做“高梦吾远,欲,而之此不南刻屈学海习服,你何于将如困圆?梦难”。与富挫者曰折:, 勿将“今不子日斤何之斤事恃拖计而到往较明?,日”患。曰得:患“失吾。一瓶一钵足矣。” 学只习有2富子时比、者何的别志曰恃痛人当苦 更:而躬是 早“往暂 、行吾!时更,数”的勤年越扎,奋来明未地实欲学努年学到力买,习的,舟贫与痛才而者苦能工下自是尝作,南终 到。犹海生 成的 功未还。 的能,滋也以味。。
经济成就

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

浅析中国当代社会结构
4、正在向倒“丁”字型社会发展 根据《重庆市社会各阶层状况调查分析》报告,重庆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呈倒丁字型。 上层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负责人,最下层为普通职员、产业工人、农业 劳动者和无职业人员。重庆一城未必足以表征整个中国,但其结论有一定普适性。本 该成为“橄榄”的那部分群体,生成了倒丁字型中的一横。加班、柴米油盐,教育、 医疗、住房的挤压……原来,一切“白领、金领、中产、精英”等美丽标签,不过是 舆论贴牌的误会一场。
建国之初 , 以财产所有权为区分标志的阶级体系被打破 , 进而发展为以身
份制为标志的阶层结构 ,即两大阶级一大阶层的阶层结构 ,形成了以农民占 大多数 、工人和知识分子占少数的 “金字塔型 ”社会阶层结构 。
改革开放以来 , 随着政治 、经济和其他社会政策的重大调整 ,身份制逐渐
衰落 ,社会阶层日益呈现以职业为基础的特点 , 金字塔底部的构成有所变 化 ,规模开始缩小 ,整个结构形态出现向 “橄榄型 ”转变的趋势 ,形成现代 化阶层结构的雏形 , 陆学艺称其为 “洋葱头型 ”。但这种雏形离我国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所提出的现代化阶层结构即 “两头小 、中间大 ”的 “橄榄型 ”社会阶层结构仍有差距 。
动者收入的增加。
2
建立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当前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相当的不合 理性。在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农民工收入较低的情况下,中国的收入分配却主要向 三个方向倾斜,造就了中国的规模较小却拥有巨大财富的三大高收入群体。因此要实现 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实现建构橄榄型社会的目标,现如今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改变。


1979年,美国的上等阶级的年收入在41000美
元以上,中产阶级的年收入在17000到41000 美元,而下层阶级在17000美元以下,各占百 分之15、54、31,这里可以看出上等阶级和 下层阶级的比例加起来还不及中产阶级的比例,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三大差距——东西部、城乡、贫富 东西部、城乡、 三大差距 东西部 民生问题——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 上学难、 民生问题 上学难 看病难、 尚未统一——主权不完整、台独、对台军售 主权不完整、 尚未统一 主权不完整 台独、
冲出瓶颈, 冲出瓶颈,推进发展
抓改革、 抓改革、重长远
国务院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深圳的“ 国务院机构的“大部制”改革、深圳的“ 行政权三分制”改革、 行政权三分制”改革、一些省市的户籍制 度改革,等等。 度改革,等等。 国务院已批准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 国务院已批准在上海浦东新区、 新区等地设立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新区等地设立 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 中大部分是在“十一五” 中大部分是在“十一五”期间批准设立的 。
中国实力上升
GDP( GDP( 项 份 GDP(亿$) 2007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为国家 GDP2008年为 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为17.1%, (亿$年为 年为20%数 年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为 , ) 国家2009年为 年为50%,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 , 年为 ,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
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 1 我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家电处于压倒性领先地位 2007 137532.87 国 28792.26 4 5 来自中国产; ,77%来自中国产;美国制造业从世界的 12 下15 来自中国产 美国制造业从世界的26%下 8941.42 上升到17%。 降到17%,中国则从6%上升到 降到17%,中国则从6%上升到17%。 2008 139800 .46 1 国 33700 万亿美元和 3 3.3 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2.8万亿美元和 我国外汇储备和财政收入分别达到 .25 9280 .83 11 6.9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500种工业11 万亿元,位居世界前列;在全世界 种工业 万亿元 产品中, 142600.00 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 3 2.9 产品中,220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装备和电 种产品我国产量世界第一 52670.00 2009 1 国 52670.00 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 子信息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当年外贸进出 13000.00 国 口总额为22072.7亿美元,是2005年的 倍,世界 亿美元, 年的1.5倍 10 11 口总额为 亿美元 年的 2010 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146200.00 1 中国 57800.00 2 2.5 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 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 排位从 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 印度 16000.00 9 9

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一)基本国情: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三个没有变”: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二)历史方位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时间的长期性•空间的开阔型•影响的全局性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本世纪头二十年•(1)前十年提出战略机遇期的依据:•有利的外部环境:•有利的国内形势:后十年仍然处在战略机遇期的依据: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发展方向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发展方向

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与发展方向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中国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非常复杂,其中一些问题在过去已经得到解决,另一些问题却仍在不断出现和变化。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阶段”的概念,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目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在中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以及富贫差距依然存在,尽管中国在过去的4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

同时,随着人们收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针对这一主要矛盾,中国需要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

中国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除了经济发展,中国还需要在许多领域实现全面发展。

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中国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改革。

尤其是在教育方面,中国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创新型人才。

同时,医疗改革也亟待加强,保障群众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保障水平。

除了内部改革,中国还需要在国际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贸易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力量。

中国还应该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维护全球共同利益和平稳的发展。

总之,中国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但经过40年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有了强大的发展实力和丰富的经验。

为了构建更加美好、繁荣、和谐的社会,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和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升级,加强民生领域的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环境治理体系和人口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在新时代中继续保持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并且为全球贡献更多的力量。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框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在古代社会时期,中国形成了农业文明,并逐渐发展起王朝制度。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更替,以及统一国家的建立。

随着封建制度的确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

这一阶段的社会结构以农民和地主阶级为主,世袭制度逐渐形成。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秦统一六国和汉朝的建立,为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入侵和割地让利,国家政权逐渐衰落。

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为中国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开始。

新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有化的改革,逐步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基础。

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事件,并逐渐摆脱了贫困和落后。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经济改革,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

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奥运会等。

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持续迅速。

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全球事务。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漫长历史。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重要事件。

中国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紧密联系,不断努力追求现代化和富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一、当前中国社会的突出矛盾及其机构性分析当前中国的总体形势,可以概括为: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显,文化繁而未荣。

而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应当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就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的结构,两者互为表里,相互支撑,互为基础。

一般而言,经济结构变动调整在前,带动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调整了,也会促进经济结构的完善和持续变化。

所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必须协调,相辅相成。

经济结构不能孤军独进,社会结构可以稍稍后于经济结构,但这种滞后有一个合理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阻碍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结构,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经济结构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的水平,但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还是工业化社会的初级阶段的水平。

中国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由若干个分结构组成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

以就业结构为例:1978年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状况是,一产占70.5%,二产占17.3%,三产占12.2%;2008年变化为一产占39.6%,二产占27.2%,三产占33.2%。

1978年我国的二、三产业职工人数只有11835万人,2008年二、三产业有46826万人,30年共增加34991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66万人。

非农产业的劳力从1997年开始,已经占50.1%,超过了50%的临界点,进入了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

又如城乡结构,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17.9%,2008年则为45.7%,平均每年提高0.91个百分点。

1978年,我国的城镇人口有17245万人,2008年达到60667万人,30年增加了4.34亿人,平均每年增加1447万人。

再如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这样大的社会结构变动,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自周秦以来,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家,是个农业社会的结构。

直到1978年,农民仍占82.1%。

真正发生这个大变局,转变为工业国家社会结构的是这30年。

但因为我们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大发展、经济结构大调整的时候,没有适时抓好社会体制的改革,没有适时抓好社会建设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因而与经济结构的变化相比较,现在的社会结构是落后了。

当前中国的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为15年据我们课题组的研究,当前的中国社会结构大约滞后经济结构15年。

有人会问,改革开放30年,怎么会滞后15年呢?这是因为早在1978年,社会结构已经比经济结构落后了。

还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等为例,根据外国学者钱纳里等人的研究,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就业结构中二、三产业的职工应该占到总劳动力的80%以上,但2008年中国的二、三产业就业职工只占总劳动力的60.4%,差了20个百分点。

过去30年,非农劳动力平均每年增加1.03个百分点,需要20年才能持平。

以城市化为例,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化率应该达到60%以上,但2008年中国城市化只有45.7%,差了14.3个百分点。

以过去30年城市化率每年增加0.91个百分点计算,需要15.7年才能达到。

再以社会阶层结构而言,工业化社会中期阶段,中产阶层应该达到40%以上。

2008年中国只有23%。

如以近来每年中产阶层规模增加1个百分点计,要17年才能达到。

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结构差,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大的不协调,是产生当今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久解不决的结构性原因。

二、中国进入社会建设的新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贪污腐败等大案要案频发,一些地方杀人、绑架等暴力犯罪增加,诈骗、抢劫、盗窃等刑事犯罪案件上升,特别是各种群体性事件居高不下,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近来又发生虐杀儿童、富士康民工跳楼事件。

面对这些复杂多变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我们显然不能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办法来解决,也显然不能只用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

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是分阶段推进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势变了,就要采取不同的战略和策略。

这是我们的基本经验。

新阶段的任务,是要在继续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重点进行社会建设,抓好社会管理。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四位一体中的社会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

社会事业建设过去我们一般把科研、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统一称为社会事业,其实,从实践看,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事业建设,也应该是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家庭和个人的福祉和前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使城乡居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享受到了一定水平的公共服务。

但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些地区和有些部门把发展经济强调到了唯一的地步,致使科、教、文、卫、体等的建设相对滞后了,出现了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住房难等问题。

这也是社会矛盾增加的原因之一。

要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从近年的实践看,应该再加“业有所就”,并放在第一,这是民生之本,就像农民要有田种一样,城镇居民如果没有就业,一切就无从谈起。

所以,各地正在推进解决零就业家庭的问题,是一项善举。

搞好社会事业,改善民生,就是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

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社会体制合理和社会规范有序的社会。

我国已经从农业、农村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整个社会体制就要相应变化,应该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建设好新的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社会才能和谐有序进行。

在社会体制方面,就当前来说,应该建设好中央和地方的体制、城市和乡村的体制、劳动就业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社会流动体制、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协调体制,等等。

有学者提出要重建社会,形成国家、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格局,是有道理的。

建设新的社会体制,这是个大问题,需要从长计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下现存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与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不相称,必须首先破除,不能再犹豫不决。

新的社会体制,就将在破除这些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

新社会新体制要有新的社会规范。

中国的农业社会几千年,农业文明很发达、完整,现在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就应建设好工业文明、城市文明的社会规范。

例如应该建好保证新社会生产、生活有序进行的法律、法规,人人有遵法守规的习惯,要建设好适应新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当然,在原来的农业文明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优秀传统的规范,还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使之逐渐融合到新的社会规范中,形成新的中华文明。

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完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正常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个决定符合客观实际需要,各地区正在贯彻落实,效果是好的。

从几年来的实践看,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要重视县域社会的管理。

中国有2000多个县,县城所在地的镇,1980年代时,一般只有几千人,多则几万人,多数是由城关镇管理,既管农民,也管居民。

现在的县城都已发展起来了,少则几万人,多则几十万人,大马路、大商场、楼堂馆所都建立起来了,但基层组织、社区建设等还没有跟上来,多数还是由城关镇统管,基本上还是农村式的管理,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社会治安状况也不佳。

这些城镇总共有几千万、上亿人口,还处于没有相应有效的组织管理的局面,这种状况亟需改善。

要通过建立社区组织,完善基层社区管理网络,增强社会组织的服务功能,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使城镇社会管理完善起来。

二是在发达地区,因为有宽裕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把基层社区做大了,原来有的居委会是个自治组织,没有脱产干部。

现在有不少城市的居委会(也叫社区),派去了十多人、几十人的脱产干部(多数是事业编制),使基层自治组织行政化。

有人认为这是为了加强社会管理,很有必要,也有人认为这样的社会建设反而把社会建小了,这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调整社会结构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主要和最基础的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两个结构一定要协调,相辅相成。

现在的任务是加快社会结构调整的步伐,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改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社会结构的核心是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阶层结构的标志性指标是中等收入者阶层的比重。

2008年,我国的中等收入者阶层的人数只占总就业人员的23%,离现代化国家应有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还有很大距离。

前面讲过,即使达到工业化社会中期水平的社会阶层结构也还差很多。

由此也可看到,社会建设任务的繁重。

三、关于推进社会建设的几个问题如何抓好社会建设?现成的经验就是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建设。

好在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功已为我们创造了进行社会建设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有了进行社会建设的条件,而且经济建设要持续发展,也要求通过社会建设提供科学、人才、智力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支撑,有着客观的需求。

所以,在当今中国,重点推进社会建设,就是抓住了解决矛盾的关键,其他许多矛盾也可得到较好的解决。

关于进行社会建设,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重申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开展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推进社会建设的研讨。

弄清楚什么是社会建设,为什么要进行社会建设,怎样进行社会建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在全党、全国取得共识。

科学发展一定是包含社会发展在内的全面协调的发展。

当前,出现了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局面。

把经济社会看作一对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已从经济方面转到社会方面,着力解决好社会建设方面的问题,就非常必要。

据我们的调查,在相当多的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社会矛盾和问题反而越多,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高,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的呼声很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