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备课

合集下载

教师课时备课模板1

教师课时备课模板1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估时




教学
环节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估时








教后
反思
重点
难点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布、利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策
板书
设计




土地资源的பைடு நூலகம்类: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
交通用地、工矿用地)难利用土地
土地的分布:耕地(平原、丘陵)林地(山区)草地(西部内陆)
合理利用土地,存在问题:乱占耕地、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土地污染
教学
环节
临沭县石门镇石门初级中学教师课时备课
学期总编号:16
课题
第二节土地资源
课时
第1课时(总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技能
掌握掌握土地的重要性及利用类型,珍惜和爱护土地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阅读,学会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1. 引言1.1 备课的重要性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备课是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进行的教学准备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只有充分准备好备课,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和教具,设计多样化、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备课不仅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体现,更是教师责任的具体体现。

只有充分重视备课,认真对待备课,才能确保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让教学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和意义。

1.2 挑战与问题备课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备课过程中也会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挑战和问题需要被认真对待和解决。

备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们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教材整理、教具准备等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而在教学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很多教师可能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充分准备,这就会影响到备课的质量和效果。

备课过程中还会遇到教材不全、教具不足、教学方法不恰当等问题。

有时候教师可能会发现原有的教材无法完全满足教学需求,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或重新选择其他教材;有时候教室缺乏必备的教具,需要重新购置或自制;而在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时,教师也可能会因为缺乏经验或知识而做出不恰当的决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要想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教师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备课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合理安排备课时间,及时准备教材和教具,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备课工作的高效和有效。

【结束】2. 正文2.1 明确备课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明确备课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只有明确了备课目标,教师才能有效地进行备课工作并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一、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内容,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进行操作示范。

5.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课后作业】1. 复习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

2. 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

2. 案例分析:学生分析案例,理解课程内容的应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讲解与示范:教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进行操作示范。

5.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

【课后作业】1. 复习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高级应用。

课时备课制度

课时备课制度

课时备课制度一.学习课标1.熟悉本学科课程标准,掌握本学科教学的总体要求。

2.明确本学科学期、学段的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重点难点。

二.钻研教材3.掌握所教年级教材的全部内容、知识结构、重点章节及难点、关键。

4.了解并熟悉相邻学段的教材内容、知识结构。

5.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精心钻研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理清教学思路。

三.了解学生6.了解学生的智能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

7.了解学生前一堂课的学习效果,吸取学生对教学改进的意见。

四.设计教法8.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和教育点。

按照“少、精、活”的原则,安排好每堂课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

9.精心安排教学步骤,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谋求课堂最佳效果。

10.吸取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的精华,使备课更精到、细致。

五.拟定学期教学计划11.学期教学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教学目的要求、疑点难点、实施计划的措施、教学进度表(包括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应备教具教参及实验所用仪器等)等。

原则上要求开学前完成,最迟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12.学期授课进度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木学科周课时数、本学期教学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制定。

一般情况下,考查科目复习时间不超过一周,考试科目复习时间不超过三周。

六.制定课时授课计划(即定教案)13.国家课程计划设置的所有学科及各学科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均要备课,不能只限于课时备课,如:语文还要备作文课、口语交际课、综合实践课、复习课、试卷评析课等。

14.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本课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分析,师生课前准备(包括活动准备和教具学具、实验器材、电教设备的准备等等),教学步骤和方法,问题设计、板书及作业设计。

15.教师备课时对要求学生做的练习、试卷都应先做一遍,并提供参考答案;有示范动作或演示实验的(包括运用现代教学手段),都要亲自练习或操作过。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一、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的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2) 知识点讲解:详细讲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3. 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利用提问、情景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点讲解:采用讲解、互动问答等方式,确保学生掌握课程内容。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二、第二课时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第一节课所学知识点,拓展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的延续:针对第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知识点拓展: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巩固学生所学。

(3) 实践操作:安排课堂练习或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三、第三课时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的导入:通过问题引导、情境创设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

第四单元课时备课

用字母表示数(一) 教学内容:教材P44-P46例1-例3 做一做,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能正确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表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并能初步应用公式求周长、面积。

3、使学生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教学难点: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以图形引入,生成问题。

1、投影出示例1(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两行图中,数的排列规律。

问:每行图中的数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指名口答)2、学生自己看书解答例1的(2)、(3)小题提问请学生思考回答:这几小题中,要求的未知数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用一些符号或字母来表示的)师:在数学中,我们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

问:你还见过那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如:扑克牌,行程A 、B 两地,C 大调…….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习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例2:(1)学生用文字叙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运算定律。

(2)如果用字母a 、 b 或 c 表示几个数,请你用字母表示这个运算定律。

(3)当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看书45页“用字母表示………….”这一段。

(4)你还能用字母表示其它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吗?请学生在草稿本上能写几个写几个,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根据学生课型:新授 课时:第 1 课时写的情况师逐一板书。

(学生在表示时,一定要清楚表示的是哪一个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减法的性质:a-b-c=a-(b+c)除法的性质:a÷b÷c=a÷(b×c)2、教学字母与字母书写。

初中课程备课教案怎么写

初中课程备课教案怎么写

初中课程备课教案怎么写1.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背影》2. 学科:语文3. 年级:初中一年级4. 课时:2课时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背影》全文,了解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文本解读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子深情,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和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描写父子情的散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父亲分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父子情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父子深情,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产生共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背影》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父子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交流各自的感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讲解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父子情感。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关注细节,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父子深情,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分享感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讲解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背影》全文。

2. 写一篇关于父子情的作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感受。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父子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产生共鸣。

四 2课时备课

四 2课时备课

临朐县东郡小学教师课时备课课题:六第2课时执教人:王珉
备注:
1、本备课设计本着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发挥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教学共案由主备人整理,必须先周备课,可用电子稿。

教研组长审核后下发各学科教师,由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案补充与修改。

个案补充与修改一律用规范字手写,避免雷同现象发生。

2、备课表内一律用宋体,字体大小及行距依每课内容多少和纸张合理设置,第二页可加附页。

3、主备人、执教人必须认真负责,确保备课质量。

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按教学常规检查记入教师绩效考核。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一、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

2. 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概述:介绍本课时主要学习的知识点。

(2) 重难点分析:明确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3.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情景、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新知识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5) 巩固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知识点。

二、第二课时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拓展知识点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其创新精神。

2. 教学内容(1) 课程内容概述:介绍本课时主要学习的拓展知识点。

(2) 重难点分析:明确本课时的重点和难点。

3.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拓展知识点。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讲解重点、难点知识。

(5) 巩固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1)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知识点。

三、第三课时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应用知识点和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小组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其学习兴趣。

有理数的加法课时集体备课

有理数的加法课时集体备课

有理数的加法课时集体备课本课题为初中数学有理数的加法课时集体备课。

一、备课目标:1. 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概念;2.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3. 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4. 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二、备课内容与时间安排:1. 复习与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对有理数的概念进行回顾,并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导入有理数的加法。

2. 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概念,指出有理数加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确保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3. 讲解解题思路与方法(15分钟)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示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并演示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4. 学生合作学习(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一道有理数加法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与方法。

5. 学生展示与讨论(15分钟)由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解答提出问题和建议,并进行互动交流。

6. 板书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复习有理数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强调解题思路和方法。

7. 课堂作业(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8. 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回答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1. 板书:将有理数加法的概念、运算规则、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板书,以便学生复习和理解。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意识和解题能力。

3. 讲解示范:通过讲解示范实际问题的解题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学生展示与讨论:通过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并进行讨论,相互学习和交流。

四、备课资源准备:1. 教师准备有理数加法的板书内容;2. 提前准备有理数加法的示例题目和实际问题。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问题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回顾已学知识。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教师讲解新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学生进行笔记,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题,学生进行独立完成。

2. 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

2. 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二、深入学习(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程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三、课堂总结与布置作业(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梳理所学知识点。

2.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布置的作业。

教学评价:一、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和提问)二、课堂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三、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包括小组讨论和分享)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基本知识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问题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第六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备课课时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备课课时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题:《植物的生长变化》二、年级:二年级三、学科:科学四、课时:2课时五、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六、教学重点:1. 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

2. 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七、教学难点:1. 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

2. 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八、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各种种子(如豆子、玉米、花生等)。

3. 种子发芽实验用具(如培养皿、土壤、水等)。

4. 观察记录表。

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通过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的过程来生长的。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重点介绍种子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果等环节。

2.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三)实验操作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种子发芽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四)观察记录1. 学生观察记录种子发芽过程中的变化,填写观察记录表。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2. 学生复述课堂所学,巩固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细微变化,如根的生长、茎的延伸、叶的变化等。

2.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

(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生长模拟游戏,让学生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2. 学生积极参与,感受植物生长的奇妙。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备课是教师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备课,教师能够准备好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需要时间和耐心,还需要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一、计划备课备课之前,首先需要进行计划。

教师可以将备课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建立清晰的备课目标和时间表。

确保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个模块的备课工作。

设置合理的时间表可以帮助教师对备课工作进行有条理的安排。

二、梳理教学内容备课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

对于每个模块,教师需要明确知识点的核心,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教学框架。

同时,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准确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反应,为后续的教学工作提供精准的支持。

三、利用多种资源依靠自己的经验来做备课有时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教学材料、同行教师以及专业组织的支持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并有效地补充自身教学能力中的不足之处。

四、注重实践与课堂反馈有效的备课也需要注重实践与课堂反馈。

教师需要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及时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持续性的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备课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其有效性能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的策略来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教学需求和挑战,同时也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五 3课时备课

五 3课时备课

临朐县东郡小学教师课时备课课题:五第3课时执教人:王珉
备注:
1、本备课设计本着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发挥相结合的原则,旨在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教学共案由主备人整理,必须先周备课,可用电子稿。

教研组长审核后下发各学科教师,由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进行个案补充与修改。

个案补充与修改一律用规范字手写,避免雷同现象发生。

2、备课表内一律用宋体,字体大小及行距依每课内容多少和纸张合理设置,第二页可加附页。

3、主备人、执教人必须认真负责,确保备课质量。

否则,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并按教学常规检查记入教师绩效考核。

克与千克、吨课时备课

克与千克、吨课时备课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淄博高新区第五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页
每小时跑100()每小时游30()每小时跑50()
淄博高新区第五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页
教学过程
修改补充
(此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同位合作完成降低难度)
二、情境导入
1、师:学习了这么多的和质量有关的知识,让我们到超市走一走,看看谁是超市大赢家。
2、出示情境图,指导看图
1)多少根香蕉大约1千克?为什么?
(引导学生以黄瓜为参照物“6根黄瓜大约重1千克”)
5、作业布置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板书
设计
淄博高新区第五小学教师集体备课活页
课题
六、克千克吨的认识
案序
课型
新授课
签字审核
审核时间
月日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教师三级备课实操解读与探讨》的解读

《教师三级备课实操解读与探讨》的解读

《教师三级备课实操解读与探讨》的解读摘要:1.教师三级备课的概念和意义2.教师三级备课的具体内容3.教师三级备课的实操解读4.教师三级备课的探讨与建议正文:【教师三级备课的概念和意义】教师三级备课,是指教师在教学前需要进行的三个层次的备课工作,包括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和课堂备课。

这一备课模式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三级备课的具体内容】1.单元备课:教师需要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理解单元的主题,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分析单元内的知识点,以及确定教学策略。

2.课时备课:教师需要对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以及准备教学资源。

3.课堂备课:教师需要对课堂的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规划,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

【教师三级备课的实操解读】1.单元备课的实操解读:教师需要通过查阅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一个以“自然”为主题的单元,教师需要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理解和欣赏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等。

然后,教师需要分析单元内的知识点,比如自然景观的描绘,自然现象的解释等,并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课时备课的实操解读:教师需要根据单元备课的结果,设计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例如,对于一个以“自然景观描绘”为主题的课时,教师需要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学会描绘自然景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等。

然后,教师需要设计教学过程,比如先让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然后引导学生用文字描绘出自己的观察,最后进行评价和反馈。

3.课堂备课的实操解读:教师需要根据课时备课的设计,进行课堂的教学。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绘,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比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

同时,教师还需要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实现教学目标。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课时:两课时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与文章相关的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做铺垫。

二、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注意重点句子和段落。

三、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文章的心得和观点,共同分析和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小测验的方式,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学习(20分钟)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思考文章中的论点和论据。

三、小组合作(2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与文章相关的任务,如写作练习、讨论问题等。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 教材《语文》和相关辅助材料。

2. 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和书写重点内容。

3.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用于展示文章和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4. 小组讨论卡片或问题清单,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5. 写作练习纸张和笔,用于学生写作练习。

七、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引入与文章相关的问题或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文章的心得和观点。

5. 深入学习: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6.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与文章相关的任务。

7. 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合作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反馈。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

两课时教案备课模板课时:两课时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标记出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并做好笔记。

三、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重点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

四、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观点,并进行口头表达。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巩固知识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重点讲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结构。

三、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观点,并进行口头表达。

四、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点。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巩固知识点。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第六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前五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深入学习(15分钟)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三、案例分析(10分钟)学生分组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巩固知识点。

第七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第六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

“课时”备课的有效策略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工作也不断地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对于教师而言,备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备课得当可以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效果。

在备课中,如何快速、高效地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下面提供一些有效的备课策略。

一、提前备课
提前备课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

提前备课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教材的组织结构等信息。

这样,教师可以通过提前备课规划好教学内容,制定好教学方式,避免紧急处理和教学失误。

二、分类备课
分类备课是一种更高效的备课方法。

在备课时,教师可以按照不同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分别对每个知识点和教学目标进行备课。

通过分类备课可以更好地梳理教学内容,减轻备课压力,提高备课效率。

三、细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之一,对于教师来说,理清教学目标是做好备课的基础。

教师可以细化教学目标,将大目标分解成具体可行的小目标。

通过细化教学目标可以制定更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自我探究和思考。

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五、建立交流渠道
建立交流渠道是教师提高备课效率的关键之一。

教师可以和同事、学生、家长建立交流渠道,共同讨论教学互动和交流问题。

通过交流,可以减少因为教学衔接不好而产生的问题,减少备课时间,提高课堂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10.《杨氏之子》课型新授第 1 课时主备人:孙玲玲复备人复备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对话,感悟杨氏之子的“甚聪惠”。

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有关的图片、音乐和文字资料,制作成PPT 电子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修改补充内容(一)读题质疑,形成期待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从中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2.教师扣题引疑,了解学生读了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3.教师梳理主要问题,启发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带着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初读课文,教师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多读几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强调学生注意倾听,相机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字读音:lianɡ hui yi nǎi yuē qin梁惠诣乃曰禽多音字的读音:为应重点指导学生读通以下句子:①“孔君平/诣/其父”②“孔/指以示儿/曰”③“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3.集中交流初读课文后的发现和收获。

(教师相机板书“甚聪惠”,指导弄懂“甚”和“惠”的意思)(三)品读课文,读出韵味1.默读课文,读懂语句大屏幕出示要求: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并思考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2.交流讨论,互学释疑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1)围绕“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甚聪惠’”,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进行概括。

(2)出示课文中的四句话,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在朗读及感悟人物形象上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测、指导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重点指导──①读懂“诣”“乃”之意;②指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人物心情,读好句子。

强调: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读懂其意思,更要读好节奏。

学生练读;教师指名读;学生齐读。

为设果,果有杨梅。

重点指导──①指名说句意,思考:这里是谁为谁设果?是怎么知道的?②联系上下文,学生讲明句意。

③出示原句,全班对比朗读,初步体会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重点指导──①读懂“此”的含义,说清句意。

②启发学生弄明白孔君平说这句话有什么用意,认识“杨梅”和“杨氏之子”之间的联系。

③读懂“君”指的是谁,以及这一称呼的韵味。

④想象当时人物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重点指导──①读懂“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杨氏之子“善听”“妙答”── 一悟“甚聪惠”;②读懂“应声答曰”,体会杨氏之子“反应快”── 二悟“甚聪惠”;③读懂“未闻”,体会杨氏之子回答语气委婉,且回应有力——三悟“甚聪惠”。

教师相机板书:答得妙反应快)④指导学生将上句连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体会文中语言之妙趣,感悟文中人物之形象。

4.运用语言,活化形象(1)出示课文第一句,教师总结全文,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夸一夸杨氏之子。

(2)朗诵全文。

(四)背诵课文,拓展延伸1.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全班背诵全文。

2.教师简介《世说新语》,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此书。

板书设计:当堂练习: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杨氏(sìshì)之子甚(shènshèng)聪惠孔君平诣(zhǐyì)其父为(wéiwèi)设果儿应(yīngyìng)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qíng)2、熟读课文,再填空。

梁国杨氏之子(),甚()。

孔君平()其父,父不在,()。

(),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儿应声答曰:(“ ”)。

教学反思:课题 11.《晏子使楚》课型新授第 1 课时主备人:孙玲玲复备人:复备时间:教学目标:1.会写18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区分“乘机”和“趁机”,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通过补充、比较等形式品读晏子语言的巧妙之处,感受他的能言善辩和爱国热情。

3.关注提示语,揣摩人物的内心,读好晏子和楚王的对话。

4.渗透古文,了解“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3个成语的出处和意思。

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内容一、揭题解题1.指名读;强调“子”的读音,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请你简单介绍(齐国、大夫),再来2.“晏子使楚”指得是?(晏子出使楚国)齐读课题二、检查词语,理清脉络1.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打开课本读一读,读准字音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给课文分成三个2.交流1)检查词语春秋临淄敝国大夫大臣乘机侮辱规矩淮南枳柑橘读准字音;质疑问难,强调“乘机、趁机”的区别;齐读2)起因(1、2)经过(3、4、5)结果(6)三、概括起因、结果1、媒体出示,指名读“起因”,强调“乘机”的读音。

浓缩成一个词表达(侮辱)2、指名读“结果”,也浓缩成一个词表达(尊重)3、侮辱和尊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为什么短短的时间内楚王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故事的经过部分。

四、研读晏子的话语1.自由读3、4、5自然段,楚王三次分别怎样侮辱晏子的?随机指导朗读楚王的话2.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身为齐国大夫的晏子又是如何应对,如何反驳的呢?找出晏子说的话,媒体出示“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3.自由读一读,请你用一个字来评价一下晏子的这些语言?妙、棒……4.这些话到底妙在哪里呢?让我们来细细地品读一翻。

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l 指名读,说说妙在何处?l 我们把晏子的言下之意补充完整的话: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如果,那么。

l 晏子为什么不把话说透呢?(作为大使说话既显得彬彬有礼,又让楚王不得不打开城门迎接,绵里藏针……)l 感情朗读这句话。

谁来当当晏子再读读这句话?2)“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l 第一句话告诉楚王齐国人多,比较一下省略中间部分后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晏子一次次举例夸张的手法,更加说明齐国人多,让楚王信服。

有感情读。

l 第二句话为自己最后的反击准备了一条退路l 第三句话通过先贬低自己贬低楚国l 出示提示语体会l 感情朗读整段话l 只好陪着笑,这是一种怎样的笑?四、总结拓展1.通过上两次的较量,晏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进一步体会晏子说话之中的妙。

2.古今联系《晏子使楚》是根据《晏子春秋》改写成的,本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录的,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现在老师摘录了其中的一句来考考大家,出示: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1)师读,2)你会读吗?理解,闾: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3)找一找文中相对应的语句。

板书设计:晏子使楚楚王晏子侮辱反驳不敢不尊重当堂练习:一、组词。

赔()敝()撒()陪()敞()撤()淮()尊()既()准()遵()即()二、读句子,解释带点的词。

1.楚王仗着自己的国势强盛。

()2.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3.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

()4.我原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教学反思:课题 11.《晏子使楚》课型新授第 2 课时主备人:孙玲玲复备人:复备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补充、比较等形式品读晏子语言的巧妙之处,感受他的能言善辩和爱国热情。

2.关注提示语,揣摩人物的内心,读好晏子和楚王的对话。

教学重点: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修改补充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简单复述前两次交锋的内容。

二、研读第三次交锋正当各位向齐王汇报情况时,楚王和晏子的第三次交锋又开始了。

自由读第三次交锋时的对话。

1、有哪些词语读不懂?教师讲解:淮南、淮北、枳等意思;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水土不同。

2、楚王为什么是“笑嘻嘻”地说呢?(直接对齐国的侮辱。

给晏子难堪,给齐国难堪。

)3、晏子“面不改色”说明什么?(胸有成竹、从容不迫)4、你能用三段论的方式说说晏子的话吗?言下之意是:楚国社会风气不好。

5、分角色对读。

三、迁移练笔1、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都被他一一驳倒,他的绝招就是三段论,三句话一层一层推进,有序而严谨,从容而缜密,你能用他的方法说说下面两个话题吗?幻灯出示:话题一:楚王尊重的是比他厉害的对手。

晏子在三次交锋中都让楚王败下阵来。

——————————————。

话题二:我们都知道:温室里的花草搬到室外就会枯萎,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离开父母就无法生存。

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完成下列句子。

————,可是————,还不是因为————。

同样的道理,——————。

这就说明————。

2、简单交流。

四、排演课本剧1、小组内选择角色。

2、表演要求: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改编语言,加上动作手势和神态。

3、各自排演。

4、汇报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五、拓展总结1、楚王三次侮辱晏子,都被他一一驳倒,楚国反被取笑,三个“只好”说明了什么?可以谈楚王,也可以谈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