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草船借箭》参考教案(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内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计谋、有肚量、有胆略。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

第一课时,我们主要通过读书,自学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了段。

下面要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1.检查读生词:妒忌商议负责推却都督委托既然迟延胶漆疑惑调度水寨轻易支援甘受惩罚大雾漫天饮酒取乐神机妙算2.了解分段掌握情况。

②诸葛亮知不知道这是周瑜的阴谋?为什么不当面揭穿他,反而主动立下军令状?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谈。

当时曹操率军南下,企图攻打东吴,之后再攻打刘备,以便一统天下。

东吴和刘备看清了曹操的阴谋。

因此才会联合起来抗击曹操。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所以诸葛亮才没有揭穿周瑜的阴谋,怕的是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战线会破裂,导致被曹军各个击破的危险。

以上只是没有揭穿周瑜阴谋的一个原因,由此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诸葛亮不逞一时之能,为了刘备的蜀国,以大局为重,有着宽阔的胸襟。

接着教师还让同学读这一段,抓住诸葛亮的言行进行体会,从而看出诸葛亮知己知彼,胸有成竹,有把握完成任务,用实际行动挫败周瑜的阴谋。

至于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周瑜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如果诸葛亮表现出犹豫的神色,周瑜还会有阴谋。

主动请任,其目的是将计就计,不露声色地麻痹周瑜,使之觉得自己很高明,连诸葛亮上了自己的圈套都不知道。

这样一来他必然特别得意,就会放松警惕,从而使诸葛亮掌握主动权。

对于这一段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抓住两个人物的不同语言和神态,去分析两人的不同心理活动:周瑜面和心毒,在一句一个“先生”的虚假恭维之中包藏着杀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第2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草船借箭》第2课
时教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讨论,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确定主题取舍,听懂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锻炼逻辑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课文相关图片及素材
3.白板、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故事背景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课文(10分钟)
–教师或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情节。

3.分析课文(15分钟)
–与学生一起分析课文结构,重点讲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4.小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总结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5.展示成果(15分钟)
–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6.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故事要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练习。

2.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下节课的课堂展示材料。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使学生在沟通和协作中学到了更多。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度。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师们有所帮助,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堂课中有所收获。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徐静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第19课。

设计意图:1、紧扣“神机妙算”,通过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三个方面感受人物特点和品质。

2、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通过研读人物语言、揣摩人物内心等方式,扎实训练,强化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

3、自然拓展、整合资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

课时目标:知识与技能以读为本,读中提升情感、丰满人物形象。

唤起学生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共鸣。

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词句,通过人物心理、言行的揣摩,体会人物个性特点和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故事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草船借箭》。

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大意,知道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2、使周瑜自叹不如诸葛亮的是什么?(板书:神机妙算)二、重点研读,感悟“神机妙算”。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课文的4到10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画出来。

▲算天气1、诸葛亮巧借大雾借箭成功,课文是怎么写大雾的?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原来诸葛亮早就算到今天是大雾天(板书:算、天)。

2、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顺风顺水)▲算地利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2、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3、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算曹操1、曹操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妒忌、神机妙算”等重点生字词,了解故事情节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通过小组合作、圈点勾画的方法,提高对文本的解读和概括能力。

3.在阅读中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2.感受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动画播放,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动画,请同学们欣赏,并提问:动画中讲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师引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况,知道这个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诸葛亮。

今天,我们要深入学习课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诸葛亮成功的原因。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1.默读课文,并且回想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

明确: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部分: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第二部分:写诸葛亮准备造箭;第三部分:写诸葛亮借箭;第四部分:写诸葛亮借箭成功。

2.诸葛亮为什么能够借箭成功呢?用一个词概括。

明确:神机妙算。

(三)合作学习,分析原因1.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从中体会后再小组交流。

明确: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

正因为大雾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射箭,诸葛亮借箭的妙计才得以实施。

(识天气)②“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把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儿摆开,既便于统一行动,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挡,使受箭面积大。

③“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军士擂鼓呐喊,既造声势,又提示射箭方向。

④“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5.草船借箭》(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故事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背景。

–熟练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掌握相关词语和诗句。

•难点:理解背景知识与历史文化,理解箭的借用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教材、相关实物
•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5分钟)
•利用图片或诗句让学生感受氛围
•背景介绍:介绍故事背景及历史背景
2. 学习与体会(40分钟)
•第一遍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故事讲解,重点词语解释
•学生互相讨论并分组合作
3. 拓展应用(30分钟)
•学生分组表演故事片段
•小组讨论箭的借用方法
•与生活联系,思考并展示
4. 总结与评价(15分钟)
•学生回答问题,总结故事主题
•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
•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与思考能力。

•对于历史文化部分,教师要有深入了解,引导学生全面发掘。

六、课堂延伸
•辅导阅读相关材料
•组织课外文化活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
通过对《草船借箭》这一古代典故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希望通过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篇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的:1、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2、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二、教学重点: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中体会诸葛亮的神计妙算。

三、教具: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草船借箭》,首先,我们先来复习本课的生字词:(水寨饮酒都督惩罚神计妙算)2、同学们对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上节课我们还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谁能简单的说一说呢?(二)新授:1、说的非常好,《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而《草船借箭》则是智慧里面的智慧,对于这样一个充满了智慧、充满了谋略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一定非常的感兴趣,下面就从智慧和谋略的角度去看,你对黑板上的四个人物谁最感兴趣?最喜欢谁呢?2、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喜爱的人物,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的品读原文,找出你喜爱这个人物的原因和依据,读到人物对话的时候,要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当时他们的想法和情感,试着揣摩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

(学生自读课文)3、先读到这,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愿意把你品读的结果互相交流,互相补充呢?(学生交流汇报)4、刚才某某同学说,他非常佩服诸葛亮,原因是因为他在借箭的过程中表现出神计妙算的才能,那神计妙算是什么意思呢?谁能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5、你们答对了,神计妙算就是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本课就是形容诸葛亮的计谋非常的高超。

6、结合你们刚才读课文,围绕神计妙算这个词语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呢?7、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你们刚刚提出的问题用心的再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一会儿选一处你认为体会最深的地方讲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读课文)8、刚才大家读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交流呢?(学生汇报交流)9、现在我们就实地的感受当时受箭的过程,在看的过程中,要求同学们一边看、一边听、一边想,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这样安排的好处有哪些?(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草船借箭的过程)10、谁能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呢?(学生汇报)11、诸葛亮一算了天、二算了地、三算了人,可以说各个方面他都考虑周到,而且每一方面都一一的、巧妙的做出安排,这就是神计妙算。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2课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2课时)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第2课时)一、课程标准【识字与写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二、学习目标1.复习生字词,可以读准字音,理解字词的意思。

2.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讲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能够找出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

4.体会文学作品中通过人物对话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故事发展的方法。

三、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预学复习导入,明确目标1.字词复习指生领读,学生跟读。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并相机指导。

周瑜妒忌都督帷幔翎毛水寨擂鼓呐喊弓弩丞相2.梗概复习学生根据提示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知道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起因)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经过)诸葛亮先请鲁肃帮忙准备必要的装备和人员,然后在凌晨时,趁着大雾漫天,带领二十条扎满了草把子的船前往曹军水寨,擂鼓呐喊,吸引曹军放箭,草把子上很快插满了箭。

(结果)二十条船上的箭总共有十万多支,周瑜得知经过后自叹不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练习讲故事,目的是巩固第一课时对“草船借箭”的全过程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

师:有了同学们的补充,仿佛又让我们走进了那个充满智慧和谋略的故事中。

诸葛亮如此智慧,为什么明知道是周瑜要陷害他,却还要答应下来,并且还立下军令状呢?在立下军令状之前,他想到了什么?或者想好了什么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联系上下文进行讨论。

小组分享,师总结。

(原来诸葛亮在立下军令状之前就没有想过造箭,而是要去借箭。

)如果想要更好地实施草船借箭,都需要什么条件呢?(生交流,师总结)①天气的变化②曹操的应对方式③鲁肃的帮助④不能让周瑜知道师:原来在草船借箭之前,诸葛亮就想好了如何去做,而且想得如此周密,准备的如此准确,难怪周瑜会说(课件出示,学生齐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周瑜当时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他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指生朗读,相机指导朗读周瑜说的话,读出周瑜的“自叹不如”。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文档资料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文档资料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第二课时) 《草船借箭》教案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借箭的经过,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能试着评论历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弄清借箭的经过。

教学难点:认识借箭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师: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连续剧《三国演义》,谁知道“三国”指的是哪三国?生:“三国”指的是魏国、蜀国、吴国。

师:魏、蜀、吴三国并立,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为什么是三国鼎立?看老师画图。

(师边画边讲)曹操刘备联合孙权师:曹操刚打败刘备,又要进攻孙权。

因此,孙刘两家联手要抗击曹兵。

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奉命来东吴帮助作战,遇到大将周瑜。

周瑜对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谁知道?生:周瑜妒忌诸葛亮。

师:周瑜让他几天之间造多少箭?生:让他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

师:这可能吗?生:不可能。

师:诸葛亮草船借箭(板书课题)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那么诸葛亮找谁借箭?怎么借箭?结果如何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大意)三、细读课文。

1、指名读1、2自然段。

师:哪一段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生:第1自然段。

师:周瑜为什么要妒忌诸葛亮?生:因诸葛亮挺有才干。

师:齐读这一段,注意“挺”和“很”这两个词要读得语气重一些。

(生齐读)师:周瑜是怎样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事的?诸葛亮是怎样做的?默读第2自然段。

(周瑜借公事陷害诸葛亮,要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满口答应,并立下军令状。

)师: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他以为他的阴谋已得逞了。

)师:这部分写商议军事,接受任务几乎全写的是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除了一处写周瑜很高兴外,没有再对他俩的神态、语气作任何细致的描写,该怎样读才好呢?(先请生自由读,发表意见,再指名分角色读。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草船借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

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本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

学习本课文不但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我国语言文字和表达的技巧,还让学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起指导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

本设计采用个性化教学,通过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读中思考,边读边动手划词划句、写批注,组织学生合作与讨论,鼓励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

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启发式教学”、“朗读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重点领略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对象及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本文结构严谨,学生通过阅读,能较好地了解故事情节。

对于从具体语句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需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度。

故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为:重点:了解故事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

从“草船借箭”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难点:通过具体语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突破难点的方法:集体交流,师生互动。

【教学媒体设计】创作PPT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运用。

【教学过程设计】北曹吴七、板书设计周瑜起因经过结果妒忌识天文自叹不如↓懂地理↓诸葛亮才干知人心神机妙算↓十天造十万支箭→三天完成八、教学流程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第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第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草船借箭》教案(第2课
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古代人民智慧的表现之一是“草船借箭”这一故事;
2.了解故事情节;
3.掌握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课文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操;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授生僻字词的拼音及具体意思;
2.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

难点
1.生僻字词的理解及运用。

三、教学过程
A. 导入
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出“草船借箭”故事。

B. 学习
1.教师讲解生词:箭、草船、种瓜等,并进行示范;
2.分段教授课文并讲解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学生跟读,分角色表演。

C. 拓展
1.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问题。

四、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草船借箭》。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草船借箭》的理解更加深入,生僻字词的掌握也有了一定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朎对您有所帮助。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_8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_8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_8《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和结果。

- 学生能够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通过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 引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沉着冷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和结果。

-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 体会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沉着冷静,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讲授法:讲解课文的背景知识、生字词、重点句子等。

2. 朗读法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情感。

3. 讨论法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角色扮演法写作练习法: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练习。

色,深入理解人物形象。

5. 写作练习法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 分钟) - 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视频片段,让学生感受三国时期的历史氛围。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段视频出自哪部作品吗?你们对《三国演义》有什么了解? - 引出课题:草船借箭。

2. 初读课文(10 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妒忌”“都督”“神机妙算”等词语的含义。

- 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 精读课文(20 分钟) -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经过是怎样的? -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何? - 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内容。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教学教案[修改版]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教学教案[修改版]

第一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教学教案授课人: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回民小学曹鹏教学目的: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人物入手,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简要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板书课题:草船借箭2.指导学生说出本文叙述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二)分组学习第一段1.组内朗读第一段提问: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小组汇报]2.演示对话文字,分角色朗读,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三)从文字入手,了解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二段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学生回答]2.演示语句“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这些材料。

”提问: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果然”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什么?(四)紧扣“神机妙算”指导学生复述“借箭”经过。

1.默读课文。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学生回答]2.再读“借箭”经过体会“神机妙算”。

3.观看演示。

学生试着复述“借箭经过”。

4.指名边看演示边复述“借箭”经过。

(五)指导朗读故事结局。

1.推荐读结局部分。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学生回答]2.齐读周瑜“自叹不如”的语句。

(六)小结:诸葛亮能预测第三天的大雾,注意水流和风向的特点,了解鲁肃的为人,这说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所以诸葛亮神机妙算。

(七)开放性问题引起学生读书兴趣。

提问:你们还知道《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其它故事吗?(八)作业:搜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第二篇:《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教学教案北京一师附小特级教师张钧篪一、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故事,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知识,有肚量,有胆略。

2.能从课文中具体了解人物的性格,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课方案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自读课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按角色演活故事情节。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前因结果。

意会诸葛亮的神机秒术。

教课要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

教课难点:意会诸葛亮的神机秒术。

教课方法:读演联合读画联合教课过程:一、激趣定标。

1.课文主要写什么,是按什么次序写的?2.课文是分哪几步写的?板书:答应造箭——草船借箭——按期交箭二、自主研究思虑:1.你对故事中的哪些人物印象深刻?你喜爱哪个人物?喜欢他的什么?2.自由读课文,小组互相议论。

①诸葛亮是如何神机秒术的?②鲁肃帮了哪些忙?③曹操在用兵上有哪些特色?1.鲁肃会帮他相机板书:2.三天必有大雾3.曹操不敢发兵曹操必定放箭3.同学沟通自己喜爱的部分,在小组里读一读。

①草船借箭用的是什么方法?指导学生读相关语句。

②指引学生想象草船受箭的情形,而后用简笔划画一画、说一说。

③同学们还喜爱哪些自然段?4.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怎么说的?(议论领会:“诸葛亮神机秒术,我真比不上他。

)5.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句,谈谈他的作用。

点明中心首尾响应三、总结概括:议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由有哪些?1.出示“草船借箭”和“草船骗箭”。

2.议论哪个题目好,为何?3.报告。

四、练习内化1.用接龙的形式演一演课文内容。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附:板书设计:预定造箭————草船借箭————按期交箭(甘受处罚)(神机秒术)(自叹不如)周瑜:气度狭小意欲诬陷诸葛亮:顾全全局。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_2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_2

本文整理于网络,仅供阅读参照《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课方案之八教课目标: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人物下手,理解诸葛亮的神机秒术。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能复述“借箭” 的经过。

教课要点:指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文中诸葛亮的神机秒术,并能简要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课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秒术,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课过程:(一)引入课题1.板书课题:草船借箭2.指导学生说出本文表达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色。

板书:诸葛亮神机秒术(二)分组学习第一段1.组内朗诵第一段发问: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秒术的?[小组报告]2.演示对话文字,分角色朗诵,突出诸葛亮的神机秒术!(三)从文字下手,认识课文第二段1.自读第二段思虑: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秒术的?[学生回答]2.演示语句“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这些资料。

”发问:从哪个词能够看出诸葛亮神机秒术?“果真”是什么意思?能够看出什么?(四)紧扣“神机秒术”指导学生复述“借箭”经过。

1.默读课文。

思虑: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秒术”的?[学生回答]2.再读“借箭”经过领会“神机秒术”。

3.观看演示。

学生试着复述“借箭经过”。

4.指名边看演示边复述“借箭”经过。

(五)指导朗诵故事结局。

1.介绍读结局部分。

思虑: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秒术”的?[学生回答]2.齐读周瑜“自叹不如”的语句。

(六)小结:诸葛亮能展望第三天的大雾,注意水流微风向的特色,认识鲁肃的为人,这说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因此诸葛亮神机秒术。

(七)开放性问题惹起学生念书兴趣。

发问:你们还知道《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神机秒术的其它故事吗?(八)作业:收集表现诸葛亮神机秒术的故事。

统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导入: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也有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智慧之书,那么《草船借箭》就是智慧里面的智慧。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篇充满了谋略和智慧的课文《草船借箭》。

二、深入研读,感受形象1.上节课我们通过品读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对这两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周瑜嫉贤妒能,诸葛亮顾全大局。

故事的结果是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请同学们仔细研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做上批注。

2.小组合作交流画出的句子,师巡视。

3.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预设:(1)课文第6自然段中“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我联系上下文知道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起大雾,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课文第6自然段中“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我联系上下文知道把船连接起来是为了增加船的受箭面积。

教师相机小结:诸葛亮能预测天气,说明他知天文。

(板书:知天文)4.老师有一个问题没弄懂,谁能帮老师解开疑惑吗?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诸葛亮为什么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然后又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呢?(为了使船身受到更多的箭)(2)如果只用船的一面受箭,会有什么后果?(船无法在水面上保持平衡,很有可能翻沉)教师小结:双面受箭是为了让船保持平衡,方便快速撤退。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详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详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详案【《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我依据《新课标》对高段语文阅读教学及本单园的学习要求,根据三个维度将本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领略的神机妙算。

总结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从故事中具体的人和事中得到启示,感受并学习人物的优秀的品质,体会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是“是怎样利用草船借箭的”让学生通过对故事情节的了解,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从而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是“了解借箭为什么能成功,体会的神机妙算”。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全面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

努力启发诱导,变“教”’为“导”,变为学生探索、发现的过程。

(课前诵读词:(卷首词)罗贯中:滚滚长江逝水,浪花淘尽。

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教学引入:刚才,同学们背诵了的卷首词。

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来继续学习《》中的一个故事。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草船借箭》1、读课题,谁来说说是谁向谁借箭?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借箭的结果怎样?3、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的特点?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周瑜长叹一声,说:“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4、针对“神机妙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或你想知道些什么?)(预测:为什么要用“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样神?5、交待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研究“神机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过渡: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借箭的经过?(6——9自然段)]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的神机妙算?(多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神机妙算的词句划出来,用心体会。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八
授课人:天津市红桥区文昌宫回民小学曹鹏
教学目的: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从人物入手,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文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简要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学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能有条理地复述借箭的经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2.指导学生说出本文叙述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板书:诸葛亮神机妙算
(二)分组学习第一段
1.组内朗读第一段
提问: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
[小组汇报]
2.演示对话文字,分角色朗读,突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三)从文字入手,了解课文第二段
1.自读第二段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
[学生回答]
2.演示语句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这些材料。


提问: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果然”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什么?
(四)紧扣“神机妙算”指导学生复述“借箭”经过。

1.默读课文。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
[学生回答]
2.再读“借箭”经过体会“神机妙算”。

3.观看演示。

学生试着复述“借箭经过”。

4.指名边看演示边复述“借箭”经过。

(五)指导朗读故事结局。

1.推荐读结局部分。

思考:你是怎么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的?
[学生回答]
2.齐读周瑜“自叹不如”的语句。

(六)小结:
诸葛亮能预测第三天的大雾,注意水流和风向的特点,了解鲁肃的为人,这说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所以诸葛亮神机妙算。

(七)开放性问题引起学生读书兴趣。

提问:你们还知道《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其它故事吗?(八)作业:
搜集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