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规则性报告
绿色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
![绿色公共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355aa3c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a.png)
电气
电气设计文件、 照明节能计算 书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室内温、湿度
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的建筑,房 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等设计 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50736的规定。
□2.合理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道 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取 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口3.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 的比例不小于50%。
建筑
建筑相关设计 文件、计算书
口达标
□不达标
口达标
□不达标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 配置绿化植物乡土植物 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 化
□是□否
垂直绿化、屋顶绿化
建筑
建筑设计文件
口达标
□不达标
口达标
□不达标
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 施
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或 有调蓄雨水功能的水体面 积(m2):
透水铺装面积(m2):
硬质铺装地面积(m2):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 面积的比例(%):
至少满足下列要求中的1项:
□1.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或有调蓄 雨水功能的绿地和水体面积的面积 之和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不小于30%;
建筑
相关设计文件、 纯装饰性构件 造价比例计算 书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预拌混凝土
建筑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
结构
结构设计文件
□满足
□不满足
□满足
□不满足
(5)室内环境质量
审查内容
技术要求
所属专业
证明材料
设计单位 自评
2015长沙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试行)
![2015长沙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100567cc5022aaea998f0fc0.png)
长沙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试行)备注:本表适用长沙市新建居住建筑(含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审查管理。
长沙市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表(建筑专业)1. 本表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含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施工图审查管理;2. 设计单位应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和“项目实际情况”(对于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中的居住和公共功能区域,应分别填写对应建筑类型的相关内容);3. 表中“设计规定”指《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定》,“审查要点”指《长沙市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4. 设计单位在审查时除提交建筑专业设计文件外,还应提交以下资料:(1)建筑专业涉及资料:建筑节能计算书、装饰性构件功能说明书、纯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可重复使用隔断(墙)使用比例计算书、室内噪声分析报告、结露验算计算书、屋顶和东、西外墙隔热性能专项计算分析报告、采光计算报告、建筑通风开口面积比例计算书、自然通风模拟报告、户外场地遮阴面积比例计算书;(2)景观专业涉及资料:建筑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户外场地遮阴面积比例计算书、水量平衡计算表。
1. 本表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含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施工图审查管理;2. 设计单位应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和“项目实际情况”(对于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中的居住和公共功能区域,应分别填写对应建筑类型的相关内容);3. 表中“设计规定”指《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定》,“审查要点”指《长沙市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4. 设计单位在审查时除提交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外,还应提交工程概预算材料清单、可再利用和可再循环材料使用比例计算书、高强度钢使用比例计算书等资料。
1. 本表适用于新建居住建筑(含保障性住房),公共建筑中办公建筑、学校建筑、商场建筑、旅馆建筑,以及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的施工图审查管理;2. 设计单位应填写“项目基本信息”和“项目实际情况”(对于多功能综合性单体建筑中的居住和公共功能区域,应分别填写对应建筑类型的相关内容);3. 表中“设计规定”指《长沙市绿色建筑设计基本规定》,“审查要点”指《长沙市绿色建筑基本技术审查要点》;4. 设计单位在审查时除提交电气专业设计文件外,还应提交照明计算书等资料。
形体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形体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02810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5.png)
形体课程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担任形体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
实践和总结,我对形体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形体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在教学前,我会认真准备
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条不紊。
其次,形体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引导和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再次,形体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注重实践和反馈。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学
生的实践操作和表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形体表现能力。
同时,我也会不断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最后,形体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
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通过这段时间的形体课程教学工作,我深刻认识到形体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我
们不断努力和探索,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发展。
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关藏语言文字及藏文字体发展的调查报告
![有关藏语言文字及藏文字体发展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e8916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1.png)
有关藏语言文字及藏文字体发展和完善旳调查汇报【摘要】 : 藏族历史上旳几次文字改革, 采用了调整那个文字母体系, 简化正字法、规范词语、并立法推行等措施。
从而增进了藏语言文字旳原则化和规范化。
藏语言文字是一种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旳重要特性之一, 语言文字旳平等是民族平等旳详细体现。
藏语文作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旳重要构成部分, 是在特定旳地理环境和文化条件下, 在漫长旳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旳, 有它自身旳稳固性和渐变性。
长期以来, 藏语文在提高藏民族科学文化素质, 发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 反对民族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中发挥着不可替代旳特殊作用。
【关键词】: 藏语言文字藏文字体发展完善藏语言文字及藏文字体发展和完善旳调查汇报藏语言文字发展历史:藏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中具有悠久历史、体现功能完备旳古老语言文字之一, 它承载着藏民族旳历史和文明, 代表着藏民族旳特定思维方式和习惯, 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宝库中旳重要构成部分。
藏语文属于汉藏语系, 千百年来一直是西藏人民旳重要交际工具, 是西藏文化旳重要标志和载体, 在中华民族多元语言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
历史之悠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西藏人民学习使用藏语言文字旳权利, 为增进藏语言文字旳学习、使用和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 获得了重大进展。
藏语言文字是一种拼音文字, 属辅音文字型, 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和标点符号3个部分。
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 4个元音符号, 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
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 共7组半。
藏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形体简朴、种类很少, 并且, 其使用规则也与其他文字旳标点符号有别。
藏文标点符号共有6种形式, 其中音节之间旳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
此外, 尚有云头符, 用于书题或篇首;蛇形垂符, 用于文章开头处;单垂符, 用于短语或句终;双垂符, 用于章节末尾;四垂符, 用于卷次末尾。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范本)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0745a262f46527d3240ce0c4.png)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项目名称:
编制单位:
(公章)
编制人:
校对人:
审核人:
编制时间:二0一六年八月三日
一、项目概况
二、绿建评价标准要求
1.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的要求,应对建筑形体规则性进行判定,依据判定结果,赋予相应的评价得分。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条文原文如下:
7.2.1择优选用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形体不规则,得3分;建筑形体规则,得9分。
3. 评分表
三、建筑形体规则性的判定
1. 主要依据
《结构计算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2.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
3.
4.1、3.4.3条及条文解释,建筑形体规则性的定义和参考指标如下:
表3.4.3-1 平面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表3.4.3-2 竖向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表3.4.1 特别不规则的项目举例
3.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
4.1条及条文解释,建筑形体规则性分为:规则、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判定标准如下:
规则性判定标准
4. 本项目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表
四、结论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为不规则,评价得分为3分。
甘肃省绿色建筑验收准备资料
![甘肃省绿色建筑验收准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67c255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6.png)
规划验收准备资料一、场地及室外工程4.0.1规划验收证明材料、现场检测报告或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危害或危险源防护措施设计文件、施工记录等材料4.0.2区域规划图或交通规划图4.0.3查阅相关设计文件4.0.4 查阅规划条件通知书及设计文件4.0.5建筑日照模拟计算报告(设计院)4.0.6治理措施分析报告、核查现场检测报告或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4.0.7相关设计文件、垃圾收集设施布置图4.0.8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场地热环境计算报告(设计院)4.0.9查阅总平面设计图纸、场地及景观绿地的竖向标高4.0.10场地绿地绿化设计图二、主体工程5.0.1 对照建筑、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现场核查设计措施实施情况。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和建筑主体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5.0.2查阅土建设计文件,核查施工记录,核查建筑构件及水、暖、电、燃气、通风和空调等管线安装及孔洞处理措施,现场核查外部设施安装预留情况5.0.3材料决算清单、核查产品说明书、连接件力学及耐久性能测试或试验报告(外墙锚固、砌体植筋锚固)5.0.4查阅相关设计文件5.0.5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对于现场查看建筑整体形体和布置较为规则的工程 ,可以不提供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5.0.6建筑工程材料决算清单、装饰性构件造价比例计算书、全部装饰性构件及其功能一览表,现场核查装饰性构件的设置情况和女儿墙的高度。
对于无明显装饰性构件的建筑,可直接认定本条验收合格。
(设计院)要计算(建筑装饰性构件的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且住宅建筑的装饰性构件造价占比不高于所在单栋建筑总造价的 2% ,公共建筑不高于1%)5.0.7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等构件的隔声性能检测报告5.0.8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现场核查建筑主要出入口、建筑内部连续无障碍措施的情况。
5.0.9查阅工程材料结算清单、建筑材料比例计算书及大宗工程材料购销合同(要计算:距离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与甘肃省省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之和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应低于60%)5.0.10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工程材料结算清单5.0.11未使用预拌砂浆;(无需准备资料)三、给排水工程6.0.1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对于无需设置储水设施的建筑 ,本条验收合格6.0.2无需设置储水设施的建筑 ,本条验收合格。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结构专业)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结构专业)](https://img.taocdn.com/s3/m/48b0024c6294dd88d1d26b0f.png)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项目名称:东部现代城花园·四季水乡1)扭转不规则判别: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最大扭转位移比为1.18<1.2,不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2)平面不规则判别:2a)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与相应边长的比最大为0.43>0.3属于平面凹凸不规则;2b)组合平面:平面不属于细腰形或者角部重叠形;3)楼板不连续:楼板有效宽度大于50%,开洞面积小于30%,楼层无错层。
因此不属于楼板不连续;4)侧向刚度不规则判别:4a) 侧向刚度不连续:楼层与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值均大于80%,不属于侧向刚度不连续;4b)尺寸突变:楼层竖向构件无缩进与外凸;5)竖向构件不连续:局部剪力墙竖向不连续,属竖向不连续结构。
6)承载力突变:楼层与上一层的抗剪承载力比最小指为0.97>0.75(位于计算6层),不属于承载力突变的结构。
结论:本栋有两项不规则,即凹凸不规则和竖向构件不连续,根据《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细则》判定属一般不规则结构。
1)扭转不规则判别:楼层考虑偶然偏心的最大扭转位移比为1.18<1.2,不属于扭转不规则结构;2)平面不规则判别:2a) 凹凸不规则:平面凹凸尺寸与相应边长的比最大为0.39>0.3属于平面凹凸不规则;2b)组合平面:平面不属于细腰形或者角部重叠形;3)楼板不连续:楼板有效宽度大于50%,开洞面积小于30%,楼层无错层。
因此不属于楼板不连续;4)侧向刚度不规则判别:4a) 侧向刚度不连续:楼层与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值均大于80%,不属于侧向刚度不连续;4b)尺寸突变:楼层竖向构件无缩进与外凸;5)竖向构件不连续:局部剪力墙竖向不连续,属竖向不连续结构。
6)承载力突变:楼层与上一层的抗剪承载力比最小指为0.95>0.75(位于计算6层),不属于承载力突变的结构。
结论:本栋有两项不规则,即凹凸不规则和竖向构件不连续,根据《广东省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实施细则》判定属一般不规则结构。
形体室管理制度(4篇)
![形体室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78e859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10.png)
形体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形体室管理行为,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形体室是公司提供给员工进行健身锻炼与休息的场所,旨在提高员工身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第四条具体的管理措施及要求由形体室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并向全体员工公布和执行。
第五条所有使用形体室的员工都应遵守本管理制度,并配合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的工作。
第二章形体室的开放和使用第六条形体室每天开放时间为早上7点至晚上9点,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
第七条员工须携带员工证件,并在工作期间才可以使用形体室。
第八条形体室使用必须接受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的安全教育和健身指导。
第九条未经许可,严禁员工带外人进入形体室。
第十条形体室的使用人数不得超过规定人数,如人数较多,需提前预约。
第十一条在使用形体室期间,应安静使用,不得影响其他员工。
第十二条使用完形体室后,员工应及时整理场地和设备,保持形体室的卫生和整洁。
第三章形体室设备和管理第十三条形体室应配备各种健身设备,如跑步机、哑铃、健身器械等,并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员工进行休息。
第十四条形体室设备由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统一采购、更新和维护。
第十五条形体室设备的使用应保持安全、正确的姿势,不得进行危险和过度的锻炼。
第十六条形体室设备的故障应及时上报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由其协调维修或更换。
第十七条形体室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对形体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形体室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身活动,如瑜伽、有氧操等,并根据需要增加其他健身课程。
第十九条形体室管理委员会应组织员工进行健身知识培训和健康讲座,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和锻炼水平。
第四章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第二十条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由公司职工自组织选出,任期三年,每年选举一次。
第二十一条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由一名主任和若干名委员组成,主任由全体委员选举产生。
第二十二条形体室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和修改形体室管理制度、负责形体室设备的采购、更新和维护,组织健身活动和培训。
形体礼仪报告
![形体礼仪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11701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4.png)
形体礼仪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形体礼仪的主题。
形体礼仪,在
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我们与人沟通交流的第
一步,也是彰显我们个人素质、修养和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这篇
报告中,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与大家分享我的看法:一是形体
礼仪的重要性,二是如何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形体礼仪。
首先,形体礼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在我们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姿态、表情、举止会对对方产
生不同的影响。
整洁、恰当的着装,干净的外表,表现出良好的
形体礼仪,无疑能够增强我们的信心,体现我们的自信心和修养。
此外,形体礼仪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我们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使
得我们和他人更加融洽地交往。
其次,如何更好地拓展自己的形体礼仪?首先要注重自身形象
和礼仪修养的培养。
要从内到外注重外部护理,例如要保持清洁
卫生,穿着得当,符合场合。
其次要注重心态,做到自信大方。
同时,要通过学习和参加相关课程来深化和扩展自己的形体礼仪。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形体礼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
只有不断地拓展自己的形体礼仪,才能够让我们更加自信、修养
更佳地去与他人沟通,培养出内涵更多、形象更好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对于形体礼仪的看法。
谢谢大家!。
1形体规则性报告
![1形体规则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522194580216fc710afd87.png)
x办公楼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xxxxxxxxx一、针对条文 (3)二、工程概况 (3)三、设计依据 (4)3.1 本工程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 (4)3.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四、结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5)4.1 结构设计标准 (5)4.2 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5)五、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6)5.1 活荷载标准值 (6)5.2 风荷载 (6)5.3 雪荷载 (6)六、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 (7)七、计算分析 (7)7.1 左右塔楼(1-1〜1-3轴,1-8〜1-10轴) (7)7.2 中部塔楼(1/1-3轴〜1/1-7轴) (12)八、得分判定 (17)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针对条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第7.2.1条:“择优选择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形体不规则,得三分;建筑形体规则,得9分。
”工程概况建设单位:XXX建设地点:XXX项目名称:XXX总建筑面积:XXX建筑基底面积:XXX建筑层数:XXX主体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XX建筑功能:办公+ 商业三、设计依据3.1 本工程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⑴《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⑵《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⑷《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⑻《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⑽《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5)《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其他国家及地方规范、设计条例、规定3.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公司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表——结构专业(居住建筑)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表——结构专业(居住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60c6f46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5.png)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审查高强度钢使用率计算书(附录B)。如全部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可不提供计算书,但需在设计说明中写明。
或审查竖向结构高强度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50)使用比例计算书。
1建筑结构类型是否为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
1结构类型:6层及以下且设计年限小于50年的混凝土结构
是□否□;
2设计说明□;
3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率计算书□;
4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率是否大于50%是□否□。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2.3.9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使用400MPa级(或以上)钢筋占钢筋总重不低于70%的要求;或满足混凝土竖向承重结构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50%。[优选项]
是□
否□
合格□
不合格□
结构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审定人:
年月日
2.3.4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使用400MPa级(或以上)钢筋占钢筋总重不低于50%的要求。高强度钢筋使用比例计算书示例参见附录B。[评分项]
6层及以下建筑及钢结构建筑不作为评审要点;
对于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审查高强度钢使用率计算书(附录B)。如全部使用HRB400级(或以上)钢筋,可不提供计算书,但需在设计说明中写明。
1建筑结构类型是否为6层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否□;
2高强度钢使用率计算书□;
3 400MPa级(或以上)钢筋使用率是否大于50%是□否□。
是□
否□
合格□不合格□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966c53f655270722182ef74e.png)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参考模板(建筑) 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地址: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3、《AA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36(2020年版)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6、《AA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2014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9、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三、基本级设计内容1、场地应避开滑坡、泥石流等地质危险地段,易发生洪涝地区应有可靠的防洪涝基础设施;场地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的危害。
(1)场地选址附近是否有以下威胁或者危险源:□洪灾、□泥石流、□风切变、□抗震不利地段(如地震断裂带、易液化土、人工填土等)、□火、爆、有毒物质等(如油库、煤气站、有毒物质车间等)、□以上皆无。
(2)土壤中的氡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详见《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如含氡,防氡措施为:;(3)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的规定。
电磁辐射源:□电视广播发射塔、□雷达站、□通信发射台、□变电站、□高压电线,□其他:,详见《电磁辐射监测报告》;如有,简要说明避免以上威胁或危险源的措施:;2、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的要求。
详见。(如建筑设计总说明、工程做法和构造一览表等)3、外部设施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并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条件。
建筑外部有以下设施:□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广告、□店招、□检修通道、□马道、□吊篮固定端、□预埋件、□其他:。外部设施的位置、尺寸、构造详见图纸:。4、建筑外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分级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和《AA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 36-024中的相关规定。
自我形体分析报告
![自我形体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79718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c.png)
自我形体分析报告1. 引言自我形体分析是一种通过对自身形体特征和姿势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用于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我形体分析,可以发现身体的不平衡,改善体态,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并提高身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对我个人的自我形体进行分析和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2. 分析方法自我形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2.1 姿势分析观察平时站立、行走、坐着等姿势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或偏斜。
2.2 身体对称性观察身体的左右是否对称,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状况。
2.3 脊柱曲度观察脊柱的曲度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脊柱侧弯等问题。
2.4 盆骨倾斜度观察盆骨的倾斜度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明显的倾斜。
2.5 腿部对称性观察腿部的对称性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状况。
3. 自我形体分析报告3.1 姿势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自己的站立姿势较好,保持挺胸收腹的状态,但坐姿和行走时姿势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情况,如驼背、低头等。
这些不规范的姿势可能会导致脊柱和颈椎的问题。
3.2 身体对称性我注意到自己的身体大致是对称的,左右肩高度和背部肌肉发达程度都相近,但仔细观察后发现,右手的活动范围比左手稍微小一些,可能是因为习惯性使用右手的缘故。
3.3 脊柱曲度通过自我观察,我发现自己的脊柱有一定的曲度,但并没有明显的侧弯或后凸。
这可能与我平时注意保持挺胸收腹的姿势有关。
3.4 盆骨倾斜度我发现自己的盆骨倾斜度较小,左右倾斜幅度相近。
这是一个良好的表现,保持盆骨的平衡能够减少腰部受力过大的风险。
3.5 腿部对称性我观察到自己的腿部有一定的不对称状况,左右腿的肌肉发达程度不太一致。
这可能是因为平时运动过程中对左腿的使用较多,而忽略了右腿的锻炼。
4. 改善措施4.1 姿势改善•坐姿时保持挺胸收腹,保持腰背挺直。
•行走时注意头部保持正中位置,不低头。
•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头部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操作。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1015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2.png)
立体构成实验报告立体构成实验报告「篇一」立体构成实验报告模板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的特征;点型是形态中最初的元素,也是形态世界最小的表现极限,它在空间中呈飘浮状态,有长短,宽窄及运动方向,它是由各元素相互对应,相互比较而特定的,如随着点与块的缩小与扩大,它们之间互相的转换,对形态上造型语言的不同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如角状点型,有强烈的冲击力,曲状点型则有柔和的飘浮感。
其表现形式无限多,或方或圆或角或其他任何形状,还可有实心与空心的变化。
2、线的特征:线存在于点的移动轨迹,面的边界以及面与面的交界或面的断、切、截取处,具有丰富的形状和形态,并能形成强烈的运动感。
线从形态上可分为直线(平线,重直线,斜线和折线等)和曲线(孤线,螺旋线,抛物线,双曲线及自由线)两大表。
a、直线垂直线斜线的 b、曲线几何曲线能表达饱满,有弹性、严谨,理智,明确的现代感觉,同时也有机械的冷漠感,自由曲线是一种自然的、优美的、跳跃的线型,能表达丰阔、圆阔、柔和、富有人情味的感觉,同时也有强烈的活动感和流动感,例如大自然中闪电形成的自由曲线。
3、面的特征:面作为构成空间的基础之一具有强烈的方向感,面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形态。
面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平面和曲面两种形态,平面有规律平面和不规律平面,曲面有规律曲面和不规律曲面。
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的,肯定的和统一的效果,能表现流动、运动、和谐、柔美的感觉不规则面的基本形是指一些毫无规律的自由形态。
4、块的特征:块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块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运动而成,大而厚的块体能产生深厚、稳定的感觉,小而薄的块体,能产生轻盈飘浮的感觉,块体可分为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和自由曲面体等。
几何平面体包括正三角锥体、正立方体、长方体和其它的几何平面所构成的多面立体,具有简练大方、庄重、严肃、稳定的特点。
这些就是我在立体构成课程期间所学的知识以及我自己的作品。
(完整版)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完整版)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12e5e9fad6195f302ba6df.png)
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
一、平面和不规则的主要类型
为不规则结构;不规则项数3个及3个以上时为特别不规则结构。
二、特别不规则
注:表中出现不规则项数时,即为特别不规则结构。
三、不规则程度判定
四、结论
本工程为多层公共建筑,采用框架结构,对提高建筑功能有很好的适应性。
结构方案不属于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结构,结构方案遵循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原理。
根据不规则程度判定结果,本工程仅有平面不规则项数1项,无其它不规则项。
综合判定为一般不规则结构。
计算过程详见结构计算书。
形体室管理制度范文(3篇)
![形体室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5aa8c8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6.png)
形体室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本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形体室的日常运营和使用,以确保顾客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健身锻炼。
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形体室的工作人员和顾客。
二、安全管理1. 入场检查:所有顾客进入形体室前,必须接受前台人员的入场检查,包括测量体温和随身物品的安全检查。
如发现有不适宜进入形体室的情况,顾客将被禁止进入。
2. 环境清洁:形体室的各个区域和设备必须保持干净、整洁。
每天结束营业后,工作人员将进行全面清洁和消毒。
3. 急救设备:形体室必须配备急救设备,包括常规医药品和医疗设备,以应对紧急情况。
4. 紧急疏散:形体室必须明确标示出紧急疏散通道和出口,以保证顾客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三、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形体室的各项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发现设备损坏或故障,工作人员必须立即通知维修部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2. 设备使用:顾客必须按照指定的程式和要求正确使用形体室设备,不得进行不安全的操作。
对于不熟悉操作的顾客,工作人员必须提供适当指导和协助。
3. 设备清洁:顾客在使用完毕后,必须将设备归位并清洁干净,以确保下一个顾客能够正常使用。
四、顾客行为规范1. 遵守规定:顾客必须遵守形体室的各项规定和制度,不得进行危险行为或违反公共秩序的行为。
一经发现,形体室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禁止进入形体室。
2. 尊重他人:顾客必须尊重其他顾客和工作人员,不得进行言语或身体上的侵犯行为。
如出现纠纷或矛盾,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以维护良好的形体室环境。
3. 健康状况:顾客必须在参加形体室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体检和健康评估。
如有身体不适或患有传染病的情况,顾客应暂停参与形体室活动,并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五、工作人员责任1. 值班责任:形体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班次和工作时间值班,确保形体室的正常运营。
2. 服务态度:工作人员必须以友善、热情的态度对待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1形体规则性报告
![1形体规则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522194580216fc710afd87.png)
x办公楼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xxxxxxxxx一、针对条文 (3)二、工程概况 (3)三、设计依据 (4)3.1 本工程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 (4)3.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四、结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5)4.1 结构设计标准 (5)4.2 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5)五、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6)5.1 活荷载标准值 (6)5.2 风荷载 (6)5.3 雪荷载 (6)六、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 (7)七、计算分析 (7)7.1 左右塔楼(1-1〜1-3轴,1-8〜1-10轴) (7)7.2 中部塔楼(1/1-3轴〜1/1-7轴) (12)八、得分判定 (17)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针对条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第7.2.1条:“择优选择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形体不规则,得三分;建筑形体规则,得9分。
”工程概况建设单位:XXX建设地点:XXX项目名称:XXX总建筑面积:XXX建筑基底面积:XXX建筑层数:XXX主体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XX建筑功能:办公+ 商业三、设计依据3.1 本工程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⑴《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⑵《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⑷《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⑻《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⑽《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5)《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1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其他国家及地方规范、设计条例、规定3.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公司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形体调研报告
![形体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ae34b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e.png)
形体调研报告
《形体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社会对形体身材美观的定义以及对此的态度和看法,进一步分析社会对形体的偏好和偏见。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覆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教育背景的人群。
问卷内容涵盖了对自身和他人形体的态度、对身材标准的看法以及对形体美的定义等问题。
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对自身形体的态度:超过60%的受访者对自身形体持有积
极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形体令人满意;但也有近30%的受访
者对自身形体并不满意,主要原因是体重过重或过轻。
2. 对他人形体的态度:在对他人形体的看法上,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对他人形体并不关注,而一部分受访者则表示更喜欢健康匀称的形体。
3. 对身材标准的看法: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社会对形体的标准过于苛刻,导致了对形体的不健康追求。
有近70%的受访者认
为健康的体态比外貌更重要。
4. 对形体美的定义:在人们对形体美的定义上,观点各异。
有的认为苗条丰满的曲线美更吸引人,而有的认为健康与自信才
是真正的形体美。
结论与建议:经过调研得出的结论表明,大部分人对形体持有积极和宽容的态度,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自身形体和社会对形体的标准感到压力和焦虑。
因此,我们建议媒体和社会应该更加宣传和推崇健康的体态和自信的态度,而非过度追求外貌标准。
同时,个体也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塑造属于自己的形体美。
湖北绿色建筑级认定技术条件(试行)
![湖北绿色建筑级认定技术条件(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2f9b8ba6daef5ef7ba0d3c9b.png)
湖北省绿色建筑省级认定技术条件(试行)一、建筑专业序号认定内容认定要点1节地与室外环境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查阅项目区位图、场地地形图以及当地城乡规划、国土、文化、园林、旅游或相关保护区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法定规划文件或出具的证明文件。
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查阅地形图,审核应对措施的合理性及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
3 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查阅环评报告,审核应对措施的合理性。
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和日照模拟分析报告。
5节约集约利用土地:1. 居住建筑:3层及以下不高于41m2/人、4-6层不高于26 m2/人、7-12层24 m2/人、13-18层不高于22 m2/人、19层及以上不高于13 m2/人。
2. 公共建筑:容积率不低于0.5。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
6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场地:1. 居住建筑:1)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达到30%,旧区改建达到25%;2)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新区建设人不低于1.0m2,旧区改建不低于0.7 m2。
2. 公共建筑:1)绿地率不低于30%;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居住建筑平面日照等时线模拟图、计算书。
7节地与室外环境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 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不低于5%;2. 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不低于0.5。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计算书。
8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1. 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
2. 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的规定。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光污染分析专项报告。
9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1.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查阅相关设计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办公楼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xxxxxxxxx目录一、针对条文 (3)二、工程概况 (3)三、设计依据 (4)3.1本工程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 (4)3.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4)四、结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5)4.1结构设计标准 (5)4.2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5)五、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6)5.1活荷载标准值 (6)5.2风荷载 (6)5.3雪荷载 (6)六、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 (7)七、计算分析 (7)7.1左右塔楼(1-1~1-3轴,1-8~1-10轴) (7)7.2中部塔楼(1/1-3轴~1/1-7轴) (12)八、得分判定 (17)建筑形体规则性判定报告一、针对条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第7.2.1条:“择优选择建筑形体,评价总分值为9分。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的建筑形体规则性评分,建筑形体不规则,得三分;建筑形体规则,得9分。
”二、工程概况建设单位:xxx建设地点:xxx项目名称:xxx总建筑面积:xxx建筑基底面积:xxx建筑层数:xxx主体结构形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xx建筑功能:办公+商业三、设计依据3.1本工程所遵循的国家及地方规范、规程和标准⑴《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2008)⑵《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⑷《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版))⑹《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⑻《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⑽《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⑾《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⑿《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⒀《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⒂《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范》(JGJ339-2015)⒃《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⒄《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其他国家及地方规范、设计条例、规定3.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xx公司提供的《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四、结构设计主要技术指标4.1结构设计标准4.1.1设计基准期为50年,设计使用年限50年。
4.1.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4.1.3地基基础(或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
4.2抗震设防有关参数4.2.1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4.2.2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设计特征周期0.35s,结构阻尼比0.05。
4.2.3本场地地基土层地震液化程度判定:本工程不存在可液化土层,场区地震稳定性良好,属抗震有利地段。
4.2.4结构的计算嵌固部位为地下一层顶板。
4.2.5结构抗震等级见下表,施工单位按构造措施对应的抗震等级进行施工。
五、主要荷载(作用)取值5.1活荷载标准值注:1.屋顶花园活荷载不包括花圃土石等材料自重;屋面有可能积水时,按积水的可能深度确定屋面活荷载;卫生间活荷载不包括蹲式卫生间垫高部分的荷载。
2.屋面板、钢筋混凝土挑檐、悬挑雨篷和预制小梁,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取1.0kN;楼梯、走道、阳台和上人屋面等的栏杆顶部水平荷载为1.0kN/m。
3.楼面及屋面施工荷载不应超过2kN/m²,否则应加设支撑或采取其他措施保证结构安全。
未注明的楼面活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值,设备、电气等有特殊要求的房间由相关专业提供荷载数据,并应在结构施工前由生产厂家(承包商)复核确认,任何调整情况须及时通知设计院。
4.考虑隔墙位置可灵活自由布置时,楼面活荷载附加值为 1.0 kN/m²。
5.2风荷载基本风压取值见下表。
地面粗糙度列别为B类。
5.3雪荷载基本雪压为0.5KN/m²(按重现期为50年采用)。
地面粗糙度列别为B类。
六、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工程部编制的PKPM系列软件。
七、计算分析结构计算根据抗震缝分2个部分分别计算,分别是左右塔楼(1-1~1-3轴,1-8~1-10轴)、中部塔楼(1/1-3轴~1/1-7轴)。
各部分具体计算过程参见结构计算书。
将各部分计算结果统计如下。
7.1左右塔楼(1-1~1-3轴,1-8~1-10轴)7.1.1位移验算结果=== 工况 1 === 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548.(第 17层第 1塔)=== 工况 2 === X+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370.(第 17层第 1塔)=== 工况 3 === X-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634.(第 25层第 2塔)=== 工况 4 === Y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390.(第 12层第 1塔)=== 工况 5 === Y+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414.(第 12层第 1塔)=== 工况 6 === Y-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366.(第 12层第 1塔)=== 工况 7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 911.(第 25层第 1塔)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0(第 1层第 1塔)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0(第 25层第 2塔)=== 工况 8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650.(第 11层第 1塔)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3(第 24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8(第 23层第 1塔) === 工况 9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Z)26 1 7560 -1.6425 1 7522 -2.692 7482 -8.9524 1 7441 -7.5523 1 7153 -7.5522 1 6868 -15.8721 1 6560 -17.2120 1 6246 -18.1519 1 5937 -18.9418 1 5629 -18.5317 1 5314 -19.0716 1 5000 -19.1615 1 4691 -19.6514 1 4383 -19.7713 1 4075 -19.7312 1 3761 -19.1111 1 3452 -18.7510 1 3151 -18.079 1 2843 -17.888 1 2529 -17.367 1 2220 -16.466 1 1912 -15.755 1 1603 -15.994 1 1287 -14.153 1 973 -13.271 1 349 -11.12=== 工况 10 ===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Z)26 1 7557 -7.0125 1 7503 -7.022 7482 -11.9524 1 7343 -9.2423 1 7219 -7.3822 1 6921 -7.2421 1 6613 -7.1420 1 6300 -6.9919 1 5991 -6.7918 1 5682 -6.5617 1 5374 -6.2916 1 5061 -5.9915 1 4752 -5.7414 1 4443 -5.4713 1 4135 -5.1812 1 3822 -4.8411 1 3513 -4.4910 1 3246 -4.239 1 2938 -4.038 1 2625 -3.867 1 2316 -3.596 1 2007 -3.405 1 1698 -3.164 1 1383 -2.972 1 755 -2.541 1 444 -2.39=== 工况 11 === X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0(第 1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0(第 1层第 1塔) === 工况 12 === 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20(第 1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20(第 1层第 1塔) === 工况 13 === 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0(第 26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6(第 26层第 1塔) === 工况 14 === Y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3(第 26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7(第 26层第 1塔) === 工况 15 === Y+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1(第 26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5(第 26层第 1塔) === 工况 16 === Y-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4(第 24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9(第 26层第 1塔)7.1.2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X向刚重比 EJd/GH**2= 3.38Y向刚重比 EJd/GH**2= 2.83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7.1.3楼层侧向刚度比X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 25层第 2塔)Y方向最小刚度比: 0.9797(第 25层第 1塔)7.1.4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层号塔号 X向承载力 Y向承载力 Ratio_Bu:X,Y26 1 0.2817E+04 0.2493E+04 1.00 1.0025 1 0.2583E+04 0.2363E+04 0.92 0.9525 2 0.2517E+04 0.2071E+04 1.00 1.0024 1 0.2254E+05 0.2130E+05 4.42 4.8023 1 0.2016E+05 0.1855E+05 0.89 0.8722 1 0.2083E+05 0.1965E+05 1.03 1.0621 1 0.2210E+05 0.2110E+05 1.06 1.0720 1 0.2312E+05 0.2212E+05 1.05 1.0519 1 0.2414E+05 0.2307E+05 1.04 1.0418 1 0.2714E+05 0.2600E+05 1.12 1.1317 1 0.2808E+05 0.2679E+05 1.03 1.0316 1 0.3168E+05 0.3071E+05 1.13 1.1515 1 0.3267E+05 0.3163E+05 1.03 1.0314 1 0.3379E+05 0.3262E+05 1.03 1.0313 1 0.3460E+05 0.3341E+05 1.02 1.0212 1 0.3708E+05 0.3539E+05 1.07 1.0611 1 0.3775E+05 0.3636E+05 1.02 1.0310 1 0.4322E+05 0.4162E+05 1.14 1.149 1 0.4445E+05 0.4248E+05 1.03 1.028 1 0.4517E+05 0.4331E+05 1.02 1.027 1 0.4708E+05 0.4515E+05 1.04 1.046 1 0.4799E+05 0.4599E+05 1.02 1.025 1 0.5575E+05 0.5406E+05 1.16 1.184 1 0.5664E+05 0.5514E+05 1.02 1.023 1 0.5742E+05 0.5590E+05 1.01 1.012 1 0.5798E+05 0.5694E+05 1.01 1.021 1 0.4738E+05 0.4726E+05 0.82 0.83X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82 层号: 1 塔号: 1Y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83 层号: 1 塔号: 1 7.2中部塔楼(1/1-3轴~1/1-7轴)7.2.1位移验算结果=== 工况 1 === 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570.(第 8层第 1塔)=== 工况 2 === X+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542.(第 8层第 1塔)=== 工况 3 === X-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598.(第 8层第 1塔)=== 工况 4 === Y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839.(第 12层第 1塔)=== 工况 5 === Y+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670.(第 12层第 1塔)=== 工况 6 === Y-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675.(第 10层第 1塔)=== 工况 7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2197.(第 8层第 1塔)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2(第 1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2(第 1层第 1塔) === 工况 8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 1/1242.(第 9层第 1塔)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 9层第 1塔)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0(第 23层第 1塔) === 工况 9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Z)23 1 2958 -3.6222 1 2914 -8.0721 1 2843 -11.7620 1 2710 -13.8319 1 2577 -15.5618 1 2444 -16.8217 1 2311 -17.7116 1 2178 -18.3615 1 2045 -18.7214 1 1912 -19.0413 1 1779 -18.9912 1 1646 -18.4111 1 1513 -17.9310 1 1380 -17.369 1 1247 -16.848 1 1114 -16.017 1 981 -14.876 1 848 -13.605 1 715 -12.154 1 582 -10.713 1 449 -9.212 1 313 -7.481 1 174 -5.72=== 工况 10 === 竖向活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Floor Tower Jmax Max-(Z)23 1 2959 -6.7322 1 2914 -7.2621 1 2843 -7.3820 1 2710 -7.2619 1 2577 -7.1018 1 2444 -6.8917 1 2311 -6.6416 1 2178 -6.3815 1 2045 -6.0914 1 1912 -5.8213 1 1779 -5.5112 1 1646 -5.1311 1 1513 -4.8010 1 1380 -4.459 1 1247 -4.168 1 1114 -3.827 1 981 -3.456 1 848 -3.075 1 715 -2.694 1 582 -2.303 1 449 -1.942 1 313 -1.551 1 174 -1.18=== 工况 11 === X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3(第 1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3(第 1层第 1塔) === 工况 12 === 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5(第 2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5(第 2层第 1塔) === 工况 13 === X-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X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1(第 23层第 1塔) X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4(第 23层第 1塔) === 工况 14 === Y 方向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00(第 16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00(第 22层第 1塔) === 工况 15 === Y+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0(第 23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3(第 22层第 1塔) === 工况 16 === Y-偶然偏心地震作用规定水平力下的楼层最大位移Y方向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1.10(第 23层第 1塔)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1.13(第 22层第 1塔)7.2.2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X向刚重比 EJd/GH**2= 3.11Y向刚重比 EJd/GH**2= 3.49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7.2.3楼层侧向刚度比X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 23层第 1塔)Y方向最小刚度比: 1.0000(第 23层第 1塔)7.2.4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层号塔号 X向承载力 Y向承载力 Ratio_Bu:X,Y23 1 0.2174E+04 0.2416E+04 1.00 1.0022 1 0.3950E+04 0.3982E+04 1.82 1.6521 1 0.9112E+04 0.1111E+05 2.31 2.7920 1 0.9783E+04 0.1182E+05 1.07 1.0619 1 0.1028E+05 0.1240E+05 1.05 1.0518 1 0.1174E+05 0.1416E+05 1.14 1.14 17 1 0.1216E+05 0.1467E+05 1.04 1.04 16 1 0.1484E+05 0.1739E+05 1.22 1.19 15 1 0.1543E+05 0.1802E+05 1.04 1.04 14 1 0.1597E+05 0.1859E+05 1.03 1.03 13 1 0.1657E+05 0.1939E+05 1.04 1.04 12 1 0.1761E+05 0.2071E+05 1.06 1.07 11 1 0.2072E+05 0.2332E+05 1.18 1.13 10 1 0.2126E+05 0.2389E+05 1.03 1.02 9 1 0.2176E+05 0.2450E+05 1.02 1.03 8 1 0.2231E+05 0.2530E+05 1.03 1.03 7 1 0.2318E+05 0.2626E+05 1.04 1.04 6 1 0.2388E+05 0.2755E+05 1.03 1.05 5 1 0.2755E+05 0.3283E+05 1.15 1.19 4 1 0.2798E+05 0.3333E+05 1.02 1.02 3 1 0.2869E+05 0.3412E+05 1.03 1.02 2 1 0.2995E+05 0.3600E+05 1.04 1.06 1 1 0.2426E+05 0.3024E+05 0.81 0.84 X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81 层号: 1 塔号: 1 Y方向最小楼层抗剪承载力之比: 0.84 层号: 1 塔号: 1八、得分判定a)由上述计算过程可知,由抗震缝分成的三个结构计算体均属于形体扭转规则,且平面凹凸尺寸未超过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