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预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备课)一、单元概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以“音乐与生活”为主题,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歌曲、乐曲和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和音乐创造力。
本单元共包含5课时,分别是《彼得与狼》、《赛马》、《摇篮曲》、《月亮月光》和《对唱》。
二、教学目标1. 感受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旋律和演奏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音乐创造力,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三、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彼得与狼》教学目标:- 感受交响乐的魅力,了解交响乐与生活的联系。
- 学会《彼得与狼》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如乐器、乐队编制等。
- 《彼得与狼》主题旋律,分析乐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 通过听、唱、奏等方式,让学生体验交响乐的魅力。
2. 第二课时:《赛马》教学目标:- 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民族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 学会《赛马》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 介绍民族音乐的基本知识,如民歌、民间舞蹈等。
- 《赛马》这首歌曲,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 通过唱、奏、舞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民族音乐的魅力。
3. 第三课时:《摇篮曲》教学目标:- 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了解古典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 学会《摇篮曲》这首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介绍古典音乐的基本知识,如古典时期、作曲家等。
- 《摇篮曲》这首歌曲,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 通过听、唱、奏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古典音乐的魅力。
4. 第四课时:《月亮月光》教学目标:- 感受爵士乐的风格特点,了解爵士乐与生活的联系。
- 学会《月亮月光》这首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 介绍爵士乐的基本知识,如爵士乐的发展、爵士乐器等。
- 《月亮月光》这首歌曲,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明天会更好》教案
(1)声音统一 气息通畅。
(2)节奏准确 充满感
7.全班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随机指导)
8.多种方法巩固歌曲
9.完整演唱歌曲
5、运用学生创设的演唱形式,完整演唱歌曲《明天会更好》
四:结语 让音乐Biblioteka 进你的生活,你的明天会更好师小结,展示主题《明天会更好》。
1、罗大佑简介 台湾地区创作歌手、音乐人,有“华语流行乐教父”之称。曾创作并演唱《恋曲 1980》《恋曲 1990》《童年》《光阴的故事》《你的样子》创建音乐工厂,为何取名音乐工厂:“音乐不能只靠灵感”罗大佑解释,一首歌从编曲、制作、录音、混音、宣传到行销必须经过一连串的加工包装,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要有各类专门人才共同作业,而他开的这个工厂只制造音乐或与音乐有关的声音,所以叫做“音乐工厂”。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明天会更好》教案
学 科
音乐
单元
四
备课人
课 型
唱歌综合欣赏
课题
《明天会更好》
时间
教学
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励志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 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
重难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歌曲《明天会更好》是台湾近代流行歌曲史上最成功的公益单曲。《明天会更好》集合台湾地区乐坛众多巨星合唱的空前创举,加上朗朗上口的旋律,使这首歌大受欢迎,专辑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在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售出 25 万张以上,成为公益歌曲的典范。 1985 年的《明天会更好》,无论就动机、调度、制作、词曲、演唱、发行,都认为那已是台湾歌坛绝无仅有的一次绝响!
人教版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 《 爱我中华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唱歌《爱我中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爱我中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第四课时,是一首集我国西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
歌曲在五声宫调式的基础上揉进了大调的因素,色彩明朗鲜明,4/4拍,曲式结构为三段体。
第一乐段是全曲的主题乐段,为领唱部分;第二乐段是一个带有插句性质的对比性段落,旋律跳跃,歌词以衬词为主,将歌曲推上一个小高潮;第三乐段是一个具有较强对比性质的音乐段落,强调了“爱我中华”的节奏型,歌曲最后的节奏变得紧凑,为最后的高潮积蓄力量,直到最后有力地唱出“爱我中华”,将情绪推向高潮。
全曲旋律流畅,变化丰富,有张有驰,一气呵成,表达了热情奔放的情绪。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参与意识和主动意识较以前有所增长,也有较好的学习组织能力,能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课前预习,也能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反馈。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歌曲意境,体会到56个民族亲如一家、团结友爱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次聆听进而能够模唱歌曲,通过演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受力。
3.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热情欢快的情绪,提高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准确、有强弱变化、自豪地演唱《爱我中华》。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了解音乐风格。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视频素材。
六、教学活动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哪几个民族的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的民歌知识师: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你们了解哪些少数民族呢?课件出示民族服饰及代表性活动学生回答师: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他们相互尊重、情同手足,就像一个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一样和睦相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我国西南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歌舞音调创作而成的歌曲《爱我中华》。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音乐活动“爱我中华”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音乐活动“爱我中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音乐活动“爱我中华”。
音乐活动“爱我中华”是本套教材“五十六朵花”系列单元的总结。
对学生学过的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舞蹈形式等进行测评,活动环节既包括知识,也包括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课时作为整个小学阶段“五十六朵花”系列最后一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过了蒙古族、彝族、苗族、藏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对相应的民歌、乐器、乐曲、舞蹈等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本单元第四课时唱歌课《爱我中华》的学习,为本节活动课做了铺垫,前期的学习已经使孩子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也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三、教学目标1.每个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爱我中华”知识擂台活动。
2.通过“爱我中华”歌舞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地表现各民族音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和审美能力。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难点:排练及表演少数民族歌舞,在音乐实践中感受少数民族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准备整理以往学习过的少数民族歌曲等资料。
六、教学活动1.情景创设复习歌曲《爱我中华》,在歌声中拉开音乐活动“爱我中华”的大幕。
2.“爱我中华”知识擂台(1)听教师播放的音乐属于哪个民族?《快乐的罗梭》(彝族)《勇敢的鄂伦春》(鄂伦春族)《打秋千》(仡佬族)《嘎达梅林》(蒙古族)《我的家在日喀则》(藏族)《唱山歌》(壮族)(2)说出下面的乐器属于哪个民族。
①马头琴——蒙古族②手鼓——维吾尔族③葫芦丝——傣族(3)下面词语是哪个民族民歌的称谓?①花儿——西北地区汉族与回族广泛传唱,无固有民族②长调——蒙古族③飞歌——苗族3.“爱我中华”赛歌赛舞教师:同学们,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乐如花、歌如海。
我们学习过很多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举行一场赛歌赛舞表演!请同学们分组,唱出你们会的民歌、跳起你们会的舞蹈吧!并请小组长介绍其舞蹈所属民族的名称、生活的区域,并说出该民族的代表性民歌作品。
六音乐下4单元教案
(1)通过模仿建立学生的音乐认知感受,让学生对音乐有感性的认识,模仿的范围从歌曲扩展到器乐旋律。
(2)通过听赏、动作、律动等不同形式体验音乐,在体验中感受愉悦的审美享受。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演奏等等,创造合作的氛围和意识。
(4)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
学生视唱歌曲。
师:热情奔放是新疆民歌的特点,表现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大家想一想,这首歌室怎样体现这种热情奔放的情绪的。可以从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分析。
总结以下几点:
1、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
2、速度稍快。
3、力度较强。
4、音乐结构工整。
5、节奏具有舞蹈性。
五.认识乐器
阶段目标:认识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能用XXXXX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本单元教师通过介绍古代作品到现代作品为一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音乐的分析、感知、表现音乐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演唱作品感受体验作品中的韵味及作品的写作特点及音乐的表现;引导学生在聆听、演唱中对我国的古典音乐产生兴趣,乐于了解其历史发展、表现形式与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于我过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三.复习歌曲和乐理知识。
四.新课教学:
1.欣赏蒙古族民歌《噶达梅林》:
阶段目标:初步感受歌曲悲壮的情绪,并能演唱歌曲。
师:今天,先请大家欣赏一首蒙古族的民歌《噶达梅林》,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怎样,歌中唱了什么?
生:答。
介绍歌曲背景,学生视唱歌曲《噶达梅林》。
2.欣赏马头琴独奏《噶达梅林》:
阶段目标: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部编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 能够准确演唱歌曲,并根据歌曲的节拍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
- 能够合理安排音乐活动的时间和节奏。
-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拍与节奏的概念2. 歌曲《欢乐颂》的演唱3. 身体动作配合节拍的练4. 创编简易合奏曲5. 音乐欣赏与表演教学设计授课过程第一课时1. 课堂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让学生了解节拍与节奏的概念。
2. 歌曲学唱(15分钟)- 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欢乐颂》,重点讲解歌曲的节拍和节奏。
- 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3. 身体动作练(10分钟)- 让学生按照歌曲的节拍进行简单的身体动作,如拍手、跳跃等。
- 引导学生感受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4. 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节拍和节奏的理解。
第二课时1. 复导入(5分钟)- 复上节课学唱的歌曲《欢乐颂》,并让学生回顾节拍和节奏的概念。
2. 创编合奏曲(2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如手拍、铃铛等)。
- 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拍创编简易合奏曲,并进行合奏练。
3. 合奏表演(10分钟)- 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合奏表演,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4. 音乐欣赏(10分钟)- 播放一段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5. 教学反思(5分钟)- 教师进行简单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多个环节,通过歌曲学唱、身体动作练习、创编合奏曲等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对节拍和节奏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部分学生对节奏的理解还有待加强,希望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复习和巩固。
同时,教师需要更充分地体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在小学阶段已经分别介绍了蒙古族、彝族、苗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也是“五十六朵花”系列的总结。
本单元除包括唱歌《举杯祝福》《爱我中华、欣赏《嘎达梅林》《一对白鸽子》外,还包括一个综合性的音乐活动“爱我中华”,对教材中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做集中展示,对学生学过的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舞蹈形式等进行测评。
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音乐实践,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2.学唱歌曲《举杯祝福》和《爱我中华》,能够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并为歌曲设计表演唱的形式。
3.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少数民族乐器,对乐器音色和表现力有所认知。
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4.通过欣赏《嘎达梅林》和《一对白鸽子》,增加学生对不同民族、不同形式音乐的了解,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5.通过“爱我中华”音乐活动,对学生已学的少数民族音乐知识进行测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一)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分析、表达1.《举杯祝福》是一首新疆乌孜别克族民歌。
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附点音符,使歌曲的情绪显得非常欢快、活泼。
歌曲的结构比较工整,相同的地方较多,应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演唱,突出高潮部分,并注意断音与连音的唱法,表达歌曲丰富的情感。
另外还要注意乌孜别克族音乐的典型节奏,应引导学生分辨并掌握这个节奏,在表演中灵活运用。
2.欣赏《嘎达梅林》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民歌,具有叙事性的特点,歌颂了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带领牧民起义、反抗王爷统治的英雄事迹。
歌曲旋律流畅,结构简单,为上下两个乐句的一段体,马头琴演奏的版本更增添了音乐的沧桑感。
3.欣赏《一对白鸽子》是流行于甘肃、青海一带的“花儿”,旋律来自当地流行的小调,经过花儿歌手的传唱,增添了许多山歌的特点。
歌者把自己纯洁的爱情比作洁白的鸽子,在大河峡谷之间自由地飞翔。
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能够了解民谣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 学生能够听辨不同的民谣音乐。
- 学生能够模仿演唱简单的民谣歌曲。
- 学生能够创作简单的民谣歌曲。
教学内容- 民谣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 不同的民谣音乐。
- 民谣歌曲的演唱和创作。
教学步骤及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音乐鉴赏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民谣音乐吗?请说一说你对民谣音乐的了解。
2. 研究民谣音乐的特点和历史背景(10分钟):- 介绍民谣音乐的定义和特点,例如简单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等。
- 简要介绍民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民谣音乐的背景知识。
3. 听辨不同的民谣音乐(15分钟):- 播放几首典型的民谣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并观察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和区别。
-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每首音乐的感受和评价。
4. 模仿演唱简单的民谣歌曲(20分钟):- 选择一首简单的民谣歌曲,教授学生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 分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唱唱跳跳,感受民谣音乐的魅力。
5. 创作简单的民谣歌曲(25分钟):- 分组活动,让学生小组合作创作一首简单的民谣歌曲。
-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写出简单的歌词和旋律。
- 学生展示他们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6. 总结和反思(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民谣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研究民谣音乐。
教学资源及评估方式- 民谣音乐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 学生创作的民谣歌曲作品。
教学扩展- 继续研究其他类型的音乐,扩大音乐鉴赏的范围。
- 深入了解民谣音乐的发展历史和代表作品。
- 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参考资料- 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材。
- 相关音乐资源和教学参考书籍。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新版部编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将能够:- 了解音乐中的节奏元素;- 学会使用创意和合作来表达感受;- 提高音乐表演的技巧和自信心;- 发展音乐欣赏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节奏元素的认识和研究- 学生将学会认识常见的节奏元素,如拍子、强拍、弱拍等,并能够通过演唱和体验活动感受节奏的重要性。
2. 合作创作和表达感受- 学生将参与小组活动,通过合作创作音乐和舞蹈,表达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和情感。
3. 音乐表演技巧的提高- 学生将通过练和指导,提高音乐表演的技巧,包括节奏感、音准和音乐表达等方面。
4. 音乐欣赏的发展- 学生将听取和分析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增强音乐欣赏的能力,并学会从中获得欢乐和启发。
教学安排本单元的教学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导入阶段(1课时)- 教师通过播放优美的音乐片段来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提出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思考音乐的特点和作用。
2. 节奏元素的认识和研究(3课时)- 教师通过示范和练,教授常见的节奏元素,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体验活动。
3. 合作创作和表达感受(4课时)- 学生分成小组,展开合作创作的活动,设计音乐和舞蹈作品,并在班级内进行表演。
4. 音乐表演技巧的提高(3课时)- 教师进行具体的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演的技巧,如节奏感、音准和音乐表达等方面。
5. 音乐欣赏的发展(2课时)- 学生听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并与同学一起进行讨论和分享。
6. 总结和评价(1课时)- 教师进行本单元的总结,并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 教学资源:录音设备、音乐作品、乐器(如手鼓、铃铛等)-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听取学生的表演和意见,进行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
注意事项-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创作和表演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注重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音乐表演的技巧和理解能力;- 鼓励学生多听取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拓宽音乐视野。
2023六下音乐部编版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
2023六下音乐部编版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音乐调式、音乐元素等。
2. 掌握第四单元的音乐技巧和演奏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通过合奏和创作等活动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调式的认识和运用。
2. 音乐元素的研究,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
3. 合奏和乐队的组织与演奏。
4. 创作音乐作品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1. 集中教学: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演奏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教学内容。
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合奏练和乐队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 实践探究:通过实际演奏和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培养其对音乐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 导入:向学生介绍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并解释其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 教学:教师讲解音乐调式和音乐元素的基本知识,示范演奏和掌握相应的技巧。
4. 合奏: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奏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乐队表现力。
5. 创作: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曲活动,让他们体验创造音乐的乐趣和挑战。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和教学收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升音乐技巧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评价其在合奏和乐队演奏中的表现。
2. 考察学生对音乐调式和音乐元素的理解程度,通过听力测试和书面作业进行评价。
3. 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作品,包括创意性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和工具1. 教材:2023六下音乐部编版教材第四单元。
2. 乐器:鼓、木琴、口琴等合适的乐器。
3. 音乐播放器和音乐资源。
七、教学时间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和导入,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示范。
2. 第二课时:合奏练和乐队演奏。
3. 第三课时:音乐创作活动和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举杯祝福》【教学目标】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举杯祝福》学会演奏乌孜别克族民间音乐典型的节奏。
初步认识都它尔、弹布尔、手鼓等乌孜别克族民间乐器。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
二、学唱歌曲。
导语: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学习一下新疆的民歌,领略一下新疆的舞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那位美丽的乌孜别克族少女为我们带来的乌孜别克族民歌--《举杯祝福》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情绪、速度以及典型节奏分别是什么?(情绪欢快、速度稍快、典型节奏xxx xx)2、集体拍奏典型节奏3、用"来"随着录音小声哼唱歌曲,哼唱的过程中找出歌曲中有没有旋律相同的句子4、把旋律相同的句子用"来"唱一下5、小声跟录音唱歌词,然后找出歌曲中你认为难唱的句子,并随琴模唱6、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认识都它尔和手鼓四、表演歌曲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
2、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3、认识马头琴。
【教学目标】1、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感受音乐悲壮的情绪。
2、认识马头琴,初步感受其深沉、浑厚的音色和独特的草原气息。
3、欣赏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感受"花儿"高亢、明亮的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一、欣赏马头琴独奏《嘎达梅林》1、师:这首乐曲是根据蒙古族民歌改变的。
马头琴独特的音色,增添了内蒙古草原的气息,使嘎达梅林的音乐形象更加的苍劲,悲壮。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用马头琴演奏的这首民歌。
听后说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欣赏回答:具有草原的风格,悲壮、浑厚3、师:你们知道马头琴的形状吗?(出示多媒体课件:马头琴)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琴头上雕刻着马头,所以叫马头琴。
马头琴的音色独特,一听就能联想起草原的景色。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四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研究掌握乐理知识,包括音符、音阶和节拍等基本元素。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对音乐的审美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唱和合奏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基本知识:音符、音阶和节拍等。
2. 音乐的表现形式:合唱、合奏和独奏等。
3. 音乐的欣赏与鉴赏:通过听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乐理知识的研究和掌握。
2. 教学难点:音乐的合唱和合奏技巧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欣赏技巧。
2. 合唱和合奏: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和合奏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听音乐作品:选取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和鉴赏,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引入音乐的基本知识,讲解音符和音阶的概念,进行简单的乐理知识练。
2. 第二课时:进行合唱练,研究合唱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第三课时:进行合奏练,研究合奏的基本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4. 第四课时:听音乐作品,进行音乐的欣赏和鉴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类型的音乐。
5. 第五课时:复和总结,对本单元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行小结和答疑。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态度和参与度。
2. 评价学生对乐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在合唱和合奏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4. 评价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音乐乐器和音响设备。
3. 优秀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能够系统学习音乐的基本知识和乐理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5、乐曲的第三段落音区移高、速度加快,重现了热情奔放的音乐情绪
6、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分析乐曲
7、复听
三、小结
四、师生再见
个性化修改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重难点:
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磁带、录音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导入:同学们看过《铁道游击队》这部影片吗?能说说这部影片的主要内容吗?
教学目标:
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一首板胡独奏曲《大起板》
1、《大起板》是根据“河南曲子”中的《小调大起板》改编而成的板胡独奏曲,《大起板》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将河南人民那种热情奔放、豪爽粗旷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2、请学生边听边想:
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3、分析:乐曲的第一个段落带有河南曲子的典型特征:使用了常用的典型音调,具有敲锣打鼓的节奏特点,采用对答呼应及句幅逐步增大的方式。从音乐情绪上看,它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奔放的。
第四课黄河之滨
三维目标:
一、能够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喜欢黄河地区的民歌及民间音乐,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二、能够用不同的力度、速度及情感演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并能给这首歌曲设计一种演唱形式。
音乐六年级第四章教学方案
音乐六年级第四章教学方案教学方案:音乐六年级第四章一、教学目标音乐六年级第四章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并识别各种乐器的声音特点;2.掌握不同乐器演奏的基本技巧;3.通过演奏乐器,发展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过合奏形式进行团队合作;5.通过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拓展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包括:乐器的分类和声音特点、乐器的演奏技巧、乐器的合奏以及不同风格的音乐。
2.教学方法(1)听音乐鉴赏法:通过欣赏不同乐器的演奏录音,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声音特点;(2)示范教学法:教师用示范的方式,教学乐器的演奏技巧;(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乐器的合奏练习;(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风格音乐的演奏视频,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流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著名的交响乐,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乐器的分类和声音特点教师给学生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出乐器的声音特点,并进行分类。
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听觉感受,并归纳总结乐器的分类和特点。
3.学习乐器的演奏技巧教师示范如何演奏不同乐器,包括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并逐步学习演奏技巧。
4.乐器的合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通过合奏的形式进行演奏练习。
教师引导学生在合奏中互相配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风格音乐的演奏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风格音乐的特点,并发表自己的听后感言。
6.课堂总结教师向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提醒学生课后需要继续巩固乐器演奏技巧。
四、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1.教学资源(1)录音设备和音乐录音;(2)乐器示范演奏录像;(3)多媒体设备和不同风格音乐的演奏视频。
2.评价方式(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表现;(2)评价学生对乐器的分类和声音特点的理解程度;(3)评价学生乐器演奏技巧的掌握情况;(4)通过学生的听后感言,评价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的感悟和理解程度。
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分析
8.设计演唱形式。
样最象“刘三姐”和她的
师:同学们唱得非常好,但 老师听了,感觉还不过瘾, 我们刚才的演唱形式是── 齐唱。
歌友们。
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 演唱方法?
1)男女生接力唱。
师(鼓掌):你们的演唱, 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 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 乡。
三 设计 映,渗透融汇,既具有相似性,又保留了各自独居特色的音乐文化,了解
意图 这一地区的音乐文化对于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本目标:学唱《苏木地伟》《什么结籽高又高》,唱准歌曲中的变拍子, 能用合适的声音来演唱。听赏《北京喜讯到边寨》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 发展目标:能用变拍子对《什么结籽高又高》对整首歌曲进行改编,并进 单元 行对歌;感受到《北京喜讯到边寨》各段的不同情绪,并能用不同的线条 目标 和色彩来进行表现。 四 达成 分析
单元
么结籽高又高》歌曲中学习用对歌的方式表现歌曲,尝试即兴编创进行对
二
目标 歌。
要求
3、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听辨各种乐
器的音色,感受其表现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喜爱。
4、了解“表拍子”的相关知识,感受变拍子的节奏韵律。
单元
我国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个民族的文化相互辉
学生随教师学唱歌 曲(引导学生模仿“哎
——”一句)
5、师: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 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 意观察:与我们以往学的歌 曲记谱有什么不同?感觉哪 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 的?
生:(听后回答)以前一 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 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预案
《校园里的小白杨》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校园里的小白杨》,指导学生在气息的支持下,用饱满而有弹性的声音、充满热情地歌唱,表达出对童年和母校生活的留恋。
教学重点:1、用饱满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2、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教学难点:区分歌曲A 段、B段不同的情绪,并用不同的声音演唱。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1、(多媒体:校园一景)
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就要离开实小,跨入中学的大门。
可是,在母校度过的六年时光,却历历在目。
实小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多媒体出示图片)
2、在你的脑海中,你觉得六年来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
3、有一位同学,他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
听老师唱一首歌——《校园里的小白杨》(多媒体出示图片、伴奏音乐)[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亲身经历的有深刻印象的事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学习歌曲
1、歌中讲了一些什么事情?
2、我们虽然没有种下小白杨,可是这里有我们的种植园,有我们亲手种
下的蔬菜、水果、花朵------每天,我们为它浇水、施肥、除草,种植
园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我们的心情跟他是一样的,心情怎样?
(亲切)
好,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来用“lu”哼唱。
(钢琴伴奏)
3、加进歌词,向更多的人倾诉我们的心情。
(录音范唱)
[设计意图:把歌曲对白杨树的感情化为孩子们对我校特色——种植园的感情,更能激发学生对母校的情感]
4、结束句唱得有什么变化?认识延长记号;把结束句再唱一唱。
5、分析处理歌曲
(1)这首歌分几个部分?怎么分?
(2)我们来看A部分:
a、听老师唱歌谱。
(唱出短促跳跃与舒展连贯的不同声音)
这四句歌谱有什么特点?进一步引导:每一乐句的前半句大多是同
音重复,显得俏皮而活泼;后半句节奏舒展,旋律悠扬,仿佛看见
孩子们站在树下,久久地、深情地凝望着自己栽下的小白杨。
因此,前半句可以唱得?(短促跳跃)
后半句呢?(舒展连贯)
b、一起来唱一唱,唱出不同的声音。
(钢琴伴奏)
(3)B部分:
B部分是歌曲的高潮部分,节奏变得更舒展,情绪也更激动,唱时,
可以更深情些,音量也可以再怎样些?
一起来唱一唱这部分。
(钢琴伴奏)
(4)把这首歌连起来唱一唱,唱出各部分不同的情绪。
(5)我们来看大屏幕:(多媒体)
a、这四幅画分别画的什么?画面之间有没有联系?
b、我们可不可以用这个系列图来表现唱歌时声音力度的变化?
表现小幼苗的声音唱得?(轻柔)
随着小树的成长,我们的声音就可以渐渐增强,变得饱满、结实
而明亮。
c、那么,什么地方唱成小幼苗的声音?什么地方唱成渐渐长大、
长高、最后长成一棵挺拔的大树的声音?在书上找一找,把这四
幅图简单地画在旁边。
d、说说你是怎么找的?
e、现在,我们就是这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多媒体)
让我们用最真诚的声音唱出自己的成长过程。
(钢琴伴奏)
[设计意图:用一棵小树的生长变化来启发学生唱歌时的力度变化,更为形象、直观]
四、活动——难忘母校
1、导入:同学们,鸟儿会飞了,终归要离开妈妈的怀抱,而我们长大了,
也将会有自己新的生活。
在这即将离开母校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举行一
个活动,表达我们对母校的难忘之情。
2、活动的主题是“难忘母校”,采用分组活动的形式,可以是诗朗诵、给
母校写一封信、用不同的形式演唱、送给大家一首好听的歌等等。
下面各组开始活动
3、汇报
[设计意图:用分组活动的形式来表现孩子们对母校的情感,既充分表达了他们对母校的情感,又锻炼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
五、小结
(多媒体音乐《明天会更好》起)
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用最普通的形式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难忘之情,作为母校的一名普通教师,我也衷心地祝愿大家在这次毕业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祝愿所有的同学“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