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体,能够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学生能够描绘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能够理解表面展开图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理解体积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体,能够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表面展开图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个长方体后,询问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活动1:认识长方体(10分钟)

1.展示长方体,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2.引导学生讲述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等。

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的特征,如一张纸的大小和厚度就可以构成一个长方体等。

活动2:表面展开图(10分钟)

1.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解释表面展开图的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展开图的面积,来理解表面展开图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活动3:认识体积(15分钟)

1.引导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并通过展示水杯、饭盒等实物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对比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活动4:巩固训练(15分钟)

1.让学生通过计算给出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他几何体的体积。

教学总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体,能够描述长方体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

几何学问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本课又是同学初次较深化讨论立体几何图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欢迎大家参考阅读,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学校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熟悉》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情景,经受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精确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2、能够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量。

3、使同学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培育学习数学的良好爱好。

重点难点:

同学能够娴熟的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预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老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同学观看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老师:提问同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老师提问同学回答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老师让同学观看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老师提问同学: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老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同学观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同学同桌之间沟通争论。

老师提问同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么?

同学回答:(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

相等。)

同学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提问同学回答)

(完整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完整版)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四、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

五、教学课时数:1课时

六、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长方体(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长方体(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长方体(二)》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单元长方体(二)》教材内容包括长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长方体的基本知识,本节课是对长方体知识的深入拓展。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认知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但对于

复杂的长方体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体、生动的教学实例来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此外,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较大,教学中需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运用长方体的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的特征。

2.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

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

2.运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总结计算表面积和体

积的方法。

3.运用同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

能力。

4.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长方体的实物模型和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教学设计是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学科编写的一份教学设计,具体针对的是长方体的认识部分。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组织活动、展示实物、使用教具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实现对长方体知识的全面认识。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长方体的定义。

2.学生能够正确地辨别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区别。

3.学生能够根据实物图形,简单测量长方体的长、宽和高。

4.学生能够了解长方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流程

教学内容

长方体的定义、特点、测量方法和应用。

教学流程

1. 导入环节

教师使用幻灯片和PPT等教具给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图形,询问学生两个图形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初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示意图,并向学生详细解释两者之间的区别。

•教师给学生展示真实的长方体实物,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特点及其组成元素。

•学生根据实物图形,简单测量长方体的长度、宽度、高度,进一步认识长方体。

3. 增加乐趣

•教师分组让同学们一同设计出用长方体建造的物体模型,例如长方体砖块的建造,让学生感受长方体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接着教师评比比赛结果,表扬幸存者,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4. 教学总结

•教师对本次教学步骤及内容进行回顾、总结。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巩固、加深对长方体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涉及到讲授、展示、实物展示以及活动等多种方式。其中针对学生自身学习特点,采用一定的游戏化教学,增加教学乐趣。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课本11-13页。

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

有关长方体,学生并不陌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教材先从实物出发抽象出图形,通过例1的观察活动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并借助例2的合作学习活动来了解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对图形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引出长、宽、高的概念,为后面学习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打下基础。通过对该立体图形的深入探究,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这也是进一步学习正方体等其他立体图形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长方体的各个组成部分。

2、在探索长方体特征的过程中,能够选用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描一描、算一算等学习方法,得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3、学会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解决问题,并在亲身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点、面、棱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尤其是面的大小和棱的长度特征。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学生人手一个长方体实物、教师自备一些长方体模型、长方体正方体的框架各一个、卡纸、新华字典。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操作,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卡纸,如果忽略它的厚度,它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生:长方形。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长方体的认识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 长方体的认识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单元二学科数学年级五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能够准确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和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丶复习引入

1.复习平面图形

出示一组平面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

师:这些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2.认识立体图形

师:现在你们再看这些物体,和前面那些图形一样吗?

(课件出示床垫、魔方、圆柱形物体、圆锥形模型等实物)

师:在生活中你们找到长方体很多的长方体,正因为有了长方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美妙神奇。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方体,来领略长方体的奥秘。(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指名说一说。

指名说一说。

通过说一说,复

习长方形和正方

形的特点,为新

知识的学习做准

备。

初步感知长方体

的特点。

讲授新课二、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1、说一说:生活哪些些物体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教师总结.

2、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指名说一说。

学生小组合

作,自学各部

分名称,展示

汇报。

通过说一说,初

步感知长方体、

正方体的特点。

通过自学,认识

长方体各部分的

名称。

3、小组合作,做一做。

思考:正方体、正方体有什么特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

一. 教材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认

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长方体的特征和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行深入的理解。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

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

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

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的表面

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

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探究,让学生

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长方体。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

解决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长方体模型、图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长方体模型、纸张、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挖掘教科书的价值展现数学的魅力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11页“长方体的认识”第1课时。

设计背景

通读教科书,熟悉所教版本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有效的教学首先依赖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全面把握,没有这种全面的把握和宏观视野,教学就会犹如“风中的蒲公英”,随意游走。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对所教教科书系统的整体掌握,将对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使用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有很强的连贯性和整体感。

教科书在第一学段学习的“观察物体”一课,通过观察教室的讲台,使学生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从一个位置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通过学习,学生已初步体会到仅仅从一个面或两个面是无法确定一个物体形状的。在四年级“观察物体”的学习中,学生逐步学会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物体,感受只有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才能准确把握物体形状。这些内容,看似与“长方体的认识”的学习无关,其实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有很大的价值,对长方体的认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通读教科书,不了解这部分内容,就无法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而设计你的教学。

基于以上考虑,我在认真研读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设计,

与大家进行交流。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分类操作和讨论等探索活动过程,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要素名称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2.能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若干;白纸若干;课件。

过程预设

活动一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大约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第1-2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第1-2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2

1、动手感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一、认一认

找出身边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并给同桌指一指它们的棱、面、顶。

二、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一):特征探究

请结合长方体、正方体物体找找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并填写下表。

正方体长方体顶点个数

面个数形状

条数长度关系

(探究活动二):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

(1)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2)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

1、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也有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形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都叫做(),它们的面积()。

3、长方体有()条棱,每相对的()条棱算作一组,可以分成()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课时主题长方体的认识(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复习回顾、独立完成任务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第一个问题给出8个不同尺寸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要求选出能组成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通过这个数学活动,体会长方体就是由6个长方形(正方形)的面围成的六面体;第二个问题是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给出了拼成的长方体的示意图,要求标出其长、宽、高,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1《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1《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2.1《长方体的认识》(北师大版)

一、说课内容

1.1 课程背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长方体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几何图形,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中学习长方体的基本属性和应用。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也就是学生学习小学的最后一个学年,教材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测量长度、面积、容积等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对几何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的发现,学习长方体的基本属性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长方体的基本属性,了解长方体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1.3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基本属性和应用。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应用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过程

2.1 教学步骤

2.1.1 导入新课

1.激发学生对长方体的好奇心和兴趣;

2.让学生观察和发现长方体周围的事物,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图形被称为长方体?”。

2.1.2 正式学习

1.学生首先通过观察实物(如盒子、纸箱、3D拼图等)了解长方体的基本特

征和性质,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2.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图片展示,学习掌握长方体的定义、性质、分类等知识;

3.学生通过教师示范和自己操作,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掌握计算方法和应用;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探究长方体的应用(如建桥、建房等),并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长方体的价值和作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过程,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要素名称及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2 .在观察、操作、比较、想象等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想象能力。

3 .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体与正方体间关系;根据棱的特点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拼装长方体框架的塑料小棒、长短不同的小棒、连接头、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点-线-面-体

师:请看屏幕,这是一个奇妙的点(课件演示)。看看它的变化会带来什么呢?

师: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从刚才的变化中,我们发现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我们研究图形,一般从点、线、面三方面研究。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认识的立体图形。它是-长方体。一年级我们只是认识了长方体的样子,今天我们就再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具备长方体形状物体的认知经验,但缺乏抽象的立体图形知识。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是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来源于生活,是从实物逐步抽象得来,通过观察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长方体的直观经验,建立长方体的表象。】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一)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1 .初步感知长方体

师:老师的袋子里装了一些立体图形,其中就有长方体的物体,你能从中摸出长方体的物体吗?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长方体的特征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结合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知道长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教学难点:

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法:讲解法、自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操作法、自主发现法

教学准备:相同的长方体两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感受魅力。

出示长方体形状的盒子,提问:这是什么形状?

生活中还有哪里有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长方体到底有哪些魅力,让人们如此青睐它,生活中处处都有它的影子?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发现特征。

1、初步认识面、棱、顶点。

摸摸长方体,有什么感觉?

摸上去平平的,叫做长方体的面;摸上去感觉直直的,叫做长方体的棱;摸上去感觉尖尖的,有点扎手的,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研究一个立体图形就从它的面、棱、顶点这几方面入手。

2、认识长方体面的特点。

请同学们先研究长方体的面。

生自由研究后指名汇报发现的特点以及用到的方法。

小结:刚才我们从面的数量、大小、形状这几方面研究了长方体面的特点。

3、认识长方体棱的特点。

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研究面的经验,研究长方体棱的特点。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对长方体有更深刻的认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长方体的定义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形状和特征,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

2.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3.求长方体的体积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求长方体体积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正确地说出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正确地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求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求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课件、板书、实物展示等。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向学生

提出以下问题:

•你们知道长方体是什么吗?

•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呈现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5分钟)

向学生呈现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让学生清楚了解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应该达到

的目标。

3.讲解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10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形状和特征,了解长方体的定义和性质。

4.求长方体的表面积(20分钟)

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求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识别长方体,并能正确利用长方体的特点和属性解决实际问题。

2.练习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3.知道长方体的应用,了解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

1.长方体的认识和特点

2.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

1.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应用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1)利用图示或实物引导学生,让学生认识长方体。

(2)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长方体的特点。

2.概念讲解

(1)定义:有6个矩形面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

(2)特点:

①有上下两个相等的底面和四个侧面。

②所有顶点都在三个垂直的平面内。

③所有侧面都是矩形。

(3)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实物或图形,让学生说出长方体的三个互相垂直的边。(4)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表示方法。

3. 认识表面积

(1)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一遍一遍数长方体的各个面,让学生明白在计算表面积时必须考虑所有面。

(2)让学生理解表面积是所有面积之和,练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4)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4. 认识体积

(1)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找到长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体积的定义。

(3)让学生理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4)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5)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体会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5. 应用实例

(1)利用实例,让学生掌握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

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

长方体物体有一定的认知。但在精确度、严谨性以及系统的知识结构方面,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提升。此外,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这些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概念,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

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

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

题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

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让学生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探究的全过程,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积累探究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课型:新授课(几何图形教学)

教学课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谁能说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点

师:除了平面图形外,我们还认识了一些立体图形,有哪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那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图形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师:刚才同学们能准确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但是你们是根据什么判断出来的呢,它们到底各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面、棱、顶点的含义。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一下你手中的长方体纸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中几个重要的名称。

师:(手模长方体的面)在长方体中,围成它的这几个部分叫做什么

生:叫做“面”。(师板书:面)

师:用六个面能随便围成一个长方体吗为什么不能,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呢,一会儿请同学们自主探讨这个问题。

师:(手模一条棱)两个面相交的地方形成了一条直线,这又叫长方体的什么(板书:棱)

师:你还能找出长方体中的其他条棱吗

师:长方体中,这些尖尖的又叫什么(板书:顶点)

师:它是怎么形成的(由3条棱相交于一点而形成的)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中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体

观察与讨论1:

1.长方体有几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

3.哪些面相同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发现

小结: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

观察与讨论2:

1.长方体有几条棱

2.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以相等的棱长为一组可分为几组

小结: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每组中4条棱相等。

观察与讨论3:

1.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请你摸摸看。

3.以同一顶点上的长,宽,高为一组,可分为哪几组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三条棱相交,形成一个顶点,那相交于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它们叫什么呢

小结:长方体有8个顶点,底面上的两条棱分别叫做长和宽,竖直方向上的棱叫做高。

3、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当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你认为它将会变成什么物体

观察与讨论4:

1.正方体的面有几个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的棱有几条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的顶点有几个

师:下面,你能总结出正方体的特征吗

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4、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课本第20页的表格。

讨论:正方体是在具有长方体这些特征的前提下,它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归纳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师:请在小组中,用你手中的长方体完成课本第20“练一练”第一题。

师:接着完成课本21页第3题,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

师:完成课本第20页的第2题,计算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你觉得还需要提醒大家些什么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反思:部分学生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特点不清楚,他们的空间想像能力较差,找不到各个面所对应的长与宽,部分学生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棱长总和不会求,特别是应用题中讲到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厘

长方

米长的木条时,学生不理解就是求棱长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