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碗欣赏(盖碗)

合集下载

茶具的盖碗用途

茶具的盖碗用途

茶具的盖碗用途
盖碗是一种常见的茶具,通常由碗、盖和托盘组成。

它的主要用途如下:
1. 泡茶:盖碗是冲泡茶叶的理想器具,特别是对于需要控制泡茶时间和浓度的茶叶,如绿茶、黄茶和白茶。

使用盖碗泡茶时,可以通过控制注水的时间来调整茶叶的口感和浓度。

2. 分茶:盖碗的碗部分通常较大,方便将泡好的茶汤倒入多个杯子中,供多人享用。

分茶时,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每个人杯中的茶汤量和浓度。

3. 保温:盖碗的盖子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保持茶汤的温度,使茶叶的香气和味道更加持久。

4. 观赏:一些茶叶在冲泡时会展开美丽的形态,使用盖碗可以将茶叶的形态清晰地展现出来,增加品茶的乐趣。

5. 清洁:盖碗在使用后容易清洗和清洁,可以方便地将其中的茶渣和残留物倒掉,保持茶具的清洁和卫生。

总之,盖碗是一种多功能的茶具,适用于各种茶叶的冲泡和品饮,是茶叶爱好者和茶艺师必备的器具之一。

【东方陶瓷】第二波江苏省出土的高古瓷器欣赏------上篇

【东方陶瓷】第二波江苏省出土的高古瓷器欣赏------上篇

【东方陶瓷】第二波江苏省出土的高古瓷器欣赏------上篇夹砂红陶带盖甗陶器,新石器时代。

盖顶设圈足形捉手,盖面弧突,平缘。

器圆唇,侈口,深弧腹,束腰,腰外附加一圈宽沿,圜底,三凿状足,腰内附加一宽1厘米的凸棱,并镂有二、三并列的小孔数组,为承箅而设。

腰上、下各饰凹弦纹数周,足根处饰捺窝纹,足面刻划竖线纹。

春秋青釉鸟饰带盖原始瓷罐瓷器,一级文物,春秋。

1975年江苏金坛鳖墩西周墓出土。

罐为短直沿、斜圆肩,丰在上部,平底,高20.8厘米,肩部饰以水波纹,腹部饰以编织纹,有盖,盖面圆鼓,盖上立有一只形象简练的小鸟,造型生动,稚拙可爱。

罐内外通体施釉,釉色青黄发亮、薄而匀净,胎釉烧结紧密,是一件趋于成熟的早期青瓷。

其胎质较细腻,制作较精良,反映了西周时期原始瓷烧制技术的提高,应用范围的广泛。

东汉黑釉小罐瓷器,一级文物,东汉。

宽鋬带流黑陶杯为饮水器,1983年5月出土于江苏镇江丹阳王家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泥质黑皮陶,灰胎。

盖顶设圆钮,弧顶。

器身侈口,前侧有一上斜的长流,束颈,腹略外弧,矮圈足,腹后设半环形宽鋬,鋬面上方镂双孔,两侧刻划两组竖线纹。

此杯造型设计轻盈匀称,宽鋬与长流彼此呼应,构成和谐与美的统一,具有十分突出的稳定感与实用性,是新石器时代陶器中的艺术精品。

上虞窑青釉瓷扁壶上虞窑青瓷扁壶1970年8月出土于金坛县白塔公社惠群大队东吴墓。

造型继承了汉代扁壶风格,直颈,小平口,扁圆腹,圈足扁圆外侈,肩部塑造两只飞鼠形系。

釉色青中泛黄。

腹部上方刻划一装饰图案,下方刻写“紫是会稽上虞范休可作土甲者也”十三字。

另一面腹部上方也刻划一装饰图案,下方刻写“紫是鱼浦七丶也”六字。

此壶的刻写文字“紫是”就是“此是”,在浙江方言中“此”音读“紫”。

“会稽上虞”是地名,现为浙江省上虞县,意指浙江上虞窑。

“范休可作土甲者也”意即作土甲的人叫范休可,为工匠名。

“鱼浦”是上虞县境内的湖名,叫鱼浦湖。

此扁壶自铭产地、窑口、工匠名,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上虞窑珍品。

复古盖碗文案短句

复古盖碗文案短句

复古盖碗文案短句
1. 时光荏苒,复古盖碗,让你感受古老的韵味。

2. 碗底藏珍,盖碗衬托,品味别样的古典气息。

3. 一碗复古,悠久的年代在唇齿间穿梭。

4. 古典之美,尽在复古的盖碗之中。

5. 盖碗的光芒,映照出岁月的痕迹。

6. 复古盖碗,融入了历史的厚重与情感。

7. 每一口盖碗,都会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8. 感受古人的品味,体验复古盖碗的魅力。

9. 复古盖碗,让你仿佛穿越回古代。

10. 盖碗里蕴藏的是古老的智慧与智慧。

11. 恬静的茶汤,盖碗传递出的是岁月的安谧。

12. 复古盖碗,举国欢庆,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

13. 盖碗的色泽流转,仿佛是一幅古老的山水画卷。

14. 无需乘坐时光机,盖碗就能感受到古代的韵味。

15. 细细品味盖碗的口感,仿佛和古人共享一碗时光。

16. 复古盖碗,喝一口就能感受到祖先们的智慧。

17. 盖碗放置桌上,让整个房间都弥漫着古老的韵味。

18. 一碗盖碗,仿佛是对过去岁月的致敬。

19. 盖碗设计精美,彰显了古代工艺的杰作。

20. 复古盖碗,是一道寻找古老记忆的窗口。

21. 盖碗的质感细腻,充满了古老的庄严感。

22. 复古盖碗,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23. 盖碗,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

24. 景随盖碗而远,人觅古乐于今。

25. 一碗盖碗,尽情领略中式文化的独特魅力。

26. 复古盖碗,让品茗成为一种古老的致敬。

27. 盖碗里聚集了历史的沉淀,让人心生敬畏之情。

盖碗鉴赏知识点总结

盖碗鉴赏知识点总结

盖碗鉴赏知识点总结一、盖碗的历史盖碗起源于南宋时期,至元代进一步发展成为瓷质盖碗。

明代成为私人或御用茶具。

清代又有个别窑口以盖碗为主要产品。

盖碗在中国茶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茶器中的珍品,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盖碗的制作工艺盖碗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泥料的选择、胚胎制作、成形、修坯和烧制等环节。

盖碗的烧制工艺对成品的质地、釉色和纹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西汉时期的盖碗主要以陶器为主,到了南北朝时期,盖碗开始以瓷器为主。

而到了宋代,盖碗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真正的艺术品。

三、盖碗的样式特点盖碗的样式特点主要包括外观造型、釉色和纹饰。

盖碗的外观造型包括碗体、盖子和器底等部分。

盖碗的釉色有青花、红色釉、清釉等,每种釉色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魅力。

盖碗的纹饰主要有花鸟、山水、人物等,每种纹饰都展现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四、盖碗的收藏价值盖碗作为中国传统茶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盖碗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茶具,更是一种代表着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物品。

盖碗的收藏对于了解中国茶文化、古代制瓷工艺、传统手工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收藏盖碗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还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鉴赏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五、盖碗的市场行情在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上,盖碗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品,备受追捧。

一些历史悠久、制作精湛的盖碗,市场行情十分可观。

近几年来,不少盖碗作品的价格节节攀升,成为了一些收藏家和投资者眼中的宝贝。

六、盖碗鉴赏的技巧与方法要想进行盖碗的鉴赏,首先需要对盖碗的历史、制作工艺、样式特点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了解。

其次,要学会用心去观赏,细品其造型、釉色和纹饰。

再次,要善于比较,将不同样式的盖碗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其不同之处。

最后,要不断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学习和鉴赏来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总之,盖碗作为中国传统茶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茶文化中的珍品。

史上最全盖碗图鉴

史上最全盖碗图鉴

史上最全盖碗图鉴各说各话本期主题:中期茶您有什么想说的?⽂末点击“写留⾔”提交您的分享。

盖碗⼤全图鉴盖碗定义盖碗是⼀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

⼜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暗含天地⼈和之意。

盖碗按照材质⼤致可分为以下四类:紫砂盖碗关键词:尴尬紫砂透⽓性和吸附性极佳,但虽说紫砂能改善茶质,不过有紫砂壶优势在先,且瓷质盖碗的优势在于不易串味,紫砂盖碗只待有意者求之了陶瓷盖碗因为烧制⽅法和上釉⽅式的不同形成了陶瓷盖碗的多样性在上期《史上最全品茗杯图鉴》(◄欲知详情戳这⾥)中我们就详述了不同烧制⽅法下瓷器的特性,这⾥我们仅对不同釉类的盖碗进⾏细化分类:青花瓷盖碗关键词:主流釉下彩瓷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

青花瓷是⽤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层透明釉,经⾼温还原焰⼀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具有着⾊⼒强、发⾊鲜艳、烧成率⾼、呈⾊稳定的特点。

粉彩盖碗关键词:釉上彩瓷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创烧的彩瓷。

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颜⾊产⽣粉化效果。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的⼿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论⼈物,⼭⽔,花卉,鸟⾍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单⾊釉盖碗关键词:美到极致是⾃然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创烧的彩瓷。

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颜⾊产⽣粉化效果。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的⼿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论⼈物,⼭⽔,花卉,鸟⾍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玻璃盖碗关键词:透明玻璃盖碗晶莹剔透,⽤来泡绿茶或者红茶⾮常好。

只是玻璃的导热性太好,很容易烫⼿,⽤时要⼩⼼。

⽟质盖碗关键词:贵⽩⽟,⽆杂质。

器呈圆球形,侈⼝,圈⾜。

通体光素⽆纹。

器型规整,琢磨圆润,闪玻璃光泽。

瓷器盖碗知识点总结

瓷器盖碗知识点总结

瓷器盖碗知识点总结一、瓷器盖碗的历史瓷器盖碗作为一种瓷器餐具,起源于中国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是中国瓷器制作技术的巅峰时期,瓷器盖碗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大规模的生产和普及。

南宋时期的瓷器盖碗的特点是造型简洁优雅,釉色明快,器形规整,釉里纹饰组合丰富,造型端庄秀美。

并且在形状、材质、釉色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瓷器盖碗经过元、明、清三朝历代工匠的精益求精,传统的技艺得以传承,至今百余年来,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受到世人的赞誉和喜爱。

二、瓷器盖碗的制作工艺瓷器盖碗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制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挑选原料:瓷器的原料需要选择优质的瓷土和矿物质,这是瓷器品质的基础。

2.粉碎成粉:将挑选好的瓷土和矿物质进行粉碎,制成细腻的粉末。

3.和泥: 在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成泥,这是制作瓷器的原材料。

4.成型:将和好的泥放入模具中,用手或旋转机械进行成型。

5.烧制:将成型后的瓷器放入窑中进行烧制,这一步是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直接影响着瓷器的质量和色泽。

6.装饰:瓷器烧制完成后,可以进行装饰,如彩绘、贴花等。

7.釉上:最后将瓷器进行釉上,这一步可以使瓷器更加光滑细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瓷器盖碗的制作工艺需要经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匠人精湛的技艺,才能制作出一件完美的瓷器盖碗。

三、瓷器盖碗的艺术特点1.器型独特:瓷器盖碗的最大特点就是其独特的器型。

通常盖碗主要是由器身、盖子和底座三部分组成,器身椭圆形圆润,盖子呈圆拱形,整体看起来十分别致美观。

2.釉色丰富:瓷器盖碗的釉色非常丰富多样,可以有青花、粉彩、釉里红等不同的装饰风格。

其中青花在瓷器盖碗上的运用尤为广泛,青花的特殊花纹在白色瓷器上显得格外美丽。

3.纹饰繁复:瓷器盖碗的纹饰通常非常繁复,有的盖碗上可以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各种装饰,这些纹饰展示了陶瓷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4.造型雅致:瓷器盖碗的整体造型非常雅致,不管是从器型还是从釉色上看都显得端庄大方。

盖碗“天 地 人” 茶瓷文化深

盖碗“天 地 人” 茶瓷文化深

盖碗“天地人”茶瓷文化深2015-8-27 08:40来源:中华合作时报摘要:今人对盖碗的释读:茶具,带盖的小碗,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流行于清代。

盖碗器型有撇口式、直口折沿式两种,腹部下收,盖多扣于碗的内口,也有天盖地式,覆于碗口外部。

...清代雍正年间的正斗彩牧牛图盖碗。

清代的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

民国时期的粉彩美人带子纹盖碗。

清代雍正年间的彩山水盖碗。

今人对盖碗的释读:茶具,带盖的小碗,始见于明代宣德年间,流行于清代。

盖碗器型有撇口式、直口折沿式两种,腹部下收,盖多扣于碗的内口,也有天盖地式,覆于碗口外部。

而康熙盖碗,规格大小不等,器型多样,是当时饮茶用具的一大改进。

盖碗胎质有瓷胎和宜兴紫砂陶胎两种,常见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单色釉等品种。

盖碗里的文化之道从收藏品的角度来看,明淸时期与唐宋时期的盖碗既有传承又有区别。

其实,唐代已普及饮茶,并有了专用盏,随后又发明了盏托,宋元沿袭,直至明清配以盏盖,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式的“三合一”茶盏,也就是盖碗的前身。

盏托的发明曾有一则传说:唐代宗宝应年间,有一姓崔的官员爱好饮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聪颖异常。

因茶盏注入茶汤后,饮茶时烫手而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垫托在盏下。

但刚要喝时,杯子却滑动倾倒,遂又想一法,用腊在碟中作成一茶盏底大小的圆环用以固定,这样饮茶时,茶盏既不会倾倒,又不致烫手。

后来又让漆工做成了漆制品,称为“盏托”。

一盏一托式的茶盏,既实用,又增添了茶盏的装饰效果,给人以庄重之感,遂世代流传至今。

明代后,在茶盏上加盖,既增加了茶盏的保温性,使之更好地浸泡出茶叶中的茶汁,又增加了茶盏的保洁性,可防止尘埃侵入。

品饮时,一手托盏,一手持盖,并可用茶盖来拂动漂在茶汤面上的茶叶,更增添一份喝茶的情趣。

古人用茶盏、盏盖和茶盏托这三位一体的盖碗作茶具有四大好处:一是茶盏小于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于让茶叶沉淀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二是上有隆起的茶盖,而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便于凝聚茶香,还可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四是用盖碗作饮具,保温性更好。

浅绛盖碗里的一盏好茶

浅绛盖碗里的一盏好茶

浅绛盖碗里的一盏好茶作者:初国卿来源:《收藏界》2015年第06期在浅绛彩瓷的各种器型里,我比较喜欢盖碗。

这种浅绛瓷盖碗玲珑三件,小巧精致,杯与盖上的瓷画小品也简约生动,诗意横生。

置于案上品茶赏器,给人以足够的玩味与惬意。

这当是浅绛彩瓷实用与观赏两厢结合最为恰当的妙品,也是此种彩瓷风行七十年,艺术魅力至今不减的一个奥秘所在。

正是出于这一审美意趣,我才在早春时节访景德镇的时候,与数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闲谈起当下景德镇大师级的作品,几乎都是观赏器,而极少实用器的现象。

对于这一问题,他们说也认识到了。

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国大师甚至省大师是陶瓷艺术中的精英,就应当追求高端艺术,创作观赏器;而实用器为大众消费,应是一般工匠所为。

对于景德镇陶瓷界的这样一种倾向,我实不敢恭维。

因为自古以来陶瓷艺术都是与实用性结合在一起的,如果非要人为将实用与观赏予以分野或割裂,这实在是陶瓷艺术的悲哀。

这里不再赘述,我只是说明,陶瓷的观赏性与实用性并不矛盾,它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且结合得越好,则生命力越强,盖碗就是典型。

盖碗在明末清初之时即开始使用,有的地方又称“盖盅”或“盖杯”。

其实它和“盖盅”或“盖杯”是有区别的,“盖盅”为圆形,只有盅身和半圆形盅盖,没有托;“盖杯”则是有杯身和杯盖的普通茶杯,典型器如7501水点桃花盖杯。

盖碗则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它是中国人经过长时间积累,创制出的一种既实用又具文化内涵的瓷质器型,在民间又称“三才碗”或“三才杯”,意即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一件小小的茶具寄寓了天地甚至宇宙之思,包含了古代哲人所谓“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自然之道,由此可见中华文化的博大之境和精妙之思。

到了瓷器的浅绛时代,盖碗的制作与普及几乎达到一个高峰时期。

在浅绛彩瓷流行的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景德镇的陶瓷艺人和文人瓷绘家制作了大量的盖碗以供应市场需求,这一点从现存的清末民初盖碗中即可印证。

故宫博物院馆藏之饮食器皿——碗

故宫博物院馆藏之饮食器皿——碗

故宫博物院馆藏之饮⾷器⽫——碗明宣德鲜红釉碗⾼8厘⽶,⼝径18.9厘⽶,⾜径8厘⽶。

碗撇⼝,深腹,圈⾜。

通体施红釉。

圈⾜内施青⽩釉,外底署青花楷体“⼤明宣德年制”六字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

历史追溯碗作为⼈们⽇常必需的饮⾷器⽫,碗的起源可追溯到新⽯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多⼤区别,即⼝⼤底⼩,碗⼝宽⽽碗底窄,下有碗⾜。

⾼度⼀般为⼝沿直径的⼆分之⼀,多为圆形,极少为⽅形。

不断变化的只有质料,⼯艺⽔平和装饰⼿段。

⼀般⽤途是盛装⾷物,碗因为其体积较锅、盂⼩⽽可⽤⼿端盛。

上阔下窄的形态,放在平地上是不稳定的,考古学家推测,古⼈对碗的使⽤,可能是最初放在地上挖出的坑之内的。

明宣德仿哥釉碗⾼10.6厘⽶,⼝径20.7厘⽶,⾜径7.6厘⽶。

碗敞⼝,深弧腹,圈⾜较⾼。

通体及⾜内均施仿哥釉,釉⾊灰青,釉层开⽚,釉⾯略泛橘⽪纹。

⾜内有青花双圈“⼤明宣德年制”六字双⾏楷书款。

此碗内壁开⽚纹较⼤,外壁次之,碗⼼及⾜内⽚纹细碎,较好地模仿了宋哥窑瓷器釉⾯开⽚的特征。

五代定窑⽩釉碗⾼5.8厘⽶,⼝径18厘⽶,⾜径6厘⽶。

碗敞⼝,斜壁内收,圈⾜。

⾥外施⽩釉,釉⾊洁⽩,底⽆釉。

五代是定窑瓷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制瓷⼯艺⽐唐代更为精细,碗、盘类器采⽤匣钵装烧,器⼝朝上摆放,因此⼝沿满釉,⽽底⾜多⽆釉,此碗即是代表。

制作材料制碗的材料有陶瓷、⽊材、⽟⽯、玻璃、琉璃、⾦属等;制作精美的古董碗常常是收藏家的最爱。

清雍正胭脂紫釉碗⾼4.8厘⽶,⼝径9.5厘⽶,⾜径3.6厘⽶。

碗撇⼝,瘦底,圈⾜。

碗内饰暗花双⾏龙及云纹两朵,外部通体胭脂紫釉,⾜内施⽩釉,青花双⽅框内楷书“雍正年制”四字款。

据⽂献记载,胭脂彩由荷兰⼈卡西亚所发明,约于清康熙⼆⼗⼀年(1682年)从西洋传⼊景德镇,后被称为“洋红”。

此前较长⼀段时期内我国的釉上红彩只有⼀种称为矾红(铁红)的彩料,因此胭脂红的引进对釉上红彩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

此胭脂彩⼩碗造型秀美,⼩巧玲珑,⾊彩妩媚,红中泛紫,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为胭脂彩艺术的极品。

我家的盖碗

我家的盖碗

龙源期刊网
我家的盖碗
作者:杨秋泽
来源:《七彩语文·习作》2019年第11期
我家里有一个古香古色的玩意儿,爸爸经常捧着它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他说从前讲究的人家,会用它招待客人,甚至皇帝天天都会用它。

它就是盖碗,但它可不是用来吃饭的!
这个盖碗是一个青花瓷的仿制品,纯白的身体上印刻着蓝色的流线形花纹。

它的外形特别精巧,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一个大大的喇叭形盖子,第二层则是凹形的茶杯,最底下一层是一个小碟子。

聪明的古人加了一个小碟子来当托盘隔热,而且端着它喝起茶来也格外优雅。

原来它是古人喝茶的器具。

它的外壁有一層美丽又精巧的青花。

有的地方刻着两条飞龙,在争夺一颗珠子,它们的眼睛瞪得非常大,看起来就像要扭打在一起。

有的地方则刻着一朵朵盛开的花,有的花瓣张得大大的,露出了笑脸,还有的胆子好像非常非常小,缩成了一个绣球。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间用蓝色和白色写出来“吉祥如意”四个字了。

那些字是用篆体写的,有的地方像海面的波浪,还有的地方像太阳。

我觉得这些文字非常有趣,看起来很古朴,好像藏着我们中国文字的表达密码。

老爸在盖碗里放入一小撮茶叶,添上滚水,茶叶便在杯中跳起了舞。

跳着跳着,清香便出来了,水也变成了透亮的黄绿色。

他先端起杯子吹了吹,杯子里的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

接着他又噘起嘴,一口一口地品着。

他半闭着眼睛,一副陶醉的样子!
旁边的我好羡慕啊!长大了,我也想拥有一个专属于我的盖碗!
(指导老师崔好)。

花卉纹双耳盖碗介绍

花卉纹双耳盖碗介绍

花卉纹双耳盖碗介绍
花卉纹双耳盖碗是中国古代陶瓷中的一种,一般为明器,器形硕大,工艺精美。

有大口小足、碗口外撇的盖碗,有直口圈足的碗。

它是一种高达十几厘米的盖碗,通常为暗花纹饰。

盖碗是在明代景德镇烧制而成的瓷器。

明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制瓷业进入了兴盛时期,成为我国瓷器生产的中心之一。

瓷器多以白瓷为主,也有青、黄、黑等其他颜色的釉瓷。

其器型有碗、盘、罐、瓶、壶等。

瓷器的纹饰不仅有自然现象,而且有许多是文人墨客以诗文为题材进行创作。

如康熙时期的花卉纹双耳盖碗,以牡丹、菊花、菊花为主要题材,又配以兰花和竹子等图案,构思巧妙,极具神韵。

清代瓷器上的花卉纹双耳盖碗以其“端庄稳重”而著称。

此碗口径17厘米,足径12厘米,高10厘米。

碗心为两朵对称的
牡丹花和一枝莲花,碗面上布满了纹饰。

牡丹雍容华贵,花朵硕大,枝叶茂盛;莲花洁白高雅,花瓣如莲;叶子呈三出式,中央一片较大而又肥厚;两朵花相互依偎在一起;花朵用浓笔细描而成,花瓣略施淡彩;荷花花瓣呈粉白色。

—— 1 —1 —。

古瓷碗欣赏(盖碗)

古瓷碗欣赏(盖碗)

古瓷碗欣赏(盖碗)古瓷碗欣赏盖碗盖碗简介:盖碗是⼀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

清乾隆·油红御制诗盖碗清光绪·黄釉粉彩万字纹万寿⽆疆盖碗清光绪·黄地绿龙盖碗清光緒·黄地粉彩喜鹊盖碗清·粉彩紫藤花鸟纹蓝地盖碗公元纪年:1821~1850道光纹识描述:碗底及盖⾜内⽩釉⽆纹外,余均施蓝地粉彩,碗内及盖内均绘紫藤花卉纹;碗外壁及盖⾯则饰紫藤花鸟及⽉季花。

蓝地施釉浓淡不匀,布满开⽚纹,紫藤花及⽉季花分施粉彩,紫、粉红、绿、粉绿等⾊料堆朵深厚,紫藤花房均以赭⾊钩边。

⽂物描述:碗敞⼝,深腹,矮圈⾜,带盖。

碗底及盖⾜内⽩釉⽆纹外,余均施蓝地粉彩,碗内及盖内均绘紫藤花卉纹;碗外壁及盖⾯则饰紫藤花鸟及⽉季花。

蓝地施釉浓淡不匀,布满开⽚纹,紫藤花及⽉季花分施粉彩,紫、粉红、绿、粉绿等⾊料堆朵深厚,紫藤花房均以赭⾊钩边。

器底⽩地上青花书「慎德堂制」四字⼆⾏楷款。

「慎德堂」为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宫内的堂号,道光年间不少以「慎德堂制」为款识的各种器物,盖碗尤多。

此器满画纹饰,华丽⼤⽅,然与清盛期乾隆官窑相较,圈⾜底部的修饰,则略嫌粗糙,蓝地凹凸不匀,画⼯亦⽆前代之精细。

⽂物尺⼨:底径:4.6cm 总⾼:8.9cm ⼝径:10.7cm清嘉庆·粉彩⼋仙图束腰盖碗⼀对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底款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之盖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清光绪,通⾼8.8cm,⼝径11cm,⾜径4.4cm。

碗圆盖,抓钮,⼝微撇,弧腹,圈⾜。

以粉彩为饰,盖⼝沿涂⾦线⼀周,碗内壁施⽩釉,盖⾯及碗外壁施绿釉,其上绘飞鸟和花卉纹。

盖钮⾥及碗外底以红彩书“⼤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碗是在翠绿⾊地上⽤紫、黄、草绿、深绿⾊描绘花纹,⼗分别致。

图案与光绪元年(1875年)和⼆年(1876年)⽣产的⼤雅斋款瓷器图案风格相近,或为同⼀时期的产品。

盖碗的历史发展

盖碗的历史发展

盖碗的历史发展导语: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

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

“茶托”又称“茶船”。

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

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士兵打战需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武器才能上战场,我们爱喝茶的人泡茶当然需要了解茶器才能泡出一手好茶啦。

今天,店铺给大家介绍茶器里一个重要的角色——“盖碗”君,让各位详细了解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1、历史相传,盖碗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

崔宁与其女儿都特别喜爱喝茶,那时的茶杯没有衬底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奇思妙想发明了木盘子来托茶杯。

但茶杯容易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

2、发展基于兴趣,她后来把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们称赞不已。

到后来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

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四川成都地区诞生了。

3、寓意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顾名思义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

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用盖碗品茶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4、材料根据制作的'原料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白瓷盖碗、汝窑盖碗和青花瓷盖碗。

白瓷盖碗最便宜,像店铺这样的屌丝就爱用。

汝窑盖碗更适合土豪,老板们的佳选。

盖碗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对做工的要求却比较高。

因为盖碗要做得严丝合缝,手绘要精美,做起来是比较难的。

5、使用盖碗早期是个人使用,也就是冲泡与饮用合二为一,在清朝最为盛行使用盖碗来喝茶。

后来盖碗被当作茶壶来使用,因为使用盖碗泡茶更易于观察汤色和掌握浓度,并且清洗起来也比茶壶容易得多。

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器,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陶瓷的盖碗工艺有哪些

陶瓷的盖碗工艺有哪些

陶瓷的盖碗工艺有哪些
陶瓷的盖碗工艺包括以下几种:
1. 唐三彩:唐三彩瓷器是中国唐代的一种彩绘陶瓷,通常是粗陶烧成,然后在胎体上绘制图案,采用黄、绿、白三种主要颜色,形成鲜艳多彩的效果。

2. 青花瓷:青花瓷是一种著名的中国传统瓷器,通常以白色胎体上绘制蓝色的花纹图案。

青花瓷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先将瓷胎烧制成坯体,然后进行绘画,最后再次进行烧制。

3. 白瓷:白瓷是一种以白色为主的陶瓷器,它的特点是胎体细腻光滑,没有斑点和色彩。

白瓷的制作工艺需要精细的调制瓷泥和高温烧制,以保证瓷器的质地纯净。

4. 磁州窑:磁州窑是中国北方著名的窑炉之一,主要生产瓷器。

磁州窑的盖碗工艺多采用青花瓷和白瓷的制作工艺,具有韵味独特的装饰效果。

5. 官窑:官窑是指在唐宋时期由宫廷控制的瓷器窑口,它制作的瓷器工艺精湛,瓷胎细腻光滑。

官窑盖碗常以青花瓷和铁线纹等装饰,制作出高雅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工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制作流程,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的瑰宝。

元代瓷器造型特点

元代瓷器造型特点

元代瓷器造型特点介绍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瓷器制作技术和造型风格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

在元代,瓷器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本文将详细探讨元代瓷器造型的特点,包括形状、纹饰、装饰技法等方面。

形状特点元代瓷器的形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盖碗、盘、罐、瓶、碟等。

以下为元代瓷器的形状特点:1. 盖碗•盖碗是元代常见的瓷器形状之一。

•元代盖碗的特点是碗身通常较深,口径较大,碗盖也较为厚重。

•盖碗多用于盛装食物或茶汤,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

2. 盘•元代的瓷盘制作精美,形状多样,有浅盘、深盘等。

•盘的边沿常常呈波浪状或齿状,造型优美。

•其中,鱼鳞盘是元代盘的典型样式,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3. 罐•元代的瓷罐形状多样,有圆形、方形、长颈罐等。

•瓷罐多用于贮存物品,造型稳重大气,有实用价值。

•其中,青花罐是元代瓷器中常见的一种,以其蓝白相间的装饰而备受青睐。

4. 瓶•元代的瓷瓶多为长颈瓶和扁瓶形状。

•瓷瓶的颈部常常采用曲线和直线相结合的设计,独具匠心。

•元代瓷瓶的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5. 碟•元代的瓷碟多为浅碟或盘碟形状。

•瓷碟的边沿常呈波浪状,造型独特。

•其中,青花碟是元代瓷器中经典的一种,以其蓝白相间的纹饰而著名。

纹饰特点元代瓷器的纹饰丰富多样,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以下为元代瓷器的纹饰特点:1. 青花•元代青花是瓷器上常见的一种纹饰。

•青花是用蓝色颜料在瓷器上进行绘制,其色调深浅和线条粗细都经过精心考究。

•其中,元代青花釉上彩是重要的一种工艺,以其逼真的绘画风格而广受赞誉。

2. 多彩•元代的多彩瓷器较为罕见,但在一些宫廷作品和贵族收藏中仍能见到。

•多彩采用多种颜料进行绘制,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

•其中,釉上五彩是元代的一项重要工艺,用多种颜色绘制,囊括了红、黄、蓝、绿等多种色彩。

3. 地氏釉•地氏釉是元代瓷器上常见的一种纹饰技法。

•地氏釉指将混合了不同颜色颗粒的釉料涂抹于瓷器表面,然后进行烧制,形成独特的纹饰效果。

盖碗形状分类

盖碗形状分类

盖碗形状分类
盖碗是一种常见的餐具,其形状因制作工艺、用途和地域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盖碗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状:
1. 圆碗盖:这种盖碗最常见,碗和盖的形状都是圆形,外形简单,容易制作。

2. 方碗盖:这种盖碗的碗和盖都是方形的,外形更加方正,适用于一些传统的餐饮场合。

3. 六边形碗盖:这种盖碗的碗和盖都是六边形的,外形独特,适合用于一些高档餐厅。

4. 珐琅碗盖:这种盖碗的碗和盖都是珐琅制作的,外形光亮,质感好,适合用于高档餐饮场合。

5. 敞口碗盖:这种盖碗的盖是敞口的,碗和盖都是圆形的,通常用于泡茶或者放置水果等。

除此之外,盖碗还有一些特殊的形状,如长方形、椭圆形等,这些形状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的。

总的来说,盖碗的形状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合进行选择。

- 1 -。

冰种盖碗鉴定最简单的方法

冰种盖碗鉴定最简单的方法

冰种盖碗鉴定最简单的方法冰种盖碗鉴赏:探索瓷器艺术的微妙之处在中国的茶文化中,盖碗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茶具,尤其是对于追求品质和仪式感的茶人来说。

其中,冰种盖碗因其独特的质地和美学价值,更是备受推崇。

然而,要真正鉴别出一块优质的冰种盖碗,并非易事,需要对瓷器的历史、工艺以及特性有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带你走进冰种盖碗的世界,探讨其鉴定方法,让你在品茗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瓷器艺术的魅力。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冰种盖碗。

冰种,源自翡翠的一种名称,形容瓷器如冰般透明,质地细腻,光泽如玉。

冰种盖碗,通常指用高岭土、白瓷土等优质原料制成,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的白瓷盖碗,其色泽洁白,透明度极高,犹如冰块般纯净。

1. 观察色泽与透明度冰种盖碗的鉴赏首要之义在于其色彩与透明度。

好的冰种盖碗,其白色应如羊脂玉般温润,透亮而不刺眼。

透过碗壁,可以清晰看到手指的轮廓,这种通透感是普通瓷器难以企及的。

如果色泽偏黄或有杂质,那可能并非真正的冰种。

2. 珍视釉面与质感冰种盖碗的釉面应该是光滑细腻,没有气泡或杂质,触感如丝绸般柔滑。

用手轻轻抚摩,能感受到一种冰凉的触感,这是由于其极高的瓷质密度和烧制温度决定的。

如果有粗糙感或者明显划痕,说明工艺水平有待提高。

3. 重量与声音冰种盖碗因为材质精良,通常比同等大小的普通瓷器更重。

拿起盖碗,轻轻晃动,听其发出的声音。

优质的冰种盖碗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敲击玉石,这是其内部结构紧密,瓷质坚硬的体现。

反之,若声音沉闷,可能为次品。

4. 工艺细节观察盖碗的制作工艺,包括线条流畅度、图案精细度、边缘处理等。

冰种盖碗的工艺要求极高,每一处都需精心打磨,无瑕疵。

如果发现有明显的工艺缺陷,如不平整、接缝不齐,可能是手工技艺的问题。

5. 品牌与历史背景了解盖碗的品牌和生产地也是鉴定的重要环节。

知名品牌的冰种盖碗往往有着严谨的工艺流程和优良的传统,而历史悠久的产地如景德镇,其产品往往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

总的来说,鉴定冰种盖碗并非单纯凭借肉眼,而是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盖碗形状分类

盖碗形状分类

盖碗形状分类
盖碗是一种常见的餐具,它可以用来盛放米饭、汤等食物。

根据盖碗的形状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圆形盖碗:这种盖碗的盖子和碗身都是圆形的,常见于饭店和家庭使用。

2. 方形盖碗:这种盖碗的盖子和碗身都是方形的,比较少见,但在一些西餐厅中会使用。

3. 椭圆形盖碗:这种盖碗的盖子和碗身呈椭圆形,比较常见于日式料理店。

4. 扁盖碗:这种盖碗的盖子比较扁平,碗身比较深,常用于盛放面条等食物。

5. 高脚盖碗:这种盖碗的碗底比较高,碗子比较深,可以保持食物的温度,常用于盛放扁食等食物。

以上是盖碗的一些常见形状分类,不同形状的盖碗有不同的用途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盖碗可以提高用餐的舒适度。

- 1 -。

古代瓷碗简介

古代瓷碗简介

古代瓷碗简介
古代瓷碗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种重要器形,历史悠久,造型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以下是一些古代瓷碗的简介:青花瓷碗:青花瓷碗是古代瓷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白色为底,上面绘制有青色花纹,色彩对比强烈,图案精美。

青花瓷碗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次烧制和打磨,因此价格也比较昂贵。

斗笠碗:斗笠碗是一种口沿外撇、腹部下收的瓷碗,形状像一顶斗笠,因此得名。

斗笠碗最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宋、元、明、清等朝代,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经典器形之一。

白瓷碗:白瓷碗是一种以白色为主的瓷碗,制作工艺简单,价格相对较为亲民。

白瓷碗的质地细腻,透光性好,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釉里红碗:釉里红碗是一种在瓷器釉层下直接绘制红色花纹的瓷碗,色彩鲜艳,图案生动。

釉里红碗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在高温下反复烧制,因此价格也比较高。

除此之外,还有青瓷碗、五彩瓷碗、粉彩瓷碗等多种古代瓷碗。

这些瓷碗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艺术品,反映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高超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带釦,才是古代陶瓷最高境界!

带釦,才是古代陶瓷最高境界!

带釦,才是古代陶瓷最高境界!釦,即在瓷器口沿镶金银油滴天目九州国立博物馆藏北宋耀州窑青釉五瓣葵囗金釦碗陕西西历史博物馆藏耀州窑青釉刻花花卉纹银扣花口钵吕氏家族墓地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南宋修内司官窑粉青钵南宋官窑钵1150万北宋定窑牙白划花回纹茶盏托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金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碗(正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金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碗(内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金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碗(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金定窑白釉刻流云纹方洗(整体)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金定窑白釉刻流云纹方洗(内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金定窑白釉刻流云纹方洗(底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执壶和定窑浅刻花卉纹温碗故宫北宋定窑白瓷划花牡丹纹碟(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白瓷划花牡丹纹碟(底)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白瓷划花萱花罐(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白瓷划花萱花罐(底)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盆白釉划花螭龙花卉纹葵口盘成交价:RMB 29,900,000 北宋定窑白釉扣口弦纹三足炉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碗金定窑白釉印花莲池鸳鸯盘宋金定窑模印执莲童子娃娃碗大英博物馆藏北宋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北宋至金定窑模印凤穿牡丹纹花口盘大英博物馆藏北宋定窑划花宝相花折沿盘二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划花宝相花折沿盘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划花牡丹葵瓣口盘(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划花牡丹葵瓣口盘(底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划花螭龙纹盘(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定窑划花螭龙纹盘(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至金定窑庭院婴戏图镶铜口盘大英博物馆藏北宋至金定窑印花牡丹婴戏纹碗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金定窑白瓷印花蟠龙纹碟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北宋-金定窑白瓷划花莲花纹碟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金釦口青瓷器托辽代圣宗贵妃墓鹦鹉纹银釦口青瓷执壶辽代圣宗贵妃墓南宋吉州窑天目盏京都国立博物馆耀州窑金釦碗曜变天目· 国宝藤田美术馆藏国宝油滴大阪东洋陶磁美术馆藏南宋建窑镶金边黑釉茶盏(正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南宋建窑镶金边黑釉茶盏(底部)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南宋建窑兔毫盏(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兔毫盏(内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兔毫盏(底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黑釉盏(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黑釉盏(内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黑釉盏(底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银毫盏(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银毫盏(内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银毫盏(底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黑釉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黑釉盏(背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兔毫敞口盏(正面)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兔毫敞口盏(内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南宋建窑兔毫敞口盏(底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禾目天目东洋陶磁美术馆陈列波士顿美术馆被藤田家族收藏过的一件建窑兔毫茶盏,以2015万元价格成交建窑“油滴天目”茶碗南宋·直径12.2cm成交价11,701,000美元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棱髹漆平脱鎏金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汉代银釦漆器奁汉代金釦漆器奁END高古瓷了解一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瓷碗欣赏盖碗
盖碗简介: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

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

清乾隆·油红御制诗盖碗
清光绪·黄釉粉彩万字纹万寿无疆盖碗
清光绪·黄地绿龙盖碗
清光緒·黄地粉彩喜鹊盖碗
清·粉彩紫藤花鸟纹蓝地盖碗
公元纪年:1821~1850
道光纹识描述:碗底及盖足内白釉无纹外,余均施蓝地粉彩,碗内及盖内均绘紫藤花卉纹;碗外壁及盖面则饰紫藤花鸟及月季花。

蓝地施釉浓淡不匀,布满开片纹,紫藤花及月季花分施粉彩,紫、粉红、绿、粉绿等色料堆朵深厚,紫藤花房均以赭色钩边。

文物描述:碗敞口,深腹,矮圈足,带盖。

碗底及盖足内白釉无纹外,余均施蓝地粉彩,碗内及盖内均绘紫藤花卉纹;碗外壁及盖面则饰紫藤花鸟及月季花。

蓝地施釉浓淡不匀,布满开片纹,紫藤花及月季花分施粉彩,紫、粉红、绿、粉绿等色料堆朵深厚,紫藤花房均以赭色钩边。

器底白地上青花书「慎德堂制」四字二行楷款。

「慎德堂」为道光皇帝在圆明园行宫内的堂号,道光年间不少以「慎德堂制」为款识的各种器物,
盖碗尤多。

此器满画纹饰,华丽大方,然与清盛期乾隆官窑相较,圈足底部的修饰,则略嫌粗糙,蓝地凹凸不匀,画工亦无前代之精细。

文物尺寸:底径:4.6cm 总高:8.9cm 口径:10.7cm
清嘉庆·粉彩八仙图束腰盖碗一对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底款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之盖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清光绪,通高8.8cm,口径11cm,足径4.4cm。

碗圆盖,抓钮,口微撇,弧腹,圈足。

以粉彩为饰,盖口沿涂金线一周,碗内壁施白釉,盖面及碗外壁施绿釉,其上绘飞鸟和花卉纹。

盖钮里及碗外底以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碗是在翠绿色地上用紫、黄、草绿、深绿色描绘花纹,十分别致。

图案与光绪元年(1875年)和二年(1876年)生产的大雅斋款瓷器图案风格相近,或为同一时期的产品。

盖碗的器形有撇口式与直口折沿式两种,腹部下收,圈足,盖多扣于碗的内口。

清光緒·黄地粉彩福寿盖碗
定窑酱釉盖碗
定窑酱釉盖碗盖面
定窑酱釉盖碗底部
定窑酱釉盖碗,宋,通高6cm,口径12cm,足径5.3cm。

碗直口,深腹,圈足。

盖顶置瓜蒂形纽。

通体施酱色釉,碗口沿及圈足无釉,露胎处呈白色。

宋代定窑除以烧造白釉瓷器著称外,其黑釉、酱釉瓷器也相当精美,俗称“黑定”、“紫定”。

与定窑白釉瓷器相比,这些器物烧造数量较少,因此更显珍贵。

这种形制的盖碗,在宋代北方各窑场普遍烧造,以河南、河北两省居多,除酱釉品种外还见有白釉、青釉器物。

这些器物一般无纹饰,也有个别以刻划莲瓣纹装饰。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底款
黄地红蝠金团寿字纹盖碗,清同治,通高8.8cm,口径10.5cm,足径4.2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

里施白釉,外施黄釉为地,上饰金彩“寿”团字纹,盖面和腹壁各书两周、3周,每周8字。

字间以红彩蝙蝠纹和蓝彩“卍”字纹相隔。

抓钮及足内施白釉,书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盖碗造型规整,黄釉呈娇嫩的明黄色,釉面莹润亮泽。

团“寿”字纹装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之一。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盖面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底部
仿朱漆菊瓣式盖碗,清乾隆,通高9.1cm,口径11.5cm,足径4.5cm。

这是一件仿照漆器釉色的盖碗。

碗呈菊瓣式,圆口,深弧腹,圈足外撇。

盖为覆碗式,菊瓣形口,盖面隆起,上置圈形抓纽。

盖内金彩书乾隆御题诗一首:“制是菊花式,把比菊花轻。

啜茗合陶句,浥露掇其英。

”碗内外通施仿朱漆釉,色质逼真。

外底署金彩篆书“乾隆年制”双行四字款。

盖碗属于饮茶用具,饮茶是文人墨客的雅事。

乾隆皇帝嗜茶,常作诗品茗,在许多陶瓷茶具上都留有乾隆帝的御题诗句。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底部
“慎德堂制”款粉彩梅花纹盖碗,清道光,通高10cm,口径11.5cm,足径4.7cm。

碗直口,圈足。

盖为覆盘式。

内壁施白釉,外壁以粉彩装饰。

碗与盖的主题纹样为折枝梅花,辅以如意云头纹做边饰。

圈足内施白釉,外底及盖顶抓纽内均署红彩楷书“慎德堂制”双行四字款。

“慎德堂”是道光皇帝在圆明园内的行宫,署“慎德堂制”款的瓷器是道光皇帝的御用品。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底款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清同治,通高9cm,口径10.5cm,足径4.3cm。

碗敞口,深弧壁,圈足。

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

盖面和腹壁外均施黄釉为地,均匀分布4组五福捧寿纹,图案空间上下各绘4组折枝桃,每组空间绘4个结带“卍”字。

抓钮及足内施白釉,均署红彩“同治年制”4字双行楷书款。

此盖碗造型规整,釉面莹润亮泽。

纹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专门为慈禧太后祝寿所订烧的瓷器。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底部
黄地粉彩百蝶纹盖碗,清同治,高8.4cm,口径10.7cm,足径4.2cm。

盖面隆起,合于碗口内。

碗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盖顶均有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碗里为白釉,盖面及碗外壁为黄地粉彩蝴蝶纹饰,蝴蝶翩翩飞舞,色彩丰富。

据史料记载,同治七年(1868年),清宫为同治皇帝大婚订烧了一批瓷器,多以明黄为地,上绘各种吉祥喜庆纹饰,多达十余种,如鹊登梅、红蝠团寿、五蝠捧寿、梅雀、丛竹、朵兰等。

墨彩籁瓜纹盖碗
墨彩籁瓜纹盖碗
墨彩籁瓜纹盖碗
墨彩籁瓜纹盖碗底部
墨彩籁瓜纹盖碗,清同治,高9cm,口径10.3cm,足径4.4cm。

盖面隆起,合于碗口内。

碗敞口,深腹,圈足,盖顶及足内均有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器内外均以墨彩饰过枝籁瓜、蝴蝶、竹纹。

胎体较轻薄。

墨彩表面暗涩无光,纹饰笔触较为拘谨。

籁瓜纹为晚清瓷器的常见纹饰,此器纹饰、造型均显示了晚清瓷器的装饰特征。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底部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清光绪,高9.5cm,口径11cm,足径4.2cm。

盖碗圆形,深腹,圈足。

外底白釉地上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

通体施黄釉为地,墨彩绘花蝶纹。

盖近底和碗的口沿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清乾隆·胭脂紫地轧道粉彩盖碗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盛于乾隆时期,由于此釉为低温釉,烧制难度颇大,胭脂红釉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的称“胭脂水”。

此盖碗外壁遍施胭脂紫釉为地,色彩深沉,釉色极佳,上绘粉彩花卉纹,并作轧道纹饰。

轧道技法初用于乾隆年间的珐
琅器上,又叫“锦上添花”。

盖碗的碗盖、足内均施白釉,足内并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矾红篆书款。

盖碗器型规整,画工精湛,釉质莹润,无不体现出皇家雍荣典雅之气韵。

清乾隆·粉彩八吉祥盖碗
清乾隆·斗彩描金博古八宝图竹节耳盖碗景德镇窑
仿雕漆珊瑚红釉银里盖碗,清乾隆年制
墨彩籁瓜纹盖碗
墨彩籁瓜纹盖碗
墨彩籁瓜纹盖碗
墨彩籁瓜纹盖碗底部
墨彩籁瓜纹盖碗,清同治,高9cm,口径10.3cm,足径4.4cm。

盖面隆起,合于碗口内。

碗敞口,深腹,圈足,盖顶及足内均有红彩“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器内外均以墨彩饰过枝籁瓜、蝴蝶、竹纹。

胎体较轻薄。

墨彩表面暗涩无光,纹饰笔触较为拘谨。

籁瓜纹为晚清瓷器的常见纹饰,此器纹饰、造型均显示了晚清瓷器的装饰特征。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底部
黄地墨彩花蝶纹盖碗,清光绪,高9.5cm,口径11cm,足径4.2cm。

盖碗圆形,深腹,圈足。

外底白釉地上红彩书“永庆长春”4字楷书款。

通体施黄釉为地,墨彩绘花蝶纹。

盖近底和碗的口沿红彩书“大雅斋”3字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书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