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厂化农业的基本现状

合集下载

世界工厂化农业的基本现状

世界工厂化农业的基本现状

世界工厂化农业的基本现状1、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世界农业设施大体上经历了保护地栽培邙日畦、小棚、中棚)、塑料大棚、普通温室、现代温室、植物工厂一一由低水平到高科技含量――的发展阶段,最初期的农业设施只是为了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还远谈不到"工厂化",现代的植物工厂能在完全密闭、智能化控制条件下实现按设计工艺流程全天候生产真正实现生产工业化。

1.1 主要国家温室类型与生产方式目前大多国家生产上应用的以塑料温室为主,荷兰以玻璃温室为主。

荷兰、日本、美国、以色列、法国是世界温室应用最广泛的国家,英国、丹麦等北欧国家气候寒冷,冬季不能生产,生产上温室应用并不太多,但研究水平很高。

德国的温室主要用于育苗和特种用途植物的生产。

大多数国家的温室,骨架材料为钢材和铝合金屋顶。

覆盖材料分外覆盖率材料与内覆盖材料,外覆盖材料为各种塑料薄膜、玻璃、玻璃纤维加强聚酯板,美国近年开发出聚碳酸酯板作为覆盖材料;内覆盖材料有保温幕帘(冬季或夜间保温)、遮阳网或各种降温材料(夏降温降湿)。

国外温室的覆盖材料都有高透光、保温性好、防尘、无滴、抗老化、使用期长等特点,近年来日本、美国开发的功能膜具有光谱选择、降温、杀菌、防虫等特性。

目前温室用能源基本以燃油为主,少数用天然气。

1.2 主要国家温室种植品种概况世界各国的温室主要用于园艺植物的生产,主要种植品种是蔬菜、花卉,其次是特种水果,蔬菜品种中又以果菜类为主,少量以水培方式生产的温室和植物工厂种植叶类蔬菜。

温室种植产量最高的每亩可产黄瓜4 万公斤,相当于露地生产产量的8 倍,以色列创造出每公顷温室每季收获300万支玫瑰的高产量(表 2 列出主要国家温室栽培面积、品种与产量水平)。

2、生产发展趋势2.1 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温室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面积呈扩大趋势,80 年代末以来,各国新建温室都是大型现代温室。

荷兰提出温室最适宜的面积大小,按每3人单元计算面积为 1 公顷;日本提出发展单栋面积达5000平方以上的温室,其单栋面积约5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温室1977-1988年只有7座,从1988年开始的8 年间新建38 座,其中玻璃温室24 座;美国1994年以来在南部新建多处大型温室,单栋面积为20 公顷;其他国家温室也呈现面积扩大的趁势。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分析

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分析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一、农业产业化基础的急待加强(一)“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提出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农业和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战略而首先提出来的。

进入90年代,山东实施按产业化组织农业生产的新思路,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潍坊市于1993年初率先提出“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的农业发展战略。

同年4月,山东省农委组成专门调查组赴潍坊及其所辖县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之后,向省委、省政府提交了《关于按产业化组织发展农业的初步设想与建议》的报告。

1993年7月18日和8月19日,农民日报》两次刊登了时任山东省农委主任的王渭田同志的文章《产业化是发展市场农业的重大战略》。

这篇文章是已知全国性报刊上有关农业产业化的第一篇文章(姜奇平,1997)。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

近几年更是在全国掀起了农业产业化研究和实践的热潮,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1995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超常规的篇幅和版面介绍了潍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验,并配发了题为《论农业产业化》的社论。

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批准的我国《国民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稳定党在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发展联结农户的中介组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化转变。

”(二)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的现状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②农业产业化产生和发展的条(原因)和客观必然性;③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④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⑤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

农业现代化存在问题2019-07-211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业部门的介⼊、现代要素的投⼊、市场机制的引⼊和服务体系的建⽴,⽤现代⼯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平的新型农业,其基本⽬标是提⾼农业综合⽣产⼒,增加农民收⼊,缩⼩⼯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个良好的⽣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按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改⾰开放前和改⾰开放后。

1.1改⾰开放前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早在新中国成⽴前⼣就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我党执政的⼀项重要任务⽽明确提了出来。

新中国成⽴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进⾏,对农村⼟地实⾏公有制,在⾃愿互利,典型⽰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下,引导农民⾛互助合作的道路,对农业进⾏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全⾯完成,中国开始了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时也开始进⼊“以苏联为戒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历史时期。

这⼀时期,由于同志和党中央强调农业机械化建设和⽔利设施建设,当时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以这两⽅⾯建设为重点,全国掀起了⼀股脱离国情和农业⽣产规律的,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奋⽃的热潮。

上世纪六⼗年代初,在经历了化运动和“”挫折之后,我党对农业现代化提出要实⾏“四化”,即机械化,化肥化,⽔利化和电⽓化。

但是,由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与党的政治路线上的“左”的错误搅和在⼀起,使我国农村所有制关系带上了超越阶段的倾向,不适应农村⽣产⼒发展的实际,结果事与愿违,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仅没有加快,反⽽压抑了农民的⽣产积极性,使农业效益低下,农村发展缓慢。

1.2改⾰开放后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党的⼗⼀届三中全会后,我党以邓⼩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建⽴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不改变⼟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新⼟地经营⽅式和⽣产组织形式,把集体所有的⼟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农户使⽤,农业⽣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负盈亏,农民⽣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集体的,剩下都是⾃⼰的”。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一、高科技农业世界农业的发展证明,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高科技的应用成为现代农业的首要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

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

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

1.生物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核心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领域。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将会出现重大突破,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成就,这将集中体现在新物种塑造、新快速繁育技术应用、新农业工厂构建、新人造食品和饲料生产、新能源开发和新空间领域拓展等方面。

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将推动现代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仅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创造家畜和作物新品种,从而使培育新品种的时间从20,25年缩短到3,5年,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用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海洋作物,可以实现使用海水灌溉,从而节约淡水资源的使用。

“分子农业”则是利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实现商业上大规模生产蛋白质、药物、疫苗及酶等物质,用于预防和治疗人和动物的疾病。

由于利用植物生产提取类物质,易于操作和规模化生产,为农业发展的工厂化奠定了科技基础,它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

2.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农业领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开辟新的生物资源,拓宽农业生产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如通过工厂化微生物工程的发展,将形成非绿色植物的、不污染环境的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研究开发可更新的纤维素、工农业废气、废液、废渣,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建立单细胞工业及海藻生物技术产业等;在水产、畜牧、园艺温室及多年生果树栽培领域发展设施农业,实现人工创造环境,建设全过程自动化工厂,以达到高效率、高产值和高质量。

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新模式是以养殖废水在水处理设备净化后再利用为核心技术特点,并交叉结合普通动物学、机械工程学、环境工程学、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土木工程学等多学科综合衍生的一种新的集约化养殖模式。

1国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现状1.1国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概况国外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欧洲发达国家的鱼类集约化养殖,核心技术基础来源于内陆海洋水族馆、智能化水族箱和流水高密度养殖模式等[1],经历准工厂化、工厂化和工业化循环水养殖3个阶段,现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现代渔业科学管理智能化。

随着欧盟水框架指令的颁布,循环水养殖已成为欧美一些国家的国策和水产发展重点[2-4]。

欧洲循环水养殖系统(RAS )构建技术早期主要发起于荷兰和丹麦,以养殖非洲鳗鱼、鳟鱼和鲶鱼等淡水养殖种类为主。

荷兰RAS 通常是室内封闭系统,用于非洲鲶鱼和鳗鱼的生产。

丹麦典型RAS 为户外的半封闭式系统,用于养殖鳟鱼。

随着RAS 技术的发展和重视程度的递增,循环水养殖的水产物种多样性显著性增多,主要养殖品种包括大西洋鲑、罗非鱼、鳗鱼、鳟鱼、大菱鲆、非洲鲶鱼、比目鱼和虾等十几个品种[5-6]。

截至2014年,美国和欧洲共建成360家RAS 养殖基地,其中挪威和加拿大循环水技术尤为先进,循环水系统主要应用于鲑鱼养殖生产[5]。

从1985到2000年,欧洲一个典型的农场生产鲑鱼苗的能力(以生物量核算)平均增长了约20倍。

苏格兰的生产力从1996年到2006年翻了一番,现在每年可生产超过15万尾鲑鱼苗。

在欧洲西北部及加拿大、智利等国家,大型国际水产养殖公司不断收购较小的公司,形成专业化运作的集团企业。

比如,苏格兰、挪威和荷兰公司的产量占鲑鱼总产量的比例高达85%以上[7]。

欧洲发达国家采用封闭循环水养殖技术开展苗种培育和养殖的企业日益增多,如英国Bluewater Flatfish Farm ,法国France Turbot SAS ,德国Ecomares Marifarm GmbH 等,并朝着专用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形成养殖装备制造、系统设施集成和产业化应用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2007-11-21 中国改革论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世界农业在既有的现代化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发展,农业日益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福利的贡献点。

从发展角度看,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出六大趋势。

一、高科技农业世界农业的发展证明,科学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

高科技的应用成为现代农业的首要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不断突破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新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的先导和发展动力。

这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

这些科学技术的应用,一是可以提高单位农产品产量,二是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三是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四是可以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

1.生物技术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的核心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具挑战性的领域。

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将会出现重大突破,并在产业化方面取得成就,这将集中体现在新物种塑造、新快速繁育技术应用、新农业工厂构建、新人造食品和饲料生产、新能源开发和新空间领域拓展等方面。

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将推动现代农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仅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创造家畜和作物新品种,从而使培育新品种的时间从20~25年缩短到3~5年,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用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海洋作物,可以实现使用海水灌溉,从而节约淡水资源的使用。

“分子农业”则是利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等现代生物技术,实现商业上大规模生产蛋白质、药物、疫苗及酶等物质,用于预防和治疗人和动物的疾病。

由于利用植物生产提取类物质,易于操作和规模化生产,为农业发展的工厂化奠定了科技基础,它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主流。

2.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农业领域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开辟新的生物资源,拓宽农业生产领域,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引言进入21世纪前页,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实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

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中,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选择了以高新技术领域作为竞争的突破口,如通过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农药、动物疫苗、动植物生物调节剂、生物肥料、生物反应器的突破,推动了农业向优质、高效、无污染方向发展;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控程度。

发展中国家选择以主要作物的高产品种和高产技术为突破口,发展灌溉技术和旱作技术,以解决大片半干旱、干旱和沙漠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全面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

一、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1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培育出一批产量更高、质量更优、适应性更强的农作物新品种,使农业的自然生产过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类的直接控制。

1.1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开发出一批优质、高产、多抗、专用、特用等目标性状的作物新品种。

1.2利用生物技术不断拓宽农作物遗传改良途径,育种技术和方法不断创新。

1.3作物遗传育种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不断的深化。

1.4植物病虫害的诊断和控制。

1.5畜禽育种及繁殖技术,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应用,为培育出许多优良的畜禽新品种提供了技术基础,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及其它繁殖新技术已经产业化,今后研究提高家畜繁殖效率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遗传改进提高繁殖率;采用胚胎移植和其他繁殖新技术缩短世代间隔,提高猪、牛、羊的多产性能。

1.6畜禽疾病防治技术。

1.7饲料加工与利用技术。

1.8农牧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

2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正在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

2.1工厂化种植技术,综合利用多种科技成果,模拟植物最佳生长条件可以不分季节、夜以继日、连续不断地进行生产,使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量大大增加2.2工厂化养畜禽技术,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养殖场的光照、通风、消毒、饲料和水的投放,最大限度地增加产量2.3工厂化农业车间,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2.4园艺作物温室栽培技术2.5温室无土栽培技术2.6植物工厂,应用近代先进技术设备,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条件,全年均衡供应农产品2.7地膜覆盖栽培技术3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计算机网络技术被应用于农业领域,使农业生产活动与整个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生产过程的困难,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进入一个新阶段。

300亩工厂化瓜果蔬菜育苗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0亩工厂化瓜果蔬菜育苗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00亩工厂化瓜果蔬菜育苗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二、项目的实施目标及指导思想 (3)三、项目的规模、内容与特色 (4)四、项目选址分析 (8)五、项目建设技术方案 (15)六、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22)七、项目的管理与实施进度 (26)八、项目的投资和支出情况 (29)九、项目的效益分析 (30)十、项目实施结论 (35)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某供销总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2009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认定我社为全国基础薄弱县级供销社。

该公司下辖14个直属公司,19个中心服务站,678家农资经营网点,108家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现有在职干部职工79人。

其中:高级经济3人,经济师10人,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3人,会计师3人,审计师2人,统计师2人。

公司主要从事百货、中小农具、农药、农膜、化肥、日用品等购销业务,注册资金52.7万元。

近年来由于竞争激烈、经营阵地萎缩的影响,经济困难,基础十分薄弱。

2008年某供销总公司新的领导班子成立后,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经营阵地不断萎缩,供销社形象在人民群众心目中逐渐谈化的局面不等不靠,大胆改革,真抓实干,首先从农资、回收经营网点的恢复入手,仅半年多的时间,全县农资经营网点恢复306家,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恢复68个,新建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中心3个。

目前,全县各乡镇重点集市已全部恢复农资经营网点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当年总公司营业额突破2亿元,其中农药化肥等农资商品及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占整个经营的3/4。

其次是积极参与全县农业产业化的调整,由总公司发起成立的“某县程庄瓜里蔬菜专业合作社”让供销系统多数干部职工看到了供销社生存的希望和工作的方向,找准了为农服务的切入点。

该专业社现有社员580户,入股资金46万元,耕地面积2950亩,大棚瓜菜面积1800亩,2008年大棚瓜菜平均亩收入超过1万元。

供销总公司承担该专业合作社农药、化肥、农膜、种子统一购销供应,产品集中销售、生产技术统一指导的重任。

全球化肥、农药、农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全球化肥、农药、农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疣稻

一直吃五常大米,你吃的是正宗的吗?
龙雨舀五常大米 有身份证的五常大米
咨询热线:400-045-0088
除草剂
草甘瞬原药库存低位,各工 厂排单交货为主,且中间体甘氨 酸停工厂家较多,市场价格十分 坚挺,目前报到2.85万元/吨;草 鞍瞬原药目前供应依旧紧张,报 价在17.5万元/吨的高位;敌草 快母药出口订单较多,厂家排单 为主,市场报价3.2万元/吨。
二甲戊灵原药厂家在交付 前期的淡储订单,货源较为紧 张,市场价格报到5万元/吨以 上。氟磺胺草醯原药市场上原药 及制剂均有一部分库存,市场报 价在实物9万元/吨左右。
市场成交活跃,报价86万元/吨。 烟碱类原药的基础原材料
涨价幅度较大,各厂家谨慎报 价,且河北疫情影响了工厂开 工,下游出现集中拿货情况。
菊酯类中间体瞇醛和功夫 酸仍旧在高位,原药价格本周出 现大的变化,各工厂均无现货接
单哼效氯氟氧菊酯原药报19.5 万元/吨。
毗呀酮原药受中间体上调
的影响,市场价格到18.5万元/ 吨。氟睫虫酰胺原药终端市场爆 发增长,部分制剂企业仍未备 货,后期各厂家的产量和库存, 可能会与集中需货量存在较大 矛盾,供应链稳定性存在较大考
由于全球化肥需求下滑, 钾肥和尿素价格下跌。北京市 农林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 究所串丽敏博士分析说,近期 影响化肥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 体现在供需变化、上游原料成 本、农产品价格、气候影响和 人工运输成本等方面,化肥价 格由市场供需形势主导,由于 需求动力不足,影响价格下跌 波动。
农药 成本价格双降 企业竞争加剧
智库报告显示,2019年全 球农药总销售额为659亿美元, 同比增长0.8% ,其中2019年全 球作物用农药市场销售额为 577.9亿美元,同比增长0.4%; 非作物用农药的销售额为78亿

珠三角基塘农业的现状与出路

珠三角基塘农业的现状与出路

中山基塘农业的现状与出路前言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三农”问题。

珠三角目前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之一,工业强镇、工业立镇成为其发展纲领,农业成为工业的发展的服务对象继续做贡献。

中山的农业面临既要满足本地巨大人口的基本需求又要具有进入港澳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因此,农业生产的问题要重新从全盘和长远考虑,怎样让原来的基塘农业模式再展雄风,继续发挥其在新的形势下的优势呢?基塘农业的辉煌被称为“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在改革之前是靠农业称雄厚全省甚至全国的,农产品无论是产量还是种类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其中有一种生产模式是特有的,那就是基塘农业,它是珠江三角洲人民智慧杰作,由于珠三角河网众多,地势低洼,土地不肥沃,农民以水产养殖为主,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综合利用与养鱼有关的条件,充分发挥一石多鸟的作用,创造的一种以鱼塘为主体的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具体是鱼塘的塘基上种桑、种蔗、种果树等,与鱼塘结合分别称为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

基塘互相促进,以桑基鱼塘最典型。

这是珠三角地区具有独特的生态农业,立体农业,饮誉一时。

俗谚: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

基塘模式的生产将桑、蚕、鱼三者结合,可节省饲料及肥料费用。

利用水患严重的低洼地,挖地成塘,堆泥成基。

塘中养鱼,基堤以塘泥为肥料种植作物。

作物又可作为饲料,如此塘基互养,形成良性“水陆互养”。

塘鱼、蔬菜、瘦肉型猪、家禽、优质水果、花卉等产品不但可以充分满足本地消费,并大量出口港澳,运销内地。

今天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精细,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规模产生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一种天然的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观。

适合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

适合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

适合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
工厂化种植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大规模高效地种植农作物。

适合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具有以下特点:
1. 高产量:工厂化种植可以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高产量的农作物生产。

例如,通过精确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适应性强: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这些农作物可以根据具体的种植区域和气候条件进行选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 抗病虫害能力强: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适合机械化作业: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适合机械化作业,可以通过机械化设备进行种植、收割和加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一些适合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等。

这些农作物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合机械化作业,是工厂化种植的理想选择。

总的来说,适合工厂化种植的农作物具有高产量、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合机械化作业等特点,通过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农作物生产。

工厂化种植不仅可以提高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中国农业变革与工厂化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变革与工厂化农业发展
国从 一开始就 在积极 引进 、 消化 、 吸收 国外工厂化农业 先
续提 高农业综合 生产能力” 的重要 内容之一 。


农 业 变 革 进 程 中 的 工 厂 化 农 业 发 展
成效
工厂化农 业 , 即应 用适 用农 业高 新技 术 , 工业化 按 方 式管理 , 在人工创造并控 制的环 境 ( 场所 ) 实现农产 下 品连续 、 高效生产的一种新兴农业形态 , 是传统农 业 向现 代农业变革 与发展 的一项 重要 内容。国外典 型的工厂化
连栋温室等 , 为我国迈 向工厂化 农业生产大国 、 强国提供
利用简易温室和 塑料 大棚从 事一 定规 模 、 围的农 范 作物生产 , 我国从 2 0世纪 7 O年代 已开始 , 但工厂 化农业
的真正起步和 大 发展 则 是进 入 8 0年 代 末 9 0年 代初 之
了重要 的技术 支撑 。我 国 目前发 展工 厂化 农业 所 需技 术、 温室 设施 、 设备等 的国产 化率 已达 9 %以上 , o 国产工 厂化农业设施 及装 备 的单 体技 术水 平 已跨 入 国际 先进
, s

f } ^ ຫໍສະໝຸດ ≥ 攀 羹 i

ll l

锯所 考 08 骈宪 考20 年第6 期( 3 总第29 期) 11
… 0 ~ ~ }

品产量及其 质量较好 、 实用性 好 的新 型农作物 及饲养 动 物品种和具 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植 、 养殖工艺及技术 、 产
即是由工厂化设施农业生产并提供的 。 2 .工厂化农业技 术 设施 及装 备 国产化 水平迅 速 提
高。工厂 化农业作为一种高新技 术高度密集 的农业 经营 形态 , 以新兴农业 高新技 术 的有效运 用为 支撑。工厂化 农业技 术虽然多数可 以从 国外引进 , 实际应 用的 有效 但 性, 却必须 以适宜 的本地化改造和创新 为前提 。因此 , 我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工厂化农业考察报告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工厂化农业考察报告

世界现代农业典范荷兰工厂化农业考察报告由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组团一行23人赴荷兰执行 工厂化农业技术与管理培训 任务,培训团成员分别来自北京㊁上海㊁天津㊁浙江㊁辽宁㊁广东㊁陕西等省市㊂在荷期间,先后走访了荷兰与温室农业有关的科研机构㊁院校㊁生产企业㊁经营企业等17个部门,涉及温室园艺设施㊁蔬菜㊁花卉种子种苗㊁种植管理㊁栽培技术㊁科研㊁经营和市场等方面内容㊂通过培训与考察,对荷兰温室农业及相关领域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为我们在工厂化高效农业技术与管理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经验㊂一㊀荷兰农业基本情况(一)概况荷兰位于西欧北部,面临大西洋的北海,处于马斯河㊁莱茵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下游河口地区㊂全国约有1/4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是一个低地国家,国土面积为4.15万平方公里,人口1550多万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㊂远古时期的荷兰人就在国土西部和北部分散的岛屿上拦海筑堤,以满足人口不断增长和对农产品的需求㊂大约从公元13世纪起荷兰人就开始利用传统风车作为排水动力,在天然淤积的滨海浅滩上围海造田㊂17~19世纪,随着荷兰城市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围海造田技术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不仅围海,还围湖造田增加农业用地,扩大农业生产㊂截至目前,荷兰有58%的土地用于农业,其中草场占31%,耕地占23.6%㊂20世纪50年代以前,荷兰农业生产基本上仍以传统粗放型经营为主,不能自给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荷兰政府针对战后出现的食品紧缺㊁饥饿四起的严峻局面,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同时,依据本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确定农业发展战略㊂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探索㊂走出了一条适宜本国国情特点的农业发展之路㊂由农产品进口国成为农产品出口国㊂到60年代后期净出口值排在世界第四㊁第五位1989年以来已稳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法国㊂每年农业净出口值保持在130多亿美元水平,占世界贸易额的7.5%~10%㊂荷兰耕地为299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㊂荷兰农业包括:农田作物,占农业总产值的10%;畜牧业,占60%;园艺和林业,占30%;还有辅助工业,如种子㊁化肥㊁动物饲料和贸易等㊂按荷兰农业㊁自然资源管理与渔业部(简称农渔部)公布的统计资料,1995年从事农业的劳动力54.8万人,占整个劳动力市场的10%,其中,从事农业和渔业的就业人数达25.1万人,食品与饮料业15.2万人,农业贸易人数为8万,供销运输业6.5万人,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㊂(二)农田作物及园艺生产园艺生产在荷兰农业中占有相当的份额㊂主要是蔬菜㊁水果㊁花卉㊁植物和苗木㊂蔬菜出口居世界第一位㊂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㊂大部分蔬菜㊁花卉生产在温室内进行㊂农田作物生产主要以马铃薯㊁小麦㊁甜菜为主㊂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国,其良种输出占国际良种市场的60%以上,种用和商品马铃薯销往世界80多个国家㊂1995年,马铃薯总产值达到16.69亿荷兰盾,占大田作物总产值的50%㊂(三)畜牧业及渔业荷兰乳品和肉类生产量占农业总产值的56%,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品㊁猪肉出口国, 1996年畜产品出口额达191亿荷兰盾㊂由于牲畜集约化生产蓬勃发展,荷兰的牲畜设施㊁兽医兽药㊁种畜育种㊁牲畜饲料和饲喂技术及生产都十分先进㊂荷兰的渔业主要分为海洋渔业和沿海渔业,包括甲壳类动物养殖㊁淡水渔业和水产养殖㊂渔业主要运用高效和现代化的拖网捕鱼船队和近海捕鱼船队从事生产,1996年荷兰捕捞船队捕捞总值达到85900万荷兰盾㊂(四)农产品加工和机械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㊂专用的㊁高度自动化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符合环境要求的包装机械和包装材料㊁先进的食品加工技术使荷兰食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很大份额㊂农产品和蔬菜有60%以上经食品和饮料制造业加工成高质量㊁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㊂发展最快的产品有:干酪㊁肉类制品㊁巧克力㊁糖果㊁马铃薯制品和饮料㊂目前,食品和饮料加工业的营业额约占荷兰工业总额的30%㊂荷兰的农业以家庭私有农场生产为主㊂1996年农场总数为110667个,其中从事大田作业生产的22675个,占20.5%;园艺农场数量为15369个,占13.9%;65.6%的农场从事畜牧业㊂近几年,荷兰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年经济增长率超过3%,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左右㊂就业增长,失业下降,在一些部门,已出现了人力资源紧缺的现象㊂与此同时,荷兰的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和用工数量都有所下降㊂1996年,荷兰农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6%,用工数仅为全国用工数的11.8%,分别比1985年降低了0.9个和2.6个百分点㊂在整个农业体系中,利用国外原材料的产业比例由1985年的26%增加到1996年的34%,而利用国内原材料的产业部门则有所下降㊂二㊀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温室产业是荷兰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居世界领先地位㊂目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1亿平方米,占全世界玻璃温室面积的1/4,主要用于种植蔬菜和鲜花㊂园艺作物产值1995年为232.3亿荷兰盾,其中,蔬菜为98.72亿荷兰盾,花卉为60.91亿荷兰盾,球根鲜花及耐寒种苗为20.6亿荷兰盾㊂荷兰设施农业的特点如下:(一)政府对设施农业的宏观调控及符合国情的产业政策荷兰地势平坦,降雨充足,但光照不足,全年光照时间只有1600小时左右(我国年平均2600小时)㊂视地如金的荷兰政府为使有限的土地得到高效利用,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国家气候特点和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及政策:避开需要大量光照和生产销售价位低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地势平坦㊁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㊁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㊂20世纪60年代,荷兰政府以节约土地㊁提高土地劳动生产率为目的调整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㊁集约化和机械化发展㊂至7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用资金替代土地㊁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措施㊂温室农业通过从私人㊁银行和国外贷款中获得大量资金,迅速发展起来,在7%的耕地上建立起1万公顷面积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现代化温室,大力开发适于温室生产的高产值的作物品种,使园艺作物基本上摆脱了自然气候的影响,也使有限的土地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㊂荷兰温室农业的发展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㊂政府在国内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宏观政策是不同的㊂就温室农业而言,1983~1992年10年中,荷兰的温室农业增值一直呈上升趋势㊂主要是政府实行了补贴政策,从事温室生产的农户均可获得政府资助,同期,从事温室农业的农民收入也成倍上扬㊂荷兰政府着重致力于农业宏观产业环境的营造㊂其一是通过信贷政策和补贴政策,鼓励重点发展的领域和产业 快步增长 出口创汇;其二是积极参加欧盟事务,自1995年3月 申根协议 签订以来整个欧洲成为荷兰的农产品市场;其三是加强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的建设,使荷兰农业能够高效㊁持续发展:其四是在有效保护农业知识产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方面的投入;其五是帮助企业组织宣传,扩大国际交流合作㊂(二)集约化㊁规模化㊁专业化的生产荷兰耕地不足,促使其比任何国家都更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㊂因此,大多农业企业都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㊂荷兰温室农业无论是蔬菜或花卉,一般都是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㊂如维斯特兰德朗市的西红柿种植公司专业生产西红柿,与其他5家专营企业垄断了荷兰的西红柿市场㊂位于布莱斯维克市的红掌公司专门研究和种植红掌花卉,从育种研究到种苗生产和种苗出售全部由企业运作,公司研制并经营的红掌花卉就达40多个品种㊂斑纳克市的非洲菊生产基地是荷兰境内知名的专门生产非洲菊的企业玻璃温室种植,面积达12.5公顷,开发出不同颜色㊁不同花盘㊁不同花茎的非洲菊品种达50多种㊂这种专业生产有利于设施专业化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形成规模效益,促进了专业领域的研究,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份额㊂专业化不仅体现在生产上,在温室产品的专业化经营方面也显露出独特的魅力㊂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寻找独到的市场,完全按市场需求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方向,有效地抑制了相同产业或产品挤占市场 独木桥 的弊端,使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有序㊂如朗德维尔德种球经营公司,成立于20世纪初,企业的生产经营仅对球茎植物的种球进行处理,包括分拣㊁基质配置,包装成不同规格,实行全货架方式销售㊂产品经销美国,成为对美贸易最大的种球公司,每年出口美国的产值达到4200万美元㊂位于纳得维克市的热带植物公司独辟蹊径,专营大型热带植物,公司建成2500平方米㊁跨度为12米㊁最高处达13米的大型温室,每年从世界各地购进价值亿荷兰盾的多种热带植物,常年经营品种达450多种,产品销往欧洲各大超市㊁银行㊁宾馆及娱乐场所㊂公司经营15年,市场一直看好㊂(三)规范有序的市场经营模式生产的拉力源于市场㊂在荷兰,农产品的销售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集卖市场在这个体系中扮演了提供商品生产信息及产品质量标准㊁调节市场供需㊁控制市场进程的重要角色㊂规范化的市场体系为荷兰的温室产品快速进入消费领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和保障㊂温室企业生产的产品均标有生产厂家㊁注册商标和产品品牌㊂消费者就是通过产品品牌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满意的园艺商品㊂荷兰温室产品市场分类较明确,比较集中的有花卉拍卖市场㊁蔬菜拍卖市场㊁温室作业机具和专用产品市场等㊂1968年成立的位于荷兰阿斯米尔镇的阿斯米尔联合花卉拍卖市场是现今世界量大的花卉拍卖行,占地面积71.5万平方米,拥有5000家经营花卉㊁盆栽植物的园艺公司作为这一股份联合体的成员㊂进入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的花卉和植物要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并按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随后即被送到冷藏库和存放库等待上市拍卖㊂拍卖成交的产品按客户要求进行包装,然后被送往拍卖行的发货中心,发货中心设有植物检疫站和海关,80%的产品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谢尔伯机场空运到美国及远东各国㊂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每天鲜花销售量达1400万支,全年总共出售鲜花35亿支,出口鲜花和植物总价值达50亿荷兰盾㊂当天未被销出的鲜花会被销毁用以保证鲜花质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同时对生产者提出警示㊂为保护会员个体经济利益,被销毁的鲜花按最低价格的80%~90%给予补偿㊂(四)国际化的市场体系荷兰经济具有强烈的国际导向㊂1992年以后,欧洲内部壁垒消除,因统一市场的影响,西欧市场潜力扩大并对成员国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使欧洲成员国内部各种经济活动更加活跃,也给荷兰在欧洲市场上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荷兰农业产业纷纷看准欧洲和国际市场,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利用阿姆斯特丹㊁鹿特丹港的海运优势,阿姆斯特丹附近的斯基辅机场优势及发达的道路系统和公共运输网络,促使其产品大进大出,使荷兰成为欧洲大陆的农产品分销中心㊂1995年荷兰人均GDP超过40000荷兰盾,居富裕国家之列㊂1997年,荷兰农业生产在欧洲所占市场份额达到8%,其中园艺果蔬占7%㊂温室产品中的50%~90%出口,便捷的航运使荷兰生产的鲜花和蔬菜在两天之内运送到欧洲㊁亚洲及北美等国家和城市㊂荷兰的温室蔬菜占本国蔬菜生产总值的3/4,产量的86%销往世界各地㊂同时,又是世界上四大蔬菜种子出口之一㊂蔬菜良种的繁育和产业化使种子的品质和产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也给种子生产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㊂位于荷兰德力尔地区的瑞克斯旺种苗集团,是从事专业化蔬菜育种㊁种子生产和销售的大公司,它们的种子工作在世界不同气候带进行,种子生产也安排在世界各地不同的基地上进行,该公司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㊂荷兰的温室无论从规模㊁面积㊁水平都居世界前列,但截至目前,荷兰却没有一家专门制造温室的企业,温室及配套设施的生产已经形成一种高度社会化㊁专业化㊁国际化的市场体系㊂荷兰温室的覆盖材料㊁保温材料等均从比利时㊁瑞典等国进口㊂温室建造的运作主要靠温室工程公司,在荷兰具国际输出能力的温室工程公司约有7~8家㊂这些公司通过市场调查获得需求信息,按用户要求进行温室设计㊁工程预算材料购买㊁工程发包等㊂目前,荷兰温室建造已在世界市场占到80%㊂(五)集成化的工业技术在温室农业中被广泛应用荷兰的工业基础雄厚,其中化工食品加工㊁机械与材料㊁电子工业技术尤为先进㊂世界级的大型公司如化工业的壳牌㊁食品工业的联合利华㊁电子工业的飞利浦在国际工业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㊂机动车零部件产值占欧洲市场的20%,90%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工业领域,约全国人口的1/4就业于工业界㊂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影响下荷兰温室农业也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㊂温室设施本身就是工业化集成技术的产物,由于摆脱了自然气候的影响,温室园艺产品的生产完全可以实现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㊂而且不仅体现在种植过程中有其特定的生产节拍㊁生产周期,还体现在产品生产之后的包装㊁销售方面,与工业生产如出一辙㊂因此被称为工厂化农业,事实上荷兰的农业特别是温室农业是被当成工业来办的㊂温室产业中广泛采用现代工业技术,包括机械技术㊁工程技术,电子技术㊁计算机管理技术㊁现代信息技术㊁生物技术等㊂工业技术植入农业生产中,已经使荷兰温室农业赋予工厂化生产的内涵,成为工业化大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㊂植物工厂是荷兰最具工业生产特点的现代化农业,在纳德维克市的一家生产观叶园艺植物的现代化大型自控温室中,我们看到50万余盆观植物分上下两层置放在栽培床上,从基质搅拌㊁装钵㊁定植㊁栽培㊁施肥㊁灌溉㊁钵体移动全部实现机械运作,室内温度㊁光照㊁湿度㊁作物生长情况㊁环境等全部由计算机监控㊂占地2.5万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内只有5位技术和管理人员㊂每公顷年产值为525万荷兰盾,年利润可达262万荷兰盾㊂这种采取全封闭生产㊁完全摆脱自然条件束缚㊁实现全年均衡生产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用现代科技支持现代农业,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是农业融入现代经济社会的必然趋势㊂(六)网络化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知识和科技是农业创新的手段,荷兰的农业知识体系(科研㊁教育和推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㊂农业政策和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由荷兰政府主管农业的行政管理机关 农业㊁自然资源管理和渔业部 (简称农渔部)负责㊂农业研究包括基础研究㊁战略研究㊁应用研究和实际研究,这些研究与成果推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科学研究院在基础研究㊁战略研究以及应用研究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下设11个研究所和1个后勤服务机构,研究领域有农业㊁渔业㊁自然资源管理㊁土壤㊁水㊁林业㊁农村㊁土地利用㊁农业经济㊁农业技术和环境㊂农渔部对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60%㊂二是研究站和地区研究中心,这些研究机构的目标是迅速解决农业领域不同行业中的实际问题㊂试验和研究成果实际应用是在9个研究站和34个地区研究中心完成的㊂其中,这34个地区研究中心是按地域划分建立的,50%的经费来自农渔部㊂三是著名的瓦赫尼根(Wageningen)农业大学,在基础研究和农业发展前瞻性研究方面具有绝对优势㊂目前,瓦赫尼根已经基本上完成向私有化的改革,由9个研究所和2所大学合并,成立了瓦赫尼根农业研究中心和农业研究基金会,重点从事植物科学㊁动物科学㊁食品科学㊁农业环境与系统科学㊁社会科学研究㊂在应用研究方面,主要解决将要变得十分重要的实际问题,如植物病理㊁土壤㊁畜牧㊁农机㊁农产品加工等㊂多数研究机构更加注重实际应用㊂实际应用研究是保障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方式,一般由实验站和实验农场进行㊂维斯特兰得种子试验站受政府或公司委托,从事西红柿㊁菜椒等蔬菜病虫害防治试验研究,从土壤㊁种苗㊁栽培到果实的全程研究试验以官方试验结果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其他研究和推广由专门机构负责㊂农业领域推广工作组织结构分明,面向农民和种植者的直接管理与咨询服务工作包括社会经济推广和技术经济推广㊂这些工作由农渔部提供资助,农民和种植者直接获利的推广工作则由农业企业自身投入㊂农渔部通过示范项目加速知识和创新成果应用㊂荷兰政府每年投入农业科研㊁推广和教育的经费约为30多亿荷兰盾,其中25%用于发展农业教育,每年达8亿荷兰盾㊂目前初级农业教育经费约占整个农业教育经费的51%㊂培养具有一定农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是荷兰农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荷兰农业高新技术能广泛应用的基础㊂荷兰农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依靠严密科学的知识网络(科研㊁推广㊁教育);产前㊁产中㊁产后协调配合的合作社网络和信息快捷㊁运作高效的市场网络㊂为刺激农业创新,解决教育㊁科研和推广体制中存在的因机构和研究课题重叠所至的不必要竞争等问题,以更加适应市场化的机制,从1996年开始,荷兰实行了农业知识体系改革,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荷兰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㊂改革使一部分科研机构从政府的全额支持中脱离出来逐步实现自收自支㊂有关基础性研究㊁公益性研究机构以政府通过项目委托的形式择优赋予研究任务,形成一种竞争机制㊂研究机构在得到项目的同时也得到政府的资金资助㊂但这些机构多是非政府机构㊁非营利机构,一部分业务要通过市场㊂这种改革被称之为私有化,事实上研究机构私有化,不是资产的个人化,不是私有制;而是国有资产以银行借贷的形式由不同组织和集体机构赎买下来,改变过去完全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是荷兰政府为科研机构注入活力,刺激科研面向生产,企业面向市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㊂经过资产转移和机构重组,原来重复设置的研究机构和学科实行了优化组合㊂这项改革也包括国家科学院(德尔夫特的TRO)㊂全国13所大学仍保留了由政府按人头数拨款的做法,省级研究所大多转为咨询机构㊂(七)农业合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荷兰的农业以家庭式农场经营为主㊂其中,经营超过3公顷的蔬菜农场有150家,花卉农场有1500家,很多农场从祖辈开始就从事作物种植㊂由于小单元的生产结构,个体农民的市场力量较弱,缺乏竞争能力,因此农户彼此之间视为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而不是竞争对手㊂在市场面前,农民具有近乎相同的产品㊁相同的利益,也具有相同的市场地位,因此开始自发地组织起一种适合市场功能的最经济的农户组织 农业合作社㊂这种合作社组织保存了其他一切农民习惯的独立经营功能㊂农民合作社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㊂行业涉及农村信用业㊁购买业㊁加工业和市场㊂伴随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合作社数量逐渐减少㊂1949年荷兰农业合作社数量达到3150个,1992年合作社数量下降到851个,但市场占有率却大幅度上升㊂荷兰农业合作组织类型很多,大体上分为信用合作社㊁供应合作社㊁农产品加工合作社㊁销售合作社㊁服务合作社㊂荷兰农业合作社结构基本上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㊂简单型合作组织为若干个从事同一种植或养殖的农户把自己的产品集中到市场出售,这种市场组织是靠参与农户(会员)缴纳会费支持并为同一组织的农户出售同类商品服务的非营利性合作社;复杂型合作组织由不同地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农户以社员的名义参与组成,组织形式为董事会领导下的社员代表大会制,社员代表大会下设管理机构,为社员(会员)提供产前㊁产中㊁产后全程服务,其中包括采购生产资料㊁出售产品㊁加工和筹备资金等㊂由此可见,在荷兰各农业协会均有完善的组织结构㊁强有力的市场规范能力和全程服务机制㊂由生产者㊁工业委员会和商业委员会组成的合作社(或称农业协会)是政府与农业企业合作的重要形式㊂农业协会不仅是生产者和交易者的桥梁,而且还是双方相互利益的 保证人 ,并且实现了服务体系㊁推广体系㊁检测体系㊁信贷体系㊁市场体系和信息系统的全程服务㊂同时,农业协会还涉足农业科普,是政府和农民的 中间人 ㊂三㊀荷兰温室农业的发展趋向目前,从事园艺生产的农户数量在减少,但农户的平均规模在稳步扩大㊂温室园艺是工厂化作业㊂非家庭工人的比例在增加,已占总劳动力的60%㊂1992~1997年,从事温室园艺生产的男性工人在减少,而同期女性工人的数量却以每年0.8%的增长率递增㊂1987~1997年10年间,荷兰的耕地面积年递减率为0.2%,而温室园艺用地面积却有所增加㊂区域性布局也发生了变化:将具有较大温室比例的荷兰南部省份温室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逐步缩小荷兰北部的温室面积㊂从事温室园艺企业和农户的投资走向也主要投向设施和玻璃温室㊂。

世界家禽业的发展讲述

世界家禽业的发展讲述

肉鸡生产现状
• 3.鸡肉出口受阻 鸡肉是我国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但近 年来出口受阻。1990年以来,中国鸡肉出口量由9.55万吨 猛增到2001年的55万吨,占中国鸡肉生产量的5.85%。 近十年的发展,鸡肉出口为肉鸡行业提供了高附加值的市 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了鸡肉产业化的发展,它是鸡 肉产业化名符其实的发动机。但是,2001年、2003年、 2004年中国鸡肉出口连续三年遭到进口国封关禁令,中国 鸡肉出口量逐年下降,到2004年出口量降至25.2万吨,目 前也仅仅30万吨左右,而进口达到100万吨以上,严重制 约了中国的大型肉鸡产业的发展。
美国养禽业的发展
• 美国养禽业的发展 自50年代以来,美国养禽业发展速度甚快,禽品产量几 乎是年年递增。到80年代末,禽肉在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已超过牛肉和猪 肉,跃居第一位。1989年,美国每人每年消费肉类总计100.5公斤,其中 禽肉平均每人的消费量就达38.87kg,而牛肉为31.25kg,猪 肉为28.67kg。据美国肉鸡委员会预计,1995年平均每人禽肉消 费量为49.90kg,而牛肉为28.12kg,猪肉为27.22kg, 目前,美国年出栏肉鸡50多亿只,产肉鸡83.91亿kg,饲养蛋鸡 2.3亿只,人均肉鸡20多只,蛋鸡1只。家禽产品总产值(按零售额计 算)260多亿美元。全国从事养禽业的人数为15万人,每年用于家禽业 的总开支120亿美元,家禽业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产业。禽产品在食 品中占有很大比重,仅禽肉一项就占美国家庭食品总支出的6%。1990 年出口禽产品和种禽价值为10亿美元。美国养禽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 面的。除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先进的家禽育种技术及饲养设施等因素外,以 下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及 完备的家禽推广与社会化服.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教程来源: 发布时间: 2011-08-06 15:01 15 次浏览大小: 16px 14px 12px 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工厂化育苗原理与技术朱世东(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工厂化育苗概念与特点一、工厂化育苗概述(一)概念工厂化育苗(raising seedlings in industrial scale):在人工适宜条件下,采用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进行规模化生产优质秧苗的一种先进育苗方式。

(二)特点与常规育苗相比,具有五大优点:1、提高秧苗质量(1)苗齐苗壮,抗逆性增强;(2)定植不伤根,缓苗快,成活率高。

工厂化育苗比常规育苗平均增产15%~30%。

2、节省资源、成本(1)节能省电2/3。

分散育苗→集中育苗;苗龄缩短10~20天。

(2)省地 100株/m2 → 500 ~1000株/m2, 21~84万株/亩。

(育苗效率高)(3)省工常规育苗:人均管理2.5万株;穴盘育苗:20万~ 40万株/人。

如番茄:常规育苗,2000株苗用工大约25~30个;工厂化育苗,1~2个。

定植只相当于常规育苗工作量的1 / 10。

常规育苗:苗重500克/株;穴盘育苗:苗重35 ~ 50克/株。

(4)省种种子包衣处理,1粒/ 1穴。

(出苗率)常规育苗:出苗率60%~70%;工厂化育苗:85%~95% 。

(5)节本劳动力成本降低90%,总成本可降低30%~50%。

3、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5 ~ 7倍。

(1)播种效率提高。

700~1000盘/小时(工厂化育苗)(2)育苗周期缩短10~20天。

4、适于远距离运输常规育苗,不适宜较远距离运输,运输半径一般在20公里以内;工厂化育苗,运输半径可达800公里。

(秧苗在规格统一的穴盘中生产,质量轻,便于统一包装;运输有专业盘架)。

5、适于机械化作业可实现从种苗生产到田间移栽的全程机械化。

农耕文化国内外、市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农耕文化国内外、市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农耕文化国内外、市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受到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众和学术界都很关心我国农业的未来。

要思考这个问题,必须把它放到全球范围内来考虑。

很多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在全球大环境下来看待问题。

不光是中国农业,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因为全球人口和耕地的分布是不平衡的。

多数国家耕地很少,北美的耕地比较多,欧洲的耕地很肥沃,亚洲东部、东南亚南亚有比较好的耕地,而非洲耕地质量较差,很多地方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或沙漠,澳大利亚除了沿海少量的耕地外,中部是大片的沙漠。

由于耕地的分布和人口多少并不匹配,这就决定了粮食必须在全球贸易中满足不同地区对资源的需求。

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必须在口粮绝对保证的前提下,用好全球的市场和土地资源。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已经达到475公斤,而全球77亿人平均粮食拥有量为351公斤。

从这点来讲,实际上我国农业总体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特别在水稻、小麦、玉米这些主粮上,生产和需求基本匹配。

如果归纳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如北京大学黄季焜教授说的“四大法宝”,就是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市场改革、农业投入增长。

这是我国农业已经取得的成就。

接下来着重探讨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就是粮食安全。

过去讲粮食安全关注的是吃饱饭,十几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修改了粮食安全的定义。

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要满足全人类对食品的需求,要满足人类的营养健康需求,还要满足人类对食品多样化的需要。

从这三个层面来讲,粮食安全在中国还是有问题的。

虽然吃饱肚子没问题了,但现在开始重视营养需求了,还要满足多样化的需要。

例如,有的地方爱吃粳稻,有的地方爱吃籼稻。

由于对粳稻的需求增加了,杂交稻种植面积有所减少,常规稻的面积在增加,原因就是消费者更关心大米的品质,对优良品种的需求增加了。

然而,我国每年虽然有大量的农作物新品种审定,但其中同质化的现象非常严重。

2019年玉米审定548个品种,水稻审定372个品种,这种现象在全世界是少有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乱象。

华为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解决方案PPT (2)精选全文

华为智慧农业解决方案解决方案PPT (2)精选全文
十三五规划
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种业,提高农业机械 化水平。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
过度页
智慧农业信息化
农业贸易信息化
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实现农业产、供、销、运的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管理,实现农业的市场化运作。
4 . 国家政策
中国制造2025
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技术应用。在第3条,“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一节中,提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荷兰:
以色列:
一个农业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却一直在创造全球领先的农业奇迹。滴灌技术: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计算机控制技术:通过传感技术完成监视工作,并联动控制灌溉等控制功能,精密,可靠,节省人力;农业订单管理技术:农业网络窗口展示,农民足不出户完成产品订单。
美国:
1 . 现状分析
02
01
美国农民占美国人口总数的 2%,养活了 3 亿多美国人,并且使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政府重视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每年拨款 15 亿美元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已建成世界最大的农业计算机网络系统 AGNET;在利用物联网科技促进智能、精准农业上处于全球领导地位;大农场对物联网设备技术的采用率高达 80%;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较早,与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联系紧密。
防止内部信息外泄 监控网络存有访问 流量实时监测与控制 防病毒攻击 防Dos/DDos攻击 监控上网行为、提升工作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工厂化农业的基本现状1、发展历程与基本现状世界农业设施大体上经历了保护地栽培(阳畦、小棚、中棚)、塑料大棚、普通温室、现代温室、植物工厂――由低水平到高科技含量――的发展阶段,最初期的农业设施只是为了春提早和秋延后栽培,还远谈不到"工厂化",现代的植物工厂能在完全密闭、智能化控制条件下实现按设计工艺流程全天候生产真正实现生产工业化。

1.1主要国家温室类型与生产方式目前大多国家生产上应用的以塑料温室为主,荷兰以玻璃温室为主。

荷兰、日本、美国、以色列、法国是世界温室应用最广泛的国家,英国、丹麦等北欧国家气候寒冷,冬季不能生产,生产上温室应用并不太多,但研究水平很高。

德国的温室主要用于育苗和特种用途植物的生产。

大多数国家的温室,骨架材料为钢材和铝合金屋顶。

覆盖材料分外覆盖率材料与内覆盖材料,外覆盖材料为各种塑料薄膜、玻璃、玻璃纤维加强聚酯板,美国近年开发出聚碳酸酯板作为覆盖材料;内覆盖材料有保温幕帘(冬季或夜间保温)、遮阳网或各种降温材料(夏降温降湿)。

国外温室的覆盖材料都有高透光、保温性好、防尘、无滴、抗老化、使用期长等特点,近年来日本、美国开发的功能膜具有光谱选择、降温、杀菌、防虫等特性。

目前温室用能源基本以燃油为主,少数用天然气。

1.2主要国家温室种植品种概况世界各国的温室主要用于园艺植物的生产,主要种植品种是蔬菜、花卉,其次是特种水果,蔬菜品种中又以果菜类为主,少量以水培方式生产的温室和植物工厂种植叶类蔬菜。

温室种植产量最高的每亩可产黄瓜4万公斤,相当于露地生产产量的8倍,以色列创造出每公顷温室每季收获300万支玫瑰的高产量(表2列出主要国家温室栽培面积、品种与产量水平)。

2、生产发展趋势2.1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温室向大型化方向发展,面积呈扩大趋势,80年代末以来,各国新建温室都是大型现代温室。

荷兰提出温室最适宜的面积大小,按每3人单元计算面积为1公顷;日本提出发展单栋面积达5000平方以上的温室,其单栋面积约5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温室1977-1988年只有7座,从1988年开始的8年间新建38座,其中玻璃温室24座;美国1994年以来在南部新建多处大型温室,单栋面积为20公顷;其他国家温室也呈现面积扩大的趁势。

2.2栽培产品多样化除蔬菜、水果和花卉外,一些能产生高附加值的植物如香料、特种植物、工业用原料植物、药用植物、食用菌、其它观赏植物已成为温室栽培的主要品种。

2.3温室产业向节省能源的地区转移随着市场的一体化和交通运输业的发达,农产品的异地销售十分便利,由于能源成本的不断上升,温室生产很难与露地生产竞争,温室产业向节省能源的地区转移。

如在美国,能源危机后,温室发展中心转移到南方,北方只保留了冬季不加温的塑料大棚。

1965年俄亥俄洲有240多公顷的温室进行蔬菜生产,占美国温室蔬菜生产的75%,但到1982年仅25%的蔬菜温室保存下来,一共只有64公顷。

因此,南方地区生产新鲜农产品供应北方就成为主要来源,冬季50%以上的蔬菜从墨西哥进口。

2.4温室产品特色化以花卉生产为例,由于国际花卉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纷纷走特色和规模化的道路。

荷兰凭借其悠久的花卉发展历史,逐渐在花卉种苗、球根、鲜切花、自动化生产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尤其以郁金香为代表的球根花卉,已成为荷兰的象征,切花出口量占世界切花出口量的70%;美国在草花及花坛植物育种、盆花、观叶植物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在水气耕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丹麦盆花自动化生产和成为荷兰的象征,切花出口量占世界切花出口量的70%,美国在草花及花坛植物育种、盆花、观叶植物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在水气耕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丹麦盆花自动化生产和运输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他如以色列、西班牙、意大利、哥伦比亚、肯尼亚则在温带切花生产方面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泰国的兰花实现了工厂生产,每年大约有1.2亿株兰花销往日本,在日本的兰花市场中占有80%的份额。

2.5 温室生产由成本高的地区向成本低的地区转移90年代以前,世界温室生产的花卉主要集中在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如今已转移到气候条件优越,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低,受到产业政策扶持的地区,如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非洲的肯尼亚、津巴布韦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3、工厂化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3.1无土栽培技术日前美国、日本基本全面普及营养液无土栽培技术,欧共体规定到2000年温室全部使用无土栽培技术。

日本大面积推广水培和水气耕(无基质),其它国家普遍采用基质栽培(以基质固定根系,营养液循环使用)。

各国使用的基质主要是椰子壳、草炭、珍珠岩、岩棉、蛭石等。

基质栽培方式多种多样,如日本的深液流循环式水耕,栽培糟中营养液深l0cn,糟上放置岩棉板块,岩棉板上定植植物,植物根系在可调温的流动循环的营养液中生长;美国的基质袋培,植物栽种在栽培袋中,栽培袋浮于循环流动的营养液中;以色列的蔬菜和花卉生产,采用的是营养液循环滴灌栽培,基质铺于水泥槽中或铺有薄膜的栽培畦上,营养液通过滴灌系统进入植物根系周围,再通过特定的装置回收而循环使用。

3.2营养液调配技术营养液调配是无土栽培技术的基础。

在美国,营养液供给系统是按照每一种化合物单独装在一个营养液罐内,用计算机统一指挥,按照不同比例溶在水中,再输送到作物种植床上。

营养液的调整是根据一天中几次抽取回流的营养液,自动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由计算机下达新的营养液修正的配方指令,混合成新的营养液,供给植物根系吸收,其主要根据是依太阳辐射强度而改变,夜间没有太阳辐射,营养液配方就不改变了;在以色列,营养液是通过滴灌系统与灌溉水一起供给植物根系,称为"水肥灌溉",营养液的调配和供给由计算机控制。

有的国家,已有为温室种植者提供营养液服务的专业技术机构。

3.3 环境监测控制技术环境控制技术是温室技术的核心。

现代大型温室中,所有环境因子如室内温、光、气、湿、热、营养液养分状况与温度、植物根部环境温湿度等因子的监测、传感、调节,都由计算机进行综合管理,实行自动控制。

国外先进温室,对室内外气温、风力、降雨等气象情况,室内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光照强度、CO2浓度、营养液的酸碱度(pH值)、导电率(EC)和温度等环境参数,可利用计算机自动进行检测并实施控制。

有的系统还可监测叶面积指数、叶温、蒸腾量和长势等生物活体信息,对生物体的重量、大小、形态等进行非接触式和非破坏性监测,从而对温室灌溉、施肥、加热、降温、补光、保温、遮阳、CO2浓度、加湿、除湿等作业进行综合控制。

还有人根据产品市场价格变化的规律和作物生长规律,对作物的光合作用条件进行优化控制,以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3.4 CO2施肥技术由于温室生产的封闭性,CO2施肥技术是温室生产必不可少的。

荷兰在60年代初就开始使用CO2施肥技术。

近20年来美国温室内已普及增施二氧化碳的技术,增施的浓度达到空气二氧化碳的三倍量,即1000bpm,主要是采用燃烧碳氢化合物的方法。

3.5熊蜂授粉技术目前,荷兰、日本、美国普遍应用熊蜂授粉技术。

英国从1991年开始,把过去用震荡授粉、人工授粉的方法,改为熊蜂授粉。

熊蜂比普通蜜蜂个头大,身体强壮,而且不伤人。

因此温室工人也乐于使用这种蜂。

一般采用这种方法能使作物产量提高20%左右。

熊蜂的工作时间是日出授粉,日落休息。

熊蜂由专业户饲养,可以租用,每个蜂箱80只蜂,能保证1500平米面积的授粉效果。

平均每头蜂授粉面积为20平米,蜂箱每月更换一次。

3.6 基质消毒技术多数采用基质栽培方式,基质的消毒成为温室技术中很关键的环节。

在美国,为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正在将蒸汽消毒和化学消毒改为太阳能消毒。

3.7 机械化作业技术国外由于劳动力成本高,温室内机械化作业技术十分发达。

美国南北各地,都有许多专门生产蔬菜、花卉和观赏植物的苗木农场,穴盘育苗全国各地普遍应用。

由于育苗中移苗工作需要很多人工,因此应用机器人移苗技术就应运而生。

移苗机器人能辨别苗的好坏,把不好的苗抛到一边,只移栽好苗。

日本的温室栽培从整地施肥、育苗移植、中耕除草、防病管理、收获加工等全部或部分实现了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如穴盘育苗播种机、定植机、整地与土壤消毒机、整地作畦覆膜机、嫁接机器人、全自动移栽机,中耕管理机、植保机具、各种作物收获机具、采后清选、分级、加工包装机具等成龙配套,可供农户选择。

3.8产品采后处理技术产品采后的商品化处理技术是温室技术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产品能否实现商品价值。

国外设施栽培的果菜产品一般全部进行清选、整理、称重、分级、包装并贴上商标,注明产地、日期等,可全部净菜上市。

为使果蔬新鲜,除了要经过低温预冷外,自采收到加工――运往批发市场――零售店的时间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以此确保果蔬鲜嫩、卫生、无污染。

叶菜通过机器自动包裹塑料薄膜、切割、称重、分级、入箱后进入预冷库,运往批发市场。

所有这些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

在美国和日本,有的温室产品经机械采收后导入流动的水道流向预冷间进行处理,在此过程中就完成了清选分级。

4、工厂化农业的主要装备4.1温室骨架结构国外的玻璃温室(包括部分聚碳酸酯硬板,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即FRP板温室)的骨架,均采用双屋而钢骨架,塑料薄膜温室则多采用圆弧拱顶结构。

为了改善通风条件,有的骨架将部分拱顶开作天窗。

法国瑞奇公司甚至将半个拱顶开作天窗。

除日本塑料温室骨架比较低矮外,其他国家的温室骨架顶高多在5-6.5m之间。

由于温室几乎常年在高湿环境下工作,骨架材料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较强的耐腐蚀能力。

因此,发达国家的温室骨架一般都有较大的断面尺寸,直径和厚度都较大。

主拱架和立柱直径多在50-75mm之间。

壁厚一般为3mm以上。

而且结构件均要进行很好的防腐处理。

美国胖龙公司的温室骨架钢管有三层防护层(镀锌、铬化和高分子涂层),因而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可达30年法国瑞奇公司宣称他们的温室使用寿命为40-50年。

4.2覆盖材料荷兰多为玻璃温室,美国除玻璃温室外常用覆盖材料还有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和聚碳酸酯硬板。

日本、以色列、西班牙等国则主要使用塑料薄膜为覆盖材料,材质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聚酯复合材料(PO)。

塑料薄膜的透光能力比玻璃稍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透光率还会逐渐降低。

但它具有保温好、重量轻、容易施工、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因而这类覆盖材料得到了广泛非应用,发展非常快。

用于现代温室的塑料薄膜一般都比较厚,多为0.12-0.2mm。

为了加强其抗拉强度,还在薄膜中加入增强纤维。

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还要加入适当的抗老化剂,为了减少冬季温室内侧薄膜表面结露,影响透光(水滴还会给作物带来危害),还要加防滴剂(流滴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