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机械原理及设计第四章摩擦磨损及润滑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第四章:摩擦、磨损与润滑概述
化学吸附膜(化学键)
度影响较大
反应膜:比较稳定
§4-1 摩擦
三、流体摩擦
流体摩擦:指运动副的摩擦表面被流体膜隔开(λ>3~4) 摩擦性质取决于流体内部分子间粘性阻力的摩擦。 摩擦系数最小(f=0.001-0.008),无磨损产生,是理想的 摩擦状态。
四、混合摩擦
混合摩擦:摩擦表面间处于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 态(=1~3) 。 混合摩擦能有效降低摩擦阻力,其摩擦系数比边界摩擦时 要小得多。 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在工程实际中很难区分,常统称为 不完全液体摩擦。
汽车的磨合期如同运动员在参赛前的热身运动
目的:汽车磨合也叫走合。汽车磨合期是指新车
或大修后的初驶阶段。机体各部件机能适应环境的 能力得以调整提升。新车、大修车及装用大修发动 机的汽车在初期使用阶段都要经过磨合,以便相互 配合机件的磨擦表面进行吻合加工,从而顺利过渡
到正常使用状态。汽车磨合的优劣,会对汽车寿命、
滴油润滑、浸油润滑、飞溅润滑、喷油润滑、油雾润滑等 用于低速 用于高速
§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办法
三、润滑方法
滴油润滑、浸油润滑、飞溅润滑、喷油润滑、油雾润滑等
用于低速
用于高速
浸油与飞溅润滑
喷油润滑
油脂润滑常用于运转速度较低的场合,将润滑脂涂抹于需润 滑的零件上。润滑脂还可以用于简单的密封。
思考题:
4—1 4—5 4—10 4—11
§4-1 摩擦
滑动摩擦分为:
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混合摩擦
一、干摩擦 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接触时的摩擦。通 常将未经人为润滑的摩擦状态当作“干摩擦”处理。
§4-1 摩擦
二、边界摩擦
【机械设计】第4章摩擦、磨损、润滑解析
4.1.3 边界摩擦机理
边界膜种类: ----物理吸附膜 润滑油中的脂肪酸是一种 极性化合物,其分子能吸附在 金属表面,形成物理吸附膜 温度对其影响较大 适用常温、轻载、低速
• ----化学吸附膜 • 润滑油中分子靠分子键与 金属表面形成化学吸附膜 • 吸附强度较高 • 适用中等温度、载荷、速 度
4.1.2 干摩擦
1.库仑定律
=F/N 2.绝对干摩擦在实际中很少发生 3.摩擦形成机理 粘着理论——广泛被接受的摩擦理论
尖峰顶部形成冷焊点 实际接触面积 Ar=N/σs 若节点的剪切强度为τB Fμ=ArτB=NτB/σs 摩擦系数为: μ= Fμ/ N=τB/ σs
a) 结点
b) 界面剪切 c) 软金属剪切 图4.4 粘着焊点的剪切过程
• 3.疲劳磨损: • ①合理选择零件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 一般情况下表面粗糙度值愈小,疲劳寿 命愈长; • ②合理选择润滑油粘度,适当提高润滑 油的粘度有利于接触应力均匀分布,提 高抗疲劳磨损的能力。在润滑油中加入 极压添加剂或固体润滑剂,能提高接触 表面的抗疲劳性能; • ③合理选择零件接触面的硬度
• 粘度等级----GB/T 3141-1994规定 采用润滑油在40ºC时的运动粘度中心值 作为润滑油的粘度等级。润滑油实际运 动粘度在相应中心粘度值的10%偏差以 内。
• (3)条件粘度 • 为了方便于商业测量而建立的粘度体系。是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某种规格的粘度计,通 过测定润滑油穿过规定孔道的时间来进行计 量的粘度。 • 中国----恩氏度(ºEt) • 美国----赛氏通用秒(SUS) • 英国----雷氏秒(R)
液体粘度
图4.2 典型摩擦特性曲线 随着ηn/p的增加,摩擦副将分别处于边界润滑、混和润滑和 流体润滑状态,相应会发生摩擦间隙的变化。
机械设计第4章资料
第四章 摩擦、磨损和润滑
• 摩擦磨损润滑和密封失效是现代机械系统的主要
失效原因。
• 消极影响:消耗能源; 破坏精度; 增大噪声
• 积极作用:驱动(摩擦轮、无级变速) 自锁,
4.1 摩擦与润滑状态
• 摩擦分类:外摩擦(存在于两物体表面之间) 内摩擦(流体内部产生的粘剪力)
• 按照两表面的润滑状况,摩擦分为: 1)干摩擦----无润滑状态 2)边界摩擦——边界润滑状态 3)流体摩擦——流体润滑状态 4)混合摩擦——混合润滑状态
2)运动粘度
• 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
运动粘度:
单位是cm²/s,叫做“斯”,常用St表示
换算关系:1m2/s=104St=106cSt 矿物油ρ=0.85~0.9
3) 条件粘度 oEt
恩氏粘度是条件粘度的一种,它是用200ml的粘性流体, 在给定的温度t下流经一定直径和长度的毛细管所需的 时间,与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时流经同样的毛细管所 需时间的比值来衡量流体的粘性。恩氏粘度用 oEt表示
5、凝点—冷却,由液体转变为不能流动的临界 温度; (低温启动性能)
6、极压性(EP), 在重压下表面膜破裂的最大 接触载荷,用PB表示,(极限载荷)
7、酸值—限制润滑剂变质后对表面的腐蚀
四、润滑脂及其主要性能
• 组成:基础油+稠化剂(金属皂) •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针入度、滴点、析油量、
机械杂质、灰分、水分等
二、润滑油的特性
1、粘温特性
•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 变化存在指数关系:
t 0 t0 / t m
2、润滑油的粘压特性
• 粘度和压力的关系 近似表示为:
0eap
3、油性—反映在摩擦表面的吸附性能 (边界润滑和粗糙表面尤其重要)
• 摩擦磨损润滑和密封失效是现代机械系统的主要
失效原因。
• 消极影响:消耗能源; 破坏精度; 增大噪声
• 积极作用:驱动(摩擦轮、无级变速) 自锁,
4.1 摩擦与润滑状态
• 摩擦分类:外摩擦(存在于两物体表面之间) 内摩擦(流体内部产生的粘剪力)
• 按照两表面的润滑状况,摩擦分为: 1)干摩擦----无润滑状态 2)边界摩擦——边界润滑状态 3)流体摩擦——流体润滑状态 4)混合摩擦——混合润滑状态
2)运动粘度
• 流体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密度ρ的比值,称为
运动粘度:
单位是cm²/s,叫做“斯”,常用St表示
换算关系:1m2/s=104St=106cSt 矿物油ρ=0.85~0.9
3) 条件粘度 oEt
恩氏粘度是条件粘度的一种,它是用200ml的粘性流体, 在给定的温度t下流经一定直径和长度的毛细管所需的 时间,与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时流经同样的毛细管所 需时间的比值来衡量流体的粘性。恩氏粘度用 oEt表示
5、凝点—冷却,由液体转变为不能流动的临界 温度; (低温启动性能)
6、极压性(EP), 在重压下表面膜破裂的最大 接触载荷,用PB表示,(极限载荷)
7、酸值—限制润滑剂变质后对表面的腐蚀
四、润滑脂及其主要性能
• 组成:基础油+稠化剂(金属皂) • 润滑脂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针入度、滴点、析油量、
机械杂质、灰分、水分等
二、润滑油的特性
1、粘温特性
• 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的 变化存在指数关系:
t 0 t0 / t m
2、润滑油的粘压特性
• 粘度和压力的关系 近似表示为:
0eap
3、油性—反映在摩擦表面的吸附性能 (边界润滑和粗糙表面尤其重要)
机械设计: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 述
世界上在工业方面约1/3~1/2的能量消耗 于摩擦过程
抗磨损的有效手段——润滑 摩擦学——研究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
学与技术 应用实例:齿轮胶合、滚动轴承疲劳等 目标:实现机械零件的后表面粗糙形貌
摩擦副的真实接触面积
摩擦的几种状态
温 度 对 粘 度 的 影 响
润滑膜粘度-压力特性
润滑油粘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Barus Re olands Cameron
0e p 0 exp{(ln0 9.67)[1 (1 p / p0 )z ]} 0 (1 cp)16
评价润滑油的理化参数: (1)润滑性(油性) (2)极压性 (3)闪点 (4)凝点 (5)氧化稳定性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 述
2、边界摩擦
– 吸附膜(物理吸附膜、化学吸附膜) – 反应膜(化学反应膜)
3、混合摩擦 4、流体摩擦
Hardy模型(1922年)
Bowden-Tabor模型(1945年)
Kingsbury模型(1958年)
Adamson模型(1960年)
Cobblestone模型(1988年) Homala-Israelechvili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 述
4-2 磨损 1、粘着磨损 2、磨粒磨损 3、疲劳磨损 4、冲蚀磨损 5、机械化学磨损(腐蚀磨损) 6、微动磨损
磨损过程曲线
微动磨损实例
防止微动磨损的方法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 述
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1、润滑剂
– 润滑油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条件粘度(我国常用恩氏度)
粘—压特性与粘—温特性
世界上在工业方面约1/3~1/2的能量消耗 于摩擦过程
抗磨损的有效手段——润滑 摩擦学——研究摩擦、磨损与润滑的科
学与技术 应用实例:齿轮胶合、滚动轴承疲劳等 目标:实现机械零件的后表面粗糙形貌
摩擦副的真实接触面积
摩擦的几种状态
温 度 对 粘 度 的 影 响
润滑膜粘度-压力特性
润滑油粘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Barus Re olands Cameron
0e p 0 exp{(ln0 9.67)[1 (1 p / p0 )z ]} 0 (1 cp)16
评价润滑油的理化参数: (1)润滑性(油性) (2)极压性 (3)闪点 (4)凝点 (5)氧化稳定性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 述
2、边界摩擦
– 吸附膜(物理吸附膜、化学吸附膜) – 反应膜(化学反应膜)
3、混合摩擦 4、流体摩擦
Hardy模型(1922年)
Bowden-Tabor模型(1945年)
Kingsbury模型(1958年)
Adamson模型(1960年)
Cobblestone模型(1988年) Homala-Israelechvili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 述
4-2 磨损 1、粘着磨损 2、磨粒磨损 3、疲劳磨损 4、冲蚀磨损 5、机械化学磨损(腐蚀磨损) 6、微动磨损
磨损过程曲线
微动磨损实例
防止微动磨损的方法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 述
4-3 润滑剂、添加剂和润滑方法
1、润滑剂
– 润滑油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条件粘度(我国常用恩氏度)
粘—压特性与粘—温特性
机械设计题库 摩擦 磨损及润滑概述
动力黏度的单位是 N s / m 2 ,运动黏度的单位是 m2 / s 。
(6) 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 ?请举出三种常用的添加剂。
答:润滑剂中加入添加剂是为了提高它们在一些恶劣的工作条件下 品质和使用性能。
常用的添加剂有抗氧化添加剂、降凝添加剂、油性添加剂等。 (7) 润滑油和润滑脂各有哪些主要的性能指标 ? 答: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黏度、油性、闪点、燃点和凝点。 滴点。
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一 选择题
(1) 摩擦副表面为液体动压润滑状态,当外载荷不变时,摩擦面间的最小油膜厚度随相对滑动速度的
增加而
B。
A. 变薄
B. 增厚
C. 不变
(2) 两相对滑动的接触表面,依靠吸附油膜进行润滑的摩擦状态称为
B。
A. 干摩擦
B. 边界摩擦
C. 混合摩擦
D. 液体摩擦
(3) 减少磨损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
(11) 在润滑油中加入抗氧化添加剂可 点。
抑制润滑油氧化变质
;加入降凝添加剂可 降低油的凝
(12) 在润滑油中加入油性添加剂可
提高油性 ;加入极压添加剂可 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以减轻磨损 。
三 是非题
(1) 润滑油的黏度与温度有关,且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F)
(2) 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锥入度和滴点。
产生,是一种理想的摩擦状态。
边界摩擦是两摩擦表面被吸附在表面的边界膜隔开,摩擦性质不取决于流体黏度,而与边界膜和表面
的吸附性质有关,其摩擦规律基本与干摩擦相同,但摩擦系数要小一些,但仍伴有磨损产生。
混合摩擦是干摩擦、边界摩擦和流体摩擦的混合状态。
(2) 减少磨损应采取哪些措施 ?
机械设计的基本与实践 认识摩擦磨损和润滑
(4)L形密封圈
L形密封圈的应用
3、静密封装置
当两密封件之间无相对运动
时,箱盖与箱体间可涂密封胶,
轴承盖与箱体间可用金属垫片,
放油螺塞处可选用O型密封圈。
2.3.3 密封装置的选择 静密封较简单,可根据压力、温度选 择不同材料的垫片、密封胶。回转运动密 封装置较多,要根据工作速度、压力大小、 温度高低选择适当的密封形式和装置,使 用较普遍的是0形、J形密封圈,低速时毡 圈应用较多。移动运动密封装置可选用使 适用的密封圈。
2、润滑脂(黄油、干油)(流动性小,不易流失) 物理性能指标:滴点、锥入度 3、固体润滑剂(太空出舱所用润滑剂) 石墨、二硫化钼、聚四氟乙烯、尼龙、 软金属及复合材料(气流输送或打磨) 4、气体润滑剂 空气、氢气、氦气、水蒸气及液态金属蒸气
5、润滑剂的选择 选择原则:在低速、重载、 高温和间隙大的情况下,选用粘 度较大的润滑油;高速、轻载、 低温和间隙小的情况下选用粘度 较小的润滑油。
注意:工程上常利用磨损的原理来减小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如磨削、研磨、抛光、跑合等。 2、磨损过程的阶段:
(1)跑合(磨合)磨损阶段
在一定载荷作用下形成 一个稳定的表面粗糙度, 且在以后过程中,此粗糙 度不会继续改变,所占时 间比率较小
图2.2 零件的磨损过程
2、稳定磨损阶段
在这一阶段磨损缓慢、磨损率稳定,零件以 平稳而缓慢的磨损速度进入零件正常工作阶段, 如图2.2中ab段。
毡圈密封
(2)端面密封(机械密封)装置
端面密封(半接触式)
(3)曲路密封(迷宫式密封)装置
迷宫式密封
(4)隙缝密封
隙缝密封
2、移动运动密封装置 (1)0形密封圈
0形密封圈
机械设计基础-摩擦、磨损和润滑概述
2.掌握摩擦副分类及基本性质、磨损过程及润滑的类型、润滑剂类型及密封方式的选择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润滑方式及润滑剂类型的选择。2.密封方法的确定。
难点:密封方法的确定
主要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摩擦与磨损
摩擦:两接触的物体在接触表面间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阻碍其发生相对运动的现象叫摩擦
磨损:由于摩擦引起的摩擦能耗和导致表面材料的不断损耗或转移,即形成磨损。使零件的表面形状与尺寸遭到缓慢而连续破坏→精度、可靠性↓效率↓直至破坏。
1润滑油润滑油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润滑剂,主要有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等,其中应用最广的为矿物油。
(1)动力粘度η(2)运动粘度v:(3)条件粘度(相对粘度):恩氏粘度°Et
2、润滑脂
3、固体润滑剂:常用滑剂有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蜡、聚氟乙烯、酚醛树脂、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等。
4、气体润滑剂:包括空气、氢气、氦气、水蒸汽及液体金属蒸汽。
润滑: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一种有效手段。
1、摩擦及其分类:
1干摩擦;2液体摩擦;3混合摩擦
2、磨损及其过程:1磨合磨损过程:2稳定磨损阶段:3急剧磨损阶段:
3、磨损分类:1磨粒磨损;2粘着磨损;3疲劳磨损(点蚀);4腐蚀磨损
二、润滑
一)、润滑剂及主要性能:润滑剂分液体、单固体、固体和气体润滑剂等。常用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任课老师(职称):周晓良(讲师)
授课对象及时间:13级综合班、12五年制班
授课题目(章节):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教具:多媒体
基本教材: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
课时安排:3
教学目的(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润滑方式及润滑剂类型的选择。2.密封方法的确定。
难点:密封方法的确定
主要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摩擦与磨损
摩擦:两接触的物体在接触表面间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阻碍其发生相对运动的现象叫摩擦
磨损:由于摩擦引起的摩擦能耗和导致表面材料的不断损耗或转移,即形成磨损。使零件的表面形状与尺寸遭到缓慢而连续破坏→精度、可靠性↓效率↓直至破坏。
1润滑油润滑油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润滑剂,主要有矿物油、合成油、动植物油等,其中应用最广的为矿物油。
(1)动力粘度η(2)运动粘度v:(3)条件粘度(相对粘度):恩氏粘度°Et
2、润滑脂
3、固体润滑剂:常用滑剂有石墨、二硫化钼、氮化硼、蜡、聚氟乙烯、酚醛树脂、金属及金属化合物等。
4、气体润滑剂:包括空气、氢气、氦气、水蒸汽及液体金属蒸汽。
润滑: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一种有效手段。
1、摩擦及其分类:
1干摩擦;2液体摩擦;3混合摩擦
2、磨损及其过程:1磨合磨损过程:2稳定磨损阶段:3急剧磨损阶段:
3、磨损分类:1磨粒磨损;2粘着磨损;3疲劳磨损(点蚀);4腐蚀磨损
二、润滑
一)、润滑剂及主要性能:润滑剂分液体、单固体、固体和气体润滑剂等。常用的润滑剂有润滑油和润滑脂。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任课老师(职称):周晓良(讲师)
授课对象及时间:13级综合班、12五年制班
授课题目(章节):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教具:多媒体
基本教材: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
课时安排:3
教学目的(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机械设计》1章-4摩擦、磨损、润滑介绍
▲摩擦幅表面的粗糙度 ▲摩擦表面间的润滑——当摩擦表面间被加入润滑油时, 摩擦系数将大大下降。
边界润滑 混合润滑 F F 液体润滑
摩擦系数 摩擦系数µ
v
v h
v
h≈0 h=0 h>>0
ηn/p 摩擦特性曲线
机械中的磨损
磨损 ——摩擦表面上的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 磨损率 ——单位时间材料的磨损量。 耐磨性 ——零件抗磨损的能力。 磨粒磨损(磨料磨损) 磨损的分类 粘着磨损(胶合磨损) 疲劳磨损(疲劳点蚀) 腐蚀磨损(腐蚀机械磨损)
机械中的润滑
润滑 ——是向承载的两个摩擦表面之间引入润滑剂,以减小摩 擦力及磨损等表面破坏的一种措施。 润滑的分类 流体润滑——两摩擦副表面被流体膜完全隔开, 由流体的压力来平衡载荷(如流 体动压润滑与流体静压润滑)。 非流体润滑(包括混合润滑与边界润滑) 厚膜润滑(如液体动力润滑、液体静力润滑) 薄膜润滑(如边界润滑、混合润滑)
x
形成流体动力润滑的基本条件 : (1)两相对滑动表面必须形 成收敛油楔(运动件带 着油从大口走向小口); (2)必须有一定的相对滑动速度; (3)供油充分; (4)油有一定的粘度。 例: v v v y F v
p
x
dp h-h0 dx =6ηv h3 ω
流体静压润滑 滑动轴承
油泵
油箱
润滑剂 润滑剂的主要作用——减小摩擦与磨损、降温、防锈、减振。 循环润滑的液体润滑剂还可以清洗摩 擦表面,将磨损产生的颗粒及其它污 物带走。 液体润滑剂(如润滑油) 半液体润滑剂(即润滑脂) 气体润滑剂(如空气、氢气) 固体润滑剂(如石墨)
人在下雨天为什么容易滑跤? 人在下雨天为什么容易滑跤?
G
(2)水 →流压→滑 Why? (1)水→滑 F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油的牌号:
旧标准:GB443—64规定,以50 oC或100 oC的运动粘度 的中心值划分等级,确定牌号。
新标准:GB3141—82规定,以40 oC的运动粘度中心值 分级
例:32号润滑油的含义如何?
答 : 4 c 0 3m 2 2s m 3 1 2 6 m 0 2s
Ⅲ.条件粘度(恩氏度oEt)
二.边界摩擦(边界润滑:最低要求)
定义:当金属表面间存在一层极厚的的边界油膜时 的摩擦
特点:f较小,磨损较小,寿命有所提高。
机理:边界膜可分三种(见下页)
1.物理吸附膜:润滑剂中脂肪酸的极性分子牢固的吸附在金 属表面上
应用场合:常温(≤70℃)、轻载、低速
2.化学吸附膜:润滑剂中分子受化学键的作用而贴附在金属 表面上
2.弹性流体动力润滑—针对高副运动表面
收敛油楔
v1 v2
★★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①弹性体的弹性变形 ②高压下油的粘度变化
★★油膜形状特点:
①高压接触区,膜厚相同为ho ②油膜出口处有缩颈,产生hmin(压力有突变)
★★油压分布特点:
①高压接触区,压力分布同赫兹应力 ②缩颈处产生很大的压力高峰
3. 润滑状态图
5.润滑油的油性是形成_____的性能, 润滑油的极压性 是形成______的性能。
6.温度升高,油的粘度______;压力较高时, 压力增加,油的粘度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7.粘度指数VI越大,粘度受温度变化__________。 8.工作温度高时,宜选粘度高的润滑油;速度大时,
宜选粘度_________的。 9.粘着磨损是由于_____;接触疲劳磨损是由于_____。 10.提高耐磨性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 11.机器发生磨损失效是处于_______磨损阶段。
B
ssy
s 由 Ar Fn sy
知
ssy 不变当Fn 增加Ar增加
f
Ff Fn
s t
B sy
说明
式中:
A r — 真实接触面积
s sy — 较软材料压缩屈服极限 t B — 较软材料的剪切强度极 限
简单的黏附理论认为真实的接触面积Ar决定于软金 属的压缩屈服极限和法向载荷Fn,由于大多数金属
定义:依靠摩擦副的两运动表面作相对运动 时,把油带入两表面间,形成具有足够压力 的油膜,从而将两表面分开。
如图所示两运动平板
假设: ① 流体不可压缩 ② 流体沿χ向作层流运动
分析 1·a图:
进口流量 出口流量
t
t
两平行板内部由于各垂直截面处的流量
皆相等,润滑油虽能维持连续流动,但油膜 对外载荷并无承载能力。
★★★设计或使用机器的原则:力求缩短磨合期, 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到来。
二.磨损机理(或分类)主要四种基本类型 1.粘附磨损
原因:轮廓峰塑变成冷焊结点而粘着 现象:轻微磨损、涂抹、划伤、撕脱、咬死 措施:限制温度、压强;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添 加剂;摩擦副的材料;提高表面质量、跑合。
2.表面疲劳磨损
应用场合:中等载、中速、中温度( ≤120℃)
3.化学反应膜:s、p、cl等与金属化学反应在油与金属界
面处形成薄膜 应用场合:重载、高速、高温(150 ℃~200℃)
★提高边界油膜强度的主要措施:
1.合理选配材料; 2.降低粗糙度; 3.合理采用添加剂。
三.流体摩擦(流体润滑:最理想的状态)
定义:两表面完全分开,形成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
σ’Sy为较软基体材料的压缩屈服极限
●应用:爬行现象
定义:当相对运动速度较小时,两表面的摩擦力在
静、 动摩 擦力之间反复变化的现象称为爬行
Fn
v
Fn 原因:粘附理论( 即 凸峰 粘着弹性变形剪断 反复变化) 后果:造成机器运动不规则冲击、振动 措施:提高表面质量,改善润滑条件
爬 行 曲 线 问题:爬行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U
0u
E
W
w
E
G E
H
h min
H fW ,U ,G
马丁方程:
H=4.9U/W,刚性等粘度,高速轻载
布洛克方程:
H=1.66(G·U)2/3 ,刚性等粘度,中载
道森方程:
H=2.56G0.54U0.7W-0.13, 弹性变粘度,重载
赫里布勒方程:
H=3.01U0.6W-0.2,弹性等粘度,低速重载
(2)粘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二个
◎温度的影响: 随温度增加而减小;粘度指数VI 越
大,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粘温效应
◎压力的影响: 当p≥20Mpa时,随压力增加而增大
压粘效应
p ep
式中:
α—粘度系数,pa-1; p —压强, pa ; ηo —大气压下油的粘度, pa ·s; e —自然对数的底,e=2.718; ηp—压力p下的粘度, pa ·s;
分析讨论
12.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动力润滑的主要区别在 于前者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心距a=1000mm,模数m =20mm,压力角α =20,工作齿宽B=450mm。小齿 轮 : 齿 数 Z1=24, 转 数 n1 =590r/min, 材 料 40Cr(HB270) ;大齿轮:齿数Z2=76,材料为ZG340640(HB250),从动轴输出转矩T2=16000Nm。齿面粗 糙度为Rg=2.4m;润滑油为28号轧钢机油,粘度- 压力指数α =2.5×10-8 m2/N,常压下动力粘度0 =7.4×10-2 Ns/m2。
控制摩擦、磨损不利方面的有效手段
摩擦学 研究相互接触表面之间摩擦,磨损,润滑机
理的一门学科
§4-1 摩 擦
摩 静摩擦 擦
干摩擦
分
边界摩擦(边界润滑)
类
滑动摩擦 混合摩擦(混合润滑)
动摩擦
流体摩擦(流体润滑)
滚动摩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一.干摩擦(最差状态)
定义:两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 接触时的摩擦。
4.膜厚比和润滑状态
hm in
R2 q1
R2 q2
式中 λ— 膜厚比 Rq— 接触表面轮廓的均方根偏差
Rq≈(1.20~1.25)Ra
一般认为 λ≤1 边界润滑状态 1<λ <3 混合润滑状态 λ>3 流体润滑状态
分析讨论
1.根据摩擦面存在润滑剂的情况,滑动摩擦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其中_____是 最理想的摩擦状态。
2.润滑油的油性及极压性
3.其他指标:油:凝点、闪点;脂:滴点、针入度
D.添加剂(极压、油性、分散、消泡、降凝剂)等
E.润滑剂的选择:P48~50 F.润滑方法:P51~52
二.流体润滑简介
分类
流体静压润滑:原理、计算简单
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流体动压润滑:原理、计算复杂
但结构简单
1.流体动力润滑针对低副运动表面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在机器中构成运动副的机 械零件的接触表面上所发生的情况,了解摩擦、 磨损的分类、机理;如何利用摩擦、磨损以及如 何运用润滑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减轻磨损。(摩 擦学由此而诞生)
摩擦 磨损 润滑
不利方面:消耗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温升
有利方面:可用于传递运动或制动 不利方面:尺寸变化,精度丧失,甚至报废 有利方面:可用于新机器的跑合成形,使成 为一种加工手段(如研磨,磨削加工)
原因:sH的反复作用
现象:金属表面产生麻点、麻坑,又叫点蚀
措施:提高[σ]H ;提高表面质量;提高硬度; 提高润滑油的黏度、加入极压添加剂。
3.磨粒磨损
原因:灰尘、杂质等硬颗粒
现象:较软表面的沟纹
措施:提高表面质量与硬度;提高润滑油的
清洁度
4.其它类型:◎腐蚀磨损;◎微动磨损;
小结
◎流体磨粒磨损和流体侵蚀磨损。
的τB/σSy的比值较接近,所以其摩擦系数相差很小
,这在常规环境下,因为在界面上覆盖有一层氧化 膜或污染膜,对于静态接触,大体是正确的。但对 于处于真空中的洁净金属发生摩擦时不适用,真空 中的f值比常规环境下的大得多。因此鲍登等人于 1964年又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修正黏附理论。
讨论:1·为什么大多数金属表面的f 值相差不大?
2·为什么真空中两洁净表面的 f 值较大?
B·修正粘附理论:
τ=0→τB
A ri+Δ A ri
在Fn产生的σy和Ff产生的τ的联合作用下,使结点产
生塑性流动,Ar增加,结点增长,摩擦系数f增大
计算公式
f
Ff Fn
s'sy
tBj(界面剪切强度)极限
(基体材料的压缩屈 限)服极
说明 式中:τBj为界面的剪切强度极限
2·b图:
进口流量 >楔形的板内部由于进入油量大于流 出的油量,油必将由进口a和出口c两处的截面被挤出 ,内部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这种有一定粘性的流体 流入楔形收敛间隙而产生压力的效应叫流体动力润滑 的楔效应。
建立条件:两表面形成收敛油楔;润滑油有一定的
黏度,且供油充分;两表面有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 且使润滑油从大口进小口出。
机 械 原理及设计 (Ⅱ)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
вторник, 4 июня 2019 г.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
§4-1 摩 擦 §4-2 磨 损 §4-3 润 滑
我们在初中物理中就已经接触并初步了解了摩擦 这个概念,即在正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的物体 表面间有相对运动(或其趋势)时,在接触表面 上就会产生抵抗运动的阻力,这一自然现象被称 为摩擦,阻力叫作摩擦力。有摩擦现象存在,就 会产生磨损。摩擦、磨损既有利也有弊。据统计: 由摩擦而造成的能量损耗占世界工业能量消耗的 1/3;有80%的零件失效是由磨损而引起的。
旧标准:GB443—64规定,以50 oC或100 oC的运动粘度 的中心值划分等级,确定牌号。
新标准:GB3141—82规定,以40 oC的运动粘度中心值 分级
例:32号润滑油的含义如何?
答 : 4 c 0 3m 2 2s m 3 1 2 6 m 0 2s
Ⅲ.条件粘度(恩氏度oEt)
二.边界摩擦(边界润滑:最低要求)
定义:当金属表面间存在一层极厚的的边界油膜时 的摩擦
特点:f较小,磨损较小,寿命有所提高。
机理:边界膜可分三种(见下页)
1.物理吸附膜:润滑剂中脂肪酸的极性分子牢固的吸附在金 属表面上
应用场合:常温(≤70℃)、轻载、低速
2.化学吸附膜:润滑剂中分子受化学键的作用而贴附在金属 表面上
2.弹性流体动力润滑—针对高副运动表面
收敛油楔
v1 v2
★★必须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①弹性体的弹性变形 ②高压下油的粘度变化
★★油膜形状特点:
①高压接触区,膜厚相同为ho ②油膜出口处有缩颈,产生hmin(压力有突变)
★★油压分布特点:
①高压接触区,压力分布同赫兹应力 ②缩颈处产生很大的压力高峰
3. 润滑状态图
5.润滑油的油性是形成_____的性能, 润滑油的极压性 是形成______的性能。
6.温度升高,油的粘度______;压力较高时, 压力增加,油的粘度___________。
分析讨论
7.粘度指数VI越大,粘度受温度变化__________。 8.工作温度高时,宜选粘度高的润滑油;速度大时,
宜选粘度_________的。 9.粘着磨损是由于_____;接触疲劳磨损是由于_____。 10.提高耐磨性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 11.机器发生磨损失效是处于_______磨损阶段。
B
ssy
s 由 Ar Fn sy
知
ssy 不变当Fn 增加Ar增加
f
Ff Fn
s t
B sy
说明
式中:
A r — 真实接触面积
s sy — 较软材料压缩屈服极限 t B — 较软材料的剪切强度极 限
简单的黏附理论认为真实的接触面积Ar决定于软金 属的压缩屈服极限和法向载荷Fn,由于大多数金属
定义:依靠摩擦副的两运动表面作相对运动 时,把油带入两表面间,形成具有足够压力 的油膜,从而将两表面分开。
如图所示两运动平板
假设: ① 流体不可压缩 ② 流体沿χ向作层流运动
分析 1·a图:
进口流量 出口流量
t
t
两平行板内部由于各垂直截面处的流量
皆相等,润滑油虽能维持连续流动,但油膜 对外载荷并无承载能力。
★★★设计或使用机器的原则:力求缩短磨合期, 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剧烈磨损到来。
二.磨损机理(或分类)主要四种基本类型 1.粘附磨损
原因:轮廓峰塑变成冷焊结点而粘着 现象:轻微磨损、涂抹、划伤、撕脱、咬死 措施:限制温度、压强;选择合适的润滑剂、添 加剂;摩擦副的材料;提高表面质量、跑合。
2.表面疲劳磨损
应用场合:中等载、中速、中温度( ≤120℃)
3.化学反应膜:s、p、cl等与金属化学反应在油与金属界
面处形成薄膜 应用场合:重载、高速、高温(150 ℃~200℃)
★提高边界油膜强度的主要措施:
1.合理选配材料; 2.降低粗糙度; 3.合理采用添加剂。
三.流体摩擦(流体润滑:最理想的状态)
定义:两表面完全分开,形成液体与液体之间的摩擦
σ’Sy为较软基体材料的压缩屈服极限
●应用:爬行现象
定义:当相对运动速度较小时,两表面的摩擦力在
静、 动摩 擦力之间反复变化的现象称为爬行
Fn
v
Fn 原因:粘附理论( 即 凸峰 粘着弹性变形剪断 反复变化) 后果:造成机器运动不规则冲击、振动 措施:提高表面质量,改善润滑条件
爬 行 曲 线 问题:爬行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U
0u
E
W
w
E
G E
H
h min
H fW ,U ,G
马丁方程:
H=4.9U/W,刚性等粘度,高速轻载
布洛克方程:
H=1.66(G·U)2/3 ,刚性等粘度,中载
道森方程:
H=2.56G0.54U0.7W-0.13, 弹性变粘度,重载
赫里布勒方程:
H=3.01U0.6W-0.2,弹性等粘度,低速重载
(2)粘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二个
◎温度的影响: 随温度增加而减小;粘度指数VI 越
大,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粘温效应
◎压力的影响: 当p≥20Mpa时,随压力增加而增大
压粘效应
p ep
式中:
α—粘度系数,pa-1; p —压强, pa ; ηo —大气压下油的粘度, pa ·s; e —自然对数的底,e=2.718; ηp—压力p下的粘度, pa ·s;
分析讨论
12.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和流体动力润滑的主要区别在 于前者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3.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心距a=1000mm,模数m =20mm,压力角α =20,工作齿宽B=450mm。小齿 轮 : 齿 数 Z1=24, 转 数 n1 =590r/min, 材 料 40Cr(HB270) ;大齿轮:齿数Z2=76,材料为ZG340640(HB250),从动轴输出转矩T2=16000Nm。齿面粗 糙度为Rg=2.4m;润滑油为28号轧钢机油,粘度- 压力指数α =2.5×10-8 m2/N,常压下动力粘度0 =7.4×10-2 Ns/m2。
控制摩擦、磨损不利方面的有效手段
摩擦学 研究相互接触表面之间摩擦,磨损,润滑机
理的一门学科
§4-1 摩 擦
摩 静摩擦 擦
干摩擦
分
边界摩擦(边界润滑)
类
滑动摩擦 混合摩擦(混合润滑)
动摩擦
流体摩擦(流体润滑)
滚动摩擦(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一.干摩擦(最差状态)
定义:两摩擦表面间无任何润滑剂或保护膜的纯金属 接触时的摩擦。
4.膜厚比和润滑状态
hm in
R2 q1
R2 q2
式中 λ— 膜厚比 Rq— 接触表面轮廓的均方根偏差
Rq≈(1.20~1.25)Ra
一般认为 λ≤1 边界润滑状态 1<λ <3 混合润滑状态 λ>3 流体润滑状态
分析讨论
1.根据摩擦面存在润滑剂的情况,滑动摩擦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其中_____是 最理想的摩擦状态。
2.润滑油的油性及极压性
3.其他指标:油:凝点、闪点;脂:滴点、针入度
D.添加剂(极压、油性、分散、消泡、降凝剂)等
E.润滑剂的选择:P48~50 F.润滑方法:P51~52
二.流体润滑简介
分类
流体静压润滑:原理、计算简单
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流体动压润滑:原理、计算复杂
但结构简单
1.流体动力润滑针对低副运动表面
本章的内容主要是讲述在机器中构成运动副的机 械零件的接触表面上所发生的情况,了解摩擦、 磨损的分类、机理;如何利用摩擦、磨损以及如 何运用润滑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减轻磨损。(摩 擦学由此而诞生)
摩擦 磨损 润滑
不利方面:消耗能量,转化为热能,引起温升
有利方面:可用于传递运动或制动 不利方面:尺寸变化,精度丧失,甚至报废 有利方面:可用于新机器的跑合成形,使成 为一种加工手段(如研磨,磨削加工)
原因:sH的反复作用
现象:金属表面产生麻点、麻坑,又叫点蚀
措施:提高[σ]H ;提高表面质量;提高硬度; 提高润滑油的黏度、加入极压添加剂。
3.磨粒磨损
原因:灰尘、杂质等硬颗粒
现象:较软表面的沟纹
措施:提高表面质量与硬度;提高润滑油的
清洁度
4.其它类型:◎腐蚀磨损;◎微动磨损;
小结
◎流体磨粒磨损和流体侵蚀磨损。
的τB/σSy的比值较接近,所以其摩擦系数相差很小
,这在常规环境下,因为在界面上覆盖有一层氧化 膜或污染膜,对于静态接触,大体是正确的。但对 于处于真空中的洁净金属发生摩擦时不适用,真空 中的f值比常规环境下的大得多。因此鲍登等人于 1964年又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修正黏附理论。
讨论:1·为什么大多数金属表面的f 值相差不大?
2·为什么真空中两洁净表面的 f 值较大?
B·修正粘附理论:
τ=0→τB
A ri+Δ A ri
在Fn产生的σy和Ff产生的τ的联合作用下,使结点产
生塑性流动,Ar增加,结点增长,摩擦系数f增大
计算公式
f
Ff Fn
s'sy
tBj(界面剪切强度)极限
(基体材料的压缩屈 限)服极
说明 式中:τBj为界面的剪切强度极限
2·b图:
进口流量 >楔形的板内部由于进入油量大于流 出的油量,油必将由进口a和出口c两处的截面被挤出 ,内部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这种有一定粘性的流体 流入楔形收敛间隙而产生压力的效应叫流体动力润滑 的楔效应。
建立条件:两表面形成收敛油楔;润滑油有一定的
黏度,且供油充分;两表面有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 且使润滑油从大口进小口出。
机 械 原理及设计 (Ⅱ)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
вторник, 4 июня 2019 г.
第四章 摩擦、磨损及润滑
§4-1 摩 擦 §4-2 磨 损 §4-3 润 滑
我们在初中物理中就已经接触并初步了解了摩擦 这个概念,即在正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的物体 表面间有相对运动(或其趋势)时,在接触表面 上就会产生抵抗运动的阻力,这一自然现象被称 为摩擦,阻力叫作摩擦力。有摩擦现象存在,就 会产生磨损。摩擦、磨损既有利也有弊。据统计: 由摩擦而造成的能量损耗占世界工业能量消耗的 1/3;有80%的零件失效是由磨损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