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学案第7课 散文诗二首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读:本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ǐ)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3、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一、有效导入
明确目标
1、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
教师点拨法
讲解法
如果没有荷叶的庇护,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一样凋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
练习指导法
讲授法讲解法等
出示选定的练习题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结合自身情况,谈收获,谈体会与感悟。
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各小组整理对思考题的解决情况,生成本组的新问题
10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老师对汇报情况作点评、指导、补充和总结
四、变式练习
拓展提高
10
15
5




文章的主旨和写作特点分别是什么?
二次备课


结合自身实际,再次理解课文




三次嬉戏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新教材七上第二单元《散文诗二首》导学案设计说明:散文诗是诗和散文的结合,凝练灵巧,富有情韵。

这两首散文诗小巧、凝练、空灵,优美,具有浓烈感情,是学生练习朗读非常好的范本。

通过关注自读课文的批注的方式初步了解文章批注的引导作用,同时通过简单的问题指向,让学生感知散文诗阅读理解中的切入口,关注批注,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批注。

自读课文需要学生深入文本,通过教师提供的比较的维度,作为学习的支点,让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整体把握这两首散文诗在思想内容、感情基调、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异同。

最后,通过拓展阅读,让学生感知两位诗人的诗情,并探究同一主题散文诗与诗歌的内容的异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1.诵读诗文,感受美好意境。

2.旁批诗文,理清文章思路。

3.对比阅读,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4.拓展阅读,感知同一主题散文诗与诗歌的内容。

重难点1.旁批诗文,理清文章思路。

2.对比阅读,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3.拓展阅读,感知同一主题散文诗与诗歌的内容。

学习探究【任务一】自由诵读两篇诗文,自选语段进行朗读设计。

提示:朗读时请注意重音、停连、语气、语调等朗读技巧,准确表达情感。

例1:“你到哪里去了↗,你ˇ这坏孩子?”( 语速稍快。

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我不ˇ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这句应读出“我”的顽皮,撒娇。

)例2:母亲啊~!你ˇ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语调高昂,~表示声音延长,读出对母亲地深情赞美。

)我觉得:朗读《金色花》时,应读出的情感;读《荷叶▪母亲》时,应读出的情感。

(《金色花》所表达的孩童对母亲的亲昵之情以及《荷叶·母亲》所表现的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说明:散文诗是诗和散文的结合,凝练灵巧,富有情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两首》(素材+学案+教案+练习+测试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七课《诗两首》(素材+学案+教案+练习+测试 含答案)

第四课诗两首·金色花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2..反复朗读,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学法指导: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学习过程:第一站——(一)知识链接1.泰戈尔: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在二十世纪20-40年代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金色花:印度佛教圣物,印度圣树上的花,美丽纯洁,开金黄色碎花.(二)自由读,扫障碍自由朗读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朗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嗅( )闻罗摩( )衍( )那花瓣( )膝()匿( )笑:祷告( ):沐浴( ):第二站——这首诗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与妈妈捉迷藏,从而构成一组组甜美动人的画面,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我们感受到了真挚的母子之爱.下面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边读边思考:第一节,写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非常得意、骄傲.接下来调皮的孩子对妈妈做了哪些事?1.指名读第二节,概括孩子对妈妈做了什么事?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朗读第三节,在妈妈做祷告时,我为妈妈做了什么?闭目想象:此时的妈妈的美,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受?3.指名读第四节,思考,妈妈读书时,我又做了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黄昏时分,我落到地上做什么?小结:第三站——(一)倾情读,抒情感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1、孩子,你在哪里呀?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3、我不告诉你,妈妈.节奏: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吗?(二)妙语连珠请同学们听老师的朗读,注意和原文不同之处,进而感受诗歌语言、句式的优美之处.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1.我偷偷地在那里匿笑,2.我要慢慢地地开放花瓣儿,3.那棵树的阴影投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落在你的书页上,4.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课外延伸: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表现你对妈妈的深情.然后依此为内容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报头就拟为——《至爱天地间》. 教师寄语: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第四课诗两首·金色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是什么让孩子那么快乐,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是母爱.今天让我们变成一朵金色花,用我们的馨香回报母亲.(板书课题)二、授新1、学生介绍泰戈尔情况,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名散文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小说有《沉船》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祷告、匿笑、沐浴、罗摩衍那.3、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一朵怎样的花?(由具备了神力的小男孩变的花.)(2)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愿望: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3)“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4)“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5)“‘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妈妈寻找孩子的焦急和找到孩子后的惊喜心情;“我”为妈妈做好事保密的高兴和调皮.)(6)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母子情深.)(教师板书)三、小结教师归结本文写法: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文的独特写法.四、练习朗诵比赛.五、作业感情真挚的背诵这首诗.板书金色花泰戈尔孩子:天真调皮、热爱母亲.母子情深.母亲:慈爱善良、喜爱孩子.第四课诗两首·荷叶母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2.熟读背诵两首诗歌.3.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升朗读能力.4.学习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朗读训练及诗歌的理解.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3.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情感.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情感,掌握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抒发情感的写法. 2背诵.教学难点:体会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体会冰心老人的深情之作《荷叶母亲》中的慈母之爱.(板书课题)二、授新1、学生介绍冰心情况,教师补充:冰心,原名谢婉莹,五四时期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创作风格被称为“爱的哲学”:母爱、童心和自然.代表诗集《繁星》《春水》.2、请学生读准并解释以下词语:并蒂、花瑞、菡萏、敧斜、慈怜、荫蔽3、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速、重音、节拍、情感)(2)教师提醒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做朗读技巧提示.(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根据情感需要确定语速;根据意境确定轻重音及停顿)(3)学生练习朗读,教师作积极性评价.4、体味诗情,理解诗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回答.(1)这首诗向我们展现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画面;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2)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教师板书)(3)作者三次描写红莲,每次对红莲的描写都不一样,她的情绪也各不相同,请找出来,并思考:为什么作者的情绪随着花的处境而变化?(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去.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教师板书)(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一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母爱博大无边,“心中的雨”指人生的风雨坎坷,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坎坷磨难的人.)三、小结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具体形象而感情真挚.四、练习1、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母爱的光辉下,请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是如何体会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的.2、有感情的背诵比赛,评出优胜者.五、作业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板书设计荷叶母亲冰心三看红莲:雨前红莲、雨打红莲、叶覆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心绪散尽《荷叶母亲》教案定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3、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同时,学会感恩.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思想感情,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深层品味清丽语言,把握诗歌托物言情写法.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品读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调动情感.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回到母校,和大家一起学习.我姓刘,你们可以叫我刘老师.作为学习伙伴的我,为可爱的你们准备了一份礼物,大家想不想看?(PPT展示:一组动物与幼子嬉戏温馨画面)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关于母爱,你能联想到什么?(教师顺势引出:有一位作家非常擅长写母爱,她就是冰心.在她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中,母亲就像荷叶保护娇弱的荷花一样保护着孩子.)二、初步感知,走近作者.1、请学生介绍冰心.师:咱们小学学过冰心的文章吗?举几个例子,你还知道有关她的什么资料?PPT补充介绍作者: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师:将童心、母爱和自然记在作者名字下方.2、(师:下面请大家放出声,朗读一遍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明确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正音:zǐmèi hàndàn qīxié cílián yīnbì páihuái bìnɡdì huāruì姊妹菡萏敧斜慈怜荫蔽徘徊并蒂花瑞积累词语.姊妹:姐妹.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菡萏:书面语,指荷花.这里指荷花的花苞.(有关荷花的名称还知道几个?)适意:舒适.攲斜:倾斜,歪斜.荫蔽:遮蔽.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师:记得将这些音标在课文中.你们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提出来大家一起消灭它.有关荷花的名称还知道几个?)3、(刚才有的同学读得非常投入,想不想听老师朗读?)再次感悟朗读的魅力.研读课文.三、研读课文,走进文本.1、(听完了朗读,下面老师就要大家动起脑,拿起笔,小组讨论,前后左右就近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大屏幕上的题目,派一个人做好记录.表现最好的一组咱们给予他们奖励,加油哦)四人一组讨论:(PPT打出要求)A、找出两三幅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取一名字.(如:怀乡忆莲图雨打莲花图白莲凋谢图红莲飘摇图荷叶护莲图)(做好Flash制作,配以画面)B、每一幅画面中“我”心情又如何?从课文中找出反映变化的依据.(烦闷---不适宜---不宁的心绪散了---深深的受了感动)C、尝试用一个语文术语对课文整体或局部进行一次点评.(PPT:什么叫术语?就是语文的话语.)(教师小结:本文在写作上采用的手法有借物抒情、以物写人、融情于景、开门见山、卒章显志、巧妙穿插、对比突出、生动照应等.2各小组交流学习成果.交流中,教师穿插问题:A、最让作者感动的是哪一幅画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莲叶护莲图.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B、文眼是哪句?如何理解其中含义.(PPT展示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请一同学朗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这里,“红莲”是“我“,”荷叶“是母亲.“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作者借物抒情,直抒胸臆,)(师:请所有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满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大声朗读一遍.)3、学生仿写,小试牛刀.师:人生的风雨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只是在我们最累最痛的时候,母亲永远以一种最温暖的姿态迎接我们.为你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个细致敏感的人,因为心中有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触发她心里最真挚的情感,看到荷护红莲,她就想到了母亲对自己的庇护.冰心幼时身体孱弱多病,幸有母亲细心照顾,才得以存活.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比喻的修辞仿写几句话或者一首小诗,以表达我们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赞美之情.(学生试写,老师指导)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母亲,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例: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四、朗读竞赛,品味情感.(师:看到同学们写出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老师忍不住又想朗诵一段.你们想不想也配乐朗诵一段?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朗诵家.)1、请几位同学带着美的情怀,用舒缓的语调,饱含深情配乐朗读,可以任选其中一段.2、点评朗读.(师:同学们觉得哪位同学朗读最好?为什么?)五、拓展延伸,吐露心声.教师:同学们,母亲给予我们的只是一片荫蔽吗?(PPT展示,以情动人)当我们饿了冷了的时候,母亲来了;当我们病了痛了的时候,母亲来了;当我们的生命遭受威胁的时候,还是母亲来了;当需要牺牲自己的命去留住孩子生命的时候,母亲,更是毫不犹豫地来了!你感受到了母爱吗?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看来我们同学们平时把对母亲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并有所行动借此机会,倘若将这束鲜花送给母亲,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将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制作成一张卡片,放在妈妈床头.(老师将彩色卡纸发给学生)(PPT)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的一切(背景音乐阎维文《母亲》)(最后幻灯片打出:祝天下所有的母亲身体健康,快乐永远!)六、课后作业(PPT展示)1、将卡片完成.2、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3、课外阅读《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师:再次感谢大家的配合,辛苦啦!)附:板书设计荷叶母亲冰心(散文诗)寄寓荷叶―――――――――>母亲(无畏遮蔽)联想(无私爱护)红莲―――――――――>我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象征借物抒情第四课诗两首·金色花一、四基达标1.《金色花》作者是________(国名)文学家________(姓名).《纸船》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选自________.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 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3.《金色花》结尾写到“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这一句是如何体现母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能力提高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xī()()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1.根据拼音写出填空中的汉字,并辨析这两个词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和“孩子,你在哪里呀?”这两个疑问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你同意这种说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拓展阅读阅读下文,思考《金色花》和《紫藤萝瀑布》在写作上异同.金色花偶然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很是艳羡,激起我栽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得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栽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只有仙人掌活了下来.无论是阴晴雨雪,也不论是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可这并未给我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对开它的存在,我不再关心.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远望,无意间瞥见这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地凛凛叉开,我忍不住大笑起来.不是吗,且不说它的掌节怎样的歪斜,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这可怕的东西,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地疯长下去.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定睛一看,什么?是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辉煌灿烂的光芒.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此刻,它高傲地擎立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的心血.我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已的浅薄庸俗而感到惭愧.可以想象,这仙人掌,它曾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掉无数娇美的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它并非一朵仅仅能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美一旦和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体会爱心》高翔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他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回答.后来妈妈问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不喝.”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因为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地买来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雨水洗菜、揉面时,她拒绝吃饭.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每天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母女俩要回京了.女孩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因为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挥手告别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我想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告诉他们“我要献爱心啦”.也不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是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干涸( )挑剔( )晶莹( )鄙夷( )2.解释下列词语.(1)干涸:___________ ______(2)鄙夷:___________ _ _____3.本文记叙的事件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4.为什么说本文写的这位母亲“特别”?结合现实生活来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5.本文主要运用哪种描写手法写小女孩?表现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6.“爱心”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7.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从文中画横线句子写的内容你能联想到鲁迅的哪两篇文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9.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参考答案一、1.印度泰戈尔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寄小读者》2.D3.上文写到“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也一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嗔怪中恰恰表现的是母亲的担心和对孩子的疼爱.二、1.嘻嘻匿“笑嘻嘻”一词形象地表达出“我”变成金色花后的开心和得意.“匿笑”一词生动地写出了“我”的调皮和狡黠.2.第一个问句是“我”变成了金色花后在心里对妈妈所说的话.作为孩子,他知道妈妈深爱着自己,他希望虽然自己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但妈妈依然可以认识自己.但是,他又没有十足把握,所以在心底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表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和爱.第二个问句是妈妈发现孩子不见时大声寻找时说的,表现出了妈妈对孩子深切的爱和找寻不到时焦急的心情.3.不同意.在“我”变成了金色花后,仍不离妈妈左右,注视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为她送去香气,陪伴妈妈读书,这些都说明了“我”非常爱自己的妈妈.之所以在妈妈寻找自己时不说话并且匿笑,是因为他个性天真调皮,在和妈妈开玩笑,而并不是真的捉弄妈妈.所以不能说“我”是个坏孩子,其实“我”是一个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三、提示:两篇文章同为状物寓理的文章,《金色花》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运用对比的手法,要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美一旦和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四、1.hétījīng bǐ。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说课稿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说课稿第7课《散文诗二首》说课稿

文坛巨匠挥妙笔,人间真情荡我心——《散文诗二首》说课一、说教材《散文诗二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个单元四篇课文的主题都是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情感。

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进一步体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情况下不同家庭表现出来的至纯亲情,也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品味把握或直白或含蓄的人间真情。

《散文诗二首》这个篇目实际上包含两篇散文诗,散文诗虽然是刚上初中的孩子没有接触过的体裁,但这两篇文章从内容上来看,还是比较简单的。

泰戈尔的《金色花》通过一个美丽的假设——孩子变成金色花,生动巧妙地表达了孩子对妈妈亲密与关爱的情感;冰心的《荷叶母亲》则是由雨中荷叶护莲的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呵护关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与依恋之情。

二、说目标本课两篇短文都属于散文诗,而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诗歌有强烈的抒情性。

所以,要想走进这两首散文诗,让学生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读好诗歌,进入情景。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一: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而要深入体会中外诗人各自文章里表现出的具体情感,我们必须透过具体的语言去品味,找到不同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思想等方面的各自特色。

我据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二:品味词句,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两首散文诗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抒情这种独特手法,而初中学生有必要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建立对这种手法的认识。

我因此设定本课教学目标三:体会借物抒情手法在表达情感上的独特效果。

三、说教法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曾说过:“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中同样引起感情作用的。

”因此教这篇文章时,要唤起学生心底同样的情感体验,就要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诗人的思想感情。

另外,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美点动情点,则需要采用词句品析法、讨论法等。

教学《荷叶母亲》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共性之一形象性,也是为了更深体会诗歌蕴含的真挚情感,我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则需要采用比较阅读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春》和《济南的冬天》两篇散文诗的阅读与赏析。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受散文诗的美,理解并掌握散文诗的特点,分析两篇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修辞手法的运用:讲解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学生掌握并能在写作中恰当运用。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举例:《春》一文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2.教学,学生可能难以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和深层含义,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修辞手法识别:学生可能难以识别和区分课文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对比等方式进行详细讲解。
-写作技巧:在仿写散文诗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情感,需要教师提供指导和示例。
另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语言表达还不够丰富。这说明他们在词汇积累和语言运用方面还需要加强。为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词汇积累和句子仿写的练习,帮助他们丰富词汇量,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此外,课堂上的小组讨论也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积极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采用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们多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7《散文诗二首》解读

《散文诗二首》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荷叶母亲》是作者看见雨中的红莲垂在荷叶下,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就好像母亲呵护着自己的儿女,不让他们受到伤害一样,从而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散文诗。

2.文题诠释《金色花》有一以贯之的核心意象“金色花”,围绕着这个核心意象,有具体完整的情境︰在宁静圣洁的气氛里,变成金色花的孩子与母亲亲昵地做着游戏。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境描写,写的都是日常的事物——金色花、庭院、树下、花影、牛棚等;表现的都是日常的生活——沐浴、祷告、读《罗摩衍那》,黄昏时拿灯去牛棚、讲故事等。

这些日常的事物和日常的生活所形成的生活序列是很有特色的,它所体现出的是一个尊崇神的国度里充满诗意与神性的日常生活。

《荷叶母亲》全诗篇幅很短,开篇从自家院中的两缸莲花写起,重点描写了倾盆大雨中荷叶遮盖红莲的画面,由此作者联想到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景抒发了对母爱的至真至深之情。

作者通过联想,先把儿女比做莲花,再把母亲比做荷叶,从而颂扬了深沉、饱满的母爱。

3.主旨《荷叶母亲》全诗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非常典型。

借物喻人的手法很多文章都会用到,但是用来又各有其妙。

《荷叶母亲》是一首画面感非常强的散文诗,全诗最大的妙处不仅在于以荷叶喻母亲和以红莲喻儿女,而且在于以“莲”为中心构造的画面跳转与情绪流动。

4.内容解读《金色花》自开头起,泰戈尔就以十分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小孩子活泼的想象力和小孩子那种好玩又会玩的天性。

“变成金色花”后的小孩子“只是为了好玩”,生动地描绘出了孩子顽皮、淘气、天真无邪的特点,而变成什么都要时刻在妈妈身边,体现出了小孩子对温柔妈妈的依恋与喜爱。

诗末的一句“不告诉你,妈妈”,更是稚气十足,娇憨可爱。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学设计

《金色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泰戈尔及其主要诗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品读诗歌,想象散文诗所营造的优美宁静的意境氛围,再现母子情深的温馨和谐画面。

2.过程与方法朗读品味,初步掌握鉴赏散文诗的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品味诵读,把握诗中活泼调皮孩子及沉静慈爱的母亲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感受金色花的圣洁和美丽,感受浓浓的母子之情。

品读诗歌,感受泰戈尔诗带给我们的艺术美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中画面,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把握金色花的意象特点,把握泰戈尔诗的风格。

[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步骤]一、品读诗句,激趣导入。

1.由泰戈尔的精美诗句导入多媒体画面展示诗句:①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

②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③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这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句,读这些诗句,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第①句告诉我们:不要只顾着感伤眼前失去的而忽略了身边的其他风景,切勿因小而失大。

第②句优美而含蓄表达出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生要像夏天盛开的花那样绚烂旺盛,努力地发光发热,为社会作贡献。

死要像秋叶般悄然足以,不必轰轰烈烈。

第③句是关于人生的意义的思考:只要你努力过,奋斗过,即使没留下任何痕迹,都是美好的,都不会有什么遗憾,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读着这样一些清新自然,唯美伤感,闪烁着智慧之光的精美诗句,我们的思想受到启迪,心灵、情感得到美的净化、熏陶,对人生、自然我们有了更多的感悟思考……爱尔兰诗人叶芝曾这样描述自己读泰戈尔诗的感受:我每天读泰戈尔,读他的一行,便把世界上的一切烦恼都忘了。

泰戈尔的诗真有这样的魔力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泰戈尔以及他的作品。

2.简介印度诗圣——泰戈尔画面上这位须发花白,有着一副慈祥面容的老者便是泰戈尔,他是印度著名诗人,他的诗在印度可以说是人人都会吟诵的,被称为印度“诗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材分析《金色花》这首散文诗,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教学方法:1、合作探究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2、朗读法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

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3、板书辅助法。

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1、充分预习,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增大学生阅读的容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2、针对七年级学生照搬参考书相关资料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参考书,筛选关键信息,作圈点勾画;3、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归纳朗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及单元目标说明,“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即是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2 、学习和借鉴诗歌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材料,相互质疑解难,并且要以口头说话和当堂作文的形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重点和难点1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2 、把握诗歌托物言情的写法。

3 、深层品味诗歌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著名诗人冰心曾说过:“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光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2(第1课时)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2(第1课时)

《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第一课时《金色花》◎教学目标:1. 在反复诵读中训练诵读的技巧。

2. 利用想象和描写来鉴赏散文诗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3.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感悟爱能化解伤痛的哲理,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铺垫,预学情况检测1. 导入。

同学们,熟悉这位大师吗?(多媒体展示泰戈尔的照片)他是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他一生倡导民族主义和世界和平,他为了改良社会曾辗转无数国家考察,他在1924年来到中国,和我国的一些文学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么你们熟悉他的诗文名句吗?谁能朗诵一两句给大家听听。

(学生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展示备用的泰戈尔诗文名句,和学生一起分享:(1)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选自《飞鸟集》)(2)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选自《飞鸟集》)(3) 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选自《飞鸟集》)(4) 母亲们的心和夜晚的灯,还有年轻的生命,他们满心欢乐,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对于世界的价值。

(选自《新月集》)(5) 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选自《吉檀迦利》)(6) 思念,是一只养熟的信鸽,无论放飞多么长的时间和距离总能飞回原处。

(选自《沉船》)你能说出泰戈尔诗中常见的主题吗?(提示:一般有爱、童真、自然、生命等)2. 学生活动。

活动一:抢答(检查预习)——作者、国籍、获奖情况、主要作品、本文体裁、所写的形象。

活动二:你能根据之前学过的某篇散文、某首诗歌,再结合本文说一说你对散文、诗歌、散文诗三种文体的不同印象吗?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感受泰戈尔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并结合诗句了解泰戈尔作品的内涵以及打动人心的力量,为后续学习作铺垫。

两个学生活动既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也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文学常识。

二、集体诵读,读准读顺课文1.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听音。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金色花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母亲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ǐ)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教案1、体会爱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散文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zǐ)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设计

《金色花》公开课教案设计教材分析:《金色花》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二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金色花》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的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由朗读、齐读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2.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3.学习用托物寓情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2.学习用托物寓情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很好,那天你对妈妈有什么表示吗?(学生自由说)我们都是由嗷嗷待哺的婴儿从母亲怀抱中渐渐成长起来的,一张卡片、一次洗碗或者仅仅是一朵鲜花(根据学生地回答而定)都是我们对母亲的一份感激。

有同学送了红色康乃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代表母爱)那么每个人都会送母亲康乃馨吗?未必如此,比如说印度诗人泰戈尔就送了什么呀?(金色花)对泰戈尔你了解多少?(由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作家克莱齐奥。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看书业中的插图:这位有着一头银发,白须飘逸,有力的大手握住一支金不换的笔,目光永远注视着前方的老人就是泰戈尔。

金色花是美丽而神圣的,下面让我们朗读这首美丽的散文诗,感悟泰戈尔对母亲的深情。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表格式,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表格式,教学设计,教案
3.思考:
(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
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
(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读书,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
2.抄写课文词语。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
一、复习检查
背诵课文。
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诗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散文集)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1.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简介: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

第7课《散文诗二首》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7课《散文诗二首》学案语文七年级上册

7* 散文诗二首作者作品走近作者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作家、诗人。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文体知识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归纳总结结构图解金色花荷叶·母亲主旨点睛 《金色花》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按时间顺序叙写了孩子与母亲嬉戏的几个画面,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也表现了美丽、圣洁的母子之爱。

《荷叶·母亲》由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感人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关爱,由此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自主学习字音字形并蒂.(d ì) 花瑞.(ru ì) 匿.笑(n ì) 沐.浴(m ù) 姊.妹(z ǐ) d ǎo (祷)告 徘徊.(hu ái ) 心绪.(x ù) 牛棚.(p én ɡ) 荫.蔽(y īn ) 两肩.(ji ān ) f ù(覆)盖 攲.斜(q ī) 烦闷.(m èn ) 菡萏..(h àn d àn ) 嗅.到(xi ù) 嬉.戏(x ī) 花b àn (瓣)词语释义1.匿笑:偷偷地笑。

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3.沐浴: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4.花瑞:指花带来的好兆头。

5.攲斜:倾斜,歪斜。

攲,倾斜。

6.慈怜:慈爱怜惜。

捉迷藏——看母亲工作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 开放花瓣儿,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 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母子对话——坏孩子 不告诉你 母子情深 初开莲花——大家欢喜 红莲绽放——引人注意 雨打红莲——心绪不宁 荷叶荫蔽——深受感动歌颂母爱7.菡萏:荷花的别称,文中指红莲含苞未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教案
-课文结构分析:理解散文诗的结构特点,把握文章的起承转合,领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主题发展。
-写作手法学习:识别并学习作者使用的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中的作用。
-情感体验:通过课文学习,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向往,培养同理心和感悟力。
举例解释:
-在学习“笑嘻嘻”一词时,教师可通过例句和上下文,解释其在文中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使学生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散文诗的形式和内容上鉴赏文学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象征手法时,教师可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金色花”在文中所象征的美好和希望,以及这一手法如何丰富文本意义。
-对于情感的细腻把握,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我在母亲的笑容里,看到了花朵的盛开”,通过分析这样的句子,帮助学生体会母爱的温暖和作者的情感投入。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散文诗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情感的细腻把握:散文诗中情感的表达往往含蓄而细腻,学生可能难以捕捉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学生可能无法深入理解课文的寓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4.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课堂讨论和课后练习中,学6.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中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和短语,如“笑嘻嘻”、“骄阳”、“温柔”等,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和语境运用。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文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散文诗描绘自然之美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散文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版(2016)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第七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案设计
2、作者简介:印度近代伟大作家、诗人、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国后》等。著名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带有神秘色彩和感伤情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影响也是广泛的。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一九五○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活动一: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课文中需要掌握的字词、成语,划横线的词语需要掌握意思。
活动二、学生介绍泰戈尔、散文诗。
活动三:朗读感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与感情。回答问题。
活动四: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活动一达成教学目标1:理解并积累字词。
活动三达成教学目标2、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继续提高朗读能力。和教学目标3、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4.诵读文言诗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义;通过语气、节奏等朗读方法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在积累、感悟、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5.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中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金色花”是一种开金黄色碎花的植物,在印度被称为圣树。泰戈尔将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赞美孩子的可爱;金色花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象征着母爱的圣洁。
2.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泰戈尔的文学常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2、揣摩文综新奇美妙的想象和天真可爱的形象,领会文章借景写人的写作手法。
3.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描写的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教案

7* 散文诗二首
第1 课时 金 色 花
1. 反复朗读《金色花》, 体会作者笔下孩子对母亲的纯真
第2 课时荷叶·母亲
1. 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 写
诗歌教学中朗读是关键, 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因此在本文的学习中, 我把朗读作为教学的重点, 学生试着边朗读边背诵, 效果显著。

对于诗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鼓励学生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些短小的诗句, 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文学修养。

1. 【电子教案】【同步课件】【备课资源】【同步试卷】详见光盘内容。

2. 【拓展延伸】
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以美感和想象, 但内
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从形式上看, 它有散文的外观, 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 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 即“散文其形, 诗意其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7 散文诗二首
学习目标
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体验。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悟文章表现的亲情美。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表达真情。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嗅.()罗摩衍.那()
匿.笑() 祷.告()
笑嘻.嘻() 姊.妹()
菡萏
..()() 攲.斜()
荫.蔽()
2.《金色花》的作者,印度著名、。

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有、、、。

所作的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3.《荷叶·母亲》的作者,原名,现代著名作家,诗集有、等。

二、整体感知
4.这两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三、局部探究
5.从《金色花》人物的言行中感受人物形象,然后说说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和怎样的孩子?
6.《荷叶·母亲》风雨中几看红莲?写出每一次的环境情况、红莲表现和作者心境变化的词句。

四、当堂检测
7.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你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呢?请填写下列句子,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妈妈,我想变成,当您时,我;当您时,我。

8.仿照下列句式,另写两句话送给母亲。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xiùyǎn nìdǎo xīzǐhàn dàn qīyìn
2.泰戈尔文学家社会活动家《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伽利》
3.冰心谢婉莹《繁星》《春水》
二、整体感知
4.略
三、局部探究
5.充满母爱的伟大的母亲,热爱母亲的顽童。

母亲是沉静的,虔诚的,也是善良的;孩子是天真活泼的,机灵诡谲的,又是天生善良、圣洁的。

6.四次写看红莲
①一写看红莲。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心情:烦闷。

②二写看红莲。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欹斜,无依无靠。

心情:不适意。

③三写看红莲。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动摇。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④四写看红莲。

环境:雨势并不减退,勇敢慈怜的荷叶上聚了些水珠。

红莲:不摇动。

心情:深深受了感动。

四、当堂检测
7.示例:妈妈,我想变成一阵风,当您烦躁时,我为您带走烦恼与忧愁;当您炎热时,我带着一丝凉意,留在您身边。

8.示例:母亲啊!你是流水,我是鱼儿。

当干旱来临时,除了你,谁还能为我提供一个安定的家?
母亲啊!你是避风港,我是小船。

狂风暴雨来临时,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大海中的依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