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专家舒嘉文解读2008年高考大纲(政治)
2008年高考总复习讲座提纲
2008年高考总复习讲座提纲北京五中张道林第一部分2008年高考改革形势与命题趋势分析一、2007年高考概况1.文科综合卷(8)2.政治、地理、历史单科卷(4)3.文科基础卷和综合能力测试(3)二、07年试题特点及08年命题趋势(一)继续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 的命题方针。
(二)体现了《2007年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三)通过中华文化常识的考查,在拓宽命题思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淡化教材具体知识等方面方面进行了探索。
(四)材料的阅读量明显增加,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五)体现了文科综合试题结合热点命题的重要特点★2008年高考热点问题枚举——关注四类热点(1)社会时政热点2007年宁夏文综34.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
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纪念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布雷顿森林协定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Array 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和高考命题联系密切的史学研究热点⏹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观察、思考与分析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与特点⏹从文明史的高度重新构建中国近现代史专题⏹中华文明的四个特点(3)课程改革热点(4)教学改革热点(07上海)右图为“中国科普博览—古代科技馆网站”的首页,页面设置了十一项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A.浑天仪B.翻车C.赵州桥 D.数学(六)扩大对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知识面的考查,全国卷一、卷二的组卷方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七)突出考查主干知识第二部分2008年第二阶段复习建议——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在文明史观的指导下,重新构建专题。
中华文明史专题一、根据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范围1、第一类不予理睬①节名前加“★”的内容(共9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演变流程应知道)②活动课的内容(共1课)2、依据教材,恢复被考纲完整地删除的内容★2节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明朝中后期政治的腐败和明末农民战争▲7目刺史制度(魏晋南北朝)北方农业恢复与发展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庆历新政(宋元)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社会生活▲5个知识点(两汉)与越南的交往(魏晋南北朝)北方的手工业和商业(隋)广设仓库《资治通鉴》井田制3、一般性了解的节、目、知识点①考纲有要求,但全部为小字或注解的内容▲1目元朝的灭亡▲2个知识点(北魏)均田制特点华侨和南洋的开发时间②枝节、细碎、偏冷、孤立的知识▲一些小字、注解▲一些具体的年月、统计数字▲缺乏题眼的、不合时宜的等▲怎样确定“题眼”?③古代文史常识类小字2007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
七、解读2008年高考大纲及第二轮复习的建议
解读2008年高考大纲及第二轮复习的建议小题首先归类,扫描不留死角 大题重在能力,理解分析综合 仪器原理数据,目标独立完成一、小题首先归类,扫描不留死角1、高考选择题考查的内容:非重点知识约占4~5个题,其他为力学及电学的重点知识。
非重点知识包括:热、光、原子、振动的波、交流电与电磁振荡)重点知识中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的内容包括:受力分析(包括连接体问题)、共点力平衡、万有引力与圆周运动、运动学问题与估算、简单的功能关系、简单的相互作用中的动量与机械能、典型电场的场强与电势、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直流电路的定性分析问题、电磁感应的图像问题以及演示实验中的问题,等等。
2、选择题的解题思路:首先按知识“归类”,再回想这部分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常常就可以顺利解决。
3、针对选择题的复习策略:“扫描不留死角”。
①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②明确应掌握的内容,③各部分都通过题目练到,④不以题论题,而是通过题目把该部分的知识全面扫描。
二、大题重在能力,理解分析综合1、高考物理计算题从知识上说,主要考查力学与电学的重点内容;从考查能力上讲,主要是考查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2、解答大题的思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1)阅读理解题意(包括画示意图等),(2)确定研究对象,(3)建立物理模型,(4)分析状态过程,(5)选择适用规律,(6)列式求解结果,(7)联系实际讨论。
3、针对大题的复习策略(1)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是解答物理问题的基础举例:①力的概念(受力分析的方法就来源于力的概念)②功的概念 机械功(狭义功)W=Fs cos θ;广义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W=ΔE ③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2)解答大题最重要的能力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对于物理过程复杂的问题,重要的是把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过程。
常用的把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运动的方法:①从时间上分段:要注意相邻时间段的衔接以及各物理间的关联。
政治科目复习的要点
政治科目复习的要点政治科目复习的要点舒嘉文:我是北大附中舒嘉文。
多年在高三把政治高考这块和几位老师合作文综,积累了教学经验,另外多年参加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参加了出海淀区的一模、二模的试题,还有一些试题的教研。
复习到这个阶段,同学们已经有系统复习的能力,参加近期模拟考试经验积累的条件下,在目前参加高三复习考试一个最关键的时刻,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同学们结合近期的考试,对文综的《考试大纲》、考点和模拟练习做一个梳理,第一点对《考试大纲》的知识系统,要把握好指示体系,对《考试大纲》新增的考点,侧重理解、分析和判断。
这两点有区别,对知识系统这块,对一般的考试有隐性考试的特点,比如说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比较多,模拟考试考过的体,高考中不会重,但是模拟考当中所用的方法,将来在高考中会用到,也就是说我们在模拟考试当中侧重点应该在训练方法,但是对一些新增的考点会有直接考察的特点,对《考试大纲》新出来,新增的考点这部分要明确知道。
第二,对,或者文综试题,这几年人文色彩浓厚,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比较多,对社会综合热点问题会展开,这部分同学们在模拟考试当中遇到的一些题注意一下。
比如说农业的题。
第三,同学们要注意模拟考的强化训练,模拟考的试题和特点。
每年都不会重复,它要求新,求变、求活,所谓求新,就是根据时代特点,出现新的理论和要求,求活就是通过考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同学们一定要研读本年度的《考试大纲》,了解考试范围。
大家要回顾一下某一年的热点和重点,把它作为一种启发,把已经考过的试题当中获得一些启发,对今年的热点做一个梳理,比如说经济上“三农”问题,国家宏观调控问题都是考试的重点,可以列在必考的范围之内。
政治上是党和国家领导建设,台海和国家的台海战略是很显眼的问题,社会上建立和谐社会,就业与保障这些问题很明显,还有文化上,科教兴国,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等,这些热点形成我们对知识的一个整理,这样有助于同学在考前做到越来越达到一种临考状态的良好。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学大纲》,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制定以下考试内容。
一、生物(一)能力要求1.理解能力(1)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
(3)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见下表)所列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
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3.获取信息的能力(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4.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生物知识内容表二、化学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一)能力要求1.观察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以及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的能力。
2008年全国高招统考大纲及各科目解析
2008年全国高招统考大纲及各科目解析2008年03月21日16:36语文英语汉语文理数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文数文综政治历史地理综合解析:·名师把脉各科命题方向:08年高考大纲全解析·名师解读08高考大纲政治多注重时政热点各科解析:语文:·依照语文大纲抢分高招:突出重点主攻读写· 2008年语文高考大纲:渗透新课标的命题精神数学:·依照数学大纲抢分高招:回归课本探寻发源地· 2008年数学高考大纲:强调了对基础的考查英语:·2008年英语高考大纲:词汇量要求有所提高生物:· 08年生物高考大纲:全面考查生物科学素养化学· 2008年化学高考大纲:考察综合分析能力物理:· 2008年物理高考大纲:会使用仪器处理问题【考纲】依照语文大纲抢分高招:突出重点主攻读写陈京龙湖南省特级教师《试题调研》特约名师1、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我们在考前最后90天要根据2008《考试大纲》和《试题调研》第6辑解读考纲从字音到写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既关注“热点”,也留心“冷点”(如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甚至“冰点”(如文学常识的识记),决不能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现在各地试卷题量和文字书写量都有减少趋势,因而个别考点在高考试卷中轮空,比如2007年全国卷两套卷中对语基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标点题,卷Ⅰ有字形题,天字音题;卷Ⅱ却相反,有字音题,无字形题。
所以上一年来,考的考点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更不意味2008年仍然不出题。
又如2005年江西卷的第一大题出了6个小题,分别考查了字音、字形、近义词比较、成语使用、标点符号和语病识别等考点,2006年压缩了题量,没有出成语题,但2007年高考江西卷又考了成语。
其实,过去一些“冷点”完全可能变成后来的“热点”,比如说全国卷在2005年之前没有单独考察“语段压缩和扩展语句”,在2006年、2007年全国两套试卷中语文综合表达题的板块里“压缩语段,扩展语句”卷土重来,成为“热点”考题,不管是概括二胡的特点还是仿照朱自清先生的名作扩展成三句话,都是对这个考点的检查。
辅导专家舒嘉文解读2008年高考大纲(政治)
辅导专家舒嘉文解读2008年高考大纲(政治)[中国教育新闻网]舒嘉文:北京的大纲有16处调整,这表现了北京现在教育形势的特点,北京高考命题在向课改方向调整。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调整点在大纲的第一部分经济常识,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标题下有一个考点,这个考点可以说年年必考。
这个考点以往是这样表述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今年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了一大块内容,叫做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往年是独立成考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今年上升为一种制度。
这个话语的背景并不在我们教材上,而是在十七大上。
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我们党的方针,就是创造条件,让居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这块就涉及到财产性收入,这个考点是在我们今年考纲中比较规范的表述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刚才说到的党的十七大的经济方针,是把扩大居民的财产收入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在我们教材上就表现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这已经出现在北京海淀的期末考题上,预计在今后我们的复习中还会看到,在北京各区的模拟考题和其他各省市的集中训练的考题当中还会有表现,作为一个重点的考点,必定要通过考题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重大的调整。
在哲学这块,大约有十几处调整,这个调整很一致,2007年以前的考纲上,在讲到辩证法的时候,讲到因果联系及其指导性意义,过去总是讲哲学指导性意义或者是哲学启示,今年一律改成方法论意义,这种调整在整个哲学大纲中都做了调整,就是说凡是哲学原理起指导论意义,都改成了方法论意义。
这个导向是当今的课改是倾向于淡化理论,要求同学们掌握最基本的哲学工具,就是方法论。
在考试中就会表现为简化题目答案的要求,要求同学在学哲学的时候重点掌握方法论。
我们在研究大纲的时候注意到大纲这种调整。
还有其他一些调整,比如政治常识结合形势增加了一个考点,是在我国的对外政策中增加了一个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解读2008年高考大纲及第二轮复习的建议
例.如图是细胞分裂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细胞在_有__丝__分裂过程 中形成E细胞和B细胞。
(2)A细胞在_减__数__分裂过程 中形成D细胞和C细胞。
G.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H.受精作用中染色体行为 I.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J.染色体与遗传定律 K.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L.染色体变异、染色体遗传病 M.染色体组、二倍体、单倍体、多倍体
②衍射法:抓住一个核心知识(概念、原理、
图解、实例),围绕这个核心,进行多角度联系, 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即知识网。
改变是( A )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例.二倍体水稻作父本(2N=24)与四倍
体水稻作母本杂交,其后代产生的种
▲如何理解基因突变?
①染色体、DNA、基因、碱基、性状的关系 ②遗传信息、密码子、反密码子。
外显子、内含子、非编码区 ③增添、缺失和改变 ④普遍存在、随机发生、稀少、有害、不定向 ⑤一个氨基酸可以有几个密码子,三倍数的改
变和非三倍数的改变都可影响突变与性状的 关系
⑥生殖细胞的突变与体细胞的突变 ⑦自然突变、诱发突变 ⑧基因突变是进化的原材料
②图像识别:
③染色体、DNA变化曲线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4)识图辨数:
(5)与遗传的关系: ①分离自由组合的关系②交叉互换
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大纲解读
青年科学5搭起成功阶梯加分秘诀政治:考点稳定关注时事今年的政治高考大纲较比去年只是在表述上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整个大纲的内容跟去年相似。
政治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高考政治试题绝不回避热点,必然会反映国家意志。
通过这几年的文综合题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热点都是很微观的,一个是人类共同关心和面临的,像资源、环境、气象变化等问题,比如今年抗冰雪灾害的问题,就是大家共同关心的。
还有一个是以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为切入点的,像可持续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科技问题、重大的国际事件等。
凡能与教材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相结合的时政现象都可作为时政重点、热点考虑,而教材的重点、重要原理与国内外时事政治中的重大事件的结合点、交叉点更是重中之重。
此外答题时要有形成答案提纲的能力,答案的布局要有层次,考生可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的顺序来组织答案,总之,答案要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和专业性。
历史:考点删增变化大历史考纲变化很大,增加了夏商周的社会经济、唐朝的府兵制和募兵制、隋唐商业与城市社会生活、万历新政、宋元史学、洋务运动的效果、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湖北军政府、孙中山北上与国民会议运动、工农运动的发展、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华北事变与瓦窑堡会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美国的共和政体、非洲与拉美民族民主运动、亚洲人民民主国家、新科技的发展与特点等内容,其目的在于突出制度、改革、道路探索等主要历史问题。
删掉了古代均田制度、太平天国北伐西征、真理标准讨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几个部分,其目的在于放弃一些高、空、大、深的历史问题。
历史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
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
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
2008年高考大纲_4
2008年高考大纲综合文科I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二、考试范围(一)政治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1学习大纲专题.
3、05年修订大纲时增加了“科学发展观”的知识 点,并把它放在哲学常识“规律”一节中,06年考试大 纲再次修订时,在“时事政治”中规定的“中国共产党 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已包 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为避免重复,将“规律” 一节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删去。这一修订表明,对 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应用要注重它的综合性。 新增的考点:“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在社会 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应提倡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创造者”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原为“为人民群众 的利益而奋斗”);等,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体现了人民利益的客观要求和以 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力的素质建构。观点明确是指立论明确,主题观点必
须直接针对设问的指向。表述清晰,要求术语规范。 逻辑严谨要求推理正确并有清晰的层次。
第一,关于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确立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 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 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解读考核目标与要求:审对,找准,写对,创新
要求
目标
Ⅰ 读懂题意
Ⅱ 明确考什么
Ⅲ 学科综合思考
一、审题
二、立意 三、表述 四、逻辑 能力
所学知识 应用、说明 多角度综合应用 “对号入座” 书面表述 正确 思维形式 正确 阐释现象与 辩证、历史地比 本质 较、阐释 清晰、严谨 思维创新
提示:
识记 理解
3、大纲要求引入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探究新问题,
针对那些基础知识牢固,且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应提
高其综合分析、解决新问题的素质能力,复习过程或
学习过程将由“知识中心型”转变为“问题中心型”。 4、大纲要求学生在复习和考查中树立明确的观点,提 高逻辑论证能力,要求学生表达观点、分析和解决问 题要表述清晰,逻辑严谨,体现创新性思维和探究能
高考专家谈政治复习:静心总结梳理知识最重要
高考专家谈政治复习:静心总结梳理知识最重要政治考前20天复习注意事项舒嘉文:各位考生、各位家长,现在北京的第二次模拟考试已经考完了,各地类似的考试,有的叫诊断性考试,有的叫检测都到了高考冲刺阶段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进行适当的调整。
首先是调整自己的心理状况,前一段的模拟考试节奏都比较紧张,给考生带来的压力,给家长带来的压力都不小,现在应该把这些压力进行释放,减轻。
前一段同学们都进行了练习,现在需要静下心来总结一下、梳理一下。
比如说对今年的文综政治要分析梳理几个方面,一个是对考试大纲重新进行理解,考试大纲中的目标和能力要求,在最近的模拟考试题中都有表现。
今年高考试卷和试题肯定是在去年的水平上要实现一个稳定的发展。
大家都在猜测高考题是容易还是难了,每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回答是稳定的,整体水平变化不会太大。
但是从高考试题改革的方向是稳中求新、求变、求活这样一种发展方式。
所谓求新是根据时代特点设计新的情景提出新的要求。
所谓求变是命题思路、形式要有新的变化。
所谓求活是通过试题激发考生思维活力提高思维质量,从而实现试题有适当区分度,达到选拔优秀考生,所以请注意研读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要求与考试范围。
这些在前一段我们讲过,但是现在结合考过的模拟试题可以再深化它的理解。
关于梳理考试的热点重点,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工作。
对于2004年试卷当中的重点可以按照试题的密度做一个排序。
去年的热点、重点可以借鉴今年的考试,比如去年密度第一位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
今年各地的模拟题这个仍然列在第一位,只不过今年1号文件的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题将在今年高考试题当中得到突出表现。
第二点就是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这类考题在高考试题当中出现的不少,例如京都议定书也是结合这个重点的。
第三是修宪和社会主义文明今年可以换为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是抗击禽流感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科学机制,今年要换位为依法行政这方面的内容。
还有像开放搞活,统筹区域结构,协调全国整体性的发展今年仍然是重点。
2008年高考大纲
2008年高考大纲综合文科I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二、考试范围(一)政治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高考复习】回归教材总结技巧 高级教师舒嘉文谈高考政治
【高考复习】回归教材总结技巧高级教师舒嘉文谈高考政治高考是对孩子们能力、意志、心理等综合素质的考验。
平时如何总结复习、考试中如何掌握文综得分技巧?北京新干线学校专家组专家、北大附中高级教师、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舒嘉文就此类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复习技巧:变化多种复习方式,落实基础知识,构牢知识网络。
在政治复习中要宏观拉线,微观落点,整合知识,形成网络。
用纸、笔列出线,标清点,用脑子去回忆。
这样把知识体系和知识点都牢牢印在脑子里,考试时用什么就去搜索需要的知识就可以了。
同时采用专题复习法,以某个知识为切入点,辐射相关的知识。
另外以做过的模拟题为载体,列出明细知识点,来强化重点知识,补充遗漏知识,见识不同的题型及不同的设问技巧。
试卷技巧:掌握文综得分技巧,是我们取得成绩、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主观题答题能够得分的情形:第一,考生答案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一致,但意思大体相同。
第二,逻辑严密,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且能够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
第三,考生答卷除完全与参考答案相符,能在参考答案之外,做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社会实际。
同时考生卷面要整洁,思路清晰,虽然仅有少量内容符合逻辑表达,但可酌情给分。
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每一印象也很重要。
而在发卷后到开考前,考生一定要快速浏览整个试卷,了解试卷大体难度,做到心中有数。
不要在一个题上浪费过多时间,把肯定能拿到的分都拿到,不太有把握的先做下记号,后面再抽时间完善,这样心理上一放松就可能会有更为出色的发挥。
热点选析:作为学科的特点,政治学科必然要了解时事政治。
政治这门学科特点决定了试题的时效性,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不必分析大量的时政,只需要广泛了解一些时政背景材料,集中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热点材料为例进行分析,总结出材料和教材知识结合的方法和技巧即可。
另外,同学们要总结易错知识,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实际情况把所做的每一套试题中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整理出来,最好记录在一个本上,一一落实。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考试大纲》_文科综合_历史
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考试大纲》·文科综合·历史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 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二、考试范围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1.先秦(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强盛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井田制和分封制(2)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农业和畜牧业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商业交通和城市(3)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民族融合(4)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土地所有制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和变法(5)先秦时期的文化老子和孔子百家争鸣文学和艺术天文和物理扁鹊2.秦汉(1)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末农民战争(2)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编户齐民(3)两汉时期边疆各族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4)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5)秦汉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哲学与宗教史学与文学雕塑与绘画3.三国、两晋、南北朝(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化(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道教与佛教唯物论思想家文学和艺术4.隋唐(1)隋朝的兴衰与唐朝前期的政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两都的兴建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的暴政和隋朝的灭亡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之治”(2)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3)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与社会生活(4)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回纥靺鞨南诏吐蕃(5)隋唐时期的对外关系和新罗的交往和日本的交往和东南亚、印度半岛各国的交往和中亚、西亚、欧、非各地的交往(6)隋唐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5.五代、辽、宋、夏、金、元(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金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元朝的灭亡(6)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理学和史学文学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 3 -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明末农民战争(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满洲的兴起和建国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议政大臣会议和军机处文字狱(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农业手工业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对外贸易(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和西藏地区的关系改土归流台湾府的设置清朝的疆域(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7)明清时期的文化科学技术进步的思想家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编纂西学东渐第二部分中国近代、现代史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侵略战争《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资政新篇》天京变乱与重建领导核心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5)新思想的萌发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洋务运动洋务派与顽固派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的效果(2)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早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3)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马关条约》及其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4)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背景康、梁的维新思想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5)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同盟会的成立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2)清朝政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武昌起义和湖北军政府的成立(3)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清朝的灭亡- 5 -“严守中立”和“南北议和”南京临时政府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4.北洋军阀的统治(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袁世凯专权与称帝“二次革命”“二十一条”护国运动(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壮大5.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及其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2)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经过(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4)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北京政变孙中山北上和国民会议运动五卅运动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5)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北伐军胜利进军工农运动的发展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6)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帝国主义的干涉“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 “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6.国共两党的十年对峙(1)“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工农武装起义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建设(2)日本大举侵华九一八事变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3)红军的战略转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华北事变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7.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人民解放战争(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发动内战的阴谋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原因9.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新中国的诞生及其历史条件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及“三反”、“五反”运动(2)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 7 -严峻的经济形势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成就10.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2)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3)“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文化大革命”的背景和开始全国夺权和二月抗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动乱中的国民经济20世纪70年代初期对外关系的新成就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徘徊中前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改革开放的成就(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5)“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大业“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的交流(6)新时期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第三部分世界近代、现代史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2)文艺复兴2.欧美资产阶级革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的背景与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形成(2)欧洲启蒙运动(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三级会议和革命爆发从君主立宪派到雅各宾派拿破仑帝国的灭亡(4)美国的建立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英属北美殖民地状况和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1)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扩展和影响(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明治维新(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5)亚洲革命风暴4.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5.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6.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国际联盟的成立华盛顿会议(2)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9 -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3)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共产国际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西班牙内战8.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慕尼黑阴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苏德战争爆发和日军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两极格局的形成(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与东欧各国的变革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美苏争霸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5)亚洲经济的发展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10.世界格局的变化(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2)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冷战后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3)世界经济的发展11.现代科学技术(1)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政治
2008年高考考试大纲(课标实验版)——政治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政治学科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内容确定。
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抓“纲”务“本” 关注热点 夯实基础——2008年政治考纲解读及冲刺阶段复习建议
抓“纲”务“本” 关注热点夯实基础——2008年政治考纲
解读及冲刺阶段复习建议
张书华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年(卷),期】2008(0)4
【摘要】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了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对控制高考命题、引领考试方向、体现教育功能等方面起到主导作用,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
把握好考试大纲,有助于同学们明确高考方向,提高备考效率。
一、了解2008年政治考纲概况2008年文综考试大纲政治部分与2007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目的、范围、要求、题型、分值等都相对稳定。
政治考点共167个。
【总页数】5页(P21-24)
【关键词】夯实基础;考试大纲;高考命题;政治部;解读;高考试卷;考生;综合运用;教育功能;信息
【作者】张书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2
【相关文献】
1.夯实基础、建构体系、关注热点、有效训练--高三政治复习浅谈 [J], 陆健
2.抓“纲”务“本” 提高复习质量——对1989年初中语文毕业复习的建议 [J], 甘霖
3.夯实双基研究考纲重视地图关注热点——浅析2002年文综高考地理试题及复习对策 [J], 梁文福
4.抓纲务本精读教材夯实基础
——高三一轮物理复习策略及建议 [J], 宋海燕;王新锋
5.夯实基础知识,涵育核心素养——高考思想政治临考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 [J], 赵伟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8年高考大纲 (4)
2008年高考大纲综合文科I 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
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二、考试范围(一)政治第一部分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政治高考大纲:了解特点 关注文化现象- _0
2008年政治高考大纲:了解特点关注文化现象考查内容稳定关注文化现象考纲变化2008年全国高考大纲政治部分与2007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考查的目的、范围、要求、题型、分值等都相对稳定。
政治考点共167个,其中经济学有57个考点、哲学有66个考点、政治学有44个考点。
国内外重大时事时间限定为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
备考建议一、了解高考特点2008年《考试大纲》仍然坚持已确立的综合能力测试考核目标与要求,这便于考生从中揣摩命题的趋势。
考生必须明确高考能力测试的形式,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与训练。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政治试题,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新信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特点。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近几年高考的学科内或跨学科综合题往往由实际问题引出,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设问,要求考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归纳、分析和解释。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加以叙述。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这是考生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
政治试题设置的情境往往是课本中未曾出现过的,要求回答的问题亦可能是从未遇到过的。
在这种情形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探讨问题的过程。
5、宏观话题、微观切入。
近年来,政治试题的显著特点是“高立意与小切口的统一”、“宏观观察与微观把握的结合”。
6、关注文化现象,体现人文精神。
近几年来,政治试题经常引用古文、古诗词、漫画等构成情景材料,这体现了文综试题具有人文科学的特质,同时也体现了对多样文明的尊重。
二、优化冲刺对策1、要夯实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高考题目千变万化,但是考察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命题思路一直没有变化。
“基础知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夯实基础才是根本。
基础知识复习过程中“两结合、一强化”即重点的主干知识与全面的复习结合、知识宏观构建与微观构建相结合和强化知识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导专家舒嘉文解读2008年高考大纲(政治)[中国教育新闻网]舒嘉文:北京的大纲有16处调整,这表现了北京现在教育形势的特点,北京高考命题在向课改方向调整。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调整点在大纲的第一部分经济常识,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标题下有一个考点,这个考点可以说年年必考。
这个考点以往是这样表述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今年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了一大块内容,叫做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往年是独立成考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今年上升为一种制度。
这个话语的背景并不在我们教材上,而是在十七大上。
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一个我们党的方针,就是创造条件,让居民享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这块就涉及到财产性收入,这个考点是在我们今年考纲中比较规范的表述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刚才说到的党的十七大的经济方针,是把扩大居民的财产收入作为一种分配方式,在我们教材上就表现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这已经出现在北京海淀的期末考题上,预计在今后我们的复习中还会看到,在北京各区的模拟考题和其他各省市的集中训练的考题当中还会有表现,作为一个重点的考点,必定要通过考题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重大的调整。
在哲学这块,大约有十几处调整,这个调整很一致,2007年以前的考纲上,在讲到辩证法的时候,讲到因果联系及其指导性意义,过去总是讲哲学指导性意义或者是哲学启示,今年一律改成方法论意义,这种调整在整个哲学大纲中都做了调整,就是说凡是哲学原理起指导论意义,都改成了方法论意义。
这个导向是当今的课改是倾向于淡化理论,要求同学们掌握最基本的哲学工具,就是方法论。
在考试中就会表现为简化题目答案的要求,要求同学在学哲学的时候重点掌握方法论。
我们在研究大纲的时候注意到大纲这种调整。
还有其他一些调整,比如政治常识结合形势增加了一个考点,是在我国的对外政策中增加了一个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
这是与我国在国际地位中日益提高,特别是今年奥运会凸现的一个形势要求有相针对的意义。
我们看到这些考点的调整,会联系到当前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的发展。
用考点的调整指导我们的复习,就能保证我们的复习是有针对性,有实效的,也就是增强了我们应试的科学性。
近几年大纲都有一个要求,叫考核目标的要求,是形成了一个表格,这个表格目标分成四层,每一层目标分三个层级,我们在这个时候,就是复习到第二轮,乃至第三轮复习的时候,要求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同学,要对照一下,我们在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能力,这个能力会表现出我们离考试目标还有多少距离。
考试目标分四层第一层审题能力,第二层调动书本知识的能力,这两层加一块是应试的关键,就是审题和打好“腹稿”。
第三层是书写能力,当接到考题已经组织层相关的答案的时候,第三层目标就是考察书写能力,比如说书写的文字流畅与否,表达的观点正确与否,能不能会用一些辩证的,历史的,比较的思维方法做成一种答案表达出来,表现你的观点。
第四层是考察考生的逻辑能力,就是逻辑思维形式上是否正确,层次上是否清晰,逻辑上是否严谨,最后达到最高的级别,是否有所创新。
考核目标的要求每位同学可以说是高三一开始到高考结束,始终贯穿在你的全部训练之中,如果能用这个目标指导自己,并且检查检测自己距离这个目标究竟有多远,这就是我们达到高考拿高分的有效指导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备考。
我们可以简单的说,从审题的角度讲,就是审对了意图,就是考试命题者的意图能够懂。
第二层叫找对了书本知识,第三层叫做写对了,也叫写准了,就是说你的语言表达是符合我们考试要求的语言规范。
最后一层可以叫做写好了,就是好的标准。
主持人:请舒老师讲一下如何有效的应对高考,不到100天的时间里怎样提高考试的效率。
舒嘉文:经过第一轮复习,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清楚,重点是落实课本的基本知识,第二轮复习从文综方面需要同学们从两个角度深入复习,第一个角度是把过去课本知识系统化,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宏观调控在经济常识上下册全书中有一个系统的表述,我们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的时候,宏观调控在哪一课有,往往同学们会说是在第二课,实际上第一课从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讲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第二课是把宏观调控的内涵,手段和目标做了界定,第三课是从企业微观的角度谈宏观调控的具体方法。
比如保护正当竞争,反不正当竞争。
第四课是讲国家宏观生产力三大产业的宏观调整,以及社会保证制度的完善。
特别是下册第五课讲财政税收是宏观调控手段的展开,就是说整个经济常识讲宏观调控,其实重点在经济常识第五课。
所讲的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可以说是近三年全国性命题和北京命题必考的重点。
我们今年仍然可以强调这个考点是今年必考的内容,必定会针对今年的热点性话题,就是通货膨胀及我们的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今年政策有一个具体的表述,一是叫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个政策表现是上册第四课,社会保障中,下册的第五课财政支出的方向,有支农,稳健的财政政策表明国家要继续花钱,还有一个叫做紧缩的货币政策,在我们的经济常识第六课表现为一个名词,叫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相关的货币政策。
但是第六课并没有展开货币政策具体的内容,比如我们今年所能看到媒体上频频议论的加息问题,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问题,这些显然是需要依靠高考大纲所规定的第四块内容,就是时政知识加以补充和完善的。
建议同学们利用近期的考题和历年高考试题完善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比较充足的资料能够表达这个问题,宏观调控在第七课市场秩序和第八课国际市场竞争都有所表现,我们在此说明的是考生在第二轮复习,一个关键性的措施是必须把政治、经济、哲学、时事政治以及文综需要相关的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利用考题组织成系统,不管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形成一个知识框架,需要答题的时候可以探囊取物,方便的找到我们需要的知识和答案。
还有一个角度是文综特别是政治,这是一个相对热点的话题,比如“三农”问题,比较规范的近年的说法是今年国家的“一号文件”,标题叫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个问题是连续近十年来,准确的是近五年本届政府始终是一号文件所提的,每年“三农”问题都作为一道大题,而且是政史地综合的大题考,我们可以预测本年度这个问题仍然是作为一个大题,综合性的大题,不是政史地三科综合就是政治学科本学科综合的大题。
我们看到这里面有一个线索,2005年的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包括取消农业税,2006年的主题是新农村建设,2007年的主题是现代农业,2008年的主题是农业基础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破解三农问题主题是帮助农民增收需要城市支持和工业反哺。
也就是党和国家找到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利用城市的力量,利用工业的力量,促进农民增收,从而使我国的农民、农业、农村出现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比如这次两会凸现了一个社会的热门话题,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如何去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教材当中也是一个从政治常识第一课到最后一课,它形成了一个涵盖面比较宽的知识体系,也是一个热门话题。
十七大里对于政治文明提出了六条要求,我觉得这六条要求都可以作为命题的背景,或者是出题的方向。
第一条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涉及到我们国家民主形式。
比如说网络上的民主话题,再一个是听证会议形式的民主形式。
第二个话题是发展基层民主,在今天的中国表现为两个制度,一个是村委会制度建设,还有一个是村级民主,还有一个是居委会民主建设,就是城乡居民自治建设在2007年得到了贯彻落实,也是正在完善中。
第三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高法和高检的报告对我国的司法公正做了客观的表述。
第四爱国统一战线,就是我们的政协制度,政党制度,这方面近几年似乎没有重点考,随着国家政治形势的发展,特别是海峡两岸形势的发展这个制度和关系是需要重视的。
第五,是本次人大的热门话题,精简政府机构,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我们作为政治常识和时政结合的热门话题。
第六是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些任务和要求是我国政治文明在发展中的方方面面。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即使是出这些时政题也并不要求大家去背,在出题的时候一般规律是把这个事情出在题目里面,或者叫题干里面要求同学只是会分析,会判断,就是考题不会难了。
但是,毫无疑问知识面是扩大的。
这是我们讲到的政治文明。
还有分配公平与社会公平正义,近几年北京考卷涉及到的大题,至少出过两次关于公平的话题了。
今年公平的话题将会涉及在初次分配如何公平,政府的报告提出分配要侧重在企业职工工资和企业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一个是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具体表现,解决我们社会所凸现的矛盾,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收入过低,而且通货膨胀率比较高,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矛盾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这种社会的分配公平还表现在比如教育公平、医疗公平、住房公平等诸多方面。
这些方面都是我们文综话题,特别是政治学科出题的依据,也是我们结合教材要深化理解的方面。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热门话题,比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精神文明问题,以及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随着复习的进程,这些都会表现为一些考试题,或者是时事资料,帮助大家提高遇到考题的综合反映能力。
主持人:舒老师文综答题有什么技巧吗?舒嘉文:对每位考生来讲面对高考得有一个预期的目标,我们算一个账,文综是政治、地理、历史三科,如果每科都能拿到60分合计180分,180分是我们参加高考的预期分数的底线,现在就可以在模拟考试中观察是否能够达到这个底线。
我们要参加应考文综这块最低每科得拿到60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观察每位同学是否能拿到更高的分数,我们要求最好是三科均衡发展,这就带来了问题,如果每科拿到70分合计210分,这就是文综考试的一个良好成绩,也就是说一个拐点。
再往上就是一个艰难的爬坡了。
从210分继续往上到230分,已经是北京市文综考试成绩中的优秀者了,如果三科每科80分合计240分一般是示范校的尖子生,优秀生了,突破250分已经是北京市的尖子生了。
我们从分数界定上可以看出来,均衡发展的要求,最低每科60分,70分,乃至75分。
考生应该有充分的信心,这个时候应当掌握适当的技巧,这个技巧之一是通过北京市马上就要开始的各区第一次模拟考试,是把政史地放在一张卷子里面,这时候要求各位同学有一个临场考试的经验。
一般来说地理题有一些图和文字材料,因为排序一般是地理、历史、政治,学科排序也有其规律性,地理是带有文理综合的特点,会有一些具体的考点和考图,这些东西比较耗费学生的时间,有阅读量的问题,如果掌握不好阅读量就可能在开始做地理题的时候耗时过多,会影响到后面历史和政治时间节奏的把握。
建议各位考生从现在的模拟考试开始,第一位的是平均分配好三科所在试卷当中占用的时间,时间的科学性对同学拿到刚才说的是180分、210分、240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