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
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中国农村在发展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正日益强大,全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让全国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农村各个阶级的社会格局。
本文就从社会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中国农村的各阶级,探讨其社会发展的特点。
中国农村各阶级的特点:一是富农阶层。
随着经济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农村经济逐步改善。
有些农民靠自己的努力,通过技术进步、有效利用土地、整合资源、外出务工等方式,实现了收益的大幅提升,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富农”阶层。
二是中农阶层。
大多数农村家庭属于中农阶层,他们的收入水平偏低,但相比于贫困家庭,仍具有相对的自立能力。
他们主要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收入,并依靠农作物和家畜销售等方式谋生,但在财务上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三是贫农阶层。
贫困农民是农村贫困的代表,他们的收入水平很低,大多依靠低科技、剥削劳动力和依靠社会救济等方式谋生。
贫困家庭逐渐被边缘化,生活贫困,缺乏就业机会。
四是外来务工农民。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离家外出务工,在城市里谋求更好的生活。
他们的收入水平往往高于在家务农的家庭,他们的工作技能更为多样,也更具有竞争力。
五是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更多来自农村,他们通过劳动收入、养老金或租金等方式谋生。
一些城镇居民拥有良好的生活,并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城镇服务,如卫生、教育等。
总之,中国农村各阶级基本形成,阶层之间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发展特点首先,各阶层的财富状况不断改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农村土地承包、贫困脱贫等政策的实施,各阶层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为农村增加了一定的财富。
其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农村跨国合作、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公共服务设施等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最后,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以及公民社会的思想也提升到一定水平,大多数农民拥有丰富的知识,投身于各种社会新生活形态中。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中间阶层
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农村中间阶层作者:陈柏峰来源:《人文杂志》2014年第07期一近十年来,中产阶级一直是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并形成了有广泛影响力的所谓“中产阶级理论”。
中产阶级理论认为,中产阶级是现代社会的稳定器,能起到缓解社会对立和社会矛盾的作用。
第一,在意识形态上,中产阶级对社会主流价值观有较强的认同感,是既定社会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他们持有较为温和保守的意识形态,这为社会稳定提供了思想基础;第二,在社会结构上,中产阶级是介于社会上层和下层的缓冲层,他们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群体”,有利于社会不同阶层的沟通,缓和了社会矛盾,降低了社会冲突的可能性;第三,在社会关系上,中产阶级往往有广泛的社会交往,这为不同群体通过温和妥协的方式协调利益冲突提供了基础;第四,在经济稳定方面,中产阶级是社会消费的最主要群体,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因此有平稳的消费,可以造就庞大的消费市场,为经济稳定提供了基础。
总之,中产阶级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制度安排有较强的认同感,是既定社会秩序的坚定维护者。
当中产阶级人群不够庞大时,社会就缺乏中间阶层的缓冲作用,社会阶层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下层阶级的高比例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因为他们的社会认同感较弱,而反社会的情绪较强。
当前中国,很多学者接受了中产阶级理论,希望国家政策能够推动中产阶级的发育和扩大,从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将美国“橄榄型”社会结构视为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并期望政策推动中国社会结构稳步向这一方向推进。
然而,社会结构分层的权威研究表明,中国并未形成足够庞大的中产阶级,中国社会却保持着高度的稳定。
这个社会拥有巨大的底层人口,仅有数量不多的中间阶层,数十年来一直维系着高速发展态势,人口流动规模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历史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进行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经过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向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猛烈转变。
如此巨大的现代性巨变,没有产生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社会却保持了高度的稳定。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划分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问题,不同的社会学者和研究者对于中国社会阶级划分的理论和观点存在差异。
然而,按照普遍共识,可以将中国社会的阶级划分为五个主要阶级,分别是统治阶级、新兴中间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贫困阶级。
下面将对这五个阶级的特点和分析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通常包括共产党和政府高层官员以及其家族成员,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享有绝对权力和特权。
他们通常拥有丰富的财富和资源,并享受高福利待遇。
这些统治阶级的人士在经济上通常拥有大量的资产,并且能够通过政治关系获取更多的利益。
他们的权力和特权使得他们能够掌握很大的社会资源,从而在社会中处于极为优越的地位。
其次,新兴中间阶级。
新兴中间阶级是中国开放以来不断形成和壮大的阶级群体。
他们包括高级管理人员、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等,通常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和专业技能。
他们在经济上拥有中等以上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新兴中间阶级的兴起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三,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是由工厂和企业中的工人组成的一个群体。
他们通常处于劳动的一线,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和技术劳动。
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较低,收入相对较低。
他们通常没有很多的社会资源和福利待遇,面临着较高的工作压力和条件,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也比较困难。
然而,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和劳动法律保护的加强,工人阶级的地位和待遇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的阶级划分主要包括统治阶级、新兴中间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贫困阶级。
这五个阶级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位置,在中国社会中构成了复杂而多元的社会结构。
浅谈当代中国的中间阶层
浅谈当代中国的“中间阶层”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新中间层”,约占社会职业/就业人口的4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社会结构的主体力量。
在日本,到1975年,“新中间层”已占到劳动人口的34%。
在美国,城市中间阶层占全国自立人口的比重,在1950年占16.9%,到1970年占18.2%。
英国中间阶层1951年占15.3%,到1971年占19.1%。
联邦德国1950年占16%,到1970年占16.1%。
法国1954年占18%,到1972年占18.7%。
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大致可分为富裕阶层、中间(中等)阶层、劳工阶层和贫弱阶层四个阶层。
中间阶层的出现,使原来的绝对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数列,收入和财产从富裕到贫穷逐级递减,这就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了拾级而上的希望,可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
通常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应有60%~70%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间阶层,富裕阶层大约占10%~15%,劳工阶层占10%~15%,社会底层占10%以下,这样“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才是稳定的。
社会学的相关研究发现,衡量中间阶层的标准大致应包括收入和财产、职业声望,以及自我认同等三个方面。
在物质财富方面,“收入中等,宽裕有余”是中间阶层的基本追求。
中间阶层的收入中等,并以其消费的方式和财产的拥有表现出来。
一般来说,有房有车,有一定的金融资产,是中等阶层的显著标志,因此中等阶层也称为中产阶层。
其实,这个衡量尺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为之努力的“小康”生活水平应是异曲同工,或者说,“小康”生活水平其实是中等阶层的中国式表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财产是收入的积累和固化,拥有财产对于中等阶层的形成很重要。
在职业声望方面,在当今社会,首先在乎的是职业的稳定性,因为由职业获取工薪收入,迄今为止仍是大多数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杨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分析
杨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各阶层分析——探寻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社会的阶层基础摘要:当前农村社会被分化成精英阶层、富人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阶层和灰色势力等7个不同的阶层,它们有着各异的构成、职业分割、利益取向、关系重心、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对农村政治社会的影响差异也很大。
说明农民不再是铁板一块,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的阶层基础也不再是所有均分土地、居住在农村的“农民”。
通过对不同阶层的秉性、功能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农阶层是农村政治社会稳定、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的阶层基础,是坚强的依靠力量;中下阶层是中农阶层的盟友,是可以团结的对象;贫弱阶层是救济、扶助的对象;切忌将中上阶层对土地私有化的想象变为土地制度变革的方向;应该警惕富人阶层渗透进党和国家政权内部,慎言“富人治村”;谨防政治精英与富人阶层、灰色势力同流合污,结成利益联盟;要求严厉打击灰色势力对农民的侵害和对政权合法性的侵蚀。
并主张,在农村社会高度分化的今天,只有认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以团结真正的朋友,攻击真正的敌人,巩固党和国家政权。
关键词:农村;社会阶层;中农阶层;社会资源;政权基础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之一是农民由原来清一色的从事农业劳动、收入水平相对平均的群体,分化成为经营多种职业、收入差距不断加剧的不同阶层。
农村社会阶层分化是指固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大量转移到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成为其他身份主体的过程。
[①]这个过程从分田到户之后就开始出现,但前十年分化并不明显,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各阶层才开始明朗化、清晰化,也就从这一时期起,学术界对农民分化问题的大量研究成果也次第出现。
一般认为,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不是社会封闭机制限制社会流动的结果,而是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变迁带来的社会流动机会的增加,促成了我国农民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相对均等化向阶层分化的转变。
社会学_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现状分析
社会学_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现状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体系,由于长期的开放和社会转型过程,我国的社会结构和阶级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阶级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我国社会阶层中最主要的两个阶级,也是我国社会的劳动者。
虽然工人阶级在传统意义上的工业产业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工人阶级整体数量仍然庞大。
尽管中小城市职工劳动力发展迅速,但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和非农产业的兴起,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也成为当前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新兴中产阶级。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中产阶级逐渐崛起。
这些人主要是高级和中层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私营企业主等。
他们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拥有一定的财产和文化资本。
他们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阶级结构更加复杂多元化。
五、企业家阶层。
企业家阶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社会阶层,他们主要是私营企业的所有者和高级管理人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拥有较高的经济实力和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上几个阶级是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现状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过程中,阶级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的社会阶级分布在一些方面存在不平衡和不公正的现象,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政策的推进,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发展,为不同阶级提供更多的机会,并希
望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底层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实现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人口最多的国家,面临着复杂的社会阶级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经济层面和社会地位两个方面,对现阶段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进行分析。
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主要包括富裕阶层、中产阶层、工人阶层和贫困阶层。
富裕阶层主要是那些拥有巨额财富和高收入的人群,包括大型企业的老板、高级管理人员、私营企业家等。
他们通常拥有高学历和优质资源,对经济市场具有较高的掌控力和影响力。
中产阶层是中国社会中日益壮大的阶层,其收入和社会地位处于中等水平。
这一阶层包括技术人员、白领工作人员、高端服务业从业者等。
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技能,享受着相对稳定的收入,可以满足一定程度上的消费需求。
工人阶层包括那些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群体,包括产业工人、农民工和务工者等。
虽然他们是社会的劳动力主力军,但通常收入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虽然近年来政府对工人权益的关注和保护有所加强,但工人阶层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贫困阶层是社会中最底层的群体,通常由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困难群体组成。
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临着生计困难和基本权益的缺失。
政府通过扶贫政策、社会救助等手段来帮助这一群体,但贫困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和政策支持。
除了经济层面,社会地位也是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社会地位除了与经济状况相关,还与教育、职业、文化背景等因素有关。
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中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通常是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人员、文化艺术工作者等。
在改革开放以来,私营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社会地位也大幅提升,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尊重。
此外,政治地位也是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政治地位主要与党派关系和政府机构有关。
党员和政府官员通常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他们在政治决策中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影响力。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与概念
现阶段中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与概念中国社会的中间阶层是指既不属于传统的贵族阶层,也不属于劳动阶层的社会群体。
在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间阶层的成长和壮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和概念日益清晰。
首先,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之一是其经济条件相对稳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
中间阶层通常拥有稳定的职业和稳定的工资收入。
他们在职业领域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和付出获得相对高水平的经济回报。
与低收入劳动者相比,中间阶层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能够满足自身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之二是其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中间阶层的成员通常接受过较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他们在教育上的投资较多,为自己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力,从而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地位。
第三,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之三是他们拥有相对稳定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社会声誉。
中间阶层的成员通常担任中高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自主创业者等职位,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说话权。
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其声誉和地位得到一定的认可。
第四,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之四是他们拥有相对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
由于中间阶层的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有能力享受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物质生活条件。
中间阶层的成员普遍关注生活品质和个人追求,追求高品质的消费和文化体验,对于教育、医疗、住房等消费品具有较高的消费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构成特征主要包括相对稳定和较高的经济条件、较高的受教育程度、稳定的社会地位和声誉,以及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
中间阶层的崛起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既是经济的支柱,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因此,关注中间阶层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
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社会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先的农村阶级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许多演变,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多元化的社会分层。
按照中央调控政策,从农村社会中可以抽取三个主要的阶级,即:中产阶级、贫困阶级和特别困难的贫困户阶级。
一、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是在农村社会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阶级。
这一阶层的家庭收入较高,拥有较多的财产,投资丰富,生活状况较好,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许多家庭拥有大面积的耕地,并且有强大的劳动能力。
中产阶级喜欢投资实体经济,拥有较强的创业活动能力,能够在农村地区形成实体经济发展。
二、贫困阶级在中国农村,贫困阶级是一个很重要的群体,他们的收入低于全国的中位水平。
他们往往处于农村的贫困领域,缺乏充足的劳动力、育龄妇女和养老金收入。
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极差,很多家庭的住房被政府定义为贫困户,并受到政府的扶贫政策。
这一群体拥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较低,在劳动力、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生产等方面落后,缺乏资金完成农业生产也是他们面临的问题。
三、特别困难的贫困户特别困难的贫困户是一个小阶层,在农村社会中,他们处于贫困线以下,贫困人口比例极高,家庭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生活需求和消费能力极其弱小。
这一阶层的家庭几乎只能依靠务农维持生活,很多家庭拥有的土地面积很小,无法自给自足,他们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贫困和低收入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农村存在复杂的阶级结构,其中有中产阶级、贫困阶级和特别困难的贫困户等三大阶层。
中国政府正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实施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降低农村居民的贫困率。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农村贫困率已经大幅下降,但中国仍然存在贫困人口,仍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意识。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中间阶层”也叫做“中间阶级”,就是指生活水平、财产地位等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
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相对性,意味着我们是从高低分层的角度来对社会群体进行划分的。
所谓的中间阶层是相对于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来表述的。
一、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状况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进入转型期。
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总数急剧下降,尤其是9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队伍出现了明显的缩减,使大部分传统意义上的中等收入阶层的国有企业职工成为企业分流、下岗等大军的主体,将他们排除在中产阶层的门外,同时新的中等收入阶层的队伍也正在形成。
中国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社会结构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并且在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一大批新型现代职业开始出现,发生了社会结构阶层的分化和重组,出现了新的社会中间阶层。
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中间阶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人构成:(一)传统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二)中国大城市正在出现的新生的“新中等收入阶层”(三)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层和其他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公司和单位职工层(四)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中间阶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迁,由原有结构向新兴结构转化。
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旧中间阶层整体衰落,国有企业职工被白领取代,并且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逐渐处于主体地位。
我国分配制度改革也促进了新中产阶层的产生与发展,现行的分配制度使中间阶层的主体由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变,使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成为中间阶层的主体。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广泛运用,以及大学教育的普及都为新中产阶层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也将大量的中小企业主和个体人员纳入到中间阶层中。
二、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中间阶层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但在我国中间阶层仍然不是社会的主体。
虽然社会开始意识到中间阶层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群体,但中间阶层从形成到成熟还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同感的相对缺失。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
当代中国中间阶层的社会认同分析【摘要】随着工业化脚步的加快,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由独立经营者和科学技术人员主要构成的新的中间阶层,而以国有企业职工为主的旧的中产阶层正在整体性的衰落。
中间阶层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要稳定与发展必须大力促进中间阶层的成熟。
【关键词】中间阶层中间阶层是指生活水平、财产地位等处于中等层次的社会群体。
这一概念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它意味着我们是从高低分层、分级的角度来对社会群体进行划分的,是相对于社会上层阶层和社会下层阶层来表述的。
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体,占全社会总数的90%以上。
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为数极少的皇权官宦位于金字塔的塔尖,构成上层阶层。
农民位于金字塔的塔基,构成下层阶层。
在这个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起到积极作用的中间阶层,只是人数少、规模小。
如乡村士绅阶层,处于上层官僚与下层农民之间,起到了缓冲和组织协调民间社会的作用,倡导着社会的意识形态,维护着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在这种金字塔式的社会结构中,中间阶层的相对缺乏就限制了作用的发挥。
建国初期,社会结构是一种以身份为核心的凝固化的结构形式。
身份是社会对每个人地位和财富合法性的确认。
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主要有以下人员构成:传统的干部和高级知识分子阶层;就职于三资企业、新兴行业的新生中间阶层;效益较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的职工层和其他经营比较好的企业、公司和单位职工层;大量的个体、私营经营者等。
居于上层和下层之间的中间阶层应该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因为它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现代社会走向稳定的重要结构性原因。
首先,在政治上。
中间阶层是上层和下层的缓冲层,缓和、化解上下层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协调双方关系,起到了延缓和促进作用。
当中间阶层作为主体时,本身就避免了社会结构的两极化,缩小了贫富差距。
作为贫富之间的过渡群体,中间阶层起到了使上层和下层的对立、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的作用。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字数500字
浅析当前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字数500字
当前中国社会中间阶层的规模可以由三个方面来说明:人口,教育,收入。
首先是人口,中国最新的全国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约有近14亿人口,其中有1亿多占据中间阶层。
这部分人口的数量介于上层阶层和底层阶层之间,占据社会的核心地位,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是教育,中国中间阶层的人口一般具备中等收入和中等教育背景,他们拥有大学学历,掌握业务知识,并能够利用时刻和金钱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他们更易以较高的收入来追求自己的人生观和理想。
最后是收入,中国中间阶层的人群数量一直在不断增长,而他们的收入也将随之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中国的中产阶层人口占比高达66.6%。
总而言之,中国中间阶层的规模已经令人瞩目,其人口数量、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均受到极大肯定,它们在中国社会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正在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社会阶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社会阶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一、引言农村经济发展是近年来我国的重要议题之一。
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农村经济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阶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农村阶层的构成与影响1. 农民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他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许多农村地区的农民逐渐从传统农业转向了农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从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农民身处于经济边缘地带,受到资源环境限制以及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2. 农村中产阶级农村中产阶级主要包括农业企业经营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和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等。
他们在农村中拥有一定的资源和权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的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同时,中产阶级的兴起还为农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3. 农村地主和富农农村地主和富农在农村阶层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并从中获取丰厚的利润。
他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业集约化的推动、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农产品的市场化。
然而,地主和富农的积极影响往往也伴随着贫困农民的剥夺和集体土地的流失等问题。
三、不同社会阶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1. 资金和技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农民和农村中产阶级的参与可以提供一部分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和农产品的品质提升。
然而,地主和富农对资金和技术的垄断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削弱乡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2. 农产品市场化农产品市场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农民和中产阶级的农业企业经营者通过加工和销售农产品获得收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地主和富农的大规模农业经营往往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崩溃和贫困农民的生计难题。
3. 乡村旅游与文化产业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成为一种重要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农民和农村中产阶级通过农家乐、农庄和乡村民宿等形式开展旅游业务,同时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了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繁荣。
现阶段我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
现阶段我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中间阶层正逐渐形成和壮大,其构成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职业多样性。
新中间阶层的构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白领阶层,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职业,而是涵盖了更多新兴产业的从业者,如互联网从业者、自媒体人、创业者等。
这些人才多具备高学历和专业技能,他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收入稳定。
相比于低收入群体,新中间阶层的收入相对稳定。
他们在职业发展方面有更好的机会和福利待遇,相对而言,他们的工作稳定性更高,收入也更具可预测性。
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规划生活和投资,提高生活品质。
第三,教育水平较高。
新中间阶层的成员普遍接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具备较强的知识和技能。
这使得他们更有竞争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和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要求。
第四,社会参与度高。
新中间阶层的成员不仅对自身事业有较高的追求和投入,也对社会事务和公共利益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关注环境保护、教育、健康等领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第五,消费观念独立。
相较于过去对节俭消费的认同,新中间阶层更倾向于追求品质生活和个性化消费。
他们注重自我提升和舒适感,对于高品质的商品和服务有较高的需求。
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中间阶层的构成特点主要表现在职业多样性、收入稳定、教育水平较高、社会参与度高以及消费观念独立。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现阶段我国社会新中间阶层的构成特点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议题,需要从不同维度来进行深入探讨。
以下是我对该议题的进一步分析和相关讨论:首先,职业多样性是新中间阶层的显著特点之一。
传统意义上的中间阶层主要是指那些从事行政管理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群,如公务员、医生、教师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革,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新型中间阶层的构成也愈发多元化。
对当代中国中间阶层发展的思考
对当代中国中间阶层发展的思考中间阶层是一个社会经济层次中相对独立的群体,代表着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
在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间阶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当代中国中间阶层发展进行一些思考与分析。
1. 中间阶层的定义和组成中间阶层是指位于社会经济层次中的中间区域,相对于上层和下层而言,其社会地位相对较高,日常生活相对稳定,有相应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代表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平衡的力量。
中间阶层的组成往往是一些具有相对高学历和职业地位的群体,包括城市白领、企业经理、高级技术人员、金融业从业者、中小企业主等。
在中国,中间阶层人口数量庞大,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中间阶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50%,对于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中间阶层的社会地位中间阶层人口是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其社会地位已经不再是传统封建社会中的中产阶级,而是受到市场经济、科技进步、文化多元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处在社会结构中的较高等级。
在经济层面上,中间阶层人口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强,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和决策权。
因此,中间阶层的出现为消费市场扩大和消费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了民生。
在社会层面上,中间阶层人口的文化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较强,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治理都具有很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 中间阶层在未来发展中的角色中间阶层在中国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和更大的责任。
首先,中间阶层要更加努力地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其中包括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加强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等。
其次,中间阶层要发挥更大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治理,推动社会进步和社会平衡。
最后,中间阶层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和支持基层群众,为推动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也应该为中间阶层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公正的市场环境。
政府需要加大对中间阶层的支持和引导,为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更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中间阶层生活
中间阶层生活
中间阶层生活,是指处于社会阶层中间位置的人群,他们既不是富人,也不是
穷人,他们过着平凡而稳定的生活。
中间阶层生活虽然不像富人那样奢华,也不像穷人那样贫困,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在中间阶层生活中,人们通常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可能要面对房贷、子女教育、养老等各种经济压力,但他们也有着一定的消费能力和生活品质。
他们可以选择去旅行、购物、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享受生活的乐趣。
中间阶层生活还意味着平等和公平。
在这个阶层中,人们有着相对平等的社会
地位和机会,能够享受到一定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
同时,他们也有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需要为社会做出贡献,为他人提供帮助。
中间阶层生活还意味着平淡和安定。
在这个阶层中,人们过着相对平静和安定
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多的外界干扰和困扰。
他们可以安心地工作、生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享受生活的简单和幸福。
总的来说,中间阶层生活虽然普通,但却有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在这个阶层中,人们可以过着相对稳定、平等、平淡的生活,享受到一定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同时也有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中间阶层生活或许不像富人那样奢华,也不像穷人那样贫困,但却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让我们珍惜中间阶层生活,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西部地区农民社会分层的类型、关系及功能研究
中西部地区农民社会分层的类型、关系及功能研究作者:刘涛来源:《理论导刊》2021年第12期摘要:根据农民的土地耕种规模、村社关系及收入水平等,将农民可以划分为精英阶层、中上阶层、中间阶层、中下阶层和贫弱阶层。
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状况、利益取向、价值观念等的差异,形成了多元的阶层组合和阶层关系。
阶层组合关系的质量存在强弱区分,并影响着阶层的地位及合作能力。
中间阶层的价值突出,决定并影响着其他阶层关系,在稳定乡村社会结构、融洽阶层关系、推动乡村振兴、塑造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作用明显,呈现出较强的“中间价值”。
因此,需要完善农村政策和制度,保护和稳固中间阶层农民的地位,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多重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中西部地区;农民社会分层;中间阶层;整合功能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1)12-0046-0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分层视角下中西部村庄治理的实践机制及优化路径研究”(20YJCZH119);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乡村人才振兴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1240041005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涛(1982-)男,山东临沂人,郑州市社会科学院社会文化所所长,副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城乡社会发展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初,中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阶段,社会学围绕转型中的巨变及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其中社会分层成为转型引发的重要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
农民社会分层一度成为研究的焦点,并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也深刻影响着以后社会问题的研究展开,以及社会问题视角、研究方法的深化和拓展。
然而,近十年来,已有研究更多聚焦于城市社会及市民分层,农村社会分层的研究趋于平静,是农民群体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抑或是农民分层作用于乡村社会的意义不显著,进而让学者的研究热情消退尚待研究。
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在乡村巨变的时代背景下,农民已经分化为就业多元、收入差距明显及价值多样的不同阶层。
两头小中间大的中间阶级
两头小中间大的中间阶级
1、近代中国社会主要指新民主革命时期,从1919-1949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新中国。
“两头小”指工人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
“中间大”指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2、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尽管最有觉悟,最有组织纪律性和革命性,但它的人数毕竟不到百分之
一,力量非常薄弱。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虽然人数也不多,但掌握着全国性政权,有帝国主义的支持,因而,其力量超过无产阶级。
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处在中间地位的阶级。
往往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无产阶级能否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关键就在于能否同中间阶级建立并保持革命的统一战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农”阶层:当前农村社会的中间阶层——“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社会学命题杨华2012-08-20 15:48:42 来源:《开放时代》2012年3期【内容提要】资本与劳动双密集型的小规模家庭农场远比大农场适合中国实际,这是黄宗智先生为“中国隐性农业革命”提出的农业经济学的命题。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规模家庭农场及其经营者的存在,还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安徽芜湖农村的调研显示,根据农村土地耕种规模及收入状况,可将当前农民划分为精英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阶层等五大阶层。
其中,作为经营小规模家庭农场、获取中等水平收入的中农阶层,因其独特的社会禀赋和在农村阶层结构中的特殊位置,在乡村治理和农村政治社会事务中扮演着中间阶层、释放中农价值的角色,并造成乡村治理中特有的“中农现象”。
新兴中农阶层的发现,将“中国隐性农业革命”带进了社会学阶层研究的经典命题之中,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农村社会阶层分化中农阶层中间阶层中农价值一、问题意识黄宗智先生从近三十年的我国食品消费转型以及相应的新型农业兴起出发,论证了新时期小规模农场具有一定的经济上的优越性。
他认为这种农业虽然是小规模的家庭农业,但已是资本与劳动双密集化的农业,它的出现得益于新世纪以来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一是人口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积极实施的生育政策,到了90年代终于体现在劳动力自然增长率的下降;二是从80年代开始的快速城镇化,以及规模惊人的农民工非农就业;三是食物消费转型。
正是这三个不同来源的巨大趋势的交汇使中国农业在以后几十年中有可能实现去过密化,其道路不是美国式的机械化和规模经济,而是资本—劳动双密集化的小规模园艺业和养殖业。
①黄先生有力地论证了“中国隐性农业革命”所带来的小规模家庭农场远比大农场适合中国实际。
这也为诸多农村实证研究所证实。
②黄先生主要是在农业经济学领域讨论小规模家庭农场的经济学命题,从农村的实际来看,小规模家庭农场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调查发现,随着农地流转的加速,在农村内部形成了新的阶层分化和重构现象,有一部分农户因为转入土地而经营着中等规模土地,即形成了黄宗智意义上的小规模的家庭农场式经营。
相比较而言,这部分农户因经营的土地属于中等规模,在村庄中的经济收入水平也属中等,故称“中农阶层”。
由于中农阶层独特的社会禀赋,以及在阶层结构中的特殊位置,而在村庄政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社会分层研究中,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或曰中间阶层被赋予和寄托了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即在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社会分层结构中,中产阶层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居于中间状态,其一旦获得合法性地位及其社会认同,便有可能发挥该阶层的“中间价值”——预留社会政策调整空间,以缓解上、下两层的矛盾冲突。
③当前,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民已不再是铁板一块,他们被分化为职业取向、利益来源、经济收入、关系重心、价值观念和政治态度差异极大的不同阶层,④但是农村社会并没有因此而陷入各阶层间的矛盾和摩擦的泥淖,而依然保持着相对的安定平稳。
那么,在农村是否也有类似于城市新兴中产阶层的阶层存在,它在农村社会扮演着中间阶层的角色,润滑和整合分化的各阶层?从笔者及所在团队在安徽芜湖农村的调研来看,根据土地耕种规模及其收入水平⑤,可以将当前农民大致划分为精英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阶层等五大理想阶层。
其中,“中农阶层”作为农村社会的中等农户阶层,在乡村治理和农村政治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了其特有的中间价值——即“中农价值”的作用,成为农村阶层结构中的主导阶层。
本文将从社会学意义上阐发“中国隐性农业革命”的命题,着重论述中农阶层的形成过程、社会禀赋、结构性位置和中农价值,认为中农阶层是农村社会中的中间阶层,在农村扮演着中间阶层、释放中农价值的角色。
本文的资料来源于2010年10月对安徽新林村的调查。
新林村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平铺镇,距县城25公里,距芜湖市15公里。
新林村于2004年由原新林村与九塘村合并组成,现辖25个村民组,总830户,2748人,农民人均年收入5500元。
全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200亩,林地1200亩,属于半山区半圩区。
该村于2008年进行了土地平整,平整后的土地改分散为集中,形成田成块、渠相通、水利设施齐备的现代农田格局,适宜机械化耕作。
新林村所在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光照充足。
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244.1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68.3小时,年均无霜期231天。
新林村及周边地区的耕地以种植双季稻为主。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新林村农民开始外出务工。
据2010年6月份统计,该村流动人口达645人,其中多数分布于“长三角”地区。
近年来,随着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发展迅速,在芜湖、繁昌打工的人数日趋增加。
目前,20岁~40岁之间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在外打工,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二、土地流转与农村阶层重构从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土地使用权向种田能手集中,对转出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予以适当经济补偿的主张起,国家政策在强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始终允许和鼓励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实现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的流转,以既保护农民的权益,又保障土地的合理、有效利用。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条件的不同,具体实践中,土地流转在时间、规模、原因和方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江汉平原农村,上个世纪90年代的土地流转,主要是由于税费负担过重,农民纷纷将土地抛荒,抛荒的土地在村集体的组织下进行了流转。
⑥在笔者调查的安徽芜湖农村,同样是在90年代开始出现流转,但并非因为抛荒而被组织流转,而是由于以下两个主要原因导致的土地在村社内部自发流转:一是人口流动。
芜湖农村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紧靠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市,由于打工带来的人口流动在该地区较早出现。
我们调查的新林村,在80年代就有一批人前往上述地区谋生,但这批人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当时人们观念还不是很开放。
到90年代尤其中期以后,新林村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外出务工、经商潮,接近40%的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10%的家庭全家出去务工或经商。
这在乡村治理上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农村义务工(如修渠、平整土地、圩区冬季挑圩)组织成本越来越高。
人口流动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土地开始出现流转。
全家外出务工的家庭将所有土地无偿流转给村社其他人耕种,或者田地较多而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因为耕种不过来,而转出一部分土地。
二是职业分殊。
农民依靠不同于农业生产的方式而能维持家庭的主要生活,这些不同生活方式的出现就是农民的职业分殊。
外出务工本身就是农民职业分殊的最主要表现。
新林村在90年代至少超过10%的农民不再依靠农业维持家庭生活。
同时,也出现了其他“离土不离乡”的职业,这与芜湖的地理条件有关,它能够承接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产业转移,不少农民不离开农村便能够就地就业。
另外,诸如建筑业、个体工商业、手工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也在当地兴起,吸纳了大量本地劳动力。
这样,职业的分殊又释放了原本被完全束缚在农业上的劳动力,使他们宁愿转出一部分或所有土地而从事其他行业。
笔者调查了解到,由于职业分殊带来的土地流转主要是部分流转,因为人们一般是以兼业的方式在本地就业,不会完全抛弃土地。
这一时期的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农户之间的小规模流转,流转一般在一个生产队范围内,或在相邻田地农户之间,范围不会超出行政村。
流转关系主要是基于姻亲、血缘、人情、面子、朋友等乡土逻辑,而非市场逻辑,没有具体的纸质协议;并且当地土地流转的基本共识是,土地无偿流转,没有严格限定流转期限,但土地的转出方在庄稼收获后随时可以要回土地。
这种流转方式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当地土地价值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民对自己未来职业的预期,一旦在其他方面维持不了生活,尚可回到土地上刨食。
综上所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人口流动和职业分殊的缘故,农民不仅在利益上开始分化,重要的是农民对土地价值的意识也开始分化。
在对待土地上,人们开始有机会成本和比较效益的意识,当在土地上的比较效益低、机会成本高时,这部分农民就会放弃,或部分放弃对土地的经营,转而更多地寻求效益较高的职业渠道。
村社自发的土地流转也就成了必然的现象。
人口流动和职业分殊在2000年以后以更大速度发展,由此带来的土地流转频度也更高,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就更大。
由上可知,农村自发的土地流转是在农户分化之后出现的现象,即首先有农户的分化,如外出经商户、半工半农户、小农兼业户、举家务工户、纯粹务农户,紧接着才会出现土地流转的社会现象。
但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户的分化并不等于农村就形成了稳定的阶层分化,也就是说农户分化之后并没有带来农村阶层的固化,分化的农户变动性依然极强。
例如在90年代,半工半农户很可能转身一变就成了小农兼业户,而纯粹务农户也可能随着小孩长大外出务工而成为半工半农户,举家务工户也可能因为生命周期的缘故而返乡务农,等等。
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土地流转实践之后,村社土地不断循环、交错流转,逐渐集中到一部分农户手中,于是在土地耕种上就形成了等级差别——有的农户耕种数十亩土地,有的农户只有三五亩土地,而另一些农户则不再耕种土地。
由于土地耕种的差别,尤其是在取消农业税后,农业耕作有了可观的收入,不同农户在农地上的收益差距越来越大,农村阶层分化开始凸现。
这便是说,村社自发土地流转的最终效果是,固化了之前农户的分化,影响着农村阶层的重构。
那么,1995~2008年,根据新林村的土地耕种及家庭收入情况,该村可以明确界分出五大阶层:精英阶层、中上阶层、中农阶层、中下阶层、贫弱底层(如表1所示)。
精英阶层。
主要包括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占农户的3%~5%,拥有1亩~6亩责任田,一般均转出。
经济精英是农村中的富裕农户,他们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起,通过经商、开矿、投资办实业及其他门道而拥有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年收入,其土地全部转出。
这部分人虽然较少,但是作为一个拥有庞大资产的阶层却富含极大的政治意义,因为近三十年来“党建”政策和话语都鼓励由富人出来担任村干部,以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简称“双带”。
这种村治现象被热捧为“富人治村”。
政治精英主要包括现村组干部、老村组干部,不耕种土地,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知识精英,在农村主要包括农技员、教育工作者、医务人员、传统文化人(如主持红白事仪式的“老礼生”),耕种较少土地,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中上阶层。
主要是指举家外出经商阶层。
他们一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附近城市或沿海城市经商,经过若干年的经营,有一定的家底,年纯收入在3万元~10万元之间,能够在城市安家立足和完成家庭劳动力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