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5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
苏教版三下《24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小学一、导入课题,设疑激发1.出示鹬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鹬)出示蚌的图片,问这又是什么?(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在写的过程中师对“鹬”和“蚌”两个字作适当讲解)齐读课题——鹬蚌相争。
2.鹬和蚌,一个经常在天上飞,一个生活在水里,它们怎么会相争起来呢?课文哪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3.原来是因为这样才相争起来的呀,我们一起来把故事的起因给读清楚。
齐读二、读演体验1.鹬和蚌相争起来了,鹬是怎么做的呢?请你快速读读第二自然段。
(点击出示第二自然段)2.(点击出示图片)鹬的嘴被河蚌牢牢地夹住了,能拔出来吗?你从哪里读明白的?(点击出现“用尽力气”)是呀,鹬又抓、又敲、又甩,结果还是拔不出嘴来。
这时,它想到了什么办法?(点击出示“威胁”)3.现在,你就是那只鹬了,你会怎样来威胁蚌,让蚌觉得很害怕,觉得你非常厉害呢?(指名读)师评1:真的是气势汹汹啊!小眼睛都瞪大了,在狠狠地吓唬蚌呢!(若生读得很棒的话,接说——学着他的样子,我们再来威胁蚌。
)师评2:是在狠狠地威胁吗?感觉像是商量!这不是一只正在威胁蚌的鹬,是一只温柔的小绵羊。
再来一遍行吗?对蚌大声地放出狠话,让蚌觉得不听你的话,后果太严重了!4.我们一起来做做鹬,对蚌大声地放出狠话,让蚌觉得不听你的话,后果太严重了!5.鹬抓住了蚌离不开水的弱点威胁蚌,强硬极了,那蚌听了鹬的话,服输了吗?(点击示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
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1)它呀,是毫不示弱(点击出示“毫不示弱”)河蚌根本就不怕它,谁来读好这个词?它偏不向鹬低头,再来读。
表示弓子强劲有力。
篆文在加,表示强弓已老,比喻强劲弓在使用很久之后失。
苏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苏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案设计第一课时(学习《揠苗助长》)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依照查找的资料来说明课题。
(“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予”的意思。
“则”的意思确实是“篇”)二、教学《揠苗助长》1、播放课件明白得课题、了解故事:⑴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
“助”是关心。
“长”是生长。
⑵按照“明白得题意→了解故事→明白得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习生字:⑴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巩固生字:读生字卡片。
(齐读、指读、开火车读)小组内轮番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老师巡视,发觉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出示四个问题:⑴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如何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
你能明白得他的心情吗?随机明白得重点词语:巴望、着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
禾苗看起来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着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着急心情。
⑵种田人在这种情形下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结果如何样?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形。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中意的心情,以及后来明白禾苗都死了,十分败兴的心理。
⑶这则寓言给你如何样的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我们差不多明白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假如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如何样关心他实现自己的愿望?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学习《守株待兔》)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同学们,你们喜爱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差不多上通过有味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今天,老师和大伙儿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课《寓言两则》第二则《鹬蚌相争》
24、寓言两则(第二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教材简析】《鹬蚌相争》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24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选自《战国策·燕二》。
主要讲了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被蚌壳钳住了嘴,双方都不肯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告诉我们:双方争利、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设计理念】寓言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以小故事蕴含大道理,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寓言教学,往往采用“读故事—谈道理—举例子”三部曲,偏重于思想品德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忽略了寓言本身所内在的文化韵味。
本设计意在从寓言故事出发,紧扣一个“读”字,带领学生抓住语言文字感受艺术形象,领悟蕴含的道理,上出寓言的特点,更上出语文课的文化味。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寓言故事并不陌生,苏教版教材在二年级就已出现寓言类课文,如《狼和小羊》、《狐假虎威》。
他们对什么是寓言已有初浅的了解,知道一些寓言的基本特点,对学习寓言的方法处于起步阶段。
三年级的孩子喜欢读故事,喜欢表演,教师应从朗读入手,加强从读中悟出道理,进一步交给孩子学习寓言的方法。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抓住关键词句读懂故事、领悟寓意,懂得为了一点利益双方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重点】以语言文字为基础,读好对话,读懂寓言。
【教学难点】通过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领悟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寓言故事并阅读,了解寓言的特点。
2、学生预习课文。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了解特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鹬蚌相争。
板书课题。
2、复习寓言的基本特点。
3、过渡:这则寓言讲的是什么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期待着你们的精彩发现。
【设计意图:寓言是常见的文体,三年级孩子在课内课外已不是第一次见面,“鹬蚌相争”就是本课的第二篇寓言。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精品教案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寓言这种文学形式,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本课涉及的两则寓言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孩子应该能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和师生的互动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表述起来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及时指导。
24、寓言两则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许多孩子比较熟悉的寓言故事。
该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热切盼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思来想去,最终想出了一个用拔禾苗来帮助禾苗生长的方法,最后导致禾苗枯死。
通过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遵从事物的规律,否则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鹬蚌相争》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出寓言的寓意,明白不顾事物的发展,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悟出寓意。
教法学法: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形象等方式理解寓言内容,感悟寓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以前我们学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你们能告诉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吗?(学生交流)其实我们熟悉的这个小故事就是一则寓言。
(板书:寓言)寓言就是用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寓言两则》,两则就是两篇的意思,今天来学习第一篇《揠苗助长》(板书)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1、这里的“苗”“助”“长”分别是什么意思?(生交流)2、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有什么好办法呢?(生交流,给浇浇水,施施肥,还要给它拔拔草……)3、“揠”是什么意思? (生交流)4、因而“揠苗助长”也称为“拔苗助长”。
拔苗真的能让禾苗长大吗?(生交流)5、自由朗读课文,提出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4
《寓言两则》说课稿一、说教材《寓言两则》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两篇寓言小故事。
其中,《揠苗助长》是根据《孟子·公孙丑》所写的一则故事改编;《鹬蚌相争》则是根据《战国策·燕策二》的记载改编的。
这两则寓言一写宋国农夫拔苗助长,欲益反损;一写鹬与蚌互相争持,谁也不肯退让,让渔翁坐享其利,都是前面叙事,末了揭理,或者暗示道理。
短小精悍,寓理于事,是两则寓言故事的共同特色——《揠苗助长》告诉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否则将自食恶果;《鹬蚌相争》则说明遇事必须考虑周到,防止斗勇好狠,两败俱伤。
但两则寓言在写作特色上又各有侧重:《揠苗助长》侧重心理描写,农夫“巴望——焦急——急忙——兴致勃勃”的心理变化跃然纸上,轨迹清晰;《鹬蚌相争》虽然不乏心理描写,但侧重的还是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以鹬和蚌的特定动作和针锋相对的语言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
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人物刻画清晰,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揭示寓意。
两则寓言故事浅显易懂,加之寓言故事学生在二年级时就有接触,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仅仅从语言和情节上来理解并不是难事。
但想要让孩子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必须在反复诵读及品味、想象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明白道理,提高语文素养。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预设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实际领悟寓意,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以及双方为了一点利益互不相让,可能会导致两败俱伤的道理。
技能目标:1、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展开想象,探究其中的道理。
2、能够把自己明白的道理结合事例加以阐述。
3、能够再找几则寓言故事,读一读,讲一讲。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寓言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
《寓言两则(鹬蚌相争)》教学设计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小学陶秋红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除了充分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帮助他们理解寓意外,还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充分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创设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反复读及想象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在多种形式的朗读学习活动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一)师谈故事。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齐楚燕韩赵魏秦。
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国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
秦王一直野心勃勃,想吞并其他六国,统一天下。
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在强大,也难以实现。
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
秦王大喜,知道统一天下的机会将要来了。
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给赵王讲了个故事,立即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秦国失去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这个故事和两个小动物有关。
(二)出示图片,认识鹬和蚌。
1.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这就是鹬。
(板书)仔细观察鹬的外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嘴又尖又长)你观察得真仔细,鹬是一种水鸟,以鱼虾贝类为食。
我们一起来学他啄一下,又快又准。
2.再来看,这就是蚌,(板书)谁来说说蚌的外形特点。
三年级《鹬蚌相争》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年级《鹬蚌相争》教学设计(通用5篇)三年级《鹬蚌相争》教学设计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书读好了,就能变成自己的语言。
怎样让三年级的孩子明白“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呢?教师要让语文课程富有创新活力,通过不同方法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潜移默化的培养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2.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前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并学习正确的运用语言。
并注重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二﹑教学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鹬蚌相争》讲的是河蚌刚刚张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看见了,就用嘴啄住了它的肉, 蚌紧紧夹住了鹬的嘴。
它们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结果一起被渔人捉去了。
这则寓言生动地说明两人一味争斗,互不相让,就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到好处。
2.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读懂故事内容,而且对寓言有很大的兴趣,如此浅显易懂的故事从语言和情节的理解上来说,对他们都不是难事。
但是,他们的理解能力与领悟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如果想让学生通过自己读书就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
3.技术准备:多媒体课件4.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学生事先查找鹬和蚌的相关资料三﹑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及多种形式的朗读等学习活动,理解重点词语,并能用“毫不示弱”造句。
2.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3.在理解寓意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展开想象表演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鹬蚌相争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懂得互不相让只会两败俱伤,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出示鹬和蚌的图片)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了解鹬和蚌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2.学生就鹬和蚌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两方面进行介绍。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教学设计7
苏教版语文三下第二十四课24.寓言两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寓、焦、苦、弱、勃、闷、宋、则、疲”,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1.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2.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知道事物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如果违反自然发展规律,强借外力,强求促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并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教师)1.准备与本课寓言相关的动画片或是书籍。
2.多补充些其他的寓言故事书籍,推荐学生阅读。
(学生)课外搜集寓言故事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整体感知----感知课文,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 师: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说说你自己曾经看过哪些寓意故事呢?2. 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将介绍新的寓言故事给你们。
(板书:寓言两则让学生齐读)3. 学习“寓”字。
用字理识字的知识去学习,师引导:宝盖头跟房屋有关,这是一个标准的形声字。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自己的记忆字形的方法)4. 解释课题:什么叫“寓言”?(寓言:就是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则”就是“篇、个”的意思,两则就是告诉咱们这课共有两个故事。
5. 看课题质疑:看到“揠苗助长”这个题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读准字音。
2.齐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生字词,初步了解本课生字:巴望、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焦急、纳闷3.交流问题,感知大意。
(1)师:到底是谁揠苗助长?为什么“揠苗助长”?(2)“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请学生把这些问题完整地连起来说一说。
三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3教案苏教版
寓言两则教材分析:《揠苗助长》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通过了学习让学生明白事物是有它自身内部的发展规律,借助外力,强求速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鹬蚌相争》告诉我们:对立双方互不相让,只会让第三者得利。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理解寓言含义,回答课后问题。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教学重难点:读懂词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策略:1.通过重点词理解课文。
2.对课文寓意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谈一谈学习寓言后的体会。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这节课老师再给你们讲一个寓言故事,也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寓言两则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
板书课题。
二、读题,知题目,了解作者师:什么是寓言呢?谁来说说?生:“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师:《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 372 ~前 289 ),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三、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一)自学要求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二)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3.指名读文(1)第一自然段:A 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小学语文大赛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大赛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鹬蚌相争》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小语大赛教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寓言《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课题:《鹬蚌相争》(阅读)版本: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师:郑萍萍单位:海口市龙华小学【教材分析】《鹬蚌相争》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4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文字简练,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寓言两则》中的第一篇是《揠苗助长》,主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来讲述故事,《鹬蚌相争》则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讲述故事。
鹬与蚌的对话,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直白地说明了道理,所以这部分内容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寓言故事主要是口头流传下来的,所以教孩子学会讲这个故事是教学目标之一。
这和课标中第二学段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是相符合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设置了三个梯度,从讲课题到讲对话,最后学会讲整个故事,层层深入,逐步提高难度。
寓言又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让学生理解寓意,也设置了三个梯度,先借用渔夫的话来说寓意,然后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说说自己听了渔夫的话后有什么感受,最后联系历史故事,明白寓言的作用,感受寓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会认读“蚌”“啄”两个绿线里的生字,会写田字格生字“弱”。
2.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威胁”“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讲这个故事。
(二)能力和方法1、学会通过抓关键词读好人物特点的朗读方法。
2、了解讲故事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双方互不相让,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反而让别人从中获利。
【教学准备】课【教学过程】(一)导入。
1.直接导入课题。
2.介绍鹬和蚌的特点。
3.指导讲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抽查难读的句子。
(2)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指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寓言是一种文体。
寓,寄托的意思;言,话语。
寓言,所寄托的话。
作为一种文体,它使用假托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这类寓言作品,往往短小精干,生动有趣,发人深省。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继续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懂词句,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教法学法:启发诱导,合作交流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生初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
(二)学习《揠苗助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揠苗助长》一文,通过读懂词句,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学生按要求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本课生字要掌握以下方面:
例:
(三)带着问题读课文。
1.寓言故事中的两个人都是怎样的人?
2.他们做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四)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指正读音。
“揠苗助长”的“长”是多音字,在这里应读“zhang,不要读成“chang”
“窜出”的“窜”应读“cuàn”不要读作,“cuān”。
2.出示卡片,让学生看拼音读词。
3.分析字形结构,识记生字。
“寓”上下结构,第7笔是“竖”,第8笔是提。
“筋”上下结构,下面左边是“月”,右边是力。
“锄”左中右结构,中间“且”字,最后一笔变成提。
(五)理解词语。
1.学生提出预习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教师释疑,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六)学习《揠苗助长》。
1.读题,知题意。
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
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
“寓”是寄托的意思。
“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
“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2.知作者。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现山东省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检查自学。
(1)《揠苗助长》这个故事中讲的是怎样一个人?
(2)他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初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
①知人物:古时候一个种田人。
②知情节:种田人用拔苗助长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
③知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4.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种田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从哪些词语看出他很焦急?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第1自然段,标画出有关词句。
(2)指名回答,读句子。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法帮它们长。
”
(3)“巴望”是什么意思?“天天”、“去看”说明什么?
“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边去看”,既反映了他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又为他下面采取行动作了铺垫。
(4)“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说明什么?
“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形象地描绘出他当时急切的心情和焦急的样子。
“我得想个办法帮助它们长。
”这句话表明他下决心,要采取行动,再也不愿等下去了。
同时这句话在第1自然段的结尾,也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5)指名读第2自然段。
(6)出示句子,抓重点词,比较句意
让学生读句子讨论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经过讨论,让学生懂得第二句中用“终于”一词表明种田人费尽心思苦想了好几天,到底想出了办法。
(7)“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
“筋疲力尽”是形容非常劳累,没有一点力气了。
联系课文内容种田人“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说明他下了很大功夫,费了很大的劲。
(8)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种田人做了这件事后,自我感觉怎样?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种田人告诉儿子“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从“总算”一词可以看出种田人自认为力气没白费,心里很得意。
(9)指名读种田人说的话,从中体会他得意的心情。
5.细读悟道理。
指名读第3自然段,讨论。
(1)什么都枯死了?种田人错在哪里?
(2)论要让学生明白禾苗的生长要靠自己的力量。
人们希望它长得快些,只能采取合理施肥,浇水,适时锄草,灭虫等办法。
如果硬是把禾苗拔高,损伤了禾苗的根,禾苗自然会枯死。
这是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种田人违背了这个规律,想借助外力强求速成,结果把事情弄糟了,导致禾苗枯死。
(3)学生口头归纳寓意。
(4)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5)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
(6)际生活中,有没有做过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事情?
(7)程中可采用分组或全班集体讨论的办法,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寓意。
(8)总结学习方法:初读知大意,读题解题意,精读解句意,细读悟道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熟练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懂得复述课文。
3.创设情境,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4.结合历史故事及自身经历理解《鹬蚌相争》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了解寓言这种体裁,并掌握寓言的基本特点,基本能复述课文。
了解寓言故事所包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第24课《寓言两则》,板书课题《鹬蚌相争》。
2. 让学生齐读课题,要求把字音读准。
3. 老师出示“鹬”和“蚌”字,请学生把它们放到相应的图下。
二、初学寓言,了解内容
1.师问: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请朗读课文,等会集体交
流。
2.请学生把故事的大意说出来。
3.老师出示口头训练题:河蚌刚刚张开壳晒太阳,鹬(),蚌(),双方(),结果()。
4.同桌练说,指名表述。
三、细读寓言,深入理解
1. 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鹬蚌互不相让呢?
2.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 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4. 联系文本,理解人物
(1)引导学生抓住:鹬猛得用尽力气——威胁筋疲力尽
蚌急忙——牢牢地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这些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和语言表现两人互不相让的态度。
(2)问:就在这时,渔夫看见了,他怎么做呢?(指名回答,朗读)
(3)全班分角色朗读。
(4)换位思考:这样一个结果,三个主人公:鹬、蚌、渔翁会怎么想呢?
(引导学生理解:鹬:后悔不该轻易吃蚌,而且身处困境,还威胁蚌。
蚌:不该赌气不放开鹬,造成两败俱伤。
渔翁:嘲笑鹬蚌互不退让,结果让他轻易获利)
四、拓展延伸
1.发挥想象:对于鹬蚌来说,这是多么悲哀的结局呀!假如上天再给它们一次机会,它们会怎样解决这样一个矛盾呢?(让学生拓展想象,可以课后练笔,可以当场练说)
2.引导思考: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
3.布置课外作业:把这个故事告诉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评论与意见,并且自己再去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鹬——啄——威胁
蚌——夹——毫不示弱
互不相让渔翁得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