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现象的通俗解释
混沌现象
摘要混沌现象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
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充分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
“ 混沌”是近代非常引人注目的热点研究,它掀起了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以来基础科学的第三次革命。
科学中的混沌概念不同于古典哲学和日常语言中的理解,简单地说,混沌是一种确定系统中出现的无规则的运动。
混沌理论所研究的是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目的是要揭示貌似随机的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的简单规律,以求发现一大类复杂问题普遍遵循的共同规律。
关键词:蝴蝶效应;虫口模型;分叉现象;N自由度正交;相空间;目录第一章:蝴蝶效应~~~~~~~~~~~~~~~~~~~~~~~~~~~~~~~~~~~~~~~~~~~~~~~~~~~~~~1 1.1蝴蝶效应的提出~~~~~~~~~~~~~~~~~~~~~~~~~~~~~~~~~~~~~~~~~~~~~~~~~~~~~~~1 1.2蝴蝶效应的含义~~~~~~~~~~~~~~~~~~~~~~~~~~~~~~~~~~~~~~~~~~~~~~~~~~~~~~1 1.3产生蝴蝶效应的内在机制~~~~~~~~~~~~~~~~~~~~~~~~~~~~~~~~~~~~~~~~~~~~~~~2 1.4蝴蝶效应与混沌学理论~~~~~~~~~~~~~~~~~~~~~~~~~~~~~~~~~~~~~~~~~~~~~~~~~2 第二章:虫口模型~~~~~~~~~~~~~~~~~~~~~~~~~~~~~~~~~~~~~~~~~~~~~~~~~~~~~~~3第三章:相空间~~~~~~~~~~~~~~~~~~~~~~~~~~~~~~~~~~~~~~~~~~~~~~~~~~~~~~~~~5参考文献~~~~~~~~~~~~~~~~~~~~~~~~~~~~~~~~~~~~~~~~~~~~~~~~~~~~~~~~~~~~~~~6 谢词~~~~~~~~~~~~~~~~~~~~~~~~~~~~~~~~~~~~~~~~~~~~~~~~~~~~~~~~~~~~~~~~~~~7第一章:蝴蝶效应蝴蝶效应(Butterfly Effect)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分岔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与分岔现象混沌现象的介绍混沌现象是非线性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它描述了一种似乎随机的、无规律可循的运动状态。
在混沌现象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特征,如灵敏依赖于初始条件、无周期运动和封闭轨道等。
混沌现象的研究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复杂系统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美国数学家Edward Lorenz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
他在研究气象学中的大气运动方程时,意外地发现了不确定性的现象。
这个发现被称为“蝴蝶效应”,即当一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时,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气流变化,最终导致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龙卷风的形成。
这个例子说明了混沌现象中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可能引起系统运动的巨大变化。
混沌现象的数学表示混沌现象可以用一些非线性动力学方程描述。
这些方程通常包含了一些非线性项,使得系统的演化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
一个经典的混沌系统方程是Lorenz方程:\\frac{{dx}}{{dt}} = \\sigma(y - x),\\frac{{dy}}{{dt}} = x(\\rho - z) - y,\\frac{{dz}}{{dt}} = xy - \\beta z其中,x、y和z是系统的状态变量,t是时间。
σ、ρ和β是一些常数,它们决定了系统的性质。
这个方程描述了一个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这种运动就是混沌现象。
分岔现象的介绍分岔现象是混沌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描述了系统参数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行为的剧烈变化。
简单来说,分岔现象就是系统从一个稳定的演化状态变成多个稳定状态的过程。
分岔现象的经典例子是Logistic映射。
Logistic映射是一种常用的非线性映射,它用于描述生物种群的增长。
Logistic映射的公式为:x_{n+1} = r \\cdot x_n \\cdot (1 - x_n)其中,x_n是第n个时刻的种群密度,x_{n+1}是下一个时刻的种群密度,r是系统的参数,它决定了种群的增长速度。
自然科学的混沌与分形
自然科学的混沌与分形一、引言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其中混沌与分形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混沌理论和分形几何不仅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而且在经济学、社会科学等其他领域也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混沌与分形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二、混沌1.混沌的定义混沌是指某些动态系统表现出无序不规则的行为,即使系统初始状态非常相似,其演化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异。
这些系统可能具有非线性特征或者对初值极其敏感。
2.混沌的起源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数学家洛伦兹通过对大气运动方程组的研究发现了混沌现象。
他发现即使初始条件微小变化,天气预报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这个发现引起了人们对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关注。
3.混沌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1)天气预报:由于天气系统具有非线性特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受到混沌现象的影响。
(2)流体力学:混沌现象在流体运动中也十分常见,如涡旋、湍流等。
(3)生物学:许多生物系统也表现出混沌行为,如心电图、神经元放电等。
三、分形1.分形的定义分形是指一类具有自相似性质的几何图形。
即使在不同尺度下观察,这些图形的局部结构都与整体结构相似。
分形具有无限细节和复杂性,其维度可能是非整数。
2.分形的起源20世纪70年代初期,法国数学家曼德博发现了著名的“曼德博集合”,这是一种具有自相似性质的复杂几何图形。
此后,人们开始研究分形几何,并发现了许多新型分形。
3.分形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1)地理学:地球表面上许多地貌景观都呈现出分形特征,如海岸线、山脉等。
(2)物理学:许多物理系统也表现出分形行为,如布朗运动、液滴形成等。
(3)生物学:许多生物系统具有分形结构,如肺泡、血管等。
四、混沌与分形的关系混沌和分形是密不可分的。
在某些情况下,混沌现象可以导致分形结构的出现。
例如,曼德博集合就是一种由混沌现象产生的分形。
此外,混沌理论和分形几何也可以相互补充,共同解释自然界中复杂的现象。
生物学系统中的混沌现象研究
生物学系统中的混沌现象研究混沌是一种复杂而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动力学现象。
生物学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即指由生物体内的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物质和能量作用所表现出的无规则、非周期的动态过程。
这种现象无论是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内,还是在跨学科领域中,都备受关注。
1. 混沌现象的基本特征混沌现象是神秘而复杂的,它的基本特征包括:(1) 非周期性:混沌现象并不像简单周期运动那样,有规则地沿着同一条轨道运动,而是经历着非周期性、无规律的运动。
(2) 敏感性依赖性:微小的扰动可能导致混沌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大幅变化,这种现象称作“蝴蝶效应”。
(3) 分形特性:混沌系统常常有着自相似性,即小尺度上的结构与大尺度上的结构相似。
2. 生物学系统中的混沌现象生物学系统的混沌现象广泛存在于各个层面,例如细胞、组织、器官等。
其中,生物分子发生混沌现象的例子最为典型。
(1) 混沌酶反应酶是一类促进化学反应的生物催化剂。
在混合不同浓度的酶和底物溶液时,它们之间会发生混沌反应。
实验表明,这种混沌反应与双稳态、螺旋等复杂动力学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
(2) 神经元系统中的混沌神经元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神经信息处理单元,而神经元网络中的混沌现象则为神经元处理信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同时,混沌现象也能为神经元网络模型提供丰富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3) 心脏系统中的混沌心脏是人体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也是混沌现象研究的一个热点。
例如,心脏的电活动信号常常呈现混沌现象,这在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混沌现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1) 生物信息加密混沌序列拥有很好的随机性、序列长度和生成速度。
因此,混沌序列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密码算法中,非常适用于生物信息学安全领域。
(2) 生物信号诊断混沌信号在生物信号诊断领域中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心电图中所包含的混沌信号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脏发病诊断中。
同样,测量肌电信号也有很高的信噪比和混乱性,医生们也将混沌信号应用于肌肉疾病的诊断中。
管理科学中的混沌现象研究
管理科学中的混沌现象研究一、引言混沌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美国数学家Edward Lorenz 提出的,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已成为一门发展完备的科学理论。
混沌现象已经应用到多个领域,包括天气预报、股票市场、流体力学等。
本文将会对混沌现象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混沌现象简述所谓混沌现象,指的是在某些非线性系统中,当初始条件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的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产生了不可预测的结果。
与此同时,混沌现象还包括一些普遍的特征,如无规律出现的震荡、出现奇异吸引子等。
三、混沌现象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在管理科学领域中,混沌现象主要被应用于预测和控制方面。
具体应用包括:1.金融市场预测由于股票、期货市场本身就具有非线性因素,所以混沌理论在金融市场预测中应用得非常广泛。
基于混沌理论的金融市场预测模型,可以根据历史股市数据预测未来市场的趋势和价格波动情况。
通过这种方法,投资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节奏,提高盈利率和降低投资风险。
2.产品质量控制在产品量产后,混沌理论被应用于分析生产工艺。
通过对不同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微调,可以防止系统进入混沌状态,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销售预测进入市场后,混沌理论也可以被应用于销售预测。
通过对客户交易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客户的未来购买行为,从而帮助企业更准确地进行产品定价和库存管理,提高销售效率和盈利率。
4.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方面,混沌理论可以通过研究组织内部的交互关系和协作模式,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组织运营效率。
此外,混沌理论还可以被用于解决企业中的决策问题。
通过对决策者的行为和决策参数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最优决策方案,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质量和效率。
四、结论在管理科学中,混沌理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通过混沌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混沌理论在管理科学中的应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的发展。
混沌名词解释
混沌名词解释混沌名词解释一、概述混沌是一个用于描述非线性系统中的无序、不可预测行为的数学概念。
它源自于希腊神话中的混沌之神,意味着无序、杂乱和无规律。
二、混沌理论1. 定义混沌是指非线性动力系统中的一种状态,其特征是系统在长时间演化过程中表现出极其敏感的依赖初始条件和微小扰动的特性。
简单来说,就是微小的变化会导致系统演化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2. 混沌吸引子混沌吸引子是描述混沌系统演化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吸引态。
它具有分形结构,即在不同尺度上都具有相似的形态。
混沌吸引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复杂系统中的无序行为。
三、混沌现象1. 灵敏依赖初始条件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微小差异会导致系统演化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这种现象被称为“蝴蝶效应”,即蝴蝶在某个地方轻微拍动翅膀,可能会引起在另一个地方的龙卷风。
2. 随机性和确定性混沌系统表现出随机性和确定性的结合。
尽管系统的演化是确定的,但由于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结果变得无法预测,呈现出随机性。
3. 分岔现象分岔是混沌系统中常见的现象。
当控制参数逐渐变化时,系统可能会从一个稳定状态突然跳跃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或周期状态,这种突变称为分岔。
四、应用领域1. 自然科学混沌理论在自然科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气象学中,混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气候系统中的不可预测性;在天体物理学中,混沌理论可以解释行星轨道的复杂运动等。
2. 工程与技术混沌理论在工程与技术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在通信领域中,利用混沌信号可以实现加密通信;在控制系统中,利用混沌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控制等。
3. 社会科学混沌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在经济学中,混沌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和非线性行为;在社会学中,混沌理论可以用于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等。
五、总结混沌是描述非线性系统中无序、不可预测行为的概念。
它具有灵敏依赖初始条件、随机性和确定性的特点,以及分岔现象。
混沌理论在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物理学中的混沌现象是指一个系统虽然是确定性的,但由于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表现出不可预测性。
混沌现象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引起的,在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中广泛存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混沌现象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在非线性系统中应对混沌现象的挑战。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起源非线性动力学是研究非线性系统演化行为的学科。
我们知道,在线性系统中,输出是输入的一种缩放,而非线性系统中则不然。
非线性系统不会按照线性关系的方式响应任意输入,而是具有更为复杂的特征。
这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系统表现出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美国的工程师爱德华·洛伦茨在1963年发现的。
他发现,在具有非线性行为的系统中,一个微小的初始条件差异会导致结果的巨大不同,这意味着无法预测这个系统的演化。
他发现的这个现象被称为燥动现象,后来被广泛认识到是混沌现象。
非线性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可以被看做是一个自组织的有序性,这种有序性不是像普通的周期性运动那样可预测的,而是具有随机性和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涉及到许多要素,包括吸引子、分叉、倍增、条纹、密度波、涡旋等。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应用混沌现象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以及金融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发展。
例如,在天气预报中,混沌理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从而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在气象学中,通过对大气环境中一些元素的混沌特性研究,可以预测气候变化的趋势。
在金融学中,混沌现象的应用于交易量的预测。
在分析金融市场时,我们常用技术分析来试图预测股票价格的变化。
但由于股票市场是高度非线性的,这样的预测并不可靠。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了解系统的混沌特性,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的基本运作方式,并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的挑战混沌现象对于非线性系统的设计和控制,都是相当大的挑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对非线性系统的微小变化进行精细的控制,以避免混沌现象对输出的影响。
混沌现象
山东轻工业学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学院 3
近代物理 概 论
混 沌 现 象
第三,对于理解混沌现象有重要意义的一条差别: 第三,对于理解混沌现象有重要意义的一条差别: 线性关系保持讯号的频率成分不变, 线性关系保持讯号的频率成分不变,而非线性使频率结 构发生变化。 构发生变化。 线性:频率成分不变;非线性: 线性:频率成分不变;非线性:频率变换器 第四,非线性是引起行为突变的原因。 第四,非线性是引起行为突变的原因。 线性:引起行为渐变;非线性: 线性:引起行为渐变;非线性:可能导致突变
基础研究主要的任务是认识世界 基础研究的成果导致技术革命 三类系统 1. 简单系统:混沌现象往往需要避免 简单系统: 2. 大量情况:混沌的作用不能简单的以“利”、 大量情况:混沌的作用不能简单的以“ “害”名之 3. 复杂系统,生命现象:混沌可能起着根本性 复杂系统,生命现象: 的积极作用
山东轻工业学院 数理学院 8
马尔萨斯人口论模型: 马尔萨斯人口论模型:
x n+1 = axn
2 x n +1 = ax n − bx n
线性模型 最简单的非线性模型
混沌道路
四、通向混沌的各种道路
1. 倍周期分岔道路 2. 阵发混沌道路 倍周期分岔和阵发混沌是两种最常见的通向混沌的 道路。实际上,可以说有无穷多种通向混沌的道路。 道路。实际上,可以说有无穷多种通向混沌的道路。
混 沌 现 象
所谓“确定论系统” 所谓“确定论系统”,是指描述该系统的数学模 型是不包含任何随机因素的完全确定的方程。 型是不包含任何随机因素的完全确定的方程。 混沌现象是确定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随机行为的 混沌现象是确定论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随机行为的 总称。它的根源在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总称。它的根源在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系统在现实中被建立和研究。
而系统的复杂性增加,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也就显示出了特殊的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将主要介绍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以及相关的分析方法。
一. 混沌现象及其表现方式混沌现象是指一种非周期而又具有明显连续性的运动状态,它的变化看似毫无规律,但又似乎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
混沌现象常常出现在一些比较复杂的系统中,例如气象系统、流体动力学、化学反应系统以及经济市场等。
混沌现象具有以下的表现方式:1. 敏感依赖性:混沌现象中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往往会带来显著的结果差异。
2. 周期模糊性:混沌现象中周期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因为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周期的长度是不同的。
3. 统计规律性:混沌现象中有一些统计特性,例如自相似性、分形性等。
二. 分析混沌现象的基本方法针对混沌现象,人们提出了很多不同的分析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1. 动力学系统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建模:混沌现象常常可以从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周期行为、混沌现象等。
2. Poincare截面方法:该方法定义了一个截面,并将系统的运动状态在这个截面上投影,从而观察系统的周期性、混沌性等特征。
3. Lyapunov指数方法:该方法可以量化混沌现象中的灵敏度依赖,用于对比不同的混沌现象。
4. 分岔图法:该方法用于分析系统中出现的状态转换和稳定性变化。
5. 局部方差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测时间序列中的小尺度混沌性,并可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三. 混沌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混沌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面主要介绍一些例子。
1. 加密传输:混沌信号可以用于加密通信,这是因为混沌信号的本性可以使得被传输的信息难以被窃取。
2. 噪声控制:利用混沌现象控制系统中的噪声,可以提高系统信噪比和精度,从而增强该系统的可靠性。
3. 脑电信号分析:可以运用混沌现象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脑部疾病和认知状态的诊断和研究。
混沌现象的特征
混沌现象的特征
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类看似无序,却又具有规律性的现象。
在数学、物理、生物等领域中,混沌现象被广泛研究,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敏感依赖于初始值。
混沌系统的行为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很小的初始变化可能会
导致系统的完全不同结果。
这意味着,对于一个混沌系统,预测其未来行为是几乎不可能的。
因此,混沌现象也被称为“蝴蝶效应”。
2.非周期性。
与周期性现象不同,混沌现象的行为没有规律可循。
尽管它可能存在某
些规律性和周期性现象,但它们是随机的、不可重复的、不断变化的。
3.大量的稳定和不稳定的运动轨迹。
混沌动力学的系统通常有许多可能的轨迹,有些
轨迹是稳定的,也有些轨迹是不稳定的。
这些轨迹形成了混沌系统中的“吸引子”,其形
状和特性具有非常高的复杂性。
4.自相似性。
混沌系统中的某些部分可能与整个系统存在相似性。
这意味着,无论选
择哪个尺度来观察混沌系统,其表现形式都可能具有同样的特征。
5.非线性。
混沌系统的动力学通常是非线性的。
这意味着,系统的响应不仅取决于输
入的大小,也取决于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6.浅激发和迭代机制。
混沌系统的行为通常涉及迭代和浅激发机制。
这些机制可以导
致系统穿越某些分界线并产生混沌行为。
总之,混沌现象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进行精确预测。
然而,研究混沌现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还可以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
供创新的思路和应用基础。
物理混沌品质知识点总结
物理混沌品质知识点总结一、混沌的定义混沌是指某些非线性系统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演化呈现出高度复杂的行为,即使是微小的扰动也可能导致系统的演化轨迹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很难进行长期的预测和控制。
二、混沌的来源混沌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系统的非线性和灵敏度。
在非线性系统中,系统的行为往往会呈现出复杂、不规则和不可预测的特性,因为非线性系统的演化方程通常是复杂的非线性方程,难以用数学方法来精确描述。
而系统的灵敏度则是指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即初始条件的微小不同可能会导致系统演化轨迹的显著不同,从而产生混沌现象。
三、混沌的特征1. 随机性:混沌系统的演化轨迹呈现出随机的特性,即使系统的演化方程是确定性的,也很难进行长期的预测。
2. 不可预测性:混沌系统的演化轨迹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微小的扰动就可能导致系统的演化轨迹产生巨大的差异,因此很难进行长期的预测。
3. 确率性:混沌系统的演化轨迹在某种程度上是确定性的,但受到噪声和随机扰动的影响也可能呈现出概率性的特性。
4. 复杂性:混沌系统的演化轨迹通常呈现出高度复杂的结构和形态,不规则性和多样性。
四、混沌的研究方法1. 数值模拟:利用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对非线性系统进行数值模拟,以便研究系统的演化轨迹和动力学特性。
2. 实验观测:通过实验手段观测和测量真实系统的演化轨迹,以研究系统的混沌特性。
3. 理论分析:通过数学方法对非线性系统进行理论分析,以推导系统的混沌特性和动力学特性。
五、混沌在自然界中的应用1. 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混沌现象在大气环流和气候系统中广泛存在,例如热带气旋、季风环流等都表现出混沌特性。
2. 生物系统:混沌现象在生物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心脏的跳动、生物体的运动等都可能受到混沌现象的影响。
3. 水文系统:混沌现象在水文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河流的泥沙运动、地下水的流动等都可能受到混沌现象的影响。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混沌,是指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确定性的系统,但其长期演化的结果却十分难以预测,极度敏感于初值条件的不规则、随机行为。
在非线性动力学中,混沌现象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它的性质和应用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混沌现象的定义、特性与图像展示、混沌对噪声抑制和混沌通信三个方面来介绍混沌。
一、混沌的定义与特性混沌现象源自于流体力学中的"洛伦兹方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家喻户晓了。
混沌是一种无序的动力学行为,表现为明显的随机性,但又有可能呈现各种规则的形式。
混沌的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非周期性混沌的行为不像周期性运动那样具有周期性。
混沌的状态不断发生变化,几乎无法重复,且不再出现规律性的模式。
2. 灵敏依赖初值混沌动力学系统对初始条件有极高的敏感性,即使两个系统在初值上仅有微小的偏差,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出现大的不同。
3. 塞逊定理塞逊定理指的是混沌系统概率密度变化的特性,即系统中相邻的状态点的距离,在不断演化过程中往往成倍增长,混沌的标记是大规模的分岔。
二、图像展示混沌现象不仅以数学方程表示,还以图像、音乐甚至语言等多维度方式进行表现。
下面就是一组展示混沌的图像:通过这些图像,我们可以更直观的了解混沌现象的特征和行为。
三、混沌对噪声抑制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生活中出现了很多噪声,它们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因此,在工程技术中,如何对这些噪声进行抑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混沌抑制理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线性系统抑制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噪声抑制的目的。
混沌抑制的主要思路是控制非线性系统的混沌状态,通过改变混沌吸引子来获得不同的响应。
混沌抑制通过非线性反馈也能控制力学结构或电气电路的状态。
四、混沌通信的应用混沌通信是一种通过混沌技术实现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
相比于传统通信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具有隐蔽性、抗干扰性、高速和多用户性等特点,尤其在无线通信、宽带通信以及高阶调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沌现象的特点和概念教案
混沌现象的特点和概念教案混沌现象的特点和概念一、混沌的概念混沌,是一个起源于希腊神话中的概念,指的是一片混沌无序、杂乱无章的原始状态。
在科学领域中,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种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系统行为。
它在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并且成为了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混沌现象不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也出现在人类社会、金融市场、气象系统、心理学等各个领域。
二、混沌现象的特点1. 非线性性:混沌现象的系统一般是非线性系统,其演化规律不能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
非线性系统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非线性系统易产生混沌现象。
2. 灵敏依赖:混沌现象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可能会导致系统演化结果的巨大差异。
这种灵敏依赖性使得混沌系统变得难以预测和控制。
3. 演化的随机性:混沌系统不是完全随机的,它们的演化过程虽然没有规律可寻,但也不是纯粹的随机过程。
混沌系统呈现出一种有序与无序的交替出现,产生一种看似随机的演化行为。
4. 分形结构:混沌系统一般具有分形结构,它们的自我相似性在各个尺度的空间和时间上都得以体现。
分形在描述和分析混沌现象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5. 混沌系统的边界:混沌现象不会出现在所有系统中,它主要出现在一些特定的条件和参数范围内。
混沌系统通常具有某种边界,当参数超出这个边界时,便不再呈现混沌现象。
三、混沌现象的示例1. 摆钟:摆钟是一个经典的混沌现象示例。
当摆钟的摆动幅度超过某个阈值时,摆角难以预测并且呈现出无规律的变化。
2. 光学系统:在光学系统中,当激光器发射的光经过一系列反射和折射后,光的强度和相位都会发生复杂的变化。
这种光的行为无法通过简单的线性光学理论来描述,而表现为混沌现象。
3.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演化通常具有混沌特性。
例如,种群的数量和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微小的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种群数量的剧烈波动。
4.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也是混沌现象的典型表现。
量子力学中的混沌现象
量子力学中的混沌现象混沌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它涉及到系统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在量子力学中,混沌现象的存在引发了许多有趣的讨论。
虽然这个领域的研究仍然在进行中,但是一些有趣的结果已经被发现了,并且给我们提供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混沌。
在经典力学中,混沌现象指的是某个系统的演化具有敏感依赖于初始条件的特性。
这意味着微小的变化可能导致系统的巨大变化,使得系统变得无法预测。
在量子力学中,混沌现象的定义有所不同,因为我们不能直接观测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而是通过波函数来描述粒子的概率分布。
在量子力学中,混沌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波函数的演化上。
波函数是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粒子的状态。
根据薛定谔方程,波函数的演化是确定性的,但对于某些复杂系统,波函数的演化可能表现出混沌行为。
这种混沌行为可以通过波函数的局域性质来理解。
当系统变得复杂时,波函数的局域性质逐渐丧失,导致波函数的演化变得不可预测。
这就是量子力学中的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在量子力学中的研究不仅有理论上的意义,还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例如,混沌现象可以用于量子通信中的密钥分发。
在量子密钥分发中,量子比特的演化必须保持混沌的状态,以确保传输的安全性。
由于混沌现象的不可预测性,任何对量子比特的干扰都会被及时检测出来,从而确保密钥的安全。
此外,混沌现象还在量子计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量子计算是利用量子力学中的特性进行计算的一种新型计算方法。
混沌现象在量子计算中可以用于增强系统的随机性和复杂性,从而提高量子计算的性能。
量子计算中的混沌现象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还为我们理解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
然而,尽管混沌现象在量子力学中具有许多有趣的应用和结论,但是我们对于混沌现象的理解仍然有所局限。
在实际的物理系统中,混沌现象往往与其他的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量子力学中的多体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因此对于混沌现象的研究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多元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
多元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在自然科学中,系统的变化往往归结为规则的变化,但有些系统的变化是看似无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混沌。
混沌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系统中,如天气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口系统等。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研究多元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及其应用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一、多元系统的混沌现象混沌现象是多元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中都有应用。
混沌是指系统的变化看似无序,模糊不清,不可预测的现象。
混沌现象来源于系统内繁多的自由度,产生的非线性耦合效应导致了系统的不可预测性。
在数学上,对混沌现象进行数学描述,可以用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严格描述,如著名的洛伦兹方程、罗斯勃动力学方程等。
这些方程描述的系统在特定的参数范围内表现出混沌现象。
在物理学中,混沌现象广泛存在于天体系统、磁体、光学等领域中。
例如,太阳系运动中的不规则性、布朗运动和涡旋现象中的无序性、混沌激光中的统计性等。
在生物学中,混沌现象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生命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由于存在内外环境干扰无法完全控制,会出现许多混沌现象。
例如,鸽群交通动态、神经元放电时间序列、生物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行为等。
二、多元系统中的混沌应用1、密码学混沌领域中一个很有潜力的应用就是密码学。
混沌密码是利用混沌非线性时序序列的统计特性和随机性进行加密和解密的一种新型密码。
由于混沌的复杂和不可预测性,使其比传统密码相比更难被破解。
目前,混沌密码在军事、金融、通讯、数据保密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
2、生态学生物生态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引起了生态学家的极大关注,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组成元素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联动的复杂性使生态系统表现出混沌现象。
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混沌现象,生态学家们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定量研究,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生态系统的行为。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一个高度复杂且持续变化的系统,经常表现出混沌现象。
研究金融市场中的混沌现象可以预测市场波动趋势并防范金融风险。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现象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在现代科学领域,我们常常遇到一些看似混乱而不可预测的系统,这些系统内部的微小变化会导致系统整体的巨大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混沌现象。
混沌现象最早是由数学家洛伦兹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对气象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混沌现象不仅在自然界中存在,也在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沌现象是指那些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而无法准确预测的系统。
这样的系统通常包含大量非线性元素,并且形成一个复杂的反馈循环。
虽然这些系统的规律性是确定的,但由于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会放大到整个系统,导致长期的不可预测性和混沌现象。
这使得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数学模型来准确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现象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首先,混沌现象对于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即所谓的“蝴蝶效应”。
这意味着即使是微小的扰动也可能导致系统的巨大差异。
其次,混沌现象具有不可周期性。
混沌系统的轨迹是永不重复且无规律可循的,其行为类似于随机过程。
最后,混沌现象通常是确定性系统的产物。
也就是说,它们的运动方程是固定的,只是我们无法准确预测。
混沌现象在自然界中的许多系统中都有被观察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天气系统。
即使是微小的初始条件变化,如蝴蝶在巴西拍动翅膀,也可能会对全球的天气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天气预报在长期范围内准确性较差,因为微小误差会被放大并导致系统的不确定性。
此外,混沌现象还在其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生物学中,由于生物体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性,生物系统常常表现出混沌行为。
举个例子,人体的心脏跳动和呼吸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其行为变得复杂而难以预测。
在经济学中,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也呈现出混沌特征,由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信息传递的复杂性,使得预测未来股市走势变得十分困难。
尽管混沌现象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但它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混沌现象表明了系统的非线性特性的重要性。
线性模型对于复杂系统的预测是不足够的,我们需要考虑到非线性效应并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
研究非线性力学中的混沌现象
研究非线性力学中的混沌现象混沌现象在非线性力学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它被认为是由于系统的微小变化引起的显著结果,其中微小的初始条件会引发系统的极大差异,使得长期的系统行为难以预测。
混沌现象的研究不仅对理论科学有重要意义,还在应用领域如天气预测、经济学和生物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混沌现象的定义、数学模型和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先,我们来定义混沌现象。
混沌是指一个动态系统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和不可预测性,即使在系统方程是确定的情况下,也很难预测长期的行为。
这是因为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这种敏感性导致了系统演化的不确定性。
一个常用的描述混沌现象的数学模型是洛伦兹系统。
洛伦兹系统是由Edward Lorenz于1963年提出的,用来描述对流层中的大气流动。
这个三维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包含了时间、空间和速度三个变量。
洛伦兹方程的形式如下:dx/dt = σ(y - x)dy/dt = rx - y - xzdz/dt = xy - bz其中,x、y和z是系统的三个状态变量,t是时间,σ、r和b是模型的参数。
通过数值模拟和数学分析,洛伦兹系统展现了典型的混沌现象,如奇异吸引子和散射性。
洛伦兹系统的混沌现象对于多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天气预测中,洛伦兹系统的混沌性质表明天气预测可以受到微小初始条件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长期天气预测通常是相对不准确的原因之一。
此外,混沌现象还在经济学、生物学和信息理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中,混沌现象可以用来描述金融市场中的价格波动。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通常显示出混沌性质,这使得金融市场的预测变得非常困难。
此外,混沌现象还被应用于金融数据的压缩和加密方面。
在生物学中,混沌现象可以用来解释生物系统中的复杂行为。
生物系统通常包含大量的相互作用因素,这些因素产生的微小变化可以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通过混沌现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现象探究与应用
复杂系统中的混沌现象探究与应用一、引言复杂系统是指由许多相互作用的部件组成的系统,具有非线性、非静态和不确定性等特点。
混沌现象是指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呈现出的随机性、不可预测性和极端敏感性等特性。
在许多自然和人造系统中都存在混沌现象。
本文将探讨复杂系统中混沌现象的定义、产生、性质、描述和应用。
二、混沌现象的定义混沌是一种有序的无序状态,是一种形态复杂、规律性不确定、敏感性强的动力学现象。
换句话说,混沌是一种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行为,表现出的是不可预测的随机性。
混沌现象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
三、混沌现象的产生混沌现象主要来源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是指强烈的相互作用下的系统,其中每个组件都对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影响,因此在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具有非线性效应。
这种非线性效应是产生混沌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初始条件对动力学系统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某些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微小变化的初始条件可能会导致系统发展出截然不同的行为。
这种敏感性称为蝴蝶效应,也是产生混沌现象的原因之一。
四、混沌现象的性质混沌现象有三个主要的性质:随机性、敏感性和不可周期性。
1.随机性。
混沌是一种具有有序的无序状态,表现为看似随机的序列和规则的重复出现。
这种非常规的行为常常被描述为“奇怪的吸引子”。
2.敏感性。
混沌系统对起始条件的微小变化非常敏感,并产生非常不同的结果。
这种敏感性表现为输入任意微小的“扰动”后,输出的结果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即产生蝴蝶效应。
3.不可周期性。
非线性系统不像线性系统那样简单,无法用周期性表示。
混沌现象是一种永远不会重复的行为。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周期性或浅草率的重复,但不如线性系统的方式明显。
五、混沌现象的描述混沌可以通过一组微分方程来描述。
这些微分方程可以描述动力学变量的变化:变化的速度,即产生数值“漂流”的形式。
该系统的时间演化可以被描述为:dx/dt = f(x)其中,f(x)是一个非线性方程,将x作为输入,然后返回导数。
混沌
数学中的“混沌”混沌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
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充分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
发展过程洛伦兹教授于1963年《大气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决定性的非周期流”一文,阐述了在气候不能精确重演与长期天气预报者无能为力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联系,这就是非周期性与不可预见性之间的关系。
洛伦兹在计算机上用他所建立的微分方程模拟气候变化的时候,偶然发现输入的初始条件的极细微的差别,可以引起模拟结果的巨大变化。
洛伦兹打了个比喻,即在南半球巴西某地一只蝴蝶的翅膀的偶然扇动所引起的微小气流,几星期后可能变成席卷北半球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天气的“蝴蝶效应”。
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仍为人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对混沌学的浓厚兴趣。
今天,伴随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混沌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影响深远、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
一般地,如果一个接近实际而没有内在随机性的模型仍然具有貌似随机的行为,就可以称这个真实物理系统是混沌的。
一个随时间确定性变化或具有微弱随机性的变化系统,称为动力系统,它的状态可由一个或几个变量数值确定。
而一些动力系统中,两个几乎完全一致的状态经过充分长时间后会变得毫无一致,恰如从长序列中随机选取的两个状态那样,这种系统被称为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
而对初始条件的敏感的依赖性也可作为混沌的一个定义。
混沌(Chaos)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非线性现象,混沌并不是一片混乱,而是有着精致内在结构的一类现象,混沌动力学目前已经渗透到许多科学领域中。
混沌具有如下独特的性质:1.随机性,即混沌具有类似噪声的特征;2.遍历性,即混沌能够不重复地历经一定范围内的所有状态;3.规律性,即混沌是由确定的函数关系式产生的;4.敏感性,即初值的微小变化,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会引起输出的巨大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沌现象的通俗解释非线性,俗称“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
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
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
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么能大大远离呢!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
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
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象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
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时时有。
”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
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
由此可见,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
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
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混沌现象在自然界所经历的途径及是普遍存在的,近些年来,人们不仅从实验室观察到了许多混沌现象,而且认识到混沌产生的条件,其特征,在理论上发现了一些有关混沌产生的普遍规律,混沌理论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学方面,而且成为跨学科的十分活跃的研究方向,比如在生命,意识,社会发展变化上的研究。
有人甚至认为混沌理论是继量子论,相对论以后的第三大革命。
所以对混沌与牛顿定律的内在随机性的研究,不仅是在物理学上,更是在各个学科层次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混沌理论不能将其片面的理解为混乱的没有规律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混沌现象呢?它与牛顿力学的内在随机性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可以从简单直观的现象说起。
科学家们之所以如此痴狂地研究混沌,就是因为混沌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换句话说,有很多自然现象经过数学抽象,使得我们知道这现象的数学实质就是混沌。
例如池塘中鱼的数目,当鱼的数目比较少而又具有充足食物时,它们的数目就会增多,而多到一定数目,就会爆发生存危机,有一些鱼将会死掉。
一千多天以后,当你把每天数得的鱼数在坐标上描出来,得到的图象会让你大为失望——因为它看上去没有任何规律。
这就是混沌。
不仅如此,如果你长时间记录某种流行病的发作期如果你愿意研究心中的涨落节奏;或者,如果你愿意去研究天体与尘埃间的关系,以及湍流、气象、医学、心理、社会的发展。
我们都会发现事物发展有时显得无迹可寻就是混沌。
简单地说,混沌就是随机的无规律状态。
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
对于一直沿着“寻找规律”这条道路去探索自然的人们来说,面对“无规律”时曾有些无能为力。
一方面,几百年来人们研究偶然事件的方法就是概率法,但混沌的无规性使得人们完全无法用概率以及误差定律去研究混沌。
另一方面,人们考虑:混沌为何会出现?尤其是,在充满确定性定律的世界里为何只有人们用数学工具得到的结果才有规律性呢?这些问题,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
既人们的数学工具、数学处理方法总是充满了近似。
甚至,我们根本无法测定一个量的绝对数值,即真实值。
如果与真实值有任何差异,这个过程都可能变化为面目全非的另一过程。
自然现象中,绝大多数都是非线性的,但人们往往将其近似为线形。
这样做有时是可以的。
但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典型的情况是天气预报。
第一次发现这种情况是在19世纪末,法国大数学家庞加莱在研究三体碰撞时,发现即使一个尘埃也能影响另外两个星球的轨迹,从而指出星球轨迹的混沌变化。
混沌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与秩序一起,共同维系这个世界。
混沌本身是确定性中的这个世界。
混沌本身是确定性中随机无规状态。
它并不是无迹可寻的。
如果用物理语言去说,则混沌是普遍存在与自然界的非线性物理想像。
混沌并不是乱成一团,而是无周期的有序性。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混沌现象。
我们常常在科学杂志上看见蝴蝶效应这个名词,那么蝴蝶效应是一种什么现象呢?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气象学家洛伦兹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十三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的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在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在看,却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相差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他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
称为蝴蝶效应,即假使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可能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蝴蝶效应说明了: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的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改变,我们可以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来对此做形象的说明,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是长时间的结果却是一个帝国的存亡之分。
牛顿定律是我们接触最多的物理学理论,被称做经典物理学。
它最早形成的对物体运动的描述,被称为确定性理论,即如果已知物体所受的力和它的初始状态,则它在状态前后的运动是完全确定的,这类运动可重现,比如可以对航天飞机与导弹的运行勾画出准确的历程。
这就使确定性理论长时间的统治了物理学说。
但是物理学家庞家来研究的三体问题,却证明了轨道的复杂性。
人们又相继提出了其他一些限制性的三体问题及其他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证明了这些非线性方程带来的混沌行为。
表现出对初值的敏感性,系统呈现长时间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
揭示出牛顿力学也具有内在随机性比如非线性振子的随机运动。
图(1)为个薄弹性钢梁,一端固定在刚性框架上部,框架的下部装有2个永久磁铁。
框架可随时间按余弦规律左右振动。
图(1)设x为钢梁端点对于其平衡位置O的位移,根据牛顿定律,其动力学方程为其中ω和r是驱动力的频率和振幅,δ是阻尼系数。
等号左边头两项表示了梁的惯性和耗散效应,而第三项表示了磁铁和弹性力的效应,等号右边的余弦项表示了装置的振动。
求解该方程得到得薄钢梁的振动有两个稳定的平衡位置O和O′。
自平衡位置O(或O′)拉开一角θ放手,运动并不总围绕O(或O′)往复,而是时而绕O(或O′)振,时而绕O′(或O)振。
依次记下绕O和O′振动的第一次实验为2,1,2,1,4,3,1,…。
第二次实验仍自平衡位置拉开角度θ放手,得依次绕O和O′的振动次数为2,1,1,1,5,1,3…。
且两次实验中各次振幅也变化不定。
显见,两次实验虽初值相同,但运动并不重现。
所谓实验中的初值都是θ,实际上包含着微小的测量不出的偏差,经时间的演变,经时间演化,表现为两次运动并不相同,体现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
从而造成混沌现象。
混沌的发现不是使人们惊奇世界是多么复杂,多么不能从已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进行解释,多么需要重新认识世界,相反,蒙昧时代人类就为世界的复杂性而感到惊奇和束手无策,所以才求助于神明,后来也才有了科学,力求用简单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复杂的世界。
混沌的发现只是证明了这一哲学信念的正确性和任务的艰巨性竭力使各较高层次的基本原理纳入较低层次规律的推论之中,并用它们来解释复杂的世界。
在混沌发现以前,人们对所达到的最低层次的自然科学定律了解得已很完备,而对较高层次规律则虽然了解得很不充分。
但已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复杂世界中许多不太复杂现象的解释。
这些成功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初条件对物理方程解的“客观决定性”一定能保证“操作性决定性”的糊涂观念。
牛顿力学内在随机性的发现向人们证实,一般规律确实蕴含着高层次规律。
简单的基本原理能解释真正复杂的世界确实不是一句空话;同时还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客观决定性”不一定能保证“操作性决定性”,因此简单求解或烦琐计算不一定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这表明复杂现实的研究既要从已知的基本原理出发,又要采用和创造灵活多样的新方法、新概念去踏踏实实地进行,这里依然需要创造性。
了解了混沌理论与牛顿定律的内在随机性,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牛顿方程内在随机性”不但不否定牛顿方程对其解的客观决定性,相反“牛顿方程内在随机性”的发现,还使人们认识到一大类随机现象原来是决定论方程所为!所以非线性科学不仅不是对”还原论”的否定,相反,其创立和发展还为还原论已经提供并将不断提供有力地新证据。
这有其普遍根源:各不同层次,各不同学的定律。
实际上只不过是人们对于按基本自然定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时所得到的一部份规律而已,它们都蕴含于基本自然定律之中。
牛顿定律对力学各层次、生命、意识、社会发展变化等科学定律有客观决定性。
另一方面,力学各层次、生命、意识、社会现象的细节多半不能从有限精度初条件足够精确地操作出来,所以在科学研究的方法上,不能仅限于严格的从头算技术和纯演绎方法,而必须采用和创造灵活多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