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章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13至16章知识点归纳
第13章:光的传播和折射
1.光的传播特性: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波动性、光的直线传播
定律。
2.光的折射现象:入射角、折射角、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
3.折射率和光速的关系:折射率的定义、折射率和光速的关系、绝对
折射率和相对折射率。
4.光的全反射:全反射的条件、全反射的应用。
第14章:光的色散和光的波动性
1.光的色散现象:光的分光、凸透镜的光的分离、折射角和入射角的
关系。
2.光的波动性:光的波长、光的频率、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第15章:光学仪器与光的成像
1.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薄透镜成像公式。
2.成像规律:实物的成像和像的位置、实物与像的形状、实物与像的
大小。
3.光学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和应用。
第16章: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的源、声源的特性(振动的频率和幅度)。
2.声音的传播介质: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特点。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速的定义、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第13至16章的知识点归纳,主要涵盖了光的传播和折射、光的色散和光的波动性、光学仪器与光的成像、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需要了解光的传播特性、折射现象和全反射、光的色散现象和波动性、光学仪器的原理和成像规律,以及声音的传播介质和传播速度等。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光学和声学提供基础。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第16章)
八年级生物上册重要知识点(第16章)第16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通过视觉、听觉、嗅、味、触觉、温度觉1、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外膜中膜角膜——可以透过光线,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巩膜——保护眼球内部眼球壁虹膜——有色素,中央有瞳孔,可以透过光线眼球结构功能脉络膜——有色素,可以形成暗室睫状体——有平滑肌,其收缩、舒张可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晶状体视网膜房水——水样液,位于角膜后,晶状体前,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像双凸透镜,曲度可变,能折射光线玻璃体——透明胶状物,可以透过光线,并有一定的折射作用内膜:——光感受器,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2、视觉的形成:外界光线→_角膜_→房水→瞳孔→_晶状体(主要折射结构)→玻璃体→_视网膜_(形成倒立的缩小的物像)→_视神经_→大脑的一定区域(即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值得注意的是:成像的场所并不是视觉形成的场所。
3、近视: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看不清_远_处的物体。
(远视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带_凸透镜)原因:晶状体调节负担过重,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眼球前后径过长_。
矫正:带凹透镜外耳:耳廓、外耳道——收集、传导声波中耳:、鼓室、听小骨——传导声波半规管内耳前庭4、瞳孔的调节——看近物或强光下,瞳孔会_缩小_,以减少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看远物或弱光下,瞳孔会放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线量,使视网膜能得到足够的刺激。
5、耳的结构和功能鼓膜6、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_听神经_→大脑的一定区域(即_听觉中枢_)→形成听觉7、用耳卫生:遇巨大声响,要迅速张口,使_咽鼓管_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8、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大脑:有感觉、运动、语言、视觉、听觉等多种神经中枢,脑调节人体多种生理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_平衡组成脑干:有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心血管、呼吸中枢神经系统脊髓_反射_功能:有基本反应的神经中枢周围神经系统传导功能:脊髓中的神经纤维,联系脑与躯体、内脏神经元神经:脑神经、脊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结构功能单位——:细胞体(内有细胞核)和突起构成;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起相联接,形成非常复杂的网络,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l名词辨析:中枢神经系统——范围较广,是指脑和脊髓。
人教版初中物理分章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米(m );常用: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
1m=10-3k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3. 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秒(s );常用:小时(h )、分(min ),1h = 60min ,1min = 60s 。
4. 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 古代用日晷、沙漏等计时,更精确的测量工具有石英钟、铯原子钟等。
5.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前:看清它的零刻线在哪。
是否磨损,它的量程,最小分度值多少。
最小刻度越小,准确度越高,测量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最小刻度决定。
使用时: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线与被测物边缘对齐,刻度尺放正,应与被测物边平行,刻度尺刻线贴近被测物。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数时,除写出最小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读出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值),记录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叫误差。
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可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不同错误,错误是不应发生的,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方法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以直量曲(替代法)、以多测少(累积法)、几何法(辅助工具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知识点总结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一、电压1.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U的单位是:国际单位是:伏特(V);常用单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µV)。
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3.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5.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6.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总电压=个用电器电压之和(U=U1+U2+U3+……)7.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总电压=各支路电压(U=U1=U2=U3=……)二、电阻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完整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电压、电阻复习知识点
第16章 《电压和电阻》 知识点第1节 电压1.电压的作用和符号(1)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电压使电路中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提供电压。
(电池的正极的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2) 电压符号:“U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缺一不可)⎧⎨⎩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是连通的闭合(即)(即)回路。
表达:“”“”⎧⎨⎩在表达电压时,要说某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在表达电流时,要说通过某用电器的电流。
(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这种方法是“类比法”)3.电压的国际单位:V (“伏特”,简称“伏”)电压的常用单位还有:k V (千伏) ;mV (毫伏) 换算关系:33110001010.00110kV V V mV V V⎧⎪⎨⎪⎩====45.电压的测量 (1) 测量电压:电压表(也叫伏特表) 电压表有0~3V 和0~15V 两个量程,读数时,要看清选择的量程,才能准确读数。
认清各量程的分度值。
甲电压表读数为:2.5V 乙电压表读数为:12V(2) 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 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② 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反偏;家庭电压220 V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 V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 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V(“+”入“-”出: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池的负极;另一个接线柱靠近电池的正极) ③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测不出电压值,且会烧坏电压表)01531530315V V V V V V ⎧⎪⎪⎨⎪⎪⎩:测量时,先选~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在间可测量;量程的选择:若被测电压小于则换用~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备注: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得是电源电压;)7.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① 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电压表损坏;或 电压表接触不良;或 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各册章节知识点总结 (超强总结)
新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目录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生活中的数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概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三角形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勾股定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实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四平边形性质探索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位置的确定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一次函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数据的代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分解因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相似图形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证明(一)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证明(二)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证明(三)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视图与投影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反比例函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频率与概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二次函数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圆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注:※表示重点部分;¤表示了解部分;◎表示仅供参阅部分;)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物理笔记一册在手,打牢基础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2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二、机械运动4三、速度4四、测量平均速度5第二章声现象6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6二、声音的特性7三、声音的利用(了解)8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了解)8第三章物态变化9一、温度9二、熔化和凝固10三、汽化和液化12四、升华和凝华13第四章光现象15一、光的直线传播15二、光的反射16三、平面镜成像17四、光的折射18五、光的色散(了解)19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20一、透镜20二、生活中的透镜21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1四、眼睛和眼镜(了解)2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25一、质量25二、密度26三、测量物质的密度27四、密度与社会生活(了解)28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例如: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106um;1um=10-6m。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认识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四会a会选:根据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
b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
C会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会记:结果有数值和单位。
总结:四会:1、会选2、会放3、会读4、会记小资料:门高2m;一层楼高3m;我国铁道标准轨距1.435m人走一步:0.6m左右3、时间的测量国际单位制:秒s常用的还有: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h=3600s测量时间工具:停表、时钟等小资料: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地球公转一周:1年;人走1m用1S左右人体脉搏跳动1min约80次左右;1s跳动1次多点;4.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八年级-第16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精讲精练
知识点一: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浓缩:(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性质:边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
角的性质:对角相等。
对角线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
1.在□ABCD中,∠A、∠B的度数之比为5:4,则∠C等于___ .2.在□ABCD中,∠A比∠B大20°,则∠C的度数为___ .3.在□ABCD中,∠A+∠C=270°,则∠B=______,∠C=______.4.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56 cm,两邻边长的比为3:1,该平行四边形较长的边长为_______.5.在□ABCD中,AB=3,BC=4,则□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_.6.□ABCD中,的平分线分BC成4cm和3cm两条线段,则的周长为_________7.□ABCD的周长为40 cm,△ABC的周长为25 cm,则对角线AC长为_______.8.□ABCD中,∠A=43°,过点A作BC和CD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的夹角度数为_______.9.在□ABCD中,∠A:∠B:∠C:∠D的值可以是()A.1:2:3:4 B.1:2:2:1C.1:1:2:2 D.2:1:2:110.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和一条边的长依次可以取()A.6、6、6B.6、4、3C.6、4、6D.3、4、511.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2cm,那么它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可能是().A、8cm和14cmB、10cm和14cmC、18cm和20cmD、10cm和34cm12.平行四边行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A.2 B.4 C.6 D.813.将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折一次,使得折痕平分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则这样的折纸方法共有()A.1种B.2种C.4种D.无数种14.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最多能作().A.4个B. 3个C.2个D.1个15.若O是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AC=38cm,BD= 24 cm, AD=14cm,则△OBC 的周长等于__ ___AE⊥于E,AC=AD, ∠16.如图, ABCD中,BC56,则∠D= .CAE=︒E DCBA17.如图,ABCD中,DB=DC,∠C=70°,AE⊥BD于E,则∠DAE=度.18.已知S ABCD=5,(1)P为AB边上一点,则S△PCD= ;(2)P为AB延长线上一点,则S△PCD= ;(3)P为ABCD内一点,则S△PCD+S△PAB= ;19.若E为ABCD的边AB延长线上一点,DE交BC与F,则S△ADF S△DCE(填大小关系)20.如图在▱ABCD中,AB=8,AD=6,∠DAB=30°,点E,F在AC上,且AE=EF=FC,则△BEF的面积为21.如图12-50,在▱ABCD中,∠A的平分线交BC于点E,若AB=10厘米,AD=14厘米,则BE=_____,EC=__________.22.如图,P为□ABCD的CD上的一点,S□ABCD =20cm2,则S△APB=___________ cm2。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上册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十三章内能本章知识结构图:一、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
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
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
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二、内能1.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
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
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
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
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4)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分子的个数、分子的质量、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温度高低)、分子间相对位置。
2.物体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通过做功实现转化。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有理数1第二章整式的加减3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4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5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6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6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第七章三角形9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第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3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4第一章全等三角形14第二章轴对称15第三章实数16第四章一次函数17第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18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19第六章分式19第七章反比例函数20第八章勾股定理21第九章四边形22第二章数据的分析23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24第二一章二次根式24第二二章一元二次根式25第二三章旋转26第二四章圆27第二五章概率28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30第二六章二次函数30第二七章相似32第二八章锐角三角函数33第二九章投影与视图34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20+10=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2、3第二章声现象3、4第三章物态变化4第四章光现象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第六章质量和密度6第七章力7第八章运动和力8第九章压强8第十章浮力8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9第十三章内能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1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1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2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3第十八章电功率13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4第二十章电与磁14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5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
二是“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
四是“记”,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 =准确值 +估读值 +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一是产生原因不同。
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二是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三是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一是化曲为直法。
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二是滚轮法。
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九年级物理13-16章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第十三章–十四章12、分子运动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3、扩散:两种不同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1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还表明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5、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16、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17、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18、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9、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21、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22、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23、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24、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25、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物理意义就类似这样回答)26、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27、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28、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29、热量的计算:① Q吸 = cm△t升=cm(t-t0) (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第13章-第16章)
9.电压表的构造(图16-9)
V
图16-8-2
图16-8-6
刻度盘 单位 调零螺母
指针
负接线柱
量程0-3V
图16-9
量程:0~15V
三、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10.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1)实验电路(图16-10-1)
(2)实验方法:将电压表的分别并联在AB之间BC之间AC之间,读出电压表 示数(注意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
图15-12
14.电路图原件(图15-14)
图15-14
四、电路的三种状态
15.通路:处处通路,能够使用电器工作的电路状态
16.短路:相当于一根导线吧用电器两端首尾相连,使被短路的用电器不能 工作。(原理:用电器的电阻比导线的电阻大,电子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走 电阻小的导线,故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使得用电器不能工作)
3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 33.一些常见物质的比热容:c水 4.2 10 J /( Kg ℃)
c冰 2.1 103 J /( Kg ℃)
34.Q相当于加热时间 35.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6.工业上用水作为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正接线柱
负接线柱 量程:0~0.6 A,分度值:0.02A。
量程:0~3 A; 分度值:0.1A。
七、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26.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1)实验电路(图15-26-1)
(2)实验方法:将电流表分别串联在A、B、C三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3)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L1 A L L 12 C B
图15-27-1
九年级物理:第13-15章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13-15章知识点总结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十三章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w):电路中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表示电流做功多少的物理量。
2.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
常用单位有: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4.电功计算公式:w=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5.利用w=uit计算电功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
6.计算电功还可用以下公式:w=i2rt ;w=pt;w=u2 /r*t7.电功率(p):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有:瓦特(国际);常用单位有:千瓦8.计算电功率公式:p =w/t ;p=ui ; 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9.利用p = 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 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
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公式:p=i2r和p= u2 /r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 > u0时,则p > p0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q 计算产生的热量只能用:q= i 2rt 计算电功只能用:w = u i t第十四章电磁现象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九年级物理第13至16章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内能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的,且分子间有。
3.由于分子的运动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考点二:内能1.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所以运动的分子具有;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内能的单位是,符号,各种形式能的单位都是。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同一物体,在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内能就,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会,温度升高时,内能会。
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和,这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4.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单位是,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内能,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降低,内能,能量实质上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
5.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常用的方式有压缩体积、克服摩擦等,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物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会,能量实质上是从一种形式成另一种形式。
考点三:比热容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和它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和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也等于它的。
2. 的比热容最大。
其大小为,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 用表示比热容,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表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后的温度,表示物质原来的温度,表示物体的质量,则Q吸=,Q =。
放【参考答案:】考点一:1. 分子运动引力斥力 2. 扩散现象运动间隔3. 剧烈分子的热运动考点二:1.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焦耳J 焦耳2. 内能越大减小增加 3. 做功热传递 4. 热量焦耳增加减少转移5. 增加减少转化考点三:1. 热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等比热容 2. 水 4.2×103 (·℃) 1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九年级物理第13至16章知识点归纳
第十三章能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和________。
2.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____。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________的,且分子间有________。
3.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__,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_。
考点二:能1.由于分子是运动的,所以运动的分子具有________;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间还具有________。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________。
能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各种形式能的单位都是________。
2.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________,同一物体,在相同情况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就越剧烈,能就________,物体的温度降低时,能会________,温度升高时,能会________。
它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3.改变物体能的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方式对改变物体的能是等效的。
4.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能________,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降低,能________,能量实质上是从高温物体________到低温物体。
5.做功改变物体能常用的方式有压缩体积、克服摩擦等,对物体做功,物体能会________,物体膨胀对外做功,能会________,能量实质上是从一种形式________成另一种形式。
考点三:比热容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即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和温度降低1℃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在数值上也等于它的________。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6章电压与电阻知识点全面总结
16 电压与电阻16.1 电压一、电压1、电源和电压的作用要让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电源的作用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1〕用“水路”和“电路”来进行类比分析水路电路组成抽水机:保持一定水压水管:传输水流水轮机:利用水能的设备阀门:控制水流的通断电源:保持一定电压导线:传输电流灯泡:利用电能的设备----用电器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注意: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某段电路中有电流,该电路的两端就一定有电压;但电路的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却不一定有电流。
要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①有电源②电路是通路。
2、电压的单位〔1〕电压的符号及单位物理学中通常用字母U表示电压,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kV=103V,1mV=10-3V。
〔2〕需要我们记住的几种常见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 1.5V电池的电压 3.7V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2V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电压的高低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1〕电压表的构造:如下图。
〔2〕电压表的量程:学生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
当用“-”和“3”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3V,每一个小格表示。
0.1V;当用“-”和“15”两个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每一小格表示0.5V。
〔3〕电压表的使用方法注意:在测量电压时,选用的电压表量程的最大测量值应等于或稍大于被测电路两端的电压,为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在被测电压不超过量程最大测量值的情况下,尽可能用小量程进行测量。
在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时,要用“试触法”来选择量程。
选用大量程将电压表接入电路,开关轻轻闭合一下立即断开,同时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
假设示数大于3V、小于15V,应选用0~15V量程;假设示数小于3V,为提高读数的准确性,应选用0~3V量程。
人教版九年物理第16章《热和能》知识点+复习题+答案+打印版
第十六章《热和能》复习提纲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m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r ,引力=斥力。
②d<r时,引力<斥力,斥力起主要作用,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的斥力起主要作用。
③d>r时,引力>斥力,引力起主要作用。
固体很难被拉断,钢笔写字,胶水粘东西都是因为分子之间引力起主要作用。
④当d>10r时,分子之间作用力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镜块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的作用范围,镜子不能因分子间作用力而结合在一起。
二、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三、内能的改变:1、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
初中物理16章最全知识点
初中物理16章最全知识点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物态变化8.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1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1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1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14.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
15.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6.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
17.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8.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物质由______组成。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_运动,温度越______,分子
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力和_____力。
物体被压缩,分子间距变___,
作用力表现为______ 力。
物体被拉伸,分子间距变___,作用力表现为___ 力。
4.扩散:(一)定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二)扩散快慢与__________有关。
越高,扩散越。
(三)扩散现象说明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内能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能的单位是___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___
3.影响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炽热铁水______
(有,没有)内能,0℃的冰_______(有,没有)内能。
所以我们说_______物体都有内能。
5.改变内能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__.
(一)热传递
(1)热传递实质:_____ 能从____物体传到_____物体。
(2)发生条件:___________
(3)热传递的结果: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____热,低温物体____热。
热传递
结束时,高温物体和低温物体的末温一定_____,即高温物体放出热量____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用字母表达就是______________(热平衡方程)
(二)做功
(1).做功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__________.也就是说做功可能使物体内能________ 也可能__________.
(3)做功的实质:做功改变内能其实是内能和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
外界对物体做功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是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三)做功和热传递区别:热传递是能量转_______,能量种类______(有,没有)变化,做功是能量转_______,能量种类______(有,没有)变化。
6.温度、内能、热量区别
(1)物体吸热,内能________(一定,不一定)增加,温度______(一定,不一定)升高。
(2)物体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一定,不一定)增加,______(一定,不一定)吸热。
(3)物体内能增加,________(一定,不一定)吸热,温度_______(一定,不一定)升高。
第三节比热容
1.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
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____,他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因素: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5.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表示____它的单
位是______ m表示______它的单位________C 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
△t表示__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_
6.由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知道:(1)相同质量不同物质上升相同温度,比热容大
的,吸热________。
下降相同温度,比热容大的,放热_________。
相同质量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上升的______.放出相同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下降的______.(多,少)
内能的利用
1、热机原理:。
①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和
冲程。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上下往返______次,曲轴转动______圈。
其中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______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除______冲程外其余三个冲程靠______完成。
②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结构区别在于汽油机有__________,柴油机有__________。
一般汽油机吸气冲程吸入的是________,柴油机吸入的是__________。
2、热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比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它反映的是燃料的一种________,只与_______________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等无关。
热值的符号是______,单位是________.燃料燃烧产生热量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热机的效率:用来做__________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_______________ ______放出的能量之比。
公式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
提高效率的方法:
①_________ 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量守恒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第十五章至第十八章(电学)知识点
划线部分为必须记住的内容
1、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如果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可能是两种情况:A、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B、两个都带点,并且是异种电荷。
如果排斥,则两个都一定带电,并且是同种电荷。
2、玻丝正:玻璃棒与丝绸摩擦。
玻璃—正电荷丝绸—负电荷
橡毛负:橡胶棒与毛皮摩擦。
橡胶—负毛皮---正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3、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4、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5、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流单位:安培(A)1A=103A=106 μA
6、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7、有持续电流的条件: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8、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
9、电荷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10、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
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滑动变阻器:
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电学特点与原理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