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考研基础背诵笔记

合集下载

考研哲学必背

考研哲学必背

一、意识的本质(唯物论)⑴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⑵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③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④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是主观的;⑥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⑦“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二、永恒发展的含义(辩证法)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⑵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三、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辩证法)⑴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⑵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⑶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⑷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⑸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⑴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辨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

⑵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⑶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⑴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对立的: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②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③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已实现了的可能性。

⑵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⑴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⑵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①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考研专用-马哲经典笔记

考研专用-马哲经典笔记

第一单元唯物论(选择题)1。

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理论性质)(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切哲学)(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由于哲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所以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性意识属性)(以上是所有哲学的共性)(注意马哲与非马哲的区别)2。

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4。

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这两种表述只有在这个情况下才相等]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是恩格斯提出的)康德、休谟(不可知论的代表)(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是真正彻底的可知论(实践)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哲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希腊哲学1. 古希腊哲学的特点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它以理性思辨和理性探究为核心,是古代希腊维度的知识活动的产物。

古希腊哲学主要包括前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时期。

古希腊哲学开创了西方思想的传统,其特点是理性主义思想的盛行,创始了形而上学思想、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

2. 前苏格拉底时期前苏格拉底时期主要代表是自然哲学派,其代表人物有泰利斯、安贾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

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主要从自然之中探究宇宙和人的本质,试图通过理性分析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来解释世界的本原。

3. 苏格拉底时期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转折点,他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主张人的本质在于自己的智慧和德行。

苏格拉底通过质疑与对话的方式,试图探寻真理和人生的意义,他开创了西方哲学的伦理思想,成为了之后哲学思想的文化标杆。

4. 柏拉图时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主张世界上有两个现实,一个是理念世界,一个是感觉世界。

他通过分析认识过程,提出了“理念”和“感觉”的概念,并建立了关于政治哲学和人的灵魂的理论。

5. 亚里士多德时期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在柏拉图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哲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目的”,并建立了逻辑学、形而上学和伦理学的学说。

他是古希腊哲学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其理论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世纪哲学1. 中世纪哲学的特点中世纪哲学是欧洲古代哲学与文艺复兴哲学的过渡时期,它是基督教文化和古典哲学思想相结合,以信仰和理性统一的特点。

中世纪哲学主要包括早期基督教哲学、伊斯兰哲学和斯克拉维哲学。

2. 早期基督教哲学早期基督教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试图通过结合基督教教义和古典哲学思想,解释信仰和理性的关系,建立起了启蒙时代的基础。

3. 伊斯兰哲学伊斯兰哲学以信仰和理性相结合为主要特点,代表人物有阿维森纳和阿尔法拉比等。

哲学考研知识点归纳

哲学考研知识点归纳

哲学考研知识点归纳一、认识论1.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a. 感觉和知觉b. 理性和概念2. 认识的形式和过程a. 经验和概念的关系b. 形上学和经验科学之争3. 认识的局限和扩展a. 直觉知识和演绎推理b. 科学方法和哲学方法的对比二、形而上学1. 实体和属性a. 存在和本质的关系b. 实体的分类与特征2. 因果关系与因果律a. 因果关系的观念b. 因果律的内涵和适用范围3. 人的自由与必然a.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b. 必然性和人类行为三、伦理学1. 伦理的意义和来源a.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b. 伦理价值观的价值基础2. 伦理规范与行为准则a. 美德与道德规范b. 道德的普遍性与相对性3. 伦理决策与行为选择a. 道德认知和情感因素b. 道德判断和行为后果四、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1.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 阶级斗争和历史变革2. 历史观和人的自由意志a. 历史观的本质和形式b. 个人选择和社会命运的关系3.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a. 意识形态的功能和影响b. 科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五、辩证法1. 联系和矛盾的辩证关系a. 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性2. 变化和发展的辩证过程a. 质变和量变的关系b. 发展的必然性和可预见性3. 社会发展的辩证规律a.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b. 社会形态演进和历史进步的方向以上是哲学考研的一些核心知识点的归纳,涵盖了认识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以及辩证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可以帮助考生在哲学考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正确认识人类认识的过程和本质、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探讨人类行为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理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应用辩证法思维方法等都是哲学考研中重要的内容。

希望考生能够深入学习和思考,将这些知识点真正内化于心,并在考试中恰当地运用起来。

祝愿各位考生考试顺利,取得好成绩!。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

2017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必背要点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没有认为世界统一)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

哲学导论背诵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基本概念1.哲学哲学是一门探求宇宙万物及其规律、人生和社会的本质、价值、思维和行为的学科。

哲学主要包括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等学科。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实在性的学科,探讨宇宙的本原、存在的形式、实体和过程等问题。

形而上学包括本体论、宇宙论、心灵论、神学等学科,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

3.认识论认识论是研究认识的本质、来源、形式、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识的条件和限度,真理、错误、知识、信仰等概念。

4.价值论价值论是研究价值的本质、形式、基础、标准、判断等问题的学科,包括价值的类型、价值的来源、价值的决定等问题。

5.逻辑学逻辑学是研究思维规律、论证规律、推理规律等问题的学科,包括概念、判断、推论、证明等论证形式和规则。

6.伦理学伦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问题的学科,包括道德的本质、道德的来源、道德的价值、道德的行为规范等问题。

7.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标准、审美情感、审美活动等问题的学科,包括美的观念、美的表现形式、美的评价标准等问题。

8.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政治的目的、政治的形式、政治的权力、政治的制度等问题的学科,包括国家、政府、公民、法律、权利、义务等概念。

二、哲学基本问题1.宇宙的本原宇宙的本原是宇宙的根源、起源和本质,是一切存在的原因和基础,是一切变化和运动的动因和规律。

2.存在的意义存在的意义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必然性和目的性,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和价值,是一切事物存在的理由和意图。

3.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是世界的实在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世界的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是世界的精神和意志。

4.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是人生的价值、目的和责任,是人生的目标和意愿,是人生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5.思维的本质思维的本质是思维的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和方式、规律和目的、价值和意义,是思维的功能和成果,是思维的原则和标准。

哲学部分基本知识(背诵内容)

哲学部分基本知识(背诵内容)

第一部分唯物论(基本知识)1、物质(1)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3)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意识(1)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其形式是主‎观的,其来源和内‎容是客观的‎(客观物质世‎界),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3)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意识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两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第二,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怎样‎?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观点是什‎么?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的最根‎本的观点,也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4、一切从实际‎出发(1)什么是从实‎际出发?所谓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都要遵循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从分析客观‎事实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简单说,就是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2)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

(3)在实际生活‎中怎样从实‎际出发?第一,要尊重客观‎事实;第二,要重视调查‎研究;要出以公心‎;第四,要求真务实‎。

(4)什么是主观‎主义?它有哪两种‎表现?主观主义是‎从单纯的主‎观愿望出发‎,从抽象的原‎则出发。

哲学考研基础背诵笔记

哲学考研基础背诵笔记
13、【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14、【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4、体用不二: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经典之作《新唯识论》之中。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的主体。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熊氏认为,吾人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仁心本体,内蕴着极大的力量,可以创造出、生化出整个人文世界。他高扬了仁心本体刚健、创生的特质,实际上是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生命意识和人本精神去面对世界,创造世界,同时又主张不被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和人文建制所异化、所遮蔽,以致忘却、沦丧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蒂熊十力的“体用不二”与程朱“体用一源”的不同在于:程朱虽然肯定体在用中,体不离用,但体是存藏于用之中的,与用不离不杂的一种抽象实体。熊十力坚持实体不在功用之外、肯定精神对于物质的主导、认定实体自身是变动生生的,他的体用论可视为儒家刚健、崇德、用世等价值的本体论基础。(现代心学与理学)
公孙龙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其重视“正名”的问题。他力图纠正名实混乱的现象,达到教化天下,稳定和巩固社会制度的目的。“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立论基础。“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核心,它明确规定了正名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按照“唯乎其彼此”的原则,一个事物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名称,一个名称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事物。

哲学知识点背诵

哲学知识点背诵

1、对立统一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 法论)要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具有普遍性,即事事有矛盾,时 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用一分为 二的观点看问题。
6.意识活动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 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对照课本具体背一下) 7、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 (1)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事物出发,使主观符 合客观。 (2)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 时俱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 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 的。②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世界是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只承认静止而否认 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 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 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或世界统一于物质), 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5、意识的内涵:从起源看,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本质就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应
(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 殊的认识顺序;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 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 【1】矛盾的属性原理
(1)矛盾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属性和 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

哲学必背详细知识点哲学是研究存在、知识、价值和道义等根本问题的学科,涵盖广泛的思想内容。

以下是一些哲学必背的详细知识点,涉及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哲学等方面。

1.形而上学:-存在与本质:形而上学研究存在的本质和属性,探讨世界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原理。

-实体论:辨析实体的种类和本质特征,如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等。

-因果关系:探讨事件的因果关系,如因果律、决定论和自由意志等。

-时间与空间:研究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和关系,如绝对时间与相对时间,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等。

2.认识论:-真理与认识:讨论真理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如经验主义、规范主义和相对主义等。

-观念与概念:研究观念和概念的起源和本质特征,如直观和概念的关系等。

3.伦理学:-道德和道德价值观:研究道德的本质、道德理论和道德决策,如伦理相对主义、伦理普世主义和伦理主义等。

-道德选择和行动:探讨道德自由和责任,如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之间的关系等。

-个人与社会: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如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等。

-美与艺术:讨论美的本质和价值,如审美经验和艺术创作的目的等。

4.社会政治哲学:-政治权力与理论:研究政治权力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如民主、权威主义和专制主义等。

-公正与权利:探讨社会公正和权利的理论基础,如平等原则、正义和人权等。

-社会契约论:讨论社会组织和政治权力的产生和合法性基础,如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的社会契约理论等。

-世界道德:研究全球化时代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全球正义和全球责任等。

以上仅为哲学必背的部分详细知识点,涵盖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哲学的若干重要议题。

哲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涉及的话题还有很多,如美学、心灵哲学、宗教哲学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考研马哲必背

考研马哲必背

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划分辩证法、形而上学1.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关键点:从“八个统筹”切入谈树立整体性和开放性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中国人民原理:(1)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2)方法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万能原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关键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一国两制;文化多样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原理:(1)含义:矛盾的斗争性:指矛盾的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2)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不间断的联系: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

(3)方法论意义: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同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关键点: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有区别、有针对地处理问题原理:(1)含义: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2)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表现:矛盾性质特殊矛盾地位与作用特殊矛盾解决形式特殊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第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3)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对立统一相互区别:普遍性:即共性,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即个性,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相互联系: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方法论意义:坚持矛盾普遍性,正视矛盾,不回避,分析,解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的解决矛盾的关键坚持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坚持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认识秩序,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关键点:统筹兼顾,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两手抓”;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原理:(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和辩证关系:含义:主要矛盾:处于领导和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领导、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辩证关系:两者对立统一,相互区别,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善于抓关键看主流5.原因和结果关键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羊吃草”和“割羊草”;摩擦生热;同样的结果但原因不同原理:(1)含义:原因: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由原因起作用而引起的现象事物和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特点:前因后果性因果制约性。

考研政治哲学必考知识点

考研政治哲学必考知识点

哲学必考知识点一、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世界存在状态不同的理解,划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坚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二、意识观意识产生的条件:(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2)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三、实践观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特征:直接现实性+自觉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四、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1.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普遍性,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3.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考研政治专项记忆之《哲学常识》速记口诀

考研政治专项记忆之《哲学常识》速记口诀

考研政治专项记忆之《哲学常识》速记口诀让有理想的人更加卓越!《哲学常识》速记口诀第一课天地合气物自生,不以人意为转移,物在先来意在后,承认客观是前提。

人类本从自然生,社会发展有规律,五大形态相更替,生力生关应统一。

如实虚歪三反映,正确错误要分清,神鬼观念把人骗,释疑解惑科昌明。

意识包括感思测,从外到内不会错,预测成功范例多,不可知论没处搁。

提升认知正确率,主客两面做分析,知识构成很重要,立场相左结论异。

两观一思各不同,社会条件限制你。

意能作用两方面,一反映来二反观,对社会来对自然,积极消极很明显。

主观客观相统一,物质意识辩关系,前左后右主客离,经验教条来代替。

了解国情多实践,学好历史是根基。

哲基问题是物意,唯物唯心相对立,唯物三段仍发展,唯心两种分仔细。

学好哲学讲实际,从实出发两统一,坚持唯物反唯心,四个方面去努力。

第二课事物普联三方面,内部周围纵横联,普联固有又客观,主观臆造不能算。

联系种类有很多,把握部整和因果,哲学运动变和过,物质运动撕不破,哲学静止两不变,特殊状态有条件。

变化发展永不息,社会认识和自然,无数有限成无限,发展实质新出现,区分新旧有标准,主要有三符强远。

一成不变应抛弃,三日不见寡目看,发展观点共有三,过程创新和阶段。

事物运动有规律,固有本质和必然,规律客观四方面,“四不”定要记心间。

实事求是有作为,拨乱反正搞现建,解放思想破两凡,创造条件谋发展。

第三课对立统一是矛盾,事物都是相反成,相互依存各逆转,互排斥来互斗争。

理解矛盾需注意,不分内外辨逻辑,矛普表现时处有,承认揭露别忌医。

全面分析两分法,一心两点都要抓,矛特表现三方面,不同事物及阶段。

矛盾双方有特点,具体分析是关键,一刀切来一风吹,不看时地条件变。

矛普矛特互包含,普特区分相对间,普特原理导实践,四个方法记心间。

普特原理哲基础,马义中革结社建,邓理毛思继发展,当代马义新阶段。

办事善于抓要点,主要矛盾是咽喉,主次矛盾相互联,双向转化看条件。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

哲学笔记书籍知识点一、辩证法相关。

1. 辩证法的要素。

- 列宁提出辩证法的要素十六条。

这十六条要素涵盖了辩证法的各个方面,如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等。

例如,第一条“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强调了认识事物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只抓住个别实例而忽视整体的本质联系。

- 关于矛盾的思想在要素中也有体现。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辩证法要素中阐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等关系。

如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观点。

2. 对立统一规律。

- 列宁强调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

他指出,事物内部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对立的阶级,但他们又相互依存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

这种对立统一关系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事物的发展不是由外部力量简单推动的,而是其内部矛盾双方斗争和统一的结果。

在认识事物时,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规律,才能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3. 辩证法的认识论意义。

- 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

列宁认为,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例如,人们对自然科学现象的认识,从最初的简单观察(感性认识),到形成理论(理性认识),再到通过实验等实践活动来验证和发展理论。

- 辩证法的范畴如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等,在认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

在科学研究中,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深入探究其内在本质。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则提醒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要考虑到因果的相互转化和复杂的因果链条。

二、哲学的党性原则。

1. 哲学的党性。

- 列宁指出哲学具有党性,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哲学复习必备知识点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哲学复习必备知识点

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哲学复习必备知识点一、论知识点的重要性在备战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哲学时,了解哲学重要知识点的内容和要点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全面复习和深入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哲学的核心内容,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形而上学知识点1.存在与本体- 存在的含义和特征- 存在的类型和本质- 本体的含义和作用- 本体的类型和分类2.物质与形式- 物质的概念和属性- 形式的概念和属性- 物质与形式的关系与作用3.实在与现象- 实在的本质和特征- 现象的本质和特征4.时间与空间- 时间的概念和属性- 空间的概念和属性- 时间与空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三、认识论知识点1.认识的本质与意义- 认识的定义和特征- 认识的目的和意义- 认识的过程和方法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的基本特征和限制- 理性认识的基本特征和优点-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和互动3.经验与概念- 经验的来源和特点- 概念的形成和功能4.判断与推理- 判断的定义和要素- 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则- 判断与推理的关系和应用四、伦理学知识点1.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伦理学的社会价值和作用2.道德与伦理- 道德的内涵和特点- 伦理的内涵和分类- 道德与伦理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 道德规范的定义和作用- 道德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道德规范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和应用4.道德价值观与道德教育- 道德价值观的定义和形成- 道德教育的目的和方法- 道德价值观与道德教育的关系和重要性五、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知识点1.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原则- 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和方法- 唯物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2.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定位和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3.物质与意识- 物质的决定性和本质属性- 意识的社会性和相对独立性-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互动4.阶级与阶级斗争- 阶级的定义和特征- 阶级斗争的形式和目的- 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和历史作用总结:以上所列举的内蒙古自治区考研哲学复习必备知识点,涵盖了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和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复习笔记考研哲学理论知识点总结

复习笔记考研哲学理论知识点总结

复习笔记考研哲学理论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考研哲学理论的重要知识点,以便帮助考生复和准备考试。

以下是各个方面的知识点概述:
一、形而上学
- 形而上学是研究实体的本质和存在方式的哲学学科。

- 形而上学的重点领域包括实体论、属性论、关系论等。

- 特定的哲学学派和哲学家在形而上学方面有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二、伦理学
- 伦理学研究道德价值和行为规范的哲学学科。

- 伦理学分为伦理道德和实践伦理两大核心领域。

- 伦理学涉及伦理学派、伦理观、伦理原则等重要概念。

三、认识论
- 认识论关注知识的本质、来源和限度。

- 认识论涵盖了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唯证主义等不同的认知理论和观点。

- 认识论的关键问题包括直观与概念、理性与经验等。

四、美学
- 美学研究艺术和审美体验的哲学学科。

- 美学关注艺术的定义、审美价值和艺术批评等问题。

- 美学领域包括形式美学、艺术哲学等子学科。

五、哲学思维方法
- 哲学思维方法包括辩证法、逻辑思维等。

- 哲学思维方法有助于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 不同哲学学派和哲学家对于哲学思维方法有不同的强调和运用。

以上是考研哲学理论知识点的概要总结。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准备,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本文档对考生有所帮助!。

考研__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范本3份

考研__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范本3份

考研__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范本3份考研__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 1认识论(一)【原理内容】:⑴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方法论】: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三)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1)原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方法论: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__。

方法论:(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四)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内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五)主体认识的差异性考研__常考的哲学知识点归纳 2唯物论1、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__相处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措施(1)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__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__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哲学基础背诵笔记一、旧唯物主义的缺陷:1、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全部运动:人也成为机械2、形而上学性:孤立、静止、不变的观点。

3、不彻底性:不能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历史观仍然是唯心主义。

二、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1、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

2、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3、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

(如: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如;绝对理念三、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发展观斗争:古代的辩证法是朴素的:以门巴尼德为代表。

现代的辩证法是唯物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代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1、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2、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的理论体系;3、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4、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结合的严整的科学体系。

五、马克思主义的特点:1、最显著的特点: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2、重要特点: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的。

革命性:集中体现在它的批判精神上:用唯物主义辩证法观察事物,本质上唯物主义辩证法是批判与革命的。

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僵化。

科学性:指它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以规律为对象,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提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的革命:1、在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在科学的基础上把辩证法与唯物论相结合,并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与结合,从而使哲学第一次获得真正的科学性,成为完全科学形态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由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研究社会历史学问题的各门学问与自然科学一样,具有精确性;3、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提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剩余价值学说披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二者共同指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4、第一次正确性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摒弃了以往认为哲学是包罗万象的、最终完成的绝对真理的观点;摒弃了把哲学凌驾于科学这上,当作科学之科学的幻想;明确指出:一切具体科学都是哲学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是指导作用,而不能取而代之。

八、物质的定义:列宁---物质是樗着客观存在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所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为我们的意识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物质定义有四层含义:其一,物质概念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实在性,是抽象的物质概念,这样就使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与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别开来;其二,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这就与客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客观唯心主义也说有一种客观实在,但这种客观存在但不能被人的感觉所感知,如神,是不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其三,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这就与主观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主观唯心主义也有一种客观实在,但是他们认为感觉是第一性的,主观产生了客观实在其四,这种客观实在能被意识所反映。

这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能够被人们所认识。

如果有一种存在不能被人们所认识,那么他就不是真正的客观实在九、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批判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2、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先验论和不可知论;性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法,克服了以往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用个别代表一般、个性代替共十、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包括宇宙间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与过程。

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一是指事物相对某参照系没有发生位移;二是指处于量变过程中的物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十一、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内容、实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无运动的物质。

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设想无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十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运动都是运动的绝对与运动的静止的统一:只承认绝对运动反对相对静止的是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只承认相对静止反对运动的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观点。

2、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4、相互渗透的关系:运动有静、静中有动。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十三、承认静止的意义:第一,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理解事物的多样性。

相对静止的含义之一,就是承认事物的稳定性,即事物之间质的区别。

第二,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运动。

相对静止是运动的参照系,即使是简单的机械运动,也要确定一个相对静止的事物作为参照物加以描述。

第三,相对静止是物质文化的本质条件,因而是生命的本质条件,没有相对静止,就不会有生命现象。

形而上学不能理解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其中一种倾向是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另一种倾向是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陷入了相对主义诡辩论。

中国古代的庄子提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就是相对主义的思想。

十四、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即一维性可不可逆性。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即三维性。

十五、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与物质不可分,因为物质是客观的,所以时空也是客观的。

承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时空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承认时空客观性又否认时空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的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点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十六、时空的特点:1、时空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无条件的、绝对的;化。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2、时空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上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短暂时无限与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十七、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有两层含义:1、一是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2、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以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十八、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现实性----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有是客观的;之一。

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十九、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斗争。

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义要表现阶级科学实践——是从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

二十、实践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

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

二十一、对世界与人的关系的两种对立的看法:观点:旧哲学中,人与世界被看做是截然对立的两极。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世界看作是从来如此、始终不变的自然界,人不过是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唯心主义把世界看作是某种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外化了的产物,人不过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或精神的工具。

缺陷:1、一个抓住精神、各持一端,始终建造不起沟通人和世界关系的桥梁;2、人和世界始终是抽象的、贫乏的、空洞的。

二十二、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客体的范围:是进入主体活动的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成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2、客体的含义有二层:一方面:客体首先是一种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是客体自身的客观性方面;另一方面:客体不能与客观事物相等同,只有那些进入主体实践活动范围、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才是现实的客体。

决定客体的因素:一是取决于客观事物的自在本性;二取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水平。

故客体也是历史范畴。

3、客体的类型: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二十三、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1、从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与实质看:⑴它不同于一般物质之间、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包含了这两种在内;⑵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没有的新关系: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的关系;⑶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与制约,另一方面主体又不断地发展并打破客体的限定,越客体。

这种主客体之间限定和超越及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与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⑴主体对象化: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

化成果得以保存。

结果:造成人的活动的体外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交换、传递、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使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⑵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推动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结果:人通过客体主体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前人的活动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提高主体能力,有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