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3
生命科学导论(第3版) 张惟杰 教案
生命科学导论(第3版)教案课程概述《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介绍生命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课程。
本教案是针对第3版教材编写的,由张惟杰教授负责教授。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科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本理论;-熟悉细胞结构与功能;-了解遗传学和基因调控的基本原理;-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组成与演变。
教学内容第1章:生命科学导论-1.1生命科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1.3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第2章: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1生物分子的分类和特征-2.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3核酸的结构和功能-2.4碳水化合物和脂质的结构和功能第3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3.1生命起源的理论和实验证据-3.2进化的基本原理和证据-3.3进化对生命多样性的影响第4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4.1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组成-4.2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4.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4.4细胞的能量转换和物质运输第5章:遗传学和基因调控-5.1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2基因的结构和功能-5.3基因调控的机制和调控网络第6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6.1生物多样性的定义和分类-6.2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6.3生态系统的演替和稳定性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验:组织生物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生命科学知识的理解;-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生命科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评估-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期中考试:针对教学内容进行笔试;-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
参考资料-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第3版),XXX出版社,20XX年。
-相关研究文献和教育资源。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章 细胞 2014 教材为曹凯鸣主编
第二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蛋白根据其不同功能分类
• 通道蛋白: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关。 • 受体蛋白:识别和结合细胞外环境中特异的配体蛋白
透射电子显微镜
分辨率达0.2nm
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镜
Phage T4 (X27.5万)
昆虫头部
分裂的细胞(荧光染料染色)
第一节
概述
2.细胞的基本概念
细胞理论-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2 、新的细胞是已存在的细胞经过分裂而产生。 ( 以上是 1858 年
魏尔啸 (Virchow) 总结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果提出的,至今仍成立。 1880 年魏斯曼 Weissmann 指出,所有现在的细胞都可追溯到远古时菌与病毒之间,更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原核生物。它既有 细菌特点又具病毒特征,特点之一是多形性,可以是球杆状或杆状, 还有时出现长丝状体。是一类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的G-原核生物, 以美国病理学家霍华德· 泰勒· 立克次姓氏命名.
•4.衣原体
衣原体为革兰氏阴性病原体,在自然界中传播很广泛。它没有合成高能 化合物ATP、GTP的能力,必须由宿主细胞提供,因而成为能量寄生物,多呈 球状、堆状,有细胞壁,以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从前它们被划归病毒, 后来发现自成一类。它是一种比病毒大、比细菌小的原核微生物,呈球形, 直径只有O.3-0.5微米,它无运动能力,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 及鸟类,仅少数有致病性。
• 能够自我复制 •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将DNA遗传信息传递给RNA的过程,称为转录。再以mRNA为模板, 以每3个相邻碱基序列为一种氨基酸的遗传密码,称为密码子,来决 定蛋白质合成时氨基酸的序列,这一过程称为翻译。DNA的遗传信息 通过转录和翻译指导合成各种功能的蛋白质而发挥生理功能,这就是 基因表达。复制——转录——翻译就是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重点知识整理第一单元生命的奥秘P1-P71.生命的定义: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2.生命的内涵:(1)物质基础:蛋白质和核酸。
(2)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3)生命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
3.生命的物质基础:(1)构成元素:60/109,主要是C、H、O、N、P、S,其次是Ca、Mg、Na、Cl等,与无机界相同,生命并不存在特有的元素。
(2)分子成份:70%的水和无机物,多种有机分子,如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糖类、脂类和维生素等,虽然其组成和结构可能不同,但它们的单体,如葡萄糖、ATP、氨基酸、核苷酸等对所有生物几乎都一样,因此,生物在化学成分上存在高度的同一性。
4.生命的组分:(1)蛋白质是主要成份,蛋白质是由多肽链状分子折叠、盘绕而成有序结构(一到四级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功能多样。
(2)核酸是遗传分子,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DNA由A、C、G、T组成,以双链形式存在。
RNA中T替换成U,多以单链形式存在(局部折叠配对)。
DNA能自我复制,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和各种性状,按照基因程序实现生长、发育、繁殖和进化等生命活动。
5.生命的基本特征:(1)有复杂的结构和精细的组织形式:多分子的逻辑构成、高度的组织化、每个层次都具有的复杂性、复杂精巧的反馈调节机制(2)感受并应答环境变化:应激性,生命体接受外界刺激后会发生反应。
(3)能从环境捕获,转换和利用能量:生命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外界的物质,转换成能量,维持分子的有序性和数量变化。
新陈代谢和稳态,稳态是指调节并维持内部环境(如温度、pH 等)恒定的特性。
(4)具有显著的自我复制,组装能力(5)生长和发育:生长:生命体从环境中摄入物质多于释放回环境,并且将其转变为自身结构物质。
生命科学导论(生物学导论)全复习整理
生命科学导论第一章绪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
一.什么是生物学?1. 定义生物学(biology)是研究生物体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因此,又称为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
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形态、构造、行为、机能、演变及其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等问题。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正在日渐加深和扩大,不仅要研究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也要研究自然界的动物、植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一种生物。
生物学还要研究小至生物大分子的基团行为,广至地球表面的生物圈(bio-sphere)的将来动态,延伸至玄古生命的发生和宇宙中生命存在的问题。
3. 生物学的分科根据研究对象分为: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人类学。
根据研究角度分为:分类学,形态学,生理学,胚胎学,古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根据研究范围分为: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生物学,器官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群体生物学等。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1859)(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4)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从微观到宏观分子→细胞→整体水平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辨证统一现代生物学的高度分化,各学科的相互渗透,新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产生。
三.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与描述方法外部观察和外部形态描述:分类学。
《尔雅》、《本草纲目》、亚里士多德对500种动物的描述分类、林奈的双名法等。
2. 比较方法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生命科学导论3
付灵懿1440202309我国桑蚕资源利用现状目前,我国桑蚕生产遍布26个省份的1000多个县。
根据2006年统计资料,全国共有桑园面积1283.5万亩,生产蚕茧73.9万吨,同比增长18.8%,接近历史最高产量。
近年来,我国以蚕茧为原料形成的丝绸行业,其工业年产值已逾1500亿元;茧丝绸产品出口创汇额年均30多亿美元;茧丝绸产量与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已成为可以主导世界茧丝价格走势的茧丝绸大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丝绸消费出现了明显增长,尤其是蚕丝被和丝绸家纺用品已成为市场畅销、支撑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目前我国每年消耗蚕丝被、丝毯等床上用品在500万条以上,占蚕丝总产量的10%左右,加上其他丝绸产品的国内市场销量,年消耗蚕丝量占总产量的30%左右,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茧丝绸业的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蚕丝并进行利用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展栽桑养蚕的国家,至今有5500年的历史。
世界所有桑蚕都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
种桑养蚕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生机勃勃,产茧量和产丝量目前占世界的80%左右。
尽管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前景仍然十分光明。
桑蚕主要产品:(材料来源上分类)蚕丝: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蚕丝服装,蚕丝被)1.医疗领域作为构成绢丝成分的丝素和丝胶,通过浓硫酸处理,能获得与肝磷脂相同的物质,具有抗凝血活性、延缓血液凝固时间的作用,可开发血液检查用器材或抗血栓性材料。
2.工业领域加工成微粒的丝粉,除用于化妆品或保健食品的添加剂外,还可制成含丝粉的绢纸或食品保鲜用的包装材料和具有抗菌性的丝质材料。
3.天然蚕丝织物面膜,引领美容新趋势蚕蛹:蚕蛹蛋白质系动物性蛋白,属于酪蛋白的一类,所以蛹蛋白中大部分为干酪素。
将脱脂蛹粕烘干粉碎后,可采用酸碱法或直接磨粉法制取干酪素,也可对制丝厂的湿蚕蛹进行湿法蛋白素制造工艺制取干酪素。
《生命科学导论》(文科)课程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导论》(文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514189课程负责人:谢志雄课程中文名称: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s (For Arts)课程类别: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学分数:2课程学时数:36授课对象:全校文科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无一、教学目的面向非生物学类文科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以生命基本特征为主线,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热点问题为视点介绍生命科学知识,以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使文科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认识人类自身;了解生命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式;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新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引导学生从人文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多个视角,综合不同的思维模式,探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其与人文科学交叉的趋势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掌握生命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重点掌握生物的多样性及与人类的关系、高等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人类遗传学、生物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协调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讲授按每周3学时安排,全学时共36学时。
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见下表:教学内容及具体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生命和生命科学1.1 什么是生命?生命的本质特征生命的定义1.2 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科学的研究步骤1.3 了解生命、认识自己了解生命:尊重爱护生命认识自己:健康生活方式生物产业:发展生物技术1.4 学什么?如何学?教学内容与安排学习方法与要求重点:1生命的本质特征。
2了解生命、认识自己。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及细胞2.1 原子和分子——生命的化学基础2.1.1 生物体的主要元素2.1.2 生物体的主要分子2.1.3 生物有机分子2.2 细胞2.2.1 细胞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2.2.2 细胞的基本概念2.2.3 细胞的类别2.2.4 细胞的结构2.2.5 生物膜及其功能2.2.6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重点:1 各类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功能;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2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细胞周期、分化与凋亡。
《生命科学导论》电子笔记[整理版]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电子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生命科学简介:概念:生命科学(Life Science)是将生物体诸如动物、植物、微生物和人作为研究对象的各种学科的统称。
基础科学——生物学(如普通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生命科学主要分支学、人类学、古生物学、病毒学、昆虫学等)应用科学——医学、药学、农学、生物技术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生长与繁殖、应激性等。
二、生命科学发展历程观察描述阶段(19世纪以前)——生命活动表面现象的揭示;如:达尔文实验研究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生命活动本质的揭示;如:巴斯德创新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对生物特性的改造和创新,应用潜力巨大。
如:克里克、沃森等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描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历史法三、面向21世纪的生命科学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能源、食品、环境、人类健康等生命科学的发展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生命科学是21世纪的带头科学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向微观和宏观两极发展、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的统一、向基本和复杂生命现象、系统、疾病等两极发展,等等。
第二章生物分子与细胞一、生物分子:(一)生物小分子:种类、特性、功能(二)生物大分子1.蛋白质(Protein)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线性序列及连接方式。
结构二级结构:相邻氨基酸折叠、盘旋形成的稳定、规律的构象单元,如α螺旋,β折叠等。
三级结构:整条多肽链通过折叠(某些化学键稳定之)形成的特定空间立体构象。
功能蛋白质:执行特定功能。
如酶、受体、各种蛋白类调节因子等。
酶:指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也可以是核酸)。
功能酶的活性中心:由催化部分和结合部分构成,由酶分子的特定构象决定。
酶促反应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易失活。
结构蛋白质:既作为结构成分,又执行一定功能。
能源物质:作为体内的储能物质,必要时分解供能。
2.核酸(Nucleic acid):DNA、RNA一级结构:多核苷酸链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生命科学导论3-生命的新陈代谢与细胞的分化
磺胺是对氨基苯甲酸的类似物, 可阻断叶酸的合成
(A) 对氨基苯磺酸
(B) 对氨基苯甲酸
(C) 叶酸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新陈代谢与细胞
?
问题:人也需要叶酸为什么磺胺药对人没 有影响?
答案:细菌自己合成叶酸,而高等动物从 饮食中获取叶酸。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新陈代谢与细胞
➢ 青霉素竞争性抑制细菌与细胞壁合成有关的酶,使 细菌不能合成完整的细胞壁,易被杀死。 为什么人不会受青霉素的毒害?
ATP 丙酮酸
CO2+H2O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新陈代谢与细胞
葡萄糖氧化产生能量依次经历三条代谢途径
(1) 糖酵解途径 六个碳的葡萄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的丙酮
酸,净得两个ATP,同时还产生NADH。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新陈代谢与细胞
葡萄糖
甘油醛-3-磷酸
ATP
❶
❶己糖激酶
NDA
❻
NDAH
ADP ❷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 1,3-二磷酸甘油酸
➢ 生长在干热地区的植物,白天气温高,植物为了防止体 内水分过多散失,需要把叶面的气孔关小。这样,进入 叶子内部的CO2减少,CO2浓度过低,光呼吸启动;
这类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新陈代谢与细胞
➢ 方案:这类植物的叶肉细胞具有磷酸烯醇式丙酮 酸(PEP)羧化酶,该酶催化三碳化合物PEP结 合一个CO2,变化为苹果酸(四碳化合物)。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新陈代谢与细胞
羧基肽酶(小圆球是Zn2+)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新陈代谢与细胞
铁卟啉辅基 (血红素)
哈工大-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导论重点
第一章生命系统与生命科学1“生命”的完整的、系统的定义:生命是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不断自我更新能力的多分子体系的存在形式,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现象。
2 生命的涵义: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蛋白质和核酸。
生命运动的本质特征是不断自我更新,是一个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
生命是物质的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高级的特殊存在形式3生命的本质特征化学成分的同一性、严整有序的结构、新陈代谢、应激性和运动、内稳态、生长发育、繁殖与遗传、适应第二章生命物质基础1生命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者——核酸*遗传信息的表达者——蛋白质*生命过程的催化剂——酶*生命过程的碳源和能源——糖类*生命体的重要构件和储能物质——脂类*维持生命的重要小分子物质——维生素2 蛋白质的功能:催化功能、结构功能、防御功能、信号功能、调节功能、运输功能、运动功能、其他功能3,如何巧识大米的蛋白质含量:(1)从外观上看,白斑多(淀粉为主),说明蛋白质含量低(2)蛋白质含量高的米要少加水。
4 DNA双螺旋模型的意义:*能够有效地解释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送和自我复制*提出了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复制DNA ——转录RNA ——翻译蛋白质(中心法则)5 酶的作用特点:(1)只是催化热力学允许的反应(2)只加快反应速度,不改变反应平衡点(3)対正逆反应催化作用相同(4)降低反应活化能6 酶的催化特点:(1)反应条件温和(2)高效(3)专一(4)多样(5)受多因素印象7 酶的生理意义:*生物体内绝大多数反应都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各种反应的综合就是生命8维生素对生物有何意义缺乏维A 患夜盲症;皮肤缺少维A 毛囊硬化,皮肤粗糙;儿童缺少维A,易患呼吸道感染;缺乏维D 易患佝偻病;维E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第三章细胞1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a没有细胞核,只有拟核区。
b没有细胞器真核细胞——a细胞中有核膜包着细胞核。
b有多种细胞器2 细胞学说的基本概念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功能单位;细胞是有机体生长与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的完整遗传单位;细胞是最小的生命单位3 什么叫克隆,克隆的基本技术过程克隆——指从同一个个体经过无性繁殖而来的,具有与母体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的后代以及由这些后代所组成的群体。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二、课程目标《生命科学导论》是面向海洋科学和生物科学大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生物技术专业引导类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大学生对生命科学在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培育关爱生命、关爱自然的素质,增强应用生命科学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潜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本课程围绕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中前沿科学克隆技术、基因工程、基因组计划、性别控制、生物芯片、核酸检测等热点浅说,试图将最新的、有趣的生命科学知识介绍给大家。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达到以下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对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情况如表2所示:四、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五、实践环节及要求无。
六、学时分配各章节的学时分配如表4所示。
七、课程学生成绩评定方法1.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方法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
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学期总评成绩使用百分制评定,由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比50%;期末考试成绩,占比50%。
平时成绩至少包含4项考核项目,总占比50%;平时成绩的考核项目包括但不仅限于课程思政实践(占5%)、课后作业、出勤、课堂练习、课堂互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课后实践等等。
各部分的具体评价环节、关联课程目标、评价依据及方法和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如表5所示。
八、教学资源九、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需要对每一个课程目标(含思政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用以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
其中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算法如下:1、使用教学活动(如课程思政实践、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单元测验、实验验收、演讲、课堂讨论、互动、阅读报告、大作业等等)成绩或期末考试部分题目得分率作为评价项目,来对某个课程目标进行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2、为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对每一个课程目标的评价项目选择超过两种;3、根据施教情况,评价项目可以由教师自行扩展,权重比例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4、对某一个课程目标有支撑的各评价项目权重之和为1;5、使用所有学生(含不及格)的平均成绩计算。
生命科学导论03-细胞
• 在多细胞生物中,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 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分裂和分化而来的。
所以,研究生物的生长发育必须以研究 细胞的增值、生长与分化为基础。
15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每一个细胞,不小主要 受核质比和表 面积/体积比 决定
10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一切代谢活动 均以细胞为基础,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 自控代谢体系
• 在多细胞生物中,担负着不同生物功能的各 种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 命过程,这些均是以细胞为单位;
• 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和信号联 络,表现出有条不紊的分工合作关系;
第三章 细 胞
3.1 细胞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3.2 细胞的基本概念 3.3 细胞的类别 3.4 细胞的结构 3.5 生物膜 3.6 细胞成分与结构的分离
1
3.1 细胞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显微镜的发明与细胞的发现 300多年前
Anton van Leeuwenhoek (荷兰,1632-1723)
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 能将微小物体放大近300倍, 最早看到细菌的人
惟 妙 惟 肖 的 表 型 特 征
非 常 狭 窄 的 遗 传 桥 梁 ,
13
同种蛋白质中氨基酸顺序的差异导致 细胞表型的不同(镰刀状细胞贫血症)
正 常 红 细 胞
编码谷氨酸的密码子GAG突变为编码缬氨酸GUG
镰 刀 型 红 细 胞
14
细胞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
• 生物体的生长,部分是通过细胞体积的增 长来实现;
变形虫 血细胞
支原体
细胞是生命起源的归 宿,是生物进化的起 点;形状与大小各异的 细胞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含答案)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大纲
2015《生命科学导论》学习大纲注:本大纲仅是向同学提供一个学习的纲要性内容,以便同学了解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请同学们结合课件和授课视频进行学习。
第一讲序论及生命的元素1.21世纪,人类社会面对哪些重大挑战?生命科学对解决这些挑战中有怎样的作用?答:主要挑战: 人口爆炸、粮食短缺、健康、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作物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缓解全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
通过转基因作物,使植物生产药物,例如利用橡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胰岛素、疫苗。
通过对基因的研究,生物学家对人类的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肥胖症等。
2.可否就当前某一生命科学热点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答:可以写对转基因的看法,因人而异。
3.试说明通过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答:因人而异。
4.生物学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发展阶段有何特征?有何代表性的人物?答:1.描述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叶以前)特征:主要从外部形态特征观察、描述、记载各种类型生物,寻找他们之间的异同和进化脉络。
代表人物:达尔文《物种起源》2.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到20世纪中)特征: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代表人物:巴斯德用曲颈瓶实验证明“种质论”批驳“腐生论”。
3.创造生物学阶段(20世纪中叶以后)特征: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的物种。
代表人物:华生和克里克建立DNA双螺旋模型5.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生命科学的3次革命是指什么?答: 1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2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3 生物体都有应激性4 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5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6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三次革命同上。
6.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生命科学对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有什么贡献?答:1.一般系统论例:细胞: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生命科学导论(中国农业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分)玉米的祖先是墨西哥的大刍草A.对B.错2【判断题】(2分)甘薯源自北美的野生祖先A.对B.错3【判断题】(2分)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显微镜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遗传物质是DNA的发现者是()A.MendelB.MiescherC.AveryD.Watson和Crick2【单选题】(2分)狭义的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脂类B.核酸C.糖类D.蛋白质3【单选题】(2分)DNA双螺旋分子表面有大沟和小沟,其形成原因是()A.碱基方向相反B.配对碱基的糖苷键夹角不是180度C.两条分子的极性相反4【单选题】(2分)与蛋白发生互作的场所常常是DNA的()A.大沟B.小沟C.碱基对之间5【单选题】(2分)以下哪个蛋白不是DNA复制过程中需要的()A.拓扑异构酶B.RNaseHC.解螺旋酶(helicase)D.逆转录酶E.单链结合蛋白(SSB)6【单选题】(2分)以下关于基因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组越大基因越多B.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占比与生物遗传复杂性正相关C.基因组越大基因家族越多D.相比绿色开花植物,酵母基因组中基因的密度很大7【单选题】(2分)关于真核基因的论述的是()A.是不连续基因B.一个基因家族中的不同成员表现出外显子的相关性C.长度是由外显子长度决定的D.长度是由内含子长度决定的8【判断题】(2分)合成生命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DNA来控制的细胞A.错B.对9【判断题】(2分)DNA的复制在细胞分裂前发生2次A.对B.错10【判断题】(2分)基因组越大意味基因的数目越多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Woese提出的三域学说是基于()序列的分析A.5SrRNAB.16SrRNAC.28SrRNAD.23SrRNA2【单选题】(2分)下列哪个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A.细胞质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3【单选题】(2分)以下菌株哪个能产生伴胞晶体?A.白僵菌B.苏云金芽胞杆菌C.青霉菌D.黑曲霉4【单选题】(2分)能够合成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是()A.青霉菌B.大肠杆菌C.芽胞杆菌D.放线菌5【判断题】(2分)菌可以在异形胞中进行固氮作用A.错B.对6【判断题】(2分)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都是多细胞的微生物A.对B.错7【判断题】(2分)鞭毛和菌毛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A.错B.对8【判断题】(2分)支原体是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是能营独立生活的最小型的生物A.对B.错9【判断题】(2分)真菌的鞭毛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见A.对B.错10【单选题】(2分)噬菌体的外型属于()A.螺旋对称B.角对称C.二十面体对称D.复合对称第三章测试1【多选题】(2分)属于古细菌的是A.大肠杆菌B.极端嗜盐菌C.嗜热酸菌D.产甲烷菌2【判断题】(2分)原叶体是蕨类植物的配子体A.错B.对3【判断题】(2分)苔藓植物的孢子体高度发达A.错B.对4【判断题】(2分)传粉现象的出现,使得有性生殖过程完全摆脱了外界水的限制A.对B.错5【判断题】(2分)雌雄蕊多数且螺旋排列是被子植物原始性状之一A.对B.错6【判断题】(2分)禾本科植物的花序是以小穗为单位的A.对B.错7【单选题】(2分)草莓果实类型是A.浆果B.聚花果C.单果D.聚合果8【多选题】(2分)染色体变异包括A.结构变化B.行为变化C.修饰D.数目变化9【判断题】(2分)变异是进化的材料,而选择决定了进化方向A.对B.错10【判断题】(2分)生殖隔离只能发生在交配前A.错B.对第四章测试1【判断题】(2分)起源于温带的植物,常常一年中有1个生长高峰期A.错B.对2【判断题】(2分)拟寄生往往是一种变相的捕食行为A.错B.对3【判断题】(2分)地衣是藻菌长期共生形成的生物类群A.对B.错4【判断题】(2分)成熟的群落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垂直结构A.对B.错5【判断题】(2分)植被随海拔变化与随纬度变化具有相似规律A.对B.错6【判断题】(2分)二氧化碳和甲烷是常见的温室气体A.对B.错7【判断题】(2分)大气中,初级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能够成为次级污染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章生命延续本质——遗传与变异
③DNA合成时需要以一条DNA单链作模板。按着与 模板上核苷酸配对的需要选择一个个新加上去 的核苷酸。
④DNA聚合酶催化新加上的核苷酸与前一个核苷酸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同时脱下一个焦磷 酸(PPi)。
2019/10/7
32
2、转录:DNA→RNA
⑴以单链DNA为模板的转录
RNA的生物合成也在细胞核中进行,以单链DNA 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合成出来的RNA链 反映了DNA链中贮存的遗传信息。
36
①有三个密码子代表终止符号。在翻译时,终止符 号出现意味着一条肽链翻译的完成。
②20种氨基酸中有18种氨基酸对应两个及两个以上 密码子。这种现象称为“简并性”。从信息传递 的角度来看,简并性有利于保证传递的准确。
③唯有两个氨基酸只具一个遗传密码子---色氨酸和 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充当一条肽链翻译的起始信 号。
(二)自由组合定律
现 象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组合现象
非单位性
假
说
状可以拆开
再重新组合,
验
并且机会均
证
等。
理
论 2019/10/7
11
孟德尔对性状组合的解释
现 粒色 黄色:绿色 ≈ 3:1 象 粒形 圆粒:皱粒 ≈ 3:1
假
说
若性状自由组合,则:
验 3/4黄×3/4圆 证 3/4黄×1/4皱
9/16黄圆 3/16黄皱
DNA聚合酶
引物+mdNTP
引物.新合成的核苷酸链+ mPPi
模板
2019/10/7
30
2019/10/7
31
DNA合成的重要内容:
①DNA合成所需的原料应是四种脱氧核糖苷三磷酸 (dNTP包括:dATP、dGTP、dCTP、dTTP)
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版张惟杰课后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版张惟杰课后答案
一、生命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生长。
生长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一种特征。
2.繁殖和遗传。
生命靠繁殖得以延续,上代特征在下代的重现,通常称为遗传。
3.细胞。
生物体都以细胞为其基本结构单位和基本功能单位。
生长发育的基础就在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4.新陈代谢。
生物体内维持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和异化。
5.应激性。
能对由环境变化引起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6.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命。
二、孟德尔在生物学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创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遗传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较于前人有下面显著特点:1.他把许多遗传性状分别开来独立研究。
2.他进行了连续多代的定量统计分析。
3.他应用了假设-推理-验证的科学研究方法。
三、有人说机械论和活力论是互补关系,你的看法如何?个人观点觉得机械论和活力论是相对立的关系。
“活力论”观点认识生命,认为生物体具有与物理化学过程不同的生命力,即活力。
与活力论相对立的是“机械论”观点,认为生命问题说到底是物理和化学问题,一切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和化学定律做出解释,生物体内没有什么与物理化学不同的生命力。
其实个人觉得生物体是不同于物理化学系统,是高级的、非常复杂的生命系统,当把它还原为简单的物理化学系统以后,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别的性质和功能就会失去。
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版高崇明答案
生命科学导论第三版高崇明答案1、观察到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发光发热、颜色变化、生成沉淀和产生气体等现象,我们说物质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沉的材料是不能造船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船的载重量与以下哪种因素无关()。
[单选题] *A.船的材料B货物放置的位置C.货物的重量(正确答案)4、小船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以下()的方法能让小船保持一定的方向。
[单选题] *A.安装上船舵(正确答案)B.安装上风力推进装置C.安装蒸汽推进装置5、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如米饭、衣服、书本等,但声音、电等不属于物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下列选项,符合小苏打特点的是( ) 。
[单选题] *A.无色无味B.白色大颗粒状C.白色粉末状(正确答案)7、人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时候我们会开心,有时候我们会难过,甚至愤怒,我们情绪的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种子发芽的过程中最先出现的现象是()。
[单选题] *A.长出嫩芽B.种皮破裂C.种子膨大(正确答案)9、新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环保清洁的特点,有些能源还是可再生能源。
所以当今人类要完全舍弃化石能源,多开发利用新能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微生物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单选题] *A.对B.错(正确答案)1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具装水后也有放大功能。
( ) [单选题]对(正确答案)错12、把两棵生长状态良好的绿豆苗分别摆放在阴暗处和阳光下。
过几天,我们可以观察到放在阴暗处的绿豆苗比放在阳光下的绿豆苗()。
[单选题] *A.茎杆粗壮B.茎和叶的颜色深C.长得快,茎细长(正确答案)13、当日食发生时,月球的位置为( )。
[单选题] *A.只要三球在一直线上,都会发生日食B.月球处在地球的一边C.月球处在地球与太阳之间(正确答案)14、日食是当太阳、地球和月球在同一条直线时,地球在中间挡住了太阳照向月球的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与技3. 类固醇 类固醇如胆固醇等脂类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其碳骨架弯曲形成 3 个六元环和 1 个五元环。
在动物细胞中类固醇也是生成其他甾类或类固醇化合物如雌性和雄性 激素的前体物质。血液中类固醇含量高时易引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 脂类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脂肪氧化时产生的能量大约是糖氧化时的 二倍。脂类可构成生物表面的保护层,如皮肤、羽毛和果实外表的蜡质; 动物皮下脂肪有保持正常体温作用;维生素 A、维生素 D、肾上腺皮质激 素等脂类分子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碳骨架结构排列和长短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基础
(4)生物有机化合物的功能基团 除了碳骨架外,有机化合物的 性质还取决于与碳骨架相连接的某 些含氧、氮、硫、磷的原子团,又 称为功能基团。 这些功能基团包括羟基、羰基、 羧基和氨基等功能基团,这些功能 基团几乎都是极性基团,其中的氧 原子或氮原子都有着较强的吸引共 享电子的能力。它们往往可以引发 有机化合物间特定的化学反应。 功能基团的极性使得生物分子 具有亲水性,有利于这些化合物稳 定于有大量水分子存在的细胞中。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二节 糖类化合物
3. 多糖 多糖是几百个或几千个单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聚体。多糖与人类生活 关系密切,最重要的多糖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一些多糖是生物细胞的 营养贮存成分,在细胞中可以被分解成单糖以维持相关代谢的进行。 (1)淀粉 植物细胞中通常都含有淀粉颗粒,是细胞的糖类贮存库。糖是植物细 胞的能量来源,也是形成其他有机分子的原料。长链淀粉中连接单体的糖 苷键被水解打开,淀粉便水解生成葡萄糖。人和其他动物都能通过其消化 系统水解植物淀粉。 (2)糖原 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糖原也是由葡萄糖组成的链状多聚体,它 与淀粉的组成基本相同,但糖原的支链比支链淀粉更多,而分支的长度较 短。大多数糖原以颗粒状贮存于动物的肝脏和肌肉细胞中,需要时糖原可 以被水解释放出葡萄糖。人的消化系统能够水解肉类食物中的糖原。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二节 糖类化合物
糖类广布于生物细胞中,所有生物的细胞皆含核糖。动物血液含有葡 萄糖,植物的细胞壁、木质部、棉花等由纤维素组成,粮食(谷类)含丰 富的淀粉。 糖是生物代谢反应的重要中间代谢物,糖类是细胞重要的结构成分, 可构成核酸和糖蛋白等重要生物大分子,糖类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1. 单糖 糖类的单体称为单糖,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葡萄糖和果糖 是两种最常见的单糖。单糖分子含C、H、O 3 种元素,通常 3 者的比例为 1:2:1,一般化学通式为(CH2O)n。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 C6H12O6,果糖的分子式与葡萄糖完全一样,只是 结构式不同。这种分子式相同而结构式不同的两种有机化合物称为同分异 构体。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六碳糖,其他单糖的主要碳骨架可以从 3 个碳到 7 个碳,含 3 个碳原子的单糖名为丙糖,如甘油醛, 含 5 个碳原子的单糖 名为戊糖,如核糖和核酮糖。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四节 蛋白质
4.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决定功能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可包括四个连续不同的结构水平,每一级 决定了其更高一级的结构特点。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形成 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的线性结构。 二级结构包括 螺旋和 折 叠两种形式。 三级结构可包括若干个螺 旋和/或折叠,疏水键、氢键和 离子键也参与结构的维持。 许多蛋白质含有两个或更多 的肽链,每一个肽链都是蛋白质 的一个亚单位(亚基),这种由 亚基相互作用并结合形成的整个蛋白质特定的结构,即四级结构。
第三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 命 科 学 导 论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基础 第二节 糖类化合物 第三节 脂类化合物 第四节 蛋白质 第五节 核酸
生 命 科 学 与 技 术 学 院 袁 明 雄 ymingx@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基础
1. 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和主要分子 地球上的生物具有多样性,但各种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却基本相似。 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元素包括 C、H、O、N、P、S、Ca 等,以上 7 种 元素约占生物体的 99.35%,其中 C、H、O、N 4 种元素约占 96%。
由于与淀粉和糖原中葡萄糖单 体之间连接方式不同,纤维素一般 不能被大多数动物消化水解。植物 的纤维素不能作为人体的营养,但 可刺激肠道蠕动,有助于消化。有 些动物如牛和羊,由于其消化系统 中有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和纤维素 酶,可以从纤维素中获得营养。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三节 脂类化合物
1. 脂类的组成和功能 脂类分子含 C、H、O 3 种元素,但 H 与 O 的比值远大于 2,可以说 脂类主要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非极性化合物,具有 疏水性,即脂类不溶于水,可溶于非极性溶剂。 中性脂肪和油都是由甘油和脂肪酸 结合成的脂类,对于动物称为脂肪,对 于植物则称为油。 甘油是由 3 个碳原子分别连着 3 个 羟基构成的醇。 脂肪酸是由大约17个碳的烃链与羧 基组成的有机酸。 脂肪酸与甘油的缩合可以形成脂类, 由 3 个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上的 3 个羟 基分别脱水缩合就形成三酰甘油。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三节 脂类化合物
2. 磷脂 磷脂又称磷酸甘油酯。磷脂与脂肪不同之处在于甘油的 1 个羟基不是 与脂肪酸结合成酯,而是与磷酸及其衍生物结合,如与磷酸胆碱结合形成 卵磷脂。 磷酸胆碱一端为亲水的头,两个脂肪酸一端弯曲为疏水的尾,其中一 个脂肪酸通常含有不饱和双键,因此总是有点弯折。 卵磷脂是生物膜脂质双层的主要成分。
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其相对 % 含量 丰量元素
碳(C)18.0 氢(H)10.0 氧(O)65.0
其
磷(P)1.1 硫(S )0.25 钙(Ca)2.0
他
必
需
元
素
偶然存在的元素
钨(V) 微量 钼(Mo) 微量 锂(Li) 微量 锶(Si) 微量 砷(As) 微量 锡(Sn)微量
氯(Cl)0.15 镁 (Mg)0.05 铁(Fe) 0.004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四节 蛋白质
3.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特定构象即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形态对于蛋白质的功能 起决定性的作用。蛋白质的外形大体有球状和纤维状二类。 每种蛋白质都具有特定的构象,例如溶菌酶肽键的盘绕和扭曲折叠似 乎是偶然和任意性的,实质上这是一种特定的三维空间构象,正是这一特 定的构象确定了溶菌酶的特殊功能。 几乎所有的蛋白质必须与其他分子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例 如,溶菌酶必须首先与细菌表面的一些特殊的分子(又称靶分子)结合, 才能将细菌杀死,而溶菌酶只有在这种特定的空间构象下才能够识别和结 合这些靶分子。 简单的实验就可证明蛋白质的功能是由其特殊结构决定的。通过加热 或化学试剂处理使蛋白质构象发生变化(蛋白质变性),多肽链的盘绕和 折叠被解开,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其特定的功能便立即丧失。可使 蛋白质发生变性的因素很多,包括改变溶液的盐浓度或 pH 等等。
(1)生物体中没有游离的元素或原子 生物体中没有游离的元素或原子,但是 某些物质可以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 Na+、 K+、Cl-、Mg2+ 、Ca2+、Fe2+ 等。离子浓度 和所携带的电荷决定着细胞环境的渗透压和 电性。 (2)生物分子基本上都是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是除 CO、CO2 等以外的含 碳化合物。生物体中除了水以外,含碳化合 物是生物体中最普遍的物质。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二节 糖类化合物
(3)纤维素 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与淀粉和糖原一样,也 是葡萄糖的多聚体,但葡萄糖单体之间糖苷键的连接方向与淀粉、糖原不 同,葡萄糖单体相互连接形成不分支的杆状而不是盘卷成螺旋状,这些长 链分子相互平行排列,上千个纤维素分子再由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了纤维 的一部分。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人体的元素组成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基础
(3)生物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 碳原子能与别的原子形成 4 个强共价键。碳原 碳 原 子之间及与其他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等形式相结合, 子 可以形成大量化学性质与分子质量不同的生物分子。 结 构 碳碳之间可以单键、双键或三键相结合;可以 形成不同长度的链状、分支链状或环状结构。这些结构称为有机化合物的 碳骨架。碳骨架结构排列和长短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钴(Co) 微量 铜(Cu) 微量 锌(Zn) 微量
氮(N)3.0
钾(K)0.35
钠 (Na)0.15
碘(I)0.0004
锰(Mn) 微量
硒(Se) 微量
镍(Ni) 微量 袁明雄
氟(F) 微量
溴(Br) 微量
钡(Ba) 微量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第一节 生命的化学基础
不同的生物体,其分子组成也大体相同。生物体都是由蛋白质(约15 %)、核酸(约7%)、脂类(约2%)、糖(约3%)、无机盐(约1%) 和水(约70%)组成。水是生物体内比例最大的化学成分。 2. 生物有机化合物的碳骨架和功能基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四节 蛋白质
酶是生物细胞中催化生物化学反应的一类蛋白质。细胞内的所有反应 都是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的,以后将重点讨论酶的结构和功能。 2. 蛋白质是由 20 种氨基酸组成的生物大分子 蛋白质是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生物大分子,这种复杂性首先在于 组成蛋白质的 20 种氨基酸可以以无限制的方式排列与组合。 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 的羧基脱水缩合,形成了新的共价键, 并生成二肽化合物。不同数目的氨基酸 以肽键顺序相连形成多肽。肽链的长短 可以差异很大,从几个到成千上万个氨 基酸不等。 每一条肽链都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并在蛋白质中具有特定的三维空间构象。 有的蛋白质由一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亚单位。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袁明雄
第二节 糖类化合物
2. 二糖 在生物细胞中,两分子的单糖可以经过脱水缩合作用形成以糖苷键连 接的二糖。二糖水解后又可形成两分子的单糖。重要的二糖包括人们经常 食用的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由两分子葡萄糖单体形成麦芽糖的反应是, 其中一个葡萄糖脱下一个-OH 与另一个葡萄糖 分子的 H结合形成水分子,留下的氧原子以共 价键的形式将两个单体连接起来,形成麦芽糖。 麦芽糖存在于发芽的种子中,是制造啤酒的原 料。 像麦芽糖一样,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 糖经过脱水缩合作用形成蔗糖。从甘蔗中人们 可以提取许多蔗糖。蔗糖是食品和饮料业最常用的原料。乳糖由一分子葡 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存在于人和动物的乳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