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中国三大投资领域的研究郭枫叶
金融危机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影响分析
金融危机对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影响分析内容摘要:自从2006年以来,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冲击,从而也给我国私募股权投资业带来影响。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指出虽然金融危机带来了一些负面冲击,但总体而言机会大于挑战;并进一步指出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对经济复苏、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均有积极作用。
本文亦对我国私募股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人民币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金融危机私募股权投资发生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随即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波及范围的广泛性都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经济危机。
由于整个世界从来没有出现像今天这样的全球化程度,各国经济也从未如此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经济体的衰退无可避免地导致全球经济的由盛转衰。
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自2006年后又再次焕发了青春,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享受了2006、2007两年的牛市盛宴。
但进入2008年后,受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双重打击,资本市场跌入最低谷,一时间悲观情绪开始在业内蔓延。
因此,到底金融危机对我国刚刚重新兴起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是我们业界需要正视的问题。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00-2005年为第一个阶段,2006年后为第二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划分主要与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个阶段的发展主要受1999年提出的设立创业板的影响。
其时,在1999年1月,深交所向中国证监会正式呈送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进行成长板市场的方案研究的立项报告》,并附送了实施方案;同年3月,中国证监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可以考虑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内设立科技企业板块,由此拉开了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第一次大发展的序幕。
至此以后,各地纷纷设立创业投资公司,积极开展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筹备创业板上市项目,一时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欣欣向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金融危机背景下创新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危机背景下创新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金融危机下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已开始向全球蔓延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流量明显减少。
中国企业面临的是出口额锐减。
因为美欧等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国家是中国的出口大国,他们的经济衰退,必然使出口的需求变小。
另外,外商在我国的投资也会明显减少。
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创新,很多工作都处在早期探索阶段。
不论是企业和政府,都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分析问题,摸索思路,拿出方案,积极推动我国对外投资方式创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国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1.跨国并购范围小、成功率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国际并购进入低潮。
外界对中国企业的跨境并购给予很大的期望,但是国内企业应当保持清醒头脑和谨慎态度,在把握机会的同时,做好深入研究和准备。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资源采掘、工业制造业领域,近两年金融业跨国并购也时有发生;不过,服务业跨国并购总体上相对较少。
事实上,近年,全球范围供水供电、工程承包、消费电信等领域的跨国并购非常活跃,而我国相关上述行业企业未能敏锐地捕捉到相关国际机遇。
另外,我国跨国并购还需要提高成功率,这里的成功率,包括并购实现的成功率和并购后企业经营的成功率。
从并购实现的成功来看,目前我国资源领域的跨国并购已经引起美国、日本等战略对手国家的注意,正是由于美国国内某些人政治上的提防,才部分导致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不能成功。
2.企业境外投资缺乏引导和规范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也激化了各国相互转嫁风险的内在利益驱动;全球金融危机呈现更加复杂的形势和局面,势必对我境外投资构成新的影响。
我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有能力开展境外投资。
在促进企业对外投资,引导企业的投资方向和经营过程,规范中国企业投资和经营行为等方面,需要配套开展相关的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
3.境内外证券市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潜能未被发掘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逐步显现,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但总体来看,我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风险可控,证券机构在欧美市场的业务有限,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影响相对较小。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书单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单1. 《货币战争》——宋鸿兵2. 《金融秩序的崩溃》——乔治-索罗斯3. 《金融风暴》——迈克尔-刘易斯4. 《中国金融改革三十年》——吴敬琏5.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艾德温-李费6. 《财富自由之路》——温伯格7. 《华尔街的智慧》——杰克-施温格8. 《金融市场分析与量化投资》——陈志文9. 《投资学》——托马斯-科恩10. 《证券分析》——本杰明-格雷厄姆11. 《股票市场技术分析》——约翰-墨菲12. 《华尔街金融三部曲》——安东尼-伯格斯13. 《金融市场与机构》——弗雷德里克-米什金14. 《资本市场的逻辑》——戴维-斯文森15. 《金融市场宏观分析》——丹尼尔-拉卡维尔16.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马克-弗利斯17. 《股票市场上的行为金融学》——詹姆斯-蒙哥马利18. 《金融市场与投资管理》——托马斯-史密斯19. 《金融市场与机构》——弗雷德里克-米什金20. 《金融市场与投资》——艾伦-科恩21. 《股票投资全书》——菲利普-费舍尔22. 《金融投资学》——伯恩斯坦23. 《证券投资分析》——海曼24. 《股票与投资分析》——卜森25. 《投资组合管理》——弗兰克-费尔德26. 《金融商品与衍生品》——约翰-库珀27. 《期货市场分析与交易》——法布尔28. 《交易员必读的金融书》——阿莫斯-奥兰众29. 《金融工程学》——鲍伯-盖斯坦30. 《金融数学》——约翰-霍利曼31. 《金融市场模拟与计算机模拟》——罗伯特-博因32. 《金融市场统计学》——戴维-里维林33. 《金融风险管理》——约翰-何塞-加西亚34. 《量化交易》——伊曼努尔-迪特里希35. 《金融市场的机械分析方法》——罗伯特-梅茨勒36. 《金融与保险》——塞尔达尔37. 《商业银行》——哈里森38. 《证券投资银行》——艾伦-伊斯特曼39. 《货币与银行》——乔治-卡恩40. 《财富的逻辑》——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金融危机后中国三大投资领域的研究
摘
要: 经过全球 经济快速增 长以后 , 2 0 0 8年开始的一 系列经济危机 几乎使每 个人都对未来感到悲观 。美国的房
地产泡沫 引发 国际金融危机 。此外 , 巴西 , 印度和 中国等过 于依赖 于信贷 消费国, 如 美国, 新兴 国家也 因此遭遇 了出口 上 的滑铁 卢。 中国作 为一个在全球 经济中具有 重要作 用的国家, 不仅 受到 以上这 些大环境 因素的影响 , 而且在 这场应 对全球金 融危机 的战役 中面临其 自身的挑 战。针对在金 融危机后 的中国市场环境 , 对 国内保险行业、 汽车行 业和新 能
国, 有三 大投 资领域能为投资者带来 巨大的 回报 。这些领域 是保险业 、 汽车行业 、 新能源行业。 本文将对这三大行业 的现 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简要的研 究分析。
一
产 品。 其次 , 传统 的保险公 司经营混乱 , 缺乏有效的理赔支付
机制, 让整 个保 险行业 在大 众心里 留下 了不好 的 印象和声 誉, 从而导致 进一步的营销 困难 。 然而 , 就像每个硬币都有两 面, 只要具备 了更好 的理 赔服务 和专业的销售 队伍 , 保险业 将是值得重视的拥 有巨大潜力 的未开发市场。
引言
金 融危机后 , 为保证 中国经济增 长 , 中国政 府计划推 行
民购买保险的需求。 第二 ,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 , 政府部 门在金 融危机后 出台了一 系列 的经济改 革和企业扶持 政策 , 这新一 轮的投资将创造大量 的财产保 险和商业保 险的需求 。第 三 , 近几年开 始迅速增 长的汽 车市场也将 为保 险业带来众 多低 风险的汽车保 险业务。所有这些市场特点都表 明, 中国的保
收入之 间的巨大差距表 明中国的保险业有着 巨大 的潜力 。 而
2016年:中国人的三大投资机会
2016年:中国人的三大投资机会2016-03-02 13:33:12 归档在我的博文 | 浏览102108 次 | 评论10 条2016年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不确定性大概有以下几点:1、美元是否会继续加息,如果加,是3次、2次还是1次。
现在,美联储已经开始研究“实施负利率的法律问题”,美元会不会在下半年大逆转出现降息,也未可知。
2、从3月开始,欧洲有可能实施负利率,日本也将加大刺激力度,新一轮货币战争很难避免。
3、巴西、希腊、意大利、俄罗斯看起来都像是经济领域的黑天鹅。
此前,阿根廷、委内瑞拉、阿塞拜疆、尼日利亚先后陷入了困境,今年相信会有更多国家出问题。
4、英国6月份的退出欧盟公投,结果很难预料。
欧洲银行也的坏账,也将随时掀起波澜。
5、中国经济也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股市方面,注册制何时推出不得而知;楼市方面,一线城市过热后,会不会重演去年股灾的“强制去杠杆”、“暴跌”?此外,国家对P2P等领域的治理,会不会提前引爆一些风险?但2016年同时也是政策和市场趋势激烈博弈的一年。
如果说上述5构成了利空,则国家将不断推出利好与之博弈。
主要利好有:1、货币政策正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对此央行已经有所暗示,只不过措辞是“稳健略偏宽松”。
(注:此稿写于2月28日,2月29日央行再次降准,证明了货币政策正在迈向“适度宽松”)2、财政政策正在迈向更加积极,中国将在2016年一举突破3%的赤字红线,将赤字率提高到大约4%,总量大概会达到2.88万亿左右,比2015年提高1.2万亿左右。
3、中国的结构改革,也就是供给侧改革会继续推进,同时伴随着去过剩产能等。
好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2016年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放弃做空性质的机会,看看通过做多在哪里最能获利。
我的看法如下:第一、黄金。
虽然2016年美国仍然有很大机会加息1到2次,但你同时也要关注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美联储正在研究如果实施负利率,会不会有法律问题。
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喜与忧发稿时间:2009年12月31日11:03:04我要评论作者:汤敏编者按:本文旨在“预见未来”,可能有部分虚构成分,请知悉。
经过了一年多的努力,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复苏的道路。
在金融危机这只黑天鹅突然出现日子里,多少企业潮起潮落,多少大悲大喜。
一年前曾有人根据1929年大衰退的经验做出预言,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这样的出口依赖度高的国家与地区,受这次危机的影响将最大。
尔后日本的经历说明,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尽管相对美国与欧洲来说,日本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大规模卷入危机,但日本却是发达国家中GDP下滑最大,复苏最慢的经济。
所幸的是今天的中国不但没有象一些人预料的那样陷入严重衰退,反而在全球经济中率先复苏。
有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我们这次的应对措施的出台迅速得多,力度也大得多。
因此,尽管这次危机如此严重,对外依存度更高的中国能够避免出现日本式的衰退,应该说四万亿刺激经济方案及时出台,以及一系列应对措施的实施功不可没。
尽管中国经济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应该当之无愧地说,我们这次危机应对,是全球经济中最成功的。
最近,又有人搬出了水晶球,对中国经济走势做出了极其悲观的预测。
这次的预言者还不是无名小辈,而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新闻周刊》。
他们预言中国在2010年将经历一次房地产与股市的大危机。
中国经济将陷入困难之中。
世界经济也可能再次陷入衰退之中。
近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一会把中国捧到天上,一会把中国经济说的一无是处的各种言论。
“让别人说去吧,我们走自己的路。
”明年中国经济的内部与外部环境都会比今年好。
首先是有一个相对较好的国际环境。
美、欧、日本等国都将缓慢复苏。
发展中国家也从危机中走了出来。
国外的环境对我们有利。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民营经济已经开始调动起来,国内需求也很旺盛。
依旧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使得企业发展会有一个较好的宏观环境。
当然,明年的挑战也还是十分严峻的。
尽管宽松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投资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投资——论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和贸易市场的影响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
这场源自美国的危机最后成为波及全世界的金融海啸,今天我想要探讨的是,这场以美国为起点的金融危机,究竟对中国有多大影响。
在下面,我通过对股票市场和贸易市场两方面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金融危机对中美股票市场影响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住房市场在长达五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一些银行等放贷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的大潮,成为所谓的次贷购房者。
2006年,房价下跌使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同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抑制通货膨胀持续加息,导致了大批次贷购房者无力按期偿还贷款的局面,次贷危机于2007年夏季全面爆发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导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场持续动荡.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涉足次贷业务而濒临破产,这一消息对投资者心理带来巨大冲击.最终,在美联储担保下,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公司收购。
7月,在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后,危机迅速升级。
9月7日,为避免两房破产对美国和世界金融体系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美国政府宣布接管两房。
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
随后,美国前两大投行高盛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公司宣布转为银行控股公司。
随着这些昔日声名显赫的金融巨头一个个倒下,投资者极度恐慌,美欧日股票市场频频暴跌。
2007年10月31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价为2859.12点,但2009年3月9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只收于1268.64点.上证综合指数也有类似情况,2007年10月16上证综合指数创下历史最高收盘价6056.95点,但2008年11月4日上证综合指数只收于1706.7点。
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的机遇的宏观分析
金融危机后中国企业的机遇的宏观分析【摘要】2008-2009年,在全球企业并购陷入低潮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并购热度却不降反升。
尤其是在海外并购中,中国企业表现积极,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国企业并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金融危机跨国并购宏观政策一、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企业并购的影响(1)企业并购意愿降低,许多原本已经确定的交易被取消。
2007年以前十分红火的并购形势在2008年骤然降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本已经确定的很多交易被迫取消。
据dealogic数据,2008年企业放弃了1309宗交易,总价值9110亿美元。
2009年也同样有大量的并购交易被取消。
(2)发达国家仍是跨境并购的主角,但所占比例在下降。
发达国家一直是企业跨境并购的主角,在国际金融危机下同样如此。
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上半年,发达国家企业跨境并购交易的规模占全世界跨境并购的比例均在80%以上,而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合计不及20%。
(3)新兴国家企业并购发达国家资产的情况增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欧美大量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纷纷出台政策,放低国外资本注入本国经济的门槛,引进国外资本以扶持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复苏。
(4)食品、汽车、精密仪器等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并购热度不降反升。
2008年,在全球企业跨境并购规模大幅下滑的同时,食品、饮料等产业的企业并购热度非但没有下降,反而逆势上升。
这些行业中,企业跨境并购规模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市场需求大幅减少,从而使过去一些被掩盖的矛盾充分显现,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5)大型企业之间的并购以行业内资源整合为主。
2000年以后,全球企业并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多元化并购均大量出现,跨行业整合十分普遍,而且”强强联合”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然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企业并购的行为特点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即多元化。
金融危机“后遗症”与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
金融危机“后遗症”与中国对外投资的战略选择作者:夏雨,尚文程来源:《财经问题研究》 2011年第8期夏雨1,尚文程2(1.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100870;2.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辽宁大连116025)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由危机本身或其应对政策所引起的一系列“后遗症”,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阻碍。
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出口增长受到外需增长慢的抑制;二是国际主权债务危机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风险;三是全球流动性过剩增大了中国通胀压力。
中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促进产能和资金向国外转移,而加快对外投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
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放松对对外投资的审批和监管;扩大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规模;加快实施技术追赶型对外投资;继续鼓励资源获取型对外投资;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注意抓住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对外投资中图分类号: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8�0054�062008年以来,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使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经济体相继陷入经济衰退或增长减速。
为了使经济尽快摆脱危机,多数国家迅速实施了经济刺激政策。
目前,虽然全球经济已步入复苏进程,但是,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后遗症”,即由金融危机本身或由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所引起的诸多不利因素,如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财政赤字增加、主权债务危机和通货膨胀等,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中国正在面临来自实体经济和金融两方面的冲击:在出口增速下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贸易顺差减少的同时,热钱的冲击将导致资产价格和物价上涨压力的增加。
中国现有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也将遭受美国国债价格下降和美元贬值的双重打击[1]。
加快对外投资是解决中国所面临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需要作出合理的选择。
金融危机后中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探究
口 文 /翟 丽 娜
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释放 , 的 下属 机 构 。 综 合 型 模 式 的 缺 陷在 于 其 可 司要 在 经 营 中注 入优 质 资 产 , 保 持 高 回报 金 融行 业的改革整顿 , 我 国投 资银行将进 能给整个金 融体制带来 很大 的风 险 。因 率 和 壮 大 公 司 实 力 , 转 换 经 营 机 制 和 民营
约束机制, 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 其 次, 缺 乏
竞争力 。
3 、 行 业监 管 环境 的发 展 变化 。 在 证 券 有 效 的 风 险 补 偿机 制和 信 息 反馈 机 制 , 难
( 二) 综 合 型模 式 ( 以德 国为 代表 ) 。 在 行 业 的监 管 方 面 , 证 监 会 更 留意 业 务 操 纵 以有 效 控 制 风 险 及 发挥 资本 中介 作 用 。 这种模式下 , 银 行 可 以提 供 全 面 的银 行 与 规 范 , 制定 了《 证监会 行政许可落 实程序
、
国际投资银行发展模式分析
( 一) 分 离型模 式 ( 以 美 国和 日本 为代 的 不 合 理 对 投 行 的 资 本 运 作 形 成 了 巨大 资活动 的商业银行 ( 以下 简称商行) 同直 发展 提 供 了更 大 的 舞 台 。 接 从 事 融 资活 动 的投 资 银 行 ( P g下 简 称投
开来 , 成 立 专 门 的投 行 和 商 行 。这 有 利 于 也 将 面 临 更 大 的 国 际 竞 争 ; 第二 , 规 模 不 来 。
提高市场管理效率 , 减 少 其 信 用 扩 张 的风 断扩 大 。我 国证 券 市场 规模 自 2 0 0 8年 金 的有 效 性 , 遏 制 金 融 危 机 的发 生 。 但是 , 分 势。2 0 1 0年 我 国债 券 市场 发 行 总 量 稳 步 . 1 万亿 元, 离型经营模式在经营、 监 管 方 面 有 其 自身 扩 大 , 累 计 发 行 人 民 币债 券 5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保险投资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保险投资分析摘要:起始于次级抵押贷款问题的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为一场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
保险业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事件中既扮演了危机的推波助澜者,又在危机中受到重创。
本文在对投资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后,从风险管理、保险投资角度,从投资方向角度分析了危机对中国保险业所造成的影响。
最后,从监管者、企业的角度对如何应对这场危机对保险投资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作了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保险投资双重压力一、引言源自于美国房地产的次按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酵,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了一场影响全球的金融风暴。
作为金融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自然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
美国保险业既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推动着,同时也收到很大的冲击。
以AIG为代表的一批涉及次级贷的险企遭受重创,甚至倒闭。
虽然国内险企到目前为止所受影响远不如国外保险公司严重,但在“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认真的学习其中的经验教训,惟其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保险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险企的利润来源主要是三块:死差(或事故发生率)、费差和利差。
死亡率(或事故发生率)在一段时期内基本上保持稳定,费率方面由于保险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展业的需要,有的保险公司甚至还需要支取一部分纯保费来弥补费用支出缺口。
所以,对保险公司来说,前两块利润来源基本上都固定了下来,或是根本就不能产生利润。
在现在,投资成了保险公司维持稳健的、可持续发展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面临全球性金融危机这一背景下,鉴于投资对保险公司的重要意义,如下问题值得我们思考:金融危机是否影响了我国的保险公司?如何影响我国保险企业?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冲击?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准备“走出去”的中国险企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我国保险投资现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保险业规模逐年扩大。
截至2010年2月,保险业的资产总额达到了41406.68亿元,是2000年的12.27倍。
我看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开放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我看金 融危机 后 的中国
— —
开放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1 3 0 0 1 2
孙 正 澍
长 春 工 业大 学
摘要 : 在2 0 0 8 年 爆 发的全球性金 融危 机 中, 中国经济率 先复 苏, 充分证明 了子改革开放 以来 , 伴随着 中国经 济的快速 发展 , 金 融深 化程度 不 断加 强的成 果。这一 期 间 , 以银 行 为主体 的金 融 中介 得到 了长足 发展 。与此 同时 , 银行 发展 与经 济增 长之 间 关系的研 究备 受金 融界青 睐 , 取 得 了许 多重要 成果 。然而遗憾 的是 , 开 发性金 融作 为现 代金 融体 系 的重要 组成部 分却很 少受到 关注 , 更少有人 结合 开 发性金 融 实践活动 对其进行 深 入研 究。本文就 金融危 机后 中 国 经济 发展指 数及 开发性金 融的特 点进行进 行 分析 , 进 而研 究金 融对 经济增 长的影 响 。 关键 词 : 开 发性金 融 ; 经济增 长 ; 计量 经 济模 型
一
、
相关文献 回顾
目前有部分学 者对开 发性金融从理论 上加 以定性 说明( 白钦 先 、曲绍 光1 9 9 3 l 王伟2 0 0 2 , 2 0 0 5 ; 陈元2 0 0 0 I 程伟2 0 0 5 ; 罗学 军 2 0 0 9 ) 。也有部分学者从实证角度 , 试 图检验开发性金融与中国经济 增长的关系( 温守 ̄ . 2 o o 7 ; 苏纬、梁士涛2 0 0 9 ; 李志辉 、张晓明2 0 1 1 ) , 但是他们对开发性金融对 经济增 长的影响机制分析以及相 关的度 量指标, 都是直接沿用—般金融的分析框架 , 并没有从本质上体现开 发炷金融与一般金融 的差异 , 因此计量结果与开发性 金融实践有一 定偏差 。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 引用动态供给导 向型金融经济模型 , 对开发 性金融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分析 , 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基 础上 , 借鉴—般金融与经济增 长关系的衡量指标, 研究2 0 0 8 年之后 中 国经济的增长方式 , 构建符合开发性 金融本质特征 的衡量指标 ; 然 后, 基于相关数据对开发 胜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 , 进而 结合开发 『 生 金融改革实践提 出相关建议 , 才能更好的揭示开发性金 融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尤其是2 0 o 8 年之后的影响。 经济学界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 由来已久 。早在 l 9 1 2
对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对外投资的浅析
、
研究方法和建立回归模型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统 计 公 报 显 示我 国 在 香港 、开 曼 群 岛 、英 属维 尔 京 群 岛 三 者 投 资 总 额 站 我 国 对 外 投 资 总 额 的 7%。 对 发 达 国 家 0 而 的 投 资 却 比 例 不 高 。并 且 在 金 融 危 机 初 期 , 国 政 府就 相 应 出 台 我
域 也 比较 有 限 。 文 就 后 金 融 危 机 时 期 的 政 策 影 响 对 中 国对 外 直 增 长 速 度 较 快 , 资 的 产业 面较 窄 ,产 业 倾 向 比较 严 重 ,而且 投 本 投 接投资进行分析和探讨。 资的地区和国家比较集中 , 如根 据 商 务 部 发布 的 ( 0 8 度 中 国 ( 0年 2
关 键 词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 蓄 ; 口;/ 储 出 07 3
自从 2 0 年 底 美 国 次 贷 危 机 爆 发 以 来 , 界 各 国都 陷 入 了 经 06 世 济 衰 退 的 阴 影 之 中 。 对 外 直 接 投 资 作 为 各 国 之 间经 济 联 系 的纽 剩 的 局 面 。所 以 , 合 国 内 有限 的资 源 和 金 融 市 场 的 成 熟 性 ,企 综 业对外投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根 据 前 文 的 实 证 研 究 , D 与 G 成正 相关 关 系 , 且GDP OF I DP 并 国 ,国 内企 业 在 技 术 、 管理 、 品牌 等 方 面 的 竞 争 压 力 显 著 增 加 。
用 E E S软 件 对 模 型 进 行 回 归 ,分 析 结 果 如 下 : VI W
0FDI 一3 . 4 8 . 2 6 GDP = 7 0 +5 2 5 1 -2. 7 1 9 EX+0. 0 6 SAV 2 4 4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的三大机遇等
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的三大机遇等作者:杨杜来源:《销售与管理》2009年第03期第一,金融危机让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价值观重新回归到对企业伦理的反思上,即由原来的埋头做事开始回归价值观,回归到基本的做人伦理和组织伦理,这对中国是一件好事。
第二,从1929年到现在,每次经济危机都是一个产业集中、产业领袖诞生的时代,所以这次危机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领袖的出现将是一个机遇。
第三,在这次危机中,企业开始关注相关利益者的价值了,开始关注产业价值链生态的均衡问题了,这都有利于提升整个中国产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中国过去产业生态是恶化的,是零和博弈时代,企业不关注整个产业价值链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像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就是整个行业恶性竞争和不关注消费者的价值所导致的。
企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企业家黄卫伟我更倾向于认为,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处于准危机状态,或者称为危机的临界状态。
出口这架马车肯定是拉不动了,现在上下都认为中国经济需要保七争八。
如果政策稍微出现一点失误,就是六或六以下,那就可能有大麻烦了。
从此意义上说,这也逼着政府实施政策调整,而这种情况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民企应抓住未来准危机状态的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低于七,那么民营企业也发展不起来,因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增长速度如果太高,就会带来国有企业的大规模扩张,对民营企业也没有好处。
而且,国有企业继续扩张会导致国有利益集团的势力膨胀,利益集团进而“俘虏”政府,使得政府政策不得不迁就利益集团。
最后,政府就会变成无所作为的政府。
这也就是我们这两个月所看到的政府只有在危机状态下才能挺身而出。
因此在准危机状态下,政府可以有所作为,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尤其是民企。
我认为从民企的发展阶段来看,现在到了应该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实现根本性转变的时候了。
机会导向就是什么业务赚钱就进什么业务,例如黄光裕可以进房地产,还可以进证券。
次贷危机后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研究
次贷危机后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研究我国风险投资业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在次贷危机后,风险投资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现阶段,我国的风险投资应该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规避风险,寻找有益于自身的契机。
标签:金融危机;风险投资业;应对措施1 次贷危机后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致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如今次贷危机的影响非但没有消除,反而有了愈演愈烈之势,而且必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全球证券市场受到重创,流动性紧缩,全球经济出现萧条。
而中国的证券市场也于2008年初一路下挫,宏观经济自下半年出现紧缩征兆。
这些都对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恶劣的经济环境中,风险投资如何健康稳定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我国风险投资的案例数环比来看,2008年第二、第三季度都有微幅上升。
但除第一季度大体与去年持平以外,第二、第三季度均远远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同比分别下降32.8%和21.1%。
可见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风险投资的项目数同比出现了明显的递减,但存有复苏的迹象。
从我国风险投资的总投资额来看,2008年第二季度环比增长15.5%,第三季度环比更是高达51.8%,这说明目前投资者投资动机在稳步增强,但与往年相比,第二、第三季度同比分别下降11.4%和6.8%。
可见次贷危机与国内经济不景气还是对风险投资业造成很大影响。
2 我国风险投资行业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2.1 次贷危机造成全球证券市场持续低迷该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对于拥有已上市被投的企业的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在证券市场的泡沫逐渐散去之后,企业的估值回归正常。
但之前要求的必要回报率较高,所以会影响风险资本的安全退出。
再加上前几年是我国风险投资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家风险投资机构都在争抢项目,在造成要求回报率提高的同时,部分风投机构也忽视了对企业合理谨慎的估值,如果被投企业当初被过分高估的话,也增大了风险投资机构安全退出的风险。
金融危机之后的投资方向
金融危机之后的投资方向金融危机如同一场狂风暴雨,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不确定性。
在风暴过后,投资领域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投资者们需要重新审视市场,寻找新的投资方向。
首先,我们要明白金融危机对经济和投资环境造成的影响。
它导致了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等一系列问题。
这使得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市场风险偏好大幅降低。
在金融危机之后,传统的投资领域如股票和房地产可能不再是最理想的选择。
股票市场往往波动剧烈,短期内难以恢复稳定。
而房地产市场在经历泡沫破裂后,也需要较长时间来调整和恢复。
那么,新的投资方向在哪里呢?其一,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在金融危机后,政府通常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刺激经济复苏。
这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项目。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的建设,新能源设施的推广,以及 5G 网络的普及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还能为相关企业带来稳定的收益。
投资者可以通过参与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投资相关企业的股票或债券等方式,分享其发展带来的红利。
其二,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兴产业如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迅速崛起。
这些产业代表着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高成长性。
然而,投资新兴产业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需要投资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风险承受能力。
在投资时,可以选择投资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或者通过投资基金等方式分散风险。
其三,消费升级领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尽管金融危机对消费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但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会改变。
消费升级趋势下,高品质的消费品、健康医疗、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领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例如,高端品牌的消费品、个性化的医疗服务、优质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特色旅游项目等,都有可能成为投资的热点。
其四,资源类投资具有一定的保值增值功能。
在经济不稳定时期,资源的价值往往相对稳定。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分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分析作者:郭康来源:《今日财富》2021年第12期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不但需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的发展路径,还需严格落实金融风险监管工作,将金融创新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并利用风险监管为金融创新提供内在动力。
基于此,通过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策略,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措施,以期为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协调发展提供可靠参考依据,真正为我国金融机构的有序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一、引言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各金融监管部门逐渐认识到金融创新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优化与改革风险监管环节,旨在将金融危机的爆发风险降低至可控范围内。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国仍缺乏健全的金融监管机制,也并未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梳理与总结,因此在市场主体的导向作用下,我国政府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职能与义务,积极拓宽金融创新的发展渠道,实现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之间的平衡发展。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策略(一)通过分散与转移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创新发展分散与转移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重要举措,但实际上金融创新通常仅能针对某个特定的金融风险进行消除,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整体金融风险的分散与转移,尤其在通过新方式生产与组合新事物的前提下,金融体系总体风险被转移的可能性更微乎其微。
对于金融创新较为活跃的时期而言,不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会日益加剧,整个金融行业同样会面临难以分散的系统性风险。
在金融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金融创新极容易导致传统金融业务发生垄断或分工现象,以此对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产品造成一定的同质化影响,无形中增加了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压力。
(二)利用金融风险监管需求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在金融风险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各经济主体逐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与挑战,但金融创新却在某种程度上为各经济主体指明了全新的风险规避道路与途径,在金融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各主体负责人可通过分散与转移金融风险的方式降低风险、减少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
金融危机下中国跨国公司的并购路
金融危机下中国跨国公司的并购路
郭玲
【期刊名称】《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
【年(卷),期】2009(008)012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正深刻改变着全球资金的配置方向和规模.跨国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转折,无论在全球范围还是在中国境内.金融危机以来发生于不断变革的全球格局中的全球并购,"中国元素"变得格外引人瞩目.
【总页数】2页(P88,112)
【作者】郭玲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7
【相关文献】
1.金融危机下中资银行跨国并购分析——以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为例 [J], 刘燚
2.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经济后果研究——基于中金岭南并购PEM公司的案例分析 [J], 王立新
3.2008年金融危机下美国银行业并购动机及绩效研究——以美银美林并购案为例[J], 黎钦
4.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兖州煤业并购澳大利亚菲利克斯 [J], 范舒悦
5.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并购数据库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证分析 [J], 李自杰;李毅;曹保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资策略
后金融危机时代投资策略
程云华
【期刊名称】《企业家》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抢占投资先机伴随着浙江经济的逐渐回暖,浙江投资机构也开始发力,打算在国内经济复苏之际趁早抢占先机,选择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在这个时候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方面,各大投资机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投资领域提前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阶段。
【总页数】2页(P50-51)
【作者】程云华
【作者单位】《企业家》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51
【相关文献】
1.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第二产业投资策略调整研究 [J], 王安;范德成
2.价值投资策略与势头投资策略的超额收益检验 --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检验[J], 魏如山;闫天兵;田明圣
3.通信业投资策略分析TD-SCDMA商用拉开增长序幕——2007年2季度通信业投资策略报告 [J], 夏朝辉
4.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投资者股票投资策略探讨 [J], 许捷
5.价值投资策略与势头投资策略的超额收益检验 --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检验[J], 魏如山;闫天兵;田明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86期2013年第4期Serial No.186
No.4,2013引言
金融危机后,为保证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政府计划推行三个主要政策:一是重新调整经济结构,改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出口市场为鼓励国内需求市场的增长。
二是通过采用新的政策,将目前国内制造业为主的市场改为以服务业为导向的市场,并在随后的几年中,扩大服务市场。
三是跟随全球环保新能源的经济趋势,扩大在中国的新能源市场以取代现在生产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生产方式。
这些政策在生产市场和投资行业都将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有三大投资领域能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回报。
这些领域是保险业、
汽车行业、新能源行业。
本文将对这三大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简要的研究分析。
一、保险业
虽然保险业在中国的历史悠久,但其发展缓慢。
目前,与国际保险业相比,中国的保险业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
仅2005年一年[1],中国的家庭储蓄总额超过140000亿元,以13亿人口来计算,相当于人均1万多元。
而在同一年,总保费收入仅为49270亿元,
人均保费只有379元。
个人储蓄和保费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表明中国的保险业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且在金融危机后,以下几个原因将使得保险业市场需求迅速上升。
第一,人们对于未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悲观情绪还在蔓延,加上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人仍须自行承担失业、医疗和教育的风险,这些都将导致国
民购买保险的需求。
第二,为了刺激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在金融危机后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企业扶持政策,这新一轮的投资将创造大量的财产保险和商业保险的需求。
第三,近几年开始迅速增长的汽车市场也将为保险业带来众多低风险的汽车保险业务。
所有这些市场特点都表明,中国的保险市场将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和盈利空间。
不过,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仍面临着各种挑战,而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未经完全开发和完善的市场制约了保险销售。
首先,大多数销售人员并不了解他们的产品而只是盲目追求销售业绩,因而产生了大量具有高潜在风险的保险产品。
其次,传统的保险公司经营混乱,缺乏有效的理赔支付机制,让整个保险行业在大众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和声誉,从而导致进一步的营销困难。
然而,就像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只要具备了更好的理赔服务和专业的销售队伍,保险业将是值得重视的拥有巨大潜力的未开发市场。
二、汽车行业
此次的全球经济危机使欧美及日本汽车行业遇到了严重的考验。
美国的通用汽车、克莱斯勒和福特,日本的丰田、本田或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以及德国和法国的汽车公司都遭遇了历史性的利润下跌。
然而,
中国的汽车市场前景却一片大好,显示出其特有的活力。
例如,2010年吉利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公司,向着国际汽车市场迈进了一大步。
据中国汽车工业的研究表明[2],自2006年以来,中国的汽车年销售收入中的大部分已从以前的政府或公司采购变为个人购买。
截
金融危机后中国三大投资领域的研究
郭枫叶
(中国农业银行杭州中山支行,杭州310000)
摘要:经过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以后,2008年开始的一系列经济危机几乎使每个人都对未来感到悲观。
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此外,巴西,印度和中国等过于依赖于信贷消费国,如美国,新兴国家也因此遭遇了出口上的滑铁卢。
中国作为一个在全球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国家,不仅受到以上这些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在这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战役中面临其自身的挑战。
针对在金融危机后的中国市场环境,对国内保险行业、汽车行业和新能源行业三个极具投资价值的市场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投资;汽车;保险;新能源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81-02
收稿日期:2012-12-09
作者简介:郭枫叶(1987-),女,浙江台州人,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81——
至2008年9月底,中国个人所拥有的汽车数量已经达到约402万辆,比去年增加了13.71%。
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再加上政府在个人购车上的政策支持,汽车行业将在至少未来的十年内得以蓬勃发展。
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消费者是中产阶层。
出于这个原因,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类型是那些中等价位,大约10万元 ̄20万元的汽车。
然而,中产阶层的收入在短期内不会上升到一个足以负担得起更高价位汽车的数值。
此外,不同于以前的主流消费群体是以三到四人的家庭为单位来购买汽车,那些工作了几年有一定积蓄但仍然未婚的青年将成为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购买力。
这一群体将更倾向于紧凑型或迷你型的汽车。
考虑到这些因素,中长期内,中等价位的紧凑型或小型汽车将会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最畅销的汽车款式。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传统的汽车行业的确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首先,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和石油资源的减少,长远看来现行的汽车市场将会被更环保更经济的新能源汽车所取代。
其次,由于政府会针对汽车消费和生产收取特殊的税款和其他费用,政策将对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
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链尚未成熟,相关技术仍然需要研发和改进,新能源汽车在短期内仍难以取代传统汽车。
而经济危机发生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和刺激国内消费,政府执行了一系列如减免汽车购买税,降低购车贷款的利率等对汽车行业利好的政策,经济危机后的这段时间在汽车行业进行投资仍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三、新能源行业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仍然需要较长的时间,但新能源产业已迫不及待地在中国生根发芽。
众所周知,新能源将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主要途径,许多国家已对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能源进行了重要投资。
根据2007年9月发布的《可持续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3],从2005—2020年,中国面临着水力上130000亿元、生物燃料上2000亿元、太阳能上1300亿元、沼气和风能上1900亿元的投资缺口。
面对大量的资金短缺问题和建立一个在全球可持续能源市场上领先的新能源产业链的目标,政府已大大放松了对新能源产业投资开发的管制,并向社会公众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例如减少新能源公司的税收和向这些公司提供优先的土地使用权。
同时,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是以90%以上的传统能源为主,水力发电、核能等新能源只占不到10%,中国新能源的市场上升空间非常巨大。
在不同类型的新能源中,风能可能是在中国最有前途的一个。
首先,考虑到中国多山地少平原的地理环境特点,适合于开发太阳能的地区十分有限。
此外,拥挤的居住环境使得中国无法效仿一些国家利用居住环境的顶部空间收集太阳能。
而海上风电不但不存在这些问题,还拥有更长的平均生产时间和更多的生产能力,也鲜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其次,尽管水利技术也没有地域的局限,但其在中国已有较长的历史,行业相对已成熟完善,不利于新投资者的进入。
而风能是一种新的技术,市场少有垄断现象。
风能行业也确实有其瓶颈。
主要问题之一是风能技术仍需加以改进以实现更高的利润。
除此之外,本地大型能源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带来的行业竞争也是影响行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政府政策严重控制和影响着投资环境。
尽管这一行业存在着一定的壁垒和竞争,风能市场对投资者来说仍有其特殊的吸引力。
结论
虽然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均造成了可怕影响,中国市场仍然展现了巨大的潜在增长空间,尤其是在汽车、保险、绿色能源,特别是风力发电行业。
考虑到中国在过去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和危机后的经济复苏,这三大市场将在长期内有良好发展。
因此尽管有各种风险因素,汽车行业,保险行业和新能源行业仍是经济危机后可看好的三大投资领域。
参考文献:
[1]赵晓敏.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J].西部财会,2008,(8).
[2]汽车行业数据研究中心,/qiche/.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持续能源中长期发展计划[Z].2007.
[责任编辑陈丽敏]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