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课

合集下载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复习课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复习课学案)

第 1 页 共 7 页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一体化(№.013)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复习课) 设计:许强 2013-3-30【复习目标】1、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了解溶液形成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4、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5、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知识归纳】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合反应:A +B ==AB分解反应:AB ==A +B置换反应:A +BC ==AC +B复分解反应:AB +CD ==AD +CB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得失或偏移) 非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发生电子转移) 离子反应 分子反应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见右图)2、氧化还原反应与离子反应的关系二、氧化还原反应1、定义:①特征: ;②实质: 。

2、五组概念及相互联系:还原剂――――――――――――――――――――――――――→氧化产物(具有强还原性) (具有弱氧化性)氧化剂――――――――――――――――――――――――――→还原产物(具有强氧化性) (具有强还原性)3、表示方法:――“双线桥”法 强强得弱,相反相成①箭头指向: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同种元素)②电子数目: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总数 按反应形式分 按反应本质分 按反应粒子分 按反应的热效应分 按反应进行的程度分 化学反应失去n 个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得到n 个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第 2 页 共 7 页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化合物 纯净物氧化剂 +() (较弱氧化性) 4、规律 (1)守恒律——化合价升高和降低总数 ,电子得失总数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并远离电源和火源。

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碱沾皮肤,用大量水清洗,涂上5%的硼酸溶液。

3.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柜中进行。

4.防止沸腾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或沸石。

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

6、粗盐含杂质主要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需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钡碳先,碱随便,接过滤,后盐酸”的方法。

7、溶液中SO42-检验法是先加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

8、Cl-检验法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Cl-;酸化的目的是防止碳酸银等沉淀的生成。

9.蒸馏是一种分离液-液互溶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瓶和冷凝器。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瓶的分支管口附近,冷凝水的流向要注意逆流。

10.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物质从溶解度低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高的溶剂中的过程。

一般提取后需要分离液体,需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当操作后者时,下部液体从下口排出,上部液体从上口倒出。

11、常见的有机萃取剂是CCl4和苯,和水混合后分层,分别在下层和上层。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CB误差分析法①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②偏大偏小看公式:CB=mB/V4、稀释或浓缩定律C浓B?V浓体=C稀B?V稀体5、CB、ω、S之间换算式:CB=(1000ρω)/M;ω=S/(100+S)6、CB配制一般操作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C.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2.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A.FeBr2与Cl2B.Ba(OH)2与H2SO4C.HCl与Na2CO3D.Ca(HCO3)2与NaOH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6.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u2+、Na+、SO42-、Cl-B.K+、Na+、HCO3-、NO3-C.OH-、HCO3-、Ca2+、Na+D.Ba2+、Na+、OH-、NO3-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D.Ba2+、HCO3-、NO3-、K+8.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在反应中易失电子的物质D.在反应中易结合电子的物质9.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

1.3.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1.3.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堂小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与实质:
1.特征:化学反应中元素有化合价的变化。 2.实质:反应中原子间有电子的得与失或共用了电子对的偏移!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概念: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得失的两种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与单线桥法
生活中的氧化还原反应
有氧运动
光合作用
铁生锈
燃料燃烧
电池放电
高炉炼铁
还原剂
氧化剂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应用
练习2.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反应 式: 2KClO3 = 2KCl + 3O2↑,请用化合价升降的方法分析该氧化 还原反应,找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被氧化 与被还原过程?
学习应用1 判断下列各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且通过分析,
在右圈中画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
分解 反应
2KClO3M=nO22KCl + 3O2↑ 是 CaCO3高=温 CaO + CO2↑ 不是
置C换 复D分解
化合 反应
置换 反应
H2O
+
CaO
点燃
= Ca(OH)2
不是
C + O2 = CO2 是
二、微观探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1.氯化钠的形成过程:2Na+ Cl2 = 点燃 2NaCl
Na
+11
失1个电子
2 81பைடு நூலகம்
+11
28
Cl
+17 2 8 7 得1个电子 +17
288
Na+ Cl-
化合价升、 降的实质 是原子间 电子的得 与失!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必修)1》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 p101.C 2.C 3.CD 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1.D 2.B 3.B 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 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1.C 2.B 3.A 4.BC 5.C6.(1) 不正确。

(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 操作步骤 (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 (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2) 称量(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4)转移至50ml 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铁 粉 过 滤Fe 、Cu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 结晶第二章第一节p29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教学课件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教学课件

结构
核素P100 共价键、离子键P110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 还原剂
二、化学用语
化学方程式(基础、陌生、物质转化) 离子方程式(基础、陌生、物质转化) 离子共存(H+、OH- 、难溶物、氧化还原) 电子式(单质、共价键、离子键) 核素(4数明确)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 版必修 第一册 期末复 习课件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 版必修 第一册 期末复 习课件
21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 版必修 第一册 期末复 习课件
实验安全 易燃品处理、防止尾气污染、固液气药品的安全使用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 版必修 第一册 期末复 习课件
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学期高一化学人教 版必修 第一册 期末复 习课件
四、物质的量的计算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2 g H2的物质的量为1mol B.0.5 mol/L Na2SO4溶液中,SO42-离子的浓度为0.5mol/L C.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A D.1L 1 mol/L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NA
Cl2的制备
原理、装置、净化、干燥、收集或性质实验、检验、尾气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装置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氯水的成分和性质
新制氯水
液氯
定量实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 仪器的选择 • 溶液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 • 配制结果的分析
14
定量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2011北京—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 分数 A.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 B.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 C.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 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

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人教版(2019)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3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铁呈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铁流入钢轨的
裂缝里,冷却后将钢轨牢牢的焊接在一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o

Image
其中还原剂为 Al (填化学式,下同),
被还原的物质是 Fe2O3
小结: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反应物 得失 化合价 电子 变化
反应类型
产物
氧化剂
降低
还原剂
升高
【练一练】
苹果汁是人们喜欢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 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 (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 象发生,说明维生素C具有
2021/1/12
【复习回顾】
1.下列化学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u + Cl2 =点==燃= CuCl2 √ Zn + H2SO4 ==== ZnSO4 + H2↑ √ CaCO3+ 2HCl ====CaCl2+H2O+CO2↑ × Cl2 + H2O==== HCl + HClO √
(4)2HgO=加=热=2Hg+O2↑
氧化剂:HgO 还原剂:HgO
2.(教材P25、第7题)下列反应中,HCl做还原剂的( C ), HCl做氧化剂的是 ( B )。
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12+△H2↑
C.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化学(必修)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 p10 1.C2.C3.CD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 p17 1.D 2.B 3.B4.B5.65 mg/dL ~110mg/dL(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2)Cu2+:0.2molCl-:0.4mol 10.40(M=40 g/mol,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 p19 1.C 2.B 3.A 4.BC 5.C 6.(1)不正确。

(标况下或没有明确O2的状态)(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或氢氧化钠加入水中后,形成溶液的体积不能确定(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或水在常温下是液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1)5%(2)0.28mol/L 8.9.1.42 g,操作步骤(1)计算所需硫酸钠的质量,m(硫酸钠)=0.2mol/L×0.05L×142g/mol=0.56g(2)称量(3)溶解并冷却至室温(4)转移至50ml容量瓶,并洗涤小烧杯2次~3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第二章第一节 p29 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分散系分散质粒子大小主要特征举例浊液>100 nm不稳定,不均一泥浆水溶液稳定,均一饱和NaCl溶液胶体1~100 nm较稳定,均一豆浆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梳理
一、化学的定义
二、物质的性质
物质具有一定的性质,这些性质可以分为宏观性质和微观性质。

宏观性质:可以肉眼观察到的性质,如形状、颜色、闪光等;
微观性质: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需要具备一定的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比重、沸点、熔点、化学性质等。

三、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组成是指物质的内部结构,可以用元素组成语言来表示。

物质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由原子核、电子和质子组成。

四、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是指物质的性质、结构及组成的变化。

1.物质的状态变化
物质的状态变化是指物质从液体到气体,从固体到液体,从气体到固体等不同状态之间的变化。

2.物质的物理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是指物质不改变组成,但其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

物理变化包括分解、熔融、晶化、液化、蒸发、溶解、干燥等。

3.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的化学变化是指物质组成发生变化的现象,也称为化学反应。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 课本所有课后习题标准答案第一章第一节(P.10)1.C 2.C 3.CD 4.略 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 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P.17)1.D 2.B 3.B 4.B 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 )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 8.n(Ca):n(Mg):n(Cu):n(Fe)=224:140:35:2 9.1)0.2mol 2)Cu2+:0.2mol Cl-:0.4mol10.40 (M=40 g/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第一章复习题(P.20)1.C 2.B 3.A 4.BC 5.C 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1L )(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 7.(1)5% (2)0.28mol/L 8.9.1.42 g ,操作步骤略。

铁 粉 过 滤Fe 、CuFeSO 4溶液稀硫酸过 滤FeSO 4溶液蒸发结晶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 2.树状分类法略5.6.BD 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P.33)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 H+阴离子 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 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 4.C 5.C 6.B 7.D8.(1) NaOH=Na++OH- (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 (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课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复习课教案学科:化学年级:高一单元:化学与生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复习化学与生活这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包括常见物质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酸碱中性反应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课,帮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记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酸碱中性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应用。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复习古希腊原子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5分钟)- 讲解古希腊原子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以及对现代化学的影响。

2. 复习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类(20分钟)- 总结各类物质的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复习酸碱中性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现象(20分钟)- 分析酸碱中性反应的原理,讨论常见酸碱物质的性质。

4.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15分钟)- 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进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练习。

5. 小结回顾和作业布置(10分钟)- 对本节课复习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

四、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通过讲解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组织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练习巩固: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件:包括古希腊原子学说、常见物质的性质、酸碱中性反应等内容。

2. 化学实验器材:准备一些酸碱物质进行实验演示。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指定的练习题2. 阅读相关科普文章,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七、教学反馈及改进:1. 教师在课后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反馈。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高一化学复习课: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复习课: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苏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复习课: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苏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复习课: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二.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第一单元知识的复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知识归纳总结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起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重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感觉,重视轻松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能充分认识归纳总结知识的好处。

四.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分析归纳五. 教学过程〔引入〕我们已经学习完了第一单元的知识,即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那么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怎么样呢?是不是都掌握了?有没有缺漏,作业是否做对了,做的时候是否遇到什么困难?你怎么知道你学习的情况呢?通过考试?那考试之前呢?要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的情况,我们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也要进行归纳总结。

〔要求〕请同学准备两个本子:一个叫知识归纳总结本,专门用于每章节后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另一个是错题本,请记录下你每天做错的题目,并用红笔注明你做错的原因,再在后面附上正确答案。

〔内容〕每章节学完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包括以下内容:(1)大的主题;(2)各主题包含的知识块;(3)知识块所含知识点;(4)知识点的运用,相关的例子(案例或例题);(5)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引申补充的知识(注:格式请参照第一章第一单元的归纳总结,并且补充知识点相关的详细内容)〔要求〕每一个知识点必须详细指出(以便复习时掌握完整的知识,防止缺漏),对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如果已经很熟悉(了然于心),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酌情增减――但是,必须指出提示自己有这样的知识点。

如果知识点把握不到位,请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务必弄清楚搞明白。

归纳总结的目的是:(1)帮助你有效掌握所学知识,并且提示你对知识掌握的情况:是否掌握到位,是否有欠缺,是否有所遗忘,是否有错误等并及时补充修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ppt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1课时)》.pptx
=3.01×1023 答:O2的氧原子数为3.01×1023个。
先公式、后数字;标明每一个量的所属;带单位计算。
2020/5/4
17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例题] 注意解题格式
在0.5mol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多少?
解:每个O2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氧 原子数为 N(O)=n(O2)×2×NA =0.5mol×2×6.02×1023mol-1
2.阿伏加德罗常数
规定: 6.02×1023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它是个物理量,其是单位是mol-1,符 号为NA。
NA≈6.02×1023mol-1
2020/5/4
13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感受阿伏加德罗常数 如果把6.02×1023个直径为2.5cm的硬币排
成一行,可以来回于地球与太阳之间240.8亿次
物质的量
微观粒子
宏观物质
(难见、难称量)
(可见、可称量)
2020/5/4
5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物质的量
2020/5/4
摩[尔]
mol
6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含义是什么?符号是 什么?单位是什么?
2020/5/4
7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
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符号为n
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
使用范围: 分子、原子、离子、电子、
质子、原子团、中子等
单位——摩尔简称摩 符号为mol。
2020/5/4
8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物质及其变化(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
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真情境、真问题、真解决、真研究,在 问题中建立思维模型、在任务中运用思维模型
物质及其变化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对系
以日常生活生产中同学们熟知事物为真实情景 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研究为基本线索
建立认知模型
二、单元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
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的认知模型
系 的




酒精分子 水
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分类:
浑浊,静置沉淀 浑浊,静置分层 澄清 透明 均一 稳定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 归纳总结的能力
【倾听 思考】分 散系的分类方法。
1m
10-1m
10-2m 10-3m
10-4m
10-5m
10-6m
10-7m
10-8m
10-9m
1cm 1mm
1um 100nm
的标准对分类的结果的
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思维能力。
分组汇报展示。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类比溶液的 定义,思考 分散系的定 义
分散系根据 什么分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 体系。
根据物质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认识某类物质的性质,以及不同类 别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制备新物质。
认识
物质的分类
认识
物质的性质
制备
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新物质
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制备
三,单元目标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包括答案.docx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课后习题包括答案.docx

《化学(必修) 1》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C2.C3.CD4.略5.乳化原理或萃取原理6.利用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7.不可靠,因为碳酸钡也是白色沉淀,碳酸根干扰了硫酸根的检验。

由于硫酸钡是难溶的强酸盐,不溶于强酸,而碳酸钡是难溶弱酸盐,可溶于强酸,因此可先取样,再滴入氯化钡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或稀盐酸,如果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硫酸根。

第一章第二节1.D2.B3.B4.B5.65 mg/dL ~110mg/dL (1mmol=10-3mol)6.这种操作会使得结果偏低,因为倒出去的溶液中含有溶质,相当于容量瓶内的溶质有损失。

7.14mL8.n(Ca):n(Mg):n(Cu):n(Fe)=224:140:35:29.1)0.2mol2)Cu2+:0.2mol Cl-:0.4mol0.40 (M=/mol ,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0。

)第一章复习题1.C2.B3.A4.BC5.C6.(1) 不正确。

(标况下)(2)不正确。

(溶液体积不为)(3)不正确。

(水标况下不是气体)(4)正确。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也就是分子个数比)7.( 1)5%(2)0.28mol/L8.9.,操作步骤略。

第二章第一节1.②⑧①④⑤⑥⑦⑩⑨2.树状分类法略5.6.BD7.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得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大小在1~100nm 范围。

胶体的应用,例如明矾净水、豆浆加石膏成豆腐、静电除尘、江河入海口易形成沙洲、血液透析、饱和氯化铁溶液用于应急性止血等。

第二章第二节1.水溶液熔融状态电离阴阳离子阳离子H+阴离子OH-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酸根离子H+ + OH-=H2O2.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生成难溶物、易挥发物质、弱电解质3.C4.C5.C6.B7.D8.(1) NaOH=Na++OH-(2) CuCl2=Cu2++2Cl-(3) Fe2(SO4)3=2Fe3++3SO42-(4) Ba(NO3)2=Ba2++2NO3-9.(1) SO42-+Ba2+=BaSO4(2) 2Al+3Hg2+=3Hg+2Al3+(3) CO32-+2H+=H2O+CO2(4) 不反应。

高一化学必修1复习课件1

高一化学必修1复习课件1

4、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 CO32- + 2H+ = CO2 ↑ + H2O;
Na2CO3 + 2HCl= 2NaCl + CO2 ↑ + H2O (2) Mg2+ +2OH- = Mg(OH)2 ↓ ;
MgCl2 + 2NaOH = 2Mg(OH)2↓ + 2H2O
(3) H+ + OH- = H2O; HCl + NaOH = NaCl + H2O (4) Ag+ + Cl- = AgCl ↓ ;

根据反应方向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若下列反应能向右进行,


则氧化性强弱: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强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练习
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D.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2、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D ) A.SO3+H2O=H2SO4 B.2Na+2H2O=2NaOH+H2↑ C.2H2+O2 2H2O D.2F2+2H2O=4HF+O2 3、在氧化还原反应3S+6KOH=K2SO3+2K2S+3H2O中,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硫原子数之比为( C ) A.1 :1 B.2 :1 C.1 :2 D.3 :2
AgNO3 + NaCl = AgCl ↓ + NaNO3
三、离子反应
离子共存问题-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就不能共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 (冷却) 移液 (洗涤) (摇匀) 定容 (振荡) 装瓶 主要仪器:容量瓶(不同规格)
计算 称量
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①配制原理
nB cB V
书写时注意区分符号代表的是溶质还是溶液! ②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
小练习 1、下列溶液中c(Cl-)最大的是: A.65mL 1mol/L的KCl溶液 B.25mL 3mol/L的NaCl溶液 C.20mL 2mol/L的MgCl2溶液 D.10mL 1.5mol/L的AlCl3溶液
蒸发
蒸馏
萃取
分液
实验装置考查 5、下列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D
蒸馏
分液
过滤
方法一 过滤(沉淀洗涤)
固体(不溶) 一液体分离 例:除去粗 盐中的泥沙
操作要点: (1) 一贴两低三靠 (2)沉淀洗涤: 加水,水面高于沉淀, 浸洗三次。
方法二 蒸发和结晶
固体-液体分离 例:食盐溶液的 蒸发结晶。 固体-固体(均 溶)分离 例:KNO3、 NaCl的结晶分 离。 操作要点: ①加热时用玻璃棒不 断地搅动防止热液溅 出; ②发现溶液出现较多 固体快干时撤火,利 用余热将溶液蒸干。
注意区分萃取剂与水的密度大小,确定谁上谁下
综合练习
8.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 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 B 蒸发 C 分液 D 蒸馏 E 过滤 E ①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C ②_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D ③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 (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A ④_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B ⑤_______从氯化钠溶液里提取氯化钠。
6、在相同条件下,与0.5mol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具 有相同的体积的是: A A.1g H2 B.10g O2 C.11g CO2 D.16g CH4
在相同条件下,只要确定其物质的量,就能确定其体积, 与气体组成无关。既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
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配制步骤遵循六字方针:
如钾、钠(用沙子盖灭)等
基础知识考查 布擦干 1.浓硫酸不慎沾到了皮肤上或衣服上,先用 ,再用水冲洗 ,最后涂抹3%~5%NaHCO3 溶液。
硫磺 2.水银滴落在桌上或地上应立即撒上 。
3、辨认安全标识
易燃气体: H2、CH4等 易燃液体: 有机溶剂(酒精、汽油等) 自燃物品: 白磷、镁粉
易燃品
先写几个化学方程式
• 1.实验室制氯气的反应
• 2.氯气与水的反应
3.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人教版 化学必修1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复习课
知识归纳
一.实验安全与操作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三. 离子的检验 四. 物质的量及其换算
五. 物质的量浓度
一、实验安全与操作
1、实验安全措施 易吸水、易潮解、易被氧化的物质:密封存放 受热或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棕色瓶存放在冷暗处 金属钾、钠(易与O2、H2O反应):封存在煤油 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分离和提纯物质就是要除掉杂质。 • 不能引入新杂质,若引入,必须进一 步除去 • 提纯后物质成分不变(该成分的量若 能增多则更好) • 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归纳为“不增、不 减、易分、复原”
4、为了除去硝酸钾晶体中所含的硝酸钙和硫酸镁,先将 它配成溶液,然后加入KOH、K2CO3、Ba(NO3)2等试剂, 配以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制成纯净的硝酸钾晶体,其 加入试剂的顺序: A.KOH——Ba(NO3)2——K2CO3——HNO3 A C B.Ba(NO3)2——KOH——HNO3 —— K2CO3 C.Ba(NO3)2——KOH—— K2CO3——HNO3 D.KOH—— K2CO3——Ba(NO3)2——HNO3
2
NA=N/n=N/(m/M)=N/(1g/28g/mol)
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C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的Na+数为0.02 NA C.标准状况下,11.2L的O2含有 NA个氧原子 D.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3、一般简答顺序为 ①各取少许溶液 ③描述现象 ②加入少许试剂 ④得出结论
操作——现象——结论——原理(题目有要求就写)
9、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 氯化钾。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实验检验其中的 CO32- 、 SO42- 和 Cl- 。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 ①称取样品 ②溶解沉降 ③ 过滤 ④蒸发结晶 (2)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 份,分装在3支试管里: ① 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 无色气体 生 CO32- 离子。 成,证明溶液中有 ② 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 BaCl2 溶 液,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SO42- 离 子。 ③ 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 AgNO3 溶液,可观察到有 白色沉淀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 Cl- 离 子。
遇湿易燃物品:Na、K、电石(CaC2)等
腐蚀品
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NaOH固体等
有毒品
氧化剂
CO、氰化物(KCN)、钡盐、汞(Hg)、 铅(Pb)等 KMnO4、过氧化物(H2O2、Na2O2)等
小练习2、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 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是( ) A
3、下列物质中可以较大量地随身携带乘车、船 或飞机的是( ) D B.高锰酸钾 A.硝酸钾 C.硫黄 D.硫酸钾
四、物质的量及其换算
万能恒等式
m n = M
n =N A
V =V m
=cV
阿伏伽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 V1
n1
V2
n2
NA :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 表示:1摩尔含有约 6.02×1023个粒子
(实际上是个精确值,为了计算方便取用近似值)
Vm:只能用于气体物质。单位:L/mol 受温度和压强影响,具体数值会有所不 同。 标况(S.T.P.)下, Vm=22.4L/mol
三、离子的检验(取少量)
化学方程式 被检验 检验试剂 实验现象 离子 SO42- 稀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 Na2SO4+BaCl2=
BaCl2溶液
不溶于盐酸
BaSO4↓+2NaCl
CO32-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产生气泡(无 Na2CO3+2HCl= 2NaCl+H2O +CO2↑ 色无味), 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六防”: 防爆炸、防爆沸、防失火、防中毒、防倒吸、防污染 (练习册P3)
小练习 C 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可以放在棕色广口瓶中 C.酒精应密封存放,并远离火源 D.白磷不易挥发,不需密封存放
解析:A.浓硫酸易吸水,应密封存放 D.白磷易氧化且着火点低(40℃)
方法三 蒸馏
(1)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 棉网,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 烧瓶的支管口处相平。 互溶混合液体(沸点 (2)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 相差30℃以上) 低保证冷凝液自然下流,冷 例: 却水与被冷凝蒸气流方向相 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反。(下进上出) (3)烧瓶中放入沸石或碎 瓷片,以防暴沸。
蒸 馏 烧 瓶
• 3. 不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如 CCl4不与I2 反应
常见的萃取剂: 四氯化碳、汽油、苯、甲苯
(注意与水的密度比较)
小练习:6.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实验中,不能用作 B 萃取剂的是: A.四氯化碳(CCl4) B.乙醇(酒精) C.苯 D.汽油
7.用汽油萃取碘水中的碘后,显紫红色的是 ( ) A A.上层 B.下层 C.中间 D.无法确定
粒子数(N)的比较
1、对于amolH2O和amol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A.分子数相同 B.原子数相同 C.体积相同 D.密度相同
①先分析题目给出的化学式是哪一种粒子类型 ②题目要求的粒子数的比较,是哪种粒子类型的比较 ③给出的化学式代表的粒子类型跟问题的粒子类型之间有什么联系 (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
①解题思路:要除去的离子 ↓ 加入的试剂(过量) ↓ 新引入的试剂 …… ② Ba(NO3)2在K2CO3前加入, 可确保将多余的Ba2+除去。 ③最后加入HNO3,以完全除 去KOH和过量的K2CO3。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提 纯方法 过滤 适用范围 举例
不溶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食盐提纯(除去其中泥沙) 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用海水制盐 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 用海水制淡水 合物的分离 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 从碘水中获取碘 剂中溶解度不同 分离互不相溶、密度不 同的液体混合物 分离油和水
摩尔质量的计算
5、已知3.2g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3.01 ×1022,此 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 A.64g/mol B.64mol C.64g D.32g/mol
M=m/n=m/(N/NA) =3.2g/(3.01 ×1022/ 6.02 ×1023mol-1) =64g/mol
气体摩尔体积(Vm)的计算
玻璃棒在刻度线上引流
④洗涤 洗涤液未注入容量瓶中 ⑤定容 ⑤振荡 ⑥装瓶
Cl-
AgNO3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AgNO3 + HCl = 稀硝酸 不溶于硝酸 AgCl ↓ + HNO3
1、 原理 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 密度等)或化学性质(生成气体↑、沉淀↓等特殊 现象)进行检验
2、离子检验的鉴定原则 试剂取少量,固体配溶液, 步骤最简单,规范答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