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的用药特点
藏药介绍

藏药组方配方特点对很多人来说,西藏和藏医药都充满了神秘。
因为她太遥远,几乎使人可望而不可及;还因为她太陌生,以致在脑海里很难找到太多关于她的记忆。
然而,正因为这样,西藏和藏药才富有魅力,使人渴望走入她的世界……藏药在医理和组方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藏族同胞游牧的特点,加以上牛羊肉、酥油等油腻难消化之物为主食,故使得藏区肝胆、肠胃疾病较为常见多发。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藏医才能在《四部医典》的理论基础上创制出流传千古的藏药名方验方。
藏药在用药方面也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在海拔2500米--5000米一带的高山、裸岩、灌木丛地带生产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虫草、西藏延龄草、胡黄莲、天麻雪莲、红景天、高原灵芝等。
这些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雪域药材,不仅纯净无污染,而且药效特别好。
藏药独特的炮制方法赋予了药物奇特的疗效和意想不到的威力。
藏药的炮制方法就有热制、冷制、猛制、精制等多种。
不严格遵循传统炮制工艺,药品的疗效往往就会大打折扣。
由此,你不难理解为何同一产品由不同厂家生产其疗效往往也不尽相同。
藏药的炮制加工藏医历来就非常重视藏药的原材选料,在藏药药材的炮制中,对矿物药材的炮制最为神奇。
通过特殊的炮制方法,铁屑在植物药水中浸泡3-5天,就会变成黄泥一样的物质。
黄金经过炮制后,也能变成黑色的金炭,成为珍宝类药物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各种名贵藏药的炮制炼术的工序十分严谨,是一项高难度技术。
特别是制造甘露精华之王“坐台”的炼丹工艺技术。
已有两千多年的炼丹历史来看,能炼出“坐台”的人物,只有少数最有历史影响的名医。
西藏和平解放前,在拉萨藏医院和药王山的极少数名医才能炼出“坐台”,其余全藏区都已失传。
西藏和平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少数民族的医药卫生事业,长期给予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使藏医药医疗设施条件和生产加工条件有了很大发展。
全藏区的藏医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起来,面临失传的这项绝技很快就得救,并在全藏区逐步建立藏医医疗机构的同时,各种制药工艺技术通过培训、进修、师带徒、邀请交流等各种手段继承下来。
藏药的用药特点

藏药的用药特点藏药的使用和藏医的理论体系是紧密结合的。
藏医将“龙”、“赤巴”、“培根”三因素所引起的疾病都归结为“寒症”、“热症”两大类型,藏药方剂亦按其性质将药区分为“热性”、“寒性”两大性能。
藏医在治疗“寒症”时用“热性”药,治疗“热症”时用“寒性”药。
藏药按性、味、效分类,按八性、六味、十七效来分类。
八性将藏药分为轻、重、润、糙、锐、钝、凉、热八种性质;六味将藏药分为甘、酸、苦、辛、咸、涩六种味道。
他们认为,甘可滋补,酸助消化,苦可降火利胆,辛能除湿去寒流,咸能温胃去虚,涩可调合诸味;十七效将藏药归纳出柔、重、温、润、稳、寒、钝、凉、软、稀、干、干枯、热、轻、锐、糙、动等十七种效能。
如“龙”病中有一种病的性质属“轻”,表现为心神不定,神情恍惚,藏医则采用“重”效能的药物去治疗。
余此类推。
藏药治病多采用数药合成,很少使有单方。
许多药方配药都在25种以上,有的甚至高达七八十种、一百多种。
如”骂奴稀汤”多达130味”,然纳桑培”配方多达70味。
每个方剂的名称大都是主药加方药总味数合成。
如“然纳桑培”中“然纳”是珍珠,“桑培”是70,译成汉语即”珍珠七十”。
藏药在使用上大都有副品或代替品。
为了解决珍贵药源不足的问题,藏药除本名正药外,特规定了与此药性质、类别相同、相近的副品或代用品。
正品用”却”注明,代替品用“慢恩巴”注明。
藏医用药讲究调伏增效、适当配制,即各类药物适配对治。
根对治骨骼病,枝对治脉络病,茎对治肌肉病,叶对治六腑病,叶液对治骨髓病,芽对治骨血精液病,花对治眼病,果实对治内脏病,尖对治头部病,外皮即树干下部之皮对治皮肤病,韧皮治筋病,树脂对治四肢病。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性、味、效,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藏医非常重视藏药的加工与炮制。
《协据》记载,藏药的采集加工应做到“适地采集,适时采集,干燥拣选,分清陈旧,炮制去毒,调伏增效,适当配制”等工序。
药物分别生长在雪山、高山、凉爽、温暖、具有日月光华之力的地方,要采集色鲜味艳、没有被虫蛀咬,没有被火烧焦,没有被大自然损伤,没有被阳光、阴影、水所害,适时稳固生长,根大而深,向阳生长的药物。
民族医药特色汇报材料

民族医药特色汇报材料
《民族医药特色汇报材料》
我国是一个拥有丰富民族医药资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医药传统和特色。
以下是关于民族医药特色的汇报材料:
一、藏医药特色
藏医药源远流长,结合藏族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医疗体系和诊疗方法。
藏医药强调平衡治疗,注重调整人体气血和脾胃功能,使用大量草本植物和动物药材进行治疗。
二、苗医药特色
苗族医药历史悠久,擅长采用苗药、汤药、膏药等方式进行治疗。
苗医药注重辨证施治,尊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擅长针灸和草药疗法。
三、壮医药特色
壮族医药以土法取药、水煎服药、风培直接药等为主要特征,善于运用当地的药材和资源进行治疗。
壮医药讲究药食同源,注重饮食起居和治疗结合,对于调养和保健也有丰富的经验。
四、哈尼医药特色
哈尼族医药擅长采用土法、水煎、沸煮、炒茶等方法,注重保健和治疗结合。
哈尼族医药在云南省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特色药材和特色治疗方法备受关注。
五、维吾尔医药特色
维吾尔族医药注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擅长使用当地植物药材和中药饼剂进行治疗。
维吾尔医药还注重身心健康的平衡,强调饮食和饮水的安全卫生。
以上是关于民族医药特色的汇报材料,每个民族医药都有其独特的特色和价值,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宝贵的医药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藏医药理用药特点

藏医药理用药特点
藏医药理用药的特点
藏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藏医药理用药的几个显著特点:
1. 天然草药
•藏医药理用药以天然草药为主要药物来源。
•藏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草药种类。
2. 药物种类丰富
•藏医药理用药涵盖了许多不同的药物种类,包括草本药、矿物药、动物药等。
•不同类别的药物各有其特殊的功效与临床应用。
3. 中医与藏医药理念融合
•藏医药理用药是在中医理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了中医药理论体系。
•藏医药理念注重平衡、整体观念,强调身心相互影响,与中医理念相互融合。
4. 辨病辨证用药
•藏医药理用药注重辨别疾病的特点,根据不同疾病的体证辩证,针对性地选用药物。
•个体化用药是藏医药理用药的重要特点。
5. 综合治疗手段
•藏医药理用药注重综合治疗手段,包括内服、外用、穴位疗法等。
•药物治疗常与其他疗法结合,形成综合治疗方案。
6. 食物疗法
•食物也是藏医药理用药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饮食调理,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与预防疾病的目的。
7. 个体特异性
•藏医药理用药注重个体的特异性。
•根据个体的不同体质、年龄、性别等特点,合理选用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以上是藏医药理用药的几个显著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藏医药在临
床实践中有独特的优势与价值。
藏医药理用药特点(一)

藏医药理用药特点(一)
藏医药理用药的特点
1.##悠久的历史
–藏医药理用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藏族。
–经过长期的实践,藏医药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药物治疗方法。
2.##综合性治疗
–藏医药理用药不仅关注病症,还考虑了整体的身心健康。
–藏医药采用综合性治疗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按摩推拿、针灸疗法等。
3.##药物多样性
–藏医药理用药中使用了许多天然草药,如藏红花、龙胆草、金银花等。
–这些草药根据不同的病症组合使用,既有单味药也有复方药。
4.##个体化治疗
–藏医药理用药重视个体化治疗,强调因人而异。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注重病因治疗
–藏医药理用药注重病因治疗,追求根本解决问题。
–医生会通过综合辨证施治,寻找病因所在并针对性治疗。
6.##疗效温和安全
–藏医药理用药疗效温和安全,少有副作用。
–大多数药物是天然的植物或动物提取物,疗效渐进,不会对身体造成过大负担。
7.##强调调节平衡
–藏医药理用药强调调节平衡,包括平衡体内的阴阳、五行、元气等。
–通过调整身体各系统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8.##融合现代医学
–藏医药理用药不排斥现代医学,而是在传统基础上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针对一些疑难病症,藏医药可以与西医诊断和治疗进行配合。
以上就是藏医药理用药的一些特点,这种独特的医疗方式对于保持身体健康、治疗病痛具有积极的作用。
【丹增平措谈藏医药】 米切尔 扎西平措

【丹增平措谈藏医药】米切尔扎西平措为什么藏医药在治疗心脏病、胃溃疡、风湿性关节炎和妇科病等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法和明显的疗效?日前,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副院长丹增平措率领藏医药专家在北京义诊时,就藏医药的历史和诊疗特色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藏医学理论独树一帜早在公元前几世纪,藏族的祖先就在实践中认识到“有毒就有药”的道理,对一些动植物及矿物的医疗作用有了初步的鉴别。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了大批医书、医疗器械和百工技艺人员,其中也有医生。
由此,内地医学第一次传入西藏。
公元8世纪,藏医宇妥・元丹贡布等人用了10年的时间,在吸收了原来藏医学著作的基础上,又吸取了古印度、波斯医学,编著成著名的古代藏医巨著《四部医典》(共56章,约24万字),使藏医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基础。
《四部医典》第二部《论述本集》,专门讲述人体解剖、生理、病因、病理等问题。
1703年,在摄政王第司・桑结嘉措主持下,名医、画师们根据《四部医典》的内容,绘制成一套《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共79幅),形象地说明了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人体解剖结构、病因症状、诊断医疗、药物种类、饮食起居等内容。
藏医有自己的一套医疗理论,认为人体内存在“气”、“火”、“水土”三大因素,又有血、肉、骨、精、脂肪、骨髓和饮食精微七大物质基础,还有大便、小便及汗三种排泄物。
人体的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物质基础及三种排泄物的运动变化,矛盾统一在体内,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如果这三者之间比例失调,则疾病生。
藏医重要诊断方法――尿诊切脉、观舌、看指甲是藏医的主要诊断方法,尿诊则是更为重要的一种诊断方法。
藏医认为,人体的尿液来自摄入的饮食,因而尿液的性质与饮食的种类及其所含水量、色素等关系密切。
藏医要求,患者在验尿的前一天,晚餐不得食用酥油酪浆、不饮茶、不饮酒;晚上不要过度劳累,包括避免性生活,要保持安静,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供检验用的尿液应该是清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标本最有诊断价值。
藏药与中药的区别

藏药与中药的区别
中药和藏药都是中华民族医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理论上讲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中医是二元论,药理是四元五味,而藏医与中医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藏药也较有独特性。
藏医的理论主要讲究药物的生长、性、味、效与五源(水、土、火、风、空),另外,讲性、味、效是临床用药的理论基础。
藏药的药味有六种:甘、酸、咸、苦、辛、涩等,其中以苦味为药物效果最佳。
如蒂达藏药的独特,一般是全草入药(整个草药入药),而且是阴干,所以它的高效的药物成份没有被破坏。
另外由于藏药一般生长在海拔3800多米的雪峰上,所以药物没有被污染,药物的有效成份没有受到其它物质的干扰和破坏,所以它的药效比中药还要见效快。
另外,藏药治病的最大特点是直入病灶,直接抑制病毒,从机体根本上去治疗。
藏药的采集与中药也不同。
中药是跟着季节去采集,而藏药是在药材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时采集。
全草类一般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采集,所以在入药时发挥的药效也最高,因此在治疗疾病上有极佳效果。
藏医药治疗高血压有什么特色?

(1)控 制 血 压 的 同 时 能 够 明显 改 善 症 状 。 以
二 十五 味珊 瑚丸 为例 ,服用 后 除能够 平稳 调节 血压 之
外 ,还可 以改善 高血压 引起 的头 晕 、 眼花 、肢体麻 木
等症状 。西藏 自治区藏医院及成都军 区总医院使 用西藏
藏药 中治疗 胃病 的 品 种 很多 ,且 都各具 特色 。
特别 是对 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更甚 ,必须终 身用 药。恰 当有 效的降压治疗不仅可 以稳定血压 、减轻症状 ,同时 可以防止心 、脑 、肾等严重并发症 的出现 ,特别 是预防
中风 的发 生。
在藏区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 ,针对 高血 压治疗 的药 品主要有 七十味珍珠丸 、二十五味珊瑚丸 、二 十五味珍 珠丸 、十八 味降香 丸 、二十味沉香丸。 藏医药对高血压病 的治疗是很有讲究 的 ,一般根 据 患者血压及其 它症状 ,结合药
自治 区藏药 厂生产的二十五味珊瑚丸治疗高血压 ,均取
得 了预期疗效 。
( 2)在血 压控制 、稳 定 ,症状 改善后 ,藏药可 以 逐 渐减量 ,治疗后期 几天服用 1t即可 。但 正在服用 的 5 L
西药 不能随便停 用 ,是否调整可咨询主治医生。
( 3)可预 防心脑血 管病 的发 生 。七 十味珍珠丸 作
或疏通经络 的药 品。如此配伍 ,则效用 更佳 。如果用藏 药配伍治疗疾病 ,最好选用 同一个厂家生产 的药 品。
久治不愈 可否 服用藏药
高 如元 :听说 藏 药治 胃的药很 好 。我有 胃病 1 0多年 了, 医院 诊 断 为 胃溃 疡 , 以 前服 用 过很 多 药 . 物 ,效果都 不明显。近来 由于天气变冷 ,饮食上稍不注
藏药矿物药的分类和炮制特点

2 藏药矿物药的应用
瑚等 4 2 种 ;可熔性珍宝在火 中烧时就会熔化 ,如金 、银等 1 5 种。 ( 2 ) 石类药 物。 这类药物也分为不熔和可熔两类。 可熔药物 如银 矿石 、 铜矿石 等 1 4种 ; 不 熔药物如赭石 、 赤 石脂 等 4 8 种。 ( 3 ) 土类 药物 。 这类药物分为 自然和加工炮制两类 。 自然土类药
术m 。 有很多珍贵i 豉 成药是 以矿物原料直接命名的 , 如二十五 味 珍珠 丸、 二 十五味珊瑚 丸 、 二十五味松石丸 、 七十味珊瑚 丸、 七
十味珍珠 丸等 , 因疗效显著 , 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 深受广
大 患 者 的欢 迎 。
高原特产 , 多数药物沿用至今 。《 晶珠本草》 是 收载藏药最多 的
藏药矿物药 的分类和炮制特 点
仁 青 当知 , 陈玉德
( 甘南州卫生学校 , 甘肃 合作 7 4 7 0 0 0 )
摘
要: 藏 医药作为重要 的民族 医药, 以其独特 、 显著 的疗效为各族人 民的健康 和民族 的繁 荣昌盛做 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
深入研 究近年来藏药矿物药方面文献报道的基础上 , 探讨藏 药矿物 药的使 用、 分类、 炮制 工艺特点 以及 药理作用。
一
3 藏药矿物药 的分 类 藏药 把原药分 为三大类 : 即植物药 、 动物药 、 矿物药 , 其 中 矿物类分为 : ( 1 ) 珍宝类药物。这类药物分为上 品珍宝和普通珍 宝, 有不 熔、 可熔两类。不熔性珍宝在火 中烧也不熔化 , 如玉、 珊
部大典 , 被誉为藏族 的“ 本草纲 目” 。随着历史的发展 , 藏 医药
藏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藏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摘要】大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已经不陌生了,腰椎间盘突出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应加以重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而引起的骨科疾病,不同病因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其治疗方法也各异。
因此对了解腰椎间盘突出原因以及藏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加以重点介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白脉病藏医治疗保健方法1西医1.1病因及诊断理论一般人在30岁以上,椎间盘各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变,退变的腰椎间盘纤维变性,弹性减低、变薄、变脆、髓核脱水、张力降低。
在体育活动、外伤或劳动中,局部遭受撞击或损伤,或在腰肌尚未充分打开情况下的扛抬或举动重物等均可引起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
患者并无明显外伤史,只是在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秘结、用力屏气时发生,潮湿及阴冷的气候或环境也可诱发。
1.2病状及体征1.腰部疼痛: 几乎所有的患者均有这种表现。
疼痛范围较广泛,但范围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续性的钝痛最为常见,平躺时疼痛可减轻,站久及坐位时,这种疼痛会加剧。
2.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 下肢放射痛主要沿着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背部。
疼痛性质呈放射性刺痛为主,严重者可出现电击样疼痛。
下肢放射痛可以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亦可能在腰痛症状出现后出现,或者这两种症状同时出现。
3.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 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与疼痛相伴出现,麻木或感觉减退的区域与受累的神经相对应。
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或发冷、患肢温度降低,特别是脚趾末端最为明显。
4.肌力减弱或瘫痪: 在突出的椎间盘严重压迫神经时,可导致肌力减弱甚至瘫痪。
一般表现为伸或屈拇力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足下垂。
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时,腰腿痛的症状可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休息一段时间后可缓解,再走又会出现同样的症状。
5.马尾神经症状: 此症状基本和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有关,如出现椎管的骨性狭窄或椎间盘突出物大,都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的针刺样疼痛、麻木,排便、排尿无力,男性可出现阳痿,女性也可出现小便失禁。
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分析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21 Vo1.21 No.28190投稿邮箱:zuixinyixue@·民族医药·藏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用药规律分析吉先才让1,万玛太1,昂青才旦2,关确多杰1(1.青海省藏医院 脑病科,青海 西宁 810007;2.青海省妇幼保健院,青海 西宁 810000)0 引言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等靶器官损伤的最高危的原因。
它也是许多并发症的诱发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高血压也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多发病。
藏医学具有独具特色的治疗方法和全面完整的高血压理论框架,为查隆病的范畴,是定位在查隆病演变过程中早期临床体征表象,有无症状者及体质等因素分型为隆型、查巴型、培根型、混合型。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早期临床治疗中,藏药长时间应用其疗效显著、作用时间长、无毒副作用等的特点,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这些年来,藏医药在研究高血压治疗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基于藏医药药物性质理论的研究尚不多见。
藏药的临床用药物特点和用药规律尚不明确。
基于味性化味藏医基础理论,分析藏药应用临床治疗高血压的用药规律和探索起效机制。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
收集本院于2019年3月份到2020年3月份经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治疗的患者共257例,本实验经过医院伦理会认证并使得患者知情同意。
得到批准后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药物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1.2 诊断标准。
藏医诊断是根据《四部医经》和藏医新著《藏医新编》所诊断的“查隆”病证作为判断的标准。
西医的诊断是根据《中国血压防治指引(版本8)》作为判断依据,即在不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下,采取隔天3次的血压测量,在收缩压大于140 mmHg 或者舒张压大于90 mmHg 的情况下,则判断患者为高血压,如果患者的收缩压大于140 mm ,而舒张压小于90 mm ,则判断患者为单纯性的收缩压类型的高血压。
藏医药理用药特点

藏医药理用药特点
藏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用药特点。
1. 注重整体调理:藏医药注重人体内部的整体调理,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气、脉、肉、骨等不同的部位和器官,这些部位和器官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整体,彼此协调、相互促进。
因此,藏医药在治疗疾病时,常常从整体出发,通过调理气、脉、肉、骨等不同部位和器官,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强调因人制宜:藏医药强调因人制宜,认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疾病时,藏医药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注重药物天然性:藏医药注重药物天然性,认为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矿物等都可以作为药物使用。
因此,藏医药在治疗疾病时,常常使用天然药物,如藏红花、藏紫草、藏柴胡等,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强调炮制加工:藏医药强调炮制加工,认为经过炮制加工的药物才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藏医药在治疗疾病时,常常对药物进行炮制加工,如将藏红花、藏紫草等浸泡在酒中,以增强药物的疗效。
世界瑰宝神器藏药——超赞模板

原理
藏医药的理论体系
赤巴:具有火热的性质,也是负责人体内脏机能活动
的一种因素,具有中医"火"行的性质。这是一种生 理活动所需要的火或热量,与病理上的火邪不同。
赤巴的特性是:热、轻、臭、泻、湿。
赤巴型特点:容易口渴、饥饿。体型和身材属于中等、 匀称,人也聪明,但表现有些骄傲。怕热,手心出 汗,特别注意背疼的情况。
无论是藏医药还是藏文化都需要我们或者后代去学习、了解。学医 者是要将藏药推向全球医药学领域,而其他的学子是要将藏文化的 所有特点传播和展现于他们去往的地方。
总结
藏医是具有悠久历史、独具特色、
疗效显著的一门科学,是藏族人民 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与各种疾病长 期斗争所形成的民族医学,是中华 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 它与诸多先进的医疗体系相借鉴和 结合,并将更好地为藏族人民和世 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区别
入藏药的青藏高原生长的植物有191科682属2085
种,主要集中在海拔3800米以上的地理环境中。青 藏高原的藏药材,由于生长在平均海拔3500-5000 米、高寒缺氧、昼夜温差大、强紫外线的特殊生态 环境,造成了其高活性、高含量、低污染、药力充 沛的特性。
目前,国内对藏药材予以高度关注,并形成了世界
西藏和平解放以 后,藏医药事业 步入了一个崭新 的时代,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
历史渊源
现存 最早的藏医药著作 《月王药诊》
从内容分析,它是以中医药学为蓝本,把藏医的
经验和藏医的理论增编进去,同时又吸收了天竺 医药学的内容和理论。
是现存最早的藏医药著作,记载药物780种,其
中植物药440种,动物药260种,矿物药80种。
原理
藏医药的理论体系
藏医理论体系是“三因学说”,其核心
藏药的用药特点

藏药的用药特点
刘德和;陈丽萍;边巴顿珠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02(000)005
【摘要】@@ 西藏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周边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伊朗等国家和地区,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博采众长的医药学理论体系。
西藏原为一个政教统一的民族,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和尼泊尔的医药学传入西藏;随着文成公主嫁入西藏,汉地的中医中药学也随之传……
【总页数】3页(P266-268)
【作者】刘德和;陈丽萍;边巴顿珠
【作者单位】烟台中亚药业公司,山东,烟台,264000;烟台中亚药业公司,山东,烟台,264000;西藏聂拉木臧药厂,西藏,聂拉木,858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基于药品标准的藏药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研究 [J], 邝婷婷;江道峰;孙铭;王张;祝晓起;唐妍泓;曹梦蝶;曾勇;贾敏如;张艺
2.保护藏药资源,提升藏药质量——访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菊芳 [J], 王霞
3.藏药波棱瓜子药理活性及其在藏药方中应用研究进展 [J], 陈静;色珍;旦增曲培;格桑顿珠
4.自主创新推动藏药产业化进程——奇正藏药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奇正藏药公司 [J],
5.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中獐牙菜藏药材名称的探讨 [J], 刘珂忻;刘学良;韩达斌;陈鹏;俞雅琼;刘海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药用药指导

藏药用药指导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
藏药历史上有许多经典著述,成为今天研究藏药的主要文献和藏药种类发展的历史记录。
《月王药诊》是较早的一部藏药史籍,收载的药物包括植物类440种、动物类260种、矿物类80种,其中300多种药物为青藏高原特产,多数药物沿用至今,如螃蟹甲 、伞梗虎耳草、耳草、囊距翠雀、船形乌头、喜马拉雅紫茉莉、纤毛婆婆纳、水柏枝、翼首草、毛瓣绿绒蒿、蓝石草、乌奴龙胆、山莨菪、樟牙菜、青稞、熊胆、牦牛酥油和糌粑等。
《晶珠本草》是收载藏药最多的一部大典,涉猎广泛,有着浓郁的藏民族特色,被誉为藏族的《本草纲目》,该书收载的药物种类有75%为现今所用,其中30%属藏医专用,据统计,涉及1200个基原动、植物种。
现代藏药应用的地域,除西藏自治区以外,还包括青海、四川、云南和甘肃等省所属的一些藏族自治州和自治县。
青藏高原是藏药的主要产地,据有关单位的调查,藏药资源有2436种,其中植物类2172种、动物类214种、矿物类50种。
青海占据着青藏高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广大地区,据调查,省内有药用资源1294种,其中植物类1087种、动物类150种、矿物类57种。
全省常用的几百种藏药中有70%采自青藏高原,据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调查,全州有藏药资源1000多种;甘孜州1127种中药资源中有23%为藏医所用。
经 营 主 要 品 种心脑血管疾病 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珍珠丸、珊瑚七十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八味沉香丸、十五味沉丸、二十味沉香丸、三十五味沉香丸、十八味降香丸、十一味甘露丸,二十五味余甘子丸等。
消化系统疾病 仁青常觉、仁青芒觉、坐珠达西、二十五味大汤丸、加味黑药丸、十五味黑药丸、大月晶丸、六味木香丸、石榴健胃散、智托洁白丸,六味能消丸,石榴日轮丸、十味青蓝散。
论天然药物化学在藏药研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

论天然药物化学在藏药研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翁裕馨【摘要】本文综述了天然药物化学前沿的一些技术、藏药研究开发的现状与不足以及天然药物化学在藏药新药开发中的思路,强调了天然药物化学在藏药研究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1(008)003【总页数】2页(P71-72)【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藏药;研究开发【作者】翁裕馨【作者单位】青海大学医学院,西宁,8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藏药是我国传统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药用记录的藏药达2294种,其中常用300多种,植物类200余种,占70%,动物类40余种,占12%,矿物类40余种,占14%,和中药交叉使用的药材就有274种[1]。
藏药在青藏高原地区有着雄厚的应用基础和悠久的历史,在治疗胃下垂、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八母病”、水肿病等方面独具特色。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传统的藏药在生产、加工炮制、研究开发上较为混乱[2]。
当前,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藏药进行系统整理和发掘研究。
天然药物化学中的研究思路和手段对藏药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藏药的用药特点藏药的使用与藏医理论体系紧密结合。
藏药治病多采用复方,很少采用单方,许多药方都在25种以上,有的高达70~80种,100多种。
藏药在医理和组方方面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根据藏族同胞游牧的特点,加上以牛、羊肉,酥油等油腻难消化之物为主食,故使的藏药在治疗肝胆、肠胃疾病方面名方、验方也就比较多。
藏药在用药方面也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山、裸岩、灌木丛地带生产着数百种珍贵药材,如冬虫夏草、西藏延龄羊、胡黄连、雪莲、红景天等都是生长在高寒缺氧地带的药材,受西藏自然条件及民族习俗的影响,藏药组方中常大量使用矿物药,金、银、铜、铁和珊瑚、玛瑙皆可入药[3]。
2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上的突飞猛进早期老一代天然药物化学工作者在研究药物时所用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是采用溶剂提取,然后用分步结晶法、精馏法或升华法来得到单体化合物,这样得到的单体化合物的纯度往往不高,而且常常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藏医药理论及用药特点

藏医药理论及用药特点
吕剑涛;王昭霞;唐学玺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2008()1
【摘要】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有悠久历史,一直是在吸收外来的医学精华,采众家之长,与本地的医药学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藏医药具有独特的药物炮制、药物应用特点。
【总页数】2页(P170-171)
【作者】吕剑涛;王昭霞;唐学玺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烟台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1.4
【相关文献】
1.迪庆藏医用药特点初探 [J], 何丹;杨梅;胥筱云
2.基于现代药理研究的余甘子藏医药理论分析 [J], 梁文仪;陈文静;吴玲芳;李师;崔雅萍;亓旗;张兰珍
3.藏医药理论的形成和用药特点 [J], 吕剑涛
4.张锡纯辨证施治脑中风病的理论及用药特点 [J], 孙永宁
5.王清任的气血相关理论及用药特点 [J], 张海啸;杨叔禹;曹洪欣;史载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藏医基础知识

1、藏医学怎样认识病因?藏医学把疾病发生的原因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类:一般病因为李节(天气变化)、饮食起居、中毒、前世罪孽等;特殊病因为房事过度、饥饿、失眠、空腹劳动过度、长期营养不良、暴怒。
饮食因素如过食辛辣、油膩、肉类、酥油、酒、豆、桃、脂肪、焦腐等等;过度饮用山羊奶、乳酪、冷茶、凉水等等皆是发病的外因。
2載医艾烤疗法是怎样的?艾灸疗法是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该疗法是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斷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之日臻完善。
《四部医典》第4部第21章就是专门介绍火灸法。
灸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艾绒随身带,大部分病症必施灸疗。
藏医灸疗的精华则是化脓灸。
藏医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在选穴、适应症、禁忌症、方法上和中医有不同之处,对某些疾病有非常显著之疗效。
3艾炷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在秋季择吉日采集艾叶,反复捷打,使之茎斷而叶不斷,揉搓成圆锥状。
用于关节者,大小如拇指:用于头部和四肢者,大如小指尖;用于脉窍者,大小如羊粪粒或制成条形;用于凛病或痞块者,大小如诃子;用于小孩胃部者,大小如豌豆。
4艾灸穴位的分类州怎样的?藏医艾灸穴位可分为二大类,即根据病人自诉疼痛部位选穴,也就是阿是穴;第二类是医生根据五脏六腑所特定的穴位选取。
常用穴位《四部医典》载有71 穴。
5藏医艾烤疗法的适应症有哪些?凡用其它方法不能治疗的疾病,灸法一般可收效,即谓之“药之不及,必须灸之”,《四部医典》云:“可施火灸疗法之病症,食积火衰浮肿水肿痞,胆寒头部四肢之黄水,痰核炭疽以及虚热症,疯癫健忘一切脉疾类,发热之后一般火灸除。
总之风痰所转诸寒症,脉病黄水火灸堪称奇”。
对艾灸疗法的适应症阐述得已很清楚凡属消化不良,胃火衰退、浮肿、水肿、寒性胆病(目微黄,不发热,消化不良,右上腹疼痛,大便色白)、亦痈、炭疽、虚热、疯狂痈证、一切脉病、以及热病后的多数疾病均宜艾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 别 的可 靠 性 。 此 外 ,对 于 一 些
上述 三 种 藁 本 进 行 理 化 鉴 别 ,但
含 有 干 扰 成 分 ( 色 素 ) 的 样 如 品 ,如果 采 用 薄 层 挥 发 法 ,一 般
若 同 时 配 合 薄 层 挥 发 法 进 行 鉴 别 ,就 可 以得 到 更 多 的信 息 ,增
参考 文献
云南 植物 研究 ,19 , 1 ( ) 1 95 7 2 :2
( 稿 日期 :20 收 02年 2月பைடு நூலகம்2 日 ) 8
1 赵 庆 等 . 姜 花 的 _ 萜 成 分 研 究 滇 二
藏 药 的 用 药 特 点
刘 德 和 陈 丽 萍 边 巴顿 珠
( 烟 台 中亚药 业 公 司,山东 1 烟台 24 0 ;2 西 藏 聂 拉 木 臧 药 厂 , 西藏 60 0 聂拉 木 8 80 ) 5 30
都是先用 黑矾等药 材将金属元素 水 煮去 毒 ,然 后 再 根 据 炮 制 的 品
中国 民族 民间 医药杂 志 20 0 2年总第 5 8期
维普资讯
种 不 同 分 别 选 择 加 入 月 石粉 、硫 磺 粉 、诃 子 粉等 药 材 ,在 铁 罐 中
低 ,病 情 重 ,用 热 性 约 晨 服 时 治 疗 效 果 较 好 :胰 、肺 、肝 病 大 多
统 等有很好 的治疗作用 。“ 佳” 六
中各 成 分 的 用 量 不 固定 ,需 要 根
据处方 的主治功 能而调整 。 ( ) 藏 药 中 含有 大 量 经 特 制 2
入药 的 矿 物 质 和 纯 金 属 元 素 ,特
方 ,最 具 特 色 的是 将 大 量 的纯 金 属 元 素 和 矿 物 质 经 间 接 煅 后 入
的 医 药 学 理 论 体 系 。西 藏 原 为 一 个 政 教 统 一 的 民族 ,随 着 佛 教 的
传 入 , 印度 和 尼 泊 尔 的 医 药 学 传
入西 藏 ; 随 着 文 成 公 主 嫁 入 西
中 午 服 用 寒性 药 ,治 疗 效 果
较 好 。 神 经 系 统 疾 病 、血 液 病 、 心 脏 病 、大 肠 病 ,藏 医 认 为这 些
拔高 , 日照强 烈 ,昼 夜 温 差 大 ,
冰 川 水 源 丰 富 ,受 青 藏 高 原 特 殊
常盛 行 “ 大 医 科 ” 即 印 度 、 三 ,
汉 地 及 上 部 藏 医 的 医 疗 方 法 。再
加 上 藏 医 师 、译 师 先 后 到 印 度 、
的地理 环境和气候影 响 ,决定 了
密 封 煅 烧 成 灰 状 入 药 。 汞 的炮 制 方 法 为 坐 台 ,更 是 各 种 名 贵 藏 药 中不 可 缺 少 的成 分 ,同 时 坐 台 的
等消 化 系 统 和 肾脏 疾 病 的药 ,这
佳” ,配 合 使 用 对 五 脏 及 神 经 系
类病 症 一 般 为 寒 性 ,早 晨 温 度
维普资讯
好 。虽 然 采 用 通 常 的 T C就 能 对 L
物 样 品 ( 如 前 面 所 述 的 滇 姜 例 花 ) 如 果 在 不 同 温 度 下 进 行 薄 , 层 挥 发 实 验 ,在 子 板 上 就 可 以得 到不 同 的 T C图 样 ,这 样 也 可 以 L 大 大增 加 T C应 用 于 中草 药 理 化 L
药 材 品 质 优 良 ,而 且 ,具 有 许 多
高 原 特 有 的 药 用 动 、 植 物 ; 另
锌 、汞 和 银 矿 石 、褐 铁 矿 、磁 石 等 成 分 炮 制 入 药 。炮 制 的 方 法 大
汉 地 、尼泊 尔 、伊 朗 等 地 走 访 名
26 6
外 ,西 藏 地 域 辽 阔 、地 势 高 耸 ,
论 体系 。 西藏 地 处 “ 界 屋 脊 ” 世 ,海
药 ,而 在 中药 中则 很 少 入 药 。 如 名贵藏 药 7 0味 珍 珠 丸 和 仁 青 常
觉 中 ,就 将 纯 金 、银 、铜 、铁 、
藏 ,汉 地 的 中 医 中药 学 也 随 之 传
人 西 藏 ,如 在 松 赞 干 布 时 期 ,非
为热 性 病 , 中午 时 温 度 高 ,病情
,
制 作 也 是 检 验 藏 医 水 平 的 一 个 标 志 。坐 台 时 要 时 时 喝青 稞 酒 ,不 然 的 话 , 人 体 就 要 中 毒 ,头 发 、 牙齿 就 要 脱 落 。 2 .藏 药 的 剂 型 : 藏 药 的 传
统 剂 型 大 多 为 丸 剂 、散 剂 ,很 少
西 藏 在 祖 国 的 西 南 边 陲 ,周
医 ,切 磋 医理 ,翻译 各 地 的 医药
成 矿 条 件 好 ,矿 物 药 丰 富 。众 多
边 有 印 度 、尼 泊 尔 、克 什 米 尔 、 伊 朗 等 国 家 和 地 区 ,其 特 殊 的历 史 和地 理 环 境 ,形 成 了博 采 众 长
加 了鉴 别 的 可 靠 性 。对 于 一 些 植
就 可 以 消 除 干 扰 成 分 的影 响 ,子
板 上 的斑 点 清 析 可辨 。
图 2 3种 藁 本 的 薄 层 挥 发 图 母 板 子 板
样 品 A: 黄 藁 本 B:藁 本
C:黑 藁 本
高 等 学 校 化 学 学 报 . 19 ,3 ( ) 19. 95 0 2 : 1 2 赵 庆 等 . 滇 姜 花 中 的 倍 半 萜 成 分
学 论 著 ,因此 ,藏 医 药 集 各 种 医 药 学 理 论 精 华 于 一 身 ,具 有 鲜 明
的民 族 特 色 , 形 成 了 以 三 因 学 说 :“ ” ( ) “ 巴 ” ( ) 龙 气 、 赤 胆 、
“ 根 ” ( ) 为 指 导 的臧 医药 理 培 涎
的 因 素 ,决 定 藏 药 的 特 殊 性 ,具 . 有独 特的用药特点 : 1 .炮 制 方 面 :藏 药 的 炮 制 同 中药 的炮 制 有 很 多 不 同 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