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与学术繁荣--孙正聿

合集下载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岳运生)2008-11-19 08:591、《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一本美籍华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让人感觉在美国,法律就是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又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血肉丰满的生动案例,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全面、细致、客观的展示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画卷,矫正了一些人们从看电影大片中产生的想当然的常识性的错误,令人获益匪浅。

2、《政法笔记》——冯象本书可以说是冯象的“案例”随笔,是旨在提供一种真正的“普法文章”。

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政法”的各方面。

《政法笔记》所做的,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定社会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与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朱苏力的著作,往往从身边日常惯见的“俗话、俗语或俗事”出发,分析出令人惊叹的学术意义来。

本书亦是如此,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认为想当然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尽管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同意苏力的观点,但是他对问题的态度、对观点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足以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知识的愉悦。

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

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

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赵晓力言)。

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并非纯粹性的学术著作,而是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法理学教材,这对我们了解西方法理学、西方的法学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写编排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其意义要比纯粹性学术著作更大,是能启发法学思维的一本好书。

吉大资深教授孙正聿访谈

吉大资深教授孙正聿访谈

吉大资深教授孙正聿访谈:时代精神的哲学探索孙正聿,1946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资深教授。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思想中的时代》、《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等15部学术专著。

九卷本《孙正聿哲学文集》系统地阐述了“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9年被评选为“吉林骄傲”人物。

问:您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一直坚守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去年被吉林大学聘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您对哲学的根本理解是什么?主要体现在您的哪些著作中?答:首先是《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

这本书原是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但它明确地表达了我对哲学的理解,因此成为我的“前提批判的哲学理论”的“奠基之作”。

这本书的出发点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著名论断:一是马克思所强调的“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一是恩格斯所指出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

前者是我探讨的问题,即:为什么批判性是辩证法的本质;后者则是我回答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即:哲学以外的科学都是把思维和存在服从同一规律作为“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而哲学则是反思理论思维的这个“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从而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作为自己的“基本问题”。

反思理论思维的前提,或者说对理论思维进行“前提批判”,这是我对哲学的根本性理解。

1998年出版的《哲学通论》,从哲学的自我理解入手,在集中地论述哲学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分别地阐述了哲学的生活基础、哲学的主要问题、哲学的派别冲突、哲学的历史演进以及哲学的修养与创造。

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人类思想有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构成思想”的维度,一是“反思思想”的维度,而哲学的反思则是对构成思想的诸种前提的反思。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孙正聿主讲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孙正聿主讲

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研究——孙正聿主讲一、1. 哲学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

2. 真正的哲学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的精华。

3. 对于时代课题,注意四点:1)感觉;2)领悟;3)把握;4)探索。

二、1. 辩证法是与概念联系在一起的。

2.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对概念把握经验对象的。

3. 当前时代的社会思潮:两极对立模式的消解、英雄主义时代的隐退、高层精英文化的失落、理性主义权威的弱化、人类精神家园的困惑。

4. 优秀的博士学位必须有两个前提:文献前提、思想前提。

要做到这两个前提必须苦读和笨想。

5. 恩格斯:哲学就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之上的理论思维。

由于对哲学史的不熟悉,人们往往把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在哲学史上被废弃的哲学命题当作全新的、时髦的东西拿了出来。

6. 区分一个历史时代,不在于它生产什么,而在于它用什么生产。

7. 对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技术上实现的革命。

三、1. 宗教的本质在于对神的信仰。

2. 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前提。

3. 神圣形象就是人的全部思想和行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

4. 当代哲学的前沿问题就是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5.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6. 世界观的"世"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而然的世,而是人生在世的世;世界观的"界"不是与人无关的无始无终的界,而是人在途中之界;世界观的"观"不是超历史的或者与历史无关的神的目光,而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目光。

7. 人的目光是有限的目光。

8. 世界观不是与人无关的、无始无终的神的目光,而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

9. 后形而上学把神的目光变成了理性的目光。

10. 没有选择的标准是生命中不堪忍受之重的本质主义的肆虐,没有标准的选择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存在主义的焦虑。

四、1. 没有经过分析哲学的炼狱,则不能上升到当代哲学的殿堂。

2. 语言的世界是对人来说的真正的世界。

2021年苏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21年苏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2021年苏州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学院考试科目参考书目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初试哲学概论1、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中西哲学史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肖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上下册,人民出版社。

政治学原理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05年。

2、乔耀章《政府理论》,苏大出版社,2003年版。

中西政治思想史1、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高教出版社,06年。

2、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东吴苏大考研网链接地址:/苏大考研辅导班链接地址:/news/details.aspx?id=4886苏大考研真题答案链接地址:/kaoyan/管理学基础1、周三多等编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刘刚等译,《管理学》(第十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公共管理学1、陈振明等著,《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2、休斯著,张成福等译,《公共管理导论》(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复试哲学基础理论与前沿问题1、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人民出版社。

2、孙正聿,《简明哲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

政治学理论与实践综合1、朱光磊主编,《现代政府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

2、乔耀章著,《政府理论续篇》,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管理学和物流管理1、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等著,孙健敏译,《管理学》(第9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2、胡运权主编,《运筹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公共管理原著与方法1、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第六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2、丁煌著,《西方行政学说史》(第四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奥沙利文等著,王国勤等译,《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真理和智慧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哲学家孙正聿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真理和智慧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哲学家孙正聿

一副细腿眼镜架在高高的鼻梁上,突出的颧骨更显瘦削的脸庞,饶有风度的银发下是一双灼灼的目光。

聆听着他睿智警醒的言辞,就像一盏明灯一样为我们指引着行进的方向。

他就是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

在前不久举行的“长白山讲坛”上,孙正聿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庙里没有神一样,一个没有哲学的民族,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这体现着他对哲学的钟爱,也体现着他对文化的钟爱、对中华民族的钟爱。

哲学,听上去是那么玄妙而高深,而与哲学为伴的孙正聿教授却只是一位平和慈祥、年近古稀的老人。

他用一颗丹心演绎着咏叹哲学,他的思想就像他的眼神闪着光芒,指引着我们。

当他已经获得铺天盖地的成绩和赞誉时,他没有忘记青年时对知识热情的追求,仍然享受着在学术中求索的每一分甘苦,依旧会认真地将高深的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成同学们的“人生一课”。

他从不急功近利,只是坚持不懈,任一切顺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当我们用疑惑的言语问及他的人生追求时,他却用坚定的口吻和眼神告诉我们:“我的追求就是共产主义!”与真理为友与哲学为伴孙正聿从小痴迷读书,“哥哥的课本,特别是语文、历史、地理一类的课本,不知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

工作以后,每当填写个人资料的时候,遇到爱好或特长这一栏,想来想去,唯一可以填写的,就只有读书这一项了。

”到了小学一年级,家里没有收音机这样的“大件”,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孙正聿就每天走半个小时到报廊去看报纸。

中学阶段,孙正聿就已经阅读了李卜克内西和法拉格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梅林的《马克思传》、科尔纽的《马克思恩格斯传》。

渐渐地,他的读书兴趣便集中在哲学领域。

高二的时候,他就已经读过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艾思奇写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名作。

在如海的书籍艰深的理论中,给他最大感动与鼓舞的,便是马克思、恩格斯那传奇而伟大的一生。

艰苦的生活、无私的友谊、刻苦钻“我常常在房间里踱步——被思想激动得不能安坐;我常常在窗台前眺望——用思想窥见澄澈的天光;我常常在书桌前疾书——让思想在笔端自由流淌。

法律人必看经典著作

法律人必看经典著作

法律人必看的十本经典著作(岳运生)2008-11-19 08:591、《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一本美籍华人写的关于美国社会的故事性书籍,让人感觉在美国,法律就是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法治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日常的存在。

在这本书里,作者以独特又敏锐的洞察力,结合血肉丰满的生动案例,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向我们全面、细致、客观的展示了一幅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尤其是司法制度的精美画卷,矫正了一些人们从看电影大片中产生的想当然的常识性的错误,令人获益匪浅。

2、《政法笔记》——冯象本书可以说是冯象的“案例”随笔,是旨在提供一种真正的“普法文章”。

从孔夫子名誉权、鲁迅肖像权、婚前财产公证、取名用生僻字、性贿赂、人体写真,到版权、美国大选……涉及“政法”的各方面。

《政法笔记》所做的,即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定社会控制方式——法治——的追究与批判。

3、《制度是如何形成的》——苏力朱苏力的著作,往往从身边日常惯见的“俗话、俗语或俗事”出发,分析出令人惊叹的学术意义来。

本书亦是如此,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观点、看法或认为想当然的东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尽管有时候我们不一定同意苏力的观点,但是他对问题的态度、对观点的论证过程、特别是他独特的叙述方式,足以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知识的愉悦。

4、《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苏力在传统与变革之争中,人们往往以外在的现象为准则判断优劣,而忽视其本质根源。

在对西方法律的移植过程中,人们也往往只由于看到西方法制下的繁荣,而没有看到他们的本土资源。

从而使我们开始彷徨,于是我们开始反思,然而大多反思的结果是“把‘现代法制’看作一个有待于明天实现的理想,而把本土情境视为存在于今天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从而我们面临的便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和现实的不甘妥协之间的两难困境”(赵晓力言)。

正是在此背景下,苏力用一种新的角度来分析这种困境以期寻求最佳答案。

5、《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一书并非纯粹性的学术著作,而是美国大学法学院的法理学教材,这对我们了解西方法理学、西方的法学教育、西方的教材撰写编排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因此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其意义要比纯粹性学术著作更大,是能启发法学思维的一本好书。

听孙正聿教授讲“四真”“三实”

听孙正聿教授讲“四真”“三实”

听孙正聿教授讲“四真”“三实”6月25日,吉林大学在中心校区举行优秀研究生表彰大会。

会上,导师代表、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向三类研究生寄予希望:一是向取得硕士学位研究生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学子提出更高的要求,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思路,进行课题研究;二是希望即将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学子做到真诚、真实、真切、真理的四个“真”态度;三是希望即将走向其他岗位工作的学子做到态度现实、工作踏实、精神充实。

现将孙正聿老师的发言与大家分享(根据录音整理,有删节):26年前,我也是一名博士研究生。

此时此刻,我想起我的导师高清海先生说的一段话。

他说,他的一生有两大幸事,一是遇到了好的老师,二是遇到了好的学生。

今天,我参加这个表彰大会,看到我们的研究生们济济一堂,有那么多优秀的研究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表彰,尤其通过视频短片回顾了那么多精彩瞬间,我不仅仅感到高兴和兴奋,而且确实感到了一种震撼!研究生们能够在他们宝贵的青春年华,取得了这样的、可以称之为很辉煌的成就,这是我们吉林大学的光荣,也是吉林大学的未来!首先,我想对取得了硕士学位并且即将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说这样几句话。

我曾经把本科、硕士和博士教育做了一个分类,硕士研究生应当寻找理论资源、发现理论困难、坚持独立思考、做出理论论证,当选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应当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要抓住基础理论、稳定研究方向、创新理论思路、进行课题研究。

我希望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同学能够超越自己在硕士生阶段的人生状态,进一步把课题研究放在首位,真正能够和导师合作,做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其次,我想对已经取得了硕士或者博士学位,即将从事教学科研的同学们说四个“真”字。

第一,真诚。

如果你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就必须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不是别人要你怎样做,而是它是你自己的一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第二,真实。

我一直强调,作为一个学者,它是一种人格化的学术,而这种学术研究的真正的根基,是一种积累,我叫做滴水穿石的积累。

研读孙正聿笔记(2)论哲学(上)

研读孙正聿笔记(2)论哲学(上)

研读孙正聿笔记(2)论哲学(上)论哲学(上)——研读孙正聿笔记(2)1,哲学是什么或什么是哲学?这是一个哲学的自我追问的问题。

哲学家依据自己不同的理解给出不同的解答,丰富浇灌着哲学的精神之化,构成人类精神文明的壮美长河。

2,孙正聿的哲思之路,始于其师高清海的思存关系问题,即为什么思维的规律与存在的规律是同一个规律问题的思考,并且在当代流行的八种哲学观特别是马克思实践论哲学观的研究里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前提批判理论,而且终身思考之。

我们知道,一个哲学家能够思考一个哲学问题并贡献一个哲学理念就很伟大了。

我们研读的正聿晓芒均是如此。

3,正聿思想前提批判理论的发生、发展有一个自己的思想历程(我们下一篇研读介绍),这里只要指出正聿哲学里的中西文化比较观,例如求智与爱智,更侧重于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里的同一性。

这与晓芒哲学侧重差异性不同。

然而正可作为互补观,也就是自我意识说。

应该说,这些都是很好的一些思维成果。

4,因此,我们可以从爱智或求智之学的孙正聿哲学观,开启另一个视野里的哲思之旅。

正聿说: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

仅仅把哲学视为智慧的代名词,显而易见是不恰当的。

但是,对于理解哲学来说,根本的问题是在于,哲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就是对智慧本身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即“爱智之忱”。

简言之,哲学智慧就是“爱智”。

哲学,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寻问评价真善美的标准。

哲学智慧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采取现成接受的态度,反对人们躺在无人质疑、因循守旧的温床上睡大觉。

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指出,辩证法在它的“合理形式”上,就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孙正聿谈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

孙正聿谈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

孙正聿谈文科研究的几点体会一、文科研究的前提条件。

很多人把文科想得非常简单。

有些理科生就认为这个人脑瓜子不够用,比较笨,只会背,所以他考文科去了。

文科不就是面向社会吗?不就是研究人吗?人不就是这样吗?社会不就是这样吗?我们好多人都能够报文科的博士了!好像看两本书就能够解决文科的问题了。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搞文科比搞理科还要困难。

我把搞文科概括为8个字:“功夫、学养、悟性、境界”。

没有专业系统的“功夫”,没有广博知识的“学养”,没有很高的“悟性”,没有强烈的人格的魅力和“境界”,文科是搞不好的。

现在存在一个巨大的误解,好像文科人人都能搞。

我觉得搞文科是有前提条件的。

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一套概念系统,一套背景知识,一套研究思路,一套评价标准。

1、一套概念系统。

什么叫做理论?理论就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各种概念系统。

不是概念系统的不可能称之为一门学科、一种理论。

所以大家想一想,我们之所以能够叫做专业的教师、专业的研究人员,我们所具有的别人所不具有的首先就是一套概念系统。

有没有一套概念系统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我经常收到业余的搞哲学的人给我寄来的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都比较自信,认为他解决了全部的哲学问题。

他首先缺乏的就是一套概念系统,没有这套概念系统不可能是专业意义上搞这门学科。

“概念”与“名称”是有原则区别的。

就像黑格尔所说的,名称不是概念。

大家想一想这个问题,为什么你是专业的?因为你操作的是一套概念;他是业余的,他操作的是一套名称。

物质、意识、认识他什么都能跟你说,但是不知道概念的内涵。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呢?列宁说概念、范畴是人类认识的“阶梯”和“支撑点”,是具有丰厚的历史内容的。

你比如说,“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怎么还是“客观实在”呢?这就需要掌握蕴含在“物质”概念当中的人的认识成果。

所以掌握一个概念系统是极为艰难的。

掌握的不是一套名称,而是一套概念。

2、一套背景知识。

真正的概念是蕴涵着一套背景知识的。

孙正聿:哲学主要社会功能就是“哲学教育”

孙正聿:哲学主要社会功能就是“哲学教育”

孙正聿:哲学主要社会功能就是“哲学教育”2012-05-19 20:36:50作者:莫斌来源:2012年5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04期1 哲学应为对思想的前提批判《中国社会科学报》:孙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采访,今年是您从教三十周年,首先向您表示祝贺!孙正聿:我是1966年的高中毕业生,1977年恢复高考进入大学,1982年才开始任教,从“年龄”与“教龄”的比例上看,我从教的时间并不算长。

自己的感觉是从“青年教师”一下子就变成了“老教授”。

我在2007年出版的《文集》后记中写下了这样几句话:“逝去了的是无法重复的生活,存留下来的是仍然使自己激动的思想。

如果这些让我激动起来的思想,也能够真实地激动读者,那当然就是我最大的欣慰,最大的幸福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是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还在2010年获得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至今仍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课程,能回忆一下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情形吗?孙正聿:1982年留校任教时,我已经36岁,第一次上讲台的心情不是紧张,而是兴奋,渴望把自以为想明白的道理讲给学生。

我那时先后给法律系、经济系、物理系的学生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如何勾勒宏观线索,怎样进行细节分析,如何提示疑难问题,怎样激发学生兴趣,甚至讲到什么地方有恰到好处的板书,讲到什么地方恰如其分地引经据典,都是精心准备的。

任何事情的开端都是重要的。

讲好第一堂课,就会充满自信地讲好每一堂课。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在自己的“不惑之年”曾写下“年过不惑亦有惑,爱智求真敢问真;是是非非雕虫技,堂堂正正方为人”。

听说您六十岁时又写了“咏叹哲学”,表达您对哲学的理解。

能让我们分享您对哲学的“咏叹”吗?孙正聿:我不会写诗,但还想简洁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对哲学的感悟,所以在“不惑之年”写下了那样几句话。

“有惑”和“问真”,表达了我对“爱智”的哲学的理解。

按我的理解,哲学就是“对自明性的分析”,也就是把人们习以为常、毋庸置疑的观念作为批判反思的对象,揭示人们构成思想的诸种前提,从而变革人们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激发人们对真理、正义、自由和更美好的事物的追求。

哲学与人生——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演讲稿

哲学与人生——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演讲稿

哲学与人生——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演讲稿哲学与人生演讲人:孙正聿演讲地点:吉林大学孙正聿,1946年11月生,哲学博士。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科研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得者,曾任清华大学特聘访问教授、吉林省高等教育特聘教授,已出版九卷本《孙正聿哲学文集》等著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欢迎大家来到北国春城,来到吉林大学。

我很高兴有机会和同学们作这样一个交流,大家都处在求学的青年时期。

我想在座的同学,不管是学习文史哲,还是学习政经法、数理化、天地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关切,那就是对于人生的关切,对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关切。

按照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话说: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对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所以,我把同学们对人生的关切和对哲学的兴趣结合起来,和大家谈一下哲学与人生。

哲学:“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学科学,我不说,你糊涂;我一说,你明白。

而学哲学,我不说,你明白;我一说,你糊涂。

哲学就是对于人生有系统的反思。

在这个命题中,包含几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说,哲学是对于人生的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活动,应当说人人都会有。

另一层意思是说,作为哲学的这样一种人类活动,它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也就是说,能够系统地反思人生的活动叫哲学活动;而进行这种活动的人呢,就是哲学家了。

系统地反思人生的哲学,它同其他科学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除了哲学之外的其他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也就是使你掌握某种具体的专业,掌握某种特殊的技能,扮演某种特定的角色,将来你可以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

我们把这称为科学,使你成为“某种人”。

与此不同,哲学使你“作为人而成为人”。

这句话的含义是极为深刻的。

虽然说你是人,但是在真正人的意义上,缺少一种哲学的修养,还不是冯先生所指认的那种真正意义上的人。

《光明日报》专刊成果选登样稿

《光明日报》专刊成果选登样稿

《光明日报》专刊“成果选登”样稿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学科建设研究《光明日报》(20XX年10月27日11 版)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学科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4&ZD004),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约92万字。

课题组主要成员有:白刚、曹志平、王福生、高云涌、郭艳君、王庆丰、张盾、王海峰、李慧娟。

该成果梳理和反思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的状况,对其主要成果和发展趋向作出全面、深入的总结与评价。

其一,提出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超学科”研究的总体思路,并具体论证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超学科”研究的根据与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出发,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具体澄清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其二,提出马克思的“三大批判”即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灵魂,将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当中,并从当代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

其三,提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并以此构成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概念框架,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系统化的研究成果。

其四,提出历史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从而在世界观意义上重新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同时,从马克思所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出发,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辩证法、科学观、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和发展观。

其五,从马克思发现的资本主义的特殊运动规律出发,从马克思所实现的资本主义批判与现代性反省的统一出发,重新阐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

大师讲座:孙正聿之一哲学与爱智

大师讲座:孙正聿之一哲学与爱智

大师讲座:孙正聿之一哲学与爱智(大家都觉得“哲学是什么”并不是个问题,因为一说什么叫“哲学”,大家都可以回答说:“哲学是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如此等等。

所以,大家觉得哲学本身不是一个问题,那么,为什么我还要专门和大家讲究竟什么是“哲学”呢?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就会感到,“哲学”确实是需要追问的。

比如我们说:哲学不是宗教,为什么却能给人以信仰?哲学不是科学,为什么也给人以真理?哲学不是艺术,为什么也能给人以美感?哲学不是道德,为什么也劝导人向善?那么难道说,哲学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吗?不知道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想问题的话,我们就会理解,对于哲学本身,我们是应该予以追问的。

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有一个共同的说法,就是,对于哲学家来说,他们感到最难以回答的问题,就是问他“究竟什么是哲学”。

大家都知道,文学家歌德曾经说过,“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道增长”:这就是说,只是由于你关于哲学的知识比较少,所以你才能够很简单地去说,哲学就是这个东西。

如果你对哲学了解多了呢?你会感到最难以回答的,就是“哲学究竟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

黑格尔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名词,往往是我们最无知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学过哲学,但是可能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究竟什么是哲学。

所以,在具体讨论“哲学”本身之前,我想简单地和大家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哲学修养要给大家讲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第二个谈一下哲学修养究竟要给大家讲些什么内容?最后,谈一下哲学的学习方法。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这一讲的基本内容,就是哲学与爱智的关系,或者说怎么理解哲学是“爱智”。

下边我和大家谈第一个方面,就是哲学修养的核心问题。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这个系列讲座主要是跟大家讲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如果有一人问你,说你是什么专业的?你说你学哲学,那么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噢,哲学很抽象,或者说哲学很玄奥,甚至认为哲学很神秘。

做学问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

做学问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

做学问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孙正聿责任编辑:郑泽川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一部好的学术著作,既要有深刻的思想,又要有厚重的论证,还要有优雅的叙述。

深刻、厚重和优雅,是读者对学术论著的“要求”,也是作者对学术论著的“追求”。

要达到这个“要求”和实现这个“追求”,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就不仅要有坚实的文献积累、艰苦的思想积累和切实的生活积累,而且要有“跟自己过不去”的劲头:一是“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提出振聋发聩的创见;二是“在论证上跟自己过不去”,作出令人信服的阐述;三是“在叙述上跟自己过不去”,写出凝重而又空灵的论著。

深刻: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学问”是人类文明史在观念中的积淀和升华,做学问的根基是钻研古往今来的已有学问。

然而,真正做出超越前人的学问,却不仅需要“读出人家的好处”,而且必须“发现人家的问题”,进而“悟出自家的思想”。

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读书的最高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于别人未见之处发现问题,于别人未思之处提出思想。

“读出人家的好处”并不容易。

缺乏人家的学识,达不到人家的见识,体会不到人家的困惑,把握不到人家的洞见,也就难以读出人家的“好处”。

“发现人家的问题”更不容易。

人家苦心钻研出来的道理,怎么能让人轻易地发现“问题”?或许正是有感于此,爱因斯坦才深有体会地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读出人家的“好处”和发现人家的“问题”的过程中,“悟出自家的思想”当然是难上加难。

人家之所以“有问题”,并不是人家没有绞尽脑汁地“想问题”,并不是人家没有瞻前顾后地“看问题”,而是后人(他人)在自己的“上下求索”中发现了人家的“问题”,从而提出了自家的“思想”。

做学问的“不破不立”与“不立不破”是水乳交融的。

悟出自家的思想,才能真正“发现人家的问题”;发现人家的问题,才能真正“悟出自家的思想”。

读出“好处”,发现“问题”,悟出“思想”,都必须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批评与学术繁荣
孙正聿《光明日报》2007.7.24
以学者为主体的学术研究,是在学者之间的思想交锋——学术批评——中推进的;离开经常化的学术批评,就难以实现学术的繁荣。

直面学术界的现状,我想就学术批评谈几点想法。

学术批评的出发点:“同情的了解”与“带有敬意的批判”
记得莫尔顿·怀特《分析的时代》那本书中的第一句话是,“几乎20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从讨伐黑格尔的观点开始的”,而这就是对黑格尔的“特别显著的颂扬”。

我在这里引证这句话的意思是,某种思想能够成为真正的“讨伐”对象,首先在于它是真正的思想,是引起学界广泛和持久关注的思想,因而是值得认真对待的思想;无须认真对待的思想,构不成真正的“讨伐”对象。

对于值得认真对待的真正的思想的批判,当然只能是“带有敬意的批判”;而真正的“带有敬意的批判”,当然只能是以“同情的了解”为前提,即认真地研究这种思想构成自己的诸种前提和根据,深入地思索这种思想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进而探讨这种思想的局限,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这就是学术批评的出发点。

这个出发点对学术批评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必须看到人家的好处;二是应当发现人家的问题;三是形成新的思路,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批评。

这就要求学术批评在其出发点上首先应当是一种所谓的“无罪推断”,而不是“有罪推断”,即首先是努力探寻被批评对象的合理之处,进而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其不合理之处,并对其展开批评。

“同情的了解”并不是“在原则上的退却”,恰恰相反,只有出自于“同情的了解”或“无罪推断”,才有可能发现某种原则上的分歧,并由此展开深入的学术批评。

“同情的了解”与“原则上的论争”,二者是一致的。

学术批评的灵魂:“发现理论困难”与“创新理论思路”
对批评对象的“同情的了解”,其“同情”之处是被批评对象的“理论困难”,即被批判的思想何以是其所是——它陷入怎样的理论困难而无以自拔。

没有对被批评对象的理论困难的深切理解,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同情的了解”和“带有敬意的批判”。

然而,正如人们所看到的,许多的所谓学术批评,并不是着眼于被批评对象的理论困难,而是把被批评的思想解说为某种“主观故意”,并以此为立足点而展开批评。

其结果,往往是把严肃的和艰难的学术批评简单化、庸俗化了。

学术批评的严肃性自不待言,学术批评的艰巨性则需要澄明。

如果不是把被批评的思想解说为“主观故意”,则必须揭示其特殊的理论困难。

这是一项艰苦的学术工作。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任何学术思想的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学术批评。

对先秦以来的全部中国思想的研究,对希腊以来的全部西方思想的研究,都是如此。

在这种“史”的研究或批评中,人们已经比较自觉地克服简单化倾向,力图以“同情的了解”而展开“带有敬意的批判”,因而能够着眼于并着力于发现被批判者的理论困难。

例如,哲学界依据列宁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分析,不是把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视为“胡说”,而是致力于探讨各种唯心主义哲学究竟“夸大”了认识的哪种“特征”、“方面”或“侧面”,为什么会“夸大”,因此,不是简单化地批判贝克莱和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或黑格尔和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而是致力于发现他们所面对的理论困难,以及他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

这种研究方式,有力地推进了当代中国的哲学史研究。

同样,对于当代思想,特别是对待当代中国学者的思想,例如,如何看待对通行的哲学原理教科书的批评,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性”与“科学性”,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物质”范畴与“实践”范畴的关系,如何理解和评价“回到马克思”或“重读马克思”等等,都迫切需要以“同情的了解”来对待各种不同的理解,从而在“百家争鸣”中繁荣我们的学术研究。

因此,在进行学术批评的时候,我们首先应当正视下述问题:这些探索究竟是某种“主观故意”,还是发现了某种“理论困难”?这些“理论困难”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虚假的设定?研究这些“理论困难”是阻滞了学术研究,还是推进了学术研究?所有这些问题都要求学术批评必须面对“理论困难”这个根本问题,并以“理论创新”的真诚、勇气和智慧去解决他们。

学术批评的着力点:对“论据”和“论证”的批评
学术批评之难,不在于批评其论点,而在于批评其论据和论证。

从逻辑学上说,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驳斥其论点,不意味着驳倒其论据和论证;只有驳倒其论据和论证,才有可能驳斥其论点。

例如,究竟如何看待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如果仅就“哲学不是科学”这一论点予以批驳,并引申为“不是科学”的“哲学”还有什么意义,其实并没有真正讨论问题本身——哲学与科学的关系问题。

如果着眼于该命题的论据和论证,就会认真对待该命题所探讨的理论困难:哲学与科学作为理论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基本方式,能否把哲学归结为科学?如果把哲学与科学视为“普遍”(以整个世界为对象的关于普遍规律的理论)与“特殊”(以世界的各个领域为对象的关于特殊规律的理论)的关系,哲学岂不是成了具有最大普遍性和最大普适性的科学?哲学自身还有什么独立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恩格斯在他的三部哲学名著中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即哲学被“驱逐”出了它的“世袭领地”(自然和历史),这表明了哲学与科学是怎样的关系?通常认为哲学是对真善美的寻求,即哲学是存在论、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这又意味着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何在?当代哲学凸显对“哲学”自身的追问与反思,这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新的追问与反思,也就是寻求新的历史条件下人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这种追问与反思,深化了对“哲学”自身的理解,从而也深化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当代理解。

只有在对这些“论证”和“论据”的切实的批评中,才能深化对该问题的“论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的理解。

学术批评的标准:“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
学术是在批评中发展的,学术创新是在“研究范式”转换和“解释原则”更新中实现的。

学术批评的“入木三分”,就是发现被批判对象的真正的理论困难,为解决这种理论困难提出新的理论思路,并作出新的理论论证。

这是学术批评的“破”与“立”的统一。

与此相反,无论是“隔靴搔痒”之“赞”,还是“借题发挥”之“骂”,都构不成繁荣学术的学术批评。

就现实的重大问题而言,改革前后30年的“得”与“失”,市场经济的“利”与“弊”,传统文化的“功”与“过”,都不是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所能回答的问题。

理论和现实的复杂性,使得学者永远面对着深刻的“理论困难”,并总是陷入某种特殊的“理论困境”。

所谓的“理论创新”,首先必须是对“理论困难”或“理论困境”的“理论自觉”。

有了这种理论自觉,才能深刻地揭示我们所面对的理论困难,才能深切地思考我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才能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理论思路,并形成具有重大价值的学术成果。

对理论困难的深刻揭示和对理论困境的深切思考,这是真正的“入木三分”的学术批评。

这种学术批评是理论创新的坚实基础。

孙正聿,吉林大学教授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