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批评

合集下载

学术道德评语

学术道德评语

学术道德评语学术道德评语1.对考⽣思想品德,道德修养⽅⾯的介绍:该⽣⽂明礼貌,尊敬⽼师,能刻苦学习,肯苦⼲。

性格温和、思想活跃,喜欢思考。

与同学相处和睦融洽,对⼯作认真负责,⽐较踏实,能够积极参加学校及班级组织的活动。

该同学道德修养⽐较⾼,能尊敬⽼师,平时学习认真,搞科研认真,能刻苦钻研,能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性格⽐较稳重,是⼀位不错的学⽣。

该⽣学习认真,理论扎实,肯⼲,尊敬⽼师,能按时完成⽼师吩咐的任务,肯花时间放在学习,科研上。

乐于助⼈,乐意帮学弟解决学术上的问题,是⼀位⾮常优秀的学⽣。

2.对考⽣业务⽔平,外国语⽔平,科研能⼒的介绍该⽣想法很多,也能实⼲,有⼀定的科研能⼒,数值模拟⼯作做了不少,有限元法处理问题有⼀定基础。

1英语⽅⾯,能够阅读和理解英⽂⽂献,具有⼀定的英⽂⽂章写作能⼒该⽣具有⼀定科研知识基础,科研能⼒较强,做了⼀些⽐较有创新性的⼯作,也发过⼀些不错的⽂章,具备读博⼠的基础。

该⽣具有⼀定的科研能⼒,硕⼠阶段⼯作做得很出⾊,理论⽅⾯⼯作做得⽐较多,相关软件运⽤⽐较熟练。

基本具备查阅英⽂⽂献的能⼒,能过写作英⽂⽂章。

该⽣在光⼦晶体光纤⽅⾯具有⼀定理论基础,硕⼠期间学术做得不错,具备继续深造的基础该⽣科研能⼒较强,课题背景掌握⽐较全⾯,知道⾃⼰要⼲什么,在光⼦晶体光纤双折射,损耗,⾊散等⽅⾯有⼀定的了解,FEM法有⼀定的基础,⽂章写得不错。

3.从硕⼠学习阶段和考⽣从事的科研⼯作情况看,该⽣有⽆继续培养的前途,对考试报考博⼠阶段的意见2该⽣硕⼠阶段在光⼦晶体光纤这⼀块做了不少模拟⼯作,也取得了些不错的成绩,完全具备继续培养的前途。

希望该⽣今后不仅能够数值模拟,最好能将设计的光⼦晶体光纤拉制并进⾏测试,这样就⾮常好了。

该⽣硕⼠三年做了不少⼯作,尤其在理论数值模拟这⼀块,⼯作也⽐较出⾊。

完全具备读博的条件。

望今后多多锻炼⾃⼰做学术报告的能⼒,还有多做⼀些实验,充实⾃⼰的科研⽔平该⽣硕⼠阶段主要做理论数值模拟,⼯作也相当出⾊,完全具备读博的条件。

学术论文的主题批评

学术论文的主题批评
●传 媒经济
《 经济师} 2 0 1 3 年第 l 2 期
主, 此所谓有脊也 。” ( 《 东塾集 ・ 复黄 芑 香书》 ) 意思 是说 人们写文章 时 , 由于所 表达 的思想 不止一个 , 而多个意 思必有 主次 之分 ,这好 比人的 身体有 许 多骨 骼, 而以脊 骨为主, 脊 骨是 主要 的。古代 作家对 主题 的经典性 总结 是“ 文 以意为 主” , “ 意犹 帅也 ” 。 当今的作家 、 文艺理论 家对 文章 主 题 的看 法与古代文人 一样 , 其观点如 出
以上观点表 明 , “ 文以意为主” , “ 意犹帅也 ” 。“ 主题 ” 赋予 了
研究 , 现在人们对主体 的认识 已基本趋 同 , 普遍认为 “ 主题” 是文 章的中心。“ 主题” 是文章写作 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 是写作理 论 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 在写作学研究 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 所 以,几乎所有的教材也都给它冠 以文章 的 “ 灵魂 ” “ 核心” “ 统 帅” 等美誉 。 编辑在进行文章批评 时 , 常常会误解 主题 。人们认识 到 , 无 论对于文学作 品还是对 于学 术论 文来说 ,主题都是指导写作 的 灵魂 , 同时也是 文章批评的核心 。然而 , 人们在认识文章的主题 时, 并不都 是很清楚 的 , 编辑 和读者在欣 赏文学作 品时 , 也往往 会误解主题 。因此 , 必须重视文章 主题 的判断 。
生是一种意外收获而已。 二、 文章 的主题有两个偏义概念

主题是 文章 的灵魂
“ 文章” 这 一概念 , 反 映着这样一种 客观事实 : 它是 写作 的成 品 ,是作者沿着 自己的思维轨迹使用语言文字把作者思想形成 于书面语言 的形式 。 这样 , 作者表达 自己思想的书面语 言形 式即 是“ 文 章” 。文章作为一切 文体形式 的统称 , 它 既包 括非文 学作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期末复习题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期末复习题

2012-2013第一学期《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期末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学术规范(第4章第3页)例:学术共同体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参与制定的有关各方共同遵守而有利于学术积累和创新的各种准则和要求,是整个学术共同体在长期学术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概括。

(第4章第3页) 2.学术不端行为(第1章第94页)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

(第1章第94页)3.学术腐败(第1章第122页)4.学术失范(第1章第109页)5.学术伦理(第1章第107页)6.引文引文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指引用资料,即在一个著作中引用其他作品的片段内容或他人所发明的定义定理;二是指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或参考的有关文献资料,通常附在论文、图书或章、节之后。

7.同行评议(第1章第189页)8.注释(第1章第243页)9.文责自负(第3章第20页)10.学术成果(第1章第73页)11.学术批评(第5章第3页)12.学术批评的构成要素(第5章第6页)二、填空题1. 在科学研究中,以 A 利用他人的著作,借用前人的学术成果,B ,推陈出新,创造出新的成果,称为引用。

(第1章第214页)2.直接引用必须:1)C 区分开来;2)通过夹注、脚注或尾注 D ,诸如:作者姓名、文章或者著作的标题、出版商、出版年月和页码;3)引用量E 。

(第1章第229页)3.间接引用往往注入F ,因此它也是一种知识创造活动。

G。

如果以这些方法重组别人的文句,就是H ,而不是间接引用。

(第1章第231页)4.若论著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I ,使人分不清哪些是他人的已有成果,哪些是作者自己新的学术创造,就属于J 参考文献。

(第1章第254页)5.综述的“综”要求K ;“述”就是要求L 。

(第1章第257页)6.在综述中引用文献不是照抄别人的表述方式,应该M 。

(第1章第267页)7. 综述中的引用文献要是原始文献,必须是N 。

说学术批评

说学术批评

编 余札记 ・
锈 术 批 评
张 伟
“ 批者, 比也 ; 评者 , 平也 。 ” 批 评是个 中性概 念 , 这与 日常语 言中的词语 “ 批评 ” 不尽 相 同。平 素我们说 “ 批评 ” , 后 面跟 出
的宾语 一定是“ 缺点 、 错误” 之类的 负面的 东西。作 为一个概 念 出现 , 批 评就是作评论 、 下批语 , 与 日常语 言 中的 “ 评论”同义。 表达否定性的意见是批评 , 表达肯定性的意见也是批 评。无论 褒贬 , 持 平之论 为 旨归。白话 文早期 , 还使 用过一 个 色彩 更重 的词—— “ 批判”, 指代“ 批评 ” 义。上个世 纪 3 0年代 , 李 长之 写 了一本 《 鲁迅 批判》, 鲁迅 引 以为知 己, 想赠 送给 李一幅 照片 ( 当时照片稀 罕而珍贵 ) , 手 头没有 , 就从 一本书的扉 页上裁 下印刷 品来相送 。因为这本小 书, 上个世 纪 5 0年代李 长之 被打成
化学术环境 , 维护健康的 学术生 态。要 追求真理 , 昌明学术 , 离不开批评 这只啄木 鸟。在这 众声喧哗 的时代里 , 沉闷是被 一扫 而光 了, 却杂音扰攘 。攻讦 、 诋毁 甚至詈 骂之 声不绝 于耳 , 有夹 杂着个人恩 怨的人 身攻击 , 有 囿于门户之 见的意 气之 争 , 过多 非学术 因素的干扰 , 使争鸣 变成 了混战 , 破 坏性 大于建设 性。所以, 呼唤理性的、 公允 的学术批评 , 在今 天尤为切要 。
右派 。鲁迅批判 , 倒过 来就是批判鲁迅 , 鲁迅是毛泽 东有定评的思想家、 革命 家、 文学 家, 批 判鲁迅该 当何 罪?显然 , 治罪者望
文生 义, 将“ 评论” 义的“ 批判 ” 混 同于解放后政 治运动 中的“ 批 判” 了。汉语词义是 处在 动 态变化之 中的 , 无视 这一点 , 刻舟求 剑, 会 贻笑大方。我在 外面讲课 , 发现各单位都有道德讲 堂, 而且会议 室主席 台背景的布 置是统一 的 , 左下 角是 老子像 , 右下 角是 雷锋像 。将道德楷模 雷锋的 画像 置 于主席 台上 , 这不 难理解 。何 以推 出老子 的画像 呢?我 想 , 可 能 因为老 子的 著作叫 《 道德经》 。殊不知 , 此道德 非彼道德 ,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 , “ 道” 与“ 德” 是两个词 , 在道 家看 来, “ 道” 是世界 的本 源, 可引 申为事物的规律 。“ 德” 通“ 得” , 得道为“ 德” 。这与今人 所说 的道德风 马牛 不相及 。 当然 , 本 文所 言批评 , 侧 重于不同学术观 点、 流派 、 思潮的 交锋 、 争鸣 , 尤其是对错误倾向针锋 相对的批 驳。那么, 检视 当今 学术界 , 学术批评 开展得如何呢?早就有人调侃 , 把 三大作风 之一的“ 批 评与 自我批评 ” 置换 、 戏言 为“ 表扬与 自我 表扬 ” 。在 这样的社会气场和文化环境 中, 学术批评 的境遇也就 可想 而知 了。一个人 开 口、 提 笔批评 别人容 易, 而能够坦 然地面对 别人 的批 评 、 正确地接 受别人 的批评 , 则需要 气度和雅 量。上 个世 纪 3 0年 代 , 阳翰 笙请 茅盾为 自己的长篇 小说 《 地 泉》 再版作序 ,

走向学术化的批评:苏雪林1930年代作家论研究

走向学术化的批评:苏雪林1930年代作家论研究

在中国现代作家论 的发展进程 中, 作为现代女性文学批评家之佼佼者 的苏雪林 在学 院背景下 的作 家论写作 , 以典范的学者气息显现出了其作家批评 的独特品格。尽管这一时期有“ 闺秀派”1 [ 代表作家
之称的苏雪林并未写作 出极为丰富的作家论文本 但是 , 她以数量有限的作家批评建构的走 向学术化的 作家论批评体式 , 却无疑使得这位女性批评家成为中国现代作家论发展演进的历史谱 系中不应被遗忘
贫乏 , 而且不成系统 。第二 , 所有作家都在世 , 说不上什么 ‘ 盖棺定论 ’ 。又每个人作品正在层出不穷 , 你想替他们立个 ‘ 著作表 ’ 都难措手 。第三 , 那时候虽有 中国文学研究会 、 创造社、 左翼联盟、 语丝派、 新 月派各种不同的文学团体及各种派别的作家。可是时代变动得厉害 , 作家的思想未有定型, 写作趋 向也
性评析和比较 视野 中的感性 言说等 个性化方式 , 完成 了作 家论批 评体 式的基 本架 构。正是 凭借这 种 虽不 完美 却独具特 色的走向学术化 的作 家批评 实践 , 苏雪林奠定 了她在 中国现代作 家论发展 史上 的一席之 地。 关键 词 : 苏雪林 ; 家论 ; 作 学术化 ;9 0年代 13 中图分 类号 : 0 . 1 66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4 9 2 1 )2 0 7 6 17 0 2 (0 0 0 —02 —0
常改变 , 捉他们 的正 确面影 , 如摄 取飙 风 中翻滚 的黄 叶 , 为不 易 。 正 是鉴 于 开 设这 门课 程 的重 捕 正 极 ”
重困境 , 苏雪林 曾竭力推辞 , 但在陈源院长的坚持要求下 , 她只得应承下来 。就这样 , 出于高校教学的需 要, 善于明辨深思的苏雪林承担起 了这项具有挑战性的现代文学教学工作 , 成为了现代文学批评领域的 又一名垦拓者 , 她接替沈从文继续在武汉大学讲授“ 新文学研究” 门课程。不过 , 这 与沈从文以作家为

学术批评的三要素

学术批评的三要素

学术批评的三要素学术批评是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推动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学术批评的三要素包括批评态度、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

一、批评态度批评态度是学术批评的首要要素,它决定了批评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

在进行学术批评时,应保持客观、公正、尊重和开放的态度。

客观公正意味着不受个人情感或偏见的影响,以事实和证据为基础进行评价。

尊重则是指对被批评者的学术成果给予应有的尊重,不进行无端的攻击或贬低。

开放则意味着愿意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批评,不断进行反思和改进。

二、批评标准批评标准是学术批评的核心要素,它为评价学术成果提供了依据和准绳。

一般来说,学术批评应遵循以下标准:1.学术性:评价学术成果是否具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是否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所贡献。

2.科学性:评价学术成果的研究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数据分析和解释是否严谨。

3.规范性:评价学术成果的写作是否规范、清晰,是否符合学术出版的要求。

4.实用性:评价学术成果是否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否解决现实问题。

三、批评方法批评方法是学术批评的具体手段,它决定了批评的深度和力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批评方法:1.文献回顾: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找出被批评者的研究与已有研究的联系和区别。

2.逻辑分析:对被批评者的论点、论据、论证过程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其中的矛盾和漏洞。

3.实证分析:对被批评者的研究方法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4.比较分析:将被批评者的研究成果与其他类似的研究进行比较,找出优缺点。

5.批判性思维: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被批评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学术批评的三要素包括批评态度、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

在进行学术批评时,应保持客观、公正、尊重和开放的态度,遵循学术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标准,运用多种批评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术批评论的重要作用,推动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学术批评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学术批评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4

科研热词 现代性 趋势 中国文学史 龙榆生 骈文理论 骈文 马克思主义 陆游 阿尔都塞 问题式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选词学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跨学科 话语观 诗歌形式 词史 词作 词体 认知 萌芽 节拍标志 节奏 罚戏 罗尔斯 粗俗文化 生态批评 生态中心主义 理论旅行 现状 环境公正 环境 独特价值 演变史 清词经典化 民间法规 比较文学视野 未来道德哲学形态 晚清文学 方法论 斯特劳斯派 文学批评 文化转向 文化研究 文化批评 文化主体性 整体观 政治哲学 改革 接受美学 拨乱
推荐指数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批评话语分析家 戏曲 意志 恩格斯 张爱玲小说 小森阳一 学术史 女性形象 夏目漱石研究 复古 场域变换 唐宋词研究 后殖民 台湾文学 古诗十九首 叙述学术 反正 历史合力论 危机与转机 动向 分歧 儿童文学理论 俄苏文学理论批评 伪作 众声喧哗 中国生态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大陆 中国古典文学学科 《老学庵续笔记》 20世纪 "不自然"伦理形态

武汉大学慕课学术与道德评分标准与答案

武汉大学慕课学术与道德评分标准与答案

第一章一、有人认为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还是以学习、模仿和借鉴他人的研究为主,所以不需要严格要求其遵守学术规范.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30分)得分点:(仅回答1,分数为中;只分析2、3中的一项,或只有简单叙述为良;回答不对为差。

)1.这种看法是不对的(10分)2.学习、模仿和借鉴不仅包括对他人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学习,还包括对学术活动全过程的研究能力、方法的训练以及对学术行规的训练。

(10分)3。

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和培养功能决定了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实际的学术活动增长研究生的学识、培养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二是要创造有价值的、创新的科研成果。

(10分)二、请结合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谈谈你对开展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

(30分)得分点:(至少300字。

自由行文,围绕学生个人的专业和本课程的必要性开展讨论即可,但对字数有一定要求,不能寥寥数句,形同敷衍。

)三、学术活动中可能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行为主要有哪些?(40分)得分点:(见1.3.3 学术侵权与刑法)1.列出侵犯著作权罪、假冒专利罪、泄露国家秘密罪者得分,多列或少列酌情扣分。

(仅答此项为中)2.有分析说明(简单分析为良)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权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假冒专利罪是指违反国家专利法规,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专利权和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

《刑法》第216条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这条规定是对假冒专利行为的定罪及量刑,而不是针对专利侵权行为的。

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际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就是泄露国家秘密罪。

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律的程序确定,在一定的时间内只限于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何其芳的文学批评】 何其芳

【何其芳的文学批评】 何其芳

【何其芳的文学批评】何其芳关键词:何其芳随笔批评学术批评时效批评政治性驳杂性双重性摘要:何其芳是我国著名批评家,一生写了大量的批评文章,这些文章大致分为三类,随笔批评、学术批评、时效批评;其批评有三大特征:政治性、驳杂性、双重性,特征形成原因也较为复杂。

总的来看,何其芳的文学批评有成就也有经验教训,历史意义丰厚。

在文学研究界,人们习惯于把何其芳当成一个文艺理论家和古代文学学者,然而,何其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批评家。

因为他的几乎全部的文学研究工作都是围绕批评展开的,而他的主要成果也都集中在批评领域,他甚至曾因批评而得了不好的名声。

何其芳之批评,种类多,特点突出,形成原因复杂,具有丰厚的历史意义。

一何其芳的批评大致分三类。

一为随笔批评,二为学术批评,三为时效批评。

随笔批评文章内容较杂,但所谈多为文学问题,且篇幅不长,形式自由。

这包括:1.“自我批评”。

1942年,何其芳写了不少批评文章,如《杂记三则》《两种不同的道路》和《改造自己,改造艺术》等,主要目的是进行个人思想改造,并作为一种政治表态。

比如《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文,何其芳表面在批判周作人思想,肯定鲁迅道路,实际在映射自己。

因为作者之前就是京派中人,他的创作风格,与他给周作人的评价类似,属“一种颇为优雅的消极的个人主义,趣味主义……”而他之后的变化又与给鲁迅的评价一样:“一个执著地为集体的战斗者,他总会和集体一同前进,而因为他所隶属的集体有着悠久的将来,光明的将来,他也就有了他的不朽了。

”作者批判周作人即否定了过去的自己,称颂鲁迅则肯定了自己之后的一系列改变。

“自我批评”意义重大,通过“自我批评”,何其芳的文学观发生巨大变化。

而“自我批评”也成了何其芳批评生涯中的一道奇特风景。

2.“鉴赏批评”。

文章主要出自《诗歌鉴赏》(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一书。

本书是何其芳“有关诗歌艺术欣赏的长篇讲稿”。

作者品读的诗歌作品种类较多,有新民歌运动中的一些作品,有传统少数民族民歌,有唐代、现代名家作品,有初露头角的新人新作。

关于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关于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

关于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扬求真务实的学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保障学术自由,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学术创新,维护学术道德,严明学术纪律,规范学术行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我校在编的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有关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和职员等。

在我校学习和工作的访问学者和进修教师,以我校访问学者或进修教师名义进行各种学术活动的人员,也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所有教职员工应认真学习领会《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要求,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并认真实践学术道德规范。

第四条高校教师学术活动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已任,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第二章学术规范第五条基本学术规范(一)进行科学研究,应检索有关文献,了解他人的研究成果,承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二)申请科研项目,负责人和参加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学术活动指导人员、实验等辅助人员。

第六条学术引文规范(二)引证的目的应该是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所引用的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

第七条学术成果规范(二)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或说明情况。

(三)对应经而未经学术界内部严谨论证的重大科研成果,不应向媒体公布。

第八条学术评价规范(一)学术评价应坚持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坚持同行专家评价和回避制度。

(二)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价值、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基本标准。

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应揭示自然规律,探索自然现象,解决科学和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为标准;哲学社会科学要以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标准。

让学术批评回归学术_杨奎松

让学术批评回归学术_杨奎松

东方早报/2013年/7月/28日/第A09版特稿让学术批评回归学术——对史清“质疑”一文的公开回应杨奎松再有道理的学术批评,真正能够让自己获益的方法,也必须在严守学术标准,和与人为善的基础上,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

我还是希望有关这类批评能回到学术讨论的层面上来,这样对改善大陆今天已经不那么健康的学术风气,使之不致进一步恶化有好处。

因人在海外,旅行并会议中,偶然从朋友处得知“史清”在网上公开质疑的文字,过目后马上通过新浪微博首先表明态度:接受批评并诚恳致歉。

我的《忍不住的关怀》一书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批书印出后即已发现,并紧急修订做过二度印刷。

此后,无论是读者来信,还是“史清”的文章(下称史文)又都提到了一些还需修订的问题,故我已托朋友在国内帮我核对原件,以便乘机做出更彻底的修订。

学术批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是学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

作为近代史学界同行,史文中许多考据和批评,都显示出学术研究的相当功力和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

能够得到如此细致的挑错、批评和质疑,在我其实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事。

虽然,史文中提到或没提到的多数问题,如错字漏字、页码不准、时间换算不当等等,实属研究过程中不该出现的较低级的错误,但问题既然出了,批评和挨批评就都是理所当然的。

对此,我口服心服,不想做任何辩解。

让人遗憾的是,史文作者这次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做法不是学术式的,而是化名到网上注册躲在暗中发难。

印象中这种批评方式,在近代史学界还是前所未见的。

我不得不怀疑,史文作者并不是想要在学术范围内讨论问题。

比如,史文一方面肯定地说,他们举出的错讹,都是一些技术性的“硬伤”,或“无伤大雅”;一方面却满篇使用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大批判字眼儿,说我“改动引文”、“颠倒原义”、“随意杜撰”、“乱编注释”、“混淆史实”、“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偷换主语”、“偷梁换柱”、“糊弄读者”、“张冠李戴”……等等;甚至借助虚拟语气说什么“极不愿意看到杨教授一步步堕落为在学言商的文化大亨”云云,暗示我已在“堕落”。

_学术共同体_建设_学术规范_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_詹先明

_学术共同体_建设_学术规范_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_詹先明

“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 詹先明  【摘 要】 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的猖獗,严重地削弱了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

通过学术规范化、加强学术批评、促进学术创新,推进“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以重振学术理性,遏制学术混乱与无序,改良学术制度与环境,维护学术尊严与品格,为学术发展提供强力的精神支持和组织保障,为学术创新提供积极的运行机制和生态环境。

【关键词】 学术 共同体 规范 批评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18(2009)03-0013-04 【作者简介】 詹先明,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博士生。

安徽 宣州 242000 “共同体(C o m m u n i t y)”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内涵包括:任何大小的社会组织,其成员居住在一特定区域内,并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一个因具有共同特征或兴趣,使它在其存在的较大社会组织中显现出来的团体;公众、大众;共有、共享。

“共同体”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社会性依赖关系,他们共同讨论,共同决定,共同定义着共同体,并为共同体所影响,给成员以归属感。

学术共同体是指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他们共享着某种价值和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所谓的“学术部落”[1]。

学术共同体成员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关怀、学术操守方面有一个相互的认同和行为规范,以学术活动为中心而构成一个“圈子”。

学术共同体是学者与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术活动方式或平台,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的树立,强调分享各自的见解,鼓励探究以达到深层的理解与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就在开展有关“学术规范化”的活动,“但曾是思想和文化解放后盾的`学术',现在反而被另外一套`学术'取代了:一方面学术活动日趋行政化、市场化,学术行为极其漠视学术本身的规则和权威,形成了逼良为娼争相炮制学术泡沫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术秩序混乱,学术批评异化,平庸之作泛滥,学术创新极其缺乏”[2]。

《四库全书总目》史学批评的特点

《四库全书总目》史学批评的特点

《四库全书总目》史学批评的特点日期:[2009-06-03] 作者:王记录来源:中华文史网字体:[大中小]《四库全书总目》在目录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样,由于《总目》以书目形式,“考本书之得失,权众说之异同,以及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皆详为订辨”,1指陈得失,比较优劣,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故而在史学批评史上也有着不能忽视的地位。

区分类聚以示史法唐代著名史学评论家刘知几撰写《史通》,对唐以前史籍及史学发展进行评述,所常用的方法就是“区分类聚”,以类相从,评其流变。

刘知几的这一做法,深得《总目》赞赏,称“刘知几深通史法”,并受其影响,在评论史书时使用了这一方法。

《总目》史部的《纪事本末类小序》、《别史类小序》、《杂史类小序》、《传记类小序》中多次讲到“以类区分”、“必以类分”、“皆得类附”、“著书有体,焉可无分”、“略为区分”等,足见《总目》对这一方法的重视。

《总目》的分类还体现出一种批评的原则,也是评论史籍的一种方法。

《总目》把史部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将所有的史书全部纳入这十五类中进行评论。

每类中又根据具体情况再作分类,如传记类著作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五类。

《总目》这样做,决非仅仅是把历代典籍按类划分,便于编录而已,它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在里面。

一是尊正史、重编年的思想。

《总目》特重正史,在《史部总叙》中说:“首曰正史,大纲也。

次曰编年、曰别史、曰杂史、曰诏令奏议、曰传记、曰史钞、曰载记,皆参考纪传者也。

曰时令、曰地理、曰职官、曰政书、曰目录,皆参考诸志者也。

曰史评,参考论赞者也。

”2明确指出正史是“大纲”,其它类别在地位上与正史是不平等的,编年至载记参考了正史的纪传,时令至目录参考了正史的志,史评参考了正史的论赞,皆受正史启发而分类。

《总目》还进一步指出,“正史体尊,义与经配”,3将正史提高到与经并列的地步。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批评先秦时期的中国学术界实只有“百家”之名,而无“诸子”之称。

故《荀子·非十二子》中所“非”的它嚣、魏牟、陈仲、史、墨翟、宋钘、慎到、田骈、惠施、邓析、子思、孟轲等“十二子”,亦只是针对他们所代表的六种学术观点或思想行为,而并非他们所属的学派或“家”。

《荀子》一书中指名道姓加以批判的,除《非十二子》篇所“非”的十二子及子张氏、子夏氏、子游氏之儒外,还有《儒效》《富国》《王霸》《臣道》《修身》《荣辱》《礼论》《解蔽》《正名》《正论》《性恶》等篇对“百家”诸子的学术批评。

荀子对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思想批评的特点,一是他着眼的只是诸子的学说,而非其“家”或“派”;二是荀子对所有诸子学派的批判基本都能秉持“中庸”的原则,以辩证和客观的态度予以评析,力求避免学术立场的片面和偏蔽。

而荀子上述先秦诸子百家学术批评特点的形成,又是与当时诸子学发展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的。

标签:荀子;诸子学;批评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家和代表人物,历来都被视为先秦学术百家争鸣的总结者。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时代,但由确切的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期“诸子”概念的含义,既非后来指称众多学者先生的“诸子”,也非如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中指称与“六艺”(“六经”)相对的“诸子”著作的概念;而是或如《周礼·地官·司徒》中“对诸公、诸侯、诸伯、诸男言也”——指那些具有“子”爵爵位的贵族,或如《周礼·夏官·司马》“诸子掌国子之倅”中的“诸子”——指“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的概念①。

而且,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使是如今人那样,将“诸子”理解为“众位学者先生”,由于当时的“学者先生”们是因其学术观念的不同而常被人分为不同的学术群体和门派(如儒、墨、名、法、阴阳等等)的,故当时他们也只有“百家”之名而不见“诸子”之称。

第5章 学术批评规范

第5章  学术批评规范

图5.1某一问题研究及学术批评过程的示意图

从上面的示意图中,可以发现,甲通过对某一问题的 研究得出结论A,这个过程是甲开展学术研究的过程。 乙对甲的学术研究过程开展研究,也就是当乙对甲研 究的问题、或是对甲的研究方法、或者是同时对甲研 究的问题、方法等依据一定的理论分析、验证时,得 出结论B,这个过程是乙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当结论 B与结论A相同时,进一步证实了甲对某一问题研究得 出的结论,也就是说,这一结论是成立的;当两者的 结论发生偏差时,即结论B与结论A不相同,说明甲乙 双方研究的结果存在一定的问题,就这一问题展开讨 论、商榷的过程就是学术批评过程。

没有对学术造假现象的揭露和批判就失去了学 术打假的工具和手段。学术打假是为了净化学 术环境,促进中国学术发展,对学术造假者揭 露一番批判一通,是可以解气消怨、警醒他人 的,从而对中国学术建设发挥其作用,但是仅 仅停留于此,就会使学术打假走向误区。因此, 在进行学术打假时,一定要对学术造假者和造 假行为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找出造假行为的个 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以及解决此类事件的正确方 式。
5.4学术批评的作用
以学者为主体的学术研究,是在学者之间 的思想交锋——学术批评——中推进的; 离开经常化的学术批评,就难以实现学 术的繁荣。
2004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哲学 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

《规范》肯定了学术批评的重要作用, 对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均提出了一些底线 要求,诸如“应大力倡导学术批评”, 批评者应“以学术为中心,以文本为依 据,以理服人……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被批评者有反批评的权利,但不得对 批评者压制或报复。”这些规定吸收了 学者的合理意见,对规范学术批评行为 有积极作用。
时间距离和人情距离

开展学术批评 推动学科发展

开展学术批评 推动学科发展
此, 学术批评是学术研究活动 的固有之义 。 12 学术批 评的作用 . 任何一 门学科都 无一 例外地 要 开展本 专业领 域 内的学 术批评 , 其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 的。学术 批评既是 在发展 了 的实 践基础上所从事 的“ 理论批判”, 又是在新理论 的前提 下
问题 , 问题是 客观存在着 的 , 这些 也是不 容忽视 的 , 是不容 更
的尽善尽美性 。正如恩 格斯所说 : 今天被认 为合 乎 真理 的 “
作、 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 促进图书馆学学科建设 、 培养专业
人才等 , 都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这是应该首先予以肯定 的。
但是 , 问题还有另一方面 。在成 果评议过 程 中存 在许 多
认识 , 都有它隐蔽着的、 以后会显露出来的错误方面。 因 ”
的发现 ” 客观存在 的 , 是 当时没 有认识 到其 价值 并不 等于真
的就属于非科学 , 大椿 先生在《 刘 科学活 动论 》 一书 中所专 家学者 理所 当然地应 该是评 委会
的成员。这是天经地义 的, 是无 可非议 的。

段话 :科学权威在科学活动 中、 现的承认过程 中具有 “ 在发
置疑 的。
2 11 评选委员会 的构成代表性不够 ..
各个评 委会 的评委们大多或 主要来 自领导层 、 教授层 或 专家层 , 却极少 、 甚至 根本 没有 基层 的普 通人 员参 与。这 虽 不能说是一个重 大原则问题 , 至少可 以算 作一个不 小 的疏 但
漏。
所进行 的“ 实践批判” 。学术活动是一项科学行 为 , 必须依 据
自身 的固有规 律办事 , 谁违背 了它 , 就要 受到惩罚 ; 谁 只有 按
照一定的学术规范开展学术研究 , 才能确保科学活动符合客 观规律和社会道德准则。

专业的学术批评能力

专业的学术批评能力

专业的学术批评能力学术批评是学术界重要的一项工作,它不仅要求对学术研究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和理解,还要有批判性思维和能力,能够准确评价和评判学术研究的优缺点。

专业的学术批评能力对于推动学术进展和提高学术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准确的理解、深入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专业的学术批评能力。

一、准确的理解专业的学术批评首先要求对所批评对象进行准确的理解。

这包括对学术著作或研究论文的背景和目的进行详尽了解,并从整体和细节两个层面进行阅读。

只有准确理解研究的意义、问题、方法和结果,才能提供有力的学术批评。

其次,准确理解还意味着对研究理论和框架的充分理解。

学术研究通常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而理论多样且复杂。

对于批评者来说,除了对该理论有所了解外,还需要关注研究的创新之处,并将其与现有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深入的分析专业的学术批评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包括对研究论文或学术著作的结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

通过分析可以评判研究的逻辑严谨性、数据可靠性以及实证结果的有效性。

在进行深入分析时,学术批评者还应该考虑到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任何一项研究都难以做到毫无瑕疵,可能存在样本选择偏倚、数据收集不全面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学术批评者需要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建议,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完善。

三、客观的评价专业的学术批评离不开客观的评价。

这意味着学术批评者需要摒弃个人偏见和主观情感,通过客观的标准和方法对研究进行评价。

学术界通常会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来验证和评价学术研究的质量,其目的是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进行学术批评时,学术批评者还应该尊重作者的学术自由和学术立场。

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方法都是学术界发展的动力,学术批评者应该通过合理的论证和辩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而不是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

综上所述,专业的学术批评能力包括准确的理解、深入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进行有效的学术批评,推动学术进步和提高学术水平。

学术批评是指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对某种学术思潮

学术批评是指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对某种学术思潮

学术批评是指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对某种学术思潮学术批评是指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对某种学术思潮学术批评是指依据一定的学术规范,对某种学术思潮、学术观点与学术成果等进行的议论与评判,它不仅指出其正确之处,而且辨析其错误之点。

学术批评作为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推进真正的知识生产、提升研究者的自我反思意识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学术批评,就没有学术进步。

就学术批评的原意而言,本无健康与否之分。

然而,由于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以及部分学人自闭于门户之见、自溺于意气之争,我们今天学界的若干学术批评事件日益渗漏、生发出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风气。

学术批评不再是一门体现批评者胸襟宽广、评论公正和趣味广泛的高雅艺术,而是成为颐指气使、予取予夺的规训工具。

这种不甚健康的学术批评倾向,破坏了原本和谐的学术文化环境,给中国学术的整体生态造成了伤害。

我们需要对这种不健康、不正常的学术批评保持高度的警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康的学术批评可以明辨是非、弘扬正气、促进团结,切实地推动学术繁荣;而不健康的学术批评则必然混淆是非、破坏团结。

学术研究呼唤健康的学术批评。

健康的学术批评首先应该注重动机的纯正良善。

学术批评是在文本细读基础上的批判性思考,它必须以对批评对象的理解与尊重为前提。

在一个真诚的学术批评家眼里,任何一部有价值的作品都是神圣的,他既然懂得研究的艰辛与困难,就能够表现出对批评对象足够的慎重与宽容。

事实上,这份慎重与宽容只会加强而不是削弱学术批评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慎重让批评者对批评对象有了更多的同情和了解;宽容则进一步拓展了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对话空间。

当然,严肃的学术批评必定具有一定的理论锋芒,不能“和稀泥”。

学术批评本质上不过是一种平等对话,健康且可持续开展的关键有赖于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知性论辩。

批评固然免不了意气之争,但绝不能让意气之争冲昏头脑。

真正切实有效的学术批评,其整体基调必然是平和的善意的,毋宁说更应该是超然的。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题库(50题)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题库(50题)

1.是学术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保证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条件。

A 学风B 学术评价C 学术规范D 学术成果正确2.学术失范指技术层面违背规范的行为,或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而违背行为准则的做法。

下列哪一现象不属于学术失范A 数据核实不足.C 由他人代写学术论文。

B 文献引用出处注释不全。

D 一稿多投. 错误,正确答案为C3.以下关于“不良学风”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不良学风损害学者和学术的形象。

B 不良学风影响公众对价值理想和价值导向的认同。

C 不良学风影响到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

D 不良学风不会在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的学术活动中表现出来。

正确4.我国科技部2006年颁布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是“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为",并给出了七个方面的表现形式.以下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

C 参加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及审稿工作。

B 采用不正当手段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

D 以本研究领域学者的名义参与常规学术活动.正确5.以下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是。

A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没有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

B 把成就归功于对研究有帮助但非直接贡献的人,将对研究工作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排除在作者名单之外.C 绕过评审组织机构与评议对象直接接触,收取评审对象的馈赠。

D 合理引证他人的研究成果,但如实署名. 正确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A 伪造B 篡改C 引用D 抄袭正确7.项目申请中,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 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资助申请书中伪造推荐人或合作者的签名,可以为自己或他人提供职称、简历、获奖证明以及研究基础等方面的虚假信息。

B 科技工作者在科研项目(或课题)申报或者接受委托时,必须对项目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C 在科研立项的有关材料中,应当对该项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人员的科研水平和能力、项目的创新性、完成项目(课题)的学术价值、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预期经济效益或者项目目标、所需科研经费及有关技术指标等作出客观、真实的反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批评,净化教育环境——专家学者大家谈
2010-11-24光明日报点击: 92
王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导师,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训诂学家。

兼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学风建设委员会
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黄安年学术交流网()创办人。

从事美国史、世界现代史教学和研究。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顾问、美国《美国历史杂志》中国特约编辑。

董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现任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应用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学术专长是汉语文学、辞典编纂及
研究,现从事古代汉语研究。

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王宁
学术交流网创办人、主持人黄安年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董琨
本报记者丰捷
学术批评是什么?每一位真诚而严肃的学问人都深知“批评”之于学术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令人愈加忧心和遗憾的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界的学术生态园已经难见“批评”这株带刺的“玫瑰”,变异的“批评”却大行其道。

让学术批评回归健康、理性的轨道,让学术生态重现生机、活力,才能为中国教育奠基;理性的教育学术活动,才能造就中国教育界的健康风气。

没有批评学术何以繁荣
记者:编辑部时常会收到一些书评。

但延续多年的一个现象很耐人寻味,那就是书评无论怎么评,基本都是只赞扬,不批评。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但凡批评之声泛起,不少学者在回应时也不是基于学术范畴的反驳争鸣,而是试图采取非学术手段压制、抗议,甚至演变成更为激烈的人身攻击。

我们的学界似乎忘记了批评的本义和价值,也失去了接纳批评的胸襟。

王宁:学术批评是学者应当具有的自觉的批判意识和自省意识在学术活动中的体现。

学术发展的规律证明,学者要想做出学术贡献,主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揭露已经作出的观察中的错误与瑕疵,更精确地观察同样或类似的事实,研究不同种类的材料以便进行比较,更充分地诠释事实,改进研究方法。

学术批评愈有力,学术纪律也愈严格,学界风气也将愈端正。

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只有通过学术批评,才能去伪存真,明辨是非,发现真理,杜绝腐败。

正当的学术批评是学术进步的助推器,是学术健康发展的清道夫,是学术之树常青的啄木鸟。

难批评、乱批评学术和教育环境被污染
记者:应该看到,这几年学术批评有了很大进步,很多网站和刊物为开展学术批评开辟了空间、营造了气氛。

但同时我们必须承认,健康、理性的学术批评还是少之又少,而一些非正当的,甚至是扰乱视听的声音却此起彼伏,严重污染了学术和教育环境。

王宁:的确,现在出现了很多广告式的伪书评,过火的吹捧和攻击的言辞也不断发现,甚至还增加了一些炒作似的对于某些问题的哄抬和反对,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比如有些非专业的人士专门挑战一些专业常识,而这个常识是多少年不证自明、不能推翻的东西,他们专门挑战这些东西,对学术界
产生干扰。

你应对它吧,它不值一谈,你不应对它吧,它提出的问题还有社会影响。

有些媒体不明真相,去宣传一些完全不对的东西,跟业内的人员并不交流,业内人又比较轻视普及,不愿意跟这样的一些问题进行辩论。

另外,同行在网上也有一些超出学术问题的谩骂,有些学术问题也纠结了一些非学术的因素。

董琨:我讲一个小小的例子,当了博士生导师以来,我参加了不下100次博士论文答辩的投票,包括本地的、外地的、面投的、通过书信的,我只投过一次反对票。

这次反对票是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投出的,应该没有问题,而且对方又是有名的大学,结果很快有人传出说我投了一个反对票。

本来很正常,结果感觉很反常,很另类。

我感觉很无奈。

学术人大多又是教育者,学术界的环境如此,必然影响到他们身边的学生,也必然影响到所有人身处的教育环境,更重要的是,这种影响会一代一代地积累下去。

黄安年:虽然学术界有一批坚定维护净化学术环境的志士仁人,但是整个说来学术评论依然是不被重视的学术领域,一些学者怕得罪人且不说,时下唯学术量化评价标准客观上使得一些学者对学术评论缺乏积极性,而且一些学术性刊物的“不发书评文章”的不成文规定也严重影响到好书得不到弘扬,劣质书籍得不到抨击。

面对学术批评,一些具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者不是严于律己,吸取教训,改正自醒,而是采取种种手段诋毁中伤和威胁揭露学术不端言行的学者,并严重侵犯他人著作权、署名权和名誉权等,继续污染和搅混学术环境。

有些人甚至企图通过诉诸司法来为自己解脱。

而我们的某些司法部门不能秉公而断导致错判,造成对学术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理服人学术批评当用健康方式
记者:中国学术正在走向世界,为了中国学术的持久健康与繁荣,看来,
学术界必须行动起来,改善学术生态,解决学术批评这个困扰学界的基础性问题。

王宁:2007年初,受教育部委托,我们编了一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手册,这个手册一共八章,分别说明了学术研究相关的概念,阐述了学术伦理,并且把学术研究的各个环节、应该怎样去做,做了纲要性说明。

在第六章,提出了学术批评的规范,阐明了学术批评的正当性,而且明确说明在学术活动中的体现。

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学术原则——要有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的精神,不媚上、不媚俗、不为虚、不为权,提出要涤浊扬清产生精品,要鼓励争鸣促进繁荣。

也说过被批评的人可以进行反批评,但不可以以侵犯名誉权等借口纠缠批评者,这些都是针对社会上的问题提出来的。

但学术批评的规范是个长期的问题,它不仅仅是学界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希望引起学术共同体的关注,大家共同使学术研究更清纯,更能够为社会服务。

黄安年:坚持积极开展健康的评论,我认为有三层意思,一要有坚持的精神;二要有积极的态度;三要有健康的学术讨论方式。

开展健康的评论是通过论著评论来进行的。

诚如《学术规范指南》所言“书评是学术批评的重要方式和重要成果。

”“学者公开发表的学术型书评,特别是关于本学科的高质量的书评,不论属于推介性的还是批评性的,都不应被排斥在个人学术成果之外”,可是现在有种很奇特的现象,不仅学术型书评不计算在学术成果之内,而且现在一些名牌杂志干脆不发书评。

在美国,像《美国历史杂志》和《美国历史评论》这样的有世界影响的杂志,每期都有1/3篇幅发表书评,而我们的杂志书评不仅越来越少,而且质量愈来愈差,这种状况是难以令人满意,也难以通过高质量的书评予以积极引导。

第二点,我要强调严于律己,强化他律。

净化学术生态环境,靠什么?既要靠学术自律,也要靠学术他律,在目前条件下更要强化学术他律。

学术自律,要求学者自重、自尊、自爱、自立、自检。

学术他律,要求学术主管部门(很多时候是各地的高校)严格学术规范、维护学术道德,积极净化学术环境。

时下,一方面我们的某些学者自律精神太差。

另一方面我们的他律机构管理几乎形同虚设。

为了对学术负责,我强烈倡导实名责任评论制,目前绝大部分不负责任的学术评论出自匿名之手,学术主管部门和网络媒体对于利用匿名搅乱健康学术评论的错误做法甚至违法乱纪行为,应该进行限制和处理。

同时,我认为,学术是非争议只能通过实事求是的、健康的学术争鸣、不带偏见的评论或科学实践来解决,其中某些学术和科学问题还不是一时可以判定的,还得有反复实践和时间来确认或求同存异,需要在学术是非争鸣进程中,排除各种影响学术公正判断的非学术因素。

学术是非也不能迷信学术权威、单位的行政干预,甚至党政领导人的裁决,在这个问题上学术界、科学界有着太多的惨痛教训。

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术回归学术,防止行政干预和单位保护,营造实事求是的学术讨论和批评的氛围。

提倡学术争议双方,摆事实,讲学理,平心静气、平等讨论,切忌打棍子、揪辫子、扣帽子,先入为主,揪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进行与学术无关的人身攻击。

最后,我想说的是,司法诉讼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术是非判断。

学术是非问题通过司法诉讼,即便是钻了法律空子、赢了官司,也可能会最终输了学术并损害其声誉。

司法审判和学术鉴定两者本来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学术争端或科学争端诉诸司法,或因涉及名誉权、著作权等民事纠纷的激化,或因由文斗上升到武斗而触犯刑律发展为刑事案件,即使这样,司法审判也只能就民事纠纷或刑事案件本身作出不受外界干预的公正裁定,这种裁定并不也不可能涉及学术或科学是非问题。

相反,旷日持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司法诉讼,受损的恰恰是学术和教育本身。

责任编辑:林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