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合集下载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一、引言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为了评估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而进行的独立、客观的评估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本文将从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定义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指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内部审计的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1. 内部审计管理系统的建立许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审计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内部审计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任务分配、进度跟踪、结果汇总等。

该系统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

2. 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应用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应用。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来辅助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的效果。

3. 内部审计报告的自动生成传统的内部审计报告需要人工编写,费时费力。

而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内部审计报告的自动生成,大大提高了审计报告的编写效率。

同时,自动生成的报告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制,使报告更加符合实际需求。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趋势1. 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内部审计信息化中。

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量文本信息的自动分析和理解;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实现对审计数据的自动分类和预测。

人工智能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带来更多的机遇。

通过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更多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并提供更加精准的解决方案。

同时,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审计结果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提高内部审计的及时性和灵便性。

3. 云计算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内部审计信息化带来更多的便利。

未来展望审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

未来展望审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

未来展望审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的日益复杂化,审计行业作为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的应用、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审计专业能力的提升等方面,探讨未来审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

一、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到业务流程中,审计行业也不例外。

未来,信息技术将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首先,审计工作将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审计数据的准确、高效和全面化处理。

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人为错误的风险。

此外,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审计师将能够迅速获取和整合企业的内部信息,提高对企业的全面审计能力和风险识别能力。

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在未来,数据分析将成为审计行业的核心能力。

随着数据量的激增和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改进,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分析需求。

以往的审计重点主要在于验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未来的审计工作将更加侧重于通过数据分析技术,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和风险信息。

数据分析将帮助审计师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发现潜在的风险问题,并为企业提供精准的业务建议。

三、审计专业能力的提升随着审计行业的不断发展,审计师的专业能力也需要不断提升。

未来,审计师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更高的综合素质。

首先,审计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和会计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其次,审计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员工进行良好的合作,获取关键信息。

此外,审计师还需要具备敏锐的风险意识和判断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问题。

未来的审计师还需要通过持续学习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未来审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趋势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的应用、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审计专业能力的提升。

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

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

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审计工作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转型。

信息化审计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更为高效、准确的方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分析目前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帮助审计工作者更好地应对信息化审计的挑战。

一、审计信息化的现状1.信息化技术应用广泛。

以数据分析为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以及报告都基于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审计效率,也保证了准确性。

2.审计机构信息化水平较高。

审计机构在信息技术的引导下不断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研究和应用新的信息技术也成为审计机构各个层面的必修课程。

3.审计人员信息化素质整体较高。

近年来审计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而现代审计业务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化素质,这促使了审计人员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与应用。

二、审计信息化的对策1.加强信息技术的沟通和培训。

审计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以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应加强与信息技术人员的沟通,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应用到审计工作中。

2.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

随着数据体量的增长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审计机构应加强对数据的管理、备份、恢复、加密和共享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也需要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

3.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数据分析技术是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审计机构需要培养一批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数据挖掘、数据透视、模型分析等技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注重职业道德和知识产权保护。

随着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审核人员必须注意职业道德,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同时,审计机构应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因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资料泄露和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

5.优化信息化审计流程。

审计机构应通过优化审计流程和标准化操作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信息化审计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标准化的流程来规范工作流程,减少操作失误,并能释放人力减少人工操作中产生的错误率和降低成本。

审计信息化建设瓶颈突破的对策探析

审计信息化建设瓶颈突破的对策探析

审计信息化建设瓶颈突破的对策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审计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和精细化,审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审计工作的必然趋势。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瓶颈,如信息系统的滞后、技术人才的短缺、系统安全性的问题等,限制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本文将从技术、人才、管理等多个方面探讨审计信息化建设瓶颈的对策,旨在为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

一、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瓶颈1.信息系统滞后目前国内审计机关大多采用的审计信息系统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

这些系统大多停留在单机版本,具备审计人员工作效率低下、信息共享困难、数据传输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2.技术人才短缺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有相应的技术人才进行支撑,然而当前技术人才市场紧张,大多数审计机关缺乏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导致审计信息化建设中技术障碍重重。

3.系统安全性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行各业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安全、系统防护、信息传输等问题需要得到高度关注,而当前大多数审计机关在系统安全性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漏洞。

二、对策探析针对上述问题,从技术、人才、管理三个方面,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对策。

1.技术方面的对策(1)引进先进技术审计机关应当积极引进先进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并将其部署到实际工作中。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积极推动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2)系统升级和优化考虑到目前审计信息系统的滞后,审计机关应当加大信息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力度。

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审计信息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1)加大人才储备力度审计机关应当加大人才储备力度,通过招聘、培训等手段,吸引和储备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2)加强技术人才培训通过组织内部培训、外部交流、派员进修等方式,加强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培养,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审计信息化 政策

审计信息化 政策

审计信息化政策一、政策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促进审计事业发展,制定本政策。

本政策的目标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推动审计信息化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效方向发展。

二、审计信息化的定义与范围审计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各个环节,实现审计工作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审计信息化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审计管理系统:包括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等管理环节的信息化。

2. 审计工具软件:包括用于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等功能的软件。

3. 审计技术支持:包括对审计人员的技术培训、技术支持、技术更新等。

4. 审计信息化安全保障: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三、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为了实现审计信息化的目标,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与规划。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审计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几年审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

2. 加强顶层设计:从全局角度出发,制定审计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框架和体系结构。

3. 推进重点领域发展:在审计管理系统、审计工具软件、审计技术支持、审计信息化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和措施。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

四、审计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保障审计信息化的顺利实施,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硬件设备:购买必要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如服务器、个人电脑等,以满足审计工作的需求。

2. 网络建设:建设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通信。

3. 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管理审计数据,保障数据安全和完整性。

4. 终端设备更新:定期更新终端设备,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审计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转变。

信息化审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审计过程进行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增强审计监督功能。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些地区和部门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建设进度不一致。

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快,信息系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加,对信息安全保障措施提出更高要求。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网络覆盖不到位,影响审计工作的顺畅进行。

鉴于以上问题,本文将对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取得更大进步。

1.2 研究意义政府审计是政府监督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而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系统不够完善、数据安全性不高等。

通过对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为政府提供改进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信息化发展。

研究政府审计信息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研究政府审计信息化可以促进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提升。

信息化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和决策。

其次,研究政府审计信息化可以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信息化可以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减少人为操作漏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再次,研究政府审计信息化可以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信息化可以强化数据加密和安全备份措施,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保护政府敏感信息和国家利益安全。

总之,研究政府审计信息化的意义在于推动政府审计工作向智能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为我国政府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略论信息化时代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略论信息化时代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略论信息化时代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诸多变革,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管理和运营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于审计领域来说,信息化时代审计存在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成为当前审计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

1. 大数据审计能力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政府等组织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审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审计的需求。

审计人员在处理大数据时,往往会遇到数据量大、数据分散、数据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审计效率低下、审计质量无法保障。

2.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数据越来越成为企业和组织的重要资产,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了信息化时代审计的一大难题。

审计人员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存储过程中,难以避免数据泄露、数据被篡改等安全问题,同时也需要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开展审计工作。

3. 系统复杂性导致审计难度增加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企业和组织的信息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审计人员在对这些复杂系统进行审计时,难以全面了解和理解系统的运行机制和流程,导致审计难度大大增加。

1. 提升审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面对大数据审计、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新的审计挑战,审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素质。

不仅要熟练掌握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还需要具备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专业知识,以保障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开发和采用新的审计工具和方法针对大数据审计、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审计机构和企业需要加大研发和采用新的审计工具和方法。

可以通过开发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工具,提高大数据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采用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 加强信息系统审计和风险管理面对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审计难度增加的问题,审计人员需要加强对信息系统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工作。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信息系统审计团队,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全面审计和风险评估,为企业提供更加全面和可靠的审计服务。

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近几年来,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在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金审工程)范围后,有了较快发展。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方面逐渐形成体系,审计业务软件开发应用也有了较快发展。

但审计信息化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进程。

当前,审计信息化建设中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不仅仅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审计管理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近几年来,有些审计机关对计算机审计在部分领域如金融系统实施情况期望值偏高,在某些审计环节不切合实际,过多地强调应用计算机审计手段,重设备配置,对审计软件开发和推广应用办法不多,效果不明显,忽视了改革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没有真正把审计信息化建设作为改进审计管理方式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来抓。

其结果导致部分单位审计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效益低下基础上的,出现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的局面。

二、高投放与低产出共存,审计成本不断攀升。

目前,各级审计机关都在不断加大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尤其是硬件的配置不断更新,但是设备和信息利用程度及使用效益却不高,部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停留在办公自动化和收集信息、检索资料等阶段,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缺乏审计现场应用和审计资料的整理、归纳,使得计算机网络管理、分析、数据处理等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造成资源浪费。

三、审计业务与信息化发展的不一致。

目前,有些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审计业务水平与信息化水平不匹配,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一部分审计干部由于年龄偏大,业务老化,知识结构单一,对开发应用计算机不感兴趣;有的审计干部仅满足于办公需要。

而在审计过程中,由于要求不到位,软件开发滞后等原因,没有真正应用起来;还有部分人员把传统的手工操作业务搬到计算机上操作后,不愿在审计业务基础建设方面多下功夫。

四、设备闲置与紧缺现象并存。

浅析审计信息系统的现状

浅析审计信息系统的现状

浅析审计信息系统的现状,发展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08经管审计何川学号:080303034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活动的复杂化,使管理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

信息处理已成为一项主要的社会活动。

计算机现已策划你给我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

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可以扩大组织拥有信息的用途。

信息工作的迅速增长,是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的功能也由一般的数据处理走向决策处理,如此,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

而作为我们本专业的审计工作来说,审计工作更是越来越离不开信息,信息处理已成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审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也已成为审计工作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所以,在审计工作中,行政部门﹑企业开始以实现内部审计全面信息化为目标,去构建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依托集团内部局域网继而外部互联网,对审计工作进行实时修改监控及维护,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跟随者科学技术和人类需求的逐步发展,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方面。

在审计学的进步中到处渗透着人—机—环境相互融合的过程。

审计信息系统作为又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之下的财务信息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OA),企业信息门户系统(EI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系统。

广泛实行的网上审计,其内容包括了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和审计业务的统计分析。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维护,在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之时便充分考虑了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风险控制尤其通过对审计质量的全过程控制,达到降低审计风险,便于运行维护的目标。

在需求分析工程中,所需要做的工作,又包括着产品对象的调研,数据的收集整理,应用软件的选型,管理模式的调式,每一步都马虎不得。

每一步都是审计系统发展更新的基石。

而在其本质属性上,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以开放的互联网为基础,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持,以统一规范的审计业务管理为保障,实现总部,地区公司和所属单位三级审计信息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2024年审计信息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审计信息化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审计信息化市场前景分析1. 介绍审计信息化是指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审计过程、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进行改造和提升,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审计信息化市场逐渐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本文将对审计信息化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趋势2.1 技术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审计信息化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等,为审计信息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新技术的引入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和机构提供更加精细化和全面化的审计服务。

2.2 法律法规的促进随着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审计信息化市场得到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鼓励并引导企业和机构采用新的审计信息化工具和技术,提高整体审计水平和效能。

这为审计信息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3 企业需求的增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对审计工作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审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高效、准确和精细化审计服务的需求。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和投入到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中,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 市场机遇3.1 增加市场份额随着审计信息化市场的发展,各类企业和机构对信息化审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市场竞争激烈,但也提供了更大的市场机遇。

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具备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企业,有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并实现快速增长。

3.2 创新服务模式信息化审计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审计机构可以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审计方案和服务。

比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风险预警和异常检测,提高审计精度和风险防范能力。

这些创新服务模式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附加值,并增加市场竞争力。

3.3 合作共赢审计信息化市场的发展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审计机构、信息技术企业和企业用户之间的合作,可以探索出更多的商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

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审计信息化已成为提升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实现审计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本文《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回顾了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信息化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如大数据审计、云计算审计、人工智能审计等,并分析了这些技术在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文章还从政策环境、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文章还展望了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审计信息化标准的逐步完善、审计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等。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为推动审计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审计信息化建设并非无本之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信息化理论、审计学理论以及两者的交叉融合。

信息化理论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宏观框架和指导原则。

信息化理论强调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信息的深度挖掘,以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以及决策的科学化。

审计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其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信息化理论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审计学理论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操作规范。

审计学理论涵盖了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程序、审计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理论内容在信息化建设中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将审计学理论融入信息化实践,构建符合审计规律的信息化体系,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审计学与信息化理论的交叉融合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创新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审计与信息化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未来思考汇报人:日期:•引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未来思考目录•结论与展望01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审计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需要更加高效、准确和全面地开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审计工作的需求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推动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信息化建设的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审计工作的全面信息化。

目标建立完善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包括审计信息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风险评估系统等;加强审计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其信息化素养;推进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任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02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与成效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投入和应用。

审计信息系统的普及审计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实现了对被审计单位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的自动化。

审计效率的提高通过信息化手段,审计人员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审计效率。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加强数据管理和隐私保护措施。

人员素质与技能要求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对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技术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地区、不同审计机关之间的技术应用水平存在差异,部分地区和审计机关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2 3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将为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技术支持,实现更广泛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审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加强与其他部门和领域的协同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审计信息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审计信息化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二)2024

审计信息化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二)2024

审计信息化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二)引言概述:审计信息化发展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改进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过程。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审计信息化的基本概况和现状。

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正文1. 数据驱动的审计- 数据采集和整合:审计部门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和整合各类内外部数据源,形成审计数据湖。

- 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快速发现异常、风险和机会,提高审计风险识别和定位能力。

- 数据驱动的决策:审计工作将更加重视数据分析,数据驱动的决策将成为审计师的核心能力之一。

2. 自动化审计工具- 自动化采集和处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审计工具可以自动采集和处理审计相关数据,减少人工工作量和人为错误。

- 自动化检查和验证:自动化审计工具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检查和验证,提高审计准确性和效率。

- 智能化报告生成:利用自动化审计工具,审计报告可以快速生成,并提供可视化的报告展示方式,提升报告的可读性。

3. 云计算和移动审计- 云计算平台:利用云计算平台,审计部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弹性扩展和高可用性,提高审计项目的协同工作能力。

- 移动审计工具:移动审计工具可以使审计人员实现随时随地的审计活动,提高审计工作的灵活性和效率。

- 数据安全保障:在云计算和移动审计中,数据安全将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审计部门需要加强数据安全意识和技术保障。

4. 共享经济与审计- 审计平台化:通过审计平台,不同审计机构可以共享审计资源和经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 增值审计服务:审计机构可以将所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变成可供企业和社会决策参考的增值审计服务。

- 监管和合规审计: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监管和合规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审计部门需要根据共享经济特点发展相应的审计方法和指标。

5. 人工智能和审计- 自动化审计流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审计流程中的一些常规工作可以自动化,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国家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国家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工作 的实 际情 况 看 ,有 些 技 术 规 范 和 规 章 制 度 亟 待 建
立 。一是财政预算执行 、 银行等会计核算软件和企业 资 源规划信息系统( R ) E P 的数据采集接 口国家标 准 , 政府 预算执行 动态监测审计关键技术和应用工作相关标 准 及制度 ; 二是I( T 信息技术 ) 目绩效评价指标 ; 项 三是 国
计 任务 难 以完 成 。另 外 , 计署 和省 ( ) 计 机 关 下属 审 市 审
1 . 全力开展审计信 息资源工作 , 健全 审计 资源数据
库建设。省( ) 市 级审计机关要全力开展数据 中心建设 ,
将审计法规建成数据库 , 为审计工作提供相关政策评 可
价依据 ; 将历年被审计单位数据和审计项 目档案做成 电 子档案并形成数据库 , 可就相关问题进行纵 向的历史查 询, 也可进行横 向数据分析 , 同行业 中进行 比较 , 在 为被 审计单位 的绩效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作出评价。 按照 “ 审中建 、 中审” 建 的原 则 , 加快 审计交换 中心
常规审计 ; ②信息系统审计③绩效审计 。 在我国, 也应关
注 这 三 方 面 的审计 。
联 网系统 的特点是将计算机方法体 系等做成审计
模型 , 将前人 的审计智慧 固化 , 变粗放 型的审计为集约
型 的审 计 , 立 预 警 机 制 , 移 审计 关 口 , 步 实 现 “ 建 前 逐 三
国家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 “。 , } ≈ m:{ { 。
w * ^ * §未 《,毒 § l 《 {
口 马社昌 董寒光
. . … 0 ± { |


审 计信 息 化现 状 及存 在 的 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分析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分析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财务领域的专业机构,其审计业务一直是其核心业务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也逐渐实现了信息化。

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将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的现状及分析进行探讨。

1.审计软件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软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

这些审计软件不仅包括财务审核软件,还有专门用于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软件,这些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审计过程管理等方面。

在审计软件的应用下,审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而且能够更好地保证审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审计数据的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审计工作的核心。

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实现了审计数据的数字化,即将纸质数据转化为电子数据,以便于存储、管理和分析。

数字化的审计数据不仅可以减少审计过程中的手工工作,还能够更好地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审计流程的电子化传统的审计工作流程通常需要大量的纸质文件和文档,审计师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这些文件和文档。

而在信息化的今天,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实现了审计流程的电子化,即审计过程中的各类文件和文档都以电子形式存在,并且能够通过审计软件实现流程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

这种电子化的审计流程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4.数据分析技术的运用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分析技术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审计师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审计对象的数据,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而提高审计的深度和广度。

而且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为审计师提供更多的审计思路和方法,使其审计工作更加科学和有效。

1.信息化成果的显著性通过以上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到信息化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许多传统审计中的手工工作和重复工作,使审计师能够更专注于审计的核心工作,提高审计质量。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 )审 计线 索 的变化 一
管 理功能。因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 统 。会 计信 息化 的开 放性 ,使 电子形 式 的会 计信 息
容 易受到 网络病 毒 的 困扰 ,这都会 威胁 到会 计信 息 的 安全和 完整 。所 以对 会计 信 息系统 的审计 除 了传
统的审计对象外,还要对会计信息系统本身进行审 计,如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方法是否和会计制度
息化 条件 下我 国审计现 状的分析 ,研 究、探讨会计信 息化条件 下审计 学科 的发展策略.
关键 词:会计信息化;审计技 术;信 息
中图分类号 :F 3 . 2 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3 1( 0 6 60 6 -3 0 83 9 20 )0 -0 20
De .0 6 c2 o
我 国审计信 息化 的现状 与发展策 略
文 萍 4帛
( 海大 学 财税 系 ,辽 宁 锦州 11 1 ) 渤 20 3
摘 要 :会计信 息化是指会计 业务处理与 I 技 术的有机结合 ,适应会计信 息化 的发展 ,作为监督 会计活动 T
l 、
的审计 工作 必须提 高审计技 术,才能提 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以适应 经济全球化 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会 计信
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传统手工系统中,从原始 凭证 到记 账凭 证 ,从会 计账簿 到会 计报 表 ,每一 步
都有 文 字记录 、经手 人签字 ,审计 线索十 分清 晰 。 这 些 纸 质 形 式 的数 据 若 被 修 改 会 留下 修 改 的 线 索 和 痕迹 ,这也 是纸 质数 据 的基本 特征 。但在 会计 信 息化 系统 中 ,会计 数据 的处理程 序化 ,经 济业 务数 据 的输 入 到会计 报表 的生成 ,整 个处 理过 程都 由程 序 按计 算机 指令 自动 完成 ,原来 纸质 的会 计数据 都 直 接记 录在 磁性 材料 上 ,对 磁性 材料 上 的数据可 进 行 “ 痕迹 ”的修改操 作 ,这就 使审 计线 索发 生很 无

审计信息化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一)2024

审计信息化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一)2024

审计信息化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一)引言概述审计是对组织的财务状况和业务运营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信息化发展为审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本文将以审计信息化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为主题,探讨信息化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和挑战,为审计工作者提供思路和参考。

正文内容1. 信息化在审计领域的应用1.1 现代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1.2 电子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的应用1.3 大数据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1.4 自动化审计工具的使用1.5 人工智能在审计中的应用2. 信息化带来的挑战2.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2.2 技术更新和维护成本2.3 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问题2.4 数据分析能力和人才需求2.5 法律和道德规范的适应性3. 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3.1 云计算和审计数据存储技术3.2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3.3 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的发展3.4 自动化审计流程和机器学习3.5 人工智能技术集成与创新4. 未来发展方向4.1 提高审计信息系统整合能力4.2 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4.3 深化数据分析能力及人才培养4.4 推动审计技术与业务知识的融合4.5 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审计革新总结信息化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审计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通过建设现代审计信息化系统、应用电子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大数据技术、自动化审计工具和人工智能技术,审计人员可以更高效、准确地进行审计工作。

然而,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更新和维护成本等问题。

展望未来,审计信息化将进一步发展,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数据挖掘和预测分析等技术将得到应用。

为了适应未来发展趋势,审计人员需要提高系统整合能力、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深化数据分析能力及人才培养,推动审计技术与业务知识的融合,积极拥抱新技术,推动审计革新。

信息技术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审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使得企业的经营管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然而,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风险,如信息泄露、数据安全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审计来加以解决。

本文将重点探讨信息技术审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信息技术审计的现状现代企业依赖信息技术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也使得信息技术审计成为企业运行的重要环节。

信息技术审计可以全面评估企业的信息系统是否合规、合法以及安全可靠。

目前,信息技术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安全审计网络安全是信息技术审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性、防火墙设置、安全策略等方面。

通过网络安全审计,可以发现系统漏洞并提供改进建议,以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

2. 数据库审计数据库是企业信息系统中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库进行审计能够检查数据库的完整性、可靠性以及访问权限等方面。

通过数据库审计,可以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的数据安全风险。

3. 应用系统审计企业的各个应用系统是实现业务运行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应用系统的审计可以评估其是否正常运行、合规合法,并提供优化建议。

应用系统审计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解决在系统使用和运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 信息系统合规审计信息系统合规审计是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整体性评估,确保信息系统在合规性方面与相关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通过信息系统合规审计,可以检查企业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并提供改进意见。

二、信息技术审计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审计也不断发展演变,涌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审计也将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发现异常和风险,提供更准确的审计结果。

2. 云计算和移动审计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的信息系统日益复杂,传统的审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

审计信息化文献综述和我国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内文献综述1993年9月1日审计署发布《审计署关于计算机审计的暂行规定》,1998年,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向全国各级审计机关郑重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

之后,又陆续提出,审计机关的领导干部不掌握信息技术将失去指挥的资格(2004),审计机关的管理人员不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失去任职的资格(2005)。

随后,审计署做出了建设审计信息化工程(金审工程)的战略决策,开始了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

2005年11月金审工程一期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审计署2006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结合“十一五规划”,审计署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积极推进金审工程二期和三期建设,完成全国审计信息网络中心、数据中心、中央和省级审计机关网络互联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的建设。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起步晚,客观条件限制等原因,仍处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建设程度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水平,相关内容的研究也较少。

国内目前对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综述如下:吴宗源从审计信息化带来的机遇说起,从人才、网络建设、软件开发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邱发森在宣传、统一规划、做好培训、不断改进等方面对我国审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建议。

彭绍进在论述了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后,从加强认识、注重应用、完善规范、培养人才四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李伟峰将审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审计工作与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一致、审计信息化发展与被审计对象不对称、人才问题、高技术与低效益并存等,并给出了加强认识、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进行突破等建议。

乔瑞红从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黄胜、郝宇欣从行业监管、加强培训、统一软件、学习先进经验、完善法规等方面对我国审计信息化应用提出了建议。

李晓刚对审计信息化产生的动因、优势、审计的主要内容及方法、实现审计信息化的主要途径进行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卷第6期 辽 宁 工 学 院 学 报V ol.8,No.62 0 0 6年12月Journal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c .2006收稿日期:2006-09-01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刘锦萍(渤海大学 财税系,辽宁 锦州 121013)摘 要:会计信息化是指会计业务处理与IT 技术的有机结合,适应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作为监督会计活动的审计工作必须提高审计技术,才能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我国审计现状的分析,研究、探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学科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信息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91(2006)06-0062-03一、会计信息化对审计的影响随着Internet 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大量的会计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的各部门直接采集,企业内外的各部门、各机构也可根据授权,通过Internet 直接获取信息。

审计环境、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审计线索的变化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数据的存储介质、存放形式、生成方式和传递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人员很难甚至根本无法通过肉眼跟踪会计业务,无法用传统的方法考察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传统手工系统中,从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从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晰。

这些纸质形式的数据若被修改会留下修改的线索和痕迹,这也是纸质数据的基本特征。

但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会计数据的处理程序化,经济业务数据的输入到会计报表的生成,整个处理过程都由程序按计算机指令自动完成,原来纸质的会计数据都直接记录在磁性材料上,对磁性材料上的数据可进行“无痕迹”的修改操作,这就使审计线索发生很大变化。

(二)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变复杂在经济数字化、信息化的今天,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及程序等有机结合的应用系统,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和管理功能。

因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

会计信息化的开放性,使电子形式的会计信息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困扰,这都会威胁到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完整。

所以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除了传统的审计对象外,还要对会计信息系统本身进行审计,如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方法是否和会计制度和财经法规相符合;是否建立了恰当的程序控制,能否防止和发现无意的差错和有意的舞弊行为;提供的信息多元化,导致审计的重点由存货等与有形物质有关的业务,扩展到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等与非物质资源相关的业务;处理信息的方法多元化,折旧计提的方法不仅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同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其它方法进行试算;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等,都要求审计对象不能再只局限于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而要扩展到相关网站以及网上为广大用户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及理财活动的那些网络服务公司的业务,审计范围扩大了许多。

(三)实时审计成为必然 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不仅可以按照既定的月、季、年来提供会计信息,而且可以随时根据需要生成所需的信息。

如某一种产品的当日成本信息等,要求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系统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实时审计提到议事日程。

(四)审计控制风险增加 手工会计下的控制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结构2006年(总第44期)刘锦萍: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63有关,会计信息化可以减少手工会计下的一些风险,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风险,具体表现为,数据的集中存储,增加了计算机舞弊风险,由于过去企业的分散交易数据,都被集中存储在中央存储器里,如果网络病毒或其他人为的不法行为破坏中央存储器,所有的交易数据都可被操纵,而无须像手工环境下,进入企业的不同地点去获取所有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数据都存储在磁性介质上,可以进行“无痕迹”的修改和删除操作,这都给舞弊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说,数据的集中存储增加了审计控制风险。

此外,信息系统应用程序的编写和运行过程,也容易产生审计控制风险。

总之,只要存在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就存在审计控制风险,而完美无缺的内部控制是不存在的,只能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来降低风险,而不能消除控制风险。

二、我国审计信息化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企业经济的各个环节,但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审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审计信息化的实现步伐远远落后于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步伐,在注册会计师行业,由于在考试中没有计算机知识方面的要求,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运用计算机审计的水平还很低,基本上处于辅助审计阶段。

所以说,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资源、网络建设、技术应用、人才政策等方面都受到制约。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人员的素质偏低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进行审计,要求审计人员要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要精通财务、审计知识,又要掌握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但目前我国很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

虽然在职的审计人员都接受了计算机知识的培训,但大多是初级程度的培训,还只是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大部分审计人员还不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处理的财务业务,还不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存在什么风险,怎样控制才能有效降低风险。

还没有真正掌握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审计;计算机技术人员虽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比较熟悉,但他们对会计、审计知识又不很熟练。

所以说,我国目前缺乏胜任的IT审计师,开发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所需的高层次、高水平的人员还很缺乏。

审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可能发生的错误和舞弊行为缺乏清楚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能否真正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审计还是急待解决的问题。

可见,人员的缺乏,制约着我国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技术的发展步伐。

(二)缺乏成熟的软件技术和硬件环境要真正开展会计信息化条件下的审计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环境和软件技术基础。

目前,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由于资金受限,在设备配备上还不能满足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的要求,而在审计对象——企业中,只有在一些管理较好的大型企业中,在会计信息化方面具备较好的硬件条件,而在中小型企业中,其会计信息化水平还较低,要真正实现网络审计还有一定难度;在软件技术方面,目前我国财务软件的水平都比较理想,而通用的高水平的审计软件还很缺乏,主要原因是财务软件在设计时大多没有考虑专用的审计软件接口,使得在财务软件中嵌入适时跟踪监控的审计程序难以实现,使审计人员采集数据出现一定困难。

我国现有的审计软件大多处于仅满足穿过计算机进行审计的阶段。

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现场审计和后期报告的制作还几乎依赖手工操作,规模较大的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利用VB、VC开发更为自动化的审计系统软件。

(三)缺少标准、统一的软件规则审计软件不能专为一种财务软件而设计,而应具有通用性。

会计软件和审计软件在保证各自的职能标准的前提下,应更好地体现两者从开发、设计到操作技术方面的协调一致,防止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漏洞。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财务软件开发过程中,由审计人员直接参与,即实行系统的事先审计工作,事先审计可以直接监督系统开发过程必须按照标准的开发规程和开发方法进行。

以保证系统程序及应用控制满足会计管理的需要并达到应有的质量。

同时,审计人员直接参与系统的开发和设计,也为审计人员审查系统开发过程提供条件,此外,也可在系统中,事先嵌入审计程序,这些审计程序可以执行审计监督,建立审计跟踪文件,记录符合指定条件的会计事项及操作处理的相关信息,以便日后审计人员跟踪追查这些程序,执行审计功能。

三、我国审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为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

这就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挑战,审计人员必须要面对新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应对各种各样的审计风险,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64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6期(一)构筑审计工作的技术环境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需要依托一定的技术条件。

营造审计信息化的技术支撑环境,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

一般来说,信息化技术支撑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建设和数据库建设两大方面。

而网络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开展企业各项工作的前提,网络的目标是支持系统集成和信息交流。

信息技术环境下,至少需要三级网络建设及相应的信息资源整合。

三级网络具体包括企业内联网(Intranet)。

连通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网络,使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共享,按照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实现管理、研究与开发的信息化,企业内联网(Intranet)是实现企业内部资源整合的先决条件;企业外联网(Extranet),是连接企业及相关协作商之间的网络。

促进企业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EDI)、电子转账、信息交流等,以提高沟通效率,企业外联网是企业充分利用其外部资源的必要手段;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连接企业与外界的网络,能够实现企业对客户与供应商的信息沟通,进而完成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之间的整合。

在构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硬件中,企业级的内联网的建设是关键;而在数据库建设方面,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数据的存储结构和传统的数据库有很大区别。

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不仅是面向某一具体应用,而且应面向整个企业业务流程,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经济行为,由于在设计中,考虑了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关联化问题,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数据冗余。

(二)建立健全审计软件开发的相关法规准则会计信息化使传统的审计对象、审计线索、审计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审计准则已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审计准则来指导审计工作的实践。

新的审计准则应是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标准化,是衡量审计工作的标准。

用一个通行的标准给审计软件提供统一的接口,在统一财务软件开发标准的前提下,集中既懂财会业务、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开发适合我国现实情况的审计软件,不仅要对输入的原始数据和打印输出的会计数据进行检查,还必须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检查,根据系统设计的流程图,重点检查程序设计是否符合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以考核它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数据对系统进行处理和检验,同时要对信息系统的数据文件进行审计,为以后审计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三)加大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信息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很大,信息技术对审核会计的审计工作同样有很大影响,只有依靠广大会计工作者和审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紧跟时代步伐,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和审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