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路径

合集下载

新时期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途径

新时期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途径

在 教 与 学 的 双边 活动 中 ,学 生 作 为认 识 和 实践 活 动 的 主 体 , 明 显 的 基 本 特 征 就 是 学 习 的 自主性 、 动 性 和 创 造 性 。 最 能 教 师 应 注 意综 合 运 用 开 发 学 生 创 造 力 的各 种 方 法 ,培 养 学 生 独 立探 索 、 异创 新 的 精 神 , 次 课 在 完 成 基 本 教 材 的 练 习后 求 每 要 有 意识 地 留 出一 定 的时 间让 学 生 做 自己喜 欢 的 、 尚需 要 进 步 强化 的练 习或 者 创 新 的 自由练 习 ,这 对 学 生 创 新 能力 的
4结 语 .
相结合 . 能使 学 生 在 生 动 活 泼 的情 境 中产 生运 动需 要 , 生 自 产 主参 与 的 心 理 趋 向 , 而 充 分 享 受 运 动 的乐 趣 , 生 愉 快 的情 从 产 绪. 体验 运 动 的满 足 感 。 如 , 短 跑 教 学 中 , 让 学 生 用 接 力 例 在 我 跑 的方 法 去 完成 动作 学 生 在 单 调 枯 燥 的 基 本 动 作 练 习 中激
受 体 育 教 育 。 身 体 育 的 涵义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的 内 容 : 是 指 人 终 一 从 生 命 开 始 至 生命 结束 中学 习 与 参 加 身体 锻 炼 ,使 体 育 成 为 人 一 生 中 始终 不 可 缺 少 的重 要 内 容 ;二是 在终 身体 育 思 想 的 指导下 , 以体 育 的 体 系 化 、 体 化 为 目标 , 人 们 在 不 同时 期 、 整 为 不 同 生 活 领域 中提 供 参 加 体 育 活 动机 会 的 实践 过程 。在 此 涵 义 下 的 终 身体 育 意识 就 是 指 一 个 人 终 身能 自觉 地 接 受体 育 教 育 和 有 目的地 实 施 体 育 锻 炼 , 以提 高 身体 素质 、增 进 健 康 状 况 、 足 精 神 需 求 的思 想 境 界 。 满 1 终 身 体 育 意识 的意 义 。 . 2 体 育 作 为 教 育 的一 种 特 殊 形 式 伴 随 人 的一 生 ,如 果 我 们 把 人生 中 的身 体 锻 炼 活 动 分 成 若 干 个 环 节 ,那 么 学 校 体 育 在 终 身体 育 整 体 中就 刚 好 处 在 连 接 家 庭 体 育 和社 会 体 育 的 中 间 环节 。 由此 可 见 ,学 校 体 育 对 实 施 终 身 体 育 起 着 很 重 要 的作 理解 和巩 固 . 而且 能提 高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能 力 、 新 能 力 和 对 创 所学 知 识 的逻 辑 组 织 能力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一、多样化体育项目的开展在体育课上,老师可以引入多种体育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体验到不同的体育项目。

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学生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项目,从而主动参与,并且形成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興趣和热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興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享受运动的乐趣。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体育游戏和挑战,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激发学习和参与的兴趣。

三、体育活动的实践与应用学生通过实践和应用来提高体育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体育竞赛、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育比赛,锻炼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

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校外的体育俱乐部、社团等,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体育水平和体育意识。

四、体育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技能的训练,还要传授学生一些体育知识,如运动原理、运动生理、运动安全等。

通过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运动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和终身体育意识。

五、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教师可以讲解一些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如饮食健康、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疾病的预防等,让学生意识到保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六、动机驱动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终身意识。

例如,可以设立学生体育锻炼的挑战目标,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认可,以增强学生的动力和兴趣。

七、示范与引导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与学生一起进行锻炼和比赛。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正确掌握运动技能和规则,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意识。

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的方式之一 。


激发 大学生的参与兴趣 . 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体育课 程 , 应付心理 , 门课程 的重视程 度不够 . 存在 对这 这
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去积极引导 。但是课 堂上的时间 毕竟是有限 的,因此教师所能做 的就是培养学 生主动运动 的兴趣 和 自主锻炼的能力 , 只有这 样 , 才能让学生 真正 建立 起 终身体育的意识 ,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 的能力 三、 为大学生制定 阶段性运动 目标 。 制订符合他们 自身
中来 , 运动 中享受 乐趣 。 师 要 以学生 的个人 兴趣 为 出 在 教
发 点 , 断激 发他们 的运 动热 情 。 而使他 们形 成终 身体 不 从
育 的意识 。 二、 培养大学 生 自觉运动的能力 , 使他们形成 自主锻炼
的意识
身体育奠 定基础 , 学生终 身受益 。终 身体育 的概念究 竟 使 ”
教育 的决定》 中指 出 : “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 为祖 国和人 民服
务的基本前提 ,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体育要
树立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 实加强 体育工作 。 育部 印 切 ” 教 发 的《 关于落实保证 中小学 生每天体育活动 时间的意见》 也 明确 提 出了“ 康第一 ” 健 的指导 思想 , 要求在青 少年 中牢 固 树立 “ 每天锻炼一 小时 , 健康工作 五十年 , 幸福生活一 辈子”
同时 , 形成 了 自觉锻炼 的 习惯 与意识 。 在教 学 中, 教师不 只
著提高 , 健康越来 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 终身体育 也随之成为 各 国体育事业 发展 的热点之一。体育是学 校教育的重要组
成部分 ,在学生 的生理 和心理 的成长发育过程 中发挥着重

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终身体育意识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身心健康。

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实例,探讨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一、宣传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宣传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讲解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和锻炼方法等,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益处和长期效益。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分享运动经验和故事,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二、制定长远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制定长远的教学计划和目标,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

应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同时,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以便为教学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反馈。

三、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境模拟、游戏、项目式等,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锻炼身体和提高技能。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户外拓展活动、健身跑比赛等,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制定锻炼计划、掌握运动技能和注意事项等。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自行组织体育活动或运动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主能力和组织能力。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评价机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评价机制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提高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

例如在评价学生的锻炼计划时可以采用“3+1”评价方式即教师对学生的锻炼计划进行三次评价并邀请学生自己进行一次自评这有助于让学生对自己的锻炼计划有更清晰的认识并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锻炼.总之通过宣传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制定长远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评价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所谓的终身体育是指人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时代,而是要贯穿一生各个年龄阶段的锻炼形式。

而且终身体育多数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没有体育课作业的条件下进行的,需要人们自主自发完成,这就需要具备终身体育意识。

而这种体育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要在漫长的体育实践中逐步形成。

所以,在学校体育教育阶段,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只有让学生树立起自我体育意识,才能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为将来的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日常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呢?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们知道,终身体育的范围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锻炼者能长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二是对于某种体育项目的兴趣浓厚并长期坚持锻炼;三是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四是在体育锻炼时能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快乐;五是体育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要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就必须要让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那么就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理论指导。

具体来说,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的时候,要偏重于两个方面。

第一,明确终身体育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其他的社会活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而人们在年轻的时候,身体素质较好,再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就能有一个很好的健康状况。

而到了中老年时期,人们身体上的疾病越来越多,肌体负担越来越重,如果人们具有很好的终身体育意识,一直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就能保证健康的延续,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我们知道了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对于确立终身体育意识是有帮助的。

第二,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技能。

教师要对学生在体育锻炼方法上给予详细的讲解,力争把教材的内容讲深、讲透、讲具体,以便学生全面地掌握技巧,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使学生能够进行科学的锻炼,在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对于终身体育锻炼都是有益的。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发现,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让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延缓生命衰老,这就这就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年代形成的“终身体育”“终身体育”“终身体育”的思想。

的思想。

现代社会与现代体育飞速发展,现代社会与现代体育飞速发展,学校体育面学校体育面临新的挑战。

学校体育的性质逐步地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向健康性、保健性、娱乐性、统一性综合体育教育转化。

终身体育的健身、保健、娱乐性成为学校的主流。

因此,在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思想甚关重要。

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思想甚关重要。

1. 让学生真正明白“终身体育”的含义和意义让学生真正明白“终身体育”的含义和意义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地接受体育教育和有目的地实施体育锻炼,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状况、满足精神需求。

终身体育按人生长的顺序和受教育环境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

学前体育主要是在家庭影响和家长帮助下,进行一些简单运动,其目的是保育和培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和体育理论知识,学会锻炼的意识习惯。

学会锻炼的意识习惯。

因此,因此,学校体育的成功与否,学校体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走向,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走向,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进行终社会进行终生体育的关键。

生体育的关键。

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有强与弱,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

拥有健康的身体。

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属于文化范畴,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体育运动属于高尚的文化活动之一,对体育有浓厚的对体育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S字 体 育 叔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口姜 彤 郭 琳
(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 郑州 4 04 ) 50 4
摘 要 :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最佳时期 。高校体育应注重在体 育教学 中培养 学生
的兴趣和 爱好 ,养成 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为终 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
在 风 雨天气 安排 理论 课 ,有 的教 师本 身对上 体 育理论 课 就不 支持 ,
再 加上 自身理论 知识 的缺 乏 ,这样 就直 接 导致 了学生 对 体育 认识 不 基 本理 论知 识 ,掌握 科 学的锻 炼 身体 的方 法 。高校 作为 学 生成 长 的 足 ,对 体 育的 意义 ,健 身价值 ,锻 炼 方法等 知识 非 常缺 乏 。尽管 学 重 要乐 园 ,更应 提供 理 论知识 学 习 的条件 ,理 论课 上应 加 强对 运动
关键 词 :大学生 终身体育 体育意识
1 : 辩言
终 身体 育 是 指 一 个 人 终身 进 行 身体 锻 炼 和 接 受 体 育教 育 。终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 育的意义
大 学是 培 养 人 才 的地 方 ,大 学 体 育 教 育是 培 养 人 才 的 基础 。
身体 育 的含义 包括 两个 方面 的 内容 :一 是指 人从 生命开 始至 生命 结 合格 的人 才 除具有 渊博 的 知识 外 ,还 必 须有健 康 的体 魄 。学校 是进 束 中学 习与参 与 身体锻 炼 ,使终 身有 明确 的 目的 性 ,使 体 育成为 一 行终 身体 育教 育 的最佳 场所 ,学校应 充 分利 用学 生在 校 的宝贵 时 间 生生 活 中始 终不 可缺 少的 内容 ;二是 在 终身 体育 思想 指导 下 ,以体 培养 学生 终身 体 育的锻 炼 意识 。在 学校接 受 教 育的学 生 ,身体 正 处 育 的体系 化 、整体 化 为 目标 ,为个人 在 不 同时期 ,不 同生 活领域 中 于生 长发 育 的旺盛 期 ,在 这一 时期 学生应 根 据 自己的兴趣 、爱好 ,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 何 培 养 大 学 生 的 终 身 体 育 意 识
董 爱 霞
( 锡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 , 无 江苏 无锡 240 ) 10 0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 、 价值 观 和 个 人 意 识 的 形 成 阶 段 , 这
阶段 对 培 养 学 生 体 育 意 识 , 立 正 确 的 健康 观 , 成 良好 的 树 养 体 育 习惯 , 成终 身体 育 思 想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形 体 育 作 为 学 校 教 育 的 一 个 重 要 的 组 成 部 分 ,在 学 生 的成 长 过 程 中发 挥 着 不 可 替 代 的作 用 。尤 其 是 学 校 体 育 又是 学 生 终 身 体 育 的基 础 ,运 动 兴 趣 的培 养 和 运 动 习惯 与 参 与意 识 的

自觉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的 人 数 逐 渐 增 多 。 2激 发 学 生运 动 兴 趣 . 学 生在 运 动 参 与 的生 的体 育 兴 趣 是 学 生 学 习体 育 的 内在 动力 ,也 是学 生 个 体 能 力 发 展 的起 点 与依 据 ,随着 终 身体 育 和全 民健 身 活 动 的深 入 开 展 , 育 兴 趣 的 培 养 问 题 更 加 突 出 。 ( ) 体 1 培养 融 洽 的 师 生情 感 , 发 体 育 兴趣 。( ) 取 形 式 多 样 的 教 学 方 法 。( ) 激 2采 3 加 强 学 习 目标 的教 育 .通 过 培 养 动 机 培 养 学 生 的学 习 兴 趣 。 ( ) 学 生 尝 到 成 功 的喜 悦 。 5 善 于 让 学 生 发 挥 优 势 , 发 主 4让 () 激
动性 。 在 学 校 , 过 体 育 课 、 外 活 动 和 各 种 业 余 的 活 动 , 步 通 课 逐 培 养学 生 的体 育 意识 、 育 习 惯 和 各 种 体 育 能力 , 学 生 身 心 体 使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意识是指人们按照所获得的体育运动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目的地指导自己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一种稳定的心理活动。

我国教育部2001年制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里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由此可见,学生阶段,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十分重要。

体育教育也从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向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转变,这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是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平台。

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并直接影响着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1、以精心的设计吸引学生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

教师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环节精心准备,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2、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是零距离的。

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那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至师德与师能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

因此,体育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优美的形体、乐观积极的情绪、良好的教学状态、优秀的运动能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

教师这种无形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以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启迪智慧并理性思维,开发潜能并激励创新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但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的运动习惯。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意识的形成阶段,这一阶段对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是学校体育又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的培养和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

一、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认知的现状人的认知是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具有可塑性的。

学生对体育课是非常喜欢的,这说明他们有比较强的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性需要,教学效果不好,说明学生学习的外在激励较弱。

如果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活动内容又比较单一等,就会使得学生的认知、爱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营造学校体育氛围,提高学生体育意识。

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是贯彻全民健身计划,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的途径。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加大体育宣传力度,使学生得到影响,从而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并转化为体育行为,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要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体育意识,体育宣传是实现培养学生自觉参加课外锻炼的重要手段,体育宣传的渠道和方式很多,如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讲座、开辟体育小常识橱窗、指导学生收听广播、观看电视中的体育节目,等等,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扩大体育知识面,增强体育锻炼的自觉性,激发锻炼的热情。

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学生会加深对体育的理解,提高体育意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校的体育氛围慢慢形成,师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逐渐增多。

2.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运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满足。

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学生学习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起点与依据,随着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体育兴趣的培养问题更加突出。

大学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大学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论文]

大学体育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探究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其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好坏,对于提升国民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大学体育,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还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便将来他们能够更好地坚持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大学体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1.终身体育的产生和发展轨迹。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1965年法国著名的教育家保罗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思想,即教育应该是每个人从生到死的继续过程。

深受现代教学思想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日本学者早川大芳提出了终身体育,即“生涯体育”,也就是说,人要接受体育教育形成体育意识,并且一生都要坚持体育锻炼。

进入21世纪,终身体育已被大众接受并付诸实践。

2.终身体育的定义。

所谓终身体育,就是指在没有教师指导和没有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自己心甘情愿地坚持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一生坚持体育锻炼,参与体育活动、学习体育知识。

二是坚持以终身体育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提高身体素质。

3.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意识。

大学体育要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就必须要运用终身体育理论,促使体育教学以“健康教育为主”。

可以说,终身体育是大学体育的必然,也是学校体育不可回避的一个走向,更是现代社会的客观现实和客观要求。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关于终身体育意识的现状分析虽然终身体育意识已被接受和认可,并且在大学体育中有所体现,但是,大学体育教学中的终身体育教育却并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1.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沿袭传统,没有与时俱进。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多是沿袭传统的内容,并没有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改进,没有根据新形势与时俱进。

比如,学生的体育锻炼只是集中在体育课堂上,课下活动极少;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注重传授体育技巧,而没有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很少讲解理论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不大等等。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第3卷 1
第 4期
湖 北 /-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播 -
J u a f Be Un v r i or l n o Hu i TV i e s y t
Vo13l N o. . , 4 A p l 2 1 42~ 1 3 i r . 01 .1 4
2 1 年 4月 01
随 着 全 民健 身 计 划 的 深 入 实 施 , 育 健 身 的理 念 已悄 然 体 形 成 。北 京 奥 运 会 的成 功 举 办 ,更 使 体 育 的概 念 深 入 人 心 。 如 今 越 来 越 多 的人 认 识 到 生 命 在 于 运 动 , 育 不 只 是 局 限在 体 个 人 发 展 的某 个 阶 段 的活 动 , 应 是 贯 穿 于 人 的 一 生 的 生 活 而 内容 ,是 终 身 的需 要 。
统 计 数 据 表 明 ,当 前 大 学 生 的身 体 素 质 状 况 不 容 乐 观 , 学 大 生 的 身 体 素 质 与 高 中 毕 业 年 龄 级 相 比, 除个 别 项 目成 绩 稍 有 提高外 , 其它指标几乎处于 同一水平线上 。能否进行 终身体
学生的体育课 作了较 为固定的安排, 而绝大多数学校几乎无 暇或无意顾及他们 的身体锻 炼。 这样不仅对病残学生系统接 受体育教育的公平权构成侵害、考查的角度考虑,偏重运动的 外在表现形式 。 大多数技术技能的教授 , 缺乏使学生终身受 益的感受 ,只是为了应 付考试 。考过之后 ,技术技能也就随 之 消 失 。 乏对 学 生运 动 兴趣 、爱好 的培 养 ,使 得 不 少 学 生 缺
毕 业 后 , 体 育 生 活 也走 向终 结 。 2 .教 学 方 法 陈 旧 ,教 学 形 式 单 调 当其 它 课 程 开 始 使 用 多 媒 体 教 学 等 先 进 教 学 手 段 时 , 体 育 课 的理 论 课 课 程 教 学 仍 停 留在 一 块 黑 板 、 张 嘴 和 一 支 粉 一 笔 上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制 约 了高 校 体 育 的发 展 。 践 课 教 学 这 实

对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对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研究
同时从企业来 的教师往往拥有 丰富的企业 资源 ,会在教学 过 老少 养成 自觉 的
程 中, 特别是 项 目教学过程中 , 发挥重要作用。
良好 的身体锻炼 习惯 ,我 国的群众 体育活动就会 有一个新 的
教学 资源 , 活安排课 程 , 灵 随时可 以保证与 企业项 目合作 , 进 所 以要 大力推广项 目教学 , 以学 习新加坡 的模式 , 可 在学期 和 行开发 与研究 。同时也确保企业 项 目的完成 和企业 的实 习岗 毕业设计 中推行项 目教学 , 提高毕业生 的竞 争力 。同时不 断积 位 的连续性 。南洋理工学 院的课 程设 置采用 “+ ” 程模式 , 累项 目教学的经验 , 2 1课 不断拓宽项 目教学 的深度和广度 , 逐步 承
企业 的要求来规 范 自己的行为 , 长为企业 需要 的合 格人 才 。 己的权威 , 成 要善于和学生 沟通 , 成为他们的 良师益友 。亲其 师 , 新专业 的建设 更需要深 入企业 的调研 和企业专 家 的指导 , 才 信其道 , 此基 础上展开教学 , 在 必然事半功倍 。
能使我们 的专业 设置 、 岗位面 向、 培养 目标 、 课程 设置更 有针 通过学 习、 思考 、 鉴 、 高 , 借 提 我们必 将会打造更 多的具有 对性 。只有和企业有着密切 的联系和合作 , 的教师 才能参 国际先进 职教特征 的高水平 、 我们 示范性 、 现代化职业院校 , 全面推 与到企业 的科研项 目或者承担企业 的科 研项 目,为学 校的项 动职业教育 的发展 , 培养 出更 多更好具有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 ) 大 力 引 进有 企 业 经验 的 老 师 二 要
对 普 通 高 校 学生 终 身体 育意 识 的 培 养 途 径研 究

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1 、 大胆 创 新 大 学体 育 教 育教 学模 式 老 师 在组 织 教 学 活 动 时 要 强 化 学 生 学 习 的 开 放 性 、 自 主性

目前 大 学 生对 于终 身 体 育 意识 的状 况
及探索性 ,教学 的设 计要充分体 现学生 的 自主性和个性 化。大 学体 育 所 开设 的运 动 项 目所 具 备 的开 发 优 势 及 价值 与 学 校 教 育 的需 求 是 相 呼应 的 ,再 有 它 的健 身 价 值 和 文 化 特 征 也 是 学 校 进 行 素质 教 育 所 需要 的 。
1 、滞 后 的 大学 体 育教 育模 式
教 育 教 学 改革 的 效 果 和方 向直 接 受 到 教 育理 念 的 影 响 ,虽 然 现 在 很 多 大 学 在 深 化 体 育 教 育 教 学 的 改 革 过 程 中 ,每 个 部 门 都 对 现 代 体 育 教 育 教 学 的 改 革 都 相 当 程 度 的 了 解 ,但 是 实 际 操 作与理论知识还有相 当大的差异 。当前 我 国很 大学把大学体 育 教学 的框架设计成 两部分 的 ,即体 育理论 和体育实践 ,它们 是 分 开且独立 的,这样的设计于大学生的学 习规律是相悖 的。 2 、大 学体 育老 师的 整 体 素质 还 不 够 高 当前 很多大学 的体育老师 团队基本上都是 由专业 出身的人 员组成 的,他们体育 基本功很 扎实 ,接受过 完整的专业 性的训 练与学 习。但是他们也普 遍存在对 本专业 的基础理论把 握不够 以 及对 专 业 内 的发 展 动 态 了 解 不 够 及 时 。 例 如 在 教 学 “ 实 践 终 身 体 育 意识 ” 时 ,老 师 就 要 组 织 好 相 关 体 育 的 发 展 历 史 以及 相 关的前 沿发 展状 况 ,他们就 会显 得无 所适从 ,不 知从 何人 手 。 因 此 就 要求 大学 体 育 老 师 既要 把 握 好 体 育 的基 础 理 论 知 识 ,也 要与时俱进 ,把握好现代体育的发展状况 。 3 、 大 学体 育课 的评 价 系统 跟 不 上 时代 的 变化 大 学 的 教学 评 价 系 统 对 大 学 生 的成 长 有 着 十 分 重 。 因为 科 学 的评 价 系 统 具 备 这 样 的 功 能 :激 励 、反 馈 、导 向 、反 思 及 记 录 。然 而 目前 的 体 育 教 学 评 价 体 系 过 于 重 视 知 识 考 试 ,考 试 分 数是考核的重点 ,导 致有相 当多 的体 育老师和学 生忙于 提高考 试分数 ,双方都看重 结果 ,而弱视 了结果 的形 成过程 ,进 而缺 乏对 大学生终身体育 意识 的培 养 ,当然学生 的 自主学 习的能力 也不能够很地培养 。4 、大学体育教学 的重点不够突显 。大学体 育教学的基本 目标是培养 大学 生的基本体 育素养 以及 掌握体 育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最新年文档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最新年文档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高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全面健身的重点,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也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在终身体育意识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重要时期。

那么,如何在学生接受学校系统学习的最后阶段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呢?一、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终身体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不断提出的要求。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要求锻炼身体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体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应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宝贵时间,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思想和物质基础。

从近年来对大学生体质测试统计的相关数据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不容乐观,积极采取合理,有效地措施来改进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是迫在眉睫的。

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在校学习的机会,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从而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

二、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策略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作为高校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并要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素质。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加深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感情。

而且俗话说的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要给学生一种健康向上,充满朝气的印象,让学生在无形中从教师身上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素质的影响,从而把锻炼变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同时,教师要加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愿意与教师交流、探讨,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2、加强体育知识的理论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摘要: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要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既要立足现实,更要着眼未来。

通过建立新的体育教学形式,重视培养学生身心自我完善能力,提高学生对自我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具有终身锻炼身体的观念。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育;自我锻炼;美育终身体育是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使学生在迈入社会后,在体质与健康、心理与社会适应方面保持一种连续持久的、独立的体育与健康的能力和行为,使他们终身受益。

终身体育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变革跨入了新世纪,成为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

因此,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更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我们体育教师共同探讨的一个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让学生真正明白终身体育的含义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中发现,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在人的一生中都必须选择不同的身体锻炼的形式和内容,以增强体质,延缓生命衰老,这就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终身体育”的思想。

人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体质的强与弱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不进行锻炼,强壮的会变弱;经常有规律地锻练,柔弱的体质可以增强。

只有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才能长久地拥有健康的身体。

现代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更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健康的身体,将很难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二、加强自我锻炼,树立体育意识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什么?最终谁能够受益?这是体育教学首先要给学生解决的问题。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让他们拒绝消极因素,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而并不是把体育视为一门课程,从而培养体育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更高 的要 求 。随着高科 技产 品的运用 , 日常 生活节 奏的加 快 ,劳动 者 的体 能运动减 少 ,导致体质 、健康 水平 下降 , 特 别是在 以脑力 劳动 为主 的人群 中 ,表现 得尤 为突 出。面
对 这 种 状 况 ,人 们 应 该 积 极 地 参 加 体 育 锻 炼 , 使 自 己拥 有
生 的 实践 能 力 ,使 他 们懂 得 怎 样遵 循 人 体生 理 的基 本规 律 ,根据 学生年龄 、性别 、体质 、体育 锻炼基础 等情况 , 分组 分项合 理安排好 运动量 ,让 学生参 加到教学 设计和 决 策之 中, 自订锻炼 身体 的方 案 ,进 行 自主 的 、 自定步调 的 体育锻 炼 , 自己控制运 动量 和强度 ,从而 提高增 强 自身体 质和提 高 白身运动 技能水 平的 能力 。同时,应 当注重专项
维普资讯
厂 墼查 _ ]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杨 中 民
( 山 学 院 体 育 系 ,安 徽 黄 山 2 5 4 ) 黄 4 0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终 身体 育是指一 个人 终身从 事体 育锻 炼和接 受体 育教 育。作 为学校教 育有机 组成部 分的体育教 学 ,必须 以终 身
l e ln p rs i — g s o t. f o
Ke ywor :o lg t d n sie fie ln p rsc lV tn dsc l esu e t ; ao f—o gs o t;ut ai g e d l i
1 前言
行动 的一种心 理状态 ,动机 由人 的需要所 引起 。拥 有 良好 的体育 锻炼动 机是学 生有效进 行体 育锻炼 的前提条 件。因 此 ,培 养和激 发学 生体育锻 炼动机 是体 育教师 的一 项极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路径
【摘要】未来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教育。

其中培养终身体育思想意识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前提,而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之一也是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因此,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和强化,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终身体育意识;大学生;高校;路径
前言
高校体育教育应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因为体育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大学生在高校阶段进行体育锻炼,而且是步入社会后,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都能自觉独立地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健康人才。

所以,应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培养大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体育习惯,使体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也需要通过一些路径来实现,为此,笔者探讨如下: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从人出生到死亡之前都要参加体育运动,即将参加体育运动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这是当代体育的发展方向。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学校体育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努力开发大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学校体育
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体育教育,使大学生走入社会后能继续坚持体育锻炼,使人健康生活、工作并能长寿。

高校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是,不仅看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提高多少,而且要看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后是否具备了体育意识和健身意识,是否养成自我独立锻炼的习惯。

因此,高校体育要把握体育的本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他们终身体质健康。

二、体育课程教材应体现终身体育观
课程内容与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形成直接相关,体育课程内容应根据课程的目标,加大理论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时数。

理论部分教材应选择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健身意识、增强他们健身能力、护养身心的原理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实践部分教材要体育化,打破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教材体系,采用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易用、易练、少而精、能有终身效益的个体练习的教材,增加各种健身手段的应用,提倡高密度、低强度的健身方法,增强大学生科学锻炼、护养身体的能力。

也就是说,要让大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原理和独立锻炼身体的方法,启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使之能触类旁通,以至以后能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锻炼身体。

要学会适应年龄、环境等条件的变化进行体育锻炼。

如果认为大学生掌握一两项运动技术就可以受益终身,这种认识是不够全面的,可以说这是当前大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坚持从事体育锻炼的一个原因。

三、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
高校的体育课程是实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教学计划的
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预定教育目标的具体途径。

体育课程概念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而组织的有关体育的多因素、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复合教育过程,众多高校的同行对此已有了共识。

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立意越高,思路越广,内涵越丰富,措施越得力,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效性自然也越好。

体育以身体运动形式达到教育目的,它含有运动,而运动又是健身的一种手段,所以面对全民健身的新形势,高校体育应增加学时,延长学制,使体育课贯穿整个大学时代。

课程设置必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体质和兴趣,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场馆、器材等。

在教材内容上,要注意改进与引进相结合,根据高校的特点,结合实际,符合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师资、场地器材等条件,选择便于锻炼身体、健身性强的项目。

随着全民健身的深人,应增加健身性、趣味性、娱乐性、高雅性的项目,体现教材的科学、新颖和实用。

四、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大学阶段是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巩固阶段,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基本环节。

由于我国体育教育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的近期目标,造成体育目标狭窄,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脱节,缺乏延续性。

因此,从终身体育看,学校体育不仅要解决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而且要解决将来的发展和延续问题。

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习惯,在体育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校实施终身体育关键是要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养成习惯,
持之以恒。

在学校,学生需要掌握体育理论知识,需要掌握一定的体育技能和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因此,当前学校体育改革,为适应终身体育的目标,主要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从教学观念、专业结构、课程体系等方面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把体育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和能力结合起来。

五、抓体育协会建设,创造终身体育形成的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体育协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推动下,已蓬勃发展起来,迅速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可,对适应社会发展,实现高校体育目的、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社会学的观点看,协会是一个群体,大学生是协会的主体,教师和骨干是这个群体中的中心或枢纽,大学生加入协会是自觉自愿的,可按照自己特长或喜爱项目参与,这就彻底解除了逼着进行体育锻炼的形式,而是以其积极的热情和强烈的动力去提高身体素质,去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从而加强体育锻炼和训练。

从目前普通高校建立的协会看,已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对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体育兴趣、自身能力、扩大人际交往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高校体育应重视协会建设,使其发展更全面,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各自的体育组织。

【参考文献】
[1]赵克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12.
[2]林宋荣.终身体育与体育兴趣、体育能力[[j].体育学刊,2000,2:59-60
[3]赵先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终身体育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8
[4]张平.论终身体育的基本概念及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7,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