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2024年小学课间管理制度_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

小学课间管理制度_小学课间管理制度规定小学课间管理制度篇1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二、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三、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四、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五、学生在教学区,不得在走廊、走道、楼梯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拦,以免发生事故;在校园内,禁止互相追逐、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
六、严格禁止学生攀爬教室窗台。
七、老师在楼道、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让道,不得抢行拥挤,冲撞老师。
八、学生在违背上述要求时,应服从值日干部和老师的劝阻及教育,严重者接受学校处理。
九、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十、不准在男女厕所内外逗留,防止拥挤、推搡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十一、不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珠”等不卫生游戏。
十二、不得随地吐痰、倒水、丢纸屑、果皮等,看到地上有垃圾应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
十三、不进花圃内,不攀折树木、摇树和践踏花草、折损花木。
十四、值日领导、值班教师课间巡视校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并作扣分处理。
小学课间管理制度篇2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分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小学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学校集会、出操、课间活动、外出活动安全,保护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集会安全1. 集会前,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集会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2. 集会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全程监管学生,确保学生遵守集会纪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集会结束后,班主任应组织学生有序离场,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4. 遇有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暂停室外集会,改为室内活动。
三、出操安全1. 出操前,体育教师应检查学生身体状况,确保学生适合参加体育活动。
2. 出操过程中,体育教师应全程监管学生,确保学生遵守出操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3. 出操结束后,体育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4. 遇有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暂停室外出操,改为室内活动。
四、课间活动安全1. 课间活动应在不影响下一节课的前提下进行,班主任应提醒学生遵守课间活动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2. 课间活动应在不拥挤、无障碍的场所进行,防止发生摔倒、碰撞等安全事故。
3. 班主任应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监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4. 学生应自觉遵守课间活动纪律,不得在教室内打闹、追逐,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五、外出活动安全1. 外出活动前,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遵守外出活动纪律,注意个人安全。
2. 外出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全程监管学生,确保学生遵守外出活动纪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 外出活动结束后,班主任应组织学生有序返回学校,防止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
4. 遇有恶劣天气或其他特殊情况,应暂停外出活动,改为室内活动。
六、安全责任1.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对本班学生的安全负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我校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安全,加强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学校成立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安全主任、班主任、辅导员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校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2.各部门、各班级要高度重视课间活动安全管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
三、安全管理1.课间活动时间,学生应在教室、功能室、操场等指定场所进行活动,不得在楼道、楼梯间、走廊等狭小空间聚集、追逐、打闹。
2.学生在校内活动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骑行自行车、电动车,不得在校园内驾驶滑板车、滑冰鞋等交通工具。
3.学生不得在校园内吸烟、饮酒,不得携带危险化学品、管制刀具等违禁物品。
4.学生不得擅自离开校园,确需离校的,必须向班主任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校。
5.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应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大声喧哗、吵闹,不得影响其他班级正常上课。
6.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体育活动,不得擅自进行高风险体育活动,如攀岩、跳高等。
7.学生在实验、实践活动过程中,应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防止意外伤害。
8.学校应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设施安全可靠。
四、应急预案1.发生突发事件时,学生应立即向老师报告,老师应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学生撤离现场,确保学生安全。
2.学校应制定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学生自救互救能力。
3.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社区的沟通合作,共同做好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
五、监督与考核1.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定期对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班主任、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管理,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安全行为。
3.学校将课间活动安全管理纳入对班级、教师的考核体系,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班级、教师进行通报批评。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安全,规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1. 课间活动场所安全管理:明确课间活动的场所应具备安全要求,如消防设施完善、地面无障碍、无尖锐或危险物品等。
2. 课间活动行为规范:规定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行为规范,如禁止奔跑、打闹、抢夺等危险行为。
3. 监督责任:明确教师或监督人员的监督责任,确保学生遵守规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急救处理:规定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专业急救人员,并指导教师和学生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
5. 安全教育:进行课间活动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醒学生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危险。
6.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灾害事件、意外事故等,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处置措施。
7. 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课间活动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8. 事故报告和处理:要求学校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分析和改进措施。
通过建立和执行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责任,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范例:1. 活动场所安全:- 确保课间活动场所的地面平整、无明显障碍物。
- 检查并修复场地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尖锐物、松散地板等。
2. 活动器材安全:- 检查并保障使用的活动器材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 配备足够数量和适应学生年龄的安全护具,如头盔、护膝、护腕等。
3. 活动时段安排:- 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时间,避免与其他课程活动时间冲突。
- 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避免学生长时间过度运动。
4. 活动监督:- 派遣专门的活动监督员或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课间活动。
- 监督员应随时保持对学生的关注,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秩序。
5. 突发事故处理:- 根据学校的突发事故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和报告发生的事故。
学校课间文明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课间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2. 维护校园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有序。
3.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管理内容1. 课间休息时间安排(1)课间休息时间为每节课后10分钟。
(2)课间休息期间,学生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随意穿越教学区域。
2. 课间活动要求(1)学生应按时到教室参加课间活动,不得迟到、早退。
(2)课间活动时,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3)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应遵守纪律,不得在教室内乱扔垃圾、损坏公物。
3. 课间休息区域管理(1)学校应设置专门的课间休息区域,确保学生活动空间充足。
(2)课间休息区域应保持整洁,学生不得在休息区域乱扔垃圾。
(3)学校应定期对课间休息区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课间活动纪律(1)学生应遵守课间活动纪律,不得擅自离开休息区域。
(2)课间活动时,学生应相互尊重,不得发生争执、打架等行为。
(3)学校对违反课间活动纪律的学生,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责任分工1. 教师责任(1)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管理,确保学生活动安全有序。
(2)教师应教育学生遵守课间活动纪律,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3)教师应关注学生课间休息区域的环境卫生,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
2. 班主任责任(1)班主任应负责班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学生活动有序进行。
(2)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3)班主任应关注学生课间休息区域的环境卫生,确保休息区域整洁。
3. 学校责任(1)学校应建立健全课间文明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课间活动的管理。
(2)学校应定期对课间休息区域进行巡查,确保学生活动安全有序。
(3)学校应加强对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提高其管理水平。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
1.本制度旨在规范学生在课间的行为,确保课间秩序,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
生的全面发展。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校学生,包括全日制、非全日制、短期培训等各类学生。
二、课间活动规范
1.学生应按时出操,积极参加课间活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课间活动中,学生应遵守学校规定,不得在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奔跑、追
逐、打闹。
3.学生应尊重他人,不得随意打扰他人休息或学习。
4.学生应爱护学校公共设施,不得随意损坏或破坏。
三、课间休息规定
1.学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课间休息,不得迟到或早退。
2.课间休息期间,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发出噪音。
3.学生应尊重他人隐私,不得随意进入他人教室或宿舍。
4.学生应遵守学校规定,不得在走廊、楼梯等公共区域滞留或停留。
四、安全规定
1.学生应遵守学校安全规定,不得在课间进行危险活动或行为。
2.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校园内随意穿梭或横穿马路。
3.学生应遵守消防规定,不得随意玩火或破坏消防设施。
4.学生应遵守学校其他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五、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3.学生如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批评教育或纪
律处分。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一、学生课间出入校门安全1. 学生课间出入校门时,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进行。
2. 学生在出入校门时,要排好队列,保持秩序。
3. 学生须经过校门时,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随意穿越马路。
4. 学生离校门较远的地方上学时,要提前预留足够的时间,以免迟到。
二、学生课间校内活动安全1. 学生在课间校内活动时,要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从高处跳下或攀爬高墙。
2. 学生不得在楼道、操场等公共场所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清洁。
3. 学生要遵守游玩的规则和安全指导,不追逐打闹,避免造成伤害。
4.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定时休息,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时间。
三、学生课间食品安全1. 学生在课间食用食品时,要选择健康、卫生的食品,不食用腐烂变质或已过期的食品。
2. 学生要保持个人卫生,洗手后再食用食品,避免传播病菌。
3. 学生不得将食品弄洒、弄脏桌椅和地面,要保持课堂和食堂的卫生整洁。
4. 学生不得随意买食品,尤其是学生课间食品安全,敢于制止他人买卖、食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四、学生课间突发事件应对1. 学生在课间发生突发事件时,要保持冷静,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或老师。
2. 学生遇到火灾、地震、台风等紧急情况时,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迅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3. 学生遇到突发意外伤害时,要及时寻求帮助,并配合相关部门的救援工作。
4. 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要相互扶持,互帮互助,不慌不乱,不造成人员踩踏等次生灾害。
五、学生课间器材使用安全1. 学生在课间使用器材时,要经过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训练,并严格遵守使用规程。
2. 学生不得私自拆卸、改变器材的结构或使用方式,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3. 学生要定期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的器材。
4. 学生使用器材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不做危险动作及有悖于安全规范的操作。
六、学生课间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1. 学生在课间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

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精选5篇)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1一、课间活动安全1、禁止在课间奔跑、互相追逐打闹。
2、禁止做有危险性的游戏。
3、禁止学生在不同楼层之间相互交流。
4、禁止攀爬楼层阳台和楼梯扶手,上下楼梯要有序、一律靠右行。
5、禁止在楼梯上玩耍或停留。
6、禁止带钝器之类有伤害性物品进校园。
7、禁止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攀爬体育器材。
8、课间休息时,如有校外陌生人邀请外出,千万不要轻信,以防被人拐骗。
9、课间同学之间发生纠纷,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或任课老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10、不玩火、不摸电,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不得下河游泳。
二、交通安全1、遵守交通规则,遵守路队规则,整齐有序靠右行。
2、上学、放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
放学回家后应先和家长打招呼。
3、禁止12周岁以下学生骑车上学。
4、禁止骑车时单手脱把或双手脱把。
5、禁止在放学或上学途中停留、玩耍、互相追逐打闹。
6、禁止并排在公路上行走或骑车。
三、卫生安全1、禁止食用“三无”食品。
2、禁止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
3、上学或放学时禁止在校门口附近购买物品,有碍正常的交通秩序。
4、不喝生水,不接受陌生人的食品。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头,勤洗澡,衣服穿着干净整洁。
6、不乱扔纸屑,见到纸屑要主动捡起。
小学生安全教育规章制度2一、交通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假期里,同学们外出的机会大大增加,危险性也在增加,安全注意事项如下:1、禁止在马路上骑车带人,快速超车。
2、骑自行车是禁止做危险动作。
3、自行车注意平时维护,以防零部件松动。
4、步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禁止追逐打闹。
穿行马路时一定要走人行横道,一停二看三通过。
5、乘车时要注意安全,禁止将身体置于车窗外,车停稳后方能下车,车启动时要站稳。
6、出行时一定了解路线,不要图快速省事就跳越栏杆等屏障。
8、不要携代禁止的易燃品上车。
小学学校课间纪律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小学生及教职工。
三、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1)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为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之间,下午第一节课与第二节课之间。
(2)课间休息时间为10分钟。
2. 课间纪律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间休息,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2)学生应在指定的区域进行课间活动,不得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3)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大声喧哗,影响其他班级正常上课。
(4)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随意离开教学楼,确有需要离开的,应向班主任请假。
3. 课间活动安排(1)学生课间休息时,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做眼保健操、跳绳、做操等。
(2)学生课间休息时,可以进行阅读、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3)学生课间休息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率。
4. 课间安全注意事项(1)学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得攀爬窗户、楼梯等。
(2)学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消防安全,不得在教室、走廊等处吸烟、使用明火。
(3)学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食品安全,不得购买、食用不卫生、过期食品。
四、奖惩措施1. 对于遵守课间纪律、表现良好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于违反课间纪律、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学生,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对于违反课间纪律、造成严重后果的学生,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监督与执行1. 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课间纪律进行监督和执行。
2. 教务处、德育处在学校范围内对课间纪律进行巡查,确保制度落实。
3. 学生会对本制度进行宣传和监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学校课间秩序。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德育处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学校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小学生课间规章制度

小学生课间规章制度一、学校守则1. 小学生在课间应该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
2. 不允许打闹、打架或者言语冲突。
3. 不得私自离校,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外出。
4. 不得乱扔垃圾,要保持环境整洁。
5. 遇到问题要举手请教老师,不得擅自解决。
6. 不得在课间偷懒或逃课,要按时参加集合活动。
二、安全规定1. 在课间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得跑、跳、滑或者攀爬高空。
2. 不得在楼梯口、过道等地方大声喊叫或者突然停滞。
3. 不得随意触碰电器、水龙头等危险设备。
4. 不得在校园内玩耍任何危险玩具,如弹弓、烟花等。
5. 在课间如果有突发情况,要及时和老师或者班主任联系。
三、文明礼仪1. 在课间要尊重老师、同学和工作人员,不得发表不文明言论。
2. 遵守排队规则,不得插队或者拥挤推搡。
3. 不得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玩耍粗鲁。
4. 在用餐时要注意餐桌礼仪,不得大声喧哗或者丢弃食物。
5. 尊重学校财产及同学的人身财产,不得私自取用他人物品。
四、集体活动1. 在集体活动中要积极参与,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安排。
2. 不得离开集合场地,迟到者要向老师请假并接受处罚。
3. 保持整齐的队形,不得跑、跳、滑或者打闹。
4. 集体活动中要团结互助,互相帮助遵守规章制度。
五、自觉自律1. 小学生要懂得自我管理,主动遵守规章制度。
2. 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请教,不得擅自解决。
3. 对老师和同学要保持友好关系,不得有不良行为。
4. 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得懈怠或者拖延。
以上就是小学生课间规章制度,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遵守,做一个守纪律、守规矩、守秩序的好学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小学大课间管理制度

小学大课间管理制度一、前言大课间是学生在上课之间休息的时间,是学生放松身心、散步、运动的重要机会。
良好的大课间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小学大课间管理制度。
二、大课间规则1. 课间行为规范(1)学生在大课间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有序排队离开教室,不得拥挤推搡。
(2)学生在教室外活动时,不得大声喧哗、乱跑、打闹,尊重老师和同学。
(3)学生应该遵守游戏规则,如遇到矛盾应该友好解决,不得动手打架。
2. 安全注意事项(1)学生在大课间不得攀爬树木、爬楼梯、跳台阶等危险行为。
(2)学生在校园内不得乱扔废弃物,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3)学生在大课间不得私自离校,校外事故责任自负。
3. 进餐规定(1)学生进餐时,请自觉排队,不得挤占他人位置。
(2)学生应该文明用餐,不得乱扔食物、餐具。
4. 遵守老师指令在大课间,学生应该听从老师的指挥,不得擅自出去玩耍或离开指定活动范围。
5. 提倡文明礼仪(1)学生在大课间应该尊敬老师,互相尊重,不得出现不文明行为。
(2)学生应该保护学校的设施,维护校园环境,不得乱涂乱画。
三、大课间活动1. 体育运动大课间是学生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如足球、篮球、跑步等。
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要注意安全,遵守规则,互相帮助。
2. 休息放松学生在大课间也可以选择坐在椅子上休息,或者站在教室门口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3. 交流互动大课间是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好机会,学生可以和同学们聊天、玩耍,增进友谊,拉近彼此的关系。
四、大课间管理措施1. 学校领导和老师加强管理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认真贯彻大课间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提供必要的帮助。
2. 学生自律学生要自觉遵守大课间管理规定,注意安全,文明用餐,互相尊重,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3. 家长监督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大课间管理工作,督促孩子遵守规定,关注孩子在大课间的行为表现,及时与学校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4篇)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1课间是学生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间段,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值日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课间的安全管理。
为了维护学生课间活动秩序,保障师生安全特制订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制度。
1、班主任要利用板报、晨会等宣传形式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楼梯口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互相推拉;不准在楼梯扶手上滑溜,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不做带有攻击性、危险性的游戏,不玩耍尖锐锋利的东西,不攀爬窗台或走廊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严禁从楼上往下丢弃任何东西。
不要随意触摸电源开关、线头等。
不准玩火、玩水,不准在校园内玩弹弓、放鞭炮等。
2、值日教师及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小学低年级严格实行科任教师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即由本节课的科任老师负责课间纪律,直至下节课的老师到达教室。
4、值日学生、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在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做好记载,并将情况通知班主任;由德育处按学校“文明班”量化评比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于下周教师会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5、学生课间出操时,在教室门口排成纵队,快速下楼。
班主任或带队教师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
6、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由班主任会同德育处、安全办处理。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2课间是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活跃身心的时间。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课间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间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课间活动安全常规及管理制度。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4篇)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课间活动是学生在上课时间间隙进行的活动,既是放松身心的机会,也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的重要机会。
然而,由于活动场地的局限性和学生行为的不可控因素,课间活动往往存在安全隐患。
因此,学校应当制定课间活动安全制度,从组织管理、场地安全、人员安全等方面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一、组织管理1. 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讨论并制定课间活动安全制度,并在学校内进行公示,以便全体学生了解和遵守。
2. 指定专门的老师或班级管理人员负责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确保全面监督和指导学生的行为。
3. 制定课间活动值周表,确保每天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监管和管理学生的课间活动。
二、场地安全1. 定期检查和维护校园内的课间活动场地,确保场地平整、清洁和安全。
2. 划定课间活动区域,清晰明确区域范围,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引导学生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活动。
3. 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护栏等,避免学生进入禁区或造成危险。
三、人员安全1. 教师和班级管理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及时处理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意外伤害。
2. 强调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逃生自救能力。
3. 严禁学生从高处跳下、攀爬危险设施等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安全警示教育,防止意外发生。
四、游戏活动安全1. 鼓励安全、健康的课间游戏活动,如跳绳、夺宝奇兵等,避免危险和伤害。
2. 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确保游戏过程中公平公正,并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3. 对一些激烈和危险的游戏活动,如足球、篮球等,要提前做好安全准备,保护学生的身体健康。
五、监督与评估1. 学校应定期检查和评估课间活动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
2. 推行学生和家长参与监督制度,鼓励家长发现和反映课间活动安全问题,并及时报告学校进行处理。
3. 鼓励学生和教师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课间活动安全制度,营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北关小学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维护校园正常旳活动秩序,保证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旳多种活动。
包括晨读、升旗典礼、课间操、课间活动、大型集会活动等。
第三条各班应加强课间活动旳管理,运用晨会课、班会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防止伤害事故旳发生。
第四条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应明确自己所带班级旳通行路线,参与课间操、升旗典礼以及下学整队时,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去,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学生上下楼梯时,应当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第六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原因旳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第七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旳旳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出入厕所时严格按照入口进出口旳原则有序排队出入,不得在厕所内拥挤打闹或故意伤害其他年级或班级旳同学。
第八条上课铃响后不要急于迅速奔跑回教室(仍然坚持步行),注意来往穿行旳各方向旳同学,防止发生碰撞事故。
第九条设置班级“安全检查员”。
每到课间,在楼道楼梯口、操场和校园旳每一种角落巡视,并对同学友谊提醒“轻声、慢行、不要拥挤”“慢慢走,不要跑”“请不要追逐”“上下楼梯靠右行走”等。
第十条下课在教室里时不要一边用笔等锋利物比划一边玩耍,很轻易扎伤同学。
任何同学不得故意伸腿绊倒正常行走旳同学以及相类似旳恶作剧行为,以免导致误伤。
第十一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十二条班主任及代课教师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状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三条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旳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状况严重旳应立即告知班主任或政教处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我校实行首遇责任制,每一种教职工均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制止或上报。
小学学校课间十分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十分钟能够有序活动,充分休息,提高学习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通过规范课间十分钟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及教师。
三、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为10分钟。
(2)下午第一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时间为10分钟。
2. 课间休息活动(1)学生应在教室周围活动,不得进入教室、办公室等场所。
(2)活动范围包括操场、走廊、校园内指定的活动区域。
(3)活动方式以轻松、愉快的游戏为主,如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
3. 课间休息纪律(1)学生应自觉遵守纪律,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爱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共设施。
(3)不随意进入他人活动区域,尊重他人休息。
4. 教师职责(1)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课间休息时间学生的安全。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制止。
(3)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间休息习惯。
5. 管理措施(1)设立课间休息管理员,负责监督和管理课间休息秩序。
(2)定期开展课间休息秩序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3)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学生,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四、奖励与惩罚1. 奖励(1)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或发放小红花等奖励。
(2)对在课间休息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班级表彰。
2. 惩罚(1)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
(2)对严重违反纪律的学生,给予停课、留校察看等处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5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1.政教处、班主任利用板报、橱窗展板、广播等宣传形式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按《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楼梯口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互相推拉;不准在楼梯扶手上滑溜,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不做带有攻击性、危险性的游戏,不玩耍尖锐锋利的东西,不攀爬窗台或走廊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严禁从楼上往下丢弃任何东西。
不要随意触摸电源开关、线头等。
不准玩火、玩水,不准在校园内玩弹弓、放鞭炮等。
2.该节课的科任及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严格实行班主任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即由班主任负责课间纪律,班主任课间要及时到达教室,该节课的科任教师要和班主任做好交接。
4.值周学生、值周教师、值周行政在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做好记载,将情况通知班主任;由政教处按学校“四项评估”班级量化评比条件,进行扣分处理,并于下月值周总结会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5.学生课间出操时,在教室门口排成两列纵队,快速下楼。
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
体育组带操老师用广播的形式提示:上下楼要有序、不要拥挤。
6.若学生有特殊情况确需出校园,必须由班主任签发请假条方可放行。
7.中午学生午休时间,严防陌生人进入校园,若有外人来访,保安人员需问清事由并登记在册8.各班主任每天午休铃响后必须在教室内组织好学生午休的安全,保持室内的安静。
9. 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学校行政汇报,并由班主任-政教处(教导处或总务处)-校长室处理.雁池乡中心学校____年____月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2)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的安全,维护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制定本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间换班顺序1. 换班时,学生应按照班主任指定的顺序有序排队。
班级课间管理制度

班级课间管理制度一、课间时间规定1、课间时间为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每次不超过十五分钟。
2、教师应在学生离开教室时加强管理,注意学生的安全。
3、学生在课间时间应保持安静有序,不得离开校园,不得在走廊、教室内奔跑或打闹。
二、课间活动规定1、课间活动应有组织,不得随意乱跑或聚集打闹。
2、学生可以在课间时间进行正常的休息活动,如散步、聊天等。
3、学生可以在课间时间去卫生间,但应保持卫生间的清洁。
4、学生不得在课间时间进行嬉闹、打架等行为,不得在学校内吸烟、喝酒等违法行为。
三、课间时间管理要求1、任课老师和班主任应对学生在课间时间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2、学生应遵守学校的课间管理要求,不得违反学校规定的课间行为规范。
3、学生在课间时间应保持校服整洁,不得穿着非校服服装或佩戴不符合校规的饰品。
4、学生在课间时间不得涂写乱画校园设施,保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5、学生在课间时间不得在校园内大声喧哗,影响教学秩序和其他学生学习。
6、学生在课间时间应保护好校园设施,不得故意破坏公物。
7、学生在课间时间应遵守校内交通管理规定,不得在校园内乱骑自行车、滑板车等。
8、学生在课间时间应保持校园内的安全,不得进行危险的活动或玩耍。
四、违规处理对于违反课间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将会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检查、迟到早退等处罚。
情节严重者,学校将予以严肃处理,包括给予严重警告、通报家长、校内停课等处罚。
五、督促监督学校将持续对学生课间时间的管理进行督促和监督,从而确保学生在课间时间的安全和有序。
同时,学校也会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管理,使教师更好地履行课间管理的职责。
六、家长配合学校将会配合家长对学生课间时间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建立课间时间行为记录,家长可通过学校提供的渠道了解学生的课间行为情况,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通过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相信学生在课间时间的行为将更加有序和安全,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学生课间安全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课间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对象范围本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的全体学生,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学生。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
学校的一切行为和管理,必须以学生的安全为第一要务。
2. 预防为主原则。
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学校应采取预防措施,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安全隐患。
3. 综合治理原则。
学校应充分发挥各项管理工作的关联性,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学生的课间安全。
四、制度内容1. 课间安全责任制度1.1 学校领导班子负总责,对学生课间安全负全面责任。
1.2 教师是学生课间安全的监督者和组织者,应对学生的课间安全进行全程管理。
1.3 学生本人是课间安全的首要责任人,应遵守课间安全规定,并积极参与课间安全教育活动。
2. 课间安全教育制度2.1 学校应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间安全教育活动,内容涵盖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防范学校周边治安等方面。
2.2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力度,通过悬挂宣传海报、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课间安全意识。
3. 课间安全巡查制度3.1 学校应设立课间安全巡查队伍,由专门安全干部和教职工组成。
3.2 巡查队伍应定期巡查学校周边道路、楼梯、卫生间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
3.3 对发现的问题,巡查队伍应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按照安全管理规程进行处理。
4. 课间安全应急预案制度4.1 学校应制定课间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责任分工。
4.2 学校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检验学生和教职工在突发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4.3 学校应建立及时报警机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报警求助。
五、监督与评估1. 学校应定期召开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对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
2.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踪整改情况。
小学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5篇)

小学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为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活动得到保证,确保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校特制定以下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
一、课间操(一)、课间操集合音乐响后,学生应迅速到该班做操地点集合。
教师不得拖堂。
学生集合按做课间操队形排列,保持安静,不说笑、打闹。
(二)、课间操音乐响起后,学生必须认真做操,且应保持动作整齐、舒展大方,动作、节奏符合音乐节拍。
(三)、课间操结束后,学生应安全、有序地返回教室。
(四)、做课间操的班级,班主任、配班教师必须到做操地点。
(五)、每周一、周三、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后为课间操时间。
周二、周四为大课间。
二、眼保健操(一)、学生做眼保健操时,由该节课任课教师负责组织。
(二)、上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阅读及实验课的班级,学生必须在当堂课所在的教室或功能室做眼保健操,其眼保健操的管理工作均由该堂课的任课教师负责。
(三)、做眼保健操的音乐响后,学生不能做其它事,应认真做眼保健操。
(四)、做眼保健操时,需坐端正,找准穴位,随节拍静心做眼保健操。
(五)、保证上午、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
小学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2)小学课间操、眼保健操是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眼部保健。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学校可以制定一套课间操、眼保健操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些管理制度的建议:1. 安排专人负责:学校可以指定一两名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组织和管理。
2. 制定具体方案:学校应制定具体的课间操和眼保健操方案,包括具体动作和时长等,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有序地进行活动。
3. 定时定量进行:学校可以规定每天的固定时间进行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以确保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4. 分级分段进行: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年龄分级分段进行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以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
5. 做好安全措施:学校应确保课间操和眼保健操场地的安全卫生,定期检查操场设备,落实好相关安全措施。
课间活动教师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教师,在组织、指导、监督学生课间活动时必须遵守。
三、管理职责1. 学校成立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课间活动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班主任负责本班课间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学生安全。
3.任课教师负责在上课前、课后及课间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活动。
4.体育教师负责课间活动的体育活动安全,确保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安全。
四、安全措施1. 教师在组织课间活动前,要对活动场地、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2. 教师应向学生讲解课间活动的安全规则,要求学生遵守。
3. 教师在组织课间活动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安全行为。
4. 教师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初步救治。
5.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不得在楼道、教室、厕所等危险区域追逐打闹。
6. 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不得攀爬栏杆、窗户等危险设施。
7. 学生在课间活动时,不得擅自离开班级,如有特殊情况需向班主任请假。
五、事故处理1. 任何课间活动中的安全事故,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学生安全,并立即报告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2. 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3. 事故处理后,学校应向学生家长通报事故情况,做好安抚工作。
4. 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根据事故原因和后果,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监督检查1. 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 教师应自觉遵守本制度,接受学校检查。
3. 学生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有权进行举报,学校对举报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我校将进一步加强课间活动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安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
各种活动。
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时间对
学生进行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学生进出教室、甬路行走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第六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教师、校园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
第七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树木、球架等设施。
第八条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九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十条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一)大课间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二)课外活动一般以组为单位由监管教师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课外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
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四)体育活动应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活动的学生应予妥善安排。
第十一条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二条值周领导和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校领导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