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镇小学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课间活动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擅自离开教室或教学区。
二、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应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得进行危险的游戏或活动。
三、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应保持良好的秩序,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四、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应爱护公共财物,不得随意损坏学校设施。
五、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应保持环境卫生,不得乱扔垃圾。
六、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报告教师或学校保安人员。
七、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八、学校应定期检查课间活动场所的安全设施,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无损。
九、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
十、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教师的安全职责。
十一、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及时采取措施。
十二、学校应定期对安全事故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原因,制定改进措施。
十三、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合作,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十四、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进行及时、公正的处理。
十六、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十七、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赔偿制度,对因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学生伤害,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十八、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档案管理制度,对安全事故的资料进行妥善保管。
十九、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学生和家长通报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
二十、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预防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十一、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学校管理不善造成的学生伤害,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十三、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档案管理制度,对安全事故的资料进行妥善保管。
二十四、学校应建立健全安全事故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向学生和家长通报安全事故的处理情况。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精选14篇)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制度的场合越来越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1课间是学生极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时间段,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值日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对学生课间的安全管理。
为了维护学生课间活动秩序,保障师生安全特制订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制度。
1、班主任要利用板报、晨会等宣传形式向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楼道、楼梯口操场各处追逐打闹,互相推拉;不准在楼梯扶手上滑溜,上下楼梯要靠右边走。
不做带有攻击性、危险性的游戏,不玩耍尖锐锋利的东西,不攀爬窗台或走廊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校园各处台阶。
严禁从楼上往下丢弃任何东西。
不要随意触摸电源开关、线头等。
不准玩火、玩水,不准在校园内玩弹弓、放鞭炮等。
2、值日教师及班主任在课间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3、小学低年级严格实行科任教师课间负责制及交接班制度,即由本节课的科任老师负责课间纪律,直至下节课的老师到达教室。
4、值日学生、值日教师、值日领导在课间巡视全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做好记载,并将情况通知班主任;由德育处按学校“文明班”量化评比办法,进行扣分处理,并于下周教师会上进行集中通报批评。
5、学生课间出操时,在教室门口排成纵队,快速下楼。
班主任或带队教师在楼道组织疏导,注意学生动态。
6、突发事件必须立即向学校领导汇报,并由班主任会同德育处、安全办处理。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篇2课间是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活跃身心的时间。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课间管理,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创设宽松、和谐的课间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校课间活动安全常规及管理制度。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三篇)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安全,规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和制度。
1. 课间活动场所安全管理:明确课间活动的场所应具备安全要求,如消防设施完善、地面无障碍、无尖锐或危险物品等。
2. 课间活动行为规范:规定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行为规范,如禁止奔跑、打闹、抢夺等危险行为。
3. 监督责任:明确教师或监督人员的监督责任,确保学生遵守规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4. 急救处理:规定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专业急救人员,并指导教师和学生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
5. 安全教育:进行课间活动前,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醒学生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危险。
6.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灾害事件、意外事故等,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处置措施。
7. 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定期检查课间活动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
8. 事故报告和处理:要求学校及时报告和处理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事故分析和改进措施。
通过建立和执行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责任,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二)是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的范例:1. 活动场所安全:- 确保课间活动场所的地面平整、无明显障碍物。
- 检查并修复场地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尖锐物、松散地板等。
2. 活动器材安全:- 检查并保障使用的活动器材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 配备足够数量和适应学生年龄的安全护具,如头盔、护膝、护腕等。
3. 活动时段安排:- 合理安排课间活动的时间,避免与其他课程活动时间冲突。
- 活动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避免学生长时间过度运动。
4. 活动监督:- 派遣专门的活动监督员或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课间活动。
- 监督员应随时保持对学生的关注,确保他们的安全和秩序。
5. 突发事故处理:- 根据学校的突发事故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和报告发生的事故。
小学校园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人身安全,维护校园正常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人身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间休息习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3. 维护校园正常秩序,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三、管理职责1. 校长: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全校课间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 教务处:负责制定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3. 年级组:负责本年级课间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管理。
4. 班主任:负责本班课间安全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监督学生遵守课间安全制度。
5. 体育老师:负责组织课间操,确保学生在课间操期间的安全。
6. 安全保卫处:负责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和报告安全隐患。
四、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1)定期开展课间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课间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2)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2. 课间活动(1)学生应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得随意穿越教学楼、宿舍楼等场所。
(2)课间操期间,学生应听从体育老师的指挥,有序进行活动。
3. 课间休息(1)学生应保持教室、走廊等场所的整洁,不得随意堆放物品。
(2)学生应爱护公共设施,不得随意损坏、占用。
(3)学生应遵守纪律,不得在课间休息时间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4. 课间巡查(1)班主任应定期对本班课间休息区域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安全隐患。
(2)年级组应定期组织年级内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教务处。
(3)安全保卫处应定期对全校课间休息区域进行巡查,确保校园安全。
5. 事故处理(1)发生安全事故时,当事人应立即向班主任、年级组或安全保卫处报告。
(2)班主任、年级组或安全保卫处应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救治受伤学生,并向上级部门报告。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小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的安全意识,保障他们的安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具体的管理规定:1. 师生责任:老师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保障学生的安全,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不出现安全事故。
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不做危险的行为。
2. 课外活动区域:学生只能在学校规定的课外活动区域活动,不得越出规定范围,不得在走廊、楼梯等不安全的地方玩耍。
3. 活动时段:学生只能在课间活动时间内进行活动,不得在课外时间在校内活动。
4. 不得追逐打闹: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不得追逐打闹,不得推搡、拉扯等危险行为,如发现此类行为,老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
5. 不得攀爬危险设施:学生不得攀爬栏杆、树木、篱笆等危险设施,以免发生意外。
6. 不得跳跃:学生不得在台阶、楼梯等高处跳跃,以免造成跌倒。
7. 不得弄脏、破坏学校设施: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应注意保护学校的环境设施,不得弄脏、破坏学校的植物、花坛、栏杆等。
8. 不得玩耍危险器具:学生不得携带、玩耍任何危险器具,不得带来刀具、打火机等危险物品。
9. 不得离开校园: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不得离开校园,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需得到老师的批准并在老师的陪同下离开。
10. 火警演练时的规定:在学校进行火警演练时,学生要保持镇静,听从老师的指挥,迅速有序地离开教室,到达安全的地方集合。
11. 暴雨时的规定:在暴雨天气,学生不得在室外活动,老师要及时将学生带到室内,确保学生的安全。
12. 课外活动的安全管理:学校在进行课外活动时,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活动期间的安全。
13. 心理安全: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安全,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不受到欺凌或伤害。
以上是学校的课间安全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师生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学校的安全环境。
同时,建议家长也加强对孩子在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小学校内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班主任、体育教师、安全保卫人员等为成员。
2. 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课间活动安全管理措施,定期检查和评估安全管理效果。
三、安全管理措施1. 课前准备(1)班主任在课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课间活动安全的重要性,告知学生活动规则。
(2)体育教师对参与课间活动的学生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课间活动安排(1)合理安排课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2)课间活动内容应丰富多样,如:跳绳、踢毽子、捉迷藏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身体素质。
(3)课间活动场地应宽敞、平坦,确保学生在活动中不会受到伤害。
3. 安全设施(1)学校应配备必要的课间活动设施,如:体育器材、安全标志等。
(2)确保课间活动设施完好无损,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4. 监督管理(1)班主任、体育教师、安全保卫人员要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监督管理,确保学生安全。
(2)建立课间活动安全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5. 应急处理(1)学校应制定课间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报告、处理程序。
(2)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受伤学生得到及时救治。
四、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班主任、体育教师、安全保卫人员,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 对因疏于管理,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学校领导,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
小学校内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目标1. 提高全体师生对课间活动安全工作的认识,形成安全意识。
2. 建立健全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3. 加强课间活动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三、安全管理职责1. 校长:全面负责学校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2. 教导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 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4. 班主任:负责本班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5. 体育老师:负责组织、指导和监督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6. 安全员:负责对课间活动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四、安全管理措施1. 课间活动安排(1)课间活动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课间活动时间。
(2)活动内容:以轻松、活泼、有益身心健康的方式进行,如做操、游戏、散步等。
2. 安全教育(1)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发生冲突。
3. 安全设施(1)确保校园内设施设备安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 疏散演练(1)定期组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确保疏散路线畅通,明确疏散责任人。
5. 课间巡查(1)安全员定期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班主任、体育老师等负责人要加强课间巡视,确保学生安全。
五、事故处理1. 事故报告(1)发生安全事故后,当事人或发现者应立即向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报告。
(2)学校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人员处理事故。
小学学校课间纪律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小学生及教职工。
三、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1)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为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之间,下午第一节课与第二节课之间。
(2)课间休息时间为10分钟。
2. 课间纪律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间休息,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2)学生应在指定的区域进行课间活动,不得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处追逐打闹。
(3)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大声喧哗,影响其他班级正常上课。
(4)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随意离开教学楼,确有需要离开的,应向班主任请假。
3. 课间活动安排(1)学生课间休息时,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做眼保健操、跳绳、做操等。
(2)学生课间休息时,可以进行阅读、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3)学生课间休息时,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率。
4. 课间安全注意事项(1)学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人身安全,不得攀爬窗户、楼梯等。
(2)学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消防安全,不得在教室、走廊等处吸烟、使用明火。
(3)学生课间休息时,要注意食品安全,不得购买、食用不卫生、过期食品。
四、奖惩措施1. 对于遵守课间纪律、表现良好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于违反课间纪律、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学生,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对于违反课间纪律、造成严重后果的学生,学校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监督与执行1. 各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课间纪律进行监督和执行。
2. 教务处、德育处在学校范围内对课间纪律进行巡查,确保制度落实。
3. 学生会对本制度进行宣传和监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学校课间秩序。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德育处负责解释。
如遇特殊情况,学校有权对本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
小学校园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期间的人身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学生、教师及校园内工作人员。
三、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安排(1)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下午第三节课后为课间休息时间。
(2)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2. 课间活动区域划分(1)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课间活动区域,包括操场、篮球场、乒乓球桌、羽毛球场等。
(2)课间活动区域应保持整洁、安全,不得堆放杂物。
3. 课间活动安全管理(1)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应自觉遵守纪律,不得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2)学生在课间活动时,应选择合适的项目,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摔倒等意外。
(3)学生不得在校园内追逐、打闹,不得翻越围墙、栅栏等危险区域。
(4)学生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配电室等危险区域。
4. 课间安全教育(1)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止,并告知学生。
(3)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课间安全。
5. 课间巡查制度(1)学校应设立课间巡查小组,负责课间活动区域的巡查。
(2)巡查小组应定期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设施完好,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巡查小组应记录巡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学校领导。
6. 课间安全事故处理(1)发生课间安全事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受伤学生得到及时救治。
(2)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四、责任与义务1. 学生应自觉遵守课间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意识,确保自身安全。
2.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课间安全教育,关注学生的课间活动,及时发现并制止安全隐患。
3. 学校应加强课间安全管理,定期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设施完好。
4.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关注孩子的课间安全,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
小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确保小学生课间活动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小学生及教职工。
三、组织机构
1.成立课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课间安全管理工作。
2.各班主任为课间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班课间安全管理工作。
四、管理制度
1.学生进入校园后,必须遵守校规校纪,不得随意离开教室,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校。
2.课间休息时,学生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不得追逐打闹、攀爬树木、翻越围墙等危险行为。
3.学生课间活动时,应文明礼貌,相互尊重,不损坏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
4.课间休息时,学生应保持教室卫生,及时关闭门窗,防止安全隐患。
5.教师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课间巡视,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并向班主任汇报。
6.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
7.学校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校园安全。
8.学生课间活动时,如遇紧急情况,应立即向班主任或教师报告,听从指挥,确保自身安全。
五、奖惩措施
1.对在课间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课间安全管理规定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3.对因管理不善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的班主任和教师,追究其责任。
六、附则
1.本制度由学校课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保障我校小学生的课间安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细则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校园课间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校园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有良好的休息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的优良品质。
3. 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三、管理职责1. 校长负责全面领导课间管理工作。
2. 教导处负责制定课间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 班主任负责班级课间管理,落实具体措施。
4. 生活教师负责课间校园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四、课间活动规定1. 课间休息时间为每节课后10分钟,学生应在指定区域活动。
2. 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不得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3. 学生应文明使用校园设施,不得损坏公共财物。
4. 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校园内骑自行车、电动车等。
5. 学生应爱护环境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意涂鸦。
五、课间纪律要求1. 学生必须按时参加课间活动,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2. 学生应服从班主任和生活教师的安排,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区域。
3. 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不得随意离开班级,如有特殊情况需请假。
4. 学生应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在课间休息时间玩手机、打游戏等。
5. 学生应尊重他人,不得在课间休息时间进行恶意攻击、侮辱他人。
六、安全措施1. 班主任和生活教师应加强课间安全巡查,确保学生安全。
2. 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3. 学校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 加强校园周边巡逻,确保校园安全。
七、奖惩措施1. 对遵守课间纪律、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课间纪律、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
3. 对班主任和生活教师在课间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
八、附则1.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细则由教导处负责解释。
3. 本细则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过以上细则的实施,旨在营造一个和谐、安全、有序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得到充分的放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4篇)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预防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和纠纷。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一、安全守则和行为规范:1. 学生应尊重他人的人身安全、财物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不得进行打闹、斗殴、欺凌等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2. 学生要尊重学校安排的课间活动安排,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避免迷路或走失;3. 学生要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不得在课间乱穿马路或玩耍过程中与交通工具接触;4. 学生要保持课间活动区域的整洁和环境卫生,不得乱丢垃圾或破坏校园设施设备。
二、安全设施和救护措施:1. 学校应设置课间安全区域,保证学生在课间活动时有足够的安全空间;2. 学校应设置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安全警示标志等,保障学生的安全;3. 学校应配备医疗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并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急救工作。
三、安全管理责任和监督:1. 学校负责安排专职教师或安全管理人员负责课间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学生遵守安全规则;2. 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学生在课间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3. 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总体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2)为了保障学生在课间的安全,维护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特制定本学生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间换班顺序1. 换班时,学生应按照班主任指定的顺序有序排队。
学生要保持队形整齐,不得挤压、插队或横穿队伍。
2. 班主任或班级干部应负责维持换班秩序,保障学生顺利换班。
3. 学生在换班时应迅速、安静地将教室交接给下一节课的同学。
二、司务班的职责1. 司务班学生应按时到达教室,做好课桌椅的摆放整理工作。
下课铃响后,负责收拾擦拭教室。
2. 司务班学生应与日期班干部一同检查教室设备的完好,及时汇报损坏或丢失情况。
小学课间文明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我校课间管理,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教师及管理人员。
三、管理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2. 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3. 优化课间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具体措施1. 课间纪律(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间活动,不得擅自离开教室。
(2)学生课间活动应遵守秩序,不得拥挤、打闹。
(3)学生课间活动不得追逐、推搡,尊重他人,维护同学间的友谊。
2. 课间安全(1)学生上下楼梯时,应靠右行走,不得逆行、奔跑。
(2)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攀爬校舍、树木等危险设施。
(3)学生课间活动时,不得触摸电器、电源等危险物品。
(4)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随意触摸校园内花草、树木等植物。
3. 课间卫生(1)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乱扔垃圾,保持校园环境卫生。
(2)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随意乱涂乱画,损坏公共设施。
(3)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在教室、走廊等公共区域大声喧哗。
4. 课间文明(1)学生课间休息时,应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展现良好的礼貌素养。
(2)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恶意攻击、侮辱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
(3)学生课间休息时,应遵守校园规定,不得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
五、责任与奖惩1. 责任(1)班主任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
(2)任课教师负责在课间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3)校管理人员负责对全校课间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2. 奖惩(1)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等处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研究决定。
小学学校课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制度1. 课间活动时间学校规定每天上午、下午各有一次课间活动,时间为10分钟。
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可在指定区域内自由活动,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
2. 课间活动区域(1)操场:学生可在操场内进行跑步、跳绳、打篮球等体育活动。
(2)教室:学生可在教室内进行学习、阅读、交流等活动。
(3)走廊:学生可在走廊内进行休息、交流等活动。
3. 课间活动要求(1)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不得在课间活动中大声喧哗、追逐打闹。
(2)学生必须爱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乱涂乱画。
(3)学生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4)学生必须遵守活动规则,不得擅自离开指定区域。
4. 课间活动监督(1)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管理,确保学生遵守活动规则。
(2)任课教师负责监督本班学生的课间活动,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
(3)学校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对课间活动区域进行巡查,确保学生安全。
5. 课间活动奖惩(1)对于在课间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于在课间活动中违反纪律的学生,班主任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三、特殊情况处理1. 课间活动期间,如遇突发事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撤离危险区域,并向上级领导报告。
2.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受伤,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立即组织救治,并通知家长。
3. 学生在课间活动中出现其他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四、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五、实施与监督1. 本制度由学校领导班子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年级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管理。
2. 学校设立课间活动监督小组,负责对课间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小学学校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课间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成立课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班主任、体育老师等担任成员。
2.课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三、管理制度1.课间活动安排(1)学生放学后,应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有序离开教室,不得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地方打闹。
(2)课间休息时,学生应按照规定路线在指定区域活动,不得随意跑动、追逐、打闹。
(3)体育课间活动时,学生应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得擅自离开场地。
2.课间休息区域管理(1)教室门口、走廊、楼梯等区域应保持畅通,不得堆放杂物,以免影响学生通行。
(2)教室门口两侧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课间休息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禁止学生在该区域内玩耍。
3.课间安全教育(1)班主任在每学期初对学生进行一次课间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课间活动安全知识。
(2)体育老师在体育课间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活动注意事项。
(3)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课间巡查制度(1)课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班主任在课间休息时,负责对本班学生进行巡查,确保学生安全。
(3)体育老师在体育课间活动时,负责对活动区域进行巡查,确保活动安全。
5.课间伤害事故处理(1)发生课间伤害事故时,班主任应立即组织学生救治,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2)学校领导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对课间伤害事故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四、奖惩措施1.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为学校安全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和集体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五、附则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制度由课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学校领导研究决定。
小学学校课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学生及教职工在课间休息时间内的活动。
三、安全责任1. 学校领导层负责制定和完善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情况,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2. 教师负责在课间休息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学生安全。
3.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应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四、课间安全管理制度1. 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区域进行活动,不得随意穿越教学区、办公区等区域。
2.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以免影响他人休息和学习。
3.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应文明使用公共设施,如饮水机、洗手间等,不得随意损坏。
4.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不得携带危险物品,如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等。
5.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应自觉排队,有序上下楼梯,不得拥挤、推搡。
6.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不得擅自离开校园,如需外出,应向班主任请假,并得到允许。
7. 教师在课间休息时间应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并制止不安全行为,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8. 学校应定期对课间休息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五、安全教育1. 学校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知识教育。
3. 学校应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观看安全教育影片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六、奖惩措施1. 对在课间休息时间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课间安全管理制度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等处分。
3. 对在课间休息时间发生安全事故的,学校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我校将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课间休息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小学课间安全管理规定(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期间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我校所有在校学生及教职工。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加强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3. 宣传教育,提高意识: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 灵活应变,快速处置:针对突发状况,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四、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课间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校课间安全管理工作。
2. 各年级、班级设立安全管理员,负责本年级、班级的课间安全管理工作。
3. 体育教师、生活教师、食堂工作人员等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课间安全管理。
五、安全管理措施(一)教室安全管理1. 教室门窗保持关闭,防止学生意外跌落。
2. 教室内不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3. 教室内电线、插座等设备保持完好,防止学生触电。
4. 教室内不乱丢垃圾,保持环境卫生。
(二)走廊安全管理1. 走廊地面保持整洁,防止学生滑倒。
2. 走廊两侧墙壁无损坏,无尖锐物体。
3. 走廊通道畅通,不堆放杂物。
(三)操场安全管理1. 操场地面保持平整,无坑洼、裂缝。
2. 操场设施完好,无安全隐患。
3. 操场周边无危险物品,如电线、电线杆等。
4. 操场活动区域明确,学生活动有序。
(四)厕所安全管理1. 厕所门窗保持关闭,防止学生意外跌落。
2. 厕所地面保持整洁,防止学生滑倒。
3. 厕所内设备完好,无安全隐患。
4. 厕所内不堆放杂物,保持环境卫生。
(五)食堂安全管理1. 食堂内部环境整洁,保持空气流通。
2. 食堂食品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3. 食堂餐具、炊具保持清洁。
4. 食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课间活动安全制度_小学

一、总则为了确保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课间活动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体育教师、班主任等担任成员。
2. 各班设立安全员:由班主任指定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好的学生担任,协助班主任做好本班课间活动的安全管理。
四、安全管理制度1. 课前准备:- 教师在上课前应检查教室、教学设施的安全,确保上课期间安全。
- 班主任应在课前提醒学生注意课间活动安全,教育学生遵守纪律。
2. 课间活动:- 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应在指定的活动区域活动,不得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危险区域玩耍。
- 严禁学生在课间追逐打闹,防止发生意外伤害。
- 严禁学生携带小刀、弹弓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 学生在活动时,应听从老师、安全员的指挥,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区域。
3. 安全教育:- 学校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通过班会、讲座、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危险和应对措施。
- 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将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4. 突发事件处理:- 课间活动期间,如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班主任应立即组织救治,并及时报告学校领导。
- 学校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5. 家校合作:- 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五、责任追究1. 班主任责任:- 班主任是本班课间活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学生安全。
- 如因班主任失职导致学生发生安全事故,将追究班主任的责任。
2. 教师责任:- 教师应做好课堂纪律管理,确保学生在上课期间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集镇小学
学校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各校参考试行)第一条为了维护校园正常的活动秩序,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课间活动”是指学生在校园内(上课时间除外)进行的各种活动。
包括晨读早操、升旗仪式、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外活动等。
第三条学校应加强课间活动的管理,利用晨会课、班队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学校应明确每个班级的通行路线,参加课间集体活动、升旗仪式或到专用教室上音乐、美术、科学等课程,应由老师组织学生排队前往,并按规定路线有序通行。
第五条学生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慢行,不得奔跑跳跃,不得拥挤,不推人、撞人。
值班教师及时关注、提醒、监管。
第六条学生课间应文明休息,不得做有危险因素的游戏,不得在走廊楼梯里追逐打闹,不得撞门爬窗,不得破坏公物。
第七条学生在校园内,不得狂奔乱跑大喊大叫,严禁攀爬学校任何一处的的围墙、门窗、围栏、阳台及树木、球架等设施。
第八条察觉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老师,遇事冷静,以保全自身安全为重,不冲动蛮干。
第九条不准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校。
第十条认真组织好大课间活动,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一)大课间活动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本着“谁组织、
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人员统一指挥,实行全过程监控。
(二)大课间活动一般以班为单位由班主任(上课教师)带队,加强学生的活动安全教育,重视活动过程中的保护和预防措施,合理控制运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大课间活动应定期对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检查,合理安排各年级学生活动区域,检查活动器具安全性能。
发现不安全因素的要及时采取措施。
(四)大课间活动应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不适宜参加活动的学生应予妥善安排。
第十一条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掌握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教育。
第十二条值班领导和值班教师加强校园内的巡视,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应及时制止,情况严重的应立即通知班主任或政教部门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每一个教职工都有责任维护学校课间秩序,发现学生不安全行为应及时教育阻止。
梁集镇教委
2020.09.28
梁集镇 ----小学
学生上下学、课间安全教育管理制度
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护能力,不断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学生上下学、上下楼梯(平房进出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1、学生必须接受学校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严格遵守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学生必须按时到校、离校。
上学或放学路上,学生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必须靠公路右边行走,不得在路上追逐打闹、逗留围观、嬉戏玩耍,不得玩水、玩火、玩电、爬树等。
上学或放学如遇人流高峰,学生必须互相礼让,不得故意推、挤、阻碍别人。
3、骑自行车的学生(按规定不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不得载人;如家远的学生需骑自行车到校,必须要经家长同意和学校批准方可骑车;过马路须停车,待无其他车辆时再通过。
但不得骑“三无”(无车闸、无车铃、无车锁)自行车,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4、学生不准攀爬围墙、树木、栏杆、阳台、桌椅、建筑物顶层等有危险性的地方。
5、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轻步上楼慢步走,不得拥挤,手臂不能靠着扶手。
早操或集会时,学生应排队有跌序地上下楼梯,不得拥挤故意阻碍别人。
不准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游戏或爬栏杆。
6、乘车学生还须做到:在乘车点不吵闹;在车上不把头、手伸到窗外,不在车内玩游戏和与他人吵闹;有秩序地上下车。
7、大扫除时教师监管到位,学生不得用湿布擦洗电线、开关、插座等。
8、禁止在教室过道和楼梯上冲水清洗,防止地面打滑,同时还会污染下层
教室的环境卫生。
9、为保证校门口道路通畅,家长按指定地点接送学生。
10、坚持校门口执勤制度。
每天有值班人员2名,要及时到岗和尽职尽责。
①负责维持上下学期间校门口秩序,及时疏导学生队伍,指导家长在指定地点接送学生。
②教育学生进出校门时要注意礼让,检查学生路过校门是否做到了快、静、有秩序。
③妥善处理校门口偶发事件,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④禁止学生家长无故进入校园接学生。
家长有事需要进入校园的,找谁,谁负责接待。
⑤值班人员工作认真、按时填写值班登记表。
二、课间活动安全常规
1.课间活动的范围限制在校园内,严禁学生课间擅自出校园玩耍;
2.学生应努力养成课间休息的好习惯,充分利用时间休息,尽量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不开展、不参与激烈的课间活动,认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3.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尤其要做到不攀高、不跳台阶、在楼道不跨大步、不快跑不追逐、不做危险的游戏、上厕所不推挤等;
4.在走廊、过道、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到轻声慢步,不争先恐后,不挤在一起;
5.课间活动要适量、轻松、愉快,不能累得满头大汗又急急忙忙赶着上下一节课;
6.课间活动中要讲文明、守秩序,团结同学,不争吵、不打架,不尖声叫嚷,发现不安全情况要及时报告老师;
7.课间活动不要在课室内进行,不要吃零食,不要乱抛果皮壳、纸屑,要
讲究卫生。
三、课间管理制度
1.课间活动要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2.各班要认真落实课间常规要求,让学生人人理解,人人做好,形成良好的课间秩序;
3.值班教师提前到岗,推迟10分钟下班。
要加强课间巡视工作,并认真做好记录;及时制止外来人员进校扰乱秩序;及时处理安全方面事务,重要事项及时汇报。
4.全体同学要认真严格遵守课间常规要求,违反者按违纪进行批评教育及对所在班级实行扣分处理;
5.各班配备一名安全巡视员,发现有违反课间活动常规的,要及时制止并报告班主任;
6.课间常规要求列入文明班级考核内容,每日检查评比,每周公布。
梁集镇教委
2020.09.28
梁集镇小学
学生课间活动安全管理制度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
为了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防止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好各种突发事件,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制度:
一、下课后要轻步走出教室,参加课间轻松愉快的活动,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二、未经许可,不得进办公室,不在办公室周围喧哗,不随意串班。
三、值日生在预备铃之前,应主动认真地将黑板擦干净,把讲台整理好。
四、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不推人。
五、各班主任利用班队会,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教育学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操场各处追逐打闹,狂奔乱跑,防止互撞,禁止怪声喊叫,不做危险游戏,不攀爬栏杆、篮球架等设施,不跳乒乓台及校园各处台阶。
六、老师在楼梯、操场行走,学生应有礼貌地让道,不得抢行拥挤,冲撞老师。
七、学生在违背上述要求时,应服从值班干部和老师的劝阻及教育,严重者接受学校处理。
八、班主任在课间要随时观察该班学生活动情况,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教育。
对屡教不改的学生,通知家长到校配合教育。
九、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作好记录,将情况通知班主任,并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和扣分处理。
梁集镇教委 2020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