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拼接、超越马克思
谈对中国化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理解
谈对中国化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事物和现实的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它彻底改变了西方的传统理念和思维方法。
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的以还原论为基础的本体化思维方式,不再追求终极真理,而是把改造世界作为根本任务。
因此可以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变革。
可是人们在认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传统之间的关系时,经常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不能从整体上进行把握,而是从局部和个别关系入手,影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正确理解。
因此,只有真正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和思维,才能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理解。
马克思主义在20~21世纪都具有时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对黑格尔的批判彻底变革了西方的传统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时起到的作用。
虽然在20世纪有许多新观念被提出,但马克思主义依然是最具时代价值的。
在当代我们仍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现实问题。
有人将马克思主义比作一发炮弹,而我们所处的时代仍在炮弹的射程范围以内,我们要做的就是正确看待和利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用以解决各种现实问题。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全人类的理想和使命,其存在也体现了人类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充分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时代解释性和批判性。
多数学者都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在于它具有良好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在进行创新和实现其当代价值时要传承马克思最开始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同时继续马克思关注人类社会生活和命运的研究。
从价值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全人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是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文化是研究“人”的中介,从当代文化思考产生共时性角度来看,文化领域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从政治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对人权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西方人权思想和理想国的批判;从思维范式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在超越近代主题性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超越了理论道路;从社会批判功能角度来看,它促进了现代社会市场的健康发展;从重建中国角度来看,它和中国的发展都具有实践性,两者之间具有亲和性;从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关系角度来看,马克思不仅是辩证法,还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在于指导社会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实事求是,它是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发展、创新的基础,在其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继承、批判与超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l1 89 、 世纪,自 学和哲 会科学的 展为马 然科 学社 发 克思、 恩 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 恩格斯在批 判和 继承达尔 李比 摩尔 马 文、 希、 根、 尔萨斯、 格尔、 黑 费尔巴 哈 等 人的 态 生 思想的 上, 基础 通过综 新和不 越逐渐完 合创 断超 成 了自 身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建构。 马克思、 恩格斯对达尔文、 希生态思想的继承与拓展 李比 l 9 世纪自 然科学中的生态思想对马克思、 恩格斯生态文明 思 形成 想的 具有很 响, 影响 大影 其中 较大的 是达尔 李比 文和 希。 达尔 1 9 1 2 文( 0- 8 ) 8 - 8  ̄ 英国 部一 代为医的 - 西 个世 家庭。 3 11 8 年, 达尔文 于剑 毕业 桥大学, 5年, 1 9 达尔文出 科学巨 物 8 版了 著《 种 起源》1 ( 世纪自 科学的 9 然 三大发 一) 现之 , 其进化论 想通过 思 对生物进化和生物进化动力问题的论证, 彻底颠覆了神创论和 物 种不变 论在人 类思想 史上的 地位, 誉为人 被 类思 想发展 史上 座最伟大的里程碑。 达尔文以自 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动态演变的历 史图 进行了 信服 释。 然 领域给 景 令人 的解 在自 历史 神学目 论 的 以 致命的 击, 一 掀开了 期以 罩在自 领域的 神秘面 长 来笼 然 一层 纱。 马克思、 恩格斯高度赞扬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所引起的人类学 革 同 命, 时认为 进化论为 历史唯物 主义奠 定了 自 历史” “ 然— 的 基石, 把长期处于“ 状态的自 分居” 然观和 历史观紧 密地联系 起 来。 达尔 化论的 下, 思、 斯建立了以 劳动” 在 文进 启发 马克 恩格 “ 为基础的人类进化理论。 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是通过人使用的 生产工具的状况来揭示的, 而生产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必须以劳 动为基本前提。 马克思、 恩格斯并没有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直 接运用于人类历史领域,因为人类史和自 然史是有区别的。 但 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又是亲密共生的, 这种关系的永续持久是通 过劳动来实现的, 劳动为自 然和社会的物质变换提供了可能, 为 人的 生存、 发展源于自 归于自 然而 然的历 史必 然提供了 确 证,为 人类在自 然界中 应有的 “ 生态位”的 确立提供了 根据, 从而, 确立了 劳动” 单个生 “ 是 命个体和整 类社会发展的 个人 秘
马克思主义包括了什么内容
马克思主义包括了什么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马克思主义内容一古典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的上下层马克思的社会经济观把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分成两个上下层:首先是他视为基础的「下层建筑」(base),这个基础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特定的生产状态。
我们会把它分成两个主要部分,第一是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生产力」,也就是指劳动力、生产材料和生产工具的结合,第二就是受生产力影响所形成的「生产关系」,例如雇佣合约,劳动技术分工,财产分配关系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譬如在一个农地里,工人的劳动力、耕地、种子以及锄头的结合就是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生产力」,而农地主人和工人的雇佣合约,以及利润所得的分配方式就是他们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相应的「生产关系」。
这是甚么意思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假如工人在生产过程的重要性高,例如他们收割农作物的技艺纯熟,甚至机器也无法取替,那么他们自然有条件要求更好的待遇,反之则不。
但是当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既有的生产关系就会难以适应,这时工人会发起要求改善福利,而必然地资本家一定会诸多阻拦,最终双方的阶级矛盾加剧乃至爆发冲突。
依循这种思路,马克思认为历史进程是被属于经济基础的「下层建筑」所主导的,而它会推动着第二部分的「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发展,所谓推动着上层建筑发展,也就是促成人类社会的各种政治、法律、宗教信仰、道德文化等等意识层面东西的建构。
马克思主义内容二唯物史观—社会的发展规律与道德论证为什么要说明上述的社会结构和运作模式?因为这有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的唯物史观(materialism conception of history)。
在这套理论里面,属于经济基础的「下层建筑」会推动着「上层建筑」发展,使人类社会实现更高阶段的社会进程(例如资本主义发展至社会主义)。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通用19篇)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通用19篇)《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篇1当人们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就说明目前主流的资本主义出现了问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资本主义内部的城乡差距、贫富不均和金融霸权等痼疾纷纷显露,尤其是近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些由资本主义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危机让资本主义制度受到广泛质疑。
片中对十个西方常见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逐一进行了反驳,从而还原了马克思的本质,并做了形象的比喻:马克思主义者就像一名医生,医生深知有病的人才会找医生,疾病被治愈后自己就会失去价值,但还是尽心竭力救治病人。
马克思主义批评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最为过时之处在于它过分痴迷于乏味的阶级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恰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一直都在为整个社会这个病人尽心竭力地救治。
阶级的定义不是由风格、地位、收入和职业来确立的,阶级问题谈论的是你在某一特定生产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矛盾时,便会有阶级斗争。
随着时代变迁,阶级构成一直在变,但是阶级从未消失,经济基础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些上层建筑的理论没有改变。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剥削、压迫关系,到如今企业与劳工之间的劳动法保护,以及近几十年来兴起的女权运动和环境保护运动,这些都是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演变结果,这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一直都在救治社会这个病人。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注重实践的理论,不是一个预测未来的理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要追求本质看现象,只有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内在,才不会在不断变化的阶级构成和生产关系中惊慌失措,不知如何下刀。
《马克思是对的》观后感篇2观看了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对于马克思生平有了更全面细致的了解。
作为文科生,虽然学了多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但始终没有去细究伟大理论究竟来源于如何伟大的灵魂。
而如今已懂得,世上哪有随便的成功,正是马克思从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人类事业而奋斗的伟大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奋斗,才最终形成如此深邃的思想理论体系。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思想体系,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继承和超越的过程中,既接受了黑格尔的一些思想,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成为一个深入研究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观点。
黑格尔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性和发展性,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一对对立面构成,对立面互相斗争并最终实现统一。
马克思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社会发展也是由于对立面的斗争而产生的。
他提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理论,并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了超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
黑格尔辩证法虽然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发展的运动,但是却忽视了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决定了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的发展。
马克思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决定意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强调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还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观念史观。
黑格尔认为意识是现实的本质,历史的发展是意识的自我实现。
马克思则认为,真正决定历史发展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利益的斗争,意识只是这一实践活动在觉悟层面上的反映。
他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则是立足于具体实践的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超越及其意蕴
第19卷㊀第2期2018年3月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19㊀No.2 Mar.2018Ѳ哲学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超越及其意蕴糜海波[摘㊀要]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既揭示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人类认识史上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根本性变革,又深刻阐明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确立了历史发展的主体尺度,将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社会历史观的价值取向,因而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㊂对此的完整解读,有助于澄清将唯物史观认定为纯粹科学认识甚至是 经济决定论 的误读,对在理解社会发展时只见物质不见人㊁只强调合规律性而忽视目的性的做法也是一种纠偏㊂全面把握唯物史观的双重超越及其当代价值,对深入贯彻落实 四个全面战略 ,正确把握 五大新发展理念 的实质和方向,以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科学性;价值性[中图分类号]B03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101(2018)02-0047-06[收稿日期]2017-10-20[DOI]10.19669/j.issn.1009-5101.2018.02.009 [作者简介]糜海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思政部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㊂(南京㊀210023)㊀㊀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由于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㊂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唯物史观被认为是人类认识史上最大的成果,这是因为它在认识上超越了以往的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基于人类实践活动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视角,科学解释了社会历史的存在之谜,即以人类实践为物质基础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是实现人的本质及其自由的劳动史,从而为人们认识和改变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㊂由于在人类认识史上,唯物史观第一次阐明了社会的物质性及其历史发展规律,颠覆了传统的对社会历史的种种神秘化的错误观念,因而它被看成是一门历史科学㊂但是,马克思主义存在的目的最终不是为了认识世界,而是为了改变世界,使世界适应人的存在和发展㊂所以,唯物史观既是科学的历史观,也有其价值追求,科学认识为价值追求服务㊂然而,因忽视唯物史观在价值层面所实现的变革,尤其是社会历史与人的解放和发展的关系,导致有些人以为马克思主义存在着 人学空场 ,历史唯物主义只是科学,保持着 价值中立 ,从而割裂了唯物史观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㊂鉴此,笔者认为,从认识和价值的不同维度全面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实现的双重超越,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建构,以及推进 以人为本 的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㊂一㊁唯物史观在认识维度上的变革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既从认识上实现了社会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也从价值主体层面超越了传统哲学对社会历史纯客体化的理解,体现着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深度关切,因而实现了科学的理论解释与人文的价值关怀的高度统一㊂唯物史观构建了科学的社会历史宏观解释框架和研究范式,实现了社会历史观在认识上的变革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的唯心主义哲学,无论是唯意志论者抑或宿命论者,它们都是夸大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把社会历史看作是精神发展史,把历史作 目的论 解释,最终把历史完全归结为主观的意识活动,尤其看不到劳动人民的作用㊂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半截子唯物主义,尽管㊃74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但在社会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认为历史是由个人的意志(英雄人物)或者上帝的意志(神秘力量)来主宰的,并由 人是环境的产物 的片面性认识滑向了 意志支配世界 的唯心史观㊂历史是人的有意义的目的性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任何思想意识都是源于生活实践,其背后都有一定的 物质的动因 ㊂因此,只有把社会形态理解为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自然历史过程,才能把握历史运动的内在规律㊂马克思指出: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㊁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㊂ [1]43社会存在是以有生命的个人存在为现实前提的,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关系以及人们交往的历史,所以从存在论意义上说,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㊁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㊂[2]虽然意识可以认识世界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但是相对于物质㊁存在和实践而言,精神㊁思维和理论毕竟是第二性的,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㊂[3]72-73尤其是经济生活对整个社会生活具有内在制约性和决定性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称其为 经济的必然性 ㊂在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马克思明确指出: 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㊂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㊂ [1]102历史唯物主义从唯物主义的生存论出发,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独特的存在方式,从而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㊂也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由于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都是人民群众,他们的实践活动是创造历史和改变世界的决定性力量,因而是历史的真正 剧作者 和 剧中人 ㊂从历史进程看,人民群众的活动构成了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㊂那么,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任意的,还是有规律的行动呢?历史唯物主义从 经济的必然性出发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社会生活的演进规律㊂它从实践唯物主义立场第一次解决了 历史之谜 和 人类之谜 ,从而超越并优越于以往的一切社会历史理论㊂恩格斯这样评价: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㊂ [4]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运动就体现为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制度的变革直至社会关系和人的存在方式变革的过程㊂以这一认识为依据,马克思把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阶级对抗的最后一种形式,提出了 两个必然 和 两个决不会 的论断,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㊂由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 异化人 将走向共产主义条件下的 自由人 ㊂人类解放也将经历资本主义的 政治解放 到社会主义的 经济解放 直至共产主义的 劳动解放 的历史进程㊂需要提出的是,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但历史发展规律并不是无主体的客体运动,而是蕴含着人自身发展规律在内的主体运动,是主体运动与客体运动的相互制约㊂这就是说,因为社会历史发展是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的,人的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必然促进人自身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是在人们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是 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 ,它也终将以人的目的的实现为价值归宿㊂由上述分析可知,唯物史观一方面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合理解释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又以历史辩证法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动因和动力,阐明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世界的关系,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深入阐释了人与自然㊁人与人㊁人与自我㊁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即科学解释了世界的本质和人对世界的能动性㊂这样,唯物史观就不仅超越了过去人们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认识缺陷,而且还具有 世界观 的意义㊂唯物史观在探讨历史问题时,从来没有离开过人,而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并致力于解决人自身存在的问题㊂在唯物史观的视野里,历史既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以实现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又是人们不断否定现存世界㊁改变世界,使世界适应人的需要本性的历史过程㊂因为,与动物仅仅是被动适应自㊃84㊃糜海波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超越及其意蕴然界不同,人的社会性㊁超越性和主体性等类特质就显现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从而使世界适应人,把人类的理想变为现实,把 实然的世界 变革为 应然的世界 ,即实现人类的自由㊁解放和发展㊂正如孙正聿教授所说:马克思对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和 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 的 两大发现 ,既是新的 历史观 ,也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新世界观 ㊂[5]它是关于社会历史的科学认识和人类解放的价值取向的高度统一㊂二、唯物史观在价值维度上的超越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信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实质是具有革命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㊂在参加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和寻找革命真理中,他们实现了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㊁由唯心主义者向唯物主义者的转变㊂既确认了一些近代启蒙学者所倡导的人道主义的普遍价值,又在黑格尔 政治解放 的基础上提出 人类解放 的历史任务,把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作为理论研究的使命㊂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㊁‘共产党宣言“㊁‘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使用了 自由个性 ㊁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㊁ 最适合于和最无愧于他们的人类本性 等提法,可见人道主义对他的影响之深㊂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原理不仅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运用剩余价值理论㊁阶级理论和人学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㊁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之根源㊁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批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虚伪性㊁片面性和不彻底性,进而把人的解放和发展与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联系起来,这样,人的解放和发展具有了现实性,它与社会形态的演进和阶级的消亡并驾齐驱㊂马克思主义对传统人道主义的超越在于,将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之上,通过创立唯物史观将对人的关注和肯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㊂传统人道主义虽然也提出了关注人㊁尊重人㊁为了人,但它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没有把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㊁幸福和发展与实践联系起来,并贯注一种社会历史精神㊂由于它只是从道义上来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对社会现实虽进行了 正义 批判,却未能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社会关系为根据为社会底层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寻找苦难的根源以及摆脱困境的出路㊂与之不同的是,唯物史观作为对社会历史总的看法,不仅是透过历史的现象去发现和揭示历史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一般趋势,把握历史运动与人的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预测和设计历史的理想形态㊁美好境界和可能愿景,探究了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之关系,把人的解放和发展置于历史自身演进的内在逻辑之中,并把历史活动看作是 人的目的的实现 ,从而体现了社会历史发展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㊂这样,以 使现存世界革命化㊁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3]75为使命的唯物史观,必然要以人的解放和发展作为其价值取向,体现人自身的发展要求㊂因此,唯物史观并不缺少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而是以此为目的和归宿,其基本价值意蕴就是关注人㊁促进人的发展㊂追求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科学性外观的 内核 和 魂灵 ,是其最基本㊁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诉求㊂这一价值取向不应被遮蔽或从唯物史观理论中分离出去,而是应成为唯物史观当代建构的重要视角,并从理论和实践中加以深化和拓展㊂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从理论上科学解释了历史的生成㊁结构㊁过程及其运行机制,阐明了人的社会本质及其在生活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为人们认识和改变世界提供了方法论指南, 我们的任务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 ㊂[6]414同时,作为一种新世界观,唯物史观的现实关照又突出体现在其社会批判功能上㊂列宁称马克思是 学者与革命家集于一身 ㊂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绝不是为现实作某种辩护,相反它 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的鞭挞,以在社会发展的 必然 中彰显其 应然 ㊂马克思既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承认资本主义制度较以往的社会制度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但又看到资本主义存在的暂时性和非人性,批判这种制度对人的存在表现出的物役性特征㊂它使得 物质主义 的价值取向和抽象 人本主义 的价值㊃94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18年第2期观充斥于资本主义世界,进而使物淹没了人㊂在马克思那里,物役性在观念上映现为拜物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特有的人类主体与客体的颠倒,并将这种历史现象神秘化和永恒化的意识形态㊂马克思批判商品拜物教㊁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对人与物关系的错位,指出: 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来的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㊂ [6]448唯物史观的价值观就是通过透视资本逻辑对人的奴役现象,要求诉诸社会关系的变革来克服由社会物化导致的人的异化,实现真正的 人性的复归 ㊂由此可见,唯物史观蕴含的社会批判向度体现着鲜明的价值诉求㊂它对旧制度及其社会形态的批判是对使人不成其为人的社会现象及其根源的否定,是为着解放人㊁发展人而发出的呼声,从而还原历史的 真实 ㊂这种批判性的旨趣在于它的建设性,马克思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计和预测同样体现着鲜明的价值诉求,这就是将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作为唯物史观的最高价值理想,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看作是 自由人的联合体 ㊂不难看出,人的发展思想与唯物史观自始至终是交相辉映的,一直衍生于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之中㊂唯物史观的演进既沿着从社会的政治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路径展开,又把人类解放的前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及其消灭私有制的解放路径联系起来㊂在标志唯物史观形成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 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㊂ [3]118之所以要将人的发展目标转为 阶级解放 的诉求,是因为人的解放是人的发展的前提,而只有阶级的解放才可能有个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只有对作为阶级 故土 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行彻底变革才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及其阶级状况㊂如果说,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把握历史规律和自身命运的科学指南,那么,人的解放和发展就是唯物史观的价值追求㊂社会历史发展与人的发展形成了视域交融㊂为此,马克思把人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联系起来,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实质上乃是人的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人的依赖关系的阶段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㊂ [7]总之,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对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指认,对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自觉追求,始终贯穿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也说明这一新世界观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高度统一㊂三、马克思唯物史观双重超越的现实蕴意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又以人的发展作为科学实践的价值取向,二者是统一的整体,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依据,后者为前者指明了行动目标㊂对此的完整解读,有助于澄清将唯物史观认定为纯粹科学认识甚至是 经济决定论 的误读,对在理解社会发展时只见物质不见人㊁只强调合规律性而忽视目的性的做法也是一种纠偏,对深入贯彻落实 四个全面战略 ,正确把握 五大新发展理念 的实质和方向,以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㊂作为一种完整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唯物史观不能缺失价值取向,不仅要反映历史领域的实然状况,也要设定社会历史的应然状态;其当代价值既表现为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机制,预见社会发展趋势,又在于确立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以先进的价值观引领社会发展方向,为社会实践提供价值导向㊂具体地说,唯物史观的双重超越具有以下方面的意蕴㊂其一,实现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㊂基于唯物史观,社会发展是由人推动的,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结果,因而社会发展规律不是外在于人,而是与人的利益㊁需要等价值因素密切相关;人又不能任凭主观愿望恣意妄为㊁改变现实,人们只能在历史条件所容许的范围并遵从社会发展规律才能获得预期的结果㊂这就决定了社会进步必须既体现合规律性又体现合目的性,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㊂因此,应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确立 以人为本 的观念,以人的发展价值取向引领社会发展,消除发展中手段对目的的遮㊃05㊃糜海波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双重超越及其意蕴蔽,克服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片面性,引导社会生产和人们消费的方向,使社会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㊂当今我国社会发展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重视合规律性而忽视合目的性㊂为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是 唯一 的同时,应转向对社会发展之公平㊁共享㊁和谐等一系列价值问题的关注和解决,从制度和政策上改善社会发展模式,以更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㊂其二,以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与否的根本标准㊂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为尺度来区分社会形态,实质就是以人的发展程度作为划分社会历史阶段的尺度,将人的发展视为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㊂因为,人的发展既是社会进步的手段,又是目的,追求人的发展是人类推进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㊂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发展有赖于生产力的发展㊁社会关系的发展㊁文化的发展,所以只有在社会进步中才能实现㊂社会进步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包括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形态的更替,经济㊁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其终极目标还是人的全面发展㊂虽然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物质生产力,但相对于人的发展,它仍然是手段和条件,能够影响人的发展状态㊂历史唯物主义不是见 人 不见 物 ,亦非见 物 不见 人 ,而是物趋向于人㊂因此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着人的发展,它表现为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㊁精神世界的丰富以及生命意义的充实㊂这就是说,社会进步是以人的发展㊁人的需要的满足为目的,应当消除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失衡和差距,使其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手段和动力㊂其三,以人的发展为尺度反思现代化问题㊂现代化作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日益深入,经济繁荣带来了更多的物质财富,政治民主赋予了更好的权利保护,技术进步提高了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网络发展提供了共享信息和资源的便利,它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机会和条件㊂人的发展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与现代化同行㊂但亦需看到,社会现代化也给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障碍,如拜金主义的盛行㊁传统价值的失落㊁人的活动的片面化㊁科技负面效应的凸显㊁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蔓延从而资源危机加深等㊂现实与理想的脱节,确证了唯物史观批判功能的当代价值:现代化强化了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倾向,但应避免发展中手段与目的的倒置,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把人的现代化纳入社会现代化进程之中,把实现人的自由㊁发展㊁幸福㊁和谐等价值诉求而不仅仅是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尺度㊂从人的发展视角看,现代化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是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背离,因而又必须由人自己来解决㊂其四,全面把握人的发展价值取向之内涵㊂人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依次递进的,其中物质性需要是基础,物质条件的改善是前提,这是唯物史观所认肯的㊂马克思说: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㊂ [3]75虽然物质需求对于人的生存㊁享受和发展而言是基本需要,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在生存基础上的合理的享受性发展与创造性发展的统一㊂因此,物质需要的满足并非人的发展的主旨,也不是人们生活追求的全部㊂人的发展的最高层次是精神生活的充分发展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和实现㊂因为人的解放和发展包含了精神的解放和发展,在终极关怀意义上说,精神享受才是人的最高享受,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人的生存就会片面化,人的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㊂从完整的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得以充分和谐发展,也包括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㊂马克思㊁恩格斯说: 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 , 任何人的职责㊁使命㊁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其中也包括思维的能力 ,[8]并强调未来理想社会是以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原则的社会㊂在全社会范围内普遍实行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㊂而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能力的多样性和人的个性的丰富性,这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体尺度㊂只有将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发展规律统一起来,才能自觉地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由理想变为现实㊂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㊃15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2018年第2期。
唐解云优秀论文
唐解云优秀论文罗骞唐解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既体现在这一理论本身的理论逻辑中,也体现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国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已经有过不少阐释。
但是,由于受当代学科建制的影响,以相对分化的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十分普遍。
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齐头并进,但各个学科研究成果的相加并不能构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的有效阐释。
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原则和总体性高度可能流失在这种分化解读之中。
对经典理论的阐释不仅需要专业学科的细化研究,更需要达到原则高度的总体性洞察。
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犹如一块整钢”,[1](P112)这个说法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拼接和组装,而是强调其融贯一体的理论总体性和有机性。
当然,这不是说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总体性可以不用依靠具体学科的支持,也不是说具体学科的科学性可以排除在马克思主义之外,而是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性的揭示可以为具体学科的研究提供基本视域,避免细化研究中原则性立场的消退和遗失。
本文将从研究对象、方法论原则、理论体系和发展历史四个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特征,期望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总体把握。
01研究对象的总体性马克思主义以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有机总体为研究对象,社会和历史成为揭示人类存在的总体性范畴。
它们分别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角度把握人类存在的总体性。
研究人类存在就是研究人作为类的生存展开状态和展开过程,亦即研究作为总体的社会和历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卢卡奇曾经指出:“对马克思主义来说,归根结底就没有什么独立的法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科学等等,而只有一门唯一的、统一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关于社会(作为总体)发展的科学。
”[2](P50)作为总体的社会和历史概念是内在统一、相互关联的。
我们曾经说过:“人类历史是有结构的,不同的结构要素构成总体,这就是社会;结构总体本身又是发展变化的,社会的演变就是历史。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马克思与黑格尔同样是德国哲学家,都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二者在哲学上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马克思的辩证法,可以看到从继承到超越的变化,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性和与时俱进性。
我们来谈谈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杰出代表,他对辩证法的理论阐述和发展,对后世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的辩证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辩证法的方法论特点、逻辑和历史辩证法。
在方法论上,黑格尔强调思维的运动性和自我否定性,强调辩证逻辑的内在联系和统一。
在逻辑上,黑格尔提出了“辩证法三律”:即同一、斗争和统一。
在历史上,黑格尔认为历史是理性的化身,世界历史的发展是各种对立的诗意和统一的过程。
马克思在这一点上受到了黑格尔的启发和借鉴,他对黑格尔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性继承和超越。
一方面,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的思想,认同了黑格尔对辩证法的肯定和赞扬。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性继承,指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不足和局限。
我们来谈谈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既继承了黑格尔的合理成分,也扬弃了黑格尔的虚妄成分。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倾向,指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站在理念观念的角度,将人的实践活动与生产实践割裂开来。
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的也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作了否定的批判。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物质辩证法为基础,强调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重视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
这是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和发展。
第二,对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超越。
黑格尔历史辩证法是以绝对精神的理念来解释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强调人类理性和自由的实现是历史的终极目的。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历史,将人类社会的发展看作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历史。
回到马克思_超越马克思_下_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7年第4期(总第54期)回到马克思、超越马克思(下)薛汉伟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自我更新和自我超越要使社会主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仅仅回到马克思是不够的。
当今时代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大发展,而不是小发展。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
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¹为什么说没有搞清楚?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这是一切马克思主义者都同意的,但如何发展?是小发展,还是大发展?大到什么程度?人们的理解是极不相同的。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真正新添的、可以和经典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普遍原理并驾齐驱的东西并不多,而大量的是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践。
这个说法未必确切。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本人就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新原理。
没有五、六十年代马克思对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就不能完成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著作《资本论》,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经济学的科学论证,也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完整体系。
没有七十年代写的《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就没有共产主义两阶段学说,就没有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
没有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进一步研究,也就没有完整的东方社会理论,正是这个理论指出,《资本论》概括的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只适合西欧,东方将走不同的道路。
是否在马克思去世以后这种发展就不再可能了呢?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事实上都否定这种看法。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长存不衰,一方面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大跨度时空范围内保持活力的内在素质;另一方面是因它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可以而且必须发展,这是没有疑义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一、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由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构成的,它是观察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辨证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本质和一般规律,把辨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它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在定义“社会”时曾指出:“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
他反对把社会看作是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主张把社会看作是个人相互联系的总和,是由个人组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还认为,社会有机体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他指出:“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
”由此可见,马克思把社会看作是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系统,并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发展。
第一、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共产主义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的社会”。
1在《共产党宣言》中,做出“各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论概括。
2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3在《资本论》中,更明确地把共产主义表述为“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符合人的本质和需要的发展,就是让每个人的创造能力和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三大“背景还原”中彰显真理魅力
2019.6•政工科学•本栏编辑:靳旭林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深广的现实背景和深刻的 学理背景。
还原这三大背景,可以有效彰显这一思想体系的力量和魅力。
下面,我重点谈谈历史背景还原,尔后再简要谈谈现实背 景还原和学理背景还原。
—历史背景。
历史记录着人类的实 践、经验、思想和智慧,是一部无所不包的百科全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背景。
一是文化史背景。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唯•延续至今、没有发生任何中断的文明,五千年 灿烂悠久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比较优 势。
就此而言,当代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一个不同于西方世界的古老东方文明的复兴.是华夏民族优秀文化基因在现代中国的创造性转化和内在生命活力的再度释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文明复兴的理论表达。
这意味着中国道路不是西方道路的复制和翻版,而是深深 扎根于中国传统的伟大创造,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事实上,习主席本人就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深情,其讲话、文章中常常精彩用典,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引人深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多次就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展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意识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了传统文 化的哪些优秀元素,又是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的?对此进行系统梳理,深度还原其历史文化背景,对于展现这一思想体系厚重的历史感和深刻的文化底蕴,彰显其民族特色和魅力,强化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革命史、共运史背景。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史是国际共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彩壮丽的中国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国革命史 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继承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信仰,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守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创新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实现模式,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贡献,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 影响。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功利主义的评判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功利主义的评判与超越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批判性理论体系,强调社会主义的解放,人类的自由和幸福。
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理论,认为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其对社会福利的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下,功利主义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种意识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资本主义被认为是一种剥削和压迫的经济制度,使人们不能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功利主义的评判是批判性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功利主义过于强调个人的利益,而忽视了社会的整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了阶级斗争和社会矛盾的存在,认为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不能仅仅通过个人利益的追求来实现。
相反,只有通过消除阶级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最大化社会福利。
马克思主义批评功利主义只关注表面的现象,而忽视了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和限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剥削和不平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掌握,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而功利主义只关注了人们的实际福利,并没有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矛盾和限制,因此不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指出功利主义无法超越资本主义的局限。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是历史上一种暂时的社会形态,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而功利主义只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实现最大利益的一种方法论,无法真正超越资本主义的局限性。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才能实现人类的自由和幸福。
碎纸片拼接复原解题思路
碎纸片拼接复原解题思路一、背景介绍碎纸片拼接复原是一项需要巧妙操作和观察力的游戏。
在这个游戏中,玩家需要拼接一些碎纸片,使其还原成完整的图案。
这个任务名称为“碎纸片拼接复原解题思路”。
二、游戏规则碎纸片拼接复原的游戏规则一般如下: 1. 给定一些碎纸片,每个碎纸片上都有一部分图案。
2. 碎纸片上的图案可能是图片、文字、颜色等。
3. 玩家需要根据碎纸片上的图案,将其拼接在一起还原成一个完整的图案。
4. 拼接时,碎纸片之间必须符合一定的拼接规则,比如图案的延续、颜色的衔接等。
三、解题思路要解决碎纸片拼接复原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思路: ### 1. 观察碎纸片首先,我们需要仔细观察每一个碎纸片,分析其图案、颜色以及可能的拼接方式。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整个图案的构成和拼接规则。
2. 找出连接点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出能够将两个碎纸片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点。
连接点可能是某个图案的延续,或者是两个图案相衔接的部分。
通过找出连接点,我们可以确定碎纸片之间的拼接方式。
3. 确定连接顺序在找到连接点后,我们需要确定碎纸片的连接顺序。
这可以通过观察碎纸片上的图案延续和颜色衔接来判断。
我们可以先找到一个碎纸片,然后找到与之相连的碎纸片,并将其拼接在一起。
然后,再找到与已经拼接好的碎纸片相连的碎纸片,逐步拼接完成整个图案。
4. 拼接碎片根据确定的拼接顺序,我们可以开始拼接碎纸片了。
将每个连接点对齐,确保拼接的效果与原图案尽可能接近。
可以使用胶水或其他粘合剂来固定碎纸片,以确保它们不会松动。
四、技巧和注意事项在解决碎纸片拼接复原问题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和注意事项: 1. 仔细观察:细心观察碎纸片上的图案和连接点,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拼接方式。
2. 缓存碎片:将已经拼接好的碎纸片暂时存放在一边,以便于找到下一个相连的碎纸片。
3. 小步拼接:将拼接过程分成小步骤,逐步完成拼接,可以降低出错的概率。
4. 调整拼接角度:如果遇到无法拼接的情况,可以尝试旋转碎纸片,调整拼接角度,找到合适的连接点。
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法,树立科学的三观
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法,树立科学的三观当今世界还没有一种哲学方法论能够超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因为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矛盾规律,因而仍然保持着它的先进性。
尽管有人挑战它甚或批判它,然而唯物辩证法这种方法论至今仍具有无可替代性。
为什么建议大家学习马克思主义辨证法呢?除了它的先进性外,从每一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需要来说,大家应该学习辩证法。
父母把孩子带到世上后,不是先给予他们财富,而是先教给他们方法,把一些最初级的做人方法传授给他们,保育他们健康地成长。
接着,把他们送进学校接受教育,希望培养他们成为有文化、有智慧、尚善厚德的有用之材。
然而,当他们懂事后发现人世间并不是孩提时所憧憬的那样美好,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万事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处在千变万化的发展之中,人与人之间的际遇是不平等、不对称的,存在着差别。
权力、财富、荣誉与爱成了追逐的目标,成功与失败、进步与落后、荣升与堕落、富有与贫穷、高贵与卑贱、尚善与从恶、责任与过错、爱与恨,等等,无时不在困扰着每一个成年人。
无论成败、得失、贵贱、荣辱、爱恨等等,都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父母教下的方法所能解决问题,一切都得靠自己。
要认识世界,先要认识自己,然后才是强化自己。
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 即是说,知人者先要自知,胜人者先要自胜。
人不自知焉能知人,人不自胜焉能胜人!如何自胜呢?从认识自己开始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把自己的心智和体魄培养好、锻炼好,努力做一个明智的人,一个有力量的人。
当今的世界是尊重科学的世界,什么是科学?规律性的东西就是科学。
人们见到的世界虽然到处存在着矛盾,但这只是一种现象,并不是事物的实质。
实质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规律性的东西,包括人自身也存在着规律性的东西,并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而运动。
比如,日出日落分昼夜、人分男女之别、向阳背阴,等等,这些客观规律与人性如何无关,人性只能顺应它而为之。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大三的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具有的基本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有论述, 三个代表 但是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 但是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 持党的先进性联系起来,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 持党的先进性联系起来,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 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 导思想的高度,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思想创造性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三个代表” 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新的 的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 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 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 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 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再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 了马 克思主义。它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克思主义。它是面向 世纪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大成果: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曾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曾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的 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本人就是以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本人就是以一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 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现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现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 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 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批判与超越——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
仑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 nal of He f ei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2塑!生!旦箜至!鲞筮!期』!旦:兰鲤S y!!:21盟Q:!批判与超越——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吴兆云(黄山学院外语系,安徽黄山245041)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中阐述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批判和改造,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从而进一步探讨马克思辩证法的创立。
关键词:马克思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扬弃中图分类号:A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20X(2008)01—0108—041873年初,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高明。
所写的那篇著名的《跋》中曾说:“将近三十年以前,彻底的辩证法是革命的。
在《关于伊壁鸠鲁哲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学的笔记》中,马克思对辩证法的革命性作了热情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
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就的颂扬:“辩证法是内在的纯朴之光,是爱的慧眼”;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辩证法又是急流,它冲毁各种事物及其界限,冲垮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
在他那里,辩证法各种独立的形态,将万物淹没在唯一的永恒之海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中”L2_l排145。
这既显示了青年马克思毫不畏惧的精的合理内核。
”111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神气魄,也表明他准确抓住了辩证法的内在实质。
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进行了唯物主义批判,把它他把辩证法看作是人类认识史上所取得的最优秀成重新“颠倒”过来,拯救其“合理内核”,改造为唯物果。
马克思说,辩证法是“精神花园中欣欣向荣、百辩证法。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问题,必花盛开景象的体现者,是盛着一粒粒种子的酒杯中须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扬弃。
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系统科学理论。
它超越了还原论和决定论思想,注重研究自然界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点及其演化机制,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范畴,揭示了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和生命起源的自组织机制及演化机制,阐明了时间、空间和物质的相互联系,论述了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的机制和规律。
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①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与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它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演化着;②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既与其所在的环境发生联系,又与其他系统发生关联,系统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③系统的演化是不可逆的,分叉和突现是其演化的基本方式,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进化是系统以对称性破缺为路径和基础的有序化过程;④时间具有不可逆性,时间和物质系统相互关联;⑤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过程,是无限循环和发展的。
系统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①提出了系统的存在和演化思想;②强调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简单性、生成性与构成性、线性和非线性的辩证统一。
系统自然观的意义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
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
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作用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和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
4.它重视系统演化中实践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联系。
2、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论犹太人问题心得体会集合6篇
论犹太人问题心得体会集合6篇【篇一】论犹太人问题心得体会假期我由于要复习卢梭,寻找反对卢梭的观点,于是我正好联想到当时正在读的《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实在读不下去的时候,我就换到青年马克思。
对于青年马克思,我主要攻克短小精悍的文章。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由于已经简单浏览了一遍,那最后就只剩下了与其相关的,我认为是姊妹篇的《论犹太人问题》。
因为《论犹太人问题》实际上对宗教解放与政治解放关系以及他们两者归结到真正的实际的解放这一事实的阐述,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则在宗教批判已经结束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对政治批判的论述,因此法哲学批判是犹太人问题的继承。
这两篇都写于1843年。
这一篇我用三天时间打了一场“短频快”的歼灭战将其攻下。
此外,在读《论犹太人问题》时,巧合的是我正在系统欣赏门德尔松的音乐,尤其是他的第五交响曲,“宗教改革”,与德意志宗教改革有关,马克思在此篇中也有所提及宗教改革,也引用过宗教改革中重要人物托马斯·闵采尔的话,因此十分应景,这就是我将其第三四乐章附在这篇文章旁边的原因。
我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将我的感受,我将不会全盘铺陈《论犹太人问题》的内容。
第一点,写作手法马克思仍然使用他早年间十分格言式的,某些部分堪比尼采的写作手法。
有些语句晦涩难懂,这是因为仍然带有传统的欧陆哲学研究问题的烙印。
马克思的抽象思维比恩格斯强,据《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波兰人科拉科夫斯基所作)记载,这一点在这篇文章上得到了充分证实。
马克思重复运用着黑格尔的话运体系,运用熟练,可能是因为他试图用黑格尔法哲学的模型套用在现实上,从这一点上也能推出当时的马克思研究方法论是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带有空想色彩的,正如《主要流派》所说。
当然,还有费尔巴哈的话语也可以体现在这篇文章中。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生活与类本质”的概念的继承,直到1844经济哲学手稿还没有结束。
完成了的政治国家,按其本质来说,是人的同自己物质生活相对立的类生活。
(二)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马克思学说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学说指责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认为马克思是“人类中心主义者”,他的经济学理论具有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理念,其主体理论过分张扬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践上导致人们损伤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思想根源。
这种诘难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我们还是从马克思的生态学与生态经济思想的诞生地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来说起吧。
马克思在本书中描绘未来共产主义理想境界时精辟地提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接着,他进一步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77]对马克思的这些科学论述,本书在此主要强调三点:1、马克思始终主张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的人道主义的统一,这是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超越。
马克思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开始,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对立就被消解;他认为要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的矛盾,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78]的统一,即是自然的人道主义和人的自然主义的统一,马克思把两者的统一看作是“人同自然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马克思的这种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统一的观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论》中得到贯彻。
“人的自然的本质”和“自然界的人的本质”的统一,是马克思概括的人和自然的自然辩证法与历史辩证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自然的本质”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是同时被理解,在人类劳动生产实践中,自然的人化同人的自然化相互融合,自然界的人化过程同时也是人的自然化过程,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的双向互动的生动画面。
马克思提供的一幅理想图景表现在他的学说中确实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跃然:美国高校怎么教“马克思主义原理”?大一的上学期,我就听好几个人说起过,每年春季学期都有一门叫“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的本科生课——这门课的实际内容就是带着学生把马克思的主要经典著作读一遍,让学生对马克思的理论框架有个了解,因此说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也不为过。
杜克居然还有这种课?当时一听我就来了精神。
虽然阴差阳错地错过了三回,我还是在本科的最后一个学期幸运地坐在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课堂里。
学生和老师第一次去上课的时候,我就被吓了一跳:50人的课容量(这在人文社科院系绝对算是大课)居然爆满,还有一堆没抢到位置还来蹭听的。
究其原因,一是这门课被列为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研究五个专业的选修课,自然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二是这门课早已名声在外,几乎成了左派学生的精神朝圣之地。
因此,每年开课时学生们都趋之若鹜,也就不奇怪了。
讲这门课的教授Micheal Hardt,是当今西方知识界最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之一。
他与意大利学者、社会活动家Anotonio Negri合著的《帝国》、《诸众》、《大同世界》三部曲,简直可以看做是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当代世界的“战斗宣言”。
然而,课堂上的Hardt教授将“自我”掩藏得很好,鲜有提及自己的学术和政治观点,而将主要精力放在向学生阐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逻辑、带领学生透过马克思的核心概念观察社会现象上。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透着一股严肃知识分子特有的自省和克制,在课堂上常常抛出“这块儿我可能没讲清楚”、“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之类的话来,与他著作里那个充满战斗精神的鼓手形象相去甚远。
“马原”怎么教?如前所述,这门课的重头戏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阅读,而课堂上的讲授只是为了辅助学生们理解阅读内容。
除去一些零散的单篇文章之外,这门课带着学生完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手稿)》、《资本论第一卷》的一半、《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以及《法兰西内战》。
平均下来,每周的阅读量在100页左右。
这在人文社科课程里自然不能算繁重,但马克思的著作,非精读不能理解其要义,有时一页的内容竟需要我来来回回读三四遍才能理解个大概。
因此,这门课所需要的阅读时间,其实大大超出了课程大纲里体现的阅读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门课也是我上过的所有人文社科类课程中,唯一将考试作为最终考核方式的。
这与人文社科教学看重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传统大相径庭。
三次考试,都是由若干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组成,重在考察学生对马克思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各个概念和理论之间的联系是否有透彻的理解。
这也再次体现了这门课的主旨: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究竟说了什么,而不是鼓励学生在缺乏理解的情况下自由发挥。
这门课带给我的收获,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层面:还原马克思、拼接马克思、超越马克思。
还原马克思所谓“还原”马克思,就是回到马克思的原始文本中,看他究竟说了些什么,理解其话语背后的逻辑。
这样做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人们惯常印象里对马克思的种种误解,全都不攻自破。
比如,上世纪许多国家进行的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实验,其实正是马克思大力批判的、将私有生产资料进行粗暴集体化的“原始共产主义”(crude communism)。
又比如,马克思对于代议制民主的批判,是因为代议制民主依然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划上了一道清晰界限,使得这一政治制度成为了资产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的工具。
马克思主张的,是一种更直接有效地赋予所有人政治参与权的民主制度,而绝不是回到专制。
再比如,马克思既不反对劳动分工,也不主张抹除商品市场本身,更不想让社会回到资本主义兴起以前的“原始状态”——未来的生产关系应该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而不是对资本主义的简单否定。
其实,除却“停止对人的异化”和“消灭阶级压迫”这样的纲领性原则,马克思从来没有明确说过,资本主义灭亡之后的社会应该是什么具体的面目。
他没有某些知识分子那种“帝师”般的自大,因为在他眼中,未来的可能性是在无产阶级在革命实践中被创造出来的,不是知识分子拿嘴说出来的。
真正读过马克思构建理论的过程,就会知道,中国中学政治课本里说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绝非虚言。
在阅读马克思的过程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忍不住感叹:这人实在是太聪明了!他似乎有一种特异功能,能够从极为简单的概念、假设出发,经过一系列严丝合缝的逻辑推演,导出令人震惊的结论。
在看马克思如何从“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这一基本假设开始,推导出“剩余价值”的产生,进而迈向“剥削的本质是劳动力的商品化”这一结论时,我体会过这种震撼;看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定义中演绎出两者的互动机制,从而写下“人类社会的所有根本问题,只出现在那些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发展成熟之际”这样十分精巧而反直觉的论断时,我又体会到了这种震撼。
以上种种,只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演绎大师”的马克思。
而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中,在分析真实具体的历史事件时,马克思展现了另外一种特异功能:从纷繁琐碎的历史细节中提炼深层历史机制的能力,从刚刚发生的政治变局里把握历史的长程发展线索的能力(但不排除马克思没把历史“真相”搞对,事实上,所有研究历史的学者,都要承担搞不对历史真相的风险)。
当读者跟随着他的分析笔触,眼看着法国的资产阶级是如何试图捍卫自身的阶级利益而在无意中把第二共和国一步步引向王权复辟时,唯物主义史观的力量展露无遗。
与人们的惯常印象相悖,唯物主义史观并非一套死板、机械的结论,而是一种分析视角。
当它被应用于分析某一具体的历史语境时,反而能展现出历史那充满讽刺的动态美感。
“还原”马克思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将马克思当人看。
Hardt教授在阐释文本时,常常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站在马克思的角度上,想象他所看到的社会现实是如何引导他思考问题的。
只有将马克思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看,才能真切体会年轻时候的他在《共产党宣言》里那种血气方刚的“愤青”精神,在面对路易-波拿巴复辟王权时的无奈与强作乐观,在巴黎公社兴起之时的激动,在公社失败之后那种“又为斯民哭健儿”般的至痛悲愤,在中晚期作品里对自己早期思想的反思,以及在“学者”和“政治活动家”两重身份间的挣扎。
拼接马克思在精读马克思的核心著作之外,这门课的另外一个着力点,是帮助学生思考马克思提出的各个概念、“理论模块”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
只有将这些理论如玩拼图一样“拼接”起来,方能看到马克思的理论格局有多么宏大。
人们贴给马克思的学术标签,通常是“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但在我看来,马克思首先是一个“历史学家”。
他对于历史发展背后的根本动力学的阐释,是撑起他若干理论支脉的地基:历史发展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历史发展提供了结构条件,而生产关系当中孕育的阶级对立为历史发展提供了主观推力;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剥削”、“异化”“原始积累”的一整套论述,是为了具体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之下的生产关系是如何运作、从何而来的;而他关于法国政治史的一系列分析,则旨在阐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政治斗争中的具体表现;最后,马克思关于历史在超越资本主义之后如何发展的模糊构想,则可以和他一系列关于“人的本质为何”的哲学讨论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在玩“拼接马克思”的游戏时,还能惊喜地发现一个彩蛋:某些绝妙的隐喻,在马克思的各个“理论模块”里反复出现,对比来看,十分有趣。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自掘坟墓”这个隐喻。
在梳理资本主义的发展脉络时,马克思指出:当生产力发展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不能容纳的程度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崩溃的那天也就到了。
因此,资产阶级越是使劲发展生产力,就越接近资本主义的崩溃。
同时,资产阶级为发展生产力而发明的一系列剥削手段,恰恰激发了被剥削者的阶级意识和反抗精神,反而塑造、培育了推翻资产阶级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讲,资产阶级无疑是在“自掘坟墓”。
而这一隐喻,又同样出现在马克思对于法国国家机器发展史的评论中:在他看来,从波旁王朝后期开始,历经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一直到第二帝国,无论共和还是专制,无一不在建设、巩固一个高效的、无孔不入的、极度中心化的强大国家机器。
而国家机器越强大、管得越多,其身上的负荷就越重、面对的社会不满就越普遍、离倒台也就越近。
换句话说,国家机器的日益完善同样是在“自掘坟墓”。
这两处关于“自掘坟墓”的论述,指向同一个精辟的历史机制:一个事物越是发展,便越是培育出推翻其自身的力量。
而这,又和马克思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相连。
超越马克思本课上到最后,依然还是绕不开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为什么还要读马克思?为什么还要学马克思主义?不可否认的是,马克思的理论演绎过程还是被后世学者揪出了漏洞,他对于经验事实的解读也常常存在偏差。
今日资本主义的运转机理之复杂,也远超他当初的想象。
更有甚者,他的某些“理论模块”(比如劳动价值理论)被后世学术界整个儿地证明是解释力有限。
另一方面,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依然存在大量局限性,他忘记谈论的东西远比他谈论了的要多(当然,事实上社会科学里也不存在完备的大一统理论)。
既然马克思有种种不是,我们还读他干嘛?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两样东西,使我们能超越马克思本人的具体论断,去分析更为复杂的当今社会。
这两样东西,一曰“视角”,二曰“概念”。
所谓视角,无外乎是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
视角为何,决定了我们能看见什么、看不见什么,决定了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而马克思的视角是极具开创性的,他带领后世看到了前人几乎从未看到过的东西:在貌似平等自由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底下看到权力结构的不平等,在政治舞台的风云变幻中看到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
马克思的视角,把后世社科学者引向了一系列极为重要的问题:他对于国家行为如何“催化”资本原始积累的论述,被波兰尼在《大转型》中扩展为对国家-市场关系的全面解读;他提出的“劳动力商品化”现象,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母题,引出许多学者探讨不同形式的劳动(比如“情感劳动”)被商品化后的社会后果;他关于统治阶级如何塑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讨论,被葛兰西、阿尔都塞等学者发扬光大,从而深入揭示了意识形态如何被当做政治统治和社会控制的工具使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同样来自于其理论体系内的一系列核心概念。
这些概念,既有明确的内涵,又有充满弹性的外延。
这样一来,后世学者在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现实时,可以毫无困难地对马克思的原始概念进行扩展,并将其当做进一步讨论的起点。
譬如,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高度金融化的今天,当代学者已经将“剥削”这个概念从“压低工人工资、夺取生产资料”的“工业剥削”扩展至“依靠信贷工具强行入侵消费者生活”的“金融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