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解析
(完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一部分前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初中语文
审美鉴赏与创造
叁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
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 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 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壹贰 叁 肆伍
目
识阅 写 口综
录
字读 作 语合
与
交性
写
际学
字
习
壹贰 叁 肆伍
目
识阅 写 口综
录
字读 作 语合
与
交性
写
际学
字
习
一、识字与写字
目标与内容
识字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
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二、阅读
教学建议
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
有感情的朗读,提倡自然;
默读不动唇;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 读、浏览,要求学生诵读。
1
随文学习语文知识 2
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 学等,从具体语言实例出发指导点拨;目的 是形成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语感;不脱离语 文运用的实际讲解,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
01
02
03
04
一、识字与写字
评价建议
识字 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 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 要求“会写”基础上,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逐步要求书写流利。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 书法作品的临摹。
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 壹
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
书写姿势 习惯 肆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书写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生:再看那每隔三百米诮的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 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候谁有这么好的设计本领呢? 我太佩服了!
…… 师:同学们飞扬着智慧的话语,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写 这么多的内容呢? (生陷入深思) 生: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赞叹了,更不用说其 他的了。 生: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 伟大的奇迹。 ……
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 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4、课堂生成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觉得只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师: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
得像无瑕的翡翠,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师: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
,那叫什么? 生:瑕。 师: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点的叫什么? 生:无瑕的翡翠。 师: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 。现在请女同学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关于阅读教学
(呈现一节语文课的构成要素)
1.课前交流 2.新课导入 3.课堂提问 4.课堂生成 5.课堂拓展 6.课堂评价 7.课堂结课
1.课前交流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次异地公开课的课前交流片段: 师: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 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 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 流往1息0体写,的。.8.验作初 能学能和,步力会具想 发学,使体法 展会 积用明。 书运 极常确能 面用 尝用、根语口 试的文据言头运语从需运语用文字要用言新工顺,能文技具地运力明术书表用。地和。达常进多初自见行种步己的人媒具的表际 体备见达沟 学搜闻方通 习集、式和 语和社 文处会 。理交信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采芹人小语在线薄采其芹,做诗意的学问——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讲座提纲)主讲:采芹人地点:花溪饭店2012年8月20日受邀于屯溪区教育局引言我们应以怎样的方式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一、我的语文教学经历和教学探索。
二、如何估计和看待语文课程改革。
进步方面:课程目标、教学方式、课程建设、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资源开发、儿童阅读、课程评价。
问题方面: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教学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科书和其他资源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法。
三、如何学习课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校层面:课标是面向全国中小学的,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国家标准,其基本标准和要求都应当共同遵循。
教师层面:学习不能只关注修订部分,更不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增删上。
要把课标作为完整的文件来学。
课标的学习,为老师们更新观念、全面提升教学水准提供了契机,也为继续推进课改提供了动力。
解读一《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最重要的一句话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对语文课程性质下的定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在教学中,如何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了语文课程核心要义?一、在意义理解中把握言语形式。
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言意互、言意共融的本来面目二、在语言体验中丰富言语经验。
通过对语言本身的体验,将语词的意蕴复原到我们的感觉层面上,从而更好地把握语言,融入语言,不仅体会其言中之意、言外之情,更发现语言运用的神奇和美妙,从中获得他人的言语经验,丰富自身的言语经验。
三、在语言功能教学中获得语用方法。
促使陈述性知识化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变“语言知识教学”为“语言功能教学”。
四、在“真实”的言语活动中提高言语智能。
从认知心理上说,一个人是否具备言语智能,一要看其言语能力是否达到自动化程度,二要看其言语生成能力。
要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教学就必须创设动态、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语文新课标解读感悟篇一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不难发现,新版的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上,与2011版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发生了较大变化。
新版的“课程标准”保留了原实验稿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定义,同时增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描述,从而使语文的课程性质具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工具性,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进一步阐明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与基本特点。
一、解读新课标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习母语,主要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叶圣陶先生关于“工具性”的论述,一以贯之地强调对培养思维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视。
在他看来,语文不是静止的知识,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解读新课标的人文性语文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文字这一交流工具,二是学生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升华。
前者说的是工具性,后者则是人文性。
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之根基,人文性是语文教育之生命。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要正确进行思想引导,把人文教育有机渗透其中,而不是硬性贴上“人文”的标签。
三、解读新课标的综合性如果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分别构筑了语文教育的根基和生命,新课标提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则指明到达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正确路径。
所谓“综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语文课程的学习不能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单单追求建立完整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目标。
其次,新课标对“语文素养”的阐释,也进一步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学习,必须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的融合,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解读新课标的实践性语文学习必须遵循两个规律,一是学习母语的规律,二是人的认知规律。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正是从人的认知规律出发,强调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仅仅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就能获得的,必不可缺的条件是学生能动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二、解析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改动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二)关于阅读教学 (三)关于写作教学 (四)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写字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在本次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 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漏
屋外(尸)下大雨(氵),屋内下小雨(雨)
3、注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武
它的最早形体为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戈”(武器),下面一个“止” (脚印,表示行动的意思)戈止会意,表示征发讨伐之意。从甲骨文,金 文,小篆,到楷体,字形有了极为特殊的变化, “戈”的首笔变成了“武” 的首笔,“戈”的一撇变成了“武”的第二笔。
《世界多美呀》教学片段二: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经你们一说,老师也明白了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这三个美丽 的词语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 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此时,小鸡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老师让同学拿出准备的“蛋壳”——纸做的头饰,让学生当小鸡,从洞眼看看 这个美丽的世界,说说看到了什么)(屏幕出示蓝天白云图) 生:看到了蓝天……看到了小河…… 师: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学生用纸挡住脸,透过较大的洞眼,眼睛转来转去,搜寻着) 生:看到了同学……看到了后面有老师听课…… 师:有什么感受? 生:很有趣……很好玩……
2、“多认少写”与“先认先写”
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改为“1600左右”,写字量由 “800-1000”改为“800左右”。 第二学段,识字量由“2000个左右”改为“1600个左右”。累计 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版)解读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石艳霞)
一、课程性质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 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 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 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 本特点。
课程性质与地位
(实验稿) (2011年版稿)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二)阅读 (三)写话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 性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具体建议
(五)具体建议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2.关于阅读教学 3.关于写作教学 4.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写字教学要求的比较
类别 学段 原课程标准 2011年版课程标准
第一学段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 (一、二年级) 写字的愿望 字的愿望
第二学段 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 (三、四年级)用键盘输入汉字 习惯
二、评价建议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 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
谢 谢!
•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 和运用语文。 •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 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 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 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 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 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 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 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请您与原课标对比一下,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阅读教学的变化学习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标心得通过对2011版初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对新课程教学内容有了更新的认识,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互动更浓,“语文味”促进思想的教育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意创设教学情境,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
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构建合作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所以老师既要学习先进的课堂理念,又要因地制宜适当改革教学;要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或情境。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这样的去做:第一、在平时备课中吃透教材,搜集、整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研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发挥想象思维来解决问题,并尊重和正确解读这些合作体验的结果。
第三、突出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由实施预案向增加准备如何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转变。
课上学生会主动提出的问题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
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强调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学生将围绕自己对课文中最感兴趣的部分和知识深入探讨、思考和学习。
因此,教师分析课文要突破由“从头到尾抚摩一遍”的教学习惯。
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综合性,通过指导学生首先寻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其写作手法,并强调学生个体的需求和体验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第五、教师将自觉地完成终身学习的任务,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2011年版课标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搞得一套新课标,而是在2001年版实验稿的基础上,针对实验稿在十年课改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时代的发展而修订的。
这次解读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对2001年版实验稿课标修订的依据是什么?二是修订版课标和实验版课标相比,主要变化有哪些?一、对2011年版实验稿课标修订的依据是什么?1、十年中,教育部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调查。
2003年教育部对实验区教师、教研员,就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建议,开展了第一次调查。
2007年为配合《实验稿》的修订,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征求意见的通知”,在29个省市42个国家级实验区的城市、县镇、乡村,对不同办学水平学校的骨干教师、教研员进行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规模大,内容丰富。
问卷分客观题与开放题两种。
对客观题的选项作频度分析,对开放题的问题作出归类——这些问题不作任何二次加工,真实保存原样——再对问题的类别作频度分析。
修订组根据整体性的统计分析开展修订工作。
2、修订组收集了十年来报刊书籍网络上的相关文章,对《实验稿》的教育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作出判断,召开了多次座谈会,进行了多次听课考察,实地了解了实验状况,听取了各种意见,研究了教学中的新问题、新经验。
修改过程中,教育部还多次组织多学科专家、作家、院士、社会人士“会诊”语文课程标准,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
3、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决定》的精神,作为标准修订的基本指导思想。
4、研究十年来世界教育的新变化、新进步,了解别的国家母语课程、母语教学的新发展,据此调整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具体建议。
从以上四点修订依据可以看出,修订稿的产生不是修订组专家闭门造车形成的,而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了解、讨论的基础上,可行度应该是很高的。
(完整word版)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
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重点展示2011 年版课标在阅读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方面呈现出的变化,具体说明变化的原因,阐释变化背后的理念与思想。
以帮助教师了解2011 年版课标的变化,帮助教师完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重点讲析的内容包括:(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钻研文本。
(三)阅读教学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四)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五)阅读教学评价要关注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六)诵读的评价,重点在于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
【学习要求】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首先要细致阅读2011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评价部分的相关表述,揣摩相关语句的含义,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
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第一,思考课标修订的意图并理解其对语文教学目标与方式的具体描述。
第二,理解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体会案例蕴含的教学理念。
第三,撰写学习心得,书面呈现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第四,结合学习内容重新设计自己的一节课,并阐明设计意图。
专题讲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一)一、强调阅读教学是多重对话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
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在对话的场景中,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
对话理论的始祖、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指出:“一切莫不都归结于对话,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这是一切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念——语文学科的本位认识
四个强调
1、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3、强调核心价值观。
4
4、课堂生成
课例一:《桂林山水》教学片段 师: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 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 情景呢?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 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江边 有只小船在等我们。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 江,观赏着漓江的水。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 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师哼《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生: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 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目标——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明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 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 解生词的意义。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 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 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 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 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 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 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 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 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 动。
(一)总目标(10条) (二)阶段目标:第二学段(3~4年级)
目标——语文教学中的一盏明灯 (一)总目标(10条):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 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 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 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 语文的基本方法。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一)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二)关于阅读教学 (三)关于口语交际 (四)关于写作 (五)关于综合性学习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 教学手段。
如:通过比较字形、加减笔画组成新字、加减 偏旁、编字谜、编儿歌等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 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课例二:《去年的树》教学片段 (片段前:教师根据小鸟的四次对话,在形式上 分别采用了引读、自由读、齐读、分组读对、分组 表演读等,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读的层次和指身性 非常明晰,鼓励性评价得体,同学们越读越有感情, 渐渐把人物读“活”了。)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仿佛 也进入“山穷水尽”了。 但这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喜欢看电视吗?(同学们纷纷回答说喜 欢看电视,还喜欢表演。)今天咱们就当一回导演, 制作一个电视剧。现在,让我们走进——“星星剧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 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 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 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 往。 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 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 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 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 媒体学习语文。
4、课堂生成
课例三:吉春亚执教《长城》教学片段 (师出示: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条 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 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 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 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如果把这个“单看”改为“先看”,补充上面的内 容,请大家先自已思考,而后与同伴讨论交流。 (出示:先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 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 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再看那 ,那时侯 )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 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 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 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 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 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 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 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 (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期待性,让学生领会深情。
科学性,让学生品味真情。 启发性,让学生体验友情。
7、课堂结课
如:《生命 生命》 师:“飞蛾极力争扎,那是对求生的欲望;砖缝 中长出的瓜苗,那是对春天的向往;倾听心跳,那是 对生命的负责。”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生命,请读 这样一首诗: 珍惜生命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峡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那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 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 , 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 地延长自己的生命。
师:思维的火花碰撞碰撞。 生: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 回应措施 有这么宽的道路啊!是谁有这么超前的想法啊? 生: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 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这我们现在想起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 生:再看那每隔三百米诮的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 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候谁有这么好的设计本领呢? 我太佩服了! …… 师:同学们飞扬着智慧的话语,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写 这么多的内容呢? (生陷入深思) 生: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赞叹了,更不用说其 他的了。 生: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 伟大的奇迹。 ……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 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 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 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 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 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 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写字教学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 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 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要指导学 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 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要在每 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 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 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如: 作业的布置,不在量的积累,而在做题 正确率和书写质量的提高。
4、课堂生成
生: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我觉得只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师: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你们看这句:绿 得像无瑕的翡翠,翡翠是什么? 生:是玉石。 师:是玉石,这种玉石是很绿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 ,那叫什么? 生:瑕。 师: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点的叫什么? 生:无瑕的翡翠。 师: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 。现在请女同学 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生念课文)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 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 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 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 ,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 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 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 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 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5、课堂拓展
执教《长城》一课时,让学生题词的方式来拓展 教学,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极有益处。 师:同学们,面对这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你最想 说的是什么?请把你的话写下来,那就是你献给长 城的题词。(学生写题词,全班交流题词) (学生交流时,教师作鼓励性评价。)
6、课堂评价
简洁性,让学生感受热情。 容错性,让学生享受亲情。
策略——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关于阅读教学
(呈现一节语文课的构成要素)
1.课前交流 3.课堂提问 5.课堂拓展 7.课堂结课
2.新课导入 4.课堂生成 6.课堂评价
1.课前交流
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次异地公开课的课前交流片段: 师: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 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就可以叫 他名字。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