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并购绩效影响机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并购绩效影响机制分
析
摘要: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沪深A股2010-2016年发起的并购事
件为样本,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讨论机构投资者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
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对企业代理成本有明显降低作用,相较于
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代理成本的影响更显著;机构投资
者持股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并购整合能力,相较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
构投资者持股对提升企业并购整合能力更显著。
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并购绩效;影响机制
一、引言
企业基于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战略布局、产业整合等需求而进行并购,也是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进行改革的有效途径。
在产业政策和企业利益的双重约束下,并购绩效是各方关注的重点,但总体并购绩效仍有待提升,其中机构投资者持股
是影响并购成效的重要因素。
机构投资者能够缓解企业内部治理问题、防止风险
蔓延,秉持长期投资价值理念,对资本市场具有引导作用,将成长为资本市场的
稳市重器。
本文将从异质性机构投资者角度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
究机构投资者如何对并购产生作用。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管理层往往掌握着企业实际的经营权与投资决策权,企业需要引入机构投资者,对各方利益相关者形成制衡,避免高管过度的投资行为或在职消费进行利益
输送。
机构投资者资金规模雄厚,其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能力较强,投资决策更
有效,帮助企业高管作出更有利的投资决策,降低企业的监督成本。
机构投资者
通过行使表决权、协商、股东提案、股东诉讼等方式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
对企
业管理层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缓解了委托代理冲突。
对并购事前、事中与事后都
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整合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参与,有利于增强并购双方的管理
层与员工对于并购创造协同效应的信心,减少并购双方企业的利益冲突与意见分歧,帮助被收购企业更充分理解认可收购方的企业文化,增强整体的凝聚力与大
局意识。
在并购后仍会发挥作用,为企业任用更优秀的管理人员,帮助企业协调
并购后的文化差异,以削弱并购后整合失败风险。
有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的企业,其在并购活动完成后所表现出的整合能力会更强。
各类型机构投资者在企业中充当的角色有所区别,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不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践行价值创造的投资理念,而交易型投资者追求的是短期交易
收益,通常不会参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管理监督力度较小。
故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企业代理成本呈反向变动关系。
稳健型机构投资
者比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更能降低企业治理代理成本。
H2: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并购后整合能力呈正向变动关系。
稳健型机构投
资者比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更有利于增强企业并购整合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2010-2016年间沪深A股发生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初始样本进
行筛选,最终得到1392个并购事件。
数据取自CSMAR和Wind数据库。
(二)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
(1)以管理费用率作为代理变量;(2)以企业并购前后的
破产风险来度量并购整合能力。
2.解释变量。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根据研究的可操作性与数据的可获取性,采用牛建波和李争光的分类方法,从时间和行业两个维度对机构投资者的类型进
行划分。
四、实证结果
(一)相关性分析
整体来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系数为负,说明了机构投资者的
参与确实会降低企业代理成本,验证了假设1。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并购整合
系数为正,初步证明了假设2。
(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回归系数为-0.0186且在10%水平上显著,
有机构投资者参与的企业,对应的管理费用率比无机构投资者持股的企业要低。
其中,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代理成本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反向变动,而交易型机
构投资者对企业的代理成本负相关,但不显著,即假设1成立。
说明稳定型机构
投资者参与企业,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费用率,缓解委托代理冲突。
一方面,稳定机构投资者能够监督管理层,防止其进行过度的在职消费行为;另一方面,
可以协助管理层作出更合理有效的决策,避免了因决策失误引起的资产利用率低
造成的管理成本。
机构投资者与△Z指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机构投资
者参与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并购整合能力。
稳定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并购整合
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Z指数正向且显著,而交易型
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并购整合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即假设2成立。
稳定型机构投资
者积极监督管理层,防止其为谋取私利作出有损企业长远发展的短视行为。
而交
易型机构投资者追求的是交易收益,一般不会参与到公司治理中,因此对并购整
合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
五、结论与启示
以2010-2016年间沪深A股发生的1392起并购事件为样本,提出了机构投
资者影响企业并购绩效的两种作用机制。
得出以下结论:(1)机构投资者持股
比例对企业代理成本有明显降低作用,其中,稳定型投资者持股对代理成本的影
响更显著。
(2)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有效增强企业并购整合能力,稳定型机构
投资者与并购整合能力正相关且显著,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并购整合能力无
显著影响。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治理的角度提出建议。
机构投资者逐步成长为资本市场中一股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政府应完善资
本市场制度,为机构投资者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
宽松机
构投资者持股限制,增加试点,稳步增加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促进协调
发展。
尤其关注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
机构投资者应加强自身建设。
其一,完善自身治理与监管制度,强化机构投
资者的信义义务;其二,借助同业力量,加强交流、合作互补,增强投研等专业
能力。
参与企业并购活动时,提升对并购决策、实施方案的甄别能力;其三,中
小型机构投资者采用差异化战略,实现比较优势,壮大发展;其四,机构投资者
应树立长期投资的价值理念,提高经营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实现收益增值。
更好地发挥其稳定资本市场和引领市场理性投资的示范作用,优化市场资本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多层次、稳健、规范、高效地发展,使资本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企业应注重引进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鼓励其参与重大决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绍妮,张秋生,胡立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提升国企并购绩效吗?[J].
会计研究.2017(6):67-74.
[2]谷文林,林宁,彭筱恩.内部控制、高管代理成本与并购绩效[J].武汉理
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8(8):460-465.
[3]何任,樊粉芬,王纯.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代理成本与并购绩效[J].会
计之友,2019(19):91-96.
[4]杨道广,张传财,陈汉文.内部控制、并购整合能力与并购业绩——来自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4(3):43-50.
[5]姜岩磊,余灼萍.机构投资者、代理成本与并购绩效[J].会计之友, 2014 (29): 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