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知识)经济基本知识最全版

合集下载

经济学基础资料知识(PDF 85页)

经济学基础资料知识(PDF 85页)

经济学基础知识资格认证培训金融理财师1金融理财师⏹微观经济分析基础价格理论与资源配置授课大纲––供需决定论–供需动态均衡——石油的案例⏹宏观经济分析基础–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国内生产总值(GDP )–通货膨胀及其成因–失业及其主要原因–其他宏观经济指标解读–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及其作用国际收支汇率与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汇率与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2汇率与汇率决定理论–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历史为什么理财师要学习经济学?金融理财师⏹经济学能够解决什么问题?–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科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中的微观主体(消费者、厂商)的资源配置与价格决定的这样一些问题;–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宏观经济主体(国家、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等问题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等问题。

⏹家庭经济学与理财–家庭经济学主要研究家庭资源如何能够实现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家庭财务资源效用的最大化置,从而实现家庭财务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家庭经济学是理财的理论基础。

3一、微观经济分析基础金融理财师、微观经济分析基础⏹价格理论与资源配置⏹供需决定论⏹供需动态均衡——石油的案例41.1价格理论与资源配置11金融理财师价格决定理论,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效用理论、价值论、供需决定论等。

(1)边际效用论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效用决定的–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的;–效用,就是一个物品对于使用者的满足程度;–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位物品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加量;品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加量⏹总效用:消费所有物品带来的满足总体水平。

5金融理财师(2)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价值量所决定;⏹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劳动。

(3)供需决定论价格是由商品的供需状况决定的;⏹⏹当商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市场出清。

最基本的财务知识整理

最基本的财务知识整理

最基本的财务知识整理最基本的财务知识整理最基本的财务知识一、签合同你要注意的1、批注要注意:谈判时,双方来回沟通修改的合同一定要把我方批注删掉。

(我收到过一个合同很搞笑,他们领导在合同中批注:“如果这条对方实在强势不愿改,那就不改。

”批注没删就发给我了,你说我强势不强势呢?!)2、修改要确认:任何修改都要经过领导、法务的确认,不要擅自做决定,否则你会死的很惨!3、争议解决地:争议解决最好为我方所在地,如果对方不同意就用被告方或原告方所在地(主要看谁告谁的可能性大,如果我们是原告可能性大,那就写原告方所在地)为什么要争取在我方所在地呢,我问你到外地打官司,当地关系你熟吗?另外法务、律师的差旅费也是不小的开支!4、仲裁与诉讼的区别:仲裁是协议管辖,而法院诉讼是强制管辖。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不存在上诉或再审,也不得向法院起诉。

仲裁收费比较低,结案比较快,程序比较简单,气氛比较宽松,当事人的意愿得到了广泛尊重等特点。

诉讼是向合同中约定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走大法律流程。

5、是否含税价:固定费用合作,合同中要明确注明总价。

约定单价、总价含是否为含税价,必须约定!吃亏你就知道了!6、专业术语要注释:专业术语以及业务特殊要求条款,在批注中解释清楚,避免和法务来回沟通浪费时间。

7、重要信息反复确认:多检查几遍合同中公司的名称、银行账号、开票信息等重要信息是否准确,是否有错别字!最基本的财务知识二、付款、发票你要注意的1、争取后付款:确定是后付款还是预付款,争取后付款,争取付更少的预付款。

2、争取先开发票:发票是先开还是后开,争取对方先开发票再付款。

3、时间要注意:结算周期说清楚,付款时间点说清楚,天和工作日是有区别的。

4、合同生效再付款:必须有双方盖章的合同才能付款。

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传真合同!5、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尽量让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不要问为什么一定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太复杂,你只要记住,要这个发票能给公司省钱!6、开票资料:要求对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请准备好公司开票资料+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对方开票需要用到)7、发票解读:什么公司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另外也只有一般纳税人企业收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省钱。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计算公式汇总经济计算公式汇总1年平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造成几年内增长幅度的每年平均的增长幅度.假设壹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o经过n年后变为Yn,则在每年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Yn/Yo)^(1/n)-1.例2000年财政收入为512亿元,1996年财政收入为259亿元,实现增长为97.7%,则年均增长为14.6%(512/259)^(1/5)-1=0.146同比增长是和上壹时期、上壹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

同比增长计算公式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例子比如说去年3月的产值100万,今年3月的产值300万,同比增长是怎么算的?是同比增长200%?仍是同比增长300%?答案=(300-100)÷100=200%同比增长率,壹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某个指标的同期比=(本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和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和200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和上壹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和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俩种方法。

环比即和上期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1、单利:I=P*i*n2、单利终值:F=P(1+i*n)3、单利现值:P=F/(1+i*n)4、复利终值:F=P(1+i)^n或:P(F/P,i,n)5、复利现值:P=F/(1+i)^n或:F(P/F,i,n)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或:A(F/A,i,n)7、年偿债基金:A=F*i/[(1+i)^n-1]或:F(A/F,i,n)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或:A(P/A,i,n)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或:P(A/P,i,n)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或:A[(F/A,i,n+1)-1]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或:A[(P/A,i,n-1)+1]12、递延年金现值:第壹种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13、永续年金现值:P=A/i14、折现率:i=[(F/p)^1/n]-1(壹次收付款项)i=A/P(永续年金)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

财务基础知识

财务基础知识

•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 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 五项:
•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资产总 额 •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 有形净值负债率=负债总额/有形净值总 额 有形净值=净资产-无形资产 •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3、利润: 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 经营成果,表现为企业净资 产的增加。
(三)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金占用=资金来源
第二讲
• • • •
财务报表阅读
财务报表概述 资产负债表阅读 利润表阅读 现金流量表阅读
一、财务报表概述 (一)财务报表概念: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 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 体现了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向利益 相关者提供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二)会计报表的使用者 通常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相关机 构、企业管理人员、职工和社会公众等, 他们对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要求各有侧 重。
(二) 营运能力分析
• 营运能力通俗地说,就是对企业各 种资源的管理能力和运用能力。 • 分为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和生产资料 营运能力。 • 营运能力包括劳动效率,流动资产 的管理能力、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 等。
财务报表分析目的是了解过去、 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 关系集团改善决策。
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是对企业的偿 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作 出评价,或找出存在的问题。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使用者
投资人、债权人、经理人员、 政府及相关机构、职工和社会 公众、中介机构等。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2024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点精选.pdf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点精选考点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可以使企业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竞争中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计划经济。

(二)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1.经济体制的概念: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注意】实行同一经济制度的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可以实行不同的经济体制;实行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3.一国选择经济体制应遵循的原则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制约着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及调控方式,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注意】不论一国选择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考点二: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有利于拉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2.必须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的总体平衡,为我国实现社会商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创造有利条件。

3.必须有利于带动国内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

4.必须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5.必须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学知识脉络图最全版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学知识脉络图最全版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学知识脉络图《财务管理学》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概念:1、企业资金运动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经济从经济形态上见是商品经济。

企业的再生产过程是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交换过程。

价值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壹定数额的货币表现出来。

2、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筹集——投放——耗费——收入——分配3、企业资金运动形成的财务关系:⑴企业和投资者和受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⑵企业和债权人、债务人、往来客户之间的财务关系;⑶企业和税务机关之间的关系;⑷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⑸企业和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4、财务管理的内容和特点:内容包括:资金筹集管理、资金投放管理、资金耗费管理、资金收入和资金分配管理。

特点:在于它是壹种价值管理,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所进行的管理。

二、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1、各种资金形态具有空间上的且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2、资金的收支要求在数量上和时间上协调平衡;3、不同性质的资金支出各具特点,且和相应的收入来源相匹配;4、资金运动同物质运动存在着即相壹致又相背离的辩证关系;5、企业资金运动同社会总资金运动存在着依存关系。

三、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1、财务管理目标概述:财务管理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他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方向。

财务管理目标作用:⑴导向作用;⑵激励作用;⑶凝聚作用;⑷考核作用。

财务管理目标特征:⑴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⑵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可操作性;⑶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总体目标和分部目标具体目标的比较:总体目标:经济效益最大化;分部目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目标等;具体目标: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资金占用量2、实现财务目标的若干具体问题:⑴利润最大化;⑵资本利润率最大化和每股利润最大化;⑶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

四、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1、资金合理配置原则;2、收支积极平衡原则;3、成本效益原则;4、收益风险均衡原则;5、分级分权管理原则;6、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财务基础知识

财务基础知识

最基本财务基础知识,财务知识基础六大要素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此六者构成了企业财务的全部。

关系具体如下:资产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组成;负债由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等组成;所有者权益由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组成;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费用由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组成;利润由营业利润扣除各项开支后的项目等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资本+利润;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费用(成本)=负债+资本+收入;资产类科目余额+成本类科目余额= 负债类科目余额+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余额+损益类科目余额。

看懂财务报表财务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

这些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在年度财务报告中,会发现,题为管理讨论与分析的部分。

这是企业管理者发现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机会。

财务报表附注虽然是以脚注的形式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的解释,但实际上,这与财务报表本身同样重要。

这些附注可能会揭示企业的一些重要事项,例如重要的法律诉讼案、会计方法的变更、高级职员组成结构的变化、以及各商业分部的买卖和重组等。

如何合理地减少纳税减税同增加收入和营业利润一样,增加了其净利润或称“底线”。

通常,企业可以用许多种方法达到合理地减税目的。

一、企业的结构即使一个经济实体是公司,而非合伙或独资企业,不同种类的公司都有不同的所得税税率。

在经济实体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时,也会引起纳税款状况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收益情况。

此外,公司注册地所在的地区税收政策或法律,也会影响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购买的时机大多数会计活动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

运用这种方法,经营活动所带来的收入,在其实际发生的会计年度予以确认;反之,如果收入在其实际取得的会计年度予以确认,那么其会计核算便遵循现收现付制。

有时,将业务仅仅推迟一天,就会引起收入的确认挪至下一个年度的问题。

如果在某一年度获利较多,企业可通过在同一年度冲销各种可扣除的开支而获益,即有效降低其应税收入;反之,如果获利很少,或企业已经在本年度冲销了许多支出,那就可以将购买行为推迟至下一年度,即将其在下一年度扣减。

(财务知识)马歇尔经济学最全版

(财务知识)马歇尔经济学最全版

(财务知识)马歇尔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马歇尔经济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壹个总结,是自约翰·穆勒后的又壹次综合。

马歇尔经济学的整个经济学体系中真正创新的观点不是很多。

主要体当下方法论上“连续原理”为基础的个体分析和需求供给理论中的“弹性概念”,而其他观点主要是对以前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说的继承和发扬。

当然,他在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各个学派的争论中得到了许多好处,这些争论不但激发了他个人智慧的火花,更为他作壹次大的综合提供的丰富的素材。

定义马歇尔经济学是指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的学问。

这里本质上和传统的经济学且没有什么区别,但吸收了边际学派的理论分析。

他所说的研究人,即研究人的动机。

他把人类动机分为俩类: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

人类经济生活由这俩类动机支配。

前者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后者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

人们的动机从性质上是无法衡量的。

经济学家不能衡量心中任何事情本身。

但满足和牺牲在程度和数量上却可采用间接的方法,即通过货币作为标准来衡量。

因此,经济学主要就是用货币来对活动的动力和阻力来进行分析。

这样,马歇尔就使经济学建立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

不仅如此,马歇尔仍吸收了历史学派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广义界定,主张经济学和社会学合流。

理论价值理论这时,马歇尔再次聪明地运用类推的方法解释了他的观点。

杰文斯把价格决定中的主要因素(效用,成本)和价格隔离开来,他在试图寻找壹简单因果传导链——生产成本决定供给,供给决定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决定价格——时出现了错误。

因为他忽视了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如果把三个球放在壹个碗里,壹个是边际效用,壹个是生产成本,第三个是价格,说任壹有球的位置决定了其他球的位置显然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这些球相互决定每壹个球的位置。

需求、供给、价格在边际上相互影响,且相互决定。

马歇尔试图说明他的价格理论和李嘉图的价值理论的关系,以及关于效用、生产成本谁决定价格的争论。

(财务知识)不同路线的经济学最全版

(财务知识)不同路线的经济学最全版

(财务知识)不同路线的经济学不同路线的经济学张五常经济学今天在国内很普及,好之者甚众。

在大学念书的,加上商科的学生也要选修壹些经济,涉及经济课程的可能占大学生人数的壹半之上。

另壹方面,从数学转经济的有不少人,而新制度经济学的思考,不仅能够不用数学,就是最基本的经济学入门也不壹定需要。

只要多知世事,细心观察,日夕思考,壹点运气,就有机会在制度的分析上写出有分量的文章。

有趣的是,内地的经济学有不少派别———没有作过考查,但听过好几派。

最过瘾的是“海龟派”和“土鳖派”之分。

顾名思义,海龟(归)是指在国外念经济后回国的,而土鳖则是指没有喝过洋水的土产经济学家。

有些只喝过壹年半载洋水的,是海龟仍是土鳖,精于鉴别的专家也不能告诉我。

既然有派别,就当然有争论了,所以内地的经济争议比香港或台湾热闹得多。

好些朋友认为在西方,经济学也是有很多派别的,例如奥国学派、芝加哥学派、麻省理工学派之类。

但这些只是题材上的兴趣有点不同,采用的经济学工具却大同小异,过了壹些时日,题材的兴趣有了转变,派别就再也分不出来了。

能够说,西方经济学的传统,在基础上相当壹致。

外人见来经济学者争论不休,在行内见却没有什么大不了。

基础和工具大致相同,不容易有持久的派别之争。

西方经济学传统没有持久的派别,但不同的路线却是有的。

我认为后者是因为经济学者之间的出发点不同。

换言之,大家所用的分析基础———例如经济学的定理或公理———都是壹样,但经济研究的意图却有相当大的分歧。

把经济学的逻辑用错了没得说,但就是逻辑没有错,意图不同就会走上不同的研究路线,使不知就里的外人以为西方经济学有多种不同的派别。

先举壹个行外人容易明白的“意图”例子吧。

有些人认为学经济的意图是为了赚钱。

这样,“赚钱”是意图了。

虽然不乏经济学者在研究上走这条路(例如找寻股市的上落规律),但信之者甚少,壹般经济学者相信的,是明白市场和利息率等关系,作投资能够多壹点讯息,只此而已。

让我转谈五项经济研究的意图或出发点吧。

财务基本知识

财务基本知识
证管理人员获得责任和权限的相关信息, 畅通相关人员的交流渠道。
g\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二)财务管理
一、财务与会计的区别和联系 财务”与“会计”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方面: 1.概念不同。财务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
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 的决策体系。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 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对单位经济活动进 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一种经 济管理活动。
财产行为税:房产税、印花税、契税、资 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特定目的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 税
2、增值税:
对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
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
得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
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的一
种流转税。
对商品的“新增价值”征收的税
4.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会计是面向过去, 而财务是注重未来。。
5.目的和结论不同。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 一本“真账”,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
一贯性,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而财
务因不同的人,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 的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
6.影响其结果的因素不同。会计结论主要 受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影响。企业选定 的有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既受到国家 统一会计制度的限制,同时受到会计人员 专业判断能力的制约。而财务管理目标实 现的程度,主要受到企业投资报酬率、风 险,以及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 政策的影响。 7.分类不同。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对外报 告会计)和管理会计(对内报告会计), 财务分为出资人财务和经营者财务。
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才能进行。 有一 般授权,和特殊授权两种形式。
c\预算控制。
d\财产保全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定 期盘点控制。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_会计基础知识总结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_会计基础知识总结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_会计基础知识总结财务的本质是资金运动和相应的财务关系,财务会计要了解哪些知识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点第一章总论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 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财务知识)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

(财务知识)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经济常识汇总最全版经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个人财务,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常见的经济常识,供您参考。

一、货币和金融货币是经济活动的媒介,它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货币的功能包括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价值储藏。

现代社会主要采用法定货币,如人民币、美元等。

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资金进行调配和管理的过程。

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金融机构有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

二、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主要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经济活动主要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和决定,个体和企业可以自由买卖商品和劳务。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计划经济体制是指经济活动主要由政府计划和调度,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

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可以通过计划来调节和分配资源。

三、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增长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总量的增加。

经济发展是指国民经济要素的结构优化、生产力水平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

人力资本是指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技术进步是指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资本积累是指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四、税收和财政政策税收是国家从居民和企业收取的一种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国家的运行和公共事业的发展。

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如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调整财政收支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

财政政策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用来应对不同的经济形势。

五、国际贸易和全球化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全球化是指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相互依存和交流。

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贸易摩擦和不平等的问题。

(财务知识)财务资料最全版

(财务知识)财务资料最全版

(财务知识)财务资料最全版财务资料最全版在商业和财务领域,准确的财务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提供了关于企业经济状况的详细信息,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提供财务知识的最全版,介绍财务报表、财务比率以及财务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财务资料。

1. 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是记录和展示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

它们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

资产负债表显示了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

损益表则展示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2. 财务比率财务比率是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出的指标,用于衡量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和运营绩效。

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利润率等。

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用于评估企业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则排除存货,并计算企业能够迅速偿还债务的能力。

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用于评估企业的债务风险。

利润率指标衡量了企业每单位销售额所产生的净利润。

3. 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利用财务资料对企业进行评估和比较的过程。

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财务分析师通常使用水平分析和垂直分析等方法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水平分析比较了企业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财务数据,以了解其发展趋势。

垂直分析则比较了企业不同项目在财务报表中所占的比重,以揭示企业的经营情况。

总结:财务资料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至关重要。

财务报表提供了详细的财务信息,财务比率帮助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财务分析揭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了解和正确运用财务资料将使企业能够做出准确的决策,并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取得成功。

希望本文内容对您的财务知识提升有所帮助。

财务资料的全面了解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状况,并为企业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支持。

财务人员必备的十项基本知识【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财务人员必备的十项基本知识【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会计实务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财务人员必备的十项基本知识【会计实务精选文档首发】
1、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和账面净值
账面价值是指某科目(通常是资产类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相关备抵项目后的净额。

账面余额是指某科目的账面实际余额,不扣除作为该科目备抵的项目。

账面净值是指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不扣除减值准备金额)
例如:2008年1月18日内蒙古安泰集团有限公司外购化学反应器具一套作为固定资产入账价值2000万元,2009年累计折旧10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00万元,请问2009年末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账目余额、账面净值分别是多少?
解答
账面价值=2000-100-200=1700
账面余额=2000-0-0=2000
账面净值=2000-100=1900
2、实地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又称账面盘存制。

它是指平时对各项实物财产的增减变动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逐日逐笔地在有关账薄中登记,并随时结算出其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盘存方法。

采用这种盘存方法,需按实物财产的项目设置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并详细记录,以便及时地反映各项实物财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的情况。

其优点:是有利于加强对实物财产的管理;不足之处:日常的工作量较大。

实地盘存制又称定期盘存制,也叫以存计销制或依存计耗制。

它是指平时。

(完整版)基础财务知识

(完整版)基础财务知识

基础财务知识一、财务报表的概念: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定义和作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例如,公历每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它反映的就是该日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方面的信息,即某一特定日期关于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包括:第一,可以提供某一日期资产的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从资产负债表上了解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产总量及其结构;第二,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要用多少资产或劳务清偿债务;第三,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此外,资产负债表还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如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流动比率;将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进行比较,计算出速动比率等,可以表明企业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资产负债表遵循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把企业在特定时日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与之相对应的企业所承担的债务及偿债以后属于所有者的权益充分反映出来。

因此,资产负债表应当分别列示资产总计项目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和的总计项目,并且这二者的金额应当相等。

(一)资产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反映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在资产负债表中按其流动性大小填列。

(二)负债资产负债表中的负债反映在某一特定日期企业所承担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划分负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归类为流动负债:(1)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

公共基础知识财经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财经基础知识概述

《财经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财经领域涵盖了广泛的知识和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企业的运营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了解财经基础知识,不仅有助于个人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还能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对财经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二、基本概念1. 货币货币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交换媒介,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货币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从最初的实物货币(如贝壳、贵金属等)到纸币,再到现代的电子货币。

2. 利率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本金)的比率。

利率的高低影响着借贷成本、投资决策以及货币的供求关系。

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通货膨胀会降低货币的购买力,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稳定。

4.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手段。

主要包括税收政策、政府支出政策等。

5.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措施。

主要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等。

三、核心理论1.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认为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能够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2.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经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解决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3. 货币主义货币主义强调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的重要影响,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主张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稳定物价。

代表人物有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4. 供给学派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对经济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减税等政策措施来刺激生产和供给,以促进经济增长。

四、发展历程1. 古代财经在古代,财经活动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贸易往来和货币铸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知识)经济基本知识经济基本知识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俩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经济增长主要反映经济总量的变化及和此相关的要素生产率情况。

经济发展则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除包括经济增长的内容外,仍包括经济结构的转换、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经济对社会进步、环境生态的影响等。

经济发展是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共同变动的结果,有时以经济总量增长为主,有时以经济结构的变动为主,把可持续性作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标志,实际上已具有了经济发展的内涵。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但有时经济增长且不等同于经济发展,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或出现贫富悬殊、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结果,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

2、国民经济三次产业是如何分类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壹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第壹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壹、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3、什么是GDPGDP也就是常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壹个最重要的指标,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数字之壹。

在我国省以下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s的缩写,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壹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壹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我国的GDP核算始于1985年,是统计改革开放的产物。

GDP核算从核算时间上能够分为年度核算和季度核算。

从核算使用的价格上能够分为现价核算和不变价核算。

GDP能够通过三种方法计算得到: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

用公式表示如下: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GDP=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壹种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

计算公式为: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

按照支出法计算,GDP 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

计算公式为: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壹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壹事物进行核算。

但在实际操作中且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壹定的计算误差。

我国目前以生产法GDP为准。

我国的官方统计机构负责GDP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国家和地区各自核算本辖区范围内的数据。

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则由各省、市统计局负责核算。

在这种体制下,各地区的GDP汇总之和和国家的GDP数据且不相等,这主要是资料来源方面的差异造成的。

这种情况且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区核算的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国家通过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术处理人为地使国家和地区数据汇总之和保持壹致,而我国则未做进壹步的要求,只是由国家对地区数据进行定期的评估。

对于专家和研究团体来讲,GDP将为他们提供实证分析和模型预测的基础数据,使他们能够根据理论对经济运转的合理性作出逻辑上的判断,对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见或对现存的经济理论进行修正,从而向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决策者共同实现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合理增长。

具体地讲他们能够利用GDP或人均GDP数据来研究诸如贫困问题,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生产率问题等。

对于壹般公众用户来讲,了解了GDP以及政府是如何使用GDP的,便是了解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大环境。

比如:当壹个企业知道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根据GDP等有关信息做出的,那么他就能在宏观政策出台前,对可能出现的宏观政策做壹个预测,如果货币紧缩的可能性很大的话,那么他就能知道:下期生产获得资金不容易,生产成本会增高,就要及早地想办法、调整计划。

当壹个人了解了GDP的相关知识后,他就能根据GDP的走向判断出自己就业难度,工资增长可能性的大小等。

经济增长率高(即按不变价计算的GDP增长速度),就业的难度就小,工资增长的可能性就大,但同时可能要面对的是物价增高的情况,这样他就能够调整个人生活规划,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效用。

可见GDP和我们每壹个人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

4、什么是绿色GDP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俩方面的活动。

壹方面在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即所谓“正面效应”,但另壹方面又在以种种形式和手段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即所谓“负面效应”。

这种负面效应集中表当下俩个方面,其壹是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生态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其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或砍伐资源使生态环境从质量上日益恶化。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只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而没有反映负面效应的影响,因此是不完整的,是有局限性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

绿色GDP 这个指标,实质上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

绿色GDP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越高,负面效应越低,反之亦然。

5、什么是小康社会用经济学的指标讲有俩个含义,第壹个称之为人均收入,第二个称之为恩格尔系数。

从人均收入来见,1980年,我们的起点基本上是属于世界上的低收入国家。

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世界称之为“下中等”收入国家。

第二个含义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就是“吃”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壹般来讲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

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吃占60%到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占50%到40%就认为是小康;40%到20%,就认为是富裕。

小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

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

所谓低水平就是当下仅仅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不全面,因为当下仍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

根据国家统计局研究的成果,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左右,当下全国仍有3000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城镇仍有近2000万人生活在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线以下,农村仍有几千万人口是低水平的不巩固的温饱。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没有解决温饱的要尽快地解决温饱,且且要和全国其他地方壹样,达到小康;温饱不巩固要巩固温饱,温饱解决了要向小康前进,变成壹种全面的小康。

6、什么是经济壹体化经济壹体化是指俩个或俩个之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

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且拥有壹个统壹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根据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四种形式。

①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

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

②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是指俩个或俩个之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

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

关税同盟在壹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壹步。

③共同市场。

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壹体化。

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

④经济联盟。

是经济壹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

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壹体化的基础上,建立壹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壹立场,行使统壹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壹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壹体化。

7、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壹,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尤其是8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壹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工业化,壹般认为工业化是指从传统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向以现代的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转变的历史过程。

这壹概念包含了工业化的三大特性:壹是过程性,工业化不是壹个时刻概念,而是壹个时期概念;壹个国家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往往要化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比如英国从18世纪30年代工业革命发生到19世纪40年代它基本实现工业化经过了100多年的时间,比如我国从建国后即推进工业化的进程,经过50多年的努力,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先进性,强调的是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系的转变,先进具有相对和动态的含义,相对是对传统来讲的,动态是说先进本身也具有壹个演变的过程,比如机器化工业和手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而电气化工业和机器化工业相比是现代工业等等;三是体系性,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转变,而不单单是工业的发展;不仅工业要用先进技术武装,而且其他产业也要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造,从而实现整个经济体系的的现代化,包括价值观念的更新、生产方式的变迁、经济组织方式的演变,经济结构的演进、经济体制、制度的改革等等,由此我们不难见出工业化是壹个历史范畴,具有和时俱进的特点,不同历史阶段含义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