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时2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4)健康人内环境能保持稳态,内环境保持稳态时人一定健 康。( × )
(5)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通过神经系统自动调节器官和 系统的活动。( × )
1133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解析:选 D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神经—
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 pH 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
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
液 pH
A.①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3355
解析:选 C 血液中含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控制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 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使血浆 pH 变 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 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经肾脏随尿液排出,使血浆 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66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77
3.稳态的失调 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 8 _一__定__限__度___的。
① 9 _外__界__环__境___的变化过于剧烈时 原因②某种器官的功能 10 _出__现__障__碍___时
88
4.稳态的意义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11 _正__常__生__命__活__动___的必要条件。 (2)实例: ①只有 12 __血__糖__含量和血液中的 13 __含__氧__量__保持在正常范 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适宜的 14 _温__度___和 15 _p_H__等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 本条件。
2022版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和实质1.(2021广西岑溪一中高二月考)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pH的相对稳定2.(2021山东德州夏津一中高二月考)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题组二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义及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3.(原创)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内环境中各种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B.内环境成分的相对稳定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充足的反应物C.内环境稳态指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总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D.泌尿、呼吸、消化、循环等生理系统参与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内环境稳态反过来也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4.(2021陕西咸阳百灵中学高二月考)人体剧烈运动后,内环境会有所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剧烈运动后,由于产热过多,体温会明显上升B.剧烈运动后,人体内乳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C.剧烈运动后,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D.由于营养物质被消耗,血浆渗透压会明显下降5.(2021陕西延安一中高二月考)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若被破坏就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导致疾病。
下列情况不属于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的是( )A.白化病B.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C.糖尿病D.组织水肿6.(2019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月考)近年来,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高原地区氧气稀薄,一些人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等高原反应。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原反应可能还包括呼吸、心跳加速B.因高原反应出现水肿时组织液增多C.高原反应的产生是因为机体丧失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D.高原反应的产生可能与内环境酸碱平衡失调有关题组三“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分析7.(2020吉林延边二中高二期中)某同学为了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设计了如下实验:(1)实验材料及用具:适量家兔血浆、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滴管、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溶液、pH试纸等。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变化的、无规律的D.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系统调节控制的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
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内环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生命诞生的历史,内环境稳态是生物进化的结果B.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代谢的正常结果,也是细胞正常代谢的前提条件C.内环境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其稳态是动态的、相对的D.内环境稳态也是生物圈稳态的一部分解析:内环境的某些成分与海洋中的成分相似,可以说明生命起源于海洋,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不是由高等动物机体内所有液态物质组成的。
生物圈的稳态包含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的稳态与H2PO-4/HPO2-4等构成的缓冲体系有关;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
4.关于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得病解析:血液成分稳定,只是机体稳态的一个方面。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示范教案第一章: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三)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 细胞生活的环境一、教材分析《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包括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基础。
本节内容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内环境这一核心概念,而教材并没有一开始就阐述什么是“人体内环境”,而先放眼生命世界中“细胞生活的环境”这样的广阔视角。
这样,既可以和《分子与细胞》衔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内环境这一概念,包括本节主要内容以及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等。
该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2章的内容联系紧密。
本章内容是理解第2章所阐述的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内环境稳态究竟是如何维持的,本章仅仅作简要交代,有关内容将在第2章作深入探讨。
本章内容又不仅与第2章有联系:稳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章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⑴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
⑵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
⑶将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⑴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⑵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决方法]⑴同上。
⑵结合图解讲解。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问题探究法。
高考生物 一轮复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2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新人教必修3
习,在对比中可以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不同,从更
深层次的理解它们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第1、2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微知识 小题练 微考点 大讲堂 微考场 大收获
微知识 小题练
夯基固本 基础自测
知识梳理
• 微知识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 血__浆___,_组_织__液____,淋__巴___, • 细__胞_外__液__(内__环_境__)________, • 细__胞_内__液_____,体__液___。 •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答案:B
微提升
•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 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 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2、CO2、激素、 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 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 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BC 段下降的原因:一是乳酸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
C.AB 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
乳酸进入血液
D.AB 段产生的乳酸,在 BC 段与 Na2CO3 反应
解析:由题意可知,选项A中呼吸频率加快是为了获取更多的 O2;选项C中人体无论在O2充足还是在高原缺O2的条件下,细胞都以 有氧呼吸为主;选项D中进入血液的乳酸,被缓冲物质(NaHCO3)转化 为其他物质。
• 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的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 汗液、体腔液等中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 成分。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知识点3 实验: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Y
• 1.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 • (1)实验原理:缓冲液。如Na2HPO4、KH2PO4等溶液,在 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的变化不明显。 • (2)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在加入 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
2.实验流程 自来水 缓冲液 测定并记录初始 pH→每滴入 5 滴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 的 生物材料 HCl 或 NaOH 测定并记录一次 pH, 直至滴入 30 滴→以 pH 为纵轴、 酸或碱的滴 数为横轴将记录数据作图→比较并得出结论。
• 稳态被破坏引起的常见疾病如下表
症状名称 尿毒症 内环境理化性质变化 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引起疾病的症状 自身中毒综合征 多食、多饮、多尿、口渴、 饥饿感强烈、身体消瘦 头痛、乏力、心跳加快
糖尿病
高原反应
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过高
体内缺氧,血氧过低
感冒发烧
严重腹泻
体温过高,影响酶的活性
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
课程标准
机制。(重点)
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重、难点)
说明稳态的生理
意义
1 2 3 4 5 6 7 8
自 主 学 习 新 知 解 读 知 识 构 建 问 题 释 疑
•知识点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及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Y
• 1.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是内环境稳态实现的结构基 础
• (1)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 尿系统。 • (2)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 (3)如果某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稳态失调。如:①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 尿毒症,最终会导致死亡;②胰岛B细胞受损,将导致内 环境中胰岛素含量减少,使人出现糖尿病,并出现各种并 发症。
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
3 第一章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引言: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一、自主学习: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然后进行填写小组讨论相关问题,然后由学生给出答案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处理师生活动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图③问题:稳态是怎样实现的?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稳态调节机制:④问题: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一致呢?答案:法国贝尔纳:神经系统美国坎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⑤问题: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分析图学生讲解,教师引导并纠正错误3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第二课时:实验:生物体维持PH值稳定的机制生看视频,再进行重点知识3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3答案: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4、就加入HCl 或NaOH 后的pH 的变化来说,生物材料是更像自来水还是更像缓冲液? 答案:更像缓冲液5、尝试对生物材料维持pH 稳定的机制进行解释。
答案: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在加入酸或碱时,能使pH 的变化减弱. 三、变式训练:1、水对人类的生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人体内的水约占人体总重的____,统称为_____,除一部分存在人体细胞内液外,其余的分别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外液内. (2)水在体内的主要生理作用?(3)人体血液的pH 浓度变化范围很小,显然人体的血液具有______作用。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章细胞的必备结构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章动物体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内容要点:共三点。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题型一内环境稳态及意义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答案 C解析内环境的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神经系统、体液、免疫系统等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B、D的叙述都不全面,A、B、D错误,C正确。
2.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C.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 D解析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因此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A、B、C错误,D正确。
3.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X畴的是( )A.血糖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呼吸酶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值相对稳定答案 C解析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A错误;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错误;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是内环境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稳态的X畴,C正确;血浆pH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错误。
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维持机制的经典解释中,分别属于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的是( )①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②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依赖于体液调节③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作的共同作用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 A解析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①符合题意;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③符合题意,A正确。
(精品人教版)2020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重点)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难点)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4.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2)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连线]①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a.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②美国生理学家坎农b.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③现代观点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提示:①—b ②—a ③—c3.意义(1)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①只有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
②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2)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合作探讨]探讨1: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分析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提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由上表中数据可推测该人可能患有何种疾病?提示:该人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超标,说明该人可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
探讨2:很多同学都有过发高烧的体验,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1)为什么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 提示:体温过高,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
(2)由此说明体温的稳定对机体有什么意义?提示:体温保持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思维升华]1.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 (1)理化性质⎩⎪⎨⎪⎧pH :7.35~7.45温度:37 ℃左右渗透压:770 kPa 左右时(2)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免疫调节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3节群落的结构
第4节群落的演替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复习。
高中生物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人教版必修三
《生物必修3》第1章一、基础知识填空1.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可以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必须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内环境是指,即。
2.体液包括细胞外液〔主要有〕和细胞内液〔约占〕。
细胞外液是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如红细胞的内环境是,毛细胞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的内环境是。
三种细胞外液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如以下图〕。
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有三方面。
人体血浆中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因素,人体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由维持(临床上以N a C l用作生理盐水);血浆pH为。
人体血浆pH的维持与血浆中含有的等离子有关。
4.假设人体长期供应不足或因肾小球肾炎引起蛋白尿、过敏反应中毛细胞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循环受阻等,可能导致血浆蛋白质减少,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液,出现组织水肿现象。
5.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普遍认为,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内环境稳态是的结果,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是一种。
6.多细胞动物〔包括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过程〔补充完整〕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组织细胞膜外界环境注:补充完整左图.〔1〕透出毛细胞血管壁的某些小分子蛋白质及由小肠吸收的脂质不能重新透回血浆。
这类物质只能由淋巴循环送回血浆。
〔2〕组织液成分只能透入毛细淋巴管,不能由淋巴透回。
外界环境中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二、典型例题分析1.以下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2.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示意图如右图所示,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A.①血浆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三、课后习题训练1.医院里医生给病人输液的生理溶液有两种,0.9%的NaCl溶液和5%的葡萄糖溶液,如果把红细胞分别置于这两种溶液中,你预测将会A.前者正常,后者皱缩B.前者皱缩,后者正常C.均正常D.均皱缩2.血浆中的水分来自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4.以下各组物质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O2、CO2、血红蛋白、H+B.过氧化氢酶、抗体、激素、H2OC.血浆蛋白、Ca2+、载体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尿素5.维持血液PH恒定的缓冲物质A.都是由强酸和强碱盐组成的 B.都是由弱酸和弱碱盐组成的C.都是由强酸和弱碱盐组成的 D.都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6.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实质的描述是A .是仅在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下实现的B .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 .温度、PH 值等理化性质呈动态平衡D .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7.〔多项选择〕右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不同细胞生活的环境。
(2)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3)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及图解,明确各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结合图像总结组成内环境的三种重要成分之间存在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型。
【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新知预知】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体液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液的组成: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体液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存在于细胞内,约占______) ________(2)内环境○1内环境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各种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淋巴管内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肾小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
2.细胞外液的成分(1)血浆的组成:________(约90%)________血浆 ________ (约10%)________(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有哪些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章末高效整合课件
3.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 ②血液中尿素含 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 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血 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使 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淋巴循环 受阻可使含蛋白质的淋巴液在组织间隙中积 聚而引起水肿。 答案: C
(3)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含 量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或细胞内液浓度下 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4)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 吸水而造成组织水肿。 (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 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
1.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 ) A.甲状腺激素、O2、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CO2、Na+ 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解析: 纤维素是植物中的多糖,血浆中没 有,A错误;胃蛋白酶属于消化酶,存在于 消化液中,C错误;呼吸酶位于细胞内,存 内环境的生 不属于内环境的生 2.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与不属于内环境 理过程 理过程 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NaHCO3作 ①细胞呼吸各阶段 用生成乳酸钠和碳 发生的生理过程 酸实现pH的稳态 ②细胞内蛋白质、 ②免疫过程中抗体 神经递质、激素等 和抗原的结合 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兴奋传导过程中 ③消化道内发生的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 淀粉、脂肪、蛋白
第 1 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章末高效整合
专题讲座
内环境中的成分和发生的生理 1.内环境含有的物质成分与不属于内环境的 过程
高中生物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学习目标] 1。
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知识点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知识梳理1.体液(1)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错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①血浆:血液中除错误!血细胞外的液体.②组织液:存在于错误!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错误!细胞间隙液.③淋巴:错误!毛细淋巴管内流动的液体叫淋巴液,也叫错误!淋巴。
(3)常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2.内环境(1)概念:由错误!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主要由错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
(2)内环境各成分及细胞内液之间的相互关系(3)作用:是错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错误!1。
血液、血浆、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的关系?提示:2.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和内环境的区别?提示:3.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提示:没有.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4.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属于内环境吗?提示:不属于。
因为人的消化道、呼吸道、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界环境.5.汗液、泪液、唾液和尿液属于细胞外液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
因为它们不属于体内的液体,也不是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典题分析题型一体液种类及其关系[例1]如图为正常人体内某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此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解题分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①②④构成了内环境,即细胞外液,A正确;①为血浆,含有血浆蛋白,B正确;组织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即只有②,C错误;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不可能含有有毒物质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内环境中既含有对组织细胞有用的成分,有时也可能含有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成分;内环境的pH主要由H2CO3和HCO-3来维持;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
答案 D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析内环境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成分。
内环境的稳态是各种成分及其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不是保持不变的状态。
消化液不属于内环境。
答案 D3.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指标的是( )①酸碱平衡②Na+、K+平衡③血糖平衡④体温⑤氨基酸平衡⑥CO2、O2平衡A.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为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条件。
理化性质、成分包括水含量、气体成分(如O2、CO2)、无机盐含量、有机小分子成分及含量(如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等)、各种调节物质(如激素等)、内环境渗透压、酸碱度、温度等均属内环境稳态的指标。
答案 D4.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B.使体内增加水分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解析人的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
注入人体内的生理盐水与血浆浓度相同,使血液保持正常的渗透压,维持了细胞的生活环境稳定,否则,就会引起细胞失水或吸水而变形或破裂,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答案 A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的速度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解析稳态遭到破坏主要指内环境的温度、pH、渗透压等的理化性质不能维持,生活在内环境的细胞代谢就紊乱,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B项是因幼年缺乏钙盐,D项是成年人血钙过高,都是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一个方面的体现。
答案 C6.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解析钠主要存在于细胞外,因此大量失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人体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乳酸会与NaHCO3反应,产生乳酸钠和碳酸,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成水和CO2,因此血浆维持稳定而不会变为酸性;肌糖原不能被分解成葡萄糖;CO2是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而不是O2。
答案 A7.在等量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变化最大的是( )A.自来水B.肝匀浆C.马铃薯匀浆D.磷酸缓冲液解析在溶液中滴加酸或碱会引起溶液pH的变化,变化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量和溶液对pH 的缓冲能力。
在等量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变化的大小是由溶液的缓冲能力决定。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pH变化小。
自来水没有缓冲能力,pH变化大。
答案 A8.内环境稳态的维持要依靠机体的调节,但外界环境也会影响稳态,下列事实哪一项不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住呼吸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解析人屏住呼吸时,与外界环境不发生气体交换,从而使CO2大量积累在血浆中,刺激呼吸中枢,进而使呼吸加快,但不是由外界环境变化引起的,故选C项。
答案 C9.高温环境中劳动,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的变化及应对措施分别是( )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解析高温环境大量出汗,失水多于失盐,渗透压升高,应及时补充淡盐水。
答案 A10.(2014·温州模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不会有明显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解析中暑是气温过高,人体内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升高,代谢紊乱,与体液调节有关。
答案 C11.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pH试纸检测。
然后,向甲、乙试管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盐酸或NaOH溶液。
摇匀后,再用pH试纸检测。
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蒸馏水充分混合,确保pH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pH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pH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稳定不变解析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因此pH保持相对稳定,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稳定不变。
答案 D12.(2013·南昌调研)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③、④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答案 B13.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
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解析由于肌红素、钾等物质的释放以及缺水等原因都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缺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伤者在移开重物被救出后,肌肉没有了外力,且死细胞将大量释放肌红素、钾等物质并迅速进入血液,严重破坏了内环境的稳态,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在移开重物前,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可防范此现象。
答案 D二、非选择题14.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①]_______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②]________。
(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③]________,排出[④]________。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的参与。
(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⑥]________。
(4)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⑤]________才能完成。
(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调节网络。
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桥梁。
细胞、内环境与外界物质交换还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的调节才能正常进行。
答案 (1)消化未被吸收的物质(2)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呼吸循环(3)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4)内环境 (5)神经—体液—免疫15.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代谢等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需要调节。
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
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结构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必须考虑盐水(NaCl溶液)的浓度。
请完善下列相关实验。
(1)探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略。
(3)方法步骤:①取7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1-7,分别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0.3%、0.5%、0.7%、0.9%、1.1%、1.3%、1.5%的_______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如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7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 min。
④分别取7支试管中混合液各一滴,置于7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做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
(4)预期结果及分析:①如果红细胞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则生理盐水的浓度应该大于0.9%。
②如果红细胞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则生理盐水的浓度应该等于0.9%。
③如果红细胞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________,则生理盐水的浓度应该小于0.9%。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人体内环境稳定的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实验对象是血液中的红细胞,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本实验中用生理盐水的浓度来探究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重要性。
人体细胞外液中无机盐离子的浓度与质量分数为0.9%的食盐水浓度相当,为等渗溶液。
低于该浓度组织细胞会因吸水而涨破,反之则会失水皱缩。
设计实验时应设置一系列浓度的NaCl溶液,放入红细胞后观察红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相互对照从而确定人体生理盐水的浓度。
答案 (1)确定人的生理盐水的浓度(3)①NaCl溶液④红细胞的形态变化(4)①吸水涨破②形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③失水皱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