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预测性思考

合集下载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三篇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三篇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三篇高考作文占据着高考的半壁江山,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高考,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三篇”,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三篇【一】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中国式家庭情感表达方式》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访者中,三成人表示“家人之间不好意思说爱”,近四成人表示“想表达,但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爱需要表达,即使是家人之间”。

14%的受访者从未主动拥抱过父母,8.2%的受访者从未主动和父母牵手。

而关于“爱的期待”的数据中,最被“期待”的是“专心的陪伴”,占37.7%;排在第二位的是“肯定的言语”,占28.3%;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爱的服务”和“爱的礼物”。

某报“家庭”专栏转载了上述内容,并开展专题讨论活动,向社会征稿。

请根据上述材料,以“给爱一个行动”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表达你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作文材料来源于一项调查,命题时做了适当的提炼和删减,以便学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

试题材料立足于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家庭,中国人具有浓厚的家庭观念。

命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考生在写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家庭情感生活的感悟或联想,促使写作入情人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对家庭情感生活的思辨和判断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丰富自己的品德内涵。

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含蓄,这使很多人在情感表达方面患上了“爱的尴尬症”,所谓爱在心中口难开。

其实,家庭中良好的情感互动和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副标题“给爱一个行动”一定程度上指引了写作方向,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立意空间。

参考立意角度:可以探讨家庭情感表达对形成健全人格的作用;可以思考家庭情感交流对提高沟通能力的意义;可以探讨家庭情感表达对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可以从家庭情感表达的方式入手,叙述或议论家庭情感表达带来的温暖、价值;等等。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八篇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八篇

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八篇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不撇捺无以致远百强名校高中生复习模拟语文试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能捺住就成名”,横批“撇捺人生”.“若”字如果不向左撇就是“苦”字,“各”字如果能把那一捺变成一点就是“名”字,一撇一捺即“人”字.这副对联所蕴涵的人生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根据你的思考或者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⑤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题解析】:这是一个二元关系命题.材料主要围绕“撇”和“捺”展开.写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深入思考,细化认识.首先,我们要明确“撇”和“捺”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住;既要学会放弃,又要懂得坚守,这样才能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撇”不“捺”,为人就没有原则,没有分寸;只“捺”不“撇”,视野则会狭窄.“撇”和“捺”互相弥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其次,我们还得对“撇”和“捺”的关系进行深入的思考:为什么“撇开了,就能捺得住”?“撇不开”,结果又如何?“捺不住”又如何?这样一一反问,结果不言自明.审读对联可知,撇开的是人生的诱惑,捺住的是寂寞、清苦、磨难等.写作范围可以谈古论今,材料既可以选择名人故事,也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文体选择上比较自由,素材掌握多的同学可以写议论文、议论性散文,叙述功底好的同学可以写记叙文.但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应该从“撇”和“捺”两个方面加以论述、记叙.【佳作赏析】“如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就成名.”一撇一捺,成就了大写的“人”.凡世间之事,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只要我们用坚守的心来对待万事,我们的人生终会走向成功.不撇捺无以致远.能撇能捺,如一阵风,静静地荡过湖面,却不愿掀起一丝波澜;如一缕烟,悠然地在屋顶上袅袅升起,不带走任何尘埃.用坚守的心来感知万物,我们终会有所获得.其实,人生就像是去参加一次宴会,没有必要一路喧嚣,惊得花草树木不安.带着一颗宁静的心,我们采一束金菊,携一缕清风,以一种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去赴这次宴会,又何尝不是乐事呢?走进历史的河流,我静静地感受着那些亘古的一撇一捺.他,采摘一束菊花,在那条小路上静静地走着.没有世俗的杂念,我看到了他眼中干净的风,看到了他脸上闲适的惬意.撇开功名利禄,在动荡之中仍然安分如此,陶潜,他把心化成了一潭水,超脱世俗之外,流进了宁静之中,他的人生成功了.撇开才能致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永远的碑塔,后人永远记住了他——隐逸者.“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带着一身正气而来,却只能在惶恐滩头独自惶恐,在零丁洋里苦叹零丁.当曾经的繁华不再,他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坚守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人们记住了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更多的是折服于他在荣华富贵面前的平常心态.不坚守无以致远,一身正气的他并没有随风而逝,反而在历史的天空中久久飘荡.他,走进了人们的心中.无论是旭日和风还是狂风暴雨,我们应该始终坚守着人生的“撇”“捺”.如陶潜,在坚守中飘出一抹淡菊的幽香;如文天祥,在坚守中释放出一身傲然正气.我们何不用坚守来书写出人生辉煌的篇章呢?坚守是一轮不落的太阳.不撇不捺无以坚守,更无以致远.倘若没有它,我们就不会越过重重困难,在迷途中觅得心灵的港湾、找到停靠的彼岸.把人生当做一艘船吧,用一颗坚守的心慢慢地积蓄力量,不管世事如何变化,终有一天,我们会以饱满的精力渡向成功的彼岸.人生中,不撇捺无以致远.2020年高考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让阳光淌在胸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精选】2020高考预测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精选】2020高考预测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 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2
与利用 X 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 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 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 而进行科学研究。
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2018 年 8 月 23 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
源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 中子源的国家。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 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 16 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 学研究。在 2017 年 8 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 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 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 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20 高考预测卷语文试题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中国当代文学已经 走过近 70 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 轻学科。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 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 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 这些“外源性”理论资源。20 世纪 80 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 年代服膺阿 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21 世纪则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 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 举例来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 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 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 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 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 学”的实证方法。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 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 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 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绎,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 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博大的情怀和高贵的 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关于清代“朴学”的方法论问题,有学者认为, 中国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史籍最为宏富的国度,在历史化问题上自有其广博而又独特 的资源、思路和方法。不过,必须看到,清代“乾嘉学派”那一套方法对当代文学史料的收 集整理是有用的,但它的琐杂考证和重学问而轻人文的理论对于建构当代文学史应有的广度、 厚度和深度,则是无效甚至是不利的。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王瑶说过,文学史学科“总要发展,要突破过去,要后来居 上。每个时代的文学史都应该达到自己时代的高度”。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文化自信心的恢 复,相信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也将脱羽成熟。(摘编自陈剑晖《当代文学学科建构与文学史写

2020全国高考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0全国高考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因为利益至上,让文学回到文学自身,在这个年代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形形色色的力量______,在文学的领地里横冲直撞。

但是,这种______的局面毕竟不能长此以往,否则会导致文学生态的严重______。

A.鸠占鹊巢鱼目混珠失衡B.占山为王鱼龙混杂失控C.占山为王鱼目混珠失控D.鸠占鹊巢鱼龙混杂失衡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的戏曲在世界戏剧中有自己独特的地位,有它自成一套的体系。

但是中国戏曲的体系究竟是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弄清了体系,才能发展戏曲。

①这样讨论问题时才有所依据②到现在还没有人说出个所以然来③你说你继承了传统,他说你脱离了传统④我希望有人能迅速写出几本谈中国戏曲体系的书⑤是一个有几段台词的什么别的东西⑥否则你说你写的是一个戏曲剧本,他说不是A.②③⑤④①⑥B.②④①⑥⑤③C.⑤②③④⑥①D.⑤④⑥③①②3.一位老年妇人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3分)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A.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B.①挽岳母②挽母③挽伯母C.①挽母②挽伯母③挽岳母D.①挽伯母②挽母③挽岳母4.对下面一段文字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学地理课本展示由外太空拍摄到的卫星图片:藏蓝的深渊里,地球孤独地转动,布满褐色的古怪斑纹。

这是人类偷偷登上神的瞭望台,模拟神的视角——我们谓之的广大世界,不过是神铺在桌面的一张地图。

因为距离的遥远,在神眼里,我们,不过是一些斑点。

2020高考语文预测(太和一中李岩)

2020高考语文预测(太和一中李岩)

2020高考语文试题预测太和一中李岩提供1、稳字当先、稳中有变将是主流。

特别是在疫情这个大背景下,尤其是今年还是全面实现小康之年,这次第将会是一个“稳”当头,“万变不离其宗”。

2、题目虽不会“面目全非”,会“似曾相识”。

但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要得其“意”而忘其“形”。

①比如一般论述性文本阅读的前3题,以往都是3个单选题。

但是也要防止命题人将5、6两题的简答,提一道题到第3小题的位置上。

②题型创新和调整肯定会继续的。

高考命题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比如文言文的阅读,多年一成不变的是单个连续性文本介绍一个人物。

也要防止选2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同一个人物,不同文本中或角度不同,或观点评价不同。

③语用题依然是一块肥沃的试验田,可谓“桃花源里可耕田”,变数无限。

复习时,要大胆地设想,小心地求证。

尽可能的多设想一些新题型,多涉猎一些新问题。

3、选材必然“高端”,也应固然,还要注重“教育化人”。

高考选拔的,绝不是选“解题机器”,是要选拔能“解决问题”的能手。

高考试卷不仅承担着“选拔功能”,更肩负着国家特别关注的“育人功能”。

尤其是去年以来香港的动乱,要我们更加关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以此,从大方向方面说,这套试卷要把两类人选出来:一是有品德,二是有能力的。

选的应该是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人,要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人。

以此,选材及作文一定会与时代主旋律合拍。

甚至德重于能。

疫情期间,防疫人员舍家为国为他人,可也受了许多委屈,需要我们理解安慰。

因此问慰信倡议书这种文体要关注。

2020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预测押题密卷参考答案

2020年全国I卷高考语文预测押题密卷参考答案

1.2. 3. 4. 5. 6. 7. 8. 9.出的“郡侯”、西幸的皇帝,其中又以“军家”的暴行为画面主体组合成一幅帝国动荡图。

②以小见大的手法。

通过诗人在一郡的所见折射出一切王朝行将灭亡前的共有特征,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③在韵律上,全诗押平声“先”韵,具有流畅中带苦涩、宏亮里含深沉的音乐效应,组合成一曲以哀伤为主旋律的王朝末世的挽歌。

④这首诗采用口语俗调唱咏时事的方式。

前六句刻意暴露,后两句抒发感慨,严厉抨击战乱中军人肆虐,并对唐王朝的昏愦无能尖利嘲诮。

语言清新通俗,爽健有力。

(答对1条给2分,答对2条即可,共4分)16.【答案】(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添字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

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承受,侧重于接受并承担;承担,侧重于承当,担当,担负,常用于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第一处语境说的是过年承受的是经济和精神的压力,所以用“承受”较为合适;真实写照,指其真实的描写刻画;真实反应,指有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相应的活动,引申为对一事情的发生所引起的真实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根据后文“过年的真实情况的刻画”应选“真实写照”;不容小觑,不能小看;不能轻视。

不可估量,不可以估计。

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此处指其作用不可轻视,所以此处应该是“不容小觑”;景仰,仰慕,佩服尊重;拥趸,指拥护者、支持者。

“拥趸”字面理解就是船只拥向泊位,引申的意义自然就是受欢迎。

最后一处语境是受到欢迎,所以用“拥趸”。

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语序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五)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五)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三卷)语文押题卷(五)(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搞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3)题。

①唐诗之所以能达到高峰,也有文人们的自觉努力,其中有些因素仍然值得当代文艺工作者思考。

②唐代经历了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在治乱两种不同的时世中,文学都取得了极高成就。

其中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人们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都能将个人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具有为时代而创作的强烈责任感。

例如初盛唐是社会走向兴盛的时期,文人们能站在观察宇宙历史变化规律的高度,对时代和人生进行自觉的思考,将欣逢盛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转化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健康乐观的情怀,创作出能充分体现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从而形成文学繁荣与社会繁荣相一致的盛况。

③齐梁陈隋时期诗风愈趋浮靡,唐朝为吸取前朝覆亡的教训,从开国之初就将政治革新和文风革新联系在一起。

从初唐到盛唐,诗歌经历过三次重要革新。

其主要方向是提倡诗歌文质兼备,核心内涵是发扬比兴寄托的风雅传统,肃清浮华绮丽的文风。

初唐四杰针对唐高宗龙朔年间“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诗风,明确提出要廓清诗赋的“积年绮碎”,强调刚健的气骨和宏博的气象。

陈子昂标举风雅兴寄和建安气骨,肯定革新诗歌的关键在于恢复建安文人追求人生远大理想的慷慨意气,批判齐梁诗的“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提倡“骨气端翔、音情顿挫”的诗风。

张说和张九龄更进一步提出作文要风骨和文采并重,典雅和滋味兼顾,鼓励多样化的内容和风格,并提出盛唐诗歌应当以“天然壮丽”为主的审美理想。

经过这三次革新,建安气骨在开元中为诗人们广泛接受。

政治气象的更新又促使诗人们把共同的时代感受反映到诗里,并意识到他们渴望及时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正是建安气骨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卷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卷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

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惊一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

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

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

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

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

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睛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

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

然而,新闻不是爽文。

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

的确,浮夸自大的文风套路,看似抄了“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

据统计,去年新媒体运营行业人数超过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

然而,面对如此大好的形势,自媒体要想创作自如,就更需恪守自律。

倘若毫无底线蹭热点,肆无忌惮造噱头,结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离法治轨道,消解媒体公信力。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及新高考预测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及新高考预测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评析及新高考预测随着7月8日最后一门英语科目的考试结束,2020年高考正式落下帷幕。

见证历史的一年,咱们的高考语文试卷(重庆考生考试全国Ⅱ卷)在今年有哪些特点,以此观测未来的高考语文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我们来一一解析。

1试卷整体情况评析全国高考语文一共有10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5套。

分别为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新高考Ⅰ卷(今年山东使用)、新高考Ⅱ卷(今年海南使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自主命制5套。

整体而言,今年的高考语文命题不忘铸魂育人的考试初心,具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厚植国家情怀、开拓国际视野、涵养美好品德、勇担时代使命等价值功能。

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关注思想导向、情感熏陶、人格养成。

试卷知识点、题型没有大的变化,选取的材料考生也比较熟悉。

总体难度较去年持平,便于学生发挥,但是也具有一定延续性,值得同学们注意。

2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解析(1)稳定性在特殊的背景下,今年的高考试题体现出了较强的稳定性:①、宏观上看:试卷结构、考点分布、试题类型都与2019年保持一致,试卷仍是由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古诗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板块组成。

②、微观上看:今年试卷的语言材料类阅读的难度、具体试题的难度等,较2019年有所降低。

如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2个简答题,考点分别是人物形象鉴赏和内容概括。

前者要求分析人物心情,并指定了相关段落,大大降低了难度。

后者点名“匠人精神”,要求概括具体体现的地方,都较为容易作答。

再如作文设计了人物情节,题干中明确给出了“携手统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的主题,延续了近年来讲题审题难度,让学生尽情展露写作才能的命题特点。

(2)正面价值导向全国Ⅱ卷凸显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涵养美好品德、勇担时代使命等价值导向。

如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阅读彰显“工匠精神”,实用类文本阅读中4则材料聚焦“精准扶贫”,文言文阅读中人物传记表现了主人公刚正不阿的品格,作文题目中,呼应了社会关切的疫情话题等等,无不体现了鲜明的正面价值观引导。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解析及范文5篇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解析及范文5篇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及范文精选10 篇(一)2020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目:克服恐惧,勇敢选择【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将一头活蹦乱跳的驴放置在两堆等质等量的干草中间,经过一段时间后,它就会饿成一头死驴,只是因为它不能决定该吃其中的哪一堆。

这是的以14 世纪法国哲学家布里丹名字命名的悖论——布里丹之驴。

漫长的七个世纪过去后,发生在这头驴子身上看似可笑的情景,正源源不断地重现在人类社会中。

这次,它有了一个更加高大上的名字——选择恐惧症。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要做出许多选择,也常常会不可避免地陷入选择恐惧。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你认为人们该怎样克服选择恐惧呢?请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文题解析】材料后有着明确的指向要求“该怎样克服选择恐惧” ,写作时应针对造成“选择恐惧”的原因,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如:克服选择恐惧,应不逃避,有勇气直面选择,并有勇气承担选择的后果;克服选择恐惧,应认清自我,找准定位,清楚自己的优势、长处,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应增加各种储备,不断提升自我,要有能力克服选择恐惧,正确迅速地做出选择;等等。

【佳作赏析】克服恐惧,勇敢抉择的“布里丹之驴”悖论——即将活驴置于两堆等量干草之间,但驴却因“选择困难”而饿死。

这听起来很荒唐:有两堆干草在面前,驴怎么会被饿死?但我们不要急着嘲笑这只“蠢驴”,因为发生在它身上的场景也时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亦饱受“选择恐惧”的苦恼。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有选择恐惧呢?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人在“漫漫求索”之路中,不论是否愿意,我们都要面临许多抉择,正如弗罗斯特所说:“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站在岔路口,抉择不可避免。

二是我们对自己的目标不清晰,正因我们不能清楚地认知自我真正想要的,我们在选择时才会如此纠结。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

2020年高考语文预测

2020年高考语文最后冲刺重点亦难点——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关于散文阅读2020年高考全国I卷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散文阅读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散文阅读与小说阅读相比,虽然二者共性是主要的,但是前者也有其鲜明个性。

散文阅读要注意:1、准确把握散文的主旨(1)把散文标题与文章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

(2)不仅要抓住“散”(文章所写的不同内容),更要抓住“不散”(线索、主旨)。

(3)注意行文过程中作者所坦露出来的思想情感、观点态度,阅读时养成圈画的习惯,并把这些议论抒情语句联系起来,分析作者爱憎倾向。

2、明确散文设题的重心(1)鉴赏语言风格(从词语,句式,修辞手法三个角度)如,“成都七中2020届7月热身卷”——请以第四段为例概括并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6分)答:①善用动词,表情达意准确、生动。

如:“吞噬”“堵塞”“抢”“砍”“铲”“拔”等动词的连用,表达出我曾经对草木的厌倦。

②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拟人化语言),语句形象生动。

如:“潜入稻田和菜地,挖空心思抢庄稼的风头”形象地描绘出草木随地势疯狂生长的状态。

③长短句结合,句式灵活。

如:“我拿着刀去砍它们……省略大把的汗水”句式的变化凸显作者的情感态度,使其表情达意更为鲜明。

(2)揣摩重要、关键语句的言外之意,或标题的意蕴如,“成都七中2020届7月热身卷”——文章的标题叫做“草木深”,请探究其中“深”的意蕴。

(6分)答:①草木深延于村庄的各个角落。

草木生长繁茂,四处蔓延,掩映着村庄,忠诚地守护着“村庄的秘密”,带给村庄一种深沉的安详之感。

②草木已深融于我们的生活。

草木给予人们恩赐,可以医用、食用;带给人们快乐、温暖、美的感受,给人以心灵的皈依,这是草木给予我们深厚的馈赠。

③草木已深植于作者的心灵。

作者对祖辈的怀念都与草木有着深切的关联,既借草木寄予对祖辈的思念,又表达了对草木的深厚情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梳理散文阅读或小说阅读,诗歌阅读;共3个问答题,18分;涉及文学形象、考前技巧、主题思想和语言等四个方面的考查。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高考作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每年高考之前会有一些专家对高考作文题目进行预测,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一阅读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作家博尔赫斯在图书馆工作,当他已经名声在外的时候,依然如故,安然的做着管理员。

一天,同事在百科全书里读到“博尔赫斯”条目时,非常惊奇,捧着书兴冲冲地对他说:“百科全书里有个人,不仅跟你同名同姓,而且出生年月也完全一致。

”“是吗?”他轻声应了句,仍忙着整理书籍。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0分) 保持低姿淡定人生当博尔赫斯出现在百科全书中,被同事发现后却依旧没有骄躁时,他的一颗淡定之心早已得到世人的赞赏。

对已取得的成就的淡定,就是做人的低姿态,就是做人低调,做事高调。

这种谦逊的行为,会使自己走向康庄大道,否则就会让自己跌入万丈深渊。

淡定与否,他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关键。

笃信淡定,夯实大厦根基。

一颗淡定之心,映衬出你的心态,也会勾画出了你人生轨迹。

狗尾巴草没有大树的钻天入云之心,凭着一颗淡定之心,随风飘摆,好不逍遥,却从未被拦腰折断。

企鹅在受到海豹的追袭时,并没有直接向海面上冲,而是先下潜,尽力的低姿态,然后利用海水的浮力,努力向上冲击,使自己得以飞上几米高的冰岸,逃脱了追捕,保住性命。

倘若企鹅没有淡定之心,直接向海面上冲,不仅不会飞出海面,还会成为海豹的食物。

诸葛亮精彩地演绎了《三十六计》中的空城计,以自己淡定之心,摆下空城之计,吓退了司马大军;司徒王允利用吕奉先与董卓的不淡定之心,使用美人计使其双方自相残杀,消除了汉家的隐患。

所以,保持淡定的心态,是打好人生大厦坚固的基石。

保持淡定,搭建成功阶梯。

生活中,总是有人在卖弄或炫耀自己,结果到头来为此吃尽苦头。

2020年高考预测题答案

2020年高考预测题答案

2020年高考预测题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3分)C(A项原文说“其他文化如果不进化为欧洲文化,就不能走出野蛮、步入文明”,可见“进化为欧洲文化”是“步入文明”的必要条件,而选项中使用“只要……就”一组关联词,是充分条件的关系,忽略了其它因素的干扰。

B项张冠李戴,“人的自我实现促进了文化的产生,就是文化最终的归宿”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

D项曲解丈意,“而不是对文化进行优劣高低的区分”错误,原文说“文化价值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区分优劣”。

)2.(3分)B(“还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文章第三段的重点是指出文化相对主义忽略了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和文化的创造性和超越性。

)3.(3分)C(“所以能对人们当下的行为方式起到决定作用”错误,原文说“文化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当下的行为方式”,选项删除了“在一定程度上”这个限制语,使得结论绝对化。

)(二)(12分)4.(3分)B(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一段,原文说“截至实验结束前”,可见实验还未结束,该项表述曲解文意。

)5.(3分)C(对应信息在材料三第二段,“以科研为目的”不符合文意,该项表述以偏概全。

)6.(6分)①获得月背地形、土壤的一手数据;②开启了中国生物科普试验新项目;③凸显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

(每点2分,共6分)(三)(15分)7.(3分)B(“对副司令的抱怨”错。

)8.(6分)①在宿舍看着官兵陆续离开,面对侦察大队被撤销,何志军心情悲凉,冷静下来后,军人的信念,让他的心情变得激动;②在操场出操训练,一方面为自己的坚守和战友的优秀感到骄傲,一方面又为侦察大队的解散心有不甘,心情复杂;③答应副司令回军区情报部,体现了军人的服从,也流露了无奈的情绪。

(每点2分,共6分。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9.(6分)①体现了陈勇极高的军事素养,反映狼牙侦查大队官兵卓越优秀,打、踢、摔、踹等格斗动作娴熟流畅,防化团官兵钦佩赞叹;②表现了狼牙大队官兵坚守信念、不改初心的精神,即使是一个人的杀声也震天,即使只剩一个人,队伍仍存在;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后文副司令的出场自然合理;④展现了军人的日常训练生活,突出了军旅小说的特征。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及解读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预测题及解读

2020高考语文作文模拟试题及解读【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曾对两组志愿者作过这样的实验。

他对第一组人说:“你现在身体非常虚弱,你已经变成婴儿了,你全身都很瘦小,你的手指像小鸟爪子那么瘦┉”慢慢地这些人真的相信了。

这时给他们一个握力器,受测者的平均握力是29磅。

然后,他又对第二组的人说:“我现在在你口中滴的是营养液,是泰森服用的那种,所以你会像泰森一样强壮,越来越强壮。

”此时他又让这些人去握握力器,结果平均握力是142磅。

而事实上,这两组人的正常平均握力都是101磅。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题目。

【审题指导】这则材料这个实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心理暗示的强大力量:在这个世界上,人所处的环境,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都是生存的环境,而是一种精神的环境;只要你不在精神上垮下来,外界的一切就不能把你击倒。

而这种环境有时是别人给创造的,大多数是自己创造的。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我们总是给自己负性催眠,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减弱到平均的1/3,甚至更小。

但是,如果我们给自己的催眠是正性的,积极的,那么我们的力量就会增强,有时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

那些生活从容,事业成功的人,他们总能在沮丧的时候让自己忘却烦恼,重新振作。

因为他们都是优秀的“催眠师”,他们善于利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勇气和斗志。

很多时候,骄傲的人总比自卑的人厉害,虽然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很趋中的人,但假如你现在还不是,那么宁肯自负也不能自卑。

你可以先走到妄自尊大的路上,可能会不断地碰壁,让你尝试失败的滋味,但是,只要你往前一直走下去,就会慢慢地靠近成功。

所以,不要总是觉得自己长的很丑,智商太低,生活会一直穷困下去,因为如果你这样感觉,那么这些就会成为事实,跟你如影随形。

相反,你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于是乎,你就会发现它真的如你期待的那样了。

我们可以用因果法来审题——这两组人的正常平均握力都是101磅,为什么实验结果不同呢?原因两个:一是外界的暗示作用,二是个体的潜能是否能被挖掘出来。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预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是我仅有的一天,是现实的永恒。

我像被________死刑的囚犯,用喜悦的泪水拥抱新生的太阳。

我举起双手,感谢这________的一天。

我是个幸运的人,许多强者都先我而去,为什么我能得到这额外的一天?是不是他们已大功告成,而我尚在旅途跋涉?如果是这样,这是不是成就我的一次机会,让我功德圆满?造物主的安排是否________?A.赦免无与伦比别具匠心B.饶恕无与伦比别有用心C.赦免无可厚非别具匠心D.饶恕无可厚非别有用心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近年来,高校招生多以“男神”“女神”为宣传点,有人尽管质疑这种方式,但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种宣传方式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具有更好的宣传效果,值得肯定。

C.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D.台湾地区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结果11月29日揭晓,国台办发言人表示,希望两岸同胞珍惜两岸关系来之不易的成果,共同维护并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3.下列填入《宿新市徐公店》一诗画横线处的诗句,恰当的一项是()春光都在柳梢头,______________。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A.杨柳青青乳燕飞B.拣折长条插酒楼C.小雨杨花客渡河D.树头新绿未成阴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摆脱野蛮进入文明阶段后,中华先民就一直是生机勃勃、活跃发展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并且具体表现为文化区域的造就、经济重心的形成、政治中心的变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预测性思考2020年高考越来越近,笔者阅读了有关书籍资料,研究了新高考各地模拟题型,深有体会。

总体来讲张开的《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高考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明确地提供了命题方向:试题命制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和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高考语文以选才育人的核心价值为引领,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以阅读与表达作为关键能力,以语言、文学、文化等必备知识为学科基础,重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灵活、有效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据此,我们根据山东、海南等高考改革试点地区的模拟试题可以大致做出预测。

下面分题型进行梳理预测: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山东、海南、全国卷均为论述类文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艺理论等,山东海南在此基础上采用非连续性论述类文本,既有带有新闻性质的具体现象问题分析,又有抽象理论的评论;前者侧重于问题提出,后面侧重于原因和解决办法。

文本形式多样既可能有新闻评论,又可能有人物访谈,更会有学术研究理论。

内容上不会回避热点问题,但会涉及一些重要概念。

从文本理解上,必备知识层面上既要储备议论文知识,又要储备必要的媒体素养知识。

这一点老师们考前务必跟学生梳理清晰。

关键能力上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等筛选提取能力,不同文本信息来源立场观点及社会价值和显示意义;同时会挖掘多则材料间的整合能力,一般来讲每则文本一条信息以上。

具体题型呈现:首先是对文本内容整体理解和分析题型,此题考查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叮嘱学生阅读时一定要细心,整体把握文本内容,概括观点等。

引导学生既要注意细节限制性词语,又要注意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其次是考查文本论据与论点关系题型,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论证分析,调动议论文有关知识点分析选项的大意,在概括文本观点的基础上加以判断。

再次是考查多则材料间的联系结论题型。

仍然要求学生在概括出每则观点基础上,构建两者的关系,即考查学生阅读整合能力。

这一点需要构建阅读的整体观,不能割裂联系。

本质仍来自文本作者的观点或倾向性,或命题人的意图(命题人选择、编制材料都有一定倾向性,三则虽非连续,但实则可理解成连缀成篇更容易一些)。

第四考查论证特点题型。

这里简单一点即考查整体多个角度,详细一点可变换说法如行文逻辑(结构)、文本表述重点等等。

但教会学生把议论文论证特点弄扎实足以以不变应万变了。

第五新高考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措施办法型考题(这种考法过于程式化、简单化,只要提取文本信息了,自然就出来答案了),变成探究合理性(全国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

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

)、意图,甚至媒介素养等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本文观点进行有理有据地评判,并形成自己心观点,无论同意与否,大前提都是依据文本,不可偏颇,理由更理性、客观公正。

以上是山东海南卷特点,全国卷后两题应该在实用类文本中出现。

(二)现代文阅读II全国卷考查实用类非连续文本,此题个人认为比较简单,大致办法跟上述论述类基本类似,无非注意可能会涉及图表问题,总体比较直观,易于学生把握。

山东海南卷出现的新题型是现代诗歌的考查。

如果说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属于信息性阅读,那么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就是文学性阅读了。

个人认为现代文阅读Ⅰ和II应命名为信息性阅读和文学性阅读,这样既体现了语文广阔的视界,又体现了分门别类的阅读能力。

张开主任说道文学性阅读是以审美的态度和方式阅读文本,涵养性情,滋润心灵,从而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丰富关于文学和世界的想象与认知。

对文学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能在积极主动的阅读中,感受、想象、体验作品呈现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在领悟作品表达的感情、思想和观念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

鉴于此个人认为今年高考戏剧和现代诗歌更能体现审美情趣和品位,这样也可以解决了备考套路问题。

所以今年命题应重点考虑这两者。

当然不是说小说和散文没有审美情趣和品位,毕竟考了这么多年。

今年换种口味实属应该,同时也引领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能只考虑小说散文,这样扩大范围,更能挖掘各种体裁的育人功能。

其中去年山东省模拟题《刈禾女之歌》体现了劳动的价值,也体现了新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在考查情境中得到品格之美的浸润和熏陶,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品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和精神文明水平;要彰显语文科独特的美育特质”。

从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来看,诗歌当之无愧,尤其现代诗歌,所以此题备考应放在首位。

题型考查无非是对诗歌文本内容、艺术特色、炼字炼句、艺术手法的理解上。

此题可与古诗联系起来。

相比古诗来讲还算直白简单,但现代诗歌大多采用意象抒情说理,语言优美,学生往往望而生畏,所以要让学生心理上不要胆怯,甚至相对于小说散文来讲篇幅短小,更有时间去体悟。

具体备考措施,本号早前发布过现代诗歌专题训练:新高考现代诗歌专题复习之诗歌形象简答题型训练新高考现代诗歌专题复习之诗歌情感态度简答题型训练新高考现代诗歌专题复习之诗歌语言简答题型训练戏剧阅读跟小说大致一样,甚至把它当成小说来读就可以了,但比小说简单直白,无非要让学生储备必备的戏剧知识,答题用专业术语。

戏剧知识复习如果备考小说要特别注意一些革命文化、新时代变迁、民族心理的中外作品等。

小说和散文必备知识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也是我们日常备考的重点了,这里不再赘述。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传统考法基本是人物传记类,套路基本上xxx从祖辈上,从小……然后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再后来做了什么官,再写在官任上做出什么成就,皇帝对他……卒于哪年,百姓对他怎样……这种套路程式化的东西也应该去改变了。

所以近几年有人提出可能会考散文,但这无形中又加大了难度,本来就生涩难懂的古文,更不利于学生作答了,更何况没有这些正面的爱国的古代人物引领,就失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了。

但文言文在形式上仍有创新之处,即文言文也可采用两则文本,一则故事叙述类文章,一则是史传评论类文章。

这样两者相得益彰。

这样即可预防学生不去读文就盲目做题,又更好地考查阅读分析能力,把握文本思想蕴涵,为后面文言文主观题考查提供了文本依据。

张开在文中提及:对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的要求有: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

那么鉴于此,传统的短句、古文化常识、文言文翻译题型应该还是作为备考的重点来对待,但近几年有人认为学生翻译能力下降,对文言文惧怕,实词应单独来考,个人认为应该不会单独考查,因为后面的翻译包含了必备的文言基础知识。

对文本内容理解分析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归纳概括,这个题型其实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常见的错误类型如张冠李戴、于文无依据等等不大常见了,而重在对文中某个词语的考查上,如一词多义、代词等加大了词语在语境中的理解,从这个角度上,实词应该也不再单独出现。

当然回归实词词义的直接考查,断句与常识题可能轮考也数正常。

题型上应该保持往年的形式,但从山东、海南卷、北京卷、江苏卷、上海卷等来看另新增加了文言文主观题,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利于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从具体小方面讲避免了学生不去读题就可以做文言文的嫌疑。

如山东模拟卷14.韩信死后,萧何得到皇帝封赏,众人祝贺,为什么召平却为萧何担忧?请简要说明。

(3分)归纳起来此题考点主要集中在: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概括;对文章行文脉络的清晰梳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评价;对文章事理情景的关系分析;对人物精神品质的归纳概括。

题型主要是原因归纳型、概括梳理型、论证特点型(山东卷应该不会考这个题型,与论述类重复)、比较探究型、赏析语言型。

关于此类主观题题型,本号前期发布过,详见:基于核心素养的文言文主观表述新题型备考策略(二)古代诗歌阅读此题题型应该变化不大,但细节上应该属于小的变化。

如诗歌题材应该侧重于保持感受、传承传统文人优秀品质,充分发挥古代文人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涵养,所以爱国思想、家国情怀、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气节等成为主流。

题材内容、题型考查全国卷与各试点地区应该是一致的。

一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既包含了对诗歌文本的鉴赏又包含了诗歌语言特色的赏析。

而是诗歌主观题主要侧重整首诗或某联,既可能是内容情感的考查有可能是手法的考查,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问是什么,还是如何、怎样,还是整合前任评语,进行赏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此题主要选取必背篇目中的诗歌文章,彰显中国特色,也会充分考虑美育功能。

既考查必备的文化知识识记能力,也同时跟诗歌一样考查学生的情境思维的理解能力。

题型一般考3个小题,前两个小题较为简单,具体考法:xxx篇中哪两句写出了xxx,如:李密《陈情表》中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第3小题较前两个小题稍有深度,须提醒考生慎思慎写,即前后句之间不再是单一的直接体现,而是前后句间包含一定的逻辑思维:因果、转折、条件等等,,如:欧阳修《伶官传序》通过李存勖的兴亡总结出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得益”。

三、语言文字运用此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策略与技能。

“语言策略与技能是指基于具体的语言情境,根据不同的对象和目的,进行准确、连贯、得体表达的能力。

”张开特别提到了常用规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语法规范和标点符号用法、语篇衔接;用的语用规则、修辞手段;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

首先前3各小题,近年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山东海南试点地区,都把试题置于情境文段中来命制,或选取一些名篇或彰显地域特色的(这种地域应是广义上熟知的,人尽皆知的,否则就不公平了)。

这3个小题可考查的题型太多:字义(成语或词语)、标点符号、语句衔接补写、修辞、语句表达效果(本号专门发布过新高考语言运用题句子表达效果题型指导),这几个点轮流出现属于正常。

所以备考应进行专项训练。

后面的小题应该考查语言交际情境下的遣词造句表达能力,肯定置于一定的情境下完成任务,可能会出现实用文体类(通知、倡议书、请假条、启事等,不过这种过于简单)或新时代科技文化等文段类,后面的科技文化类应作为首要备考内容。

如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4分)①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担负起科普的责任。

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