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导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导学案(附答案)

《邓稼先》导学案(两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并理解词语,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2、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体会语言及句式特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探究作者写人物传记的独特方法。

3、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及精选横断面以更典型更集中地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彷徨.páng huáng 鲜.为人知xiǎn 锋芒毕露.lù选聘.pìn元勋.xūn 鞠躬尽瘁.cuì...妇孺.皆知rú殷.红yān 宰.割zǎi 筹.划choǔ2、解释词语可歌可泣:鲜为人知:当之无愧: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喻户晓:截然不同:层出不穷:3、相关链接(1)、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1945年抗战胜利时,从西南联大毕业,1947年通过赴美研究生考试,进入美国印第安纳洲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成绩突出,不足两年边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校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荣获若贝尔物理学奖。

与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

在清华园是邻居。

两人的父亲是深交的老友。

少年的杨振宁和邓稼先一起打弹珠、爬树。

后来又同在北平崇德中学读书,在西南联大又是校友。

(3)、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说和做》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扫清字词障碍3.梳理文章思路【学习准备】准备课文,准备笔,一边读课文,一边听讲,一边在课文旁边做笔记。

【学习方式和环节】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练习。

学习环节主要有:作者简介➜扫除字词障碍➜梳理文章思路➜概括人物品质➜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典籍.( ) 赫.然( ) 仰之弥.高( ) 锲.而不舍( )慷慨.( ) 淋漓.( ) 目不窥.园( ) 兀兀.穷年( )无暇.( ) 迭.起( ) 沥.尽心血( ) 迥.乎不同( )2.注意下面多音字读音。

校订()弹壳()宝藏()行列()校壳藏行校规()地壳()躲藏()行动()3.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锲而不舍: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心不在焉:群蚁排衙: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潜心贯注:气冲斗牛:【参考答案】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典籍.(jí) 赫.然(hè) 仰之弥.高(mí) 锲.而不舍(qiè)慷慨.(kǎi) 淋漓.(lí) 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无暇.(xiá) 迭.起(dié) 沥.尽心血(lì) 迥.乎不同(jiǒng)2.注意下面多音字读音。

校订(jiào)弹壳(ké)宝藏(zànɡ)行列(hánɡ)校壳藏行校规(xiào)地壳(qiào)躲藏(cánɡ)行动(xínɡ)3.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作,兴起。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刻。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埋头读书。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兀兀,用心劳苦的样子。

沥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 邓稼先预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 邓稼先预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

1.邓稼先一、学习目标1.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4.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三、预习案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彷徨..()()鲜.为人知()锋芒毕露.()选聘.()元勋.()鞠躬尽瘁.()妇孺.皆知()殷.红()宰.割()筹.划()3.解释下面的词语。

仰慕:。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探究案一、自主探究1、读完课文你对邓稼先怀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答:2、请根据小标题给六部分概括大意。

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答:3、在文章中作者对邓稼先有极高的评价,请速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根据你们找出的对邓稼先评价的句子,概括一下在你眼中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答:4、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历史?答:二、合作探究1、写邓稼先,为何要从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战争写起?答: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请概述两人最本质的区别。

答:3、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答:4、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这两句话各指什么。

答:五、拓展延伸请你结合邓稼先的事迹与品格,为他拟写一段颁奖词。

六、训练案一、基础训练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元勋(xūn)邓稼先(jià)妇孺皆知(rú)B.殷红(yān )开拓(tuò)鲜为人知(xǎn)C.燕然(yàn )癌症(ái )鞠躬尽瘁(cuì)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风悲日曛(xūn)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悲惨孕育锋芒毕露 B.宰割选聘家愉户晓C.奠基颤抖妇孺皆知 D.仰慕勒功死而后己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任人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班级:任课教师:目录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2)第一单元瞻仰名家风采 (5)1.邓稼先 (5)2.说和做 (11)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7)4.孙权劝学 (21)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27)第二单元感受爱国情怀 (31)5.黄河颂 (31)6.最后一课 (36)7.土地的誓言 (43)8.木兰诗 (49)写作:学习抒情 (55)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 (59)第三单元品味人间真情 (62)9.阿长与《山海经》 (62)10.老王 (67)11.台阶 (72)12.卖油翁 (77)写作:抓住细节 (80)第四单元追求道德高度 (83)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83)14.驿路梨花 (87)15.最苦与最乐 (90)16.短文两篇 (95)写作:怎样选材 (102)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105)第五单元感悟人生哲理 (108)17.紫藤萝瀑布 (108)18.一棵小桃树 (112)19.外国诗二首 (116)20.古代诗歌五首 (122)写作:文从字顺 (128)第六单元探索自然科学 (131)21.伟大的悲剧 (131)22.太空一日 (136)23.带上她的眼睛 (140)24.河中石兽 (143)写作:语言简明 (148)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152)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分析七年级下册分六个单元,依次安排了杰出人物、家国情怀、平凡人物、中华美德、写景状物、探险与科幻六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单元安排的是以杰出人物为主题的课文。

这些课文,有鞠躬尽瘁的科学家《邓稼先》,有博学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为人类奉献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鲁迅先生,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孙权劝学》。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气质、品格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第二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选编了四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设计及导学案

【优质课教案】最新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设计及导学案

【优质课教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秀教学设计及导学案教材分析《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是人物传记单元,人物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

初一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应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课作为本单元第二课,在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精神,争做优秀人才”,以此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展示了闻一多先生对于文学事业和革命事业的两种独特态度:作为学者,他是“出世”的,作为革命家,他是“入世”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实有一个精神核心--爱国情和使命感。

潜心学术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革命斗争是为了踏出一条救国救民的血路。

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表现欲强,对未知领域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本节课前,他们通过学习《邓稼先》已初步认识到:学习名人应通过了解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学习他们的精神。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此资源,针对他们对闻一多先生还缺乏完整系统的认识,先通过“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在此基础上,根据他们表现欲强、思维活跃的特点,通过设计“纪念闻一多”这一学生活动方式,给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提供一个舞台。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积累消化落实字词,尤其是四字成语;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了解课文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播放闻一多做的容韵琳《七子之歌.澳门》。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复习导学案一、第一单元测评1、根据汉语拼音写词语(12分)shǔ()名、选pìn()、元xūn()、diàn()基zhì()友、chóu()划、páng()徨、yān()红典jí()、lì()尽、独cái()、dié()起2、根据解释写词语(20分)(1)()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2)()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3)()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4)()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5)()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6)()很少人知道。

(7)()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8)()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9)()形容差别很大。

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10)()每家每户都知道。

(11)()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12)()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13)()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14)()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15)()昂起头,挺起胸。

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16)()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17)()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18)()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19)()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20)()不认为是对的。

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3、阅读理解(18分)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导学案

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单元主题:杰出人物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以名人为主题,四篇文章各有侧重地写名人的精神、品格,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我们要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学习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磨练一种坚强的性格,唤醒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学习目标:1.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人物的非凡气质,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2.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3.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4.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学习精读的方法,把握关键,抓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资料助学⑴《邓稼先》知识链接:邓稼先(板书),(1924-1986),安徽怀宁人,著名物理学家、科学家(板书),抗日战争期间,邓稼先考入西南联大,目睹祖国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凌辱,他下定决心,要为祖国的强大学好科学。

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解放前一年)赴美国留学。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普渡大学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人称“娃娃博士”(板书并解释博士是学位中最高的一级)时,听到新中国诞生的消息,他毅然回国。

回国后,接受了研制“原子弹”和“氢弹”的任务。

原子弹(板书)是一种核武器,是一种杀伤力很强的炸弹。

这种炸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1945)美国曾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过,对促使日本投降起了重要作用。

氢弹(板书)也是一种核武器,威力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

我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成功,离不开邓稼先的心血,如果把原子弹比作一条龙,那么,原子弹的理论设计就是"龙头"。

邓稼先,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教案

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教案
1.阅读理解与文学鉴赏:通过分析《邓稼先》一文的语境、结构及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2.语言建构与应用: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到日常交流与写作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思考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品格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文本解读和修辞手法,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邓稼先精神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模拟邓稼先在科研过程中的决策和挑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邓稼先》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敬佩的英雄人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邓稼先这位科学家背后的故事和精神。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本文讲述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突显其爱国精神与科研贡献。这是我们对我国现代科学史的重要了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关于邓稼先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的具体事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邓稼先如何克服困难,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学习生字词:诸如“卓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3.分析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了解其在“两弹一星”事业中的贡献。
4.探讨作者如何通过对邓稼先的描写,展现其崇高的品格和伟大的爱国精神。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复习导学案(七下)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主备人:审核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请同学们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单元要点梳理。

)【单元目标】(1分钟)1.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杰出人物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唤起理想与抱负。

2.学习精读的方法,注意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3.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

【思维导图】【知识链接】(5分钟)《邓稼先》1.【作者简介】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

著名美籍华裔理论物理学家。

由于和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外他还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2.【文体知识】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等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人物传记是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时代背景】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同学,他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并没能在报刊上重点宣传、表彰他。

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他。

后来,杨振宁又向中央领导同志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把对中国、对国际有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出来。

杨振宁非常敬重邓稼先,他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领导人的绝对信任,也能得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

”他又说:“我收集了许多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一颗科学巨星陨落了。

后杨振宁写了这篇文章。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1.【作者简介】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29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诗人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3.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作文题。要求认真思考,准确答题,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作业反馈:
1. 及时批改学生的短文,对学生的观点和表达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于学生提到的环保行动,给予鼓励和支持,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2. 对学生设计的手抄报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环保知识与艺术设计相结合,提高环保宣传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本单元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单元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积极性。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们将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文章中的情节,增强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理解。进行实验活动,如对比不同作家的写作风格,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设计游戏,如文学知识问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他们的知识。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
错题订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2.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现文中的3童真童趣,理解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

的方法,以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特征。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1 .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2 【知识链接】.题目解读:1,这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原名《旧事重提》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多岁了,题目的意思40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已经百草园,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从……到……”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绍兴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鲁迅读书的地方。

.走进作者:2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1881-1936,杂,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事新编》、《彷徨》、家。

有小说集《呐喊》文集《坟》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

.文体资料:3鲁迅读书的“三味书屋”两旁屋柱上有一副楹联:”由“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类:是儒家经典的代称。

“诗书”中来的。

“诗书”是从“味”此可知,《春秋》《乐》《易》《礼》《书》,所谓“六经”指《诗》第一类为“经”,即;第二类为“史” ,指诸子百家的著作。

《战国策》等;第三类为“子”《国语》《左传》《史记》【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菜畦()桑葚()油蛉()蟋蟀()斑蝥()缠络()臃肿()珊瑚()攒成()收敛()脑髓()鉴赏()觅食()罕至()竹筛()秕谷()渊博()鼎沸()倜傥()书塾()宿儒()蝉蜕()拗()窦()锡箔()和蔼()厥()淋漓()叵()确凿().解释词语:2 确凿:轻捷:人迹罕至:觅食:渊博:宿儒:鼎沸:高枕而卧: 1二、合作探究:,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 .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2“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67页)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导学案全集(67页)

七下语文目录第一单元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2。

爸爸的花儿落了学案3。

丑小鸭学案4。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案未选择的路学案5。

伤仲永学案第二单元6.黄河颂学案7。

最后一课学案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学案9。

土地的誓言学案10。

木兰诗学案第三单元11.邓稼先学案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案13。

音乐巨人贝多芬学案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案15。

孙权劝学学案第四单元16.社戏学案17。

安塞腰鼓学案18。

竹影学案19。

观舞记——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学案20。

口技学案第五单元21.伟大的悲剧学案22。

在沙漠中心学案23。

登上地球之巅学案24。

真正的英雄学案25。

短文两篇学案第六单元26.珍珠鸟学案27。

斑羚飞渡学案28。

华南虎学案29。

马学案30。

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熟记鲁迅的有关知识。

2.理解并运用描写景物的手法。

3.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4.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2.难点:主题的理解及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学习时间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阅读字词过关,第二、三课时阅读探究勤学过程:1、字词过关:(《查看三点一测》)2、说说鲁迅,谈谈背景。

3、鲁迅名言:4、第二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5、泥墙根一带的趣事有:(每件事的概括限七字以内)6、这段话的描写角度多变,其中对“泥墙根一带“的描写角度依次是:听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到觉。

7、写景必须抓住特征,这段文字写静物时主要抓住它们的来写,写动物时主要抓住来写。

8、“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9、“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理?10、阅读第七段,思考下列问题:第一、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第二、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导学案第一单元1邓稼先【学习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说说课文六个部分的内容。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3.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4.积累“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学习重点】1、2【学习方法】默读法、讨论交流法、圈点勾划法【学习时间】2课时【学习过程】课前导学1.通过上网及其他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2.读课文,完成《测评》“知识梳理”题。

课堂互动一、检测预习,了解内容3.(1)小组内矫正《测评》“知识梳理”题。

(2)全班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3)互相交流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

4.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将课文中表现邓稼先伟大精神的内容用笔进行勾划,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边读边勾划,用简练的语言进行归纳)(1)(2)(3)(4)(5)(6)二、再读课文,探究问题5.文中表现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深情,对有着50年友谊的老朋友的深情,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6.说说课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8.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9.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研制“两弹”的过程和巨大贡献上,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地介绍?10.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11.第四部分最后说:“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2.揣摩语言,体会下面语言的深刻含义。

①“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试阐释这两句话。

②“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新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新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导学案

1 邓稼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查阅工具书,会写读“元勋、夐不见人”等词语,能说出“鲜为人知、鞠躬尽瘁”等词义。

2.阅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准确概括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合作、探究课文关键句,准确提炼人物的精神品格。

学习重点:探究关键句,提炼人物的精神品格。

学习难点:探究关键句,提炼人物的精神品格。

一、自主学习1.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等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2.文体知识。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作品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的表达和反映。

人物传记是后人或人物资料的有效记录形式,对历史和时代的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主志中的重要内容。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真实性和文学性。

二、合作探究1.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说说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2.默读课文,找出关键句,说说你从邓稼先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品质?三、达标测评1.给加点字注音。

(A)可歌可泣.___ 鲜.为人知___ 鞠躬尽瘁.___ 锋芒.毕露___热泪满眶.___ 马革裹.尸___ 层出不穷.___ 风悲日曛.___ 2.据拼音写汉字。

(B)至死不xiè___ 妇rú___皆知平沙无yín___ péng__ _断草枯家喻户xiǎo___ 兽tǐng___亡群燕然lè___功常fù__ _ 三军3.概括邓稼先精神品质。

(C)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圈点勾画关键句,学习运用夹叙夹议、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想象的写法。

2.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27、28段,合作探究其深刻含义。

3.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洋溢的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学习运用夹叙夹议、对比手法刻画人物想象的写法。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预习课一、导学目标,明确任务: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梳理文章脉络,背诵第2、7两段。

2、感受、体悟文章的语言,理解课文中写景与抒情的特点。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个性化,有理)【相关资料】;本文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先是刊登在《莽原》杂志上,后收集在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这个集子里共收录了鲁迅先生回忆童年生活的十篇文章。

《朝花夕拾》原名叫《旧事重提》。

(试比较这两个书名哪个更好)本文写景极为精妙,“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得情”。

二、导学引领,自主学习:(一)基础知识学习与积累:1、回忆: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游戏或活动?请列举一、二。

①②2、阅读课文,认清、读准下面加点的字:(在横线上注音)攒菜畦.蟋蟀..桑葚.确凿.珊瑚收敛.秕.谷蝉蜕.人迹罕.至3、文章标题是一个介宾短语,你从中读出了哪些信息?4、熟读课文,背诵2、7两段(组内互查、互评)(二)自主探究下列问题:第一部分:1、百草园在作者心目中是什么?为什么?2、文中哪个句式将儿童眼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含其中了?这个句式强调的重点内容是什么?3、描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讽刺的对象是哪一类人?5、描写百草园的冬天采用了怎样的写法?冬天的百草园同样充满了快乐与情趣,是通过哪件事表明的?这一个内容有哪些动词用得好?6、“‘张飞鸟’性子躁,养不过夜的”与“‘我’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这两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第一部分小结:描写在百草园的生活,主要抓住“”来写,无论是夏天的百草园还是冬天的百草园都充满了,因为在百草园里满溢着。

多角度、多方面描写春、夏、秋百草园景色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从内容上看,有,有;有,有,有,有。

从观察角度看,有,有,有。

层次井然,条理分明也是这部分写景的特点:两个“不必说”写百草园的整体,一个“单是”写百草园的局部;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整体上是从写到,局部是从写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1)第一课邓稼先(第一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先( ) 元勋.( ) 无垠.( ) 选聘.( ) 至死不懈.( ) 筹.划( ) 宰.割( ) 彷.徨( ) 仰.慕( ) 鲜.为人知( ) 开拓.( ) 难堪.( ) 鞠躬尽瘁.( ) 风悲日曛.( ) 兽铤.亡群( )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二、人物探究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

【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语。

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三、质疑探究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初稿(NO.2)第一课邓稼先(第二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一、前情回顾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三、精读探究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

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复习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语文复习导学案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日期【学习目标】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5、方法: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重点难点】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及语文知识。

(先课文再做下面的题)⑴、鲁迅生平简历:鲁迅(1881~1936),原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

⑵、《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一部散文集,共收集10篇文章,大部分是()和()回忆。

写这些文章时作者已经四十多岁。

“朝花”比喻(),“拾”是对往事的回忆,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3)、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回到台湾,又举家迁居北京,一直到1948年返回台湾。

从20世纪50年代起,林海音已经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文学作品共四十三部。

最着名的小说《城南旧事》于1983年被大陆着名导演吴贻弓拍成电影,从而家喻户晓。

(4)、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着名()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等。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稼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3、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并理解其深刻含义【重点聚焦】“我热泪满眶,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如:“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难点突破】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

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

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

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

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

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背景追溯】“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拓展链接】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

一般有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

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

传记可繁可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

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

当然,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

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的几件典型事情。

【自主学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交瘁.(cuì)元勋.(xūn)孕.育(yùn)选聘.(pìn)无垠.(yín)黯兮..(àn xī)日曛.(xūn)2.辨析下面的形近字聘:(pìn)选聘悴:(cuì)憔悴骋:(chěng)驰骋瘁:(cuì)尽瘁擎:(qíng)擎天筵:(yán)筵席挚:(zhì)真挚涎:(xián)垂涎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马革裹尸: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形容军人战死沙场。

元勋:立大功的人。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至死不懈:到死都不松懈。

形容坚持到底。

仰慕:敬仰思慕。

难堪:难以忍受。

4.走进文本(1)快速浏览课文一遍,归纳六个部分的内容。

①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科学家。

②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③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④作者为邓稼先成功的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成功感到骄傲。

⑤写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肩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

⑥对邓稼先的总的评价。

(2)课文由六个小标题串联成一个整体,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

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邓稼先贡献之大,也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重点写邓稼先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合作探究案】合作探究点一:背景作用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答:先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合作探究点二:对比手法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答: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合作探究点三:句子赏析3.“‘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邓稼先具有物理的直觉、数学的见地、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表现了他的大将风度,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扬、钦佩之情,语气强烈,感情充沛。

【随堂巩固案】一、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 署.名(shǔ)交瘁.(cuì)奠.基(diàn)妇孺.皆知(rú)B. 懈.怠(jiè)癌.症(ái)元勋.(xūn)马革裹.尸(guǒ)C. 选聘.(pìng)无垠.(yín)难堪.(kān)层.出不穷(céng)D.氢.弹(qīn)孕.育(yùn)黯.兮(àn )截.然不同(jié)解析:B选项里“懈怠”的“懈”应读“xiè”;C选项里“选聘”的“选聘”应读“p ìn”;D选项里“氢弹”的“氢弹”应读“qīng”。

故选A。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A. 彷徨仰幕可歌可泣家喻户晓B. 难堪孕育至死不懈鞠躬尽瘁C. 交瘁奠基锋芒逼露当之无愧D. 日曛选聘层出不琼任人宰割解析:A选项里“仰幕”的“仰幕”应写成“慕”;C选项里“锋芒逼露”的“逼”应写成“毕”D选项里“层出不琼”的“琼”应写成“穷”。

故选B。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B)A. 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

B.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 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解析:A.选项里“租借”都要加双引号; C.选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要加双引号;D.选项里“吊古战场文”要加书名号。

故选B。

4.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_散文。

作者将人物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_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_伟大贡献________。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出自哪里?是说谁的?你还知道他哪些故事?答: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说的是诸葛亮,关于他的故事还有“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等。

二、课内阅读阅读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完成第7~11题7. 这部分的标题“我不能走”,如果改为“他忠于职守”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

因为“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更能突出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贡献的精神。

8.作者引用他和邓稼先在昆明读大学时一起背诵过的《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答:巧妙地写出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从而更显示出邓稼先奉献精神的可贵。

9.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组排比句的内容。

“不知稼先在……手有没有颤抖”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老友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作者对老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

10.说说在戈壁滩上搞核武器试验有哪些困难。

答:(文中)11.文章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五四时代的歌曲有什么作用?答:作者是把这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再次充满深情地将邓稼先与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转变联系起来,以突出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后提升案】一、综合运用1.学习了课文,班级开展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1)【板报设计】从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2012年“神舟”九号顺利返回,表明我国科技人员在“两弹一星”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攻关上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请你为以“打开科技之窗”为主题的黑板报设计两个具体的栏目.答:①‚‘两弹’元勋‛邓稼先;②中国飞天梦的历程;③探索与发现(2)【在线交流】假如邓稼先还健在,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和邓稼先在网上进行交流,你会如何设计?答:①邓爷爷,您好,请您说说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②邓爷爷,当您在科技攻关上遇到困难时,您一般采取哪些方法克服困难?(3)【写墓志铭】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请仿照列句,为邓稼先写一段墓志铭.答:鞠躬尽瘁为‚两弹‛献身,身先士卒震撼浩浩乾坤.身已死, 心仍在.邓稼先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二、阅读理解阅读《我的母亲》,完成第2~5题我的母亲老舍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

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

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