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
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签订了《马关条约》
一部分满汉统治者和染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联合起来抵御外侮,变法自强。“要救国,只有维新,只有学习外国”,所以在维新时期非常重视翻译。
马建忠(1845-1900),别名乾,学名马斯才,字眉叔,祖籍江苏今镇江。精通英语和法语,懂希腊语和古拉丁文。
翻译思想:
1、提出“善译”的标准。
2、提议创办“翻译书院”。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字又陵、几道。先后写过《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等鼓吹变法的文章。
《天演论》(T. Henry Huxley,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原富》(A. Smith,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法意》(Montesquieu, Spirit of Law)
严复是我国翻译史上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的人。
《天演论》: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顾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
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
万木草堂
公车上书
使才馆
强学会、译书局
上海强学会
译印图书、刊布报纸、开大书藏、开博物馆
梁启超(1873-1929),子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维新运动中的政治家、思想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梁启超在翻译评论和翻译史的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奏请推广学校,设立译局、报馆折》:设藏书楼、创仪器院、开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
欲求知彼,首在译书。
《论译书》
使天下学子,自幼咸习西文,
取西人有用之书,悉译成华字。
择当译之本、定公译之例、养能译之才。
中国见败之道有二:始焉不知敌之强而败,继焉不知敌之所以强而败。始焉之败,犹可言也;被直未知耳。一旦情见势迫,幡然而悟,奋然而兴,不难也。昔日本是也。尊攘论起,闭关自大,既受俄、德、美劫盟之辱,乃忍耻变法,尽取西人之所学而学之,遂有今日也。
译书有二蔽,一曰徇华文而失西义,二曰徇西文而梗华读。
凡译书者,将使人深知其意,苟其意靡失,虽取其文而删增之,颠倒之,未为害也。然必译者
之所学与著书者之所学相去不远,
乃可以语于是。
对佛教翻译和明清之际的科技翻译进行过研究,写出《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林纾(1852-1924);福建人。原名群玉,字徽,又字琴南,号:“畏庐居士”、“冷红生(枫落吴江冷)”。
不懂外文,但是,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与别人合作翻译介绍了英、美、法、俄、日、西班牙、比利时、挪威、希腊等国183种小说,所译字数达1300万。
《鲁滨逊飘流记》(Robinson Crusoe)
《海外轩渠录》(Gulliver’s Travels)
《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
《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
《贼史》(Oliver Twist)。
林纾的翻译思想:
(一)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二)译文要忠实于原著。
(三)译名应统一。
林纾的译作一般运用的翻译方法是意译:意译的增饰、意译的删削与撮译、夹注的运用。
康有为:“译才并世数严林”
严复:“一名之立,旬月踯躅”
林纾:“耳受而手追之,声已笔止,曰区区四小时,得文字六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