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单元检测:(十三)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讲义》人民版全国通用一轮复习教师用书: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28讲 Word版含答案
第28讲“自由放任”的美国与罗斯福新政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
2.概况(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
3.影响(1)经济: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政治: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3)国际: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局势紧张。
4.胡佛政府的应对(1)对策①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大幅度提高关税。
②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投资。
(2)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生活困苦,竞选总统连任失败。
特别提示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
经济危机推动了文学艺术领域现代主义的出现。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美国的经济。
(2)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
(3)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恢复工农业生产:颁布《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促进农业复苏和工业复兴。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缓解失业压力。
(4)保护劳工权利: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缓和了劳资矛盾。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社会保险法》,有助于社会稳定。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单元检测:(十三)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 解析版
单元综合检测(十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马歇尔计划“在全球两极对峙的环境中,推动了西欧的联合,欧洲一体化逐渐提上日程”,“为西欧经济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说明该计划()A.缓和了欧洲国家间矛盾B.避免了欧洲走向分裂C.削弱了苏联的敌对情绪D.有利于西欧走向复兴解析:选D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物资援助,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兴,故D项正确。
2.观察下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西欧和日本的冲击B.国际格局呈“一超多强”局面C.欧盟建立推动西欧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D.日本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的地位解析:选A图表中西欧、日本、美国的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上的三足鼎立局面,故A 项正确;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超多强”,与材料中西欧、日本、美国的经济数据不符,故B 项错误;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1986年”的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
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
作者主要强调的是()A.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B.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C.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逐步的消失D.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解析:选B材料强调同质文明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而非突出文明的冲突,故A项错误;同质文明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故B项正确;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也会出现冲突与暴力,差异性没有消失,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同质文明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而非突出同质文明的先天优势,故D项错误。
4.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
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卷:专题十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专题十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单选题1.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后,许多国家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来加以抵制。
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后果是( )A.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空间B.国际贸易额下降,进而加剧经济危机C.各国工业迅速恢复并提供众多就业岗位D.各工业国找到了克服经济危机的出路2.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
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C.实行社会主义可以避免经济危机D.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3.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
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4.在西奥多·罗斯福担任总统的八年间(1901—1908),联邦政府对妨害公平竞争的跨州性垄断组织进行了较为严厉的打击,如拆分摩根集团和洛克菲勒集团建立的北方证券公司、起诉了标准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杜邦公司等。
由此说明( )A.罗斯福新政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B.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加强经济干预C.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局部的干预D.美国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5.罗斯福认为:“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要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照顾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
”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一定补贴B.实行社会保障,增加就业机会C.规定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D.恢复银行信用,保护储户利益6.胡佛人坝于1931年由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动用5000人兴建,1935年由罗斯福总统主持了竣工仪式。
2019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试题专项汇编: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1.【2019江苏卷】“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
”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A.传统文化的价值B.文化理念的趋同C.商业的文化功能D.外来文化的影响2.【2019天津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观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千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这反映美国()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3.【2019全国卷Ⅲ】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4.【2019全国卷Ⅱ】下表是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由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5.【2019江苏无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20世纪50年代,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在一次国际会议后说,“由于我国代表团的斗争,由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代表团的帮助,我们取得了一个伟大的胜利。
法国政府承认了我国的独立、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并且同意了从我们的土地上撤退法国武装部队,以及其他。
”该会议( )A.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B.以“求同存异”推动友好交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2019江苏无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2018年1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建立“欧洲联军”。
6.对此,美国总统特朗普坚持让欧洲分担北约的“军费负担”,俄罗斯总统普京则认为,欧洲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他们想在国防和安全方面保持独立主权是很自然的。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总结课件人教大纲版
二、教学精彩片断
1.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贸组织比较
组织
创建 时间
关 贸 总 1947年 协 定
性质
有关关 税和贸 易政策 的国际 性多边 协定, 起国际 经济组 织的作 用
宗旨
通过谈判削减关 税,减少贸易壁 垒,实现贸易自由 化,充分利用世界 资源,促进经济发 展
作用
确立了 国际自由 贸易体 制,形成 了 以美国为 中心的国 际贸易体 系
提高自己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
③各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 制,消除内部的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如 商品、资本、劳务等)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 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 3. (1)形成原因:①战后,大量摆脱殖民国家奴 役的国家走上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积极 参加全球经济活动。②战后科技革命的推动, 使世界生产力有了飞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强 国家间的经济交流和国际分工,消全球范围得到 普遍认可和接受。②新科技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 供物质条件。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 展的催化剂。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 要力量。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的经济相互 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和全球化形势下各地区经 济发展的不平衡促进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3)特点:①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原来主要依 据自然资源分布形成的垂直型分工(即发达资本 主义工业国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农业国,原 料产地之间的分工),逐渐向以科技为基础的水
力跳出狭小的范围,使各国经济逐渐参与并融入 世界经济关系中,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 一步联系、融合,从而促使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
(2)区别: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 衡,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②区域经济 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 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时检测:(三十五)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Word版含解析
课时检测(三十五)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8衡水金卷)孔祥熙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汇报会议进展:“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须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现正进行商讨中”“弟复告我国久战八年,损失严重,此项摊额有关将来复兴建设”。
此次会议()A •是二战后大国间争夺世界领导权的产物B •解决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问题C•明确了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则D .有利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体系化解析:选D 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时间“我国久战八年”可知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且根据材料中英美的关系可知是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推动二战后的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
2. 1933年4月19日,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
二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明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与黄金的脱钩与挂钩都()A •导致美元贬值刺激商品出口B •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C •利于扩宽美国世界市场空间D •避免了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解析:选C 1933年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导致了美元贬值刺激商品出口,有利于扩宽美国世界市场空间,二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明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扩宽美国世界市场空间,故C项正确。
3. 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下图展示了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在关联,对美国开展“援助、信贷、投资、采购”行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组织是()实现黑雷战略計鲁rj rx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 •世界银行C •关贸总协定D •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向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对美国开展“援助、信贷、投资、采购”具有重大意义,故B项正确;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推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互惠、非歧视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故组织成立于C项错误;世界贸易1995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十二)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析版
课时检测(十二)晚清中国经济构造的改动(时间: 45 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 (每题 4 分,共 48 分 )1.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述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 )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许多)”。
这反应出()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B.中国“闭关锁国”场面开始被打破C.上海成为国际多半会D.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分析:选 D资料未说起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故 A 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 闭关锁国”场面开始被打破,与资料时间“ 光绪年间” 不符,故B 项错误;资料未表现上海的国际地位,故 C 项错误;资料反应出上海成为列强畅销商品和打劫原料的重要场所,故D 项正确。
2.以下图反应了近代期间某地花生和烟草栽种面积变化状况。
这些数据反应出()A.中国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B.西方列强疯狂打劫原资料C.中国与世界市场亲密联系D.该地农业生产力有所提高分析:选 A依据图表可知,从1900 年到 1926 年,花生和烟草这些经济作物的栽种出现大幅度上涨,所以可推测近代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故 A 项正确。
3. 1866 年左宗棠创立福州船政局,1872 年,李鸿章以官督商办的形式在上海创立轮船招商局。
从福州船政局到轮船招商局最能表现()A.为了“制夷”,清政府正式开始“师夷”B.为了“自强”,清政府全力增强军备建设C.为了“求富”,洋务运动重心开始转移D.为了“自救”,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分析:选 C“ 创立福州船政局” 是军用工业,是为了“ 自强” ,而资猜中“ 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是为了“ 求富” ,故C项正确。
4.(2018 黄·石调研 )李鸿章创建的轮船招商局与外国轮船公司形成强烈竞争,使“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少入洋商之手,奚止数千万”。
这说明轮船招商局() A.属于李鸿章的个人公司B.其经营不以盈余为目的C.同业竞争主要来自国内D.在必定程度上截止了外资扩充分析:选D资料“ 水脚少入洋商之手,奚止数千万” 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建立在必定程度上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故 D 项正确。
2019届高考全国卷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自读5 精品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单元自读 两大热考命题主线
主线一
阶段 工业革命至二 战期间
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认识
世界格局 以英国为中心的 欧洲成为世界政 治的中心 两极对峙格局 的形成 主要表现 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世界殖民体系 ①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 的形成 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 认识
二战后至 50 年 代中期 50 年代后期歇 要原因 尔计划、北约组织;共产党和工人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 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组织 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
两极格局下,表 现出多极化趋势 两极格局崩溃,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日本成为世界 多极化发展趋势 经济大国、 中国振兴及不结盟运动 ③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 的兴起 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 欧盟、日本成鼎立之势;俄罗斯走 出低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但多极化不可逆转 ④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 也带来了挑战
时间
指导方针
原因
外交成就
发展同 美苏争霸,美处于守 中国恢复在联 20 世纪 70 年代 美、日、 势,苏联陈兵边境给 合国的合法席 欧洲的 中国造成巨大压力, 位;中美关系 “一条 中美双方都有改善 线”外交 关系的要求 正常化;中日 邦交正常化
时间
指导方针
原因
外交成就
美苏关系缓和,第三 开展多边外 20 世纪 80 年代 不结盟 政策 世界发展壮大等国 交,积极推动
(2)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起,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中苏 关系开始恶化,中美关系继续对立。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 反美。 (3)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攻势,美国 处于守势;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 走向正常化。中国在国际上迎来了一个建交高潮,外交出现新 局面。
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历史 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含答案解析
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点一:两极世界的形成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34,4分)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
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关于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识形态的对抗,B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A选项排除。
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C选项排除。
材料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D选项排除。
2.(2019年天津卷,1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
这反映美国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
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
3.(山西省2019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二模)下面漫画中的人物是杜鲁门和斯大林。
该漫画反映出当时A.美苏两国实力势均力敌B.美苏对峙局面日益加剧C.两大阵营开始军备竞赛D.美苏间核战争一触即发【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杜鲁门和斯大林,两人都抱着颗子弹站在秤的两边,体现这一时期美苏对峙的局面日益加剧的状态,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秤两边杜鲁门和斯大林拿着武器的漫画主要体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对峙格局,而不是美苏两国实力势均力敌,故A选项错误;漫画内容主要体现了这一时期美苏两国的对峙格局,无法得出两大阵营开始军备竞赛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漫画只能得出二战后冷战格局背景下美苏为首的两国的对峙格局,无法得出美苏间核战争一触即发,且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赫鲁晓夫在任时期,故D选项错误。
2019届高三历史高考对对练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一 现代世界的经济体制、政治格局和经济全球化 精品
2019 年高考必备 命题 角度 1 命题 角度 2 命题 角度 3 命题 角度 4
2014 年 Ⅰ Ⅱ 卷 卷 34
2015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年 Ⅰ Ⅱ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卷 34 34 34 34 35
苏联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 罗斯福新政与 当代资本主义 的新变化 二战后世界政 治格局的演变 二战后世界经 济的全球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从题干“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 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可知当时 的苏联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仍未能摆脱斯 大林模式,故A项正确。苏联应对马歇尔计划的措施是建立经济互 助委员会,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 系发展经济,这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苏联 重视发展重工业,未强调国家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故D项错误。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和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本题解题关键是时间概念,从题干中可推出1932年,苏联吸引了大 量的美国人的关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 机之中,而苏联基本上没有受到此次危机的冲击,而且社会主义工 业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故B项正确。由于苏联推行计划经济体 制,基本没受到大危机的冲击,故A项错误。题干未涉及农业和城市 的关系,故C项错误。美国人信奉私有制,因此苏联吸引美国人不是 因为其公有制,故D项错误。
4.(2016全国Ⅱ· 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 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 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 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题16
专题整合专题思想一、把握一条线索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以欧洲为中心到美苏两极格局,再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
二、构建知识网络三、专题拓展:近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基本特征欧洲为中心(一战前)→欧美为中心(一战后)→美苏为中心(二战后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后)。
(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两极格局形成: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美苏争霸: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
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20世纪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
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走向多极化: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两极格局解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多极化趋势加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历史讲堂选择题常见类型及解题技法(二)四、逆向型逆向型选择题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或错误的选项。
关键词有:“不正确的是”、“不包括”、“不属于”、“错误的是”等等。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意,正向和逆向思维并用。
具体讲:首先根据题意用正向思维,找出符合史实的选项,然后再用逆向思维,把符合史实的选项删除,剩余的选项就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新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三编 世界史 第一板块 第十三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
单元质量检测(十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47年5月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制订的《关于美国援助西欧的政策》指出,美国援助欧洲的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
这说明美国( )A.旨在稳定西欧的民主制度B.在欧洲大陆与苏联争霸C.力图提高西欧的经济水平D.谨防西欧倒向社会主义解析:选A 根据材料“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表明马歇尔计划意在防止欧洲蜕变成社会主义,即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A项正确;在欧洲大陆与苏联争霸,与材料“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相左,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马歇尔计划意在控制西欧,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是防止西欧倒向社会主义,而是防止蜕变成社会主义,故D项错误。
2.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阐述道:“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冷战和它会变成真正的战争的经常严重性危险,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局势的一部分。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不结盟运动是军事政治组织B.客观地指出了当时的世界局势C.世界两极格局正在逐步形成D.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解析:选B 材料指出的是其他军事集团,没有表明不结盟运动是军事政治组织的信息,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开始于1961年,当时美苏控制下的北约和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日益成为双方冷战的核心,严重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故B项正确;1955年华约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已经形成,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区域集团化的信息,故D项错误。
3.1964 年 6 月,美国《时代》杂志发表社论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政策不一致的态度。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综合检测A卷附答案解析
2019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综合检测 A 卷附答案解析
C.冲击了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 D.使得集体农庄变成国营农场 12.有专家认为:“苏联经济增长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是靠出口资源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以及石油和天然
气国际价格上涨(1973 年中东战争以后石油价格提高了 15 倍)维持的,如果只靠企业内部积累,恐 怕 3%的增长率也难以保障。”材料反映了苏联 A.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B.逐渐转变为外向型的经济 C.仍然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D.经济发展取决于外部环境 13.勃列日涅夫执政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苏共 二十三大连选连任的中央委员达 79.4%。到二十五大,连选连任者比例更上升到 83.4%,而二十六大选 出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竟然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勃列日涅夫此举直接导致 A.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 B.经济增长开始逐年下降 C.决策权利向个人集中 D.干部队伍从稳定到僵化 14.京津塘高速公路是第一条经国务院批准并部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高速公路,1987 年 12 月动工。这条高速公路的修建能够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将天津设为沿海开放城市 C.恢复世界银行席位 D.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下图所示国际机构成立的初衷是
0.3 台/100 俄亩
0.6 台/100 俄亩
17 头/100 俄亩
A.苏联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B.当时俄国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C.农业集体化运动效果显著 D.集体农庄经济中在农业中占优势 3.有学者指出:“俄文本身并无‘余粮’的意思,而是指征收(摊派)粮食。所谓余粮实际上由国家和 军队的需要确定,国家先确定所需要粮食数量,然后分配给各省、县和村。”据此可知
新人教版新课标2019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十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十三)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2016附中)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国的“怀特计划”战胜了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我们英国人在所有的议题上都输了,但不是输在理性辩论之中,而是输给了一大群坚定并且自动投票支持美国的国家。
”这表明(B)A.“怀特计划”比“凯恩斯计划”更优越B.世界经济力量变化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C.美国得到了一大群国家坚定的投票支持D.大国之间的关系由战时的合作走向对抗【解析】二战使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而英国经济衰落,这就导致英国在经济会议上得不到支持,故B项正确。
英国没有“输在理性辩论之中”,故A错误;C是表象,故排除;D未体现,故排除。
2.某一国际组织的资格要求是:必须是一个能够管理其本身的对外事务,并且愿意而且能够履行该组织协定条款——它的宪章——所规定的成员义务的国家。
按照这些义务,成员国在实施其汇率政策和有关经济与金融政策时必须以协定条款为依据,并提供所要求的经济和金融信息。
成员国还必须支付认缴款。
该国际组织(A)A.需对发生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紧急资金融通B.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C.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协助D.对生产领域投资使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发展【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一国际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项属于其主要任务,故A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有权对成员国的贸易政策和法规进行监督,故B项错误;C项属于世界银行的宗旨,故C项错误;D项属于世界银行的宗旨,故D项错误。
3.(2017附中)某经济学家曾说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媳妇,贤淑能干。
后来婆婆让她主持家务,负责给全家人煮粥。
由于每年打的粮食很有限,然而这一家却年年添丁进口,为了让全家人都吃饱,媳妇只好不断往锅里加水,结果是粥越来越稀。
最后,婆婆怀疑媳妇把米偷着背回了娘家,一气之下,将她赶出了家门。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第十二、十三单元 检测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第十二、十三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下列表格是1958至1968年,苏联与美国出现以探月活动为标志的“太空竞赛”,比较分析可知美苏()——《深空探测研究》A.国家实力势均力敌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避免直接军事对抗D.两极核心地位日益巩固解析:C材料只能体现美苏两国在“太空”方面的实力均衡,无法体现整个国家实力势均力敌,故A项错误;太空技术研究属于国家科研项目,无法体现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B项错误;材料中两国的“太空竞赛”属于美苏争霸中的军备竞赛,他们在“太空”方面的实力均衡,说明两国军事实力均衡,这种均势能避免两国直接军事对抗,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其他国家的发展情况,无法得出美苏两极核心地位巩固的结论,故D项错误。
2.如图漫画出现的背景可能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与奥匈帝国联合勾结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维护德国来限制法国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实行包庇政策解析:D根据漫画“$”“日本军帽”等判断漫画中两个人物分别代表美国和日本,美将日置于其身后,可判断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推动日本战后改革,为了将其作为反苏反共的桥头堡,并未对日本法西斯势力进行彻底清算,对日本实行了包庇政策,D项正确。
3.(2017·海南卷,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
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解析:A材料中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加强合作,反映出两极格局下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合作,没有反映出西欧国家间的合作,无法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出现在1991年底两极格局瓦解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法国“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法国的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仍然是为了维护欧洲及本国的利益,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三十五)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解析版
课时检测(三十五)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衡水金卷)孔祥熙在给蒋介石的密电中汇报会议进展:“英、美暗斗颇剧,美对基金必须掌握,英对国际银行颇欲主持”“现正进行商讨中”“弟复告我国久战八年,损失严重,此项摊额有关将来复兴建设”。
此次会议()A.是二战后大国间争夺世界领导权的产物B.解决了南京国民政府的通货膨胀问题C.明确了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则D.有利于二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体系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时间“我国久战八年”可知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且根据材料中英美的关系可知是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推动二战后的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
2.1933年4月19日,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
二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明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元与黄金的脱钩与挂钩都() A.导致美元贬值刺激商品出口B.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的秩序C.利于扩宽美国世界市场空间D.避免了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解析:选C1933年美国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导致了美元贬值刺激商品出口,有利于扩宽美国世界市场空间,二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明确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扩宽美国世界市场空间,故C项正确。
3.二战后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下图展示了二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内在关联,对美国开展“援助、信贷、投资、采购”行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界银行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选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向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故A项错误;世界银行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对美国开展“援助、信贷、投资、采购”具有重大意义,故B项正确;关贸总协定致力于推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互惠、非歧视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练习卷: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2018·江苏高考)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
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 D2.(2018·山东潍坊模拟)1970年,尼克松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
这说明美国()A.放弃了与苏联争霸B.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C.力图维护世界和平D.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答案 D3.(2018·河南省统一考试)20世纪90年代,剧变后的苏联和东欧国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以私有化和市场化为特征的经济体制,那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也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
这说明()A.世界格局的变化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B.世界各国已完全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体系C.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D.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影响经济发展的程度答案 A4.20世纪7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欧共体、东盟等少数区域集团组织。
今天,各种区域组织纷纷涌现,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区域集团有30多个,参加的国家……有140多个。
区域集团的大量涌现反映了()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答案 A5.(2018·安徽宣城调研)下图是“过去20年新兴市场占世界GDP的份额变化”,其体现的历史背景是()A.全球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B.南北差距的日益缩小C.新兴市场国家均进步突出D.两极格局的加快瓦解答案 A6.1947年,苏联领导人指出,“应当同意这个建议(指马歇尔计划),可以去试一试”,并强调“苏联代表团都应当反对那些可能损害欧洲国家主权和破坏它们经济独立的援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综合检测(十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安徽皖南八校联考)马歇尔计划“在全球两极对峙的环境中,推动了西欧的联合,欧洲一体化逐渐提上日程”,“为西欧经济秩序的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说明该计划()A.缓和了欧洲国家间矛盾B.避免了欧洲走向分裂C.削弱了苏联的敌对情绪D.有利于西欧走向复兴解析:选D马歇尔计划对西欧进行物资援助,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兴,故D项正确。
2.观察下表,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西欧和日本的冲击B.国际格局呈“一超多强”局面C.欧盟建立推动西欧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D.日本失去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大国的地位解析:选A图表中西欧、日本、美国的经济数据表明经济上的三足鼎立局面,故A 项正确;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超多强”,与材料中西欧、日本、美国的经济数据不符,故B 项错误;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中“1986年”的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强调:冷战后的世界发展已经表明,同质文明之共通性,已取代政治意识形态与传统势力平衡的考虑,成为合作与结盟的首要基础。
冲突与暴力即便会发生在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但此类冲突较文明间冲突更为温和,也不易扩大。
作者主要强调的是()A.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他形式的冲突B.同质文明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C.同质文明的内部差异性逐步的消失D.同质文明比其他文明具有先天优势解析:选B材料强调同质文明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而非突出文明的冲突,故A项错误;同质文明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易形成成功的区域一体化,故B项正确;同质文明的国家与集团内也会出现冲突与暴力,差异性没有消失,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同质文明有利于区域内部的合作,而非突出同质文明的先天优势,故D项错误。
4.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
这反映出英国()A.率先尝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B.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创新C.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D.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解析:选B材料表明英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并非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A 项错误;由材料和所学可知,二战后英国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创新,故B项正确;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主体是私有制经济,故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
5.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代之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1967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这两个口号都()A.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创新性的特征B.与美苏争霸中苏联居于优势密切相关C.是“加速发展战略”在改革中的运用D.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片面认识解析:选D两个口号与创新性无关,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美苏争霸苏联处于守势,故B项错误;“加速发展战略”是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口号说明当时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质的弊端认识不充分,故D项正确。
6.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
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A.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解析:选C材料表明1960年时的非洲国家民族意识觉醒,民族意识觉醒的“变迁之风”促成了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故选C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于1942年,A 项不符合题干的时间信息要求,排除。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亚非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其冲击了两极格局,B项表述错误,排除。
冷战背景下,美苏两国关系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状态,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7.法布里斯·拉哈在《欧洲一体化史》中这样写道:“西欧国家通过北约把自己在军事上锚定在跨大西洋关系中,但与此同吋,类似的组织在经济领域却不存在。
”于是,西欧诸国()A.接受马歇尔计划B.签署《巴黎条约》C.成立“欧洲议会”D.建立欧洲联盟解析:选B材料强调欧洲希望有一个跨国家的经济组织存在,马歇尔计划是一个美国援助欧洲的计划,不是这样的一个组织,故A项错误;“《巴黎条约》”的签署,是欧洲迈向经济组织的第一步,故B项正确;“欧洲议会”是在欧共体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向政治一体化前进的重要步骤,故C项错误;欧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化和发展,故D项错误。
8.(2018·安徽十校联盟摸底)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间逐渐打破那种非友即敌的外交模式,“伙伴关系”被许多国家所接受,这种关系非敌非友,可以在利益一致的许多方面寻求合作。
这反映了()A.多极化发展弥合了国家间的利益分歧B.国家间综合国力差距逐步缩小C.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D.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已形成解析:选C20世纪90年代以来,“伙伴关系”被许多国家所接受,可以在利益一致的许多方面寻求合作反映了随着苏联解体(1991年12月),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从而加深了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各国在很多方面可以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国家间的利益分歧是始终存在的,不可能完全弥合消除,故A项错误,C项正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间综合国力的差距会越来越大,故B项错误;当前世界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并没有形成多极化格局,故D项错误。
9.爱因斯坦曾说:“不让任何人猜测这一点,牛顿的伟大成就真的会被其他的什么理论所代替。
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
”这句话旨在强调()A.牛顿力学被狭义相对论所取代的意义B.牛顿力学是近代物理学最先成熟的体系C.牛顿学说对科学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D.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解析:选C“他伟大而明晰的思想将永远作为我们整个现代概念构架的基础而保留下来”表明牛顿经典力学具有独特的作用,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10.1861年,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A.从科学理论跃升为社会革命B.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妇孺皆知C.从科学实验升华为理论阐述D.从自然科学影响到社会科学解析:选D根据材料“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马克思为社会科学找到了自然科学的依据,即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思想借鉴,故D 项正确。
11.《唐璜》从出版之日起,便在整个欧洲大陆造成了风暴一般的影响。
鲁迅说:“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
余波流衍。
”一时以拜伦为自己模仿的最大对象,写出自己心中“唐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典型的如()A.雨果《巴黎圣母院》B.海明威《老人与海》C.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D.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解析:选A材料中“《唐璜》”是浪漫主义文学,而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作品,故B项错误;《自由引导人民》是美术作品,与材料中“文学作品”不符,故C项错误;《约翰·克里斯朵夫》是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12.《欧美文学》中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
”19世纪后半期,将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绘画创作的美术流派作品是()解析:选C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兴起,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兴起了注重表现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美术,故B项错误;19世纪后半期,一些画家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印象派因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而得名,故C项正确;20世纪现代主义美术兴起,故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
但各国有限的国内市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资本主义的发祥地和中心地区,欧洲主要国家曾对世界格局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二战结束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中心地位,在美苏的夹缝中求生存。
1951年4月,西欧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整理自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材料二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25个国家参加了其第一次会议,但是到了第二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时,参与国家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贝尔格莱德会议的关键政治内容是强调成员国的团结,警告超级大国不要把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当中,并呼吁所有的国家不要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到20世纪60年代末,国内政治的不稳定使得不结盟运动履行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承诺的工作陷入困境。
——文安立《全球冷战》(1)根据材料一,概述20世纪50年代,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主要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欧洲煤钢共同体之外,组成欧洲共同体的机构还有哪两个?(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综合材料一、二,指出欧洲共同体成立和不结盟运动发展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共同影响。
(1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各国有限的国内市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知西欧国家要求巩固和扩大市场;根据材料“欧洲丧失世界政治中心地位,在美苏的夹缝中求生存”可知西欧国家要求重树欧洲中心地位,同时在冷战背景下,维护欧洲和平,避免战争。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还有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第(2)问第一小问,围绕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保持和平中立,以及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国领导人的推动回答。
第二小问,围绕冲击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回答。
答案:(1)诉求:巩固和扩大市场;重树欧洲中心地位;维护欧洲和平,避免战争。
机构: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原因: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
共同影响: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不断发展。
14.(2018·黄冈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