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合集下载

《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初中数学中牵扯到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章节遍布整个教材的各个几何章节,如有七上课本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课题研究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形盒子;七下课本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八上第一章第3节蚂蚁怎么走最近,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九上视图与投影;九下第三章第8节圆锥的侧面积等。

另外,象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章节中,也都蕴含着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方面。

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供现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中选取现实的、有意义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素材作为小情境或题材,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

例如,在讲解八上第一章第3节蚂蚁怎么走最近时,提出问题:一个有盖得长方形盒子的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一只蚂蚁想从盒底的A 点爬到盒顶的B点,你能帮蚂蚁设计一条最短的路线吗?蚂蚁要爬行的最短行程是多少?让学生通过计算,讨论,比较,交流得出蚂蚁到底怎样走最近?增加学生充分参与相关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学习方式,注重自主探究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要提供开放性的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拓展探索的空间。

如学习“展开与折叠”一节时,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使学生自己发现立体图形与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研究出计算方法。

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认识有关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三.加强直接感知,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所需的基本要素之一。

课改教材把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思考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

如教学“生活中的轴对称”这一课时,我给学生安排了简单有趣的实验:把数学书的封面对着镜子,看看镜子中“数学”两个字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这个简单有趣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了既直观又可靠的经验。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一、所谓空间观念,就是指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的形状、大小、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

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他们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那么,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我是这样做的。

1、根据学生的心里特征和认识规律,采用直观手段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例如,我在教“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时,让学生看一看图案中,感受该图是由哪个图案平移得到的,然后让学生用平移的方法画一画,设计不同的图案,这样做显然能让学生在从生活中获得感性材料,动手实践操作及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平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2、设计一些简单的操作活动,深化知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中我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就发展了空间观念。

3、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发展空间观念,学生思维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阶段,对几何图形的认识主要依赖于观察,实验和必要的动手操作,再通过语言的内化去获得表象,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空间观念,教学中我大多都是让学生通过看看,摸摸,画画,剪剪等活动帮学生认识图形,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展开与折叠”这两节内容都是要求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的。

4、另外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还可以改变其本质属性使学生正确辨别图形,形成知识体系,如“截一个几何体”一节,借助多媒体,通过形象的动画,该截面经过三个面,就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截面经过四个面就可以得到一个四边形。

那么学生自然就会得出截一个六面体最多可得六边形,截N面体最多可得N边形,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图形间的联系,可使学生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5、如果用运动变化观点组织教学,就为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铺平道路。

在“角的度量与比较”这节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制作角的学具,用两个木条,把它们一端钉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形成不同的角,由此得到: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一个端点旋转而成的。

浅谈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

浅谈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

浅谈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高中立体几何是数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涉及到数学知识,还涉及到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立体几何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课外拓展和实践活动三个方面探讨高中立体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观察在立体几何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相互关系来培养他们对空间的感知和想象能力。

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立体物体的实物模型、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其构成和性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空间结构和关系的直观认识。

2. 创设情境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和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探索空间的性质和规律。

可以让学生利用造型材料亲自制作立体图形,或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运用立体几何的知识解决问题,帮助他们从实践中感知和理解空间概念。

3. 多媒体辅助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动画、虚拟实景等形式展示立体图形的变化和运动过程,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知来理解立体几何的概念,加强对空间的想象和理解。

二、课外拓展1. 课外阅读在课外时间,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的立体几何书籍、文章或者参观一些和立体几何相关的展览,通过拓展阅读来增加对空间概念的认识和了解立体几何的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兴趣。

2. 参加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立体几何相关的数学竞赛或活动,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集体中相互学习和交流,还可以通过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比赛,激发学生对立体几何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实地考察,例如到街道或者建筑工地,让学生通过实地观察和测量来感知和理解空间结构和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直观认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几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空间学习的基础,又是学生养成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最初体现。

而许多学生对平面几何证明题都有一种望而却步的恐惧心理,认为几何是最难学的内容,尤其是几何学习中的推理与证明,逻辑性强,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几点做法。

1. 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空间想象力是指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在数学中对空间图形的想象,往往还借助于逻辑推理与运算,才能确定它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这对于他们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在几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做起:1.1 联系现实生活,加强形象直观几何图形来源于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生活素材,抽象出几何的基本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例如:在“三线八角”的教学中,改变以往的说教,让学生在桌面上摆放三支笔,了解“八角”的名称与位置,然后抽象成几何图形,形成几何直观。

又如:在测高课题的学习中,让学生测量旗杆的高度,一开始,学生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学生来到旗杆下,进行观察后,提出不同的方案,最后敲定利用投影,抽象出两个相似的三角形来解决问题;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基本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制作和实验,把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协同起来,强有力地促进心理活动的内化,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对图形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空间观念。

1.2 加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等三种语言的互译的训练。

在几何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用三种语言来表示所学的定理、公理、定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无论是空间想像能力,还是定理的理解与记忆都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知识的循序渐进,王老师的文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植根于新课标,发自于内心深处对教育的理解,值得推荐学习!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抽象推理、逻辑演绎、严格证明的方式要不要?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运用,但鉴于初中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及认知能力,动手操作、实践探索似乎更能适应学生“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学习。

正如课程标准所言,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们的教学还要立足教材,领着学生从教材中走出来。

教材承载着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点滴作用,一点一滴虽然微小,但能小中见大、滴水穿石。

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好时机,教师要有意识地深入理解教材的每个设计意图,并用好这些素材。

教师要努力去创造性地使用素材,为学生的空间观念乃至各方面数学能力的积累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地使数学教学为学生数学素养的积累服务。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拓展和运用新知,培养空间想象力几何知识的初步认识贯穿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是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呈现的。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运用会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这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空间观念及几何直观的发展,渗透转化、等积变形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环节。

教材提供了两种提示性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数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种是通过剪与拼的活动,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然后计算出面积。

最后,教材安排了观察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从中推导出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本节课让学生简单记忆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首先,我还是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先要做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当中。

经过“动手操作——大胆猜想——紧密验证——归纳结论——灵活运用”五大步骤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鉴于上次作业,曾老师给的建议:结合教学案例来说明问题。

因此我打算用我前天在班上讲的一节课来谈谈。

最近我们初二数学讲到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在每一份练习上我们都容易见到一种相类似的图形。

于是我就展开了一节变式探究课。

首先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然后就开始了这节课。

一、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边:角:线:(用小黑板展示例1)例1:已知□ABCD,作BE⊥AC于E,DF⊥AC于F,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运用已学内容动手操作,并且让一位中等生上黑板书写。

这一道题可以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去证,同学们很快就正确的完成了。

这个时候我就对着大家说:同学们,我们常说做数学题要懂得举一反三。

这样不管你遇到什么题目都没问题了。

那么要做到举一反三,首先要学会自己能够把原命题进行一个变形,得到一个新的命题。

接下来大家互相讨论一些怎么通过例1变写题目出来。

下面的同学很快就嗡嗡的讨论着,但是由于平时都是老师出题目、学生去解答。

很少是自己变些题目出来的。

所以开始似乎都不知所措。

于是我就再举了个例子。

例1说:“作BE⊥AC于E,DF⊥AC于F”。

那能不能从这个条件入手。

比如说把它们改成:“BE平分∠ABC,DF平分∠ADC”。

下面的同学想了想,而我顺手把图形在黑板上画了出来。

这个时候,很多同学终于反应过来了。

大声的说:“可以”。

我点了一名成绩好点的同学出来讲了一下证明的思路。

“那还有没有其他的变法”有了上面的举例,学生懂得了如何变形。

闹哄哄的来劲了。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变式,有的同学还拿出了做过的练习试卷和导学案。

似乎也有了一些发现变式二、在□ABCD中,AE=CF。

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一是认识到“空间观念”是创新的一个基本要素。

科学发现、科学创新更多的起源于直觉,而有关空间的内容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因而更易于诱发科学创新。

有人认为,没有空间观念,几乎谈不上任何发明创造。

因为,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都是以实物呈现的,首先呈现在设计者头脑中的是设计物的实物形态,但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其平面图形——设计图纸,然后工人师傅根据图纸制作出相应的模型(实物形态),再根据模型修改设计,直到最终完善成型。

在这一充满丰富想象和创造的探求过程中,人的思维是必要不断的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空间观念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有关空间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因而,便于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对象,促进学生对数学对象的理解和应用,促进学生数学化意识的养成。

同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关空间的内容,呈现方式活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克服传统教学过于强调计算与演绎证明、内容单调、呈现方式冷冰冰,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促进有效地教与学。

三是利用学生原有的空间知识加以整合。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培养空间观念要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的空间,重视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通过自主探索,逐步认识简单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初步认识一些特殊图形的特征及性质,学会运用测量、计算、实际操作、图形变换、代数化以及推理等手段,解释和处理一些基本的空间与图形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辨别方位、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是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的丰富几何知识体验出发,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多种多样。

无论何种途径,都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

这些可能的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描述和表示、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空间结构、空间关系以及空间运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几何学习中的理解和应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成为了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1. 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布置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亲自参与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空间的存在与变化,从而形成对空间的认识和理解。

在学习视角的转换时可以采用“打开盖子看内部”、“走到另一边看看”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角度带来的空间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空间分析能力。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投影仪、幻灯片等,通过图像的展示和示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空间的结构和特征。

在学习平面图形的展开时,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视频展示一些特殊的图形展开过程,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到平面图形的三维展开,从而增强学生对平面图形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3. 利用实物教具操练提高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具体的几何模型、实物教具来帮助学生感知和认识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

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时,可以利用几何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摸索,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对几何图形的空间概念和认识。

以上这些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感知和认识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1. 引导学生进行空间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空间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解决,让学生学会运用空间观念和空间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平面镜变换时,可以提出“一张纸放在平面镜前,镜前的图像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造力。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几何直观性的教学价值,今天,我主要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谈谈如何培养通过对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数学课标中,对于4至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而且,“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对图形的认识”也是空间与图形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出发,以直观和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对图形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归纳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播视频)主动猜测、质疑。

数方格验证。

开课以长方形框架拉动对角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边长不变,面积是否变化?引入课题,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到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求?”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是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生长点,是认知前提,是可以利用的起固定作用的知识。

所以出示长方形框架后,复习长方形面积公式,并利用公式求出这个长方形框架的面积。

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接下来老师进行操作活动,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

推出第一个值得质疑的问题:这样一拉,形状变了,面积变了吗?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猜测、质疑,获取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初步探究。

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有的学生认为应该用底乘高,但说不清原因。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一齐来验证一下。

用数方格的方法来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以后学习不规则图形面积埋下伏笔。

这种平移、旋转的思想,也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学生通过数一数,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发现相邻两条边的乘积不能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怎样在几何数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把“引导与培养”贯穿于每个领域,贯穿于每一节课中,耐心地指导学生、启发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提升感悟。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空间观念”指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实物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进行思考。

1.从实际生活中积累学生的空间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事例,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组织学生通过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方位的感知,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入手,如茶叶盒、药盒、魔方、文具盒、鞋盒、粉笔盒、柱子、羽毛球盒、乒乓球、排球、皮球、篮球等,鼓励学生进行观察、触摸、分类等活动,形成对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的直观感受,并了解了它们的特征。

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从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手。

”学生的思维经常是从动作开始的。

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喜爱的“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画一画”等具体、实际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测量、制作和实验,把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协同起来,强有力地促进心理活动的内化,也可以说成是刺激,从而使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空间观念。

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两个学具(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进行试验,用圆锥装满沙子倒在圆柱里,看要倒几次可以装满。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运用几何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运用几何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运用几何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运用几何思维学生的空间观是指他们对于空间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能够提升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帮助他们解决空间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几何知识。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重点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从基本概念开始1. 引导学生观察空间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来认识空间。

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日常生活场景,如教室、操场、图书馆等地方的布局和结构,让他们从实际中感知空间的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接下来,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可以通过给学生呈现一些图形或物体,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变化和运动,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可以通过展示旋转的立方体或折叠的纸片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于空间的想象和思维能力。

3. 学习基本几何概念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空间观念之后,要引导学生学习几何基本概念。

这包括点、线、面、体等概念的认知,以及它们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

可以通过教授几何学的基本知识来帮助学生建立起几何思维的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几何思维1. 引导学生进行几何推理几何推理是培养学生几何思维的关键。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几何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推理和证明。

例如,可以提出一道关于三角形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进行推导,推理出其中的规律。

2. 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测试评价方式,可以运用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几何思维。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何模型的建造比赛,评价学生在空间构造和设计思维方面的能力。

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几何思维水平。

三、通过实践应用促进学生的几何思维1. 运用技术手段辅助学习现代技术手段为学生的几何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几何建模工具等技术手段,辅助学生进行几何图形的构建和变换。

这样,学生的空间观和几何思维将得到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2. 进行几何问题解决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几何问题解决中,可以促进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的发展。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五篇范文]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五篇范文]

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五篇范文]第一篇: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图形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

”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促使小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把握以下教学策略:一、再现生活经验,形成空间观念在学生的生活中,他们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课堂上的数学学习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现象和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每一个学生都从他们的现实数学世界出发,与教材内容发生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因此,内容的选取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提供现实场景,选取生活现象,呈现实物模型等,以“身边的生活数学”来拓宽学习的背景。

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激活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经验性的知识储备。

例如,“认位置”以小朋友熟悉的看电影的现实情境为例,帮助学生认识几排几号的位置;“点、线、面”的教学以学生现实中经常看到的生活现象:雪地上的脚印——点变线、汽车里的雨刮器——线变面、长方形的旋转——面变体,将抽象的概念“点、线、面”具体化;通过足球、茶叶罐、鞋盒、圆木等来认识各种立体图形。

二、引导学生观察,建立空间观念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在几何知识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观察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从而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

浅议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议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新课 标 指 出 数学 思考 等 目标 的实 现 离 不 开 知 识 和 技 能的学习 , 但 知 识 与 技 能 的 学 习 必须 以有 利 于数 学 思 考 、
解 决 问 题 等 目标 的 实 现 为前 提 。 因此 , 本 单 元 的教 学 要
围绕学生对长方体 、 正方体的建模展开 , 所 有 的知 识 学 习 和 技 能 训 练 都 要 以 发 展学 生 的 空 间观 念 为前 提 。长 方 体 特征 、 表 面积 、 体 积 计 算方 法 的理 解 和掌 握 不 是 我 们 教 学
小学 表学研 宄
Pr i mar y Sc h o o l Te ac h i ng Re s e amh
浅 议 立 体 几何 教 学 中 如 何培 养 学生 的 空 间观 念
江 苏 苏 州 市吴 中 区 郭巷 中心 小 学 干 永 春 重长 方体 、 正方体表面积 、 体积计算公 式的识记 , 而 忽 视 模 型 的建 立 过 程 , 忽视 空 间想 象 力 的发 展 , 就会 制 约 学 生 的能 力 发 展 , 降 低 教 学 质 量 。 如 学 习长 方 体 表 面 积 或 体 积时 , 如 果 学 生没 能对 长方 体 在 头 脑 中建 立 丰 富 的 表 象 , 不能进行空间臆想 , 在 解决 一 些 基 础 的表 面 积 、 体 积 问题 时反 映不 出 问题 , 但 对 于 一 些变 式 问题 , 如 计算 通 风 管 的 用料 、 教 室粉刷面积 、 测量不规 则物体体积 、 等 积 转 化 等
为重点 , 让学生经过对大量 实物或模型 的观察 、 操作、 猜
而在体积相关 知识的学 习中, 更 离 不 开 具 体 实 例 的 观察与操作 。特别是在探究长 方体体积计算方法 时 , 只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论文)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论文)

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标准》安排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其核心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所谓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臵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它是人们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小学几何学习的核心。

在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动手体验、解决实际问题、仔细全面地观察、有理有据地想象,都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良好途径。

只有科学地把握“空间与图形”的教与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活动的“切入点”。

小学阶段的儿童的几何学习与成人不同,他们不以几何的公理体系为出发点,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起点。

每一个儿童,都生活在充满几何形状物体的现实空间中,他们对简单的几何和平面图形都有不同程度的直观经验,对它们的形状、大小、位臵关系等也都有一定的认识,或清晰或模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找准新知识的“增长点”,设计教学活动“切入点”,因势利导,避免课堂“浪费”,追求实效,实现高效。

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获得深刻表象。

学生对几何形体的掌握,总是先从感性直观开始的。

他们首先被具体的几何形体的外部形式所吸引,随即唤起他们的兴趣。

当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倾注在几何形体的感性特征上时,几何形体的结构及动力规律便在他们的知觉中完形,以形成表象。

教师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创设学习情境,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中体验、思考,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

例如,在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观察实物表面的同时,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感触“面的光滑、平整与大小”;学习“角”时,在观察活动中,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学具,感受“顶点的尖、边的直”;在学习立体图形时,为发现圆柱与长方体的本质区别,引导学生摸一摸,体验它们“面的曲直、棱角的有无“等。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怎样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如何更好地发挥几何直观性的教学价值,通过对学生几何直观的培养,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一、利用已有知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积累空间观念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图形。

让学生剪出三角形,拼凑三个角,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等等。

二、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观念是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是重要的数学素养。

在几何知识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

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大胆操作。

让学生借助视觉、触觉等活动认识理解几何图形,并且动手制作相应的几何图形。

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对几何图形知识的深刻理解,从而形成稳固、清晰的空间观念。

我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带剪刀自己操作,小组探究合作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后进一步探究。

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的确定,中间也都有很多想象的成份在里面,所以我们要抓住空间观念的核心要素——想象。

我们应该更整体上去认识这个空间观念,它其实就是对几何图形的想象能力,即使是你对直线两端无限延伸的这种想象能力,都能很有效地培养我们空间观念。

再有一点,就是空间观念想要真正能够落实,还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留给学生感受体验的过程。

唯有过程充分了,观念和能力才能有所提升。

所以,我们尽量不要把关乎空间观念的这些课程,上成完成数学结论的课。

三、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和几何建模以及探究过程,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研究意识。

面对一个比较复杂的、比较抽象的对象,如果我们能用直观的办法,用图形的办法,把它描述刻画出来,会使这个对象更容易理解。

理能力包含了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合情推理,一般包括归纳和类比,演绎推理一般就是从基本事实出发,推出来一些定理,它们再作为推理的出发点,来进行论述。

我们在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的时候,首先运用合情推理的方法,包括直观、操作、猜测,然后得出假设。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数学是一门具有普遍性和严密性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几何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下面将从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三维空间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感知和理解三维空间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和物体的特征。

3.培养学生发现、观察、归纳、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空间表达和空间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教学现场、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图形和物体。

2.参与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发现、观察、发问等方式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互动中发展和培养空间观念。

3.比较教学法:通过将不同的几何图形和物体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深化对空间观念的理解。

三、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还可以使用以下一些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空间观念:1.立体几何造型:通过将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拼装、组合,制作出立体几何造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几何图形和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特征和位置,有利于培养空间观念。

2.游戏:利用各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空间表达能力。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进行线索游戏、积木游戏、益智游戏等。

3.立体几何模型:使用立体几何模型,可以在保持模型准确性的前提下,将空间元素简练而形象地表现出来,方便学生去感性理解几何图形和物体的性质和特点。

总之,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中心,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认知能力,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运用空间知识和技能。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培养空间观念的策略探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培养空间观念的策略探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培养空间观念的策略探寻空间观念是指学生对物体、图形、位置、方向、距离等空间概念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培养空间观念的策略。

一、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直观地感知和理解空间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电子白板等工具展示一些有关空间几何的图形和实物,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空间关系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二、实物模型和展示教师可以利用纸板、泡沫板等材料制作一些有关空间几何的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圆锥、圆柱等,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模型的形状、位置和相互关系。

也可以借助一些实际物体如球、水杯等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触摸和比较来理解和判断空间关系。

三、立体图形的展开、拼接和折叠通过展开、拼接和折叠立体图形的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形状和构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展开的图形和原来的立体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手工操作拼接立体图形的各个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立体图形的特性。

四、视觉体验和空间思维训练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视觉体验和空间思维训练的题目,如快速找到一个形状在空间中的对应位置、将一个形状旋转到某个特定的角度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对空间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转换的灵活性。

五、问题解决和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空间观念进行解决。

还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探究实验或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自参与通过观察和实践,体验和理解空间的一些特性和规律。

六、启发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启发性问题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提出一些有趣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需要多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直观和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空间概念,促进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

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空间观念是指人们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是数学几何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随着小学生越来越早地接触到三维虚拟技术和学科的发展,需要注重对小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培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学几何概念,加深对空间的认识。

一、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环境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首先要从孩子身边的环境入手。

教师可以带孩子们走到校园里的空旷场地,让孩子们自由地奔跑、跳跃,感受空间的变化和不同方向的运动。

同时,可以让孩子们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和景观,引导他们寻找物体的位置和方向,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空间概念。

通过这些实际的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知识积累,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

二、应用图形展示空间概念图形是抽象的空间概念的具体表现,应用图形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图形来认识几何形体的属性。

例如,让孩子们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图形,让他们探索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和规律,理解几何学中的空间概念。

三、计算几何中体积的讲解体积是几何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物体在三维空间内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孩子们具体地计算几何体积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的空间观念。

例如,可以让孩子们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通过计算来理解长方体空间的大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几何体旋转的展示五、应用数字绘图软件数字绘图软件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们发展空间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让孩子们使用数字绘图软件,让孩子们自由地绘制各种几何体,灵活地掌握几何体的各种属性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形式和色彩上进行创意的表达,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空间观念的培养。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注重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带孩子们进入实际环境进行观察,引导他们学习应用几何图形、体积计算等方法,应用数字绘图软件进行操作与演示等措施,都是有效的培养孩子空间观念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几何空间的知识,掌握数学几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浅谈如何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浅谈如何在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233 与演绎,所以,教师要紧抓教材,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在备课前,我一般会整本书都浏览一下,看看书本内知识点之间的关联,一边备课一边想怎么讲才能把知识传授给他们,还要想想学生们能不能接受这种讲课方式,一旦遇到难一点的知识,我该怎么准备教材讲好这节课等。

比如,在备《测量》这节课时,我想到学生对具体的测量单位可能不会了解,于是我找到家里的米尺、尺子、闲置的木箱、硬币等材料,准备讲课时拿到课堂上,以便于一边讲课一边给学生们演示测量方式。

因为有了准备,所以讲课时比较从容,这节重点内容学生们很轻松地学会了。

3.改进方法,增强课堂效率。

有些数学重难点,教师单纯通过口头形式不能达到让学生理解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研究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消化重难点。

例如,在《测量》中重量的学习环节中,我采用多媒体方式,把不同重量的东西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一吨的雪梨,一千克的苹果,一克的米……事实证明,这种直观形象画面的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可视化,同学们会觉得:原来这个知识点也没有那么难啊!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学得轻松,很容易掌握了知识。

4.灵活游戏,激发数学灵感。

小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不喜欢被束缚,对于一些枯燥的课程内容,他们会产生腻烦情绪。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情绪,结合学生的善于表现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数学灵感,突破数学重难点。

尤其是在夏天的课堂上,学生们容易产生疲劳感,上课容易走神。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一般会采用数学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我先出几个简单的乘法题,让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回答的最多、最正确,谁就是胜利者。

这种小游戏的设置,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顶点,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一些原本掌握乘法口诀不太好的学生进行了知识点的巩固,本节课重点知识的讲解也水到渠成。

5.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立体几何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作者:干永春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3年第07期
空间观念是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理念之一,是指在空间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是通过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逐步形成的。

特别是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在丰富学生空间表象、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上的作用尤为突出。

本文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的教学,简要谈谈如何借助立体几何知识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是教学的主线
新课标指出数学思考等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要围绕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建模展开,所有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都要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前提。

长方体特征、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是我们教学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还不能脱离具体实物和图像的支持。

教学中要以长方体、正方体表象的建立为重点,让学生经过对大量实物或模型的观察、操作、猜测,抽取长方体、正方体的本质特征,从而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三视图,由长方体、正方体的三视图还原实物的形状,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

如果我们只关注特征的抽象教学,只注重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识记,而忽视模型的建立过程,忽视空间想象力的发展,就会制约学生的能力发展,降低教学质量。

如学习长方体表面积或体积时,如果学生没能对长方体在头脑中建立丰富的表象,不能进行空间臆想,在解决一些基础的表面积、体积问题时反映不出问题,但对于一些变式问题,如计算通风管的用料、教室粉刷面积、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等积转化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就显得困难重重了。

而如果学生一旦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丰富表象,沟通了具体实物与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联系,能够进行有效的空间臆想,这些特殊、复杂的实际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是教学的基石
小学生学习的空间与图形多是直观性几何知识,他们获得直观几何知识并形成空间观念,更多的是依赖他们的动手操作,对实物、模型、三视图的观察、操作是建立表象、抽象模型、
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石。

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是通过观察、拼摆、搭建、分类、组合、分解等实践活动来增加、积累自己的几何形体知识的学习经验,丰富自己的空间想象。

本单元的教学中,实物的观察、操作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首先在抽取长方体、正方体特征时,要通过对不同具体实物的看看、摸摸、比比、想想来进行,通过对大量具体长方体实物的对比、交流,在头脑中抽取长方体、正方体的本质特征,建立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模型。

其次,在表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剪一剪、比一比,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面的特征基础上建立表面积的完整、清晰的概念和一般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而在体积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更离不开具体实例的观察与操作。

特别是在探究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时,只有让学生通过动手摆放和观察比较,才能真正理解长方体体积为什么可以用长×宽×高来计算,即长方体长、宽、高的数据不仅可以表示三条棱的长度,同时也能表示所包含体积单位的个数,长多少就表示长里包含了几个相应的体积单位,宽多少就能表示有这样的几排体积单位,高多少就能表示有这样的几层体积单位,所以长、宽、高的乘积就表示长方体包含了多少个相应的体积单位,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另外,在解决一些有关体积的问题,如黄沙填坑、筑路问题、等积转化时,也要相应地借助模拟操作与空间臆想相结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黄沙入坑后的形状,花坛中泥土的形状,水在长方体容器中的形状,从而使问题的解决变得顺畅,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

如有这样一类问题: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体容器中盛有一些水,水中浸没着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当把正方体从水中取出后,水面会下降多少厘米?对此类问题的解决,学生必须清楚两点:(1)下降水的体积等于正方体的体积;(2)下降水面与原水面之间的空间形状是一个长方体。

对于第一点,学生有实际经验的支持理解相对没有问题,对于第二点,就难以理解了,如果不通过具体模拟操作加以观察比较,学生就无法想象和理解,对这类问题的解决就有很大的困难。

而一旦通过具体操作和观察,就非常清晰地建立了水在长方体容器中的变化模型,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三、看图能力、作图能力是教学的关键
尽管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发展,但还不能像成人一样随心所欲地进行空间表象再现和臆想,对立体图形问题的解决还要依赖具体图像。

同时,由于在平面内画立体几何图形,其角度、尺寸不可能与实物一致,会受平面图形知识的负迁移。

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特别是起始阶段,一定要注意学生识图能力和作图能力的培养,以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思维,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在识图训练初期,尽量利用实物模型和直观图的多角度的观察、比较、对照、想象和识别,如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长方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形状,同时对三视图与实物模型进行
比较,明确长方体的基本构造。

通过对大量实物、模型与直观图的观察、对照,使学生正确迅速地看懂三视图,并能想象出三视图所反映的真实图形,为后面离开模型和直观图进行空间想象打下扎实的基础。

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后,教学中就应注意学生画长方体、正方体直观图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想象出实际空间图形,然后作出相应的三视图,以便帮助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如有这样一类问题:把三个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或体积。

大部分学生能初步想象三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形状,但如果学生一旦把想象出的拼摆形状通过作图再现出来,然后根据作出的直观图进行数据确认,就容易解决了。

通过再现一幅幅三视图的画作,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空间表象,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综上所述,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是教学的主线,实物或模型的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基石,看图能力和作图能力的培养是空间观念发展的关键,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只有“虚”与“实”的和谐共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