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不进位加(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竖式计算。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0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

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学习,学生的掌握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规则。

2.教学难点: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规则,特别是进位和退位的处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创设,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基本运算方法,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应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教具或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两位数的组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并分享计算方法。

(2)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举例验证。

(4)教师点评学生的讨论成果,强调计算法则,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巩固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适用于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学生将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于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通过教学视频,向学生讲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视频一起进行计算实践。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 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一些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疑问和困惑,应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总结:本课时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人教版 (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人教版 (2)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不进位加法-人教版 (2)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为不进位加法,即两个数相加时,相加的结果不超过10。

我们将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正确进行不进位加法的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包含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和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加法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在一起的过程。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不进位加法的特点。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几个不进位加法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 练习: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强调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不进位加法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1. 加法的概念和意义。

2. 不进位加法的实例和特点。

3. 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4. 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不进位加法练习题。

2. 尝试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计算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和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1 不进位加(2)-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1 不进位加(2)-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1 不进位加(2)-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熟练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引导学生回顾加法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不进位加法。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总结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发现不进位加法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 应用拓展(1)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2.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六、附录练习题:1. 计算:23 45 = 682. 小明有32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8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3. 一辆火车上有45个乘客,到站后又有23个乘客上车,现在火车上有多少个乘客?4. 小华有37本书,小丽有25本书,他们一共有多少本书?5. 一个篮子里有28个鸡蛋,另一个篮子里有35个鸡蛋,两个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鸡蛋?重点关注的细节: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不进位加法是指在两个数相加时,各个数位上的和都不足以进位到更高位,只需将相应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可得到结果。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介绍了不进位加法。

本课时《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不进位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因为对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计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材、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时内容,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动物交朋友,引出本课时的主题——不进位加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本课时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35+47。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的个位数相加不满10,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让学生尝试解释原因,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14+10=24(枚)
答:动物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24枚。
(3)你还能提出什么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风景邮票和建筑邮票共有多少枚?
31+10=41(枚)
(答案不唯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要把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得 到的数写在得数的个位上,十位上的数相加得到 的数写在得数的十位上。
+( 4 3 ) ( 7 6)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2.(选自教材P13做一做第2题)
24+61= 85
53+22=75
24 + (6 1)
(8 5)

(5 3) +22
75
37+40= 77
(3 7) +(4 0)
77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再把 所得的两个和加起来,即:
个方法来解决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吗?
30+30=60 5+2=7 60+7=67 所以 35+32=67。
方法二:借助摆小棒计算。 3捆+3捆=6捆=60根 5根+2根=7根 60根+7根=67根 所以 35+32=67。
方法三:列竖式计算。
列竖式计算时, 不要忘记写上 “+”号哦。
3.小兰喜欢收集邮票,下面是她收集邮票的种类 和数量。(选自教材P15练习二第3题)
种类 风景 人物 动物 建筑 枚数 31 22 14 10
(1)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枚? 31+22=53(枚)
答:风景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53枚。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不进位加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他们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运算对于他们来说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进位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清晰,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难点:进位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运算的意义。

2.运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运算过程。

3.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交流、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2.准备练习题,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和不进位的题目。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这些物品分成两份,每份有多少个?让学生初步感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题目,如23 + 15。

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发现其中的规律。

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交流分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注意选取不进位的题目。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过程,发现规律,总结计算方法。

不进位加法(2)教案

不进位加法(2)教案

第2课时不进位加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2、第15页练习二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笔算方法,培养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1.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

2.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做一做26+3= 8+31=2.说一说: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突出相同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3.情景导入:出示第11页主题图。

提问: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进行新课】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不进位加1.出示教材第13页例2图。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35+32=2.让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计算。

3.探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

师:怎样列竖式计算35+32呢?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先竖着摆出35+32。

看谁摆的方法最好。

学生活动:用小棒摆竖式。

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探索35+32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指导,对摆放有错误的学生,教师进行指导,重点让学生理解在摆放过程中,整十根与整十根合并。

摆法: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摆,它有什么好处?小结:整捆的小棒和整捆的小棒上下对齐,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单根的和单根的对齐,也就是个位数和个位数对齐。

即相同数位对齐。

提问:根据用小棒摆的竖式,可以怎样算,有几种算法?小结:有两种算法。

一种是从个位算起。

个位上,5个一加2个一是7;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0,60加7是67。

另一种是从十位加起,3个十加3个十是60,5个一和2个一是7,60加7是67。

教师引导学生边看小棒摆法,边板书竖式的正确格式及算法。

师:这两种算法都是正确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从个位算起会更方便,建议同学们从个位算起。

4.讨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计算顺序是怎样的?5.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可以先从个位加起,也可以先从十位加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2单元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人教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概念。

2.能够独立完成两位数相加的算数题目。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分析问题,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实际意义。

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第2单元。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磁贴。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两位数的认识和相加的方法。

2.新知讲解
–通过实际例子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相加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意义。

3.示范操作请学生观察示范,然后跟着老师一起进行两位数不进位相
加的练习。

4.练习巩固
–让学生小组合作,在黑板上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练习。

–老师进行抽点巩固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延伸
–给学生提供更多复杂一些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计算。

6.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不进位加法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有关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题目。

2.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结。

本教案依据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材编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相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备课记录表格

二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备课记录表格
教 后 反 思 和 交 流
备 课 记 录
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本课第 二 课时
本学期第 课时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二次备课记录
学科德育设计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 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
教学方法设计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
过程
相关知识衔接
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一、创设情景,探究算法
1、引出问题。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海洋博物馆,想去吗?(出示主题图)2源自你们看,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谁来汇报一下你我发现?
4、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人?(小组交流)
抽生板演,教师重点指导学困生。然后集体订正。
2、针对易错的地方着重练习: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小马虎做的题,你们谁能帮他找找错。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
35
+ 2
------
37
35
+32
--------
67
作业
设计
列竖式计算
45+32 36+22 76+2 45+13
5、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二、新授
1、探究例一和第一种方案。
2、你是怎么想的?(生答师板书: 35+2= 35+32=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进位加》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不进位加(1)【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初步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要求和书写格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博物馆图。

)师: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已知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班有2名老师带队。

师: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学生会根据图中信息提出许多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有的是本节课要计算的,有的是后面要计算的。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筋,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二、探究新知1.体会加法的意义。

师:要解决“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条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预设:二(1)班学生人数和本班带队老师人数。

师:你找到这两个已知条件了吗?你会列式吗?预设:二(1)班学生有35人,带队老师有2人,35+2。

2.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1)交流口算方法。

师:你能口算出结果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预设:先将个位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

5+2=7,30+7=37。

(2)探究笔算方法。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吗?预设:师: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算法:列竖式计算。

(课件演示结合小棒图列竖式的过程及要注意的地方。

)师相机提问:2为什么不和3对齐?让学生明白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与个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同学们刚才看明白竖式的书写步骤了吗?预设:先写35,再写+2,再写,最后写得数。

(师补充,相当于横式中的等号。

)师:大家自主整理本题解答过程。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2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相加时不涉及进位的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加法算式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不进位加法的概念,培养快速计算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道具和图片,便于学生理解。

2.教师准备课件,包括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物品来引入题目,比如用水果或小玩具来示范不进位加法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规则。

2.介绍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规则,强调十位和个位相加时不能
进位。

3. 计算练习
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口算、书写算式等方式进行练习。

4. 小结
让学生归纳总结不进位加法规则,确保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五、课堂作业
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
在板书上呈现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式和示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

七、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反馈和表现,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相加时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案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案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2013年新编)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02课时_不进位加法(二)》主要讲述了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本课时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紧凑,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法运算,但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和应用还有一定的困难。

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浓厚,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和探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实际问题,引入本课时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小猫和小狗比赛摘果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找出不进位加法的算式,从而引出本课时的话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进位加法的例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不进位加(2)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不进位加(2) 教学设计

第2课时不进位加(2)教学内容教科书P13例2,完成教科书P13“做一做”和P15“练习二”中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算理,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笔算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课件出示教科书P13例2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二(1)班有35名学生,二(2)班有32名学生。

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情预设】一般学生都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也有学生会提出“二(1)班比二(2)班多多少名学生”或“二(2)班比二(1)班少多少名学生”等不是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灵活处理。

师:要知道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怎样列算式?【学情预设】应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35+32。

师:这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这也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板书课题:不进位加(2)]【设计意图】延续上节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通过口算,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口算的方法算出35+32的得数吗?请说一说口算的过程,重点说一说谁与谁相加。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

【学情预设】将个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最后将两个部分的数相加,即5+2=7,30+30=60,60+7=67。

2.充分利用摆小棒加深对笔算的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1)课件出示摆小棒的过程。

师: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3捆和3捆合起来?结果是多少?【学情预设】它表示5个一和2个一,合起来是7个一;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7个一和6个十合起来是67,故结果是67。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 不进位加(2)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 不进位加(2)

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案:第2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2课时不进位加(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运用教具和游戏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品质。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及教学辅助工具。

2.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3.课堂练习题及讲解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1.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不进位加法,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

第二步:引入1.利用教具或实物引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步:讲解与练习1.讲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例题。

2.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加深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

第四步: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合作能力。

第五步:课堂讨论1.收集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分享不同的解题思路。

第六步:课堂练习1.通过课堂练习,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如何运用不进位加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练习、小组活动等,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都比较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不进位加法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练习和复习。

下节课将重点关注这一部分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本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不进位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不进位加教案

第 2 单元 100 之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 2 课时不进位加( 2)
【学习内容】:课本 P12 例 2做一做练习二的1、2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加法;
2、使学生能娴熟地进行竖式计算;
3、培育学生认真、认真的学习习惯。

【学习要点、难点】:
重、难点:娴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学习过程】:
一、解决情形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师:如何能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
师:如何列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35+34=
2、请学生在小组里议论如何计算“35+34”,可依据自己的状况选择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仍是用竖式计算仍是口算。

3、请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
(1)先请摆小棒的学生讲
发问:为何把 5 根小棒和 4 根小棒和起来, 3 捆和 3 捆和起来?(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讲
发问: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3)请口算的学生讲。

发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做一做:
教师用投电影出示题目
指名将题做在投电影上,其余学生做在书上
集体校正投电影上的题目,进行评论。

同位互相检查,互相评论,
三、练习:
练习二第1题:
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
再列竖式计算。

第 2 题:笔算下边各题。

学生将题目写在练习本上,同位互相检查。

2.2不进位加(2)(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2不进位加(2)(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2.2不进位加(2)——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培养学生运用不进位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100以内不进位加的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不进位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进位加,引导学生发现不进位加的特点,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讲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以具体例子为例,讲解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如:25 13=38。

(2)讲解不进位加的特点。

不进位加的特点是相加的两个数相加后的结果不会超过100。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教师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不进位加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方法。

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不进位加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及时纠正错误。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1. 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 不进位加的特点。

3. 实际问题解答示例。

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新课”部分的不进位加计算方法和特点。

不进位加,顾名思义,就是在加法运算过程中,两个数相加时,任何一位的和都不会产生进位,即相加的结果不会超过10。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 2. 24 + 61 = 24 +( 6 1 ) ( 8 5)
37 + 40 =77 (37) +( 4 0 ) (77)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2=67
十个
3 5 + 3 2 67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一、新课导入
口 算 并说出算理
23 + 6 =29 42 + 5= 47
20 + 50= 70 70 + 10=80
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6 + 3 =29 26 + 3 29
5 + 24 =29 5 + 24 29
33 + 6 =39 33 + 6 39
二、探索新知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2=_____
35 32 67 35+32=_____
十个 十个 十个
3 5 + 32 2
3 5 + 3 2 7
3 5 + 3 2 67
个位算起。
达标检测
1.算一算、连一连。
50 + 36 47 + 32 82 + 7 37 + 10 38 + 51 62 + 24
第2课时 不进位加(2)
R· 二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 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 2.经历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验学习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 的信心”。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 笔算方法。 2.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 位算起”的算理。
六、教学反思
用情境的创设导入新知,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 龄特点。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 生情,以生活中熟悉的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 桌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 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解题方法也就 很多,但针对这节课的设计,我只是选择了其中的 一组方案进行学习。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 了铺垫。
44 + 3
55 + 24
2.森林小医生。(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列竖式计算。
53 + 22 =75 53 + 22 75
27 + 30 =57
27 + 30 57
4.
这套衣服一共要多少元? 48+50=98(元) 答:这套衣服一共要98元
三、巩固提高
1.摆一摆,算一算。
( 3 3) + ( 4 3) (7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