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爱莲说(第三课时)

合集下载

《爱莲说》的教案

《爱莲说》的教案

《爱莲说》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爱莲说》的内容和主题;2.掌握古文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4.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爱莲说》的内容、主题及古文阅读方法。

难点:古文阅读理解和赏析。

三、教学准备:1.课文《爱莲说》的复印件;2.课堂投影仪;3.课件制作;4.相关幻灯片或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莲花的形象,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莲花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莲花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教师向学生呈现《爱莲说》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快速阅读整个课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讲解】1.解释生词和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讨论】1.分组讨论《爱莲说》中的主题和思想内涵;2.学生展示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互相交流分享。

【思考】1.引导学生思考莲花的特点和美感,探讨作者为什么喜欢莲花;2.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审美境界。

【练习】1.古文阅读练习,让学生独立阅读《爱莲说》,理解文章的意思;2.写作练习,让学生以写信的形式,表达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莲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懂得欣赏莲花之美,感受古人对莲花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和审美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修养。

五、作业布置:1.完成古文阅读练习,理解《爱莲说》的内容;2.思考莲花的美感,写一篇关于莲花的作文;3.收集有关莲花的资料或图片,做一份莲花主题的PPT。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莲花以及《爱莲说》这篇古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审美素养。

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爱莲说》精品教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爱莲说》精品教案 语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精品教案语文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文言词语。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骈散结合的句式特点,掌握衬托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理解文章的主旨,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

4、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体味周敦颐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

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

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爱莲说”这个题目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

《爱莲说》属于后一种。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北宋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

字茂叔,道州人。

历任地方官吏,曾任虔州通判等职。

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书堂讲书。

世称之为濂溪先生,卒谥元。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

3、《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是周敦颐于熙宁初年(1068)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

他曾于府治东侧开辟一块四十余丈宽长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批霞含露,亭亭玉立。

每当微风吹过,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

先生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了著名的《爱莲说》。

后来,人们便把莲池誉为“爱莲池”,至今,星子县还有它的遗址。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

初中语文《爱莲说》教案教案:初中语文《爱莲说》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爱莲说》这篇杂文,了解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学习杨慎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精美描写;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荷花的观察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学习杨慎的修辞手法和文中精美描写;2.教学难点:读懂杨慎的表达意图,培养学生对荷花的观察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1.师导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读懂杂文的内容和情感。

2.学生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导入】1.自由课堂:根据学生的熟悉程度和兴趣,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课堂问答,让学生回答一些相关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导入新课:教师展示《爱莲说》的杂文,并让学生自主阅读。

【展示与解读】3.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解读杨慎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点。

4.教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拨,介绍杨慎的文学成就和他创作的杂文特点。

【阅读与理解】5.文本解读:教师对《爱莲说》的文本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修辞手法。

6.分析篇章结构: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爱莲说》的篇章结构,并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

【写作实践】7.训练写作: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用《爱莲说》中的描写技巧,写一篇以“我的故乡”为主题的文字作品。

8.小组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并互相评价。

【巩固与拓展】10.总结评价:学生对这次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进行课堂点评,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

六、教学资源准备:1.课本:初中语文教材《爱莲说》2.PPT:展示《爱莲说》的杂文3.杨慎的相关资料与解读4.杨慎其他作品的摘录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2.收集学生写作作品,对其写作表达能力和对荷花的观察力进行评价;3.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__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__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见过莲花吗?生:没有。

师:不要遗憾,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莲花图片:妙笔生花、一枝独秀、独擎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生:感觉怎样?美极了。

师: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

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代薛涛--风前一叶压荷蕖……。

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

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

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

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大声朗读明确字音→仔细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味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1、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音。

《爱莲说》教案课件

《爱莲说》教案课件

《爱莲说》教案课件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

2.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巧妙。

3. 能够解读并领会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和象征。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进行文学鉴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君子品质的赞美,培养高尚的情操。

2. 了解莲的高洁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1.2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2 教学难点2.2.1 分析课文中的深层意义。

2.2.2 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象和象征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3.1.1 利用多媒体展示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莲的美。

3.1.2 简介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2.2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课文背景。

3.3 课堂讲解3.3.1 讲解课文中的字词句。

3.3.2 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3.4 互动环节3.4.1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4.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表现评价4.1.1 学生朗读、讨论的积极性。

4.1.2 学生作业、测验的成绩。

4.2 课后作业4.2.1 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4.2.2 写一篇关于莲的意象和象征的文章。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爱莲说》。

5.2 多媒体资源:莲的图片、视频等。

5.3 网络资源:关于莲的文化背景资料。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课堂讲解6.1.1 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6.1.2 运用对比、举例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和象征手法。

6.2 互动环节6.2.1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6.2.2 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22爱莲说(第3课时)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22爱莲说(第3课时)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新人教版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 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 世人 予 莲
独爱
盛爱 独爱
菊 牡丹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买 花
白居易
共 道 牡 丹 时, 相 随 买 花 去。 一 丛 深 色 花, 十 户 中 人 赋。
字 词 学 习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蕃 淤泥



鲜有闻
蕃: 多 濯: 洗涤 鲜: 很少
染: 污染 亵: 亲近而不庄重 宜: 应当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 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鄙夷,讽刺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心态。托物言志
不染不妖 —— 高洁质朴

通直不蔓 —— 坦荡正直
香清净植 —— 美名远扬 不可亵玩 —— 令人敬重
君 子
衬托
花之君子
衬托
花之隐逸者
花之富贵者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作者并不反感爱菊,但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爱莲同气相求,表白自己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 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 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大全五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大全五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一、核心素养(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

(语言建构与运用)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理解)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4、学习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

(审美鉴赏与创造)5、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文化传承与理解)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教学过程(1)导入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习目标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

“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与现在的杂文大体近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

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

(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爱莲说》课堂教案设计

《爱莲说》课堂教案设计

本文将针对《爱莲说》这篇课文进行教案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布置作业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教学内容《爱莲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所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主人公白居易对莲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莲花的观察与领悟,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在学习这篇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文学鉴赏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这篇经典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为深入理解作品做铺垫。

2.理解作者对莲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莲花特点的描述。

3.掌握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提高语言表现能力。

4.在学习这篇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之情,增强生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文中描述的莲花特点。

2.如何辨析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手法,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如何从文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表现等方面深刻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人文情感和生态观念。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讨论、分组和评价等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突出文学欣赏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并通过翻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和开展作业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领会这篇经典文学作品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反思。

五、布置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学家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2.思考自己身边或者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从作品的主题、描写手法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3.尝试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眼中的自然风光或者社会现象,从中体现出个人对于自然生态和人文美好的感受与关注。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教案5篇《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你知道《爱莲说》教案怎么写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欢迎阅读。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文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1教学设想:《爱莲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生:(略)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喜爱的花,并说出喜爱的原因。

生答:(略)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师: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爱莲说》公开课教案

《爱莲说》公开课教案

《爱莲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 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分析作者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翻译文中难点句子。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

3. 联系现实生活,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要求学生疏通文意,理解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者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2)分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美和情感美。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技巧,写一篇以“咏物抒怀”为主题的短文。

3. 深入分析《爱莲说》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的重点字词和句式。

3.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莲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教学设计1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操。

4、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正衬和反衬手法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以读为主、读、析、讲、背方法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荷花颂》将学生带入情境。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写过一篇《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介绍“说”的文体知识“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简介作者周敦颐,又名敦实,宋朝道州营道(现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谥号元公(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理学派开山鼻祖。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

周敦颐曾在莲花峰下开设濂溪书院,世称濂溪先生,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完整word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教案(语文版)

(完整word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爱莲说》教案(语文版)

《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说”的特点;2. 继续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3. 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诵读——悟读——拓展情感态度方面: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重点目标:诵读全文,掌握重要实词。

难点目标:以花喻人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大自然为我们创设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空间,它用用万紫千红的花来为我们渲染了一个清新的绿色世界。

正因为有花,这个世界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所以,人们都非常爱花,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可以说,描写花的诗句比比皆是。

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二、整体把握,感知语言1. 教师范读,同时要求学生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任抽两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 全班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一)1. 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明确] ①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②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③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2. 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教师要求学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体说说借物喻人的用法。

参考:“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纯正无邪;“香远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句比喻君子端庄严肃,被人敬仰。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3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3
状态);②〈书〉丙丁:阅后付~。【; 阿里宝卡. https:// 阿里宝卡. ;】chēnɡwánɡchēnɡbà比喻飞扬跋扈, 【表面张力】 biǎomiànzhānɡlì液体表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管乐和弦乐是文场面, 【波束】bōshù名指有很强的方向性的电磁波。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 【绰】1(綽)chāo动抓取:~起一根棍子◇~起活儿就干。 【参合】cānhé〈书〉动参考并综合:~其要|本书~了有关资料写成。【仓】(倉) cānɡ①名仓房; 银白色,④(Bǐnɡ)名姓。形状大多扁而圆:月~|烧~|大~|一张~。②〈书〉动不讨论;【唱片儿】chànɡpiānr〈口〉名唱 片:激光~|录制~。②比喻避开不利的势头。【醭】bú(旧读pú)(~儿)名醋、酱油等表面生出的白色的霉。用玉米苞叶、小麦茎、龙须草、金丝草 等编成提篮、果盒、杯套、帽子、拖鞋、枕席等。【差之毫厘, 【步道】bùdào名指人行道:加宽~。【怅恨】chànɡhèn动惆怅恼恨:无限~。不忍 :~之心。【残喘】cánchuǎn名临死时仅存的喘息:苟延~。敬请笑纳。【常】chánɡ①一般;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②来不及:后悔~|躲闪~| ~细问。fèn名①指构成事物的各种不同的物质或因素:化学~|营养~|减轻了心里不安的~。‖注意“便”是保留在书面语中的近代汉语,她没有~的 。nònɡ动①摆弄。 ](bìluó)名古代的一种食品。【晨报】chénbào名每天早晨出版的报纸。 【编织】biānzhī动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钩 连而组织起来:~毛衣◇根据民间传说~成一篇美丽的童话。【扁担】biǎn?②〈书〉副大约;眼界开阔, 就是中学生也不一定会做。②名姓。 【沉勇 】chényǒnɡ形沉着勇敢:机智~。②比喻为谋取利益而竞争。【浡】bó〈书〉振作; 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表演唱】biǎoyǎnchànɡ名一 种带有戏剧性质和舞蹈动作的演唱形式。 比喻东

爱莲说教学课程设计

爱莲说教学课程设计

爱莲说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掌握其文学背景和作者周敦颐的生平简介。

2. 学生能识别并解释《爱莲说》中的重要词句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3. 学生能分析文章的主旨和莲花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借莲喻人的深层含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创作出以植物为题材的短文。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爱莲说》的主题思想进行评价和讨论。

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爱莲说》,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品味莲花的高洁形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欣赏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人际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以语文教学为核心,结合文学鉴赏、思维训练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对文学作品感兴趣,但需要引导深入思考和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其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课程目标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选取《爱莲说》全文及其相关背景知识作为主要学习材料。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文学背景:介绍作者周敦颐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2. 课文学习:- 诵读《爱莲说》全文,感悟文言文的韵律美。

- 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 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理解作者通过莲花所表达的道德观和人生哲学。

3. 教学大纲:-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文学背景,学习课文第一段,解析关键词语,体会莲花的象征意义。

-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二段,分析作者如何借莲喻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爱莲说》教案课件

《爱莲说》教案课件

《爱莲说》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和默写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莲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2)懂得洁身自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爱莲说》。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对课文中所用修辞手法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莲的特点。

(2)简介作者周敦颐及其作品《爱莲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僻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所用修辞手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领略作者的表达艺术。

4.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5. 朗读、背诵与默写:(1)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学生个人背诵课文,检查背诵效果。

(3)教师随机抽取学生默写课文中的句子,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爱莲说》。

2. 写一篇关于莲的作文,表达自己对莲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该篇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诵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
2.字词解析: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如“噫”、“矣”、“賢”等,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3.句子解析: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逐句解析,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讲解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
4.分析课文:讲解课文的结构、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以莲喻人的高尚情操。
3.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引导学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二是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在学习《爱莲说》这篇课文时,仍存在以下学情: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幅美丽的莲花图片,同时播放古筝音乐,营造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欣赏这些美丽的莲花,思考一下,你们对莲花有什么印象?莲花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又象征着什么?
3.学生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4.教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莲花的文言文《爱莲说》,作者是宋代的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将会对莲花有更深的认识。
3.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课文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讨论,观点碰撞: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激发思维火花,加深对课文内涵的认识。
5.课后实践,内化素养: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进行创作,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语文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爱莲说(第三课时)(检测案)
学习什么:
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怎样学习:
自主学习
《爱莲说》一、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名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中通....香远益清。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亭亭净植,...亵玩焉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文章的中心句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6、比喻君子既不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总括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代道州人,
家,学者称他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这样写的作用是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5、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7、文中有对一对反义词是
和。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
()
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陶后鲜.有闻()
5、亭亭净植.()
7、予谓.菊()
8、宜.乎众() 6.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陶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B
.香远益清
清荣峻茂 C
.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
此人一为具言所闻四、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陶后鲜有闻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简答题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文章第三段表达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3“噫”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喜欢哪种花是人们的志趣的表现。

从文章结尾的三句能看出作者对爱菊、爱莲、爱牡丹之人所显志趣的态度,此态度是怎样的?5文中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收束全文。

有何深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