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我国股市的“非理性繁荣”

合集下载

中国股市非理性现象及应对论文

中国股市非理性现象及应对论文

浅析中国股市非理性现象及应对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3-000-01摘要:中国股市在经历数年非理性繁荣之后,伴随投机泡沫的破灭,如今又进入非理性暴跌期。

为对中国股市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非理性现象给出更具开放性的全面的剖析,本文区别于传统的单一视角,试图综合不同学科观点,从行为金融学、周期理论、中美证券市场发行制度对比等多视角对中国股市的非理性现象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对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出应对股市非理性的政策与投资决策建议。

关键词:非理性行为金融周期理论中国式价值投资一、引言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中国股票市场,其快速成长堪称奇迹,已成为世界股票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中国居民理财的重要途径。

但二十一年中不规范发展的案例数不胜数,直到今天,监管不足、内幕交易、投机盛行、制度不完全等问题仍然无法有效克服;中国投资者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二十一年里,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金融危机的跌宕起伏和全球经济的大落大起、货币政策的周期性调整、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以及监管层日益深入的制度变革的洗礼,直到今天,“政策市”、“圈钱机制”、“造富机器”的质疑仍然不绝于耳。

为此,研究中国股票市场非理性现象及其应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行为金融学的解释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心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在我国,中小投资者占绝大部分,他们的决策行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的发展状况,而他们又以弱势人群的姿态出现,其决策行为的非理性严重导致了市场的不稳定。

(一)频繁交易造成投资者频繁交易的最主要原因是“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拥有更丰富的信息且能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信息,相信自己基于上述信息的预测能力。

另一个原因是情绪容易受到市场行情短期波动的影响,很多实证研究都说明市场中部分投资者的买入和卖出行为会对投资者的情绪产生很大影响,导致投资者跟随进行相类似交易,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从众”或“羊群效应”。

非理性繁荣简介

非理性繁荣简介

《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史班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

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将破,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直至近日方有软着陆的迹象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对2000年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阐述了市场波动这一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主题。

希勒在第二版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

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根源,并且着力列举和论述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不稳定性。

比如,艾伦•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他认为,最终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保险品种以保障人们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

就像该书的第一版一样,《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和讨论。

作者简介罗伯特·J·希勒,现为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于1972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经济学个人简介罗勃.席勒(Robert J. Shiller) ,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

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分析

中国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分析

(1)个人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羊群效应,是暴涨暴跌的助推器①个人投资者中的羊群效应是暴涨的助推器2015年7月9日,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在千股停牌的情况下仍暴力拉升,尾盘分别收涨5.76%与4.25%,两市未停牌个股数量为1319只,其中共有1277只个股涨停,仅2只个股下跌。

当日本该封死在跌停板的已触发下折阀值的12只分级B基金,当天不仅没有死死封在跌停板上,反倒盘中触及涨停板。

以地产B为例,以跌停开盘,但其午后一度逼近涨停,尾盘跌幅仅为1.02%,换手率高达55.71%,且生物B以0.22%的涨幅收盘。

据分级基金网统计,7月9日这12只分级B基金的交易额高达46.11亿元,其中有色B的成交额达到10.17亿元。

羊群行为导致买入分级B基金的投资者在未充分了解杠杆基金风险,处于信息不对称条件的情况下,因着急进场获利心理的膨胀而导致其盲目效仿其他投资者的买入行为,“羊群效应”完美的诠释了该类投资者因追涨心切而急速进场的行为,正是这种非理性行为造成了市场异象的出现。

表1:2015年5月-8月股票市场新增投资者数量统计表单位(万户)5月第2周5月第3周5月第4周6月第1周6月第2周6月第3周6月第4周7月第1周7月第2周7月第3周7月第4周8月第1周8月第2周8月第3周新增投资者数79.7 89.66 164.44 149.91 141.35 99.19 49.92 51.29 51.3 52.93 39.15 34.05 26.54 32.97 较上周增幅-2.89% 12.50% 83.40% -8.84% -5.71%-29.83%-49.67%2.74% 0.02%3.18%-26.03%-13.03%-22.06%24.23%新增个人投资者79.58 89.52 164.28 149.75 141.19 99.02 49.79 51.15 51.17 52.82 39.06 33.97 26.46 32.89新增机构投资者0.12 0.14 0.16 0.16 0.16 0.17 0.13 0.14 0.13 0.11 0.09 0.08 0.08 0.08投资者总量8346.568436.228600.668750.578891.928991.119041.039092.329143.629196.559235.79269.759296.299361.42图1:2015年5月-8月股票市场新增投资者数量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网站,图表由作者自行整理如表1与图1所示,5月25至6月12日之间的三周,每周的市场投资者增量维持在150万户左右,且在该样本期间增速达到峰值,高达83.40%,新增机构投资者数量稳定在1000户左右,波动不大。

我国新一轮股市非理性繁荣的实证研究

我国新一轮股市非理性繁荣的实证研究
存在 严 重 泡 沫 ,到 了令 人 担 忧 的 地 步 。 ”
( ) 民人 数 剧 增 .结 构 不 合 理 二 股
在本 轮 “ 牛市”行情 中,全 民参与股市的程度 达到了 前所未有 的地步 。奇迹般的 “ 赚钱效应”吸引各行各业 的 人士不断入市 。 民人数在短时间 内迅速攀升。 股 根据 中国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 ,两市 A股账户总数从 2 0 年 的 05 30 0多万剧增至 20 0 0 7年 5月 2 8日的 1 2 .6万户 , 0 7 0 3 仅 20 0 7年头 5 月新增开户数就达 20 3万户。【 股民中 个 7 2 】 新 有相 当一部分 是从未接触过 股市和风险 承受 能力较差 的 数据来源 :中国证券 网 ( )投机现 象严重 四 1 .出现了 “ 垃圾股”跑赢优 质股 和蓝筹股 的现象。
高 武
( 湖南城市学院 城 市管 理学 院 ,湖南 益阳 摘 4 30 10 0)
要 :种种迹 象表 明我 国 A股 市场 当前面临新一轮 非理性繁 荣。导致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包括 流动性过
剩 ,违规 资金入 市,海外 “ 热钱” 涌入 ,投资渠道不畅 ,股民过度投 机 ,股市制度缺陷等。股市过度 非理性 繁 荣将 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损害。管理层 可通过加 强股 市监管 ,正确引导 中小投 资者,拓宽投资渠道 , 增加股 票供给 ,引入做 空机制等措施来抑制其发展 。
在校学生 、 岗职工和退休老人。中小散户不仅 占股市总 下 开户数 的大部分 ,而且在资金数量上超过了机构投 资者 ,
占据 了市场 的主导权 。
在一个 理性 的市场 中 ,广 大投 资者应是择优 质股和蓝筹 股 ,而弃 “ 垃圾股” 。而在 2 0 0 7年上半 年 ,当股指上涨到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非理性繁荣读后感(一)每当我向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同学们表达价值投资概念的时候,他们多数表示了深深的怀疑。

被他们问及最多的话题就是,当前中国的股市,适合做长期投资吗?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纠正一下。

如果是炒股票、做波段,可以问在当下;但如果是对价值投资这样一个长周期的投资活动而言,这个问题就应该改正成这样:从现在到未来的十年或者二十年间,适合做长期投资吗?这样时间范围和标的才对应得上。

对于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是用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来进行解释的。

回答的多了,自己也发现这个解释存在着不尽合理的问题。

因为经济和股市虽然存在着相关性,但是是否一定是强相关,他们的增长步调是否一定是一致,这却是不能够下一个定论的。

因为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多的随机性。

这个问题还存在着一个潜台词,那就是是否只有美国的股市比较适合做价值投资,而中国这样一个法制不健全,股市发育不良的环境下,不一定能够提供价值投资的土壤。

那么,美国的股市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罗伯特﹒J﹒希勒著于2000年的《非理性繁荣》,正是一本分析美国上世纪末股市繁荣现象,以及整个20世纪美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作品。

“非理性繁荣”一词,源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

1996年12月5日,面对全球股市的持续繁荣与大幅上涨,作为当时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对当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荣”的判断。

这一判断震惊了世界,被称为“格林斯潘震撼”并导致欧美股市暴跌。

但在这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三年的大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道指)从6500点一路上涨至12000多点,格林斯潘对股市的判断被彻底否定。

从那以后,格林斯潘就对全球股市三缄其口,就连当年纳斯达克股市上涨至5100多点、市盈率已达850多倍时,格林斯潘也没有对股市发表任何评论。

2000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荣”为题著书,成为当年投资类图书经典。

此时,道指突破了11700点,距离1896年5月26日公布时的40.94点,增长了286倍;距离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点,增长了11.7倍;距离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点,增长了一倍。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非理性繁荣》这本书出版于21世纪之交美国网络高科技股票泡沫破裂的前夜,出版后股市泡沫破裂,所以书和作者都非常出名。

题外话是如果作者是中国人,在今日中国出版这本书估计会进局子,恶意做空啊,呵呵。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当时的泡沫出现,发展的原因和诱因都进行分析了。

对于股市的疯狂上涨,作者认为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上涨所以上涨,这是一种上涨的自我实现。

首先,作者从结构性因素的角度出发,将泡沫的引发性事件和放大机制分开进行分析。

然后在从文化和心理角度进行分析。

从结构性因素讲,当时的互联网股票泡沫诱因有下面12个:1)在收益稳定增长时期到来的互联网,人们往往把两件同时到来的事情中的一件当做另一件的原因,这次互联网就被当做了经济发展的原因。

2)胜利主义和外国经济对手的衰落3)赞美经营成功或其形象的文化变革4)共和党国会及资本收益税的削减5)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6)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7)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8)规定缴纳养老金方案的推广9)共同基金的发展10)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公众对目前通货膨胀认识的误区刺激了对实际回报的高预期。

媒体报道以往长期股市回报时,所用的大部分数据都是名义数据,即没有修正通货膨胀影响,很自然地鼓励人们去预期这种回报会持续到将来。

媒体报道中的历史股价指数曲线图几乎总是采用名义数据,而不是采用剔除通货膨胀影响后的数据。

更有实际意义的股市水平是通过一些广泛通用的商品来衡量的,也就是在剔除消费者价格通货膨胀水平后来衡量。

11)交易额的增加以及24小时在线交易的出现12)赌博机会的增加从结构性因素讲,放大机制就是一种股民自发形成的庞氏骗局。

投资者的信心、对未来股市的期望及其对股票需求产生的影响所共同形成的机制,可以大大增强投资者信心。

公众对股市的信心也反映了公众对整个经济的信心。

很多时候,个人的感受取决于其近期投资的经历。

如果一个人退出股市并且没有享受到其他人近期赚到的收益时,就会有一种很强烈的悔恨感,悔恨能提供很大的动机。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会计2班李杰 2011201565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繁荣,储蓄、股票、房贷、基金、债券等金融理财产品,已深入千家万户,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说,当今社会几乎人人离不开金融,学金融,懂金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进步的需要。

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应将金融学作为自己的一项人生必修课。

经朋友推荐,我阅读了金融系列图书之一的《非理性繁荣》,对股票投资有了新了认知,颇有收获。

《非理性繁荣》主要关注的是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

希勒教授主要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希勒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

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

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因此,投机泡沫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在书中作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呈现出一个典型特点,即投机性泡沫:暂时的高价得以维持主要是由于投资者的热情而不是与实际价值相一致的预测。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市场可能维持高位甚至大幅攀升,但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股市的总体前景将会是非常惨淡,甚至十分危险。

投机性泡沫让市场呈现了虚假的繁荣,这种繁荣是不持久的。

作者总结了这种虚假的繁荣现象,认为非理性繁荣是投机性泡沫的心理基础,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失去理性,从而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一味地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髻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

那非理性繁荣具体是怎么发生的呢?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缘由。

非理性繁荣

非理性繁荣

非理性繁荣罗伯特·J·希勒教授对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中的出现疯狂投机现象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且著书一本,取名《非理性繁荣》。

我尝试着对希勒教授的观点进行总结提炼。

而且希勒教授的观点对于现在中国的房地产业、股票市场以及O2O产业的繁荣很有借鉴意味。

首先,股票市场中的股价是否定价过高,是否存在投机泡沫?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照两个方面的数据,一个是市盈率,另一个是长期股价与收益变动比较。

举一个书中的数据,1929美国股市崩盘前,标准普尔股价上涨6倍,收益仅有2倍。

而1982-1999的数据更加夸张。

第二,这种泡沫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是通过一些因素并且加上反馈与放大机制而形成的。

这里先对一些因素做一些列举。

首先归因于业主社会的发展和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兴起。

每个人都在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自己的财产,而且对于商业成功的追求与崇拜大大压过了其他。

这样对于财富增长的需求以及投资股市的需要就大大增加了;第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刺激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期望和由此而来的燃起新时代理论,这让人们的信心不断增长;第三,政府和分析师的乐观预测,以及新闻的大量报道(希勒教授有专门的一章关于新闻媒体,而且教授认为不是新闻报道的内容,而是报道的频率以及对人注意力的吸引导致了人们的非理性投资)对于人们的吸引逾激励;第四,固定缴费养老金、共同基金的发展以及交易技术的升级交易手段的便利;第五,美国战后的生育高峰以及由此带来的消费与投资需要;第六,赌博的发展,人们冒险精神的萌发。

同时这些都不是从纯粹的技术角度展开的分析,希勒教授本身也是行为金融学的先锋人物,在本书中他对于联邦储备模型以及有效市场理论等不以为意。

其次反馈与放大机制开始发挥它的作用。

人们通过不断地交流,相互影响,开始形成从众心理。

新时代理论也开始在其中搅局。

于是人们对于市场充满强烈的信心,即使希勒教授的调研表明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明白上个世纪末美国股市充满泡沫,但是他们当时仍然都选择继续买进卖出,不断推高行情。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1000字第二次拜读这本曾为希勒带来无穷声誉的经典著作,尽管在很多地方还是不太能完全把握他的思想(也许也有翻译的问题),但相信他的思路控制已大抵掌握并认同!本书重点是股市分析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这些泡沫的形成原因以及人的心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作为几名行为金融学家,希勒教授大学教授指出以下一些重要的思想:1、证券市场人类的行为最终推动着金融市场的运行;2、泡沫崩溃所蕴含的蕴含着风险比人们认识到得要大得多;——想想07年;3、“投机性泡沫”: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着投资者的兴致,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错位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越来越多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一味的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与过份赌徒般的兴奋中;4、当整个时期的房价指数经通货膨胀修正后,房价我们发现房价上涨并无那么多;5、当命案朝着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通常诱因是由于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其中任何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整个惨剧;6、供给与才是真正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根本因素。

供求双方的行为是市场不道德心理研究的一部分,正是这种行为驱动了香港股市股票市场的变化;7、在股市不乐观达到顶峰之前大家的预期往往过于乐观,而此后,人们的预期却又显得过于悲观;8、投资者选择将在判断的依据建立其多数专家都认可的基本理论上;9、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间有时金融市场可能存在着交叉反馈,随着房地产市场中投机活动的增加和社会当中的不断变化,显然这种详细分析可能在未来不断加强;10、新闻媒体无论是在为股市变化进行铺垫还是在煽动这种变化方面都恐吓发挥着重要作用;11、股票市场的价格并不完全由基本面来债券市场决定;12、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作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的影响;13、人们总是倾向于过度坚毅而不是信心不足;14、人们并不总是事先像事先想好的那样行事;15、机构投资者并不一定比个人投资者聪明;16、远离那些被高估的股本,才是明智的战略;17、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很多年。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5
“新时代”理论主要是在对股市繁荣的事后诠释的过程中形成的。希勒考察 了 19 世纪末以来的美国三次大牛市的乐观主义气氛( 新时代理论),证实了对 新时代的推崇和传播并不是导致股价最初上涨的原因,而是对延续和扩大股市繁 荣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新时代思想是产生投机性泡沫的反馈机制的一部分。房 地产市场中也在新时代思想的推动下走向繁荣,同股票市场的繁荣几乎如出一辙。
希勒还通过对多国股价走势、股票市盈率与利率等的分析,强化论证了当时
1
的股市存在着投机性泡沫,并且泡沫即将破灭,股价强劲攀升难以为继。 2 房地产市场 在房地产市场分析的这部分,希勒指出,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也显示出投机
性泡沫的存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房价都经历了急速的上涨。希勒构建了一个从 1890 到 2005 年的美国长期住房价格指数,并将其变动趋势与建筑成本、美国人 口、长期利率等的变动趋势做比较,探寻房价涨落的原因。结果房价变动和前述 因素都不存在持续相关性。希勒还指出,1997 年开始的房价强势上涨与历史上 的二战后美国房价的迅速攀升性质并不相同,人们对前者日益感到担忧和不安, 房地产市场也不时出现骤然波动,并且 2000 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繁荣已然波及 到全世界,众多世界著名城市的房价走势显示出惊人的相似。
交易成本下降,换手率增加,鼓励更多 “当日交易”业余投资者进入市场。交易服 务的飞速进步及频繁的价格信息披露吸引 了公众对股市的关注。
赌博机会的增加
(The rise of gambling opportunities)
赌博场所的增多及实际赌博频率的增 加,对投机文化和冒险态度产生潜在影响, 使股票投机更广为接受。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这本书的第二版,以遍及全球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 现象为切入口,研究了各类社会因素如何推动投机性市场变化的问题。

1行为金融学论文——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5篇

1行为金融学论文——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5篇

1行为金融学论文——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5篇第一篇:1行为金融学论文——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中国股市的非理性行为分析摘要:行为金融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解释了市场上存在的与有效市场假说相悖的“非理性行为”。

同时对于我国股市中存在的种种异象,行为金融学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从个人投资者到机构投资者,再到政府及其他监管机构,行为金融理论对三者的非理性行为分别进行了剖析,同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非理性行为;异象Analysis of bounded rational behavior in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Abstract: behavioral finance as a new science, explains the existing "bound ed rational behavior ” contrary to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various anomalies existing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behavioral finance gives reasonable explanations too.From individual investors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nd then to the government and other regulators, behavioral finance theory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bounded rational behaviors of the three, and gives the targeted policy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behavioral finance;bounded rational behavior;anomaly一、“理性人”与“非理性行为”的矛盾(一)有效市场假说与“理性人”假定有效市场假说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该假说的基本内涵是: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并充分地反映所有相关信息。

行为金融学-《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行为金融学-《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方旭《非理性繁荣》,是罗伯特席勒的著作,其为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经济系教授,行为金融学的创始人之一。

本书是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研究的是股票市场的波动。

股票市场为什么会出现暴涨暴跌?是不是偶然因素?不是。

这是市场非理性因素的必然结果。

很多人都有投资股票的经验,而股市有一个周期性的特点,就是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大涨。

股价越来越高,泡沫越来越大。

然后某一天泡沫破裂,市场崩盘,股灾就来了。

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好像都难以摆脱这种暴涨暴跌的周期,哪怕是比较成熟的美国股市也是这样,从20世纪初以来美国股市的暴涨暴跌就反复出现。

好像一个魔咒,其中最惨烈的就是1929年10月28号的黑色星期一,道琼斯指数两天之内跌去了23%,随后的11月又跌了48%。

那为什么股市会反复出现这样的暴涨暴跌?经济学家们原因解决问题,但效果并不明显。

对此,席勒教授在本书提出了他的观点。

他认为股灾之所以反复出现,是因为市场总是容易出现虚假繁荣。

在人们的追捧和炒作下,股票价格越来越高。

偏离真实价值越来越远。

那么席勒就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非理性繁荣。

那这种非理性繁荣的状态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泡沫迟早会破裂,然后股价急转直下加速下跌,股灾就会爆发。

拿1929年的股灾来说,崩盘之前是连续六年的牛市,股票指数暴涨3.7倍。

这就是非理性繁荣的典型表现,最后股灾的爆发就是非理性繁荣的泡沫不断积累的必然结果。

关于为什么会出现非理性繁荣,席勒认为首先应该从市场的结构本身找原因,而市场结构性因素的背后其实是人类的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

重点关注他们的作用。

以下从两个方面说明市场的非理性因素。

第一,导致市场陷入非理性繁荣的结构性因素是什么?第二,在市场的结构性因素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在发挥作用?一、非理性繁荣的结构性因素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把市场投资者看成是理性人,很多经济学家在解释股市暴涨暴跌的周期性现象的时候,也仍然坚持这样的一个假设。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1《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

下面我们来看看《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1500字,欢迎阅读借鉴。

美国金融学教授罗伯特?J?希勒的新作《非理性繁荣》出版后,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在此书中,希勒用了较多的金融行为学理论来解释九十年代后期美国股市的泡沫成因。

由于中国股市这几年的连续上涨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这在美国股市更为剧烈。

希勒就指出,那些相信股市会下滑和连续减速的人由于年复一年不断地出现判断错误,对自己的.坏情绪很敏感。

那些不断预测下滑的人由于总是在错,会痛苦地感觉到丢面子。

由于对认识世界的满意程度是自尊和个人身份的一部分,很自然地,以前悲观的人想建立一个不同的世界观,或至少会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不同的态度。

也正因为如此,“空翻多”的能量有时会很强大,甚至很多人在高位也奋不顾身地涌入市场。

尤其是当股票投资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投资人更是害怕“踏空”。

对于人们为什么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一般的解释是迫于社会压力的屈从,人们害怕被看成是另类或是傻瓜,他们的判断受到了动摇。

但社会心理学家早在五十年代就通过实验表明,人们未必是害怕在一群人之前表达一个相反的观点,而是“传统理性”告诉他们,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大部分人是正确的。

所谓顺势而为。

人们对股评家、分析师和经济学的所谓“权威”的依赖感。

尤其是在社会分工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信赖专家成为一种习惯,总以为专家推荐的股票或走势的看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他们走没错。

还有一点也颇值得关注,就是投资者经常对价位高估习以为常,只有等到股价跌了个50%甚至100%,才恍然大悟。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

在股市中,暴涨和暴跌适合喜欢刺激的投资者与大牛市的热潮。

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分析

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分析

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分析股票市场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系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然而,与理性投资相反,非理性行为却时常在股票市场中出现,引发市场的不稳定和波动。

本文将分析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决策时往往会跟随市场的大多数,而忽视个体的判断和独立思考。

当某只股票价格上涨时,投资者往往会跟风买入,希望能从中获取收益。

然而,这种盲目跟风行为却容易造成市场的过度炒作和泡沫。

羊群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人们对信息的有限追踪和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性。

投资者常常倾向于听从大众的意见和信息,而忽视个体的判断。

这导致了市场上的股票价格波动越来越无法理解和解释,引发了众多的非理性交易行为。

二、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偏差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偏差在股票市场的非理性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常受到恐惧、贪婪、乐观和悲观情绪的影响,导致投资决策的偏离。

恐惧情绪使得投资者过度担心市场的风险,采取过度保守的投资策略,错失了一些投资机会。

贪婪情绪则导致投资者过度乐观,投资超出自身承受能力,从而造成投资亏损。

此外,投资者常常受到心理偏差的影响,如确认偏差、损失厌恶和过度自信等。

这些心理偏差使得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做出非理性的决策,最终导致市场的波动和不稳定。

三、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不足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受到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的限制。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投资者经常难以获取到全面准确的信息,从而对市场做出错误的判断。

此外,投资者在信息分析过程中也存在着认知偏差和选择性注意的问题。

人们常常倾向于寻找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视那些与自身观点相悖的信息,进一步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非理性性质。

四、市场的操纵和媒体的影响股票市场中的非理性行为还受到市场操纵和媒体报道的影响。

一些投资者和机构利用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投资者的情绪波动,采取操纵手段推动股价上涨或下跌,从中获利。

同时,媒体对股票市场的报道也会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决策。

非理性繁荣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摘录读书感想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前言「非理性繁荣」这个词,是前美联储出席格林斯潘形容完股市以后全球主流股指暴跌,从而为人们所熟知并传播的。

所以人们一开始的印象中,非理性繁荣总是跟股市联系在一起,但其实股市、债市、房地产等具有投资性质的东西都会经历非理性繁荣。

人们对未来过于乐观的情绪会传染,然后一拨本来不是很懂的人由于判断另一拨人会持续过于乐观而希望在此赚一波,从而也表现出乐观,这就更加放大了情绪,加剧了非理性繁荣的泡沫。

那么,人们会基于哪些理由而过于乐观从而导致非理性繁荣的产生呢?偶发诱因大家都知道,互联网领域的股票市盈率都特别高,为什么?因为互联网的特点是有指数效应,或者用它本身的名字命名,叫网络效应。

人们倾向于认为「这个东西一旦牛了之后就会不成比例地牛」,于是在判断看好的股票的未来市值时就会将其估得特别高。

每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都会极大地提升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当它们已然改变了几个行业时,人们就会开始开脑洞,倾向于将其描述得无所不能,在预测这些领域的公司市值时,自然就会开始非理性,这里的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就是诱使非理性繁荣的偶发因素,我们无法提前预知,你也可以说是被上帝或者随机选中了文明的发展方向。

当然偶发因素不止于此,例如互联网这样的技术比其他的革命性技术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它使在线下单变得更为便捷,这大大降低了普通人参与投资的门槛:投资人数和市场参与资金大量增加,当市场整体可选择标的增加不够快的时候,必然导致每个有限标的不成比例地被热捧,催生大量泡沫。

这同样是我们无法提前预计的,也是偶发因素。

还有其他诸如政府下调利率之类的,也都是诱因之一,这种诱因就跟诱导人体得病的那些因素一样,并没有百分百一定哪个诱因可以导致哪个投资市场的上行,但会比平时增加上行的概率,刚刚哪个市场就差最后一根稻草的时候,上行就会发生。

反馈环当某个投资市场被一些偶发的诱因一起推上去之后,人们的心理就会开始建立正面反馈环。

如果牛市的持续时间可以有一年甚至以上,那些获益的人们就会把不投资到这里的人称为傻瓜;若是牛市可以持续得更久一些,例如像21世纪以后的中国楼市,那么买房甚至可以成为一种信仰:买房从来不是中国人的信仰,只有作为投资品大幅涨价了以后才逐渐成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 实说 明 ,非 理 性 繁荣 ” 加 贴切 地 描 述 了股 市 的 特定 状 况 。 “ 更 “ 理 性 繁荣 ” 的是 股 市 呈 现 出具 有投 机 过 热 、 票 价 非 指 股
格过度上涨等典型特征的状态 , 并且支撑股价的不是实际 的 业绩 , 而是投资人的热情等其他 因素 , 在着极大 的风 险。 存 当 前流行的市场理论包 括效率市场理论 和随机漫步理 论都认 为股市的不正常状况是稍纵即逝的 ; 非理性繁荣 ” 而“ 理论则 认 为偏离 的市场定价有可能维持几年或者更长时 间。 尤其应
我 国股 市从 20 年 6 至 今 基 本 上 连 续 走 “ ” 随 着 类 似 的 05 月 牛 ,
因此 , 正确解读股市“ 非理性繁荣 ” 现象 , 有助 于在狂热之 后
重新审视我 国股市的发展方 向, 打造真正繁荣健康 的市场。
维普资讯
金 融教 学 与研 究
20 年第5 总第 1 期) 07 期( 1 5
解 读我 国股 市 的 “ 非理 性繁 荣"
李 丹
( 河北金融学院 , 河北 保定 0 15 ) 70 1
摘 要 :非理性繁 荣” 的是股市呈现 出具有股 票价格过度上 涨、 “ 指 投机 过热等典 型特征 的状 态, 并且 支撑股价的不是 实际的业绩 , 而是投 资人 的热情等其他 因素 , 存在 着极 大的风 险。 目前我 国股市隐含 着“ 非理性繁 荣” 可能带来的危 机, 应通过完善 市场机制和加强政策调控 , 引导投 资者理性投 资, 打造真正繁 荣健康的市场。
( ) 资 者 过度 乐 观 的 心理 促 成 市 场 的 “ 理性 繁荣 ” 一 投 非
特殊阶段——“ 非理性繁荣”两天后, 。 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 斯潘发表 了股市“ 非理性繁荣” 的演讲 ,0 0 2 0 年罗伯特 ・ 希勒 出 版了 } 理性繁荣》 使人们对这个概念有了越来越 多的认识 , ,
交 换 了关 于股 市 的看 法 , 出应 让 投 资 者 注 意 股 市 当 时处 于 提二ຫໍສະໝຸດ 、 国股市的“ 我 非理 性繁荣”
国际清算银行 ( I ) 出的2 0 年度 报告 中表示 , BS 推 07 目前 世界经济普遍存在“ 非理性繁荣” 20 年 以来我 国股 市持续 。0 6
火 爆 。 20 年 初 到今 年 8 底 , 证 指 数 从 16 点 上 升 到 从 06 月 上 11
5 1点 , 2 8 深证成指从2 6 点上升到18 2 , 83 7 7 点 在短 短的2个 月 0 中分别上涨 了34 倍 和52 倍 。 . 9 . 2 尽管这期 间上市公司 的业绩 普遍不错 , 截至今年4 6 披露2 0 年年报的 15 家上市 月2 日, 06 24 公司实现净利润3 0 . 亿元 , 比增长4 . %, 716 3 同 26 6 但是股价指 数如此快的增 速显然 主要不是 由公司业绩 推动的。 国股市 我 “ 非理性繁荣” 的特征已十分明显。
券公 司 、 投行 经理及媒体 的反 复渲染 , 已经 成为广泛被公众 所接 受的信条 。 在这一系列宣 传背后 , 们看 到的是整个社 人 会在股市上涨问题上形 成的强大 的利益共识 , 尽管股市 不时
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 但是大部分投资者始终认 为股 市仍然会
保持持 续上涨 的趋势 , 就给看跌 者形 成了较大 的心理压 这
深 幅下跌行情。 这对 当前我 国股市面临的问题起到了警示作
用, 虽然“ 非理性繁荣” 的存在具有长期性 , 但是它与股市未来 发展特别是经济衰退存在着密切联系 , 换句话说 , 股市上涨特 别是具有“ 非理性繁荣” 的上涨 与股市危机到来有 内在联系 。
力, 弱化 了看跌 观点 的作用 , 同时给股市的发展带来 了隐患。
关 键
词: 市; 股 非理性 繁荣 ; 长期 性; 性对策 理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3 4 ( 0 70 — 0 7 0 10 — 54 2 0 )5 0 4 — 2
中 图分 类 号 :809 F3.


“ 非理性繁荣” 概念 的由来及含 义
股市 的“ 非理性 繁荣 ” 本质上讲 , 从 是股市非效率性或无
上 涨 , 至一 般投资者对它 毫无 知觉。 甚 例如 当年格林斯潘 就
美 国股市 出现“ 非理性繁荣” 而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时 , 国 美
股市却在其后 的3 年多时间里持续大涨长 红 , 成为2 世 纪9 0 0 年代美 国股市最“ 的时期 ; o o 牛” N2 o 年美国股 市才开始出现
效率性 的表现形式之一。 下面对我 国股市的“ 非理性繁荣 ” 进 行具体分析。
过去 , 人们常常用“ 泡沫” 一词来描述 股市的某 种特定状 况。 但很多经 济学者认 为这个词更 多 的只是一种感 性 的认
识, 而不 能准确表述对象 的根本特 征 ; 由于它的多义性 与 且
判断 的主观性特征以及泡沫必然破灭的成见 , 易导致人们对 市场状况无所适从 , 不利于对 问题进行正确认识 、 断和解 判 决 。9 5 1 月3日, 19 年 2 罗伯特 ・ 希勒与美联储 召集的专家一起
该 引起 人 们 关 注 的 是 ,非 理性 繁荣 ” 不 意 味 着 股 指 应 中止 “ 并
股市交 易中 的大 部分是 虚拟资本 , 其重 要特征是 投机 性, 与其他商品交易相 比 , 人们 的心理预期在交易过 程中起 着更 大的作用 。 的人 由于看涨所 以买 , 的人 由于看 跌所 买 卖 以卖 , 这是股市存在 的社会心理基础。 因此 , 股市的繁荣特别 是“ 非理性繁荣” 很大程度上和投资者的心理相关 。 目前有很多专家认 为“ 对于那些长期 持有 股票的投资者 来说 , 股市是不会令他们失望 的” 并且这种观点受到著名证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