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研究
作者:陈岱媛
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21期
【摘要】音乐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里起到重要成效的一门,透过艺术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音乐素养。学生提升音乐素养能够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社会输送有能力、有素养的人才。本文探究的就是小学音乐课堂中落实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尤其是教师们。在校园中,关于核心素养渗透教学中一直是教师不断研究的热点,渗透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革新。小学音乐属于基础性学科,能够有力地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成果,由此在教育事业上也日渐重视起学生的素养提升。助力在音乐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有效的策略有哪些呢?以下是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的几点,以供参考。
一、唤醒音感,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学生对于音乐的本体有着本能的学习的本能,只有让其学習兴趣被唤醒,那么就能够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乐于参与进课堂活动。课堂上,教师唤醒学生音感的方式有很多,不论何种形式,都应当坚持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体的差异性,以发展个性作为目的之一,积极教导学生音乐学习的方法,如此才能够逐步让学生适应音乐、喜爱音乐。
比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欣赏课《打麦号子》教学,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会“一领众和”方式,能够掌握歌曲中附点和前后十六分节奏的目的,教师可以运用对比音乐的方式展开教学。聆听音乐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合理的感受到旋律的强弱,在乐曲中2/4拍以及3/4拍的衔接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站起来一起动手附拍,随着身体的摇摆加强对于音乐的联觉反应,至此能够唤醒学生的音感,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动一方,最终度过一节美好的音乐欣赏课,最终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音感每个人都有,学生的音感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展开音乐教学的时候,也应当合理的选择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激发出学习的主动性,这也是符合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兴趣教学,关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兴趣属于学生最好的老师,应当争取让音乐课成为小学生最为喜爱的课程,这就需要教师多花一些心思展开教学上的创新,以多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上设计趣味性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和审美,达到音乐素养得以提升的教学目的。
比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歌曲课《翅膀》教学,这是《飞翔的翅膀》单元其中一课,为了达到提升学生二声部歌唱技能,让学生以欢快的歌声表达出对于祖国和生活的热爱,教师可以采取趣味引入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之初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带动学生一起体验三八拍的律动,如此欢快的动员之下,学生们都是性质昂昂,能够顺利的进入到音乐课堂学习的良好状态。教师在教学上应当以兴趣入手,设计和鸟儿相互问好的环节,帮助学生先将节奏读好、读准,而后唱准旋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展开这首歌的唱歌练习。因为这是一首带副歌的分节歌,因此学生比较容易就能够将这首歌大致要领掌握,同时也为这节课的齐唱做好了准备。能够在极为轻松的氛围下将教学难点解决。实际到了学唱歌曲的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节唱、分组唱、模仿者鸟儿的飞翔律动着唱等种种方式,合理的激发出学生学习和表现自己的欲望,将音乐的主干熟悉,助力学生较好地掌握和完成整首歌的演唱,如此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读谱能力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等,让学生能够合理的积聚音乐经验,丰富内心感受,充分享受音乐的快乐。
兴趣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学龄和学情,教师以创新意识不断对教学形式推陈出新,能够合理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推动学生学习音乐,有助于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探索音响,注重不同音乐表现形式
音乐其声音是有着创造性,本身具备着不可指向性特性。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里能够运用种种人生和打击乐器、发生器等,积极探索出自然界的种种音乐响,找到日常生活中的音响,主动搜索出音乐作品里声音的长短、音色以及高低,展开各异的音乐展现方式实现音乐教学,助力学生提升音乐能力。
比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欣赏课《雷鸣电闪波尔卡》教学,即使是中段学生也仍旧是好动且好奇,这是天性,与此同时模仿能力比较强。教师想要达到充分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气氛渲染上的成效,可以采取生活代入的方式展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涵盖了诸多声音如大雨、小雨以及电闪雷鸣、风摇树动等声音来辨别出各种声音的强弱。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找寻生活中的声音做对比,将三角铁、响板还有铜铃等打击乐器实现示范性演奏,帮助学生在乐器演奏中充分感受到声音的强弱。课堂的最后教师也能够出示关于力度记号的卡片,运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开展活动,让学生一边看着力度卡片一边选择自己喜爱的打击乐器感受节奏,让学生不论是拍凳子还是拍手跺脚等动作能够合理地感受到
声音的转变。如此的课堂就是将感受和认知合理的渗透到游戏中,寓教于乐。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自然界存在着诸多音响,教师应当主动运用生活中的种种音响展开教学,让学生透过对于周遭事物音响高低强弱变动加深对于音乐类别和形式的掌握,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于音乐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四、把握实践,注重提升情绪感知能力
小学时期的音乐创编工作不可以和专业院校标准挂钩,应当是将音乐创作带入到日常的音乐艺术实践中去,营造出具备探索性、活泼性的学习氛围中加深对于音乐创作的方法教学。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应当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激发,让学生在学习中带入自主情感体验,以此方式达到感性音乐经验的积累,实现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比如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唱歌课《太阳出来喜洋洋》,为了达到让学生掌握波音、连音的歌唱方式的目的,教师可以合理的在课堂上展开引导和诱发,可以在课堂教学前播放诸如《凤阳花鼓》等,让学生先自我感知一下对应的音乐类别,而后展开教学,运用多媒体播放和演唱。这样的话就能够为学生在感官上打基础,而不是直接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单向学习模式。教师还可以适当地为学生介绍一下歌曲背景,如这首歌曲所处的四川地域风土人情,让学生对于其背景有所了解之后更好地理解这首歌曲。学生在整个音乐活动里极具意义,能够自己感受和认知就是最好的音乐体验的方式,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情感的发展逐步积累和丰富,增进学生对于音乐感性的认知。
实践才能出真知,教师应当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积累经验和感受,达到感性音乐的感知和学习,最终实现培养综合音乐素养和能力的目的。
总之,新课标要求对于学生培养起核心素养,音乐教学也不例外。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音乐教师们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种种新理论,尽可能多渠道的处置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最终实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静.立足音乐欣赏提问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6):28-29.
[2]滕桂海.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探究[J].华夏教师,2019(1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