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简介和稿约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学报》杂志是省级的还是国家级的

《北京大学学报》杂志是省级的还是国家级的
期刊名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双语
开 本: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发行方式:加我用户名
是北京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综合类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北京大学教师、研究生及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边缘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综述性文章。由北京大学18个理科院、系、所的30名教授组成学报编委会,负责确立学报的办刊宗旨及审定论文的学术质量。学报被国际权威检索文献数据库CA,SA,MR,GR以及EI等收录,是国内自然科学综合类学科的核心期刊,在国内的被引用率、影响因子等在综合类学术期刊中都名列前茅)。

北华大学学报

北华大学学报
n
3 结果与分析
3. 1 常德市 4 种白蚁的空间分布
根据白蚁采样调查 ,常德市 4 种白蚁优势种空 间分布状况见表 1.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 ,台湾乳白蚁的分布最为广 泛 ,除农田中少见外 ,其他地区均可发现 ,在城内以 居民住宅区 、 工厂区 、 商业区分布最多 ,郊区以平原 村庄 、 丘陵村庄 、 平原工厂区和丘陵工厂区最为集 中 ; 黄肢散白蚁的分布范围稍大于黑翅土白蚁 , 主 要以郊区树林 、 工厂中分布密集 , 在农田田埂上种 植的杉木桩内也有较多的黄肢散白蚁的分布 ; 黑翅 土白蚁的分布范围也较大 , 以郊区村庄 、 工厂和树 林中分布较多 ; 黄翅大白蚁的分布范围最窄 , 主要 分布在丘陵树林中 .
进行了分析 ,贺达汉等
、 康乐等 [ 13 ] 对蝗虫的营养
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进行了探讨 , 李生才等 [ 14 ] 对 棉田蜘蛛群落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 , 还有李景文 等 [ 15 ] 、 宋正钧等 [ 16 ] 对农田害虫与天敌的生态位进 行了分析 . 除此之外 ,李契等 [ 18 ] 、 杨效文等 [ 19 ] 、 余世 孝等 [ 20 ] 、 张林静 [ 21 ] 对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方式进 行了研究 . 但在我国白蚁研究领域 , 却很少有生态 位研究的报道 . 因此 , 笔者在 2002 年至 2003 年对 湖南省常德市白蚁优势种台湾乳白蚁 Coptotermes
第3期
张健华 ,等 :4 种白蚁生态位宽度与资源竞争分析
215
叶林为主 ,其中松类 、 杉木类及人工种植的樟树 、 梧 桐等绿化树种占优势 . 2002 年 1 月至 2003 年 12 月 ,调查 4 种白蚁喜食的树种与木材 , 每两个月 1 次 , 记录并采集观测到的白蚁喜食树种与木材标 本 ,然后进行植物种的鉴定 .

CYP2C19

CYP2C19

第21卷第6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1No.62020年1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Nov.2020文章编号:1009-4822(2020)06-0761-04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0.06.013CYP2C19∗2∗3和CES1A2-816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系闫㊀安1,初双宝1,李春颖2(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吉林㊀132011;2.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㊀132013)摘要:目的㊀探讨CYP2C19∗2∗3和CES1A2-816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氯吡格雷反应性关系.方法㊀前瞻性连续入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96例,患者服用氯吡格雷75mg /d,5d 后应用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抑制率,并进行基因分型.CYP2C19∗2和CYP2C19∗3分为纯合野生型(GG)㊁杂合变异型(GA)㊁纯合变异型(AA);CES1A2-816分为纯合野生型(AA)㊁杂合变异型(AC)㊁纯合变异型(CC).记录患者1a 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㊀3种CYP2C19∗2∗3基因分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快代谢型抑制率最高,慢代谢型抑制率最低.3种CES1A2-816基因分型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AA 型抑制率最高,CC 型抑制率最低.CYP2C19∗2∗3基因㊁CES1A2-816基因㊁BMI>26kg /m 2是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CYP2C19∗2∗3及CES1A2-816失功能等位基因携带者是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ȡ60岁也是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㊀携带CYP2C19∗2∗3及CES1A2-816失功能等位基因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反应性均降低,可导致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风险增加.关键词:复发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氯吡格雷;CYP2C19∗2∗3基因;CES1A2-816基因中图分类号:R743.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0-02-25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JKH20190638KJ);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1851881).作者简介:闫㊀安(1977 ),男,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内科学临床研究,E-mail:770939295@;通信作者:李春颖(1981 ),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理学研究,E-mail:lcythunder@.Relationship between CYP2C19∗2∗3and CES1A2-816GenePolymorphism and Clopidogrel Response in Patientswith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YAN An 1,CHU Shuangbao 1,LI Chunying 2(1.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1,China ;2.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YP2C19∗2∗3and CES1A2-816gene polym-orphism and clopidogrel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 96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enrolled,after taking clopidogrel 75mg /d,thromboelastograph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and genotyping after 5days.CYP2C19∗2and CYP2C19∗3were divided into homozygous wild type(GG),heterozygous variant(GA),homozygous variant(AA);CES1A2-816was divided into homozygous wild type(AA),heterozygous variant(AC),homozygous variant(CC).The end events were recorded within one year.Results The difference of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CYP2C19∗2∗3genotyp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1),among which the fast metabolism type had the highest inhibition rate and the slow metabolism type had the lowest inhibition rate.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CES1A2-816genotypes(P <0.01),AA type had the highest inhibition rate and CC type had the lowest inhibition rate.CYP2C19∗2∗3gene,CES1A2-816gene andBMI >26kg /m 2ar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theroscleroticcerebral infarction.CYP2C19∗2∗3gene and CES1A2-816gene ar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The carriers of CYP2C19∗2∗3and CES1A2-816 dysfunctional alleles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the main end-point events,and the ageȡ60years was also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of the main end-point events.Conclusion The recurrence of CYP2C19∗2∗3and CES1A2-816alleles and the reduction of clopidogrel re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primary end point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Key words: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atherosclerosis;clopidogrel;CYP2C19∗2∗3gene;CES1A2-816gene㊀㊀脑血管病具有复发率㊁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1],其中,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是较为严重的类型,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是降低复发率的关键[2-3],对于非心源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研究[4]显示:高危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氯吡格雷的二级预防效果已得到广泛认可,且优于阿司匹林.但不少患者虽然规律服用常规剂量的氯吡格雷,但仍出现脑梗死的反复发作,可能与机体对该药物的反应性不足有关[5].近年来研究[6]发现:氯吡格雷向活性代谢产物转化过程中,编码基因的多态性与血小板聚集反应参与了氯吡格雷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的过程.本研究主要探讨CYP2C19∗2∗3和CES1A2-816基因多态性与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系,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㊀对象与方法1.1㊀研究对象前瞻性连续入组2017年3月 2018年10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96例.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38~ 79岁,平均(64.75ʃ6.08)岁.入选标准:根据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经头部CT及MRI定性为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间隔<24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ȡ3分;接受氯吡格雷治疗.排除标准:有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10ˑ109/L,或凝血酶时间超出正常值1.5倍以上;血红蛋白< 90g/L的中重度贫血患者;合并肝肾功能衰竭㊁恶性肿瘤㊁心力衰竭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1.2㊀方㊀㊀法1.2.1㊀血小板抑制率检测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服用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75mg/d,5d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mL,枸橼酸抗凝后使用TEG5000型血栓弹力图仪(Haemoscope公司,美国)测定凝集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㊁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㊁纤维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由仪器配套软件计算血小板抑制率.1.2.2㊀CYP2C19∗2∗3和CES1A2-816基因型检测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mL,枸橼酸抗凝后-80ħ保存待测.使用默克Sigma-Aldrich全血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采用改进的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iMLDR)技术对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进行基因分型.CYP2C19∗2和CYP2C19∗3分为纯合野生型(GG)㊁杂合变异型(GA)㊁纯合变异型(AA);CES1A2-816分为纯合野生型(AA)㊁杂合变异型(AC)㊁纯合变异型(CC).所有样本检测完成后随机抽取样本的10%进行二次检测,验证一致性.1.2.3㊀终点事件收集采取电话联合门诊随访的方式对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进行为期1a的随访,记录服药情况和终点事件发生情况,随访最终截止时间2019年10月.终点事件包括脑梗死复发㊁血管性死亡㊁急性心肌梗死.1.3㊀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ʏxʃs)表示,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终点事件进行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㊀㊀果2.1㊀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96例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比例最高,其次为吸烟;服用药物他汀类比例最高,其次为钙通道阻滞剂;实验室指标中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㊁血小板计数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TT)均处于异常水平.见表1.267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2.2㊀不同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96例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患者CYP2C19∗2分型:GG型43例(44.79%),GA型45例(46.88%),AA 型8例(8.33%);CYP2C19∗3分型:GG型86例(89.58%),GA型10例(10.42%);综合CYP2C19∗2∗3分型:快代谢型39例(40.63%),中间代谢型43例(44.79%),慢代谢型14例(14.58%); CES1A2-816分型:AA型36例(37.50%),AC型46例(47.92%),CC型14例(14.58%).CYP2C19∗2∗3分型中血小板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快代谢型㊁中间代谢型㊁慢代谢型,3种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CES1A2-816分型中血小板抑制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A型㊁AC型㊁CC型,3种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1㊀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Tab.1㊀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atherosclerotic infarction项目分类复发脑梗死患者(n=96)危险因素高血压60(62.50)糖尿病36(37.50)血脂异常39(40.63)吸烟48(50.00)他汀类91(94.79)钙通道阻滞剂34(35.42)服用药物ACEI/ARB19(19.79)β受体阻滞剂7(7.29)质子泵抑制剂5(5.21)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s29.05ʃ3.92实验室指标血小板计数/(109L-1)197.38ʃ47.40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s12.16ʃ0.93表2㊀不同基因型患者血小板抑制率Tab.2㊀Platelet inhibition rate among different genotypes(ʏxʃs)基因型n血小板抑制率/%F P快代谢型3960.51ʃ18.07CYP2C19∗2∗3中间代谢型4349.76ʃ19.4918.3920.001慢代谢型1442.30ʃ17.35AA3659.08ʃ18.40CES1A2-816AC4651.36ʃ17.5214.5860.001 CC1440.71ʃ13.052.3㊀复发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复发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为因变量,性别㊁年龄㊁BMI值㊁NIHSS评分㊁危险因素及CYP2C19∗2∗3㊁CES1A2-816基因多态性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YP2C19∗2∗3基因㊁CES1A2-816基因㊁BMI>26kg/m2是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见表3.2.4㊀复发脑梗死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96例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0.82ʃ4.90)个月,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4.58%(14/96),其中,脑梗死复发9例(9.38%),血管性死亡3例(3.13%),急性心肌梗死2例(2.09%).根据携带失功能等位基因情况将CYP2C19∗2∗3及CES1A2-816分为两组,经log-rank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491,11.083,均P< 0.01).Cox回归分析显示: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携带CYP2C19∗2∗3及CES1A2-816失功能等位基因以及年龄ȡ60岁.见表4.表3㊀复发脑梗死血小板抑制率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Tab.3㊀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latelet inhibitionrate in recurrent cerebral infarction变量B95%CIβt P CYP2C19∗2∗3-13.552-18.859~-7.381-0.317-14.7380.001 CES1A2-816-11.830-18.037~-5.759-0.245-10.0520.012 BMI>26kg㊃cm-2-8.147-11.645~-4.217-0.226-9.2840.018表4㊀终点事件影响因素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ab.4㊀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end point events变量Wald OR95%CI P CYP2C19∗2∗3 5.281 3.195 1.164~8.7920.015 CES1A2-816 4.506 2.7610.938~7.4500.008年龄ȡ60岁 6.175 1.8530.821~6.8050.029367第6期闫㊀安,等:CYP2C19∗2∗3和CES1A2-816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系3㊀讨㊀㊀论氯吡格雷是一种前体药物,自身无抗血小板活性,在人体中吸收㊁代谢后才能发挥药效学作用.近年来研究[7]发现:氯吡格雷肝代谢过程中CYP2C19基因编码的活性酶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8-9]显示:在携带CYP2C19∗2∗3功能缺失型突变基因的人群中,经二磷酸腺苷途径诱导的抗血小板活性明显减弱.本研究显示:在CYP2C19∗2∗3慢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的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氯吡格雷反应性明显降低,以血小板抑制率下降为主要表现,与上述研究[8-9]结果一致.目前,已发现的CES基因有6种同工酶(CES1~6),其中CES1是已发现的唯一对氯吡格雷治疗效果有影响的酯酶[10].人肝脏组织中CES1由CES1A1㊁CES1A2两种基因编码,仅在外显子和启动子部分存在差异,经翻译后与生成的蛋白完全相同[11].有研究[12]显示:以CYP2C19∗2∗3野生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PCI术前均口服300mg氯吡格雷,术后急性口服75mg/d氯吡格雷,连续服用1a.结果显示:携带CES1A2-816AA㊁AC㊁CC的患者体内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32.5%㊁22.8%㊁15.0%,存在明显差异,其中CES1A2-816C携带者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降低.本研究显示: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CES1A2-816CC型的血小板抑制率明显低于AA型,提示在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CES1A2-816C携带者的血小板抑制率也明显降低,与上述研究[12]结果一致.除了CYP2C19∗2∗3㊁CES1A2-816基因多态性之外,本研究还发现:BMI>26kg/m2是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肥胖会影响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肥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会提高心脑血管疾病㊁静脉血栓等发生的风险.相关研究[13-14]显示:肥胖能够增强人体多种凝血因子活性,提升血小板聚集能力.多种机制可能参与BMI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肥胖患者细胞中钙离子浓度上升,细胞色素P450活性下降,而P450介导了氯吡格雷在肝内的活性转化.亦有研究[15]显示:肥胖患者中8-异前列腺素-脱氢-血栓素B2分泌水平明显提升,血小板活性增强.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终点事件关系的研究多见[16];CES1基因多态性与患者终点事件关系的研究仍十分少见.本研究显示: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携带CYP2C19∗2∗3及CES1A2-816失功能等位基因以及年龄ȡ60岁,提示CYP2C19与CES1基因多态性与复发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明显相关,其原因主要为CYP2C19与CES1基因多态性影响氯吡格雷的药效,而血小板抑制率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发展.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器官功能和血管功能均出现明显下降,因此终点事件发生风险明显提高.参考文献:[1]王而强,田晓旭,周中和,等.急性重症脑梗死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效果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12):1313-1315.[2]衣琳,邱实.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在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9,23(7):1121-1123.[3]程国辉,李文东,李如成,等.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肇庆地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氯吡格雷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 (12):24-26.[4]常升,刘少华,李艳敏,等.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脑梗死的疗效及与FⅫ基因46C/T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2):202-206. [5]王璐璐,陈利达,芦宏凯,等.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脑梗死复发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输血杂志,2019,32(6):549-553. [6]RASHAD N,SAMIR G,SABRY H,et al.Serum C peptide and carotid intima-medial thickness are independent mar-kers of glucose intolerance amo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stroke[J].The Egypti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19,31(3):368-375.[7]王金芳,黄晓晶,王晏文,等.ABCB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1045642与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反应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8): 846-849.[8]陶涛涛,郑珂,黄睿,等.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及脑梗死预防的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1):88-90.[9]李晓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现状及病情再发的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18(3):347-349. [10]SATYARTHEE G.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ischemicstroke management:Standardized consensus-based thera-peutic protocol[J].Neurology India,2019,67(3):653-654.[11]郭朝群,孙建赟,袁莉莉,等.CYP2C19㊁PON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4):329-332. [12]余芬,何静.氯吡格雷疗效与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3):203-205,212. [13]MEHROTRA R,KUMAR R,BHAT S,et al.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of acute ischemicstroke[J].Int J Cardiovas Imag,2019,3(2):53-56.[14]KUCZYNSKI A,DEMCHUK A,ALMEKHLAF M.Ther-apeutic hypothermia:Applications in adults with acuteischemic stroke[J].Brain Circulation,2019,5(2):43-54.[15]蒋长荣.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2):26-30.[16]曾德银,周坤.替格瑞洛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聚集率炎性因子及微循环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3):368-371.ʌ责任编辑:陈丽华ɔ467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20644(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243 再认记忆双加工的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3李岩松1) 周仁来1,2,3)(1)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2)应用实验心理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875,北京;3)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210096,南京)摘要 对再认记忆双加工的各种模型进行了概述.重点介绍了各个模型对回想和熟悉性这2种不同再认记忆形式的关系、特点和所依赖脑区的解释,简要地讨论了各个模型的优缺点.同时也就再认记忆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介绍.关键词 再认记忆;熟悉性;回想3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7—2008年度规划资助项目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08201216 记忆的科学实验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可以追溯到Ebbinghaus 1885年的工作(《记忆:对社会心理学的贡献》).迄今为止,不同的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对记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记忆已经成为了心理科学中一个庞大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多个分支.再认记忆作为记忆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以来吸引了大量研究者对其机制进行研究.随着神经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脑成像的大量研究,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人类的再认记忆反映了2种不同的记忆过程:回想(recollection )记忆过程和熟悉性(familiarity )记忆过程[1].但是,对回想和熟悉性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特性、所依赖的脑神经基础等问题还存在着争论,形成了几个重要的再认记忆双加工模型.1 再认记忆的双加工模型111 条件搜索模型 At kinson 等人[223]提出了再认记忆的条件搜索模型,也被称为The At kinso n Model.该模型认为,被试首先根据项目的熟悉性做出该项目是否是学习过的判断,当熟悉性过程产生的反应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反应时,被试就会进行进一步的记忆搜索,熟悉性的过程反映了人脑词汇库中节点的激活,词汇库中的每个节点表征着一个单词或者一个物体.只要被试接触了词汇库中存储的词汇,那么相应的节点就会被激活,而且这种激活强度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弱.因此,在再认记忆测验里,词汇库里面学习过的项目对应的节点的激活程度要比没有学习过的项目所对应的节点的激活程度要大,被试通过对激活程度的评价来对学习过的和没有学习过的项目进行区分.而且,他们认为信号检测理论(signal detectio nt heory )可以对熟悉性记忆过程进行很好地解释.我们可以假设被试主观上设定了一个激活阈限,把激活程度超过这个阈限的项目肯定地判断为学习过的项目.同时,除了以上的激活阈限以外,被试还会额外的设定一个比前面阈限低的界限,把激活程度低于这个界限的项目肯定地判断为没有学习过的项目.而引起的激活处于两个激活阈限之间的项目就会让被试产生模棱两可的判断.所以,对于这些项目,就要求回想过程的参与,被试通过该过程去搜索与这个项目有关的各种时空方面的信息,以协助被试对该项目做出判断.熟悉性和回想2种记忆过程的区别在于,回想支持的是以意义为基础的信息的记忆,而熟悉性过程是以事物的知觉信息为基础的记忆过程.112 神经解剖学模型(the neuroanatomical models ) 神经解剖学模型的观点主要来自于对局部脑损伤病人表现出来的记忆障碍方面的研究.Mayes 等人[4]的研究认为,人脑中内侧颞叶结构的损伤(例如,海马区以及海马区以外的包括海马旁回的颞叶结构)会破坏病人的回想记忆能力,而病人的熟悉性记忆能力却保留着.但Aggleton 等人[5]近年来提出,海马是回想的关键脑区,内侧颞叶结构中的其他区域和颞下回(如,其中的海马旁回)是熟悉性的关键脑区.虽然再认记忆神经解剖学模型集中于人脑颞中叶结构所起的作用,但是由于丘脑、大脑额叶和内侧颞叶神经上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开始注意丘脑和额叶在回想和熟悉性上的重要作用.113 Mandler 模型 Mandler 等人[6]认为,被试做再认判断时,可以依据项目熟悉度做出判断,或者依据记 24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4卷 忆搜索过程做出反应.当学习了一个项目以后,会增加该项目的熟悉度,并且在记忆中把该项目本身的各种知觉特征整合起来.熟悉性过程不仅支持再认记忆,而且还支持象词干补笔这样的内隐记忆任务.相比之下,回想的过程反映的是一种记忆搜索的过程,该过程不仅给被试再认记忆的判断提供支持,而且还支持被试在回忆任务中的表现.被试通过回想记忆过程来提取与项目有关的详细信息(比如,把项目和背景联系在一起的信息,项目和其他各个项目之间关系的信息等). Mandle等人最初是支持条件搜索模型的,认为当熟悉性导致被试产生模棱两可判断时,才需要回想记忆过程的参与.但是,在随后发表的文章里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改,认为再认记忆的这两个过程是相互独立、彼此平行的,熟悉性记忆过程通常要比回想记忆过程的加工要快一些.他们还认为,人脑内侧颞叶结构的损伤会选择性的破坏回想记忆能力,而熟悉性被看作是反映了大脑皮质已存在的记忆表征的重新激活.114 J acoby模型 J acoby等人[7]提出,再认记忆的判断可以根据对项目加工流畅性的评价(如,熟悉性),或者根据编码项目时与该项目相联系的背景信息和其他细节信息的提取做出反应.他们认为,再认记忆2种不同加工过程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回想反映的是一种分析性的、有意识控制的加工过程;熟悉性反映的是一种自动化的加工过程.与以上提到的几个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并不把熟悉性看作是一个项目或者事件本身固有的特征,相反,当对一个项目流畅性的加工归因于以前学习过或者遇到过这个项目的时候,才产生熟悉性的过程.例如,在典型的再认记忆测试里,如果一些项目的再认加工比另一些项目的再认加工更流畅,被试就可能把这种加工流畅性归因于以前遇到过这些项目.另外,他们也认为加工流畅性也会导致像知觉辨认这样的内隐记忆任务中的项目更加容易辨认.因此,熟悉性和知觉内隐记忆任务是有密切联系的.然而,熟悉性不只是局限于知觉流畅性,同时它也反映了概念流畅性的特点(例如,利于对该项目意义上的加工).此外,该模型认为,熟悉性的加工速度要快于回想加工过程的速度,两个记忆过程是相互独立而且平行工作的.这与Mandler等人提出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生理机制上,J acoby等人提出的模型认为,由于内侧颞叶脑区损伤的遗忘症患者主要是依赖熟悉性加工来完成再认任务,所以,内侧颞叶是回想过程所依赖的特别重要的脑区.115 Tulving模型 Tulving等人[8]提出,人类大脑中存在着几个功能上相互独立的记忆系统,其中包括情节记忆系统(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系统.情节记忆系统可以让回忆者重新体验以前所经历的事件,就像重新发生了一样,即这种“想起”反映了回想记忆过程;而语义记忆系统对以前记忆事物的提取不是伴随着详尽的各种信息的重现,比如我在哪里学习过,什么时候学习过等,而是产生一种知道我学习过的意识体验,这种“知道”反映的是熟悉性记忆过程.虽然Tulving等人提出的这个模型通常不被认为是再认记忆的双加工模型,但是就再认记忆反映了两种不同记忆系统加工这一点上与条件搜索模型是类似的.情节记忆系统中存储的是与个人有关的各种信息,而语义记忆系统中存储的是有关世界的一般知识.Tulving等人认为,回忆测验主要依赖于情节记忆系统的参与,而再认测验依赖于这两个记忆系统的参与.虽然语义记忆系统在学习新事物上要比情节记忆系统要慢,但是它们都支持新事物的学习.在两个系统关系方面,该模型认为,在学习阶段,信息在进入情节记忆系统之前,首先经过语义记忆系统的加工,但是在信息的提取阶段,这两个记忆系统是相互独立的,而且是平行进行加工的,也就是说,信息可以分别从这样两个记忆系统中被提取出来.这一点类似于上面提到的Mandler模型和J acoby模型的观点.在生理机制上,该模型认为,情节记忆系统依赖于人脑的内侧颞叶和额叶,因此,这些脑区的损伤会破坏被试的回想记忆能力.116 Y onelinas模型 Y onelinas等人[9]通过大量实验研究以及对上述各模型的详细分析,提出了现在研究者都比较认可的观点,认为回想过程和熟悉性过程应从以下2个方面加以区分:一方面,它们提供的信息不同,另一方面,每一个过程影响再认判断把握度(confidence)的程度不一样.Y onelinas等人提出,再认记忆中熟悉性过程反映的是对记忆项目强度的评价,它反映的是信息量(quantitative)上的评价,即该项目激活的强度有多大,是否超过了激活的阈限,类似于早期信号检测理论的描述.相比之下,回想过程反映的是一种阈限提取的过程,通过这样的阈限提取过程,提取出与所经历过的事件相联系的质(qualitative)的方面信息,也就是说,回忆者可以提取与该事件有关的许多方面的信息,比如,该事件出现的时间,空间方面的信息(在什么地方学习过,什么时候学习的,怎么学习的)以及当时的情感体验等等方面的信息.但是对于再认中的某些项目,回忆者无法准确的提取出这些相关信息(比如,有些项目处于回想阈限以下).对于这些项目,回忆者是根据对项目熟悉度的评定来做出判断的.同熟悉性过程相比,回想支持的是相对很高的再认把握度的判断,即被试很有把握认为该项目是我学习过 第3期李岩松等:再认记忆双加工的理论模型及研究方法245的,因为我能提取出它呈现时的样子,当时我的感受等等的信息;而熟悉性却支持很广泛的再认判断,即从比较有把握认为该项目学习过到没有多大把握这个项目是否是学习过.在再认记忆两个过程的关系上,该模型吸收了以上模型的一些观点,并且通过实验验证其合理性.认为,在记忆提取的时候,这两种过程是平行加工的,而且是相互独立的.熟悉性的加工速度要比回想加工速度快.在生理机制上,认为海马是回想能力的重要脑区,而海马以外的颞叶区域是熟悉性的重要脑区.同时,Y o nelinas等人还认为,回想是学习新联系的主要加工过程,而熟悉性只有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才支持新联系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认为熟悉性并不能够记忆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如何联系这样的学习,但是如果这些不同的事物能够加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表征时,熟悉性的记忆过程才起作用.以上是对再认记忆主要模型相关方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再认记忆模型之间在回想记忆过程和熟悉性记忆过程的解释上,两种过程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上以及对它们所依赖的脑神经基础问题上有争论,但是就再认涉及到2种记忆过程的参与这一点上取得了一致的看法.而且早期提出的模型比如条件搜索模型、Mandler模型的一些观点,也被后面提出的模型所吸收,同时后面提出的模型也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对再认记忆的认识.相对而言,Y onelinas模型提出的时间比较晚,吸收了各个模型的优点,也用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因此,该模型成为目前再认研究中被普遍认可的模型.2 再认记忆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的构建总是伴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自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再认的双加工理论后,为了能够在实验研究中有效的分离出熟悉性记忆过程和回想记忆过程,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但是从各个方法所采用的逻辑思路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2大类.211 任务分离的方法(ta sk dissociation methods) 该方法的逻辑是:确定一种能够对这两个过程进行分离的任务或者条件(比如,确定一个只是依赖于回想过程或者熟悉性过程的任务).如果在该任务上的成绩不同于在标准再认记忆测验中所得到的成绩(一般认为在标准再认记忆任务中,回想和熟悉性记忆过程是共同存在的),就可以得到不同变量对回想和熟悉性记忆过程产生了不同影响的结论.例如,研究者通常认为,熟悉性的加工速度比回想记忆过程的加工速度要快,那么当要求被试快速的对再认项目做出判断时,这个时候被试的表现就应该更多的依赖于熟悉性的过程,而不是回想过程.相比之下,因为只有回想记忆的过程才能够使被试提取出各种背景信息和细节信息,那么联想记忆测验(该测验是要求被试必须提取出有关该项目学习时的某个方面或者背景方面的信息,如,提取出该项目学习时是以什么感觉通道呈现的,呈现在屏幕的什么位置上)应该主要依赖于回想记忆过程.任务分离方法主要有3种具体的方法:反应2速度方法(response2speed met hods);回忆/再认的方法(recall/ recognition met hods);项目2联想再认的方法(item/ associative recognition met hods).由于使用任务分离的各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的确信性不够,比如反应2速度的方法由于不同任务或者条件对被试的要求不同,本身就成为了一个混淆的变量;回忆/再认的方法由于不同任务里提取线索和所需要的反应类型的不一样也会对回想和熟悉性过程的测量产生影响.212 加工过程估测法(process estimation methods) 由于任务分离方法本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得一些研究者采用另外的思路对再认记忆的双过程进行研究.这类思路的逻辑是提出一套模型方程,然后与被试在再认记忆任务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拟合,从而对整体的再认记忆表现中回想记忆过程和熟悉性过程所起的作用进行数量估计.因此这类研究方法被称为加工过程估测法[10].主要分为3种具体可操作的方法.第1个是加工分离程序(process2dissociatio n p rocedure).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如果被试能够回忆出与一个学习过的项目相联系的某个特征,那么他就能够判定出我是在哪里学习,何时学习该项目方面的信息,而熟悉性的过程无法支持被试做出这样的反应.因此,回想记忆过程被看作是能够做出准确的联想再认判断的能力,而熟悉性被看作是能够再认学习过的项目,但是无法进行细节的准确提取条件下的反应发生的概率.第2个是晓得/知道程序(‘remember/know’p rocedure).该方法是要求被试对他们做出该项目是学习过的判断所依据的基础进行评定,即被试是依赖“晓得”(能够回想起与该项目有关的各种细节信息做出该项目是学习过的反应)还是依赖“知道”(项目只是熟悉,但是其他的信息都回忆不起来)来反应的.由于“晓得”被看作是回想记忆过程的反映,那么“晓得”反应的概率就可以看作是对回想记忆过程的指标;“知道”反应的概率就可以看作是熟悉性过程的指标.第3个是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程序(‘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procedure).该方法是要求被试对自己做出的反应进行确信度的评定,依据被试 24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4卷 对确信度的评定来绘制一条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然后把它与被试得到的数据进行拟合,来对回想和熟悉性的贡献进行估计.以上所论述的各个方法虽然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但是没有哪一个方法能够单独为再认记忆的双过程的本质提供确定无疑的证据.但是这些方法所得到的结果相互补充,却为全面理解再认记忆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基础.3 小结和展望通过以上对再认记忆模型和研究方法的论述,我们对再认记忆研究领域和进展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但是在取得了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的同时,就熟悉性记忆过程和回想记忆过程的特点,它们相互作用的关系等问题上仍然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比如,熟悉性记忆过程是否只是反应着对单个项目的加工,熟悉性记忆过程和启动过程的关系如何.近年来,Norman等[11]从计算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再认记忆2个加工过程,提出了计算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是从大脑相应结构信息处理方式的角度对回想记忆过程和熟悉性记忆过程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解释,提出了新的看法,加深了对回想和熟悉性记忆过程的认识,为再认记忆领域的深入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4 参考文献[1] Rugg M D,Y onelinas A P.Human recognition memory:a cognitive neuroscience perspective[J].Trends in CognSci,2003(7):313[2] Atkinson R C,J uola J F.Factors influencing speed andaccuracy of word recognition[C]∥K ornblum S.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New Y ork:Academic Press,1973:5832611[3] Atkinson R C,J uola J F.Search and decision processesin recognition memory[C]∥Krantz D H,Atkinson R C, L uce R D,et al.Learning,Memory&Thinking.San Francisco:Freeman,1974[4] Mayes A R,Meudell P R,Pickering A.Is organicamnesia caused by a selective deficit in remembering contextual information?[J].Cortex,1985,21(2):167 [5] Aggleton J P,Brown M W.Episodic memory,amnesia,and the hippocampal2anterior thalamic axi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1999,22(3):425[6] Mandler G.Recognizing:The judgment of previousoccurrence[J].Psychological Review,1980,87(3):252 [7] J acoby L L.A process dissociation f ramework:Separating automatic f 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 [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1,30(5):513 [8] Tulving E,Markowitsch H J.Episodic and declarativememory:Role of the hippocampus[J].Hippocampus, 1998,8(3):198[9] Y onelinas A P.Recognition memory ROCs for item andassociative information:The contribution of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J].Memory&Cognition,1997,25(6):747[10] Y onelinas A P.The nature of recollection andfamiliarity:a review of30years of research[J].J MemLang,2002,46:441[11] Norman K A,O’Reilly R C.Modeling hippocampal andneocortical contributions to recognition memory:acomplementary learning systems approach[J].Psychological Review,2003,110:611THE THEORETICAL MODE L OF RECOGNITIONMEMOR Y D UAL2PROCESSING AN D METH ODSL I Yansong1) ZHOU Renlai1,2,3)(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s and Learn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100875,Beijing,China;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Experiment Psychology,100875,Beijing,China;3)Research Center for Learning Science,Sout heast University,210096,Nanjing,China)Abstract Recognition memory dual2processing models implicate distinct ret rieval processes of familiarity and recollection.This paper outlined different t heoretical models of dual2processing,wit h emp hasis o n characteristics,relationship and neural correlates of t he p rocessings,wit h brief discussion on t 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paper also discussed major met hods used in t his area.K ey w ords recognition memory;familiarity;recollection。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总目次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总目次

第21卷第6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1No.6 2020年1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Nov.2020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总目次㊃数㊀㊀学㊃二元函数高阶Cauchy中值定理 中间点 的渐近性张树义,聂㊀辉(1)单位球上Q K(p,q)空间与α空间的关系胡㊀蓉(7)Banach代数上元素线性组合的广义Drazin逆的表示谷天瑜,于德跃,许小杰,王舒一,郭㊀丽,卢朝阳,丁许一(12)具有B-D反应函数的交错扩散捕食模型中扩散的作用柳文清,陈清婉(141)基于对角相似变换的不可约非负矩阵谱半径算法及其应用商钰莹,张美黎,刘桂敏,吕洪斌(147)基于Bessel过程的波动率障碍期权定价张继超,周㊀航,马㊀辉(152)一类食饵有传染病的捕食者-食饵模型的动力学分析刘宣亮,熊㊀艳(281)求解弥散峰度张量-特征值问题的自适应信赖域法逄㊀勃,张㊀雪,曹名圆(290)由AANA序列生成线性过程的中心极限定理董小莹,谭希丽,刘天泽(295)非负矩阵最大特征值的计算张美黎,刘桂敏,吕洪斌(421)非阿基米德Menger概率n-度量空间中一类映象的不动点定理张树义,聂㊀辉(427)非线性边界条件下p-Laplacian脉冲边值问题的无界解序列魏㊀颖,王立波(561)一类具有季节变化和周期解的随机SIR传染病模型王来全,夏米西努尔㊃阿布都热合曼(568)nˑn对称矩阵空间的对称基及其基秩不等式冯妍妍,陈梅香,杨忠鹏,林志兴(573)离散SEIS传染病模型动力学研究周㊀盼,热木孜亚㊃热布哈提,王建鹏(701)一类非负张量谱半径的上下界李海龙(708)㊃物理学㊃高压下Na-Si晶体结构预测及电子性质第一性原理模拟张嵩波,张㊀淼,高丽丽,王永超,田原野(579)新型超硬单斜硼氮化合物的理论设计田原野,高丽丽,张㊀淼(583)新型二元贵金属氮化物的合成与表征张㊀健,高丽丽,王永超,张㊀淼,林㊀琳,崔啟良,王秋实(588)㊃长白山资源与环境㊃毛百合分类㊁育种㊁繁殖及生物学研究进展崔凯峰,黄利亚,马宏宇,于长宝,陈庆红,冯秀春,唐占辉(17)吉林省东部5种主要阔叶树种叶片热值及灰分含量月变化陈连栋,张启昌,陈建军,肖泽君,黄兵军(23)黄波椤子代生长性状变异初步分析潘树百,张㊀悦,王连福,王德秋,于文海,程广有(29)五味子木脂素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作用的影响杨㊀硕,许智莹,车金营,杨㊀波,孙靖辉,李㊀贺,陈建光,王春梅(34)五味子酯甲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对大鼠脑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㊀㊀㊀㊀ 李㊀欣,刘㊀聪,李㊀宁,蒋维海,孙㊀微,孙靖辉,王春梅,李㊀贺,陈建光,敬㊀舒(39)北虫草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㊁抗衰老作用研究进展王迦琦,许梦然,高婧雯,葛俊宏,孙晟洋,申㊀野,孙㊀新(43) 3种叶色型拧筋槭叶片生理特性比较贾庆彬,孙文生,刘㊀庚,张海啸,刘庆林(157)黄波椤生长性状种内遗传变异唐晓杰,潘树百,王德秋,张㊀悦,王连福,程广有(163)不同轻基质组合及容器规格对紫椴幼苗生长的影响吕㊀家,范春楠,郭忠玲,李佳明,于舒洋,庞㊀博,宋雪婷(170)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五味子中治疗哮喘的靶标及活性成分㊀㊀㊀㊀ 吕㊀希,徐广宇,王春梅,李㊀贺,曹丽娟,陈建光,孙靖辉(175)长白山红松阔叶林林下灌草生物量模型构建周振钊,范春楠,郭忠玲,郑金萍(300)不同林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分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刘冠兵,刘㊀盛,崔玉森,王忠良,田佳歆,王琬茹,赵士博(306)3个紫薇品种幼苗光响应特性肖㊀杰,薛㊀欢,苑景淇,于忠亮,李成宏,王梅芳,周梅妹,杜凤国(311)杜香精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陆㊀爽,朱俊义,李显炀,马雨薇,王明玉,马㊀宠,程广有(320)五味子木脂素对哮喘模型小鼠Th2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孙靖辉,吕㊀希,王春梅,李㊀贺,陈建光(325)长白山苔原带昆虫区系分析施㊀莹,史佳琦,吴新毅,刘世明,徐炜超,岑祖才,王天泽,彭雅楠,刘生冬(434)白刀山群体长白落叶松子代测定与生长稳定性初步评价兰士波(439)蒙古栎生长性状种内变异规律初步研究张㊀俊,尚家辉,程广有,刘㊀岩,徐浩然,张育僮(447)长白山区千屈菜引种驯化栽培马宏宇,崔凯峰,沈㊀潞,冯秀春,于长宝,黄利亚,金哲军,刘㊀君(452)五味子醇乙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的研究㊀㊀㊀㊀ 许智莹,杨㊀硕,林程程,杨㊀波,孙靖辉,李㊀贺,王春梅,陈建光(457)早春类短命植物多被银莲花分解动态㊀㊀㊀㊀ 庞㊀博,范春楠,王峰杰,宋彩民,宋雪婷,龙海蛟,吕㊀家,于舒洋,李佳明,郑金萍(593)长白山红松球果螟发生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张伶俐,成㊀坤,牛丽君,阮文哲(598) 蒙古栎无性系生长性状评价与选择唐晓杰,于开渊,程广有,徐浩然,尚家辉,张育僮,刘㊀岩(603) 望天鹅保护区天然朝鲜崖柏种群年龄结构及更新特征㊀㊀㊀㊀ 苑景淇,李成宏,高㊀纯,王梅芳,周梅妹,孙㊀华,兰雪涵,于忠亮,杜凤国(712)长白山岳桦林与暗针叶林交错区植被群落结构特征分析㊀㊀㊀㊀ 贾㊀翔,王㊀超,曹㊀淋,赵㊀莹,金㊀慧,刘丽杰,尹㊀航(718)郁闭度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下更新幼树生长的影响王琬茹,刘㊀盛,田佳歆,侯志颖,赵士博(724) 五味子酸性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㊀㊀㊀㊀ 牛佳牧,刘嘉玮,林慧娇,苑丽葳,王春梅,孙靖辉,张成义,陈建光,李㊀贺(730)毛樱桃炎痛贴的制备及活性研究古㊀虹,范紫微,邹天琪,张铮旭,孙利娟,陈㊀曦,张成义(734) ㊃生物科学㊃基础医学㊃药学㊃幽门螺杆菌hpaA 基因克隆及其蛋白的表达纯化张㊀冰,王洪艳,李㊀环(47) 重组家蚕素Ⅱ促进HepG2细胞的增殖作用吴㊀雷,王玲玲,孙博谦(50) COPD 患者肺组织中活化转录因子对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的影响徐㊀影,云俊杰(53) 异黄芪皂苷IV 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活性的影响栾仲秋(179) 肠癌患者肠道菌群分析及携带β-葡萄糖醛酸酶基因特征严斌斌,戴桂花,王㊀彬,马琳琳,包学英,李明成(184) 常规RT-PCR 快速检测诺如病毒方法的建立曲㊀莉,王洪艳,李㊀环,母润红,王艳双(188) 长链非编码RNA 在正常皮肤㊁瘢痕㊁瘢痕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任利成,崔㊀旭(329) PTP4A3基因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对肿瘤细胞MGC-803活性的影响刘明双(334) 细胞因子IL-17E㊁IL-17F 及其受体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㊀㊀㊀㊀ 刘㊀杰,刘艳波,杨丽娟,沈维高,闫㊀萌,郭㊀鹏(338)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17β-HSD1/17β-HSD2的表达赵影颖,阎小军(343) 玉米须多糖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㊀㊀㊀㊀ 曲㊀萌,侯勤龙,翁诗雅,高润泽,宋㊀宇,董志恒(461)即刻早期基因Cyr6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HPV 感染的关系李㊀晖(466) 前列腺癌组织中PSA㊁IL-6㊁IL-8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分析佟双喜(471) 转录抑制因子锌指蛋白5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顾㊀珺,王㊀静(476)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评价心肌损伤的研究何海涛,丁福祥(481)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SCC mec 分型研究张亚彬,张倩雯,王佳伟(484) 长链非编码RNA HAGLROS 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㊀㊀㊀㊀ 杨雨晴,李洋洋,程㊀旭,韩慧明,李咏梅,朱滕滕(608)miR-21在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耐药中的作用分析张富娟,陈铁军,于丽萍(613) 酗酒大鼠凝血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王海鹏,陈修佳,田凯升,吴殿秀(617) 含RGD 肽类弹性蛋白制备及促HUVECs 细胞黏附的影响㊀㊀㊀崔梅英,王明月,陈㊀丽,王冬梅,杨泽斌,黄莉莉,刘宇轩,关新刚(740) P38MAPK 信号通路对缺血预处理减轻神经元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李昕华,刘艳华,蔺㊀勇(744) 转染细胞周期蛋白E1对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程华怡,施㊀巍(748) 半乳糖凝集素-3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的影响石㊀贺,夏㊀雪,信业久,顾㊀明(753) 水产品中食源性病原菌多重PCR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㊀㊀㊀㊀ 母润红,聂丹丹,李明成,马㊀丽,赵㊀明,高丽君,刘晓蓉(756)㊃临床医学㊃Miles 术与Dixon 术治疗低位直肠癌预后分析任㊀雁,罗雅军,钟㊀萍(58) 胸腹腔镜联合MIILE 治疗对中下段食管癌疗效分析㊀㊀㊀㊀ 匡必婧,胡㊀杨,余㊀娜,马㊀林,宋尚岐,张小龙,牛玲莉(62)改良后外侧直切口入路治疗胫骨后外侧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影像学评价方㊀兴(66) 地佐辛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RID 值的影响和有效性评价巩文怡,岳小芳,李士通,徐㊀冰(70) 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异常波形特征分析陈晓丽,赵东明,王㊀智,张㊀辉,安思训(74) 3种ICH 量表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0d 死亡率的预测价值寿碧江,李东芳(77) 3种治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分析李㊀志,杨向阳(83) GDM 孕妇脐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估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价值谭春梅,谭红梅,吴㊀君,张㊀静(191)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㊁同型半胱氨酸及炎性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㊀㊀㊀㊀ 史振仙,张金臣,王㊀敏,刘志勇,张德杰(195)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㊀㊀㊀㊀ 王㊀智,王㊀娟,戴㊀鹏,郑丽娜,叶明哲,王昕鹏(201)248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早发ACS 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周斌鹏,张㊀钲(206) 术前超声评估肝癌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汤㊀甜,唐一植,陈桢坤(211) TURP 术后老年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和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相关性研究胡㊀远,陈㊀亮,何文胜(215) 应用透明导管鞘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赵君仪,王㊀雷,宁显宾(219) CBP 治疗对SAP 患者的抗炎作用及治疗时机分析王雪英,刘艳红(223) 儿童龋病流行病学及龋活跃性检测分析郑丽纯,计㊀艳,王㊀瑜,王文梅(227) 运动康复联合正念减压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房春晓 ,宋长平,崔㊀逍,孟令营,李木子(230) sST2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杨茹歆,刘玠廷,徐丽华(348) 血府逐瘀胶囊对ICVD 介入术后血栓弹力图㊁血管内皮功能及复发缺血事件的影响㊀㊀㊀㊀ 孔令军,王静予,许乐宜,邱㊀锋(353)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24h 内序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㊀㊀㊀李慧滢,孙博谦,李㊀威,王玲玲,李㊀丹(358) 丁苯酞联合养血清脑颗粒对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的疗效李㊀娜,贾晓静,司景荣(362)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相关炎症指标㊁免疫因子的影响㊀㊀㊀雷㊀丽,樊㊀扬,吕㊀洁,陈㊀丹,鲁利群(366) 右美托咪定联合依托咪酯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㊁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陶胥龙,南勇善(371) 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在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周㊀磊,王㊀华(377)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Nomogram 研究谢㊀涛(381) 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营养指数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寇㊀咏,王㊀瑶,谢㊀莉,周㊀璇(385)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现状调查冯阳阳,李春文(389)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SK9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刘玠廷,杨茹歆,徐丽华(488)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高危孕妇预防作用的分子机制㊀㊀㊀㊀ 孙红霞,蔡娱飞,马㊀哲,袁㊀捷,张立梅,杨㊀贺,马奎丽,沈营营(493)舒利迭联合加味清金化痰汤对AECOPD 患者临床症状㊁炎症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㊀㊀㊀㊀ 唐文君,肖㊀玮,钟㊀丹,程㊀丽,周鹏程(498)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对疾病活动度的诊断价值兰㊀敏,胡㊀丹,柏㊀杨,陈㊀刚,汪佳莉(503) 应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疗效观察张皖国,郭建平(507) 麻黄碱与甲氧明对稳定老年下肢手术松止血带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影响周丽敏,陈㊀军,陈娟娟,程㊀晨(510) 右美托咪啶复合依托咪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杨㊀玲,张春梅,刘㊀佳,温琰萍,张㊀戈(514)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胃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石症㊁胆囊炎临床研究马㊀波,张佳茹,黄维莉(518) 肝脏胆管乳头状囊腺癌临床分析张㊀聪,范梅贞,胡㊀颖,高㊀辉(521)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续降糖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苟晓琴,田浩明(622)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冯㊀伟,刘惠民(626)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武素珍(630) 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 在造影剂肾病中的联合诊断价值赵永伟,顾㊀明(634) 组合式输尿管软镜与超声引导下可视穿刺联合治疗肾下盏结石的效果评价王靖宇,孙㊀华(639) 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内囊性增生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王文慧,李洪波,宋玉国(643) 超声引导下臂丛阻滞联合浅全麻对老年上肢骨折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影响㊀㊀㊀王㊀丽,朱涤非,涂㊀涛,杨平亮,自华芬(647) 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术治疗Ⅲ㊁Ⅳ型踝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崔彦江,付立新,马子龙,张书钦(652) 斜外侧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宋㊀扬,宋永辉,刘权祥,白长双,程㊀维(656) 持续质量改进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健康指导中的应用效果常㊀远,郭建平(660) CYP2C19∗2∗3和CES1A2-816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系㊀㊀㊀闫㊀安,初双宝,李春颖(761) 早期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疗效分析许昕茼,李㊀丽,贾小影(765) 福多司坦与消坦立对COPD 合并PF 患者肺功能及肺纤维化的影响钟㊀巧,符㊀英,蔡晓玉,常㊀越(769)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CD40L㊁VCAM-1㊁sTREM-1水平与病情和预后的关系㊀㊀㊀陈㊀静,孙㊀建,冯晓丽,潘㊀彬,邓清洋(775) 联合检测人乳头病毒与单纯疱疹病毒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霍中华,李明成(779) 阴道微生态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研究吴翠翠,吴志坚,宋伶俐(783) 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李维康,张㊀聪,于上淇,陈治龙(787) PRF 在年轻恒牙牙髓切断术中的应用胡光耀(790)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3种分型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㊀㊀㊀赵㊀帅,张立岩,聂㊀影,陈海亮,王㊀强,邬学维,詹东铭,于淑坤,张㊀淼(793) 康复路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吕洪艳,李增新(797) 348第6期总目次448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㊃冰雪运动㊃吉林市大众滑雪损伤影响因素调查梅春丽,黄㊀聪,姜㊀博,臧立婷,崔㊀逍(234)寒冷地区中学生冰雪运动伤害现状及认知与需求分析㊀㊀㊀㊀ 以吉林地区为例张凤娟,赵春善,高㊀玲,许㊀敏(240)群众冰雪运动损伤的现状及急救知识调查分析㊀㊀㊀㊀ 张立岩,李建永,罗春阳,于淑坤,张㊀淼,赵㊀帅,陈海亮,王㊀强,詹东铭,聂㊀影(66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青少年雪上运动损伤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姜㊀博,张㊀淼,黄㊀聪,王㊀晶,刘艳红(668)㊃林业科学㊃陀螺果种子粕中皂苷提取及抗氧化活性许晓岗,王亚波,张耀琴,童丽丽,赵子荀,夏重立,万广军,乔健鑫(87)冬季降温对潢川金桂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尤㊀扬,宋㊀帆,宋㊀凯,曹红霞,李小果,李高远,齐玉杰(93)千年桐材用人工林优树选择詹世鹏(99)内蒙古饲用抗菌蒙药植物种类调查初报温㊀馨,娜日苏,赵金花(105)水榆花楸不同种源表型性状变异分析王㊀轩,李㊀浩,汲宁宁,钱关泽(244)高黎贡山东坡椴树科1新记录属 滇桐属李双智,何贵品,李㊀恒,李㊀超,蒋云芳,李天成(250)淹水胁迫对木芙蓉幼苗形态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童丽丽,王哲宇,许晓岗(253)樟树绿枝扦插生根影响因子肖祖飞,张北红,张海燕,金志农,李㊀凤,张㊀琴,马一丹,吕雄伟(393)间伐对光皮桦人工林生长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潘秉林,王振宇,杨㊀梅,刘世男(398)6种唇形科植物根茎叶解剖结构比较马一鸣,韩㊀峰,李庆伟,李㊀红,徐福至,张雨琪(405)套种华盖木㊁亮叶木莲㊁红豆杉对杉木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期影响刘㊀涛,左秋玉,杨㊀梅(532)福建茫荡山东南石栎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特征黄梓良,钱永平(537)糠椴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㊀㊀㊀㊀李金鑫,周海城,王玉文,关乃千,孙㊀昆,穆怀志(542)桑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及制定建议长㊀城,郑海婷,于文杰,秦立武,牛丽君,范宇光(801)不同密度杉木林生态系统各组分能量现存量结构谢建文(807)闽北正红菇宿地森林群落主要种群高度生态位龚㊀辉(812)松嫩草地盐碱化与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关系朱伟华,张俊捷,侯㊀宇,朱㊀梅,孙海明(818)㊃环境科学㊃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肝脏对镉暴露的反应李㊀爽,高㊀凌(524)多代镉暴露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生活史及压力反应的影响汪晓梅,李㊀爽(528)㊃工业技术㊃基于双层特征融合的生物识别孔㊀俊(110)基于改进概率Petri网的分层电网故障诊断曲丽萍,刘冲杰,路㊀赵,何昌龙(118)基于微分平坦理论的APF直接功率控制王㊀娟,王洪希,刘丙申(127)LLCL滤波器无源阻尼对比分析杨㊀凯,王继忠,刘德君(134)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电解碲电源刘㊀静,柳㊀成,曲永印(257)基于串级结构控制的新型双向DC/DC变换器白力铭,穆泳鑫,刘德君(263)无人机身份识别系统设计周振雄,刘丙申,王文保,王㊀娟(269)箱梁底板孔洞处拉压波散射作用下动应力集中的解析解杨旭姣,马迎瑞,王显利(274)烷氧基化反应温度控制系统穆泳鑫,吴㊀晶,刘德君,许晋飞(546)丙烯酸酯改性大豆蛋白制备胶黏剂张泽宇,朱慧芸,庞久寅(552)基于专家系统与DAN网络的围棋局面判断算法李㊀枫,王彦博(556)基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磁悬浮轴承控制策略关海爽,张建民,蒙彦宇(675)DFIG网侧变流器双闭环控制策略彭红义,张志敏,周振雄(682)全向移动机器人自抗扰解耦控制罗春阳,谢小宇,李建永,董绪斌,高兴华(688)金属离子诱导实木复合地板柞木表板变色工艺洪㊀兴,王卿平,刘明利,李春风,张馨丹,刘㊀宇(697)园林建筑工程设计阶段BIM技术应用优先级蒙彦宇,吴㊀楠,朱重阳,孔令明(822)1种改进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风电功率预测任文凤,冯志亮,杜艳丽,段昱臻(830)高效全自动液体灌装机控制系统崔㊀杨,柳㊀成,程艳明,牛㊀晶(836)㊃材料科学㊃Al掺杂对顺铂药物分子在石墨烯上吸附性能的影响段颖妮,陈建军,张训江,杨㊀艳(411)正硅酸乙酯-KH-570复合浸渍改性速生杨木刘㊀宇,刘明利,赵学峰,任伟斌,王晓伟,徐国锋(416)。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部 。 稿 件 中外 文字 母 、符 号 的大 小 写 、正 斜体 、 黑 白体 、脚 标 等 必 须 分 明 。
5 文 中 图、 表 应选 最 必 要 的 ,且 大 小适 中 。插 图尽 量 用 通 用 的 绘 图软 件 绘 制 ,坐标 线 与标 识 曲线 的线 条 比 为 。 2: 3,图 中符 号 、文 字 要 与正 文 一致 。对 于 由软 件 形成 的 图形 ( E ce),投稿 时 请 将原 文件 同时 提 供 给本 刊 ; 如 xl
息) 。如 属 基 金 资助 项 目也 请 在 文稿 首页 地 脚 处 注 明项 目名称 和 项 目编 号 。 等
2 } 要 应 说 明 论 文 的研 究 目的 、 方 法 、 结 果与 结 论 。 英 文 摘 要 内容 应 与 中文 一 致 。摘 要 正 文 请 用 第三 人 称 。 _ 商
图片 必 须是 “ . ’等 通 用格 式 的灰 度 图 ,且 要 求 黑 白清 晰 、层 次 分 明 。 表 格 采 用 三 线 表 ,必 要 时 可 加辅 助 线 。 图题 、表 题应 中 、英 文 对 照 ,图 、表 中量 与 单 位 不 允 许使 用 汉 字 符 号 。 6 参考 文献 务 请 规 范化 ,未 公 开 发 表 的 资 料一 般 不 宜 引 用 。 文 献序 号 以文 中引 用 的先 后 顺 序 编 排 。 引 用 电子 .
1稿 件 字 数 一 般 不超 过 7 0 字 ( 图 、表 ),研 究 简 报不 超 过4 0 字 ,必 须包 括 ( 顺序 ) . 00 含 00 按 :题 目、作 者 姓 名 、 作 者 单 位 ( 括 所 在城 市 名 、邮 编 )、中文 摘 要(0 字左 右 ) 包 20 、关 键词 ( 3~8 、中图法 分类 号 、英 文部 分( 名 、作 个) 题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1卷目次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1卷目次
构 的捕 食 模 型 及 其 H p 分 支 … … … … … … … … … … … … … … … … … ・ 冯 光 辉 , 玲 书 ( 3) of ・ 王 1

类 具有 H ln 1 o ig 1型功能性反应 的捕食者 l 食饵系统正周期 解的存在性 ………… ……………・ 杜 明 银 , 志 学 ( 9 ・ 雒 1)

庆, 李有文 ( 1 ) 16
类 具 有 时滞 的捕 食 者 一 饵 系 统 的数 值 逼 近 … … … … … … … … … …… … … … … … … … … … … 玲 书 , 光 辉 ( 9 ) 食 王 冯 13
… … … ・
具有功能反应 的时滞扩散食饵一 食者数学模 型 ……………… …………………………………・ 捕 ・
具 有 无 穷 时 滞 和 反 馈 控 制 的 LtaV h r ok— o er 食 系 统 的 生存 分 析 … … … … … … … … … … … … ・ a捕 ・





何 继 伟 (9 ) 2 3
类 分 阶 段传 播 的 广 义 SS 染 病 模 型 的 全 局 分 析 与控 制 … … … … … … … … … … … … … … … 赫培 霞 , 立 纯 ( 9 ) I传 赵 2 7






学 ・
……… ……………………………… …………………………… 姜
2 燕 , 国林 , 青 水 l 2 余 王
E 凸集 的 几 个 基 本 性 质 一
带 两 个 形 状 参 数 的三 次 B z r曲线 的扩 展 6i e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 军成 1 5 01 … … … … … … … …… … … … … … … … 常 敏 慧 , 吕纪 荣 , 曹怀 信 3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信 息稿 件将 在初 审退稿 。本 刊送 审周期 一 般为 2~ 3个月 , 逾 期请 及 时 与编 辑 部联 系。来 稿 一 经 刊登 , 按 篇
酌 付稿 酬 册 全部作 者 的有效 信息 , 然后 投稿 , 投 稿 完成 后 即可 实 时查 询 稿件 状 态 。学 生作 者 投稿 务请 征 得导 师 同意 , 并 经导师 修 改文稿 , 请 特别 注意 导师 的信 息 应真 实 完整 有 效 , 以便 编 辑部 联 系 。无 导 师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 北 京化 工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版 ) 》 征 稿 简 则
《 北京 化工 大学学 报 ( 自然科 学版 ) 》 是 由教育 部 主管 、 北 京 化工 大 学 主 办 的 自然科 学 类学 术 期 刊 , 双月
刊, 国 内外 公开 发行 。本 刊主要 刊登本 校 自然科 学 和工程 技术方 面 的创新性 学术 论文 和科研 成果 简报 , 栏E t
论 文 集 作 者.题名 [ c ] .出版地 :出版者 , 出版 年 : 引 文页码 . 学位论 文 专利 文献 标 电子 文献
准 标 准号 +题 名 [ s ] .出版 地 :出版 者 , 出版年 .
( 更 新或 修改 日期 ) [ 引用 E t 期] . 获 取和访 问路 径 . 7 来稿 文责 自负 。敬请 遵守 学 术道 德 , 如文 中引 用 他人 资 料 , 务 必 注 明 出处 。本 刊不 接 受 一稿 两 投 。 作 者投稿 后 , 即视 为 同意授权 本 刊对文 稿作 少量 文字修 改 , 并 以印刷 版 、 光 盘版 、 网络版 等形 式被 其他 报 、 刊、
数 据库 转载 , 摘编 其作 品 。作 者 文章著 作权 使用 费与本 刊稿 酬一 次性 给付 。

类弹性蛋白多肽-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细胞相容性

类弹性蛋白多肽-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细胞相容性

第22卷第1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2No.12021年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Jan.2021文章编号:1009-4822(2021)01-0042-05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1.01.008类弹性蛋白多肽-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细胞相容性刘㊀宁,崔梅英,王明月,杨泽斌,王㊀浩,毛㊀禹,方楷漪,夏㊀薇,关新刚(北华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吉林吉林㊀132013)摘要:目的㊀构建携带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标签的类弹性蛋白(ELP)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纯化ELP-mCherry 融合蛋白,探讨ELP-mCherry 融合蛋白与细胞的相容性.方法㊀对利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 和Xho I 对mCherry 质粒和pET28a-ELP 载体同时进行双酶切,将酶切产物回收㊁连接并转化DH5α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构建重组质粒pET28a-ELP-mCherry;将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DE3)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ELP-mCherry 融合蛋白;利用可逆转变循环(ITC)法对ELP-mCherry 融合蛋白进行纯化;通过MTT 法探讨ELP-mCherry 融合蛋白与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T 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细胞相容性.结果㊀DNA 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ELP-mCherry 原核表达载体;利用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成功表达ELP-mCherry 融合蛋白,通过ITC 法纯化得到了高纯度融合蛋白.MTT 结果表明:在所有ELP-mCherry 蛋白测试浓度下,HEK293T 和NIH3T3细胞存活率接近或超过100%.结论㊀成功构建ELP-mCherry 原核表达载体,成功表达并纯化得到高纯度的ELP-mCherry 融合蛋白,ELP-mCherry 融合蛋白在HEK293T 和NIH3T3细胞中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关键词:类弹性蛋白多肽;红色荧光蛋白;原核表达;蛋白纯化;细胞相容性中图分类号:Q943.2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0-03-08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0101213JC);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项目(201858);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JKH20200033KJ);吉林省卫生计生青年科技骨干培养计划项目(2017Q040);吉林市科技创新发展计划项目(201831729);北华大学青年科研创新团队项目.作者简介:刘㊀宁(1996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检验诊断新技术研究,E-mail:842832918@;通信作者:夏㊀薇(1964 ),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检验诊断新技术研究,E-mail:xiawei4016@.Prokaryotic Expression ,Purification and Cell Compatibility of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LIU Ning,CUI Meiying,WANG Mingyue,YANG Zebin,WANG Hao,MAO Yu,FANG Kaiyi,XIA Wei,GUAN Xingang(School of Medical Technology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elastin-like protein (ELP)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with red fluorescent protein (mCherry)tag,to purify the 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 and investigate the biocompatibility of ELP-mCherry protein on cells.Method mCherry plasmids and pET28a-ELP plasmids were double digested by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Xba I and Xho I,which were used to construct pET28a-ELP-mCherry plasmid.The recombinant plasmids were transformed into BL21(DE3)E.coli competent cells to express 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ELP-mCherry fusion was purified by reversible transformation cycle method (ITC).The biocompatibility of ELP-mCherry protein was evaluated on human renal epithelial cells an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 by MTT method.Results DNA sequencing result indicated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ELP-mCherry plasmid,and 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 was acquired and purified by using BL21(DE3)E.coli system via ITC method.MTT results showed that HEK293T and NIH3T3treated with 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 under all tested concentration has a cell viability of100%or more.Conclusion W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ELP-mCherry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and got the high purity 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ELP-mCherry protein had good cell compatibility on HEK293T and NIH3T3.Key words:elastin-like polypeptide;mCherry;prokaryotic expression;protein purification;cell compatibility㊀㊀类弹性蛋白样多肽(elastin-like polypeptide, ELP)是一种由基因工程设计合成的非免疫原性且无热原性的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蛋白质聚合物[1-2],ELP主要是由五肽重复序列单元构成,即Val-Pro-Gly-Xaa-Gly(VPGXG),其中Xaa是除脯氨酸以外的任一种氨基酸[3-5].ELP具有可逆相变循环(Inverse transitioncycling,ITC)的特性,即温度低于其相变温度,ELP多肽以高度可溶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若温度高于其相变温度,ELP开始聚集,形成不溶物聚集体,且该过程可逆[6].由于ELP具有的这种特殊性质,在大肠杆菌中高产量表达的ELP蛋白可以利用可逆相变的特性进行快速纯化[7].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是SHANER 等[8]将发色基团mRFP进行位点突变得到的一种单体红色荧光蛋白[9],mCherry的荧光强度高且稳定性好[10].KALIMUTHU等[11]将含有mCherry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染人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红色荧光mCherry基因,用生物发光成像法追踪间充质干细胞在荷瘤小鼠中的迁移.在本研究中,基于ELP蛋白的独特优势及mCherry的荧光成像特性,我们构建了ELP-mCherry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了ELP-mCherry 融合蛋白,探讨了其与人肾上皮细胞HEK293T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的相容性,为设计开发新型的荧光示踪组织工程材料奠定了基础. 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细胞、主要仪器和试剂pET28a-ELP和pEGFP-N1-mCherry质粒(Origene 公司,美国);限制性内切酶Xba I与Xho I(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大肠杆菌BL21菌株为本实验室保存菌株;HEK293T细胞㊁NIH3T3细胞复苏自本实验室冻存细胞;胰蛋白胨㊁酵母提取物㊁卡那霉素㊁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多功能酶标仪Tecan Spark(上海帝肯公司);PCR仪㊁核酸电泳以及SDS-PAGE电泳所使用的电泳仪与电泳槽(Bio-Rad公司,美国).1.2㊀ELP-mCherry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根据GenBank中mCherry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包含mCherry基因编码框的引物(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并在引物两端分别添加Xba I和Xho I酶切位点.以pEGFP-N1-mCherry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mCherry片段,凝胶回收mCherry片段.mCherry片段和pET28a-ELP质粒分别用1μL限制性内切酶Xba I和Xho I酶切,回收目的片段,利用T4DNA连接酶在4ħ连接过夜,将连接产物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接种于含有卡那霉素的LB平板上过夜培养.从平板培养基中挑取单个菌落,170r/min摇床过夜,提取质粒后用Xba I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单酶切验证,再用Xba I和Xho I进行双酶切及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Bio-rad),并将构建的重组质粒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分析.1.3㊀ELP-mCherry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将构建的pET28a-ELP-mCherry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中,过夜培养后挑取单克隆菌落,接种于20mL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37ħ㊁170r/min摇菌过夜;第2天按1ʒ50接种于1L含有卡那霉素的LB培养基中,当OD600达到0.6时,加入IPTG(终浓度1mmol/L),37ħ条件下培养6h诱导蛋白表达;离心收集菌体,PBS重悬菌体沉淀后加入苯甲基磺酰氟(PMSF,终浓度1mol/L),应用超声破碎菌体,离心收集上清和沉淀,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的表达情况. 1.4㊀ELP-mCherry融合蛋白的纯化利用ITC法快速纯化ELP-mCherry融合蛋白,将裂解液上清用NaOH调节pH至9.0,4ħ振荡过夜;第2天将裂解液上清在4ħ下,5000r/min离心90min,去除不溶性蛋白沉淀;将分离的上清恢复至室温后,置于37ħ摇床,250r/min震荡3h,在3h 内分3次加入NaCl至终浓度为1mol/L,37ħ离心收集沉淀,PBS重悬沉淀.以上过程重复两个循环,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的纯化情况.1.5㊀ELP-mCherry融合蛋白的细胞相容性用MTT法检测ELP-mCherry融合蛋白对HEK293T细胞和NIH3T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将对数生长期的HEK293T细胞和NIH3T3细胞以5000个/孔接种于96孔板中,置入37ħ㊁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第2天每孔中加入终浓度25㊁34第1期刘㊀宁,等:类弹性蛋白多肽-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细胞相容性50㊁100㊁200㊁300μg /mL 的ELP-mCherry 融合蛋白,每个ELP-mCherry 融合蛋白浓度做5个平行孔.培养48h 后每孔加入20μL 的MTT,37ħ孵育4h 后,每孔再加入150μL 二甲基亚砜(DMSO),沉淀充分溶解后在酶标仪(TECAN M200)上测定OD 490时每孔的吸光度值.2㊀结㊀㊀果2.1㊀ELP-mCherry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将从mCherry 质粒中获得的PCR 产物与pET28a-ELP 质粒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Xba I 和Xho I 双酶切后,酶切产物经0.8%琼脂糖凝胶分离,将目的片段凝胶回收后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到Kana 平板,获得阳性克隆.提取质粒通过酶切进行验证,双酶切产生的片段与预期大小一致,提示pET28a-ELP-mCherry 重组质粒初步构建成功.见图1.DNA 测序结果显示mCherry 基因被成功插入表达载体中,没有发生碱基突变和移位,表明pET28a-ELP-mCherry 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见图2.M.DL 5000DNA marker;1.Xba I 单酶切结果;2.Xba I 和Xho I 双酶切结果.图1pET28a-ELP-mCherry 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Fig.1Identification of pET28a-ELP-mCherry㊀㊀recombinant plasmid by enzymedigestion图2pET28a-ELP-mCherry 重组质粒的测序结果Fig.2Sequencing result of pET28a-ELP-mCherry recombinant plasmid2.2㊀ELP-mCherry 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将pET28a-ELP-mCherry 表达载体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中,诱导ELP-mCherry 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 电泳结果显示:在细胞裂解液的上清在分子量30kDa 左右出现明显的蛋白条带,与ELP-mCherry 融合蛋白的预计分子量相符,说明ELP-mCherry 融合蛋白存在于细胞裂解液上清中,然后再利用ITC 法进行快速纯化.见图3.M.蛋白分子量标准;1.菌体细胞裂解液上清;2.菌体细胞裂解液沉淀.图3ELP-mCherry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Fig.3Prokaryotic expression of ELP-mCherryrecombinant protein2.3㊀ELP-mCherry 融合蛋白的纯化利用ITC 法纯化ELP-mCherry 融合蛋白,裂解液上清通过两轮ITC 循环的结果显示:电泳条带纯化后的ELP-mCherry 融合蛋白在30kDa 位置显示单一条带,未出现明显的蛋白杂带,且蛋白分子量与ELP-mCherry 融合蛋白相符.因此,可以确定纯化蛋白为ELP-mCherry 蛋白.见图4.M.蛋白分子量标准;1.纯化后的ELP-mCherry 融合蛋白.图4ELP-mCherry 融合蛋白纯化Fig.4Purification of 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2.4㊀ELP-mCherry 融合蛋白细胞相容性分析将不同浓度ELP-mCherry 融合蛋白(25㊁50㊁100㊁200㊁300μg /mL)分别处理HEK293T 细胞及NIH3T3细胞48h 后,通过MTT 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处理48h 后,HEK293T 细胞的存活率在各个浓44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度下都超过100%,NIH3T3细胞在测试所有浓度下也接近100%,这些结果说明ELP-mCherry 融合蛋白在两种细胞中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见图5.图5ELP-mCherry 融合蛋白的细胞相容性Fig.5Cell compatibility of ELP-mCherry fusion protein3㊀结㊀㊀论利用传统亲和层析法(麦芽糖结合蛋白MBP㊁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㊁多聚组氨酸标签His㊁多聚精氨酸Arg)可以快速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然而纯化介质成本较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成本低廉的高纯度蛋白量产方法[12-13].1999年,MEYER 等[14]首次将ELP 与其他蛋白融合表达时发现了其可逆温度相变转换的特性,从此开创了一种新的蛋白纯化方法,称为 ELP 化 ,即将目的蛋白基因与ELP 基因的N 末端或C 末端融合而获得融合蛋白的方法.由于类弹性蛋白多肽类衍生蛋白具有可逆温度相变(低温溶解,高温聚集)特性,应用ITC 法对ELPs 蛋白进行纯化只需要加盐㊁升温(蛋白聚集)㊁离心(收集蛋白沉淀)㊁蛋白复溶几个步骤即可完成,多数情况下只需要2~3轮ITC 纯化即可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无需昂贵的亲和层析介质,极大地降低了蛋白的生产成本,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蛋白质生产.近年来 ELP 化 法在重组蛋白纯化㊁改善目的蛋白半衰期㊁提升蛋白产量㊁作为蛋白的递送载体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15-18].例如,MOKTAN 等[19]将细胞穿膜肽和促凋亡肽分别融合在ELP 基因的N 末端和C 末端,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蛋白抗肿瘤药物SynB1-ELP-KLAK,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能力.PHAN 等[20]将两种禽流感H 5N 1抗原与ELP 融合后在转基因烟草中进行融合蛋白表达,并利用ITC 方法成功获得了融合蛋白,结果显示ELP 化方法在烟草表达系统中能够显著提高目的蛋白产量.FLOSS 等[21]将anti-HIV-1单克隆抗体2F5与ELP 融合后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也获得了成功表达,结果显示单克隆抗体与ELP 融合并未影响2F5与抗原的结合活性,显示ELP 化法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中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构建ELP-mCherry 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大肠杆菌中进行融合蛋白表达,应用ITC 法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ELP-mCherry 融合蛋白.鉴于ELP 蛋白在细胞中极佳的细胞相容性,我们随后检测了ELP-mCherry 融合蛋白在HEK293T 细胞和NIH3T3细胞中的细胞相容性,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在两种细胞的存活率超过或接近100%,提示引入mCherry 并未降低ELP 的细胞相容性,为接下来的组织工程应用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mCherry 红色荧光蛋白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87nm [22-24],具有结构稳定㊁表达量高㊁测定简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用来对组织细胞定位进行示踪.将ELP 与mCherry 制备成ELP-mCherry 融合蛋白,既可以利用ELP 的可逆温度相变转换特性纯化的融合蛋白,又可以利用mCherry 高度稳定的红色荧光追踪其分布[25],因此,可作为理想的集示踪与支架功能于一身的生物材料用于皮肤损伤愈合㊁组织修复等工程应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pET28a-ELP-mCherry 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ELP-mCherry 融合蛋白,ELP-mCherry 融合蛋白对HEK293T 细胞和NIH3T3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此研究为开发新型的组织工程示踪材料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MECO E,LAMPE K J.Impact of elastin-like proteintemperature transition on PEG-ELP hybrid hydrogel pro-perties[J].Biomacromolecules,2019,20(5):1914-1925.[2]MULLERPATAN A,CHANDRA D,KANE E,et al.Purification of proteins using peptide-ELP based affinityprecipitation[J].Biotechnol,2020,309:9-67.[3]GONZALEZ V J,GIROTTI A,MUNOZ R,et al.Self-54第1期刘㊀宁,等:类弹性蛋白多肽-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细胞相容性assembling ELR-based nanoparticles as smart drug-delivery systems modulating cellular growth via Akt[J].Bioma-cromolecules,2019,20(5):1996-2007.[4]TA D T,VANELLA R,NASH M A.Bioorthogonal elastin-like polypeptide scaffolds for immunoassay enhancement[J].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8,10(36):30147-30154.[5]SREEKUMAR P G,LI Z,WANG W,et al.Intra-vitreal alphaB crystallin fused to elastin-like polypeptide pro-vides neuroprotec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J Control Release,2018,283: 94-104.[6]SARANGTHEM V,CHO E A,YI A,et al.Application of bld-1-embedded elastin-like polypeptides in tumor targe-ting[J].Sci Rep,2018,8(1):3892.[7]HUANG Kaizong,GAO Mengyue,FAN Lin,et al.IR820 covalently linked with self-assembled polypeptide for photothermal therapy applications in cancer[J].Biomater Sci,2018,6(11):2925-2931.[8]SHANER N C,CAMPBELL R E,STEINBACH P A,et al.Improved monomeric red,orange and 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s derived from Discosoma sp.red fluorescent protein[J].Nat Biotechnol,2004,22(12):1567-1572.[9]王文旭,郁飞.红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质细胞内定位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 (8):52-55.[10]陈英,王培娟,张文,等.mCherry红色荧光标记乳酸菌的融合表达系统构建及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19,35(3):492-504.[11]KALIMUTHU S,ZHU L,OH J M,et al.Migration ofmesenchymal stem cells to tumor xenograft models andin vitro drug delivery by doxorubicin[J].Int J Med Sci,2018,15(10):1051-1061.[12]ZHU D,WANG H,TRINH P,et al.Elastin-like protein-hyaluronic acid(ELP-HA)hydrogels with decoupledmechanical and biochemical cues for cartilage regene-ration[J].Biomaterials,2017,127:132-140. [13]LUO T,DAVID D A,DUNSHEE L C,et al.Thermo-responsive elastin-b-collagen-like peptide bioconjugatenanovesicles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to collagen-con-taining matrices[J].Biomacromolecules,2017,18(8):2539-2551.[14]MEYER D E,CHILKOTI A.Purification of recombinantproteins by fusion with thermally-responsive polypept-ides[J].Nature Biotechnology,1999,17(11):1112-1115.[15]MONFORT D A,KORIA P.Recombinant elastin-basednanoparticles for targeted gene therapy[J].Gene Ther,2017,24(10):610-620.[16]KOUHI A,YAO Z,ZHENG L,et al.Generation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to detect elastin-like polypeptides[J].Biomacromolecules,2019,20(8):2942-2952. [17]ATEFYEKTA S,PIHL M,LINDSAY C,et al.Antibio-film elastin-like polypeptide coatings:functionality,stability,and selectivity[J].Acta Biomater,2019,83:245-256.[18]关新刚,苏维恒,于欣,等.Tat-GFP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穿膜活性[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4):725-728.[19]MOKTAN S,RAUCHER D.Anticancer activity of proa-poptotic peptides is highly improved by thermal targetingusing elastin-like polypeptides[J].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eptide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s,2012,18(3):227-237.[20]PHAN H T,CONRAD U.Membrane-based inversetransition cycling:an improved means for purifying plant-derived recombinant protein-elastin-like polypeptide fus-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2011,12(5):2808-2821.[21]FLOSS D M,SACK M,STADLMANN,et al.Biochemical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HIV antibody-ELP fusion proteins from transgenic plants[J].PlantBiotechnology Journal,2008,6(4):379-391. [22]陈孙霞,王晓庆,徐晓恩,等.共培养体系中高红色荧光蛋白(RFP)标记结肠癌细胞的检测技术[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4,41(5):602-609. [23]金权鑫,许嘉珍,魏枫,等.MuSK-mCherry融合荧光蛋白的构建及对重症肌无力患者MuSK抗体的检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10):1369-1373. [24]赵俊丽,王东阳,南天惠,等.红色荧光蛋白遗传标记腺病毒衣壳蛋白pⅨ的实验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6):60-63. [25]樊晋宇,崔宗强,张先恩.红色荧光蛋白的光谱多样性及体外分子进化[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8,35(10):1112-1120.ʌ责任编辑:陈丽华ɔ64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模板A4纸,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3cm,左右2cm。

文章内容顺序:中文题目,中文作者,中文单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目,英文作者,英文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第一页左下角作者信息(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信息、通讯联系人、E-mail)。

全文一律为单倍行距。

中文题目到中图分类号为单栏排,后加分节符(连续);正文到参考文献为双栏排,后加分节符(连续);英文题目到英文关键词为单栏排。

字号要求:中文题目2号黑体,空一行(5号)中文作者5号仿宋中文单位小5号宋体,空一行(5号)中文摘要小5号宋体中文关键词小5号宋体中图分类号小5号Time New Roman正文中一级标题4号仿宋二级标题5号黑体三级标题5号仿宋正文5号宋体作者信息小5宋体参考文献小5宋体英文题目3号Time New Roman,空一行(5号)英文作者小4号Time New Roman英文单位小5号Time New Roman,空一行(5号)英文摘要5号Time New Roman英文关键词5号Time New Roman图表标题小5宋体表格里的字6号宋体此模板仅供初步计算版面使用。

来稿请按照此模板将文章压缩至4页之内,超过4页将收取超版面费(每版200元),原则上全文不超过5页。

下页为实例,仅供参考。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编辑部2006年6月离子液体在水、乙醇及其混合物中的电导率测定王方惠李春喜﹡孟洪王子镐(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29)摘要:用电导率仪测定了298.15K条件下多种离子液体,即1-甲基-3-乙基咪唑溴([Emim]Br)、1-甲基-3-丁基咪唑溴([Bmim]Br)、1-甲基-3-丁基咪唑氯([Bmim]Cl)、1-甲基-3-丁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1-甲基-3-甲基咪唑磷酸二甲酯([Mmim][DMP])、1-甲基-3-乙基咪唑磷酸二乙酯([Emim][DEP])、1-甲基-3-丁基咪唑磷酸二丁酯([Bmim][DBP])以及醋酸钾(KAc)在水、乙醇及其混合溶剂中的电导率数据。

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及重现期几种计算方法对比

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及重现期几种计算方法对比

第22卷第1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2No.12021年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Jan.2021文章编号:1009-4822(2021)01-0021-07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1.01.004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及重现期几种计算方法对比张伶俐1,2,成㊀坤1,2,刘春泽3,史国强4(1.长白山气象局,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2.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3.松原市气象台,吉林松原㊀138000;4.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摘要:利用长白山地区59a 地面观测资料,分析暴雨发生的气候规律;基于年最大值法选样,选取指数㊁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㊁韦布尔4种分布函数对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3个站点暴雨重现期进行拟合计算,推求4种分布函数参数,得出重现期-年最大日降水量关系曲线,并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暴雨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天池站暴雨日数7月最多,其他站8月占比最大;2000年以来,平均暴雨日数呈增多趋势;指数分布年最大日降水量较小,其他3种算法预测值比较一致;在χ2检验中,耿贝尔Ⅰ型分布法在二道站和东岗站暴雨重现期计算中表现优异,韦布尔分布法在天池暴雨年最大日降水量的预测中更胜一筹.关键词:长白山地区;暴雨;气候特征;重现期;韦布尔分布中图分类号:P466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0-07-21基金项目:长白山气象局科研课题(201902);长白山气象与气候变化吉林省重点实验室项目.作者简介:张伶俐(1989 ),女,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气候预测㊁气象预报与服务研究,E-mail:2802208708@.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and Comparison of Several Calculation Methods about Recurrence Period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ZHANG Lingli 1,2,CHENG Kun 1,2,LIU Chunze 3,SHI Guoqiang 4(1.Changbai Mountain Weather Service ,Erdaobaihe 133613,China ;2.Jili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hangbai Mountain Weather &Climate ,Erdaobaihe 133613,China ;3.Songyu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ory ,Songyuan 138000,China ;4.Institute of Zoology ,Changbai Mountain Academy of Sciences ,Erdaobaihe 133613,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face observation data of Changbai Mountain area in recent 59years,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were analyzed firstly.According to the annual maximum value sampling method,four functions of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Gumbel-Ⅰdistribution,P-III distribution and Weibull-distribution were selected to make the fitting calculation of recurrence period for three stations at different altitudes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the formula parameters of four distribution functions were deduced,the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recurrence period and 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was given.The χ2test was made.The results show that rainstorm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 has obvious time-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with the most rainstorm days in Tianchi station in July and the largest proportion in other stations in August;Since 2000s,the average rainstorm days show a significant increasing trend;The 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of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is small,whereas other three functions are consistent.By means of χ2test,Gumbel-Ⅰdistribution shows a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calculation of rainstorm 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at Erdao station,as well as Donggang station,while Weibull distribution method is better at Tianchi station.Key words :Changbai Mountain area;rainstorm;climate characteristics;occurrence period;Weibull-Distribution㊀㊀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是东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脉,也是鸭绿江㊁松花江和图们江的发源地.长白山具有保存完好的植被带,是东北亚重要的气候调节带.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次持续升高,强度加大.我国东北地区山环水绕,西㊁北㊁东三面环山,降水与局地地形有较大关系[1].作为 水源 地之一,需要评估长白山天池极端降水量变化规律以及地形动力作用对长白山地区暴雨的贡献.近年来,有学者对暴雨极值进行了模型构建㊁影响评估,如袭祝香等[2]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1961 2000年的明显暴雨过程特征,建立了反映明显暴雨程度的3项单项指标及综合评估指数,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明显暴雨过程的评估等级;郭渠等[3]使用皮尔逊Ⅲ型分布㊁耿贝尔分布和指数分布编制了暴雨强度公式,为重庆市主城区雨水排水系统规划㊁设计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王晓光[4]计算了呼伦贝尔市日最高气温㊁日最低气温㊁日降水量㊁日最大风速的重现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χ2检验;庞文保等[5]用皮尔逊Ⅲ型和极值Ⅰ型绘制了最大风速分布曲线,估算了30a 一遇风速和50a 一遇风速;黄玉贞等[6]用皮尔逊Ⅲ型曲线分析了阜新地区干旱发生时间㊁频率.还有学者[7-14]用不同方法对能见度㊁寒潮㊁大风等进行了评估.本文利用长白山地区3个气象站59a 气象观测数据,通过多种评估方法研究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和年最大日降水量.研究成果可为长白山景区建设㊁安全调度㊁下游水库排洪泄洪㊁有效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依据;同时,长白山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研究暴雨的空间分布特征㊁时间变化特征对境内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1㊀研究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材料研究材料为长白山地区二道站㊁东岗站㊁天池站3个气象站1960 2018年59a 实际降水数据.其中,天池站1960 1989年为全年站,1990年至今为季节站.1990 2011年和2018年6 9月观测,2012 2017年5 10月观测,时次为当日20时至翌日20时的24h 总降水量,时间分辨率为小时.东岗站位于长白山山脉西风带迎风坡,地形动力抬升作用明显,天气系统较稳定,也容易被激发而呈对称不稳定性;二道站为长白山北坡的典型气象站,只有在西风槽过境及气流转为偏北气流时动力抬升作用才明显;天池站位于长白山主峰,海拔2623m,处于对流层中㊁下层,以暴雨为主的极端天气时有发生.1.2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使用统计学方法[15-16]统计二道站㊁东岗站㊁天池站暴雨数据,分析气候变化规律及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年最大值法选样,利用气象学常用的指数分布㊁耿贝尔Ⅰ型分布㊁皮尔逊Ⅲ型分布㊁韦布尔分布4种函数进行拟合计算,借助MATLAB 软件绘制重现期与年最大日降水量分布曲线,通过χ2检验对比选出最优分布函数.1)指数分布:x =r ln A +β,其中:r 为离散程度参数;β为分布曲线下限;A 为特定再现期极值.2)耿贝尔Ⅰ型分布在特定再现期下的极值计算函数为x T =b -1aln -ln 1-1T æèöø=m x -m y σy σx -σx σyln -ln 1-1T æèöø,其中:a 为尺度参数;b 为位置参数;m x ㊁σx 分别为观测得到N 个样本的平均值和均方差;m y ㊁σy 分别为耿贝尔Ⅰ型分布中不同样本容量N 的均值和均方差;T 为特定再现期.3)皮尔逊Ⅲ型分布的3参数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f (x )=1βaΓ(α)(x -a 0)a -1e -x -a 0β,㊀a 0ɤx <+ɕ,α,β>0,F (x )=1βaΓ(α)ʏx a 0(t -a )a -1e-x -a 0βd t ,㊀α,β>0,其中:a 0为随机变量可能取的最小值;α为形状参数;β为尺度参数.4)韦布尔分布3参数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f (x )=c b x -a b æèöøc -1e -x -a b ()c ,x ȡa ,22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F (x )=1-e -x -a b()c .最大值再现期T (x )=11-F (x )=e x -a b ()c .年最大日降水量x T =a +b (ln T )1c .式中:a ㊁b ㊁c 分别为位置参数㊁尺度参数㊁形状参数.5)χ2适合度检验函数:χ2=ðki =1(n i -Np i )2Np i,(1)其中:n i 为第i 组实际观测频数;N 为实际观测样本的个数;p i 为概率密度与组距的乘积.χ2值很小,说明理论频数与实际频数很接近.给定信度范围α后,查χ2分布表,得出χ2α,若χ2<χ2α,则认为该样本服从χ2分布;反之,若χ2ȡχ2α,则认为该样本不服从χ2分布.式(1)将把实际观测样本值分成组距相等的i 个组.2㊀长白山地区暴雨气候特征图1暴雨年代际变化Fig.1Variation of decadal rainstorm2.1㊀暴雨日数时空变化从年际变化看,天池站㊁东岗站㊁二道站出现暴雨的频率分别是95%㊁66%㊁47%.暴雨年代际变化见图1.由图1可知:20世纪60年代,天池站年平均暴雨日数为3.7d,二道站和东岗站不足1d;20世纪70年代㊁80年代天池站暴雨日数略有减少,到90年代达到最少,仅为2.4d,二道站和东岗站平均暴雨日数较前期略有增加;自2000年以来,长白山地区平均暴雨日数显著增多,其中,21世纪10年代天池站达4.6d,二道站和东岗站均超过1d.暴雨月分布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1960 2018年,长白山地区4 10月均有暴雨发生,大部分出现在69月.其中,天池站7月暴雨日数最多,占总暴雨日数的44.2%;其次是8月,天池夏季(6 8月)暴雨日数占总暴雨日数的87%.低海拔的二道站和东岗站8月暴雨日数最多.与天池站和东岗站相比,二道站暴雨出现最晚,结束最早.综上可知:近59a 长白山地区年平均暴雨日为1.8d,在空间分布上,天池站最多,为3.7d,东岗站次之(1d),二道站最少(0.7d).表1㊀1960—2018年暴雨月分布特征Tab.1㊀Monthl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nstorm from 1960to 2018/d站名暴雨日数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二道002132130东岗211212561天池241896752022.2㊀不同量级暴雨日数分布1960 2018年,长白山地区不同量级暴雨日数分布见表2.由表2可见:二道站暴雨量级主要分布在50~80mm,东岗站暴雨分布区间较二道站大,天池站暴雨分布区间最广.天池站24h 降水量有1d 超过200mm.从各区间频数看,不同量级暴雨频数随区间增大呈下降趋势.暴雨强度表现为天池站最强,东岗站次之,可能是因为天池站海拔高,地形的动力作用㊁云物理作用在此表现最强烈,同时,天池作为 三江源头 ,具备丰富的水汽条件;东岗站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地形的动力抬升作用表现比较明显.32第1期张伶俐,等: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及重现期几种计算方法对比表2㊀1960 2018年长白山地区不同量级暴雨日数分布Tab.2㊀Distribution of rainstorm days with different magnitude from 1960to 2018in Changbai Mountain aera /d站名暴雨日数50~59.9mm 60~69.9mm 70~79.9mm 80~89.9mm 90~99.9mm 100~109.9mm 110~119.9mm 120~129.9mm ȡ130mm ȡ140mm ȡ150mm ȡ160mm ȡ170mm ȡ200mm二道227610101000000东岗2812743200111100天池804026191057511743113㊀基于年最大日降水量的重现期曲线拟合3.1㊀长白山地区各气象站年最大日降水量对比从二道站㊁东岗站㊁天池站近59a 年最大日降水量箱线图(图2a)可以看出:3站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最小值较一致,下边缘㊁下四分位数㊁中位数㊁上四分位数㊁上边缘都表现为天池站>东岗站>二道站,而二道站的异常值最多,天池站异常值上限最大,3站的异常值都集中在较大值一侧,χ2分布均表现为右偏态,为正偏;天池站中位数表现为偏向于下四分位数,偏度系数为正,右偏度表现得最明显,表明天池站在达到中位数之前的降水量离散程度最高.因此,评估长白山地区的暴雨情况可以从年最大日降水量着手.3.2㊀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月分布特征根据天池站1960 1989年年最大日降水量的月分布特征(图2b)可知:年最大日降水量发生在6月的频率为17%,7月为33%,8月达50%,即发生在6 8月(夏季)的频率为100%,故天池站1990 2018年全年最大日降水量可以用6 8月的最大日降水量代替进行分析.图2年最大日降水量Fig.2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3.3㊀4种分布函数参数目前,推算年最大日降水量的算法有两类:一类是水文气象法;另一类是频率计算法,也称数理统计法.由于长白山地区地形复杂,降水受地形㊁大气稳定度等影响较大,因此,本次研究采取指数㊁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㊁韦布尔4种分布函数对长白山地区年最大日降水量进行推算.各分布函数参数见表3.表3㊀1960 2018年最大日降水量4种分布函数参数Tab.3㊀Parameters of four different distribution functions of 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from 1960to 2018分布函数参数名称参数值二道东岗天池指数离散程度8.6214.4723.92曲线下限38.7836.6761.06耿贝尔Ⅰ型尺度参数0.070.050.03位置参数43.9848.1760.1042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表3(续)分布函数参数名称参数值二道东岗天池形状参数 1.25 1.32 2.30皮尔逊Ⅲ型尺度参数15.6120.4125.18可能取的最小值32.6432.2940.37尺度参数19.1031.6653.79韦布尔形状参数 1.09 1.11 1.33位置参数33.5828.5148.673.4㊀重现期-年最大日降水量关系令T =1~1000a,间隔为1a,推算不同重现期下可能出现的曲线走势,见图3.由图3可知:在相同重现期下,二道站最大日降水量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与韦布尔曲线走向一致,指数分布法曲线相对平缓;东岗站年最大日降水量曲线为指数法最平缓,韦布尔曲线最陡峭,年最大日降水量关系为韦布尔分布>耿贝尔Ⅰ型分布ȡ皮尔逊Ⅲ型分布>指数分布;天池站年最大日降水量4种分布函数在110mm 相交后呈发散状态,耿贝尔Ⅰ型分布发散得最快,皮尔逊Ⅲ型分布和韦布尔分布次之,指数分布最慢,在相同重现期下降水量值表现为耿贝尔Ⅰ型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ȡ韦布尔分布>指数分布.由预测降水量可知:1~1000a 年最大日降水量预测上线分别为二道站150mm,东岗站210mm,天池站310mm.图3二道站㊁东岗站㊁天池站1~1000a 重现期日最大降水量Fig.3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for reproduction period 1~1000a at Erdao station ,Donggang station and Tianchi station3.5㊀不同重现期下的年最大日降水量从防灾减灾㊁趋利避害㊁提前部署景区建设,以及为长白山植被生长㊁动物繁殖研究提供参考等角度出发,借助上述4种分布函数推算重现期分别为10㊁20㊁50和100a 的年最大日降水量,并选取最优分布法.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站点不同重现期年最大日降水量见表4~表7.由表4~表7可知:指数分布推算的10㊁20㊁50㊁100a 暴雨年最大日降水量都偏小,耿贝尔Ⅰ型分布㊁皮尔逊Ⅲ型分布和韦布尔分布推算的预测52第1期张伶俐,等: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及重现期几种计算方法对比值较一致,后3种分布函数推算的降水量误差范围为2%~10%,且年最大日降水量的误差随着重现期的增大而略增加,与实际接近,能满足极端暴雨量级预测服务的需要.表4㊀重现期为10a年的最大日降水量Tab.4㊀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a with a10-year recurrence period/mm站名年最大日降水量指数耿贝尔Ⅰ型皮尔逊Ⅲ型韦布尔最优拟合二道站59777475耿贝尔Ⅰ型东岗站70939096耿贝尔Ⅰ型㊁韦布尔天池站116153149149.5韦布尔㊁皮尔逊Ⅲ型表5㊀重现期为20a年的最大日降水量Tab.5㊀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with a20-year recurrence period/mm站名年最大日降水量指数耿贝尔Ⅰ型皮尔逊Ⅲ型韦布尔最优拟合二道站65888686韦布尔㊁皮尔逊Ⅲ型东岗站80107105114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天池站133176171172韦布尔表6㊀重现期为50a年的最大日降水量Tab.6㊀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with a50-year recurrence period/mm站名年最大日降水量指数耿贝尔Ⅰ型皮尔逊Ⅲ型韦布尔最优拟合二道站72102101100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东岗站93125124137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天池站155206199199皮尔逊Ⅲ型㊁韦布尔表7㊀重现期为100a年的最大日降水量Tab.7㊀Annual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with a100-year recurrence period/mm站名年最大日降水量指数耿贝尔Ⅰ型皮尔逊Ⅲ型韦布尔最优拟合二道站78112112111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东岗站103139139154耿贝尔Ⅰ型㊁皮尔逊Ⅲ型天池站171229219219皮尔逊Ⅲ型㊁韦布尔4㊀极值重现期的χ2适合度检验由于相同重现期下指数分布计算的年最大日降水量与实际值拟合度不高,因此对皮尔逊Ⅲ型分布㊁耿贝尔Ⅰ型分布㊁韦布尔分布3种函数进行χ2检验.在0.05信度范围查χ2分布表,得出临界值χ2α,挑选拟合度最好的分布方法.长白山区各站点年最大日降水量的χ2适合度检验结果见表8.由表8可知:皮尔逊Ⅲ型分布和耿贝尔Ⅰ型分布在二道站年最大日降水量评估中均通过了0.05的信度检验,但耿贝尔Ⅰ型分布拟合度更高(χ2=0.813<5.250);耿贝尔Ⅰ型分布在3种分布函数中表现最优异,并通过了0.05信度检验,而韦布尔分布在天池站的χ2检验值为5.260,远超过耿贝尔Ⅰ型分布和皮尔逊Ⅲ型分布,在给定信度范围内小于χ2检验临界值.综上,耿贝尔Ⅰ型分布在二道站和东岗站年最大日降水量预测中表现最佳,而韦布尔分布在天池站表现得更完美.表8㊀长白山区各气象站年最大日降水量χ2适合度检验Tab.8㊀Chi-square test about the maximum daily precipitation in Changbai Mountain area台站皮尔逊Ⅲ分布耿贝尔Ⅰ分布韦布尔分布χ2χ2αχ2χ2αχ2χ2α最佳拟合分布二道 5.250 5.9910.813 5.991 6.040 5.991耿贝尔Ⅰ型东岗7.140 5.991 3.490 5.9918.870 5.991耿贝尔Ⅰ型天池81.3009.48825.47011.071 5.2609.488韦布尔㊀注:α=0.05.62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5 结论和讨论长白山地区暴雨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平均暴雨日数呈逐年增多趋势,极端气候事件多发,这与全球变暖密不可分.本次研究显示,在暴雨日数空间分布上,天池站最多,东岗站次之;二道站暴雨量级主要分布在50~80mm,东岗站暴雨分布区间较二道站大,天池站暴雨分布区间最广,这与长白山地区的特殊地形有关,东岗站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地形的强迫抬升作用表现得比二道站更明显,而天池站是高海拔气象站,无论在何种天气系统下,地形动力作用㊁云物理作用都能得到极好发挥,同时,作为水源地,天池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水汽条件,这些都可为以后划分长白山地区暴雨量级提供参考标准;二道站㊁东岗站㊁天池站年最大日降水量达到暴雨的频率分别为49%㊁66%㊁95%,天池站中位数表现为偏向于下四分位数,偏度系数为正,右偏度表现得最明显;天池站降水的离散程度最高,发生极端降水的概率较大.对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3个站点暴雨重现期进行拟合计算显示:指数分布计算的10㊁20㊁50㊁100a 暴雨年最大日降水量都偏小,耿贝尔Ⅰ型分布㊁皮尔逊Ⅲ型分布和韦布尔分布预测值较一致;耿贝尔Ⅰ型分布在二道站和东岗站年最大日降水量预测中线性拟合度最好,而韦布尔分布则是在天池站暴雨预测表现得更完美.目前,已有许多专家基于年最大值选样算法,利用不同频率曲线确定重现期㊁暴雨强度和历时,构建了暴雨强度模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球变暖㊁极端天气事件多发的背景下,构建长白山地区不同海拔站点的暴雨强度模型也是未来要开展的工作之一.长白山暴雨受地形影响较大,表现在不同天气系统下的增幅不同.目前还没有对长白山地区不同天气系统下地形对降水量级,尤其是暴雨的影响研究.因此,从防灾减灾㊁趋利避害角度考虑,有必要对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完善预测模型.参考文献:[1]王凌梓,苗峻峰,韩芙蓉.近10年中国地区地形对降水影响研究进展[J].气象科技,2018,46(1):64-75.[2]袭祝香,孙力,刘实.东北地区重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研究[J].灾害学,2009,24(2):61-64.[3]郭渠,廖代强,孙佳,等.重庆主城区暴雨强度公式推算和应用探讨[J].气象,2015,41(3):336-345.[4]王晓光.气象要素重现期的计算方法与比较[J].内蒙古气象,2015(5):29-32.[5]庞文保,白光弼,滕跃,等.P-Ⅲ型和极值Ⅰ型分布曲线在最大风速计算中的应用[J].气象科技,2009,37(2):221-223.[6]黄玉贞,张玉龙,王芳.阜新地区干旱发生规律研究[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2):45-49.[7]姬兴杰,朱业玉,顾万龙,等.河南省大风日数时空分布及其对沙尘天气的影响[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1):31-37.[8]胥珈珈,刘娜,王鑫.白山市低温极值重现期的计算方法与比较[J].气象灾害防御,2018,25(1):21-24.[9]尹文有,郑皎,王继红,等.年最大日雨量极值分布拟合与推算[J].气象科技,2011,39(2):137-140.[10]袭祝香,孙力,刘实.吉林省单站暴雨特征分析及评估方法[J].气象科学,2009,29(2):230-234.[11]彭嘉栋,叶成志,张剑明,等.中国中部典型高山气象站风速的均一性检验及其变化特点[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9,35(4):139-144.[12]郑石,王冠,林中冠,等.1961 2013年中国强降水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34(6):102-107.[13]李祥,寿绍文,白艳辉,等.1960 2013年白洋淀湿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1):75-83.[14]毛炜峄,陈颖,曹兴.单站寒潮降温过程强度评估指标及其在乌鲁木齐市的应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6,32(5):139-146.[15]马开玉,张耀存,陈星.现代应用统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77-196.[16]姬兴杰,李凤秀,朱业玉,等.河南省洛河上游暴雨山洪致灾临界面雨量的确定[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5,31(6):43-50.ʌ责任编辑:郭㊀伟ɔ72第1期张伶俐,等:长白山地区暴雨特征及重现期几种计算方法对比。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本信息
• • • • • • • • • • •
刊名:北华大学学报 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 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 创刊时间:2000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北华大学 主 编:黄湛 地 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5号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822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16/N 邮发代号:12-184 周期:双月刊(双月20日出版)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它是应原吉林 师范学院等 成北华大学而诞生的 。树立质量 第一、创造精品的意识,努力选取和挖掘学科 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大的现实理论问题 和学术问题。 如邓小平理论研究、全球政治经 济研究、西部开发研究、 、法律研究、中朝边 界研究、语言文字发展研究、当代文艺研究等。 选题力争带有创见性、 置上,该刊注重实践性、 地方性和新颖性。如“吉林研究”专栏,对吉 林的经济、政治、历史、 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为吉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 依据和实践参考。该刊坚持严格的编辑标准, 并在创刊之初就严格履行《中国高等学校社科 学报编》 尺泛式设计都达到了要求。
数据库收录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 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入》等奖项。创 刊伊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就坚持较高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编 辑标准,高起 ,该刊自觉地同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保 持一致,严格遵守党和国 和法规,坚持 “两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致 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栏目
• • • • 数理科学和化学、 生物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办刊宗旨
•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正确的政治方 向,坚持“双百”方针,及时准确地报 道科学研究成果、传递科研学术信息,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 务,成为传播科技成果、完善学术理论、 开展学术争鸣的阵地。

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第22卷第1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2No.12021年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Jan.2021文章编号:1009-4822(2021)01-0036-06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1.01.007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葛俊宏1,2,许梦然2,王迦琦2,高婧雯2,侯俊宇3,李明慧3,李㊀坦2,3,申㊀野2,3,孙㊀新2,3(1.北华大学药学院,吉林吉林㊀132013;2.吉林省分子老年医学重点实验室,吉林吉林㊀132013;3.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吉林㊀132013)摘要:目的㊀通过优化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的提取工艺,探讨人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㊀应用水提醇沉法,在料液比㊁提取温度㊁提取时间㊁提取次数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分析法优化人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对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 法)㊁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㊃)和羟基自由基(㊃OH)的能力进行测定.结果㊀影响多糖得率的顺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此研究确定了人参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提取温度60ħ,料液比m (g)ʒV (mL)=1ʒ30,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最高得率为(9.87ʃ0.35)%.人参多糖清除DPPH 自由基的IC 50值为7.58μg /mL,清除羟自由基的IC 50值为145.72μg/mL.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㊁清除DPPH 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相同浓度下水溶性维生素E,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㊀人参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关键词:人参多糖;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0-05-30基金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2019131);吉林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20200201178JC).作者简介:葛俊宏(1994 ),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抗衰老药物研究,E-mail:623896884@;通信作者:孙㊀新(1968 ),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抗衰老药物研究,E-mail:sunxinbh@.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of Polysaccharide from Ginseng and Its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VitroGE Junhong 1,2,XU Mengran 2,WANG Jiaqi 2,GAO Jingwen 2,HOU Junyu 3,LI Minghui 3,LI Tan 2,3,SHEN Ye 2,3,SUN Xin 2,3(1.Pharmacy School of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3,China ;2.Jilin Provincial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Geriatrics ,Jilin 132013,China ;3.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 in vitro was studied by optimizing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Method By the method of water extract-alcohol precipitation,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ratio of materials to liquid,extraction temperature,extraction time,extraction times,extraction process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 was optimiz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four factors three levels orthogonality analysis,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s (FRAP ),1,1-diphenyl bitter scavenger phenylhydrazine free radical (DPPH ㊃)and the ability of the hydroxyl free radical (㊃OH)were measured.Results The influence was concerned on polysaccharide yield,the order of parameters w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ratio of materials to liquid,extraction time and extraction times.The optimal process for extracting polysaccharides from Ginseng was determined as extraction temperature 60ħ,ratio of materials to liquid 1ʒ30g /mL,extraction time was 60min and 2extraction times.The highest yield was (9.87ʃ0.35)%.The IC 50value of DPPH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was 7.58μg /mL,hydroxyl radical scavenging was 145.72μg /mL by Ginseng polysaccharide.In vitro antioxida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scavenging ability of DPPH free radicals and hydroxyl free radical were stronger than those of water soluble VE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d in dose-dependent manner.Conclusion Ginseng polysaccharide has goo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vitro.Key words :Ginseng polysaccharide;extraction process;antioxidant activity㊀㊀人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天然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中均有记载[1-2].人参中包含皂苷㊁糖类㊁氨基酸㊁维生素㊁多肽㊁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发挥着重要的药效活性作用[3-5].20世纪60年代,SOLOV EVA 等[6]从人参根中分离出了果胶,发现其主要是由多糖组成,又有研究[7]发现人参多糖在抗氧化方面作用显著.人参多糖的提取方法常用的有超声辅助法㊁水提醇沉法等.超声辅助法容易使植物组织破壁或变形,从而导致多糖活性成分减少[8];水提醇沉法操作简单㊁安全,不易破坏多糖的活性成分[9].因此,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分解法优化人参多糖提取工艺,并利用FRAP 法㊁DPPH 法及羟自由基法测定人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10],为人参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1㊀材料和方法1.1㊀材㊀㊀料人参的干燥根及根茎(长白山特色植物种植基地);水溶性维生素E(Sigma 公司,美国);乙醇(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氯仿(天津凯信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正丁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Sigma 公司,美国);FRAP 总抗氧化能力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羟自由基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2㊀仪器与设备Infinite M200PRO 酶标仪(Beckman,美国);EZ 台式冻干机(SIM 公司,美国);KQ-250E 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DL-5-R 低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MDF-U4086S -80ħ超低温冰箱(SANYO 公司,日本).1.3㊀试验方法1.3.1㊀人参多糖的提取流程称取适量的人参,在适当的提取温度㊁提取时间㊁料液比㊁提取次数的条件下,加适量的蒸馏水浸泡㊁煎煮,浓缩至一定体积后,缓慢加入4倍量的95%乙醇,常温静置4h,3800r /min 离心;弃去上清液,沉淀物依次用95%乙醇㊁无水乙醇及乙醚梯度洗脱,真空干燥后得到人参粗多糖.将人参粗多糖水溶液置于-80ħ冰箱静置过夜,次日取出室温溶解,12000r /min 离心[11],收集上清,反复冻融至无沉淀产生.按V (氯仿)ʒV (正丁醇)=4ʒ1配置Sevage 工作液,取上述多糖溶液与Sevage 工作液按1ʒ4混合,使用振荡器震荡1h,4000r /min 离心,取上清,重复Sevage 过程,直至没有变性蛋白出现.把多糖溶液转入3500Da [12-13]的透析袋中,置于流水下24h,最后将透析后的多糖溶液置于冻干机中冻干,即得到人参多糖.多糖得率的计算公式:多糖得率=m 多糖/m 人参ˑ100%,式中:m 多糖为提取出的人参多糖的质量(g);m 人参为人参原材料质量(g).1.3.2㊀单因素试验单因素试验分别选取提取温度㊁料液比㊁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作为因素变量,按照上述多糖的提取工艺,探讨4个因素3个水平对多糖得率的影响.1)不同提取温度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料液比m (g)ʒV (mL)=1ʒ30㊁提取次数2次㊁提取时间60min 时,设定不同的提取温度(30㊁40㊁50㊁60㊁70㊁80ħ),考察提取温度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2)不同料液比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提取温度60ħ㊁提取次数2次㊁提取时间60min 时,设定不同的料液比[m (g)ʒV (mL)=1ʒ10㊁1ʒ20㊁1ʒ30㊁1ʒ40㊁1ʒ50㊁1ʒ60],考察料液比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3)不同提取时间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提取温度60ħ㊁料液比m (g)ʒV (mL)=1ʒ30㊁提取次数2次时,设定不同的提取时间(20㊁30㊁40㊁50㊁60㊁70min),考察提取时间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4)不同提取次数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提取温度60ħ㊁料液比m (g)ʒV (mL)=1ʒ30㊁提取时间60min 时,设定不同的提取次数(1㊁2㊁3㊁4次),考察提取次数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1.3.3㊀正交设计试验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提取参数变量范围后,以此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4因素3水平L 9(34)正交试73第1期葛俊宏,等: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验,见表1.表1㊀因素水平L 9(34)Tab.1㊀Factor level L 9(34)水平A:料液比m (g)ʒV (mL)B:提取温度θ/ħC:提取时间t /min D:提取次数/次11ʒ205040221ʒ306050331ʒ40706041.4㊀人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1.4.1㊀人参多糖对FRAP 的总抗氧化能力使用TPTZ 稀释液㊁TPTZ 溶液和检测缓冲液配置FRAP 工作液.称取27.8mg 的FeSO 4㊃7H 2O,溶解并定容到1mL,此时浓度为100mmol /L.取100mmol /L FeSO 4溶液稀释至0.15㊁0.3㊁0.6㊁0.9㊁1.2㊁1.5mmol /L,向96孔板内每孔加入180μL FRAP 工作液和5μL 不同浓度FeSO 4溶液,做标准曲线.将人参多糖和水溶性维生素E 分别稀释至不同浓度(25~800μg /mL),设置空白组和试验组.空白组:向96孔板内加180μL FRAP 工作液和5μL 蒸馏水;试验组:向96孔板内每孔加入180μL FRAP 工作液和5μL 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或水溶性维生素E.37ħ孵育5min 后,在593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检测水溶性维生素E 和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14].1.4.2㊀人参多糖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配置(25~800μg /mL)不同浓度的水溶性维生素E 和人参多糖,取无水乙醇和DPPH 粉末配制2ˑ10-4mol /L 的DPPH 溶液.设置空白组㊁对照组和试验组.空白组:向96孔内加100μL 蒸馏水和100μL DPPH 溶液.对照组:向96孔板内加100μL 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或水溶性维生素E,每孔再加入100μL 蒸馏水;试验组:向96孔板内加100μL 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或水溶性维生素E,每孔再加入100μL DPPH 溶液.震荡混匀,静置30min,测其在510nm 处的吸光度值.根据下式计算人参多糖和水溶性维生素E 的清除率[15]:清除率=[A 0-(A 1-A 2)]/A 0ˑ100%,式中:A 0为DPPH 加水测得的吸光度;A 1为不同浓度的多糖或水溶性维生素E 加DPPH 测得的吸光度;A 2为水的吸光度.1.4.3㊀人参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配置1~6mg /mL 不同浓度的水溶性维生素E 和人参多糖,再依次配置浓度为6mmol /L 的硫酸亚铁㊁水杨酸和过氧化氢溶液.设置空白组㊁对照组和试验组.空白组:向96孔板中加入50μL 蒸馏水,再加入50μL 硫酸亚铁㊁50μL 水杨酸及50μL 过氧化氢;对照组:向96孔板中加入50μL 不同浓度人参多糖或水溶性维生素E,每孔再分别加入50μL 硫酸亚铁㊁50μL 蒸馏水及50μL 过氧化氢;试验组:向96孔板中加入50μL 不同浓度的人参多糖或水溶性维生素E,每孔再分别加入50μL 硫酸亚铁㊁50μL 水杨酸以及50μL 过氧化氢.摇匀,静置30min,测其在510nm 处吸光度值.根据下式计算人参多糖和维生素E 的清除率[16]:清除率=[1-(A 1-A 2)/A 0]ˑ100%,式中:A 0为空白组的吸光度;A 1为试验组的吸光度;A 2为对照组的吸光度.1.5㊀统计学分析应用GraphPad Prism 6.0对数据进行处理与统计学分析,所有试验结果均为3次平行试验所得的结果,数据以均数ʃ标准差(ʏx ʃs )表示,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单因素试验结果2.1.1㊀提取温度提取温度选择30~80ħ,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多糖得率也随之升高,当温度升高至60ħ时,多糖得率达到(9.73ʃ0.46)%;但当温度超过60ħ时,多糖得率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由于温度对分子运动的速度有所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多糖更容易浸出,而过高的温度会破坏多糖的结构,导致多糖含量降低[17].因此,人参多糖提取温度选择在50~70ħ进行正交试验.见图1.2.1.2㊀料液比料液比选择m (g)ʒV (mL)=1ʒ10~1ʒ60,随着料液比的升高,多糖得率也随之升高,当料液比升高83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到30g /mL 时,多糖得率达到(8.95ʃ0.15)%;但当料液比超过30g /mL 时,多糖得率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由于随着液体比例的增加,影响了溶剂间的热传递,不利于多糖的浸出,而过低的料液比使溶液黏度大,活性成分不易扩散,导致得率低[18].因此,料液比m (g)ʒV (mL)选择1ʒ20~1ʒ40进行正交试验.见图2.图1提取温度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Fig.1Effect of extr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yield of Ginsengpolysaccharides 图2料液比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Fig.2Effect of material-liquid ration on the yield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s2.1.3㊀提取时间提取时间选择20~70min,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多糖得率也随之升高,当提取时间为60min 时,多糖得率达到(8.81ʃ0.19)%;但当提取时间超过60min 时,多糖得率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由于提取时间较短时,多糖还没有得到浸出,而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多糖得率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但超出该范围时,其他成分会溶出过多,多糖也会因过度水解导致得率下降,从而影响多糖的浸出[19].因此,提取时间选择40~60min 进行正交试验.见图3.2.1.4㊀提取次数提取次数选择1~4次,提取次数的多少对多糖得率有较大的影响,当提取次数为2次时,多糖得率达到(8.76ʃ0.10)%;但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多糖得率略有下降并趋于平衡,多糖无法进一步溶解,增加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已无明显影响.因此,提取次数选择2~4次进行正交试验.见图4.2.2㊀正交试验根据图1~4单因素试验得到单因素下多糖得率的最佳提取条件,再考虑单因素中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多糖提取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工艺中的最佳提取条件,将最佳提取条件所得多糖得率与其他提取方案所得多糖得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人参多糖得率的因素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B,R =0.763)>料液比(A,R =0.543)>提取时间(C,R =0.490)>提取次数(D,R =0.297),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A 2B 2C 3D 1,即料液比m (g)ʒV (mL)=1ʒ30,提取温度60ħ,提取时间60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获得多糖得率为(9.87ʃ0.35)%.见表2.图3提取时间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Fig.3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 on the yield of Ginsengpolysaccharides 图4提取次数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Fig.4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s on the yield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s93第1期葛俊宏,等: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表2㊀正交试验结果分析Tab.2㊀Analysis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序号A:料液比m (g)ʒV (mL)B:提取温度θ/ħC:提取时间t /min D:提取次数次得率/%111118.12ʃ0.42∗∗212228.68ʃ0.28∗313338.51ʃ0.31∗∗421238.32ʃ0.56∗522319.87ʃ0.35623128.75ʃ0.31∗731328.43ʃ0.44∗832138.61ʃ0.27∗∗933218.34ʃ0.52∗K 125.31024.87025.48026.330K 226.94027.16025.34025.860K 325.38025.60026.81025.440k 18.4378.2908.4938.777k 28.9809.0538.4478.620k 38.4608.5338.9378.480R 0.5430.7630.4900.297㊀注:与提取最佳条件所得多糖得率(A 2B 2C 3D 1:料液比1ʒ30g /mL㊁提取温度60ħ㊁提取时间60min㊁提取次数2次)比较,∗.P <0.05;∗∗.P <0.01.2.3㊀人参多糖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图5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Fig.5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Cinseng polysaccharides 2.3.1㊀总抗氧化能力利用FRAP 检测试剂盒对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在酸性条件下,抗氧化物可以还原Ferric-tripyridyltriazine(Fe 3+-TPTZ)产生蓝色的Fe 2+-TPTZ,在593nm 处测定蓝色的Fe 2+-TPTZ,即可获得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在50~800μg /mL 内,人参多糖和水溶性维生素E 的总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相同浓度下水溶性维生素E,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见图5.2.3.2㊀DPPH 自由基的清除因DPPH 自由基有单电子,在510~520nm 处有一图6人参多糖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Fig.6Scavenging ability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s to DPPH free radicals强吸收,其醇溶液呈紫色,抗氧化剂能使单电子配对,从而使510~520nm 处吸光度值降低,溶液褪色,利用这一原理来测定人参多糖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25~800μg /mL 内,人参多糖和水溶性维生素E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人参多糖对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强于相同浓度水溶性维生素E.见图6.2.3.3㊀羟自由基的清除过氧化氢将Fe 2+氧化成Fe 3+,在反应中添加水杨酸时,能够与 OH 反应产生紫色化合物,在510nm 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当 OH 自由基被清除时,会使有色化合物生成量减少,吸光度也随之减小,利用这一原理测定人参多糖对 OH 的清除能力.在50~800μg /mL 内,人参多糖和水溶性维生素E 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剂量依赖性增加,人参多糖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强04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图7人参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Fig.7Scavenging ability of Ginseng polysac-charides to hydroxyl radicals于相同浓度水溶性维生素E.见图7.3㊀结㊀㊀论水提醇沉法作为常用的多糖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不易破坏多糖的结构,是多糖提取率较高的一种方法.本研究通过探讨提取温度㊁料液比㊁提取时间㊁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人参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法,确定了人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ħ㊁料液比m (g)ʒV (mL)=1ʒ30㊁提取时间60min 和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人参多糖最高得率为(9.87ʃ0.35)%.在正常状态下,机体内的氧化与抗氧化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平衡被打破,使机体倾向于氧化,自由基强大的伤害作用会引起机体的疾病甚至死亡,因此,寻找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20]显示:人参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研究表明:人参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㊁清除DPPH 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显著优于水溶性维生素E,且在50~800μg /mL 内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综上,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具有毒副作用小㊁药理作用广泛等优点,尤其在抗氧化活性方面.在未来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对不同方法提取的人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对比研究,同时对人参多糖进行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为长白山特色中药人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黄社霄.人参㊁西洋参㊁三七药用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5):73-74.[2]李珊珊,金银萍,姚春林,等.人参多糖的结构与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24):4709-4715.[3]吴晓民,赵丹,朱艳萍,等.人参多糖的药理作用与临床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16,28(5):40-46.[4]任明,郝筱诗,叶伶艳,等.人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4):812-815.[5]姚梦杰,吕金朋,张乔,等.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7,37(12):1261-1263.[6]SOLOV EVA T F,ARSENYUK L V,OVODOV Y S.Som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anax ginseng C.A.Mey pectin [J].Carbohydrate Res,1969,10:13.[7]LIU Zhangshun,LI Chao,ZHANG Qin,et al.Effect of Renshen polysaccharides on oxidative injury in kidney IR rabbit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2,90:773-777.[8]ZHAO Song,MIAO Duo,ZHU Kecheng,et al.Interaction of benzo[a]pyrene with Cu(II)-montmorillonite:Generation and toxicity of environmentally persistent free radicals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9,129:154-163.[9]王影,查琳,杨怀雷,等.人参食品研究进展[J].人参研究,2019,31(5):54-58.[10]王润平,冉夏雨.人参多糖提取的正交优化[J].广州化工,2018,46(10):63-65.[11]林晓月,齐珈娆,王丹丹,等.红景天多糖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7(3):330-334.[12]任婷.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及抗衰老作用的试验研究[D].吉林:北华大学,2019.[13]许梦然,王迦琦,高婧雯,等.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LPS 刺激巨噬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保护作用[J /OL].食品工业科技:1-16[2020-06-02]. /kcms /detail /11.1759.TS.20200417.1419.008.html.[14]王迦琦,许梦然,高婧文,等.北虫草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J /OL].食品工业科技:1-16[2020-06-02]. /kcms /detail /11.1759.TS.20200107.1101.002.html.[15]祁玉丽,孙印石,李珊珊.五味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DPPH 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J].特产研究,2019,41(3):8-11.[16]李珊珊,祁玉丽,华梅,等.北五味子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2018,39(4):233-237.[17]SAMAVATI V,MANOOCHEHRIZADE A.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from Malva sylvestris and its anti-oxidantactiv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3,60:427-436.[18]MA T,SUN X,TIAN C,et al.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from Sphallerocarpus gracilis roots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6,88:162-170.[19]MAZAREI F,JOOYANDEH H,NOSHAD M,et al.Polysaccharide of caper(Capparis spinosa L.)Leaf:Extraction optimization,antioxidant potential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2017,95:224-231.[20]万茜淋,焦丽丽,马林,等.人参花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16(18):146-148.ʌ责任编辑:陈丽华ɔ14第1期葛俊宏,等:人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桑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及制定建议

桑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及制定建议

第21卷第6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1No.62020年1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Nov.2020文章编号:1009-4822(2020)06-0801-06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0.06.023桑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及制定建议长㊀城1,2,郑海婷3,于文杰4,5,秦立武1,2,牛丽君1,2,范宇光4,5(1.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2.长白山生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吉林省联合重点实验室,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3.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水资源管理服务中心,吉林二道白河㊀133613;4.海南医学院药学院,海南海口㊀571199;5.海南省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㊀571199)摘要:综述桑黄基源㊁人工栽培㊁发酵,以及分类学鉴别,化学鉴别,水分㊁灰分㊁浸出物限定,农药残留㊁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定,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炮制等研究进展,分析桑黄质量控制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桑黄质量标准的建议.结果显示:桑黄基源物种存在一定争议,不同地区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地的栽培模式,尚没有公认的桑黄活性成分可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在桑黄标准制定过程中,要科学选择桑黄基源,严格考量桑黄发酵产品,充分考察桑黄道地性,注重前瞻性㊁实用性和代表性.关键词:桑黄;研究进展;质量控制;质量标准;人工栽培中图分类号:S567.39;R932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20-07-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024,31860009);吉林省中医药科技项目(2019176);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开放基金项目(201805,201807).作者简介:长㊀城(1984 ),男,硕士,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评价与中药产品研发研究,E-mail:65139432@;通信作者:范宇光(1982 ),男,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药用真菌系统学研究,E-mail:mycena@.Development and Suggestions on Quality Standard of Sanghuang mushroomCHANG Cheng 1,2,ZHENG Haiting 3,YU Wenjie 4,5,QIN Liwu 1,2,NIU Lijun 1,2,FAN Yuguang 4,5(1.Changbai Mountain Academy of Sciences ,Erdaobaihe 133613,China ;2.Jilin Provincial Joint Key Laboratory of Changbai Mountains Biocoenosis &Biodiversity ,Erdaobaihe 133613,China ;3.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ervice Center of Changbai Mountai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Zone ,Erdaobaihe 133613,China ;4.Pharmacy College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99,China ;5.Hai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R &D on Tropical Medicinal ,Haikou 571199,China )Abstract :This work briefly describes the origin,artificial cultivation and fermentation progress of Sanghuang mushroom,summarizes its taxonomic,chemical identification,limits of moisture,ash,extracts,pesticide residues,heavy metals and harmful elements,determination methods of active ingredients,processing and other research progress,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standardization,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creating quality standar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certain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source of specie,and different regions have gradually developed a suitable local cultivation mode.There is no golden ingredient for its quality criteria.To set the standard,scientific selection of the source,strictly evaluation of the fermented products and geo-authentic background are stringently warranted with prospective,practical and representative attention.Key words :Sanghuang mushroom;research progress;quality control;quality standard;artificial cultivation㊀㊀桑黄是一类重要的药用真菌,在我国历代本草著作中均有记载,最早可见于‘神农本草经“.桑黄具有治疗痢疾㊁盗汗㊁血崩㊁脱肛泻血㊁带下㊁闭经㊁止泻㊁延年等功效[1],以及抗肿瘤㊁保肝㊁降血糖㊁增强免疫力㊁抗氧化㊁抗菌㊁抗炎㊁抗诱变㊁抗突变等作用,主要用于预防或治疗癌症㊁糖尿病㊁关节炎,以及胃肠道功能紊乱㊁腹泻和过敏等,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㊁日本和韩国有广泛应用[2].近年来,因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国内关于桑黄的研究成果㊁科研项目逐年增加.吉林㊁浙江㊁陕西等地均有桑黄生态栽培[3-4],桑黄茶㊁桑黄护肤品㊁口服液等桑黄终端产品已经上市,但桑黄质量评价㊁质量控制标准滞后,未列入国家药典㊁部颁标准等国家级标准,严重影响了桑黄作为医药㊁保健品等市场新兴产品的销售与监管.本文将简要梳理桑黄分类㊁栽培㊁发酵情况,参考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下文简称‘药典“)综述桑黄质量评价研究进展,针对桑黄标准化质量控制无国家级标准的问题,提出未来制定桑黄标准的建议,以促进桑黄产业健康发展.1㊀桑黄基源、人工栽培及发酵1.1㊀桑黄基源虽然在我国历代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但桑黄的基源物种一直未能明确.桑黄曾经被认为隶属广义木层孔菌属(Phellinus s.l.)或纤孔菌属(Inonotus),在2012年之前的文献中多以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㊁裂蹄木层孔菌(Phellinus linteus)被记载和报道.直到2016年,周丽伟等[6]建立了桑黄孔菌属(Sanghuangporus),该属包含民间被当作 桑黄 应用的核心种类,如桑树桑黄(S.sanghuang)㊁杨树桑黄(S.vaninii)㊁小孔忍冬桑黄(S.lonicericola)和暴马桑黄(S.baumii)等.2019年又发现该属一新物种 漆树桑黄(S.toxicodendri)[7],该种在神农架林区也被当作桑黄使用.目前,全球已知桑黄孔菌属14种,中国分布有8种(见表1)[8-9].另外,在考证大量本草文献的基础上,也有观点认为新疆㊁山东等地生长于桑树上的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是传统中药桑黄的基源物种[10].目前,关于桑黄性状的描述多集中在药材检验的 眼看 ,未见关于 手摸 水试 等常规药材检验方法.同时,桑黄类真菌在分类学上主要属于桑黄属㊁纤孔菌属,关于桑黄基源物种尚存在一定争议,且民间应用的桑黄种类更为宽泛,因此,有必要结合药理活性㊁有效成分含量㊁安全性评价等手段明确桑黄来源.表1㊀中国桑黄孔菌属种类Tab.1㊀Species of Sanghuangporus in China学名种类12345678中文学名拉丁学名高山桑黄S.alpinus暴马桑黄S.baumii小孔忍冬桑黄S.lonicericola桑树桑黄S.sanghuang杨树桑黄S.vaninii锦带花桑黄S.weigelae环区桑黄S.zonatus漆树桑黄S.toxicodendri1.2㊀桑黄人工栽培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18年发布的第16号通告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11],应对饮片的药材原植物产地和资源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研究.随着野生桑黄资源的急剧减少,桑黄的规范化栽培成为桑黄作为中药材应用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外仅见韩国和日本有关于桑黄人工栽培的报道,我国学者正积极开展桑黄人工栽培技术研究[12-15].不同地域逐渐形成了差异化的栽培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短木段栽培模式和袋料栽培模式.短木段栽培模式主要在吉林省长白山区,安徽省大别山区的金寨县也有一定规模;袋料栽培模式主要在江浙地区,正逐渐向工厂化方向发展.于文杰等[16]㊁范宇光等[17]充分利用长白山区的气候优势,采用本地杨树桑黄菌株进行桑黄生态栽培技术探索,最终形成了从菌种选择㊁菌段生产㊁接种到子实体自然培育㊁采收的关键技术,实现了杨树桑黄的原生境生态栽培.近年来,粗毛纤孔菌也被成功驯化[18],其袋料栽培在山东㊁山西及河南等地发展迅速.林蔚红等[19]研究了桑黄主要病虫害种类,调查了桑黄设施化栽培环境监测与病虫害发生情况,总结出桑黄病虫鼠害的防控措施.综上可知,桑黄的栽培技术已日渐完善,并在不断发展,不同地区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地的栽培模式.然而,即使同一地区从事桑黄栽培的企业或组织之间在技术细节上仍存在不少差异,这些差异足以影响到桑黄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208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1.3㊀桑黄发酵桑黄发酵是扩大桑黄产业产能㊁保护野生桑黄资源的有效手段.桑黄发酵过程具有低能耗㊁高效率和低污染等特点,发酵产品可作为生物制剂加以应用.宋红志等[20]以桑黄菌株为对象,以菌丝体生物量为考核指标,开展了桑黄菌丝体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条件单因素试验,筛选出比较适合的培养条件;TIAN Xuemei 等[21]以菌丝体中的黄酮㊁总酚㊁多糖为指标,优化了桑黄发酵过程;周蔓等[22]通过观察㊁对比接种于不同氮源㊁碳源培养基中的桑黄菌丝体生长曲线㊁生长形态㊁生物量㊁生理生化等指标,筛选出最适合桑黄菌丝体生长的培养基;高丽霞[23]将抗菌肽基因导入抗病新型桑树苗,发酵新型桑树苗培养基,提取桑黄发酵菌粉,对比研究了新型桑黄发酵菌粉与原始桑树桑黄子,结果发现,新型桑黄发酵菌粉中,氨基酸总和及Ca㊁Na㊁Fe㊁Zn㊁Mg的含量都高于原始桑树桑黄子实体,说明桑树桑黄发酵菌粉的新型培养方法可行,发酵菌在弱酸性环境中的产量更高.2㊀桑黄质量标准与质量控制2.1㊀分类学鉴别吴声华等[9]㊁戴玉成等[1]对我国桑黄的中文名(俗名)㊁拉丁名及主要性状㊁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周蔓[24]鉴定了桑树桑黄,包括生物学特性㊁子实体形态宏观观察,显微镜㊁扫描镜微观观察,开展了基于ITS序列的分子鉴定;王伟科[25]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参考‘药典“中有关中药材及中成药部分检验项目,对收集到的国内22个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大多采用形态与显微观察方法,较少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别㊁判定.目前,‘药典“(一部)中蛇类动物药㊁川贝母植物药等都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而被当作 桑黄 应用的真菌种类多,区分难度大,仅依靠肉眼与显微技术不足以完全准确区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加以鉴别.2.2㊀化学鉴别徐宾朋[26]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桑黄中的亮氨酸.参考‘药典“中菌物药灵芝的标准,以活性成分 灵芝多糖作为含量检测项目,以半乳糖㊁葡萄糖㊁甘露糖和木糖为对照品进行薄层鉴别.‘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27]中对桑黄进行了原儿茶醛和亮氨酸薄层鉴别,结果发现,桑黄多糖成分为其重要的活性物质[28],根据多糖理化性质[29]可以对其中的葡萄糖㊁甘露糖㊁半乳糖进行薄层鉴别.由于桑黄来源广泛,在进行薄层鉴别时,应有桑黄对照药材参与试验.2.3㊀水分㊁灰分㊁浸出物限定‘药典“中,水分㊁灰分是中药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水分㊁灰分超标,不仅会影响中药饮片质量和中药制剂稳定性,也会影响性状㊁浸出物㊁含量等检验结果.陕西省地方标准(2018)[30]中桑黄的水分限定不高于13%,灰分不高于3.50%;‘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27]规定桑黄的水分不得超过16.0%,总灰分不得超过4.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5%.对照‘药典“,部分药材因指标性成分不清或含量很低,尚无精确测量的定量方法,需要测定浸出物含量.目前,除邓改改等[31]在忍冬木层孔菌质量标准研究中对忍冬桑黄的浸出物进行过测定外,尚未见关于其他桑黄浸出物含量测定的研究.2.4㊀农药残留㊁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定周蔓[24]对不同野生桑黄子实体中的Pb㊁Cu进行了测定,结果见表2;‘药典“中关于植物类以及冬虫夏草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ω(Pb)不超过5mg/kg㊁ω(Cd)不超过1mg/kg㊁ω(As)不超过2mg/kg㊁ω(Hg)不超过0.2mg/kg㊁ω(Cu)不超过20mg/kg.由表2可知,桑黄样品安全性较好,可为桑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陕西省地方标准[30]对桑黄干品的农药残留㊁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定见表3.暂未发现桑黄中蓄积某种生物毒素.无论野生品种桑黄还是栽培品种桑黄生长周期均较长,应对其农药残留及重金属进行监测,以保证用药安全.表2㊀桑黄子实体中Pb㊁Cu含量[24]Tab.2㊀Contents of Pb and Cu in the fruiting body of Sanghuang mushrooms/(mg㊃kg-1)元素桑树桑黄Phellinus rhabarbarinus丁香树桑黄Phellinus baumii杨树桑黄Fuscoporia gilva松树桑黄Phellinus hartigiiω(Pb)0.180.210.170.15ω(Cu)8.1310.038.28 5.66308第6期长㊀城,等:桑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及制定建议表3㊀桑黄干品的农药残留㊁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定[30]Tab.3㊀Limits of pesticide residues ,heavy metals and harmful elements in dried Sanghuang mushroom ω/(mg㊃kg -1)项目总砷(以As 计)铅(以Pb 计)总汞(以Hg 计)镉(以Cd 计)毒死蜱乐果溴氰菊酯多菌灵百菌清指标ɤ1.0ɤ2.0ɤ0.2ɤ1.0ɤ0.05ɤ0.02ɤ0.05ɤ0.5ɤ1.02.5㊀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目前,桑黄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多集中在多糖㊁总黄酮㊁三萜㊁多酚[30-33].寿旦[34]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桑黄提取液中制备出名为inoscavin A 和Hypholomine B 的2个单体成分,建立了含量测定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桑黄样品检测;邓改改等[31]选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和3,4-二羟基苄叉丙酮作为忍冬木层孔菌质量标准的特征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27]以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李庆杰[35]从寄生于蒙古黄榆的粗毛纤孔菌中自制phelligridin D 为对照品,建立了phelligridin D 含量测定方法,同时建立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指纹图谱法稳定可行,可有效鉴别粗毛纤孔菌.目前,尚没有一种公认的桑黄活性成分可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因此,应更多地结合药理作用研究加以确认,并判断是否具有专属性.在桑黄单一活性成分评价得到学界认可前,可对不同品种桑黄进行特征指纹图谱研究,结合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增加桑黄作为中药的质量整体可控性与可行性.2.6㊀桑黄炮制中药炮制的作用主要是增效减毒,古籍文献记载和现代研究证明桑黄无毒副作用.张赫男等[36]利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考察了桑树桑黄子实体粉的毒性,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子实体粉基本无毒性.‘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26]中桑黄的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软,切厚片,干燥,筛去碎屑;桑黄味甘㊁辛㊁微苦,寒,考虑可蜜炙或炒制,以缓和苦寒药性,同时补益脾胃.除此,暂未发现关于桑黄炒制㊁炙制等其他炮制工艺的研究与标准.3㊀桑黄质量标准制定建议目前,有关桑黄的质量标准并不多.颁布桑黄子实体质量标准的省份有安徽[27]㊁陕西[30]㊁甘肃[37],有的桑黄栽培㊁销售企业参照国家农业部行业标准NY /1676 2008[38]对桑黄进行质量控制,浙江㊁吉林等桑黄产业大省正在加快制定桑黄中药材标准.随着桑黄产业的发展,应尽快建立国家级的桑黄质量标准.不仅要建立企业控制标准,也需要建立行业标准,通过建立各级标准,统一进行桑黄质量控制,为桑黄国家级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做准备.只有开展标准化㊁规范化栽培,才能更加准确地对桑黄进行标准化的质量控制.江苏㊁黑龙江㊁陕西㊁吉林等省份相继颁布了桑黄栽培技术规范标准[39-42](见表4),为桑黄的标准化栽培奠定了基础.根据中药材标准 习用 的要求,可考虑将广泛栽培的杨树桑黄作为桑黄质量标准中的桑黄来源之一,以保证药材的道地性以及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表4㊀桑黄栽培技术规范Tab.4㊀Standard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anghuang mushroom省份标准类别标准名称标准号主管部门实施时间江苏地方标准桑黄栽培技术规范DB32/T 2264 2012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3-02-28黑龙江地方标准桑黄栽培技术规程DB23/T 2005 2017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12-23陕西地方标准桑黄标准综合体桑黄栽培技术规程DB61/T 1158.5 2018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06-30吉林地方标准桑黄短木段栽培技术规程DB22/T 2998 2019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9-06-173.1㊀科学选择桑黄基源2019年10月29日,中国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在2019年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桑黄属拉丁名统一用Sanghuangporus ,并通过学会及‘菌物学报“发布[43].虽然主流观点认为桑黄基源物种为桑黄孔菌属种类,408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但桦树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 (L.)Quél)㊁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pini (Brot.)Pilát)㊁落叶松木层孔菌(Phellinus laricis (Jacz.ex Pilát))㊁亚马木层孔菌(Phellinus yamanoi (Imazeki)parmasto)㊁哈尔蒂木层孔菌(Phellinus hartigii (Allesch.&Schnabl )Bo ndart sev)等种类在民间也当作桑黄使用[4],有必要进行相应的药理㊁药效及安全性研究,进而明确这些种类的利用前景.作为药品,桑黄加入国家药典或部颁标准㊁行业标准需解决品种混乱的问题,建议遵循两条原则筛选法定品种:1)明确样品生物学来源.在进行药理活性研究㊁质量评价与控制㊁生态栽培㊁功能产品研制时都应确定生物学分类,结合性状描述㊁显微鉴别㊁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研究,如将DNA 条码列入桑黄标准,既可拓展现代生物学技术在中药标准方面的应用,也有利于严格控制桑黄质量.2)明确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应推进功能性成分研究,建立相关检测方法,结合古籍与现代研究成果㊁药用疗效,根据活性成分和药理研究数据筛选桑黄入药种类.3.2㊀严格考量桑黄发酵产品桑黄发酵产品可作为中药材或生物㊁化学制品应用,发酵过程具有时间短㊁见效快等优点,但其中的活性物质与传统应用的桑黄子实体是否一致,有待论证.同时,发酵过程容易发生染菌等污染,应严格对发酵产品进行相关微生物和毒素类考察与限定.3.3㊀充分考虑桑黄道地性桑黄野生资源急剧减少,生态栽培是桑黄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规范生产栽培技术,才便于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目前,桑黄来源不一,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南北栽培技术也不同,可根据各地模式化栽培情况进行区域化统一,执行行业标准,如可参考‘药典“中南五味子㊁北五味子进行桑黄 南北区分.3.4㊀注重前瞻性㊁实用性和代表性作为单一方剂,桑黄可视为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同时也可作为方剂中的一味药材进行质量控制,如‘圣惠“卷中的白矾丸㊁‘六十圣济总录“卷的补益桑黄丸,均是将桑黄作为方剂中的一味药材.但目前暂未发现市场中有此两味丸剂的中成药,相信随着桑黄应用的不断深入,含有桑黄的中成药可能会陆续出现在我国医药市场.因此,有关桑黄质量标准的研究应具有前沿性㊁实用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科学地对桑黄及其中成药进行质量控制.参考文献:[1]戴玉成,崔宝凯.药用真菌桑黄种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4,36(5):1-6.[2]史帧婷,包海鹰.桑黄类真菌有效成分及功效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2):197-202.[3]雷萍,张文隽,吴亚召,等.桑黄新菌株 桑-S 经济性状的研究[J].中国食菌,2019,38(3):27-29,35.[4]国微,邰志娟,刘凤霞,等.长白山区桑黄资源及其产业现状[J].农业与技术,2018,38(23):5-7.[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6]ZHOU Liwei,VLASÁK J,DECOCK C,et al.Global diversity and taxonomy of the Inonotus linteus complex (Hymenochaetales ,Basidiomycota ):Sanghuangporus gen.nov.,Tropicoporus excentrodendri and T.guanacastensis gen.et spp.nov.,and 17newcombinations[J].Fungal Diversity,2016,77(1):335-347.[7]WU Shenghua,CHANG Chiungchih,WEI Chialing,et al.Sanghuangporus toxicodendri sp.nov.(Hymenochaetales ,Bas-idiomycota )from China[J].Myco Keys,2019,57:101-111.[8]戴玉成,秦国夫,徐梅卿.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J].林业科学研究,2000,13(1):15-22.[9]吴声华,黄冠中,陈愉萍,等.桑黄的分类及开发前景[J].菌物研究,2016,14(4):187-200,185.[10]包海鹰,杨烁,李庆杰,等. 桑黄 的本草补充考证[J].菌物研究,2017,15(4):264-270.[1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EB /OL].(2018-06-15)[2020-07-15].http:ʊ /attachements /2019/01/09/9ca2df72f4a1a6acf0217a29c206fb86.pdf.[12]刘艳,黄传书,赵珮,等.桑树桑黄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蚕学通讯,2019,39(2):5-9.[13]邵晨霞,靳磊,唐少军,等.7株桑黄遗传亲缘关系和栽培特性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7,36(3):40-43.[14]李希政.桑黄段木栽培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6(16):31-32.[15]姚竞.药用真菌桑黄袋栽驯化条件试验[J].食药用菌,2018,26(6):381-382,390.[16]于文杰,秦立武,吴秀铃,等.长白山区桑黄生态栽培关键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19):14-16.508第6期长㊀城,等:桑黄质量标准研究进展及制定建议608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1卷[17]范宇光,秦立武,吴秀玲,等.瓦尼木层孔菌及其人工栽培技术[J].中国食用菌,2009,28(2):24-25.[18]王婷.粗毛纤孔菌的驯化栽培及其固体发酵菌粉抗肿瘤作用和产品开发[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6.[19]林蔚红,钟石,陈伟国,等.人工栽培桑黄的病虫鼠害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蚕桑通报,2019,50(2):28-30,33.[20]宋红志,王方芹,王俊,等.桑黄菌丝体的液体发酵培养及多糖提取和抗氧化活性测定[J].蚕业科学,2016,42(4):700-710.[21]TIAN Xuemei,DAI Yucheng,SONG Airong,et al.Optimization of liquid fermentation medium for production of inonotusSanghuang(Higher Basidiomycetes)mycelia and evaluation of their mycochemical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2015,17(7):681-691.[22]周蔓,李萍,何俊蓉.不同培养条件对桑黄菌丝体生长的影响[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7,31(2):1-4,8.[23]高丽霞.桑树桑黄发酵菌粉在新型培养方法下的性能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9,38(7):67-70.[24]周蔓.药用桑黄的培养及鉴定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7.[25]王伟科,宋吉玲,巫优良,等.药用真菌桑黄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9,31(2):307-314.[26]徐宾朋.桑黄的质量标准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8,31(5):957-960.[27]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9年版)[S].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252-254.[28]刘帅,莫俊恺,潘丹阳,等.桑黄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2018,34(12):63-67.[29]李婷婷,杨焱,刘艳芳,等.桑黄多糖的结构特征㊁制备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食用菌学报,2013,20(4):65-70.[30]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桑黄标准综合体子实体干品质量要求:DB61/T1158.6 2018[S].西安: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31]邓改改,王晓梅,罗友成,等.忍冬木层孔菌质量标准研究[J].中药材,2011,34(8):1209-1211.[32]昝立峰,包海鹰,李丹花. 桑黄 类真菌中多酚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6,28(1):147-155.[33]李有贵,钟石,计东风.野生与人工栽培桑黄子实体中的粗多糖和粗酚含量及药用活性比较[J].蚕业科学,2016,42(5):883-891.[34]寿旦.中药酮类活性成分提取和分析的色谱联用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7.[35]李庆杰.桑黄类真菌活性物质及质量标准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7.[36]张赫男,杨焱,张劲松,等.桑黄纤孔菌子实体粉的毒理研究[J].菌物学报,2017,36(3):376-384.[37]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人参须等35个甘肃省中藏药材标准的公示[EB/OL].(2020-07-15)[2020-07-15].http:ʊ/CL0708/58164.html.[3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食用菌中粗多糖含量的测定:NY/T1676 2008[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9]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桑黄栽培技术规范:DB32/T2264 2012[S].南京: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40]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桑黄栽培技术规程:DB23/T2005 2017[S].哈尔滨: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7.[41]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桑黄标准综合体桑黄栽培技术规程:DB61/T1158.5 2018[S].西安: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42]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桑黄短木段栽培技术规程:DB22/T2998 2019[S].长春: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9.[43]李建刚.狂赞! 千岛湖宣言 搞定中国桑黄产业多年 混乱 [EB/OL].(2019-11-01)[2020-07-01].https:ʊori./ornews/content/2019-11/01/content_7295864.htm.ʌ责任编辑:郭㊀伟ɔ。

基于FASVM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

基于FASVM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

第20卷第1期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0No.12019年1月JOURNAL OF BEIHUA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Jan.2019文章编号:1009-4822(2019)01-0103-06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19.01.022基于FA-SVM 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姜㊀卉1,2,姜桂艳3,4(1.北华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吉林吉林㊀132013;2.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㊀150040;3.宁波大学海运学院,浙江宁波㊀315211;4.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波大学分中心,浙江宁波㊀315211)摘要:为了剔除交通数据样本有限㊁事件特征变量构建相对主观且包含的信息冗余等因素对交通事件检测效果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利用因子分析技术将交通流数据初始特征变量 降维 并提取包含全部原始数据信息的特征变量主因子;利用支持向量机完成事件检测,结合libsvm 软件中的grid.py 模块实现支持向量机子模型相关参数的设定;选用Fresim 软件的模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检测效果优势明显.关键词:交通运输工程;交通事件;因子分析;支持向量机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志码:A收稿日期:2018-10-10基金项目: 86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112304).作者简介:姜㊀卉(1985-),女,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研究,E-mail:jianghui0104@;通信作者:姜桂艳(1964-),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智能交通研究,E-mail:jiangguiyan@.Freeway Traffic Inciden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FA-SVMJiang Hui 1,2,Jiang Guiyan 3,4(1.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College of Beihua University ,Jilin 132013,China ;2.Traffic College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China ;3.Faculty of Maritime and Transportation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China ;4.Ningbo University Sub-Centre ,National Traffic Manage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factors of problems such as limited traffic data,subjective construction the incident characteristic variable,this paper proposes the method of the traffic incident,an automatic detection method for freeway traffic events is designed.The traffic flow data initial feature variables are treated with the factor analysis,and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variable factors containing the original data are ing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to complete the freeway traffic incident detection bined with the grid.py model in libsvm software to set up the related parameters of 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ub-ing the Fresim software simulation data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the de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obvious advantages.Key word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traffic incident;support vector machine;factor analysis 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具有车速高㊁车流大的特点,一旦有交通事件发生,受影响的车辆多㊁人车伤亡率高,还会带来交通拥堵等问题,甚至造成二次事故,将导致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营效率变得更差.因此,针对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算法的研究意义重大.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研究已近50a,其检测实质就是依据事件发生前后交通流数据的变化来判定被检测道路的交通状态.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经典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如加州算法[1]和McMaster 算法[2].这些算法虽然得到了专家认可,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检测性能不高的问题.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因具有良好的学习和分类能力,已被众多学者应用到水质检测㊁图像处理㊁交通事件检测等诸多模式识别问题中,其检测性能较已有的经典算法有了明显提高[3-6].但是,在事件检测方面,由于现有SVM 模型的输入特征变量多是人为设定,变量间存在的冗余以及重复现象仍会影响整个检测过程的速度以及整体的事件检测性能;因子分析[7](Factor Analysis,FA)技术能够将设定的事件特征变量 降维 并从中提取包含原始事件数据全部信息的潜在因子变量,排除变量间的冗余重复对事件检测过程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上述两种方法的优势结合设计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利用FA 筛选初始设定交通事件特征变量,利用SVM 实现对交通事件检测,期待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1㊀交通事件初始特征变量选择车辆检测器可以获得交通流参数数据,包括流量㊁速度㊁占有率等.在发生交通事件时,上述参数会在短暂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事件上游检测站附近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减少㊁速度下降㊁占有率增加;事件下游检测站附近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和占有率都有所减少,而对应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上述参数本身可有效凸显事件状态.此外,不同参数的相关组合在发生交通事件时也具有良好的敏感性.1.1㊀交通流参数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本文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交通流参数数据时间序列的移动平均值,并以此值作为没有随机干扰和交通事件影响下交通流参数的正常值.在非事件状态下,能够体现交通流特性的某一参数数据的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值应在 1 上下波动;在事件状态下,交通流数据的实际值会有一个突然的变化,此时二者的比值也会变化.事件下流量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见图1,以流量的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作为示例,椭圆区域即为事件发生时段.图1事件下流量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Fig.1Volume ratio change under the trafficincident 图2事件下占有率与流量的比Fig.2The change between occupy and volume under the traffic incident1.2㊀不同交通流参数间的比在事件条件下,不同交通流参数本身会有一定变化.为了放大这种变化程度,凸显事件状态,可以考虑交通流参数之间组合的变化形式,如不同参数间的比值㊁差值㊁乘积等.以占有率与流量的比值变化为例,图2中椭圆区域为事件发生时段.图3事件下不同时间间隔占有率区间变化Fig.3Occupy ratio change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under the traffic incident1.3㊀交通参数的区间变化当两相邻检测站间有交通事件发生时,受事件影响的交通流从事件发生位置传递到其上㊁下游检测站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且考虑事件发生位置在两检测站间的不确定性,即使是受同一个交通事件影响的交通流,也会存在在不同时间点被其上㊁下游检测站检测到的情况.因此,在设计特征变量时,应把这种情况考虑在内,即对比在不同时间间隔内,上㊁下游检测站采集的某一交通参数数据.当数据变化波动较明显时,则401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说明检测区间内可能有交通事件发生.以占有率为例,事件下不同时间间隔占有率区间变化见图3,椭圆区域为事件发生区域.综合上述几类组合情况,最终选定以下两大类初始特征变量:1)简单变量:单车道占有率㊁单车道流量㊁单车道车头时距以及截面速度;2)组合变量:流量/速度㊁占有率/速度㊁占有率/流量及流量的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㊁速度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㊁占有率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㊁车头时距正常值与实际值的比(计算正常值的时间窗口n =8),不同时间间隔下相邻两检测站速度㊁流量以及占有率的区间变化率(时间窗口m =0,1,2,3)等.上述特征变量均可凸显事件下交通流的变化特性.2㊀基于FA 的交通事件数据特征变量筛选1904年,心理学家Chales Spearman 和Karl Pearson 提出了因子分析方法(FA),该方法能够在保留原有数据全部信息的基础上,从中提取变量因子,并按变量因子的贡献率分配权重.其实现步骤主要涉及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㊁因子提取㊁因子旋转和因子得分等4步[7].在交通事件检测过程中,虽然初始选定的交通事件特征变量能体现事件下交通流的变化状态,但仍存在包涵信息冗余以及重复的问题.为了免除这些因素对事件检测过程的干扰,本文利用FA 技术,对初始特征变量进行 降维 处理,筛选出既能包涵交通事件信息又能剔除干扰因素的特征变量因子,将其作为交通事件特征变量参与后续的交通事件检测过程.筛选步骤:1)对初始选定的交通事件特征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为后续事件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做准备;2)针对符合因子分析条件即事件变量间相关性较强的数据求解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并绘制碎石图,以方便提取交通事件数据最终主因子;3)判定事件变量的因子载荷矩阵,看其是否需要旋转,最终计算主因子得分.针对上述步骤绘制基于FA 的交通事件数据特征变量筛选步骤,见图4.图4基于FA 的交通事件数据特征变量筛选流程Fig.4Flow of traffic incident data selection based on FA3㊀基于SVM 的交通事件检测交通事件检测属于分类识别问题.本文基于SVM 良好的分类能力,结合初步特征变量选择及FA 筛选,利用SVM 对筛选出的特征变量集合进行优化分类,最终实现交通事件检测.501第1期姜㊀卉,等:基于FA-SVM 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图5基于SVM 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工作流程Fig.5Flow of traffic incident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SVM 1)基于车辆检测器数据设计㊁筛选㊁计算交通变量主因子值,组成输入变量集,再将输入变量集分为两个子部分,即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其中,根据有无交通事件发生,将交通变量主因子分别标识为 +1 和 -1 ;2)选择SVM 模型,应用训练数据集对模型进行训练,按照中止条件完成训练并确定相关参数;3)将测试数据集加载到训练好的SVM 模型上,统计检测效果.如检测效果满足预先设定的标准,则完成检测并进行评价;否则返回步骤2),重新选择及训练SVM 模型.针对上述步骤绘制基于SVM 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工作流程,见图5.4㊀实例验证4.1㊀数据来源根据某城市高速公路道路几何线形和功能设定情况,选取一段2km 路段作为模拟对象,见图6.该路段为双向4车道,单车道宽3.5m.整个路段被6个检测站划分成5个检测区,检测站间的平均间距为400m 左右[8].利用Fresim 软件进行路段仿真模拟:1)模拟时间从早上7:30到下午16:30,模拟路段的交通量分布见表1;2)在5个检测区的上㊁中㊁下游3个位置分别设置不同严重程度的交通事件,最终输出300个事件;3)单次模拟时间为35min,交通事件设定发生在25min,其中,0~15min 数据用于计算交通参数移动平均值,16~25min 数据为非交通事件状态数据,26~35min 数据为交通事件状态数据;4)采样间隔设置为30s.模拟过程共获得252000余组交通数据,每组数据均由检测站编号㊁车道编号㊁数据获取时间㊁单车道交通流量㊁占有率㊁速度以及车头时距等信息组成.表1㊀Fresim 软件模拟路段的交通量分布Tab.1㊀Traffic distribution on simulated road sections based on Fresim software/(辆㊃h -1)时间路段入口下匝道1上匝道1下匝道2下匝道3上匝道207:303788704115467720745308:303514587105473723643809:30271441784753418043810:30235542485839313948511:302679465101639915658012:302572408105941016263213:303018470114145518069714:303152523114248522568115:303240511100248720162316:3030325879014781975264.2㊀基于FA 的特征变量筛选选用SPSS 11.5软件对交通事件初始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求解其相关系数矩阵,进行KMO 检验㊁巴特莱特球度检验.其中,KMO 值为0.85,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球度检验值为34291.9.上述数据说明所选定的交通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主因子的提取原则,事件初始特征变量前6个主因子的特征值以及贡献率见表2,其累计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5%以上,结合图7可进一步说明此6个主因子符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601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4.3㊀不同交通事件检测效果对比为了验证设计算法的检测效果设计如下检测方案:1)训练集㊁测试集来自相同的检测区,以判断设计算法检测效果的有效性;2)训练集㊁测试集来自不同的检测区,以判断设计算法检测效果的可移植性.基于方案1)和方案2)的检测方案设计,分别采用方法1:本文设计的基于FA-SVM 算法;方法2:针对初始特征向量不做处理的SVM 事件检测算法;方法3:文献[9]中设计的基于SVM 的算法;方法4:经典加州算法.根据文献[10],各方法中的SVM 模型均选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交通事件检测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有3类:误报率(False Alarm Rate,FAR)㊁检测率(Detection Rate,DR)以及平均检测时间(Mean Time To Detection,MTTD),三者之间相互制约㊁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衡量事件检测算法的优良性,本文结合上述3个性能评价指标,设计了一个综合性能评价指标(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CPEI)来表征算法整体性综合检测效果:CPEI =(FAR )β(DR +0.0001)αˑ(MTTD )γ,其中:α,β,γ为各性能指标的相关参数,针对不同地区㊁不同线性道路可设定不同的α,β,γ值.结合本文算法检测数据的模拟环境以及道路线形特点,并突出误报率对整个检测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的α,β,γ分别为1,2,1.检测率DR 值越高㊁误报率FAR 值越低㊁平均检测时间MTTD 越短,CPEI 越小,说明整体性综合检测效果越好.4.3.1㊀交通事件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分析为了评价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针对选定的4种交通事件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效果整体性能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本文设计的方法1检测效果最好,方法3次之,加州算法的检测效果最差.由此可见,本文设计的算法能有效检测到不同检测区间内交通事件的发生;对比5个不同检测区间可以看出,第1,2检测区间的检测效果略差于第3,4,5检测区间.分析模拟数据发现,第1,2检测区间内的交通事件发生在交通流量较小的路况下,其对交通流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会影响此类事件的检测效果,要准确检测此类交通事件应采用更为有效的检测方法.701第1期姜㊀卉,等:基于FA-SVM 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表3㊀交通事件检测算法有效性验证汇总Tab.3㊀Summary of validation of traffic incident detection algorithm方法检测区检测区1检测区2检测区3检测区4检测区5方法10.5230.3010.5150.2280.192方法20.6650.533 1.0190.337 1.005方法30.6070.4880.4320.3140.302方法4 1.144 1.1450.9720.6100.621 4.3.2㊀交通事件检测结果的可移植性分析为了评价本文提出算法的可移植性,针对选定的4种交通事件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效果整体性能分析,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从方法1到方法3的检测效果均优于经典加州算法,本文设计方法1在4种检测算法中检测效果最优,在类似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表4㊀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可移植性验证汇总Tab.4㊀Summary of valid portability verification of traffic event detection algorithm方法检测区检测区1检测区2检测区3检测区4检测区5方法10.1040.1000.0510.0450.023方法2 1.647 1.2290.2870.3920.138方法30.3280.4150.0860.0580.029方法4 1.085 1.7170.5950.7910.6215㊀小㊀㊀结本文从能够实时反映道路交通状态的基本交通流数据出发,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FA-SVM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并与经典算法及已有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本文设计方法的检测有效性和可移植性都较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姜桂艳.路交通状态判别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Persaud B N,Hall F L.Catastrophe theory and patterns in30-second freeway traffic data-implication for incident detect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1990,23(2):101-103.[3]商强.基于机器学习的交通状态判别与预测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7.[4]赵倩倩.基于高速公路行程时间的交通事件敏感性及检出概率模型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7.[5]胡宏宇.基于视频处理的交通事件识别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6]Fang Yuan,Ruey Long Cheu.Incident detection using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3,11: 309-328.[7]刘大海,李宁,晁阳,等.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姜卉.基于FA-SVM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9]蔡志理.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及交通疏导技术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7.[10]黄啸.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11-20.ʌ责任编辑:郭㊀伟ɔ801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0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两大国际检索系统等收录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两大国际检索系统等收录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两大国际检索系统等收录佚名
【期刊名称】《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0(035)002
【总页数】1页(P21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下列文摘、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期刊:[J],
2.《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下列文摘、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期刊[J],
3.《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德国《数学文摘》(ZM)收录 [J],
4.国际重要检索系统2005年收录《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汇总表 [J], 朱诚(整理)
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收录 [J], 马殷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升网简介
• 晋升网( 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 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 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 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 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 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晋升网() 标准 最便捷的晋升通道 最丰富的医学文献 最专业的医学服务 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权威的医学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介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吉林省教育 厅主管、北华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刊于 2000年,由吉林林学院学报》与《吉林医学院 学报》合并而来,双月刊出版,双月20日出版,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822,内统一刊号: CN 22-1316/N,发代号:12-184,单价:12.00, 定价:72.00。主要面向高校师生、科研单位研 究人员、生产单位工程技术人员。

•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它是应原吉林 师范学院等 成北华大学而诞生的 。树立质量 第一、创造精品的意识,努力选取和挖掘学科 领域中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大的现实理论问题 和学术问题。 如邓小平理论研究、全球政治经 济研究、西部开发研究、 、法律研究、中朝边 界研究、语言文字发展研究、当代文艺研究等。 选题力争带有创见性、 置上,该刊注重实践性、 地方性和新颖性。如“吉林研究”专栏,对吉 林的经济、政治、历史、 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为吉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 依据和实践参考。该刊坚持严格的编辑标准, 并在创刊之初就严格履行《中国高等学校社科 学报编》 尺泛式设计都达到了要求。
晋升网简介
• 晋升网( 致力于成为医务工作者晋升职称心灵导师;是目前国内收录医学 期刊、医学杂志最多最权威的医学学术平台;提供免费医学期刊在线阅读;网罗和甄选海量 优秀医学论文检索,独立研发医学在线资源分享库和医学在线模拟考试库;整合刊类、标题、 关键词检索及全文检索,并独家研发刊社管理和刊社加盟系统、在线投稿、在线查稿、在线 阅读、远程审稿、在线下载等系统;聚刊社力量,建服务平台,让晋升网通过“专业”走入 每一个医务人员的身边是我们不懈的追求目标; 晋升网() 标准 最便捷的晋升通道 最丰富的医学文献 最专业的医学服务 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权威的医学期刊
栏目
• • • • 数理科学和化学、 生物科学、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办刊宗旨
•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 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正确的政治方 向,坚持“双百”方针,及时准确地报 道科学研究成果、传递科研学术信息,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服 务,成为传播科技成果、完善学术理论、 开展学术争鸣的阵地。
基本信息
• • • • • • • • • • •
刊名:北华大学学报 曾用刊名:《吉林林学院学报》 与《吉林医学院学报》合并 创刊时间:2000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北华大学 主 编:黄湛 地 址:吉林市吉林大街15号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822 国内统一刊号:CN 22-1316/N 邮发代号:12-184 周期:双月刊(双月20日出版)
• • • • • • • • • • •
[B],古籍[O],参考工具[K]。格式与示例如下: (1)图书类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 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示例:[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57:15-18. 示例:[2]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 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8-61. 示例:[3]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2001:22-27. (2)期刊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 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 示例:[4]闵周植.“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 文史哲,2001,(1):16-18. (3)报纸文章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 次). 示例:[5]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4)古籍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O].其他责任者(包括校、勘、 注、批等) .刊行年代 (古历纪年)及刊物机构(版本).收藏机构.
数据库收录
• Caj-cd规范获奖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 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入》等奖项。创 刊伊始,《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就坚持较高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编 辑标准,高起 ,该刊自觉地同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保 持一致,严格遵守党和国 和法规,坚持 “两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致 力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7. 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 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 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 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 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 8. 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 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 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 9. 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 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 献之前。 •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 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 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 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 利〔P〕,汇编[G],档案
• • • • • • • • •
示例:[1沈括.梦溪笔谈[O].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北京图书馆珍藏. (5)析出文献格式:[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 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 止页码. 示例:[7]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 局.1949~1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6)电子文献格式: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出 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示例:[8]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 [8] . 〔EB/OL〕./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 16/1998-10-04. (7)序号标注:同一专著、论文集、期刊、报纸文章,一律使用一个序号, 而且要把页码统一标注在文章中相应序号之后.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 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 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可 以在3个月以内未收到正式录用通知的,作者可自行处理。

《北华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北华大学学报》
•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 文。 •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 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 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 息。 • 3. 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 100-200字为宜。 • 4. 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 5. 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 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 6. 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