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助人自助
_助_人自助_的社会工作解读

社会工作专业审视系列复旦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系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顾东辉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名词,也涉及其他领域。
在Google和百度的搜索系统中,助人自助分别有491000个和443000个词条,涉及社会工作、心理学、市场营销、职业指导、日常生活等领域。
“助人自助就是授人以渔”,“助人者自助”,“助人中自助”,“从助人到自助”,“助人、自助、互助”,“助人就是自助”等是其中出现较多的说法。
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涵义在社会工作中,助人自助有特定涵义。
不太精准的解读是将助人自助分解为“助人”和“自助”两个部分。
“助人”就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有需求时,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支援;“自助”就是通过社会工作来整合社会资源和挖掘个人潜能,推动服务对象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根据这种解读,“助人”是手法,“自助”是目标。
笔者认为,助人自助应该分解为“助”和“人自助”。
其中,“助”不是帮助而是协助。
显然,协助比帮助更强调对象的主体性,更符合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
顾名思义,助人自助就是社会工作者依托专业技术,协助服务对象进行自我帮助。
助人自助与“自助者助人”、“助人者自助”有所关联。
“自助者助人”言及助人自助的条件,认为社会工作者只有达到一定水准才可以承担专业服务。
“助人者自助”涉及助人自助的效果。
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对象达成目标时客观上也可以从多方面提升工作者自己。
但是,社会工作者并非为了自己才去助人,社会工作者“助人者自助”是助人自助“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解读的副效果或潜功能,而不是社会工作的目标。
“助”+“人自助”的逻辑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助”服务对象。
根据社会工作价值伦理,人除对自己负责外,也要想到其他人;人应该具有责任感,会在顾及他人利益的情况下鼓励及协助他人自我实现。
与此同时,社会应尽力为成员提供最大福利;社会应使每个人的潜质得以充分发挥,并通过参与来尽社会责任;社会须提供公平机会,让每个人发挥潜能,充实精神和物质生活;社会应提供资源和服务,以满足个人需求。
助人自助为心赋能

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助人自助与幸福感
4 助人自助可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的行动对他人产生的影响,
这种影响让我们感到自己是幸福的、快乐的。同时,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能发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助人自助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5
助人自助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和问题,这 种关注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同时,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
挑战和困难让我们不断地成长和进步。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付出,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成
为更好的自己
助人自助与人际关系
3 助人自助可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与他人产生互动和交流,这种交流
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通过帮助他人,我们也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和伙伴,
应对心理健康问题
提升生命意义感
通过帮助他人实现其目标或 需求,人们可能会找到自己 生命的意义和目的。这种生 命意义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 生活质量和满足感(Steger,
2009)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在助人的过程中,人们可能 会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甚至 可能找到可以信赖的朋友和 伙伴。这些社会支持网络在 应对困难和挑战时可以提供
4 为心赋能:助人自 助的心理效应
为心赋能:助人自助的心理效应
为心赋能是助人自助的另一重要方面。在助人的过程中,人们会体验到以下心理效应
增强自信:通过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或困难,人们会感到自己有价值和 能力去影响他人的生活。这种积极 的反馈会增强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降低压力:帮助他人可以转移注意力 ,减少对自身问题的关注。在助人的 过程中,人们会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和 满足感,这有助于降低压力和焦虑
助人自助是什么意思

助人自助是什么意思---------------------------------------------------------------------- 助人自助,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也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
如果从整体发展角度讲,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助人,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这其中就有理想的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需求。
一个人只有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
所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社工的专业价值中的“助人自助”(help them help themselves),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
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client)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
所以社工助人的过程更是对于案主一种心灵支持的过程。
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助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社工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这种工作特征,是社工的价值源泉。
在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社工的专业价值获得提升。
由于直接服务于人,并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社工本身被赋予新的创意。
同时,社工自觉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应有权利,并唤醒民众意识,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案主发挥潜能,适应社会,最终达至自我超越,使案主从“由人助”转向“自助”。
助人自助基于尊重(respect)、真诚(authenticity)、同理(empathy)这些基本职业操守。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理念,社工才能在助人过程中游刃有余。
助人与自助 李思彧

助人与自助电科一班李思彧 20114690摘要: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助人与自主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被辅导者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另一方面而言,我们希望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被辅导者可以在辅导者的启发下不断的发现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挖掘自身的潜能,找到自己帮助自己的方法与途径,在被帮助的过程中感觉到使自己帮助自己的快感。
关键词:助人、自助、心理辅导、自我发现每个人在社会中并不是独立的,每个人也并不是圣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有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
一方面,通过心理辅导首先每个人找到的是一种心理安慰,是在别人的帮助下的一种心理舒解,这是辅导者助人的一个过程,这并不是辅导者真正希望看到的,只是一次两次的心理辅导并不能根本解决被辅导者的心理问题,被辅导者需要的其实是一种成长,授之以渔,能让其终身受用。
让被辅导这能够自己找到帮助自己的方法,心理辅导的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通过心理咨询来更好的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我。
帮助他人并不是让他对辅导者产生一种依赖,更强调的是增强其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心理咨询再三强调的是理解来询者的感受,尊重其想法,激发其独立思考,自我选择,独立决策的能力。
心理辅导不是一种说教,更不能是一种灌输,而是与来询者的平等的讨论,辅导者与来询者在关系上是平等的,在辅导的过程中,不求为来询者出谋划策,开放下药,辅导者要做的是启发受到者去认识其面临的困难与挫折,鼓励受导者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敞开心扉与辅导者交流,辅导者要帮助来询者自订其行动方案,并监督其实施。
据此,辅导者要强化来询者的自助能力与自我向善的意向,使他通过解决其成长中的种种障碍而变得成熟起来。
心理咨询不求教训他人,而求开导他人,心理咨询的过程并不是要替人决策,而是要帮人决策;帮助他人找到自我决策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咨询的首要任务是思想沟通,而非心理分析。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后感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后感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后感1. 引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
有时,这些困难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然而,在这些困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价值。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是一种信念,即通过帮助他人来帮助自己,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幸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深度和广度,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2. 助人的价值与重要性助人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强自尊和满足感。
当我们帮助他人时,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善良和慷慨的喜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助人还有助于建立积极的社会形象,并为他人树立榜样。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积极地改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3. 自助的重要性和意义自助是助人的基础,也是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助意味着自己主动寻找和创造机会,并努力工作以实现个人目标。
当我们自己努力奋斗时,我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信,并获得更多的成功。
自助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激励他人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通过自助,我们能够排除困难和挑战,并在生活中寻求更多的机会和成就。
4. 携手共创的重要性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的核心概念是携手共创。
携手共创意味着在团队或社群中协作,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目标。
当我们携手共创时,我们能够集思广益,汇集不同的智慧和经验,并共同解决问题。
携手共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共享和共同发展。
通过携手共创,我们可以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并为整个社会的幸福做出积极贡献。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我来说,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始终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并努力与他人携手共创。
通过助人自助,我获得了与他人建立深厚友谊的机会,也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当我与他人共同努力时,我能够体验到团队合作和共同成长的喜悦。
助人就是自助

助人就是自助小时候听妈妈讲“结草衔环”的故事,我明白了———助人就是自助!寒假里,读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一书,知道了雷锋叔叔是个乐于助人的人。
也懂得帮助别人,我们可以获得快乐。
雷锋叔叔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战士,他的快乐却是别人无法体会到的,他的快乐是在雨夜送人归家的路途上,是在节假日忙碌于火车站的身影中,更是在做好事从来不留名的神秘里,雷锋叔叔的快乐就是助人为乐。
雷锋叔叔用自己的热情为我们留下了多少可歌可颂的故事,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激励了多少中华儿女。
在我们的校园里,也有着许许多多的雷锋,不信你看:他们伸出勤劳的双手,捡起了遗漏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擦干净了一扇扇门窗;他们伸出节俭的双手,主动关掉了教室里、走廊上的“长明灯”,积极回收废品变废为宝。
他们伸出灵巧双手,认真地修理着教室里损坏的公物:他们怀着一颗真善美的心,关爱他人,同学间互帮互助之情景时有发生。
大家再看,教室里,他的一句提示,让别人找到了走出知识迷宫的方向,他的一声鼓励,让别人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他耐心的讲解,让别人爬上了获取新知识的阶梯。
这些点滴小事都折射出我们可爱同学的闪光心灵。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
助人的时候我们也在自助,我们的每一个善举都会给自己带来一份快乐,增加一份坚强,在别人心中留下你的身影。
一句简单的“谢谢”就会是你的快乐之源,不要认为它微不足道,可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教诲。
我们助人为乐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我们在影响着周围的人,引导着他们也加入助人为乐的行列。
或许哪一天我们自己处于困难时,帮助了我们的人就是那个我们曾经帮助过的人。
让我们发扬雷锋精神,让助人为乐成为一种习惯,让我们的助人行为影响他人,让我们在助人的互动中体会快乐。
助人与自助

朋辈心理论文----助人与自助【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人数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出现,朋辈心理辅导越来越受到重视,正在成为我国高校心理辅导的一种新途径。
而助人与自助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具有其核心价值。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数次的抉择,当你身处困境之时,当你发现有人与你同样需要帮助之时,你是该选择助人还是自助?关键词:朋辈辅导助人自助“助人自助”是朋辈心理辅导的最基本原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心理辅导期望通过其帮助,使来询者增强其独立性,而非增强其依赖性,以能够在日后遇到类似的生活挫折和困难时,可以独立自主地加以解决。
此所谓“授人以鱼,一日享用。
教人以渔,终身受用”之理。
朋辈心理辅导之妙﹐就在于它帮助了一个人,却让那个人感到好像他自己帮助了自己似的。
朋辈心理辅导不同于一般的安慰﹐就在于它不仅要使人开心,更要使人成长。
这里的成长﹐就是通过辅导的过程﹐使来询者自己想通了﹐认清问题的本质﹐知道该怎么做﹐达到了人们常言的心理平衡。
使人开心只是朋辈心理辅导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朋辈心理辅导的主旋律。
朋辈心理辅导的最终目标是自我完善,也就是使人们通过朋辈心理辅导过程来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协调自我。
因此,每一次朋辈心理辅导都应使人们向其自我完善的目标迈进一步。
朋辈辅导人员对受导人们的自我探索与决策起辅导作用,而不起主导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还要避免使人依赖他人,增强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朋辈心理辅导再三强调要尽量理解来询者的内心感受,尊重他的想法﹐激发他独立决策的能力,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强化来询者的自信心。
朋辈心理辅导本质上是一个讨论过程,而不是一个教育或治疗的过程。
其中朋辈辅导人员与受导人们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
朋辈辅导人员不求为受导人们出谋划策,开方下药,而求启发受导人们去自己认识其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挫折,自订其行动方案,并监督其实施。
据此,朋辈辅导人员希望能够强化受导人们的自助能力与自我向善的意向,使他通过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而变得成熟起来。
怎样理解助人自助

怎样理解助人自助
,提供一个角度
助人自助是指我们必须提高自我认知,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帮助我们获得充分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把助人自助的精神深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状况。
首先,互联网给助人自助精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通过互联网社交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与他人分享想法、情感,共同努力解决困难,从而实现协同助人和自助相结合的目标。
比如在微博上,人们可以汇聚在一起,把生活中的琐碎、困难和困惑放在一起讨论,相互帮助,甚至共同筹集应急资金,从将近海洋的遥远来到就近实现梦想,在这里可以看出人们助人自助互助的精神。
此外,互联网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自身资源和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互联网丰富了信息资源,人们可以从中搜索到想要了解的内容,甚至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找到线上联系方式,和用户分享成功经历,互相学习,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比如,一个毕业生可以利用LinkedIn来搜索工作机会,网上课程可以让人们更快地提高学习水平,用技术的力量让自己发挥最好。
总的来说,与其说互联网促进了助人自助,不如说助人自助是互联网让社会发展的动力。
它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可资利用的资源,促进了群体合作,让每一个人有机会从中受益,获得发展机会,真正实现自我发展和助人自助相互促进、互利双赢的局面。
“助人自助”的内涵

“助人自助”理解
“助人自助”是一种社会工作的理念,强调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提升其自我帮助的能力。
以下是理解“助人自助”这个理念的关键点:
1.助人自助的目标是增强他人的独立性,通过帮助他人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2.助人自助强调启发他人,助人自助不是直接告诉他人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引导、提示,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助人自助重视自我反思。
助人自助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以便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4.助人自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不仅需要帮助他人解决当前的问颗,更要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自我管理能力。
5.助人自助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人自助。
总之,“助人自助”是一种以增强他人独立性为目标,通过启发他人、提供支持,帮助他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自主管理能力的一种理念。
助人者,自助

助人者,自助很多学生一直在和自己的成长困惑作斗争,他们一直以来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需要爱、需要别人的关怀,殊不知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爱人和被爱同样的重要,只有懂得爱别人才可能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正如一位信佛的老人说的那样,人就好比一只空杯。
里面的水满了,你得施一半给别人,待杯子里又满了,再施一半给人家。
只有不断进、不断出,你这杯子才有价值,你这里的水才会是活水。
如果只进不出,你那只杯子就再也装不进了。
“助人者,自助”有两层意思,其一,帮助别人的人应该更懂得如何来帮助自己解决成长中遭遇的危机;其二,助人本身就是一种自助的有效方式。
首先我们应该先学会如何来帮助自己。
其实不管是突发事件还是个人的性格带来的危机和困惑,其根源都是自己头脑中的一些错误构建,很多人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过去经验和认知来评价发生的事情,这样就给自己带来了不安和焦虑,总觉得自己是对的,错误的认为是周围的人不能接受自己。
其实有几种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克服恐慌,放下不安。
第一种方法,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心理辅导中,也是被认为富有成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很多的行为疗法被用作缓解紧张、焦虑、不安、气愤等情绪,常常使用的方法有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模仿学习、角色扮演或行为排演。
这些方法简单易学,所以对很多学生来说可以作为自我自助的有效方法。
第二种方法,改变错误认知法。
错误认知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这一种非常容易发现,另一种是隐性的,是我们经验的一种潜意识的判断,一般很难被发现。
显性的错误认知,我们也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会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表现出来,比如,一些类似“必须”、“应该”绝对化的语言。
这种绝对化或者以偏概全的信念往往会让自己在成长中遇到很多困惑,总觉得别人亏欠自己,最终不能准确的评价自己。
合理情绪治疗法最重要的就是发现自己错误的认知,并且学会换位思考,通过自我省思和领悟,循序渐进的调整。
第三种方法,宣泄法。
宣泄法是自助中最简单,但是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助人自助、案主自决、越俎代庖

助人自助、案主自决与“越俎代庖”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的价值特征,它是指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互动,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下,受助者自己帮助自己,自己解决问题,摆脱困境,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
案主自决是社会工作原则之一,它是指社会工作者要尊重案主(受助者)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由案主对自己的事作出决定。
助人自助、案主自决等社会工作价值原则强调尊重人、相信人、平等待人,是对人文精神的高扬和有效落实。
与其他助人服务单方面施与以及被动接受的情况相比,社会工作更加注重人的发展、崇尚以人为本的特点。
案例甲:矿难,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屡发频发的事件。
在市场需求剧增、丰厚利润刺激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庇护下,不法私营煤矿主只管多产煤,不顾矿工的生命安全,常造成坑道塌陷、瓦斯爆炸、冒顶淹水等导致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
而事故发生后,如何做好善后工作?做好遇难矿工家属的安抚?此时,社会工作者受命于政府及相关机构之派遣,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得以及时发挥。
面对矿难事故惨景以及痛不欲生的矿工家属,社工小郑心中沉甸甸的,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下决心要以所学专业知识帮助这些家属度过难关。
小郑和同事深入遇难矿工家庭调查研究,制订工作方案,与遇难矿工家属建立援助服务关系等,并借助来自政府的资源,调动社会和社区资源,为遇难矿工家庭提供多种救助。
但还有遇难矿工家属沉浸在矿难阴影中难以自拔,有的不吃不喝,整日以泪洗面;有的欲寻短见……怎么办?一定要让他们摆脱困境,恢复正常的生活。
小郑他们运用团体社会工作方法,组织了好几次小组活动,促成这些家属相互见面,引导他们彼此倾诉、相互交流,宣泄和释放心中的悲哀和痛楚,渐渐地起了效应。
小郑还针对情况的发展与变化与家属访谈,启发遇难矿工家属面对现实,重新树立生活信心,发挥个人潜能,调整生活目标,以自立、自强的态度生活下去,这样才是告慰去世亲人的最好方式。
遇难矿工家属终于从矿难阴影中走了出来,小郑他们助人自助取得了成效。
如何在社会工作实施中实现助人自助

如何在社会工作实施中实现助人自助在社会工作实施中,实现助人自助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助人自助意味着通过社工的帮助和引导,个体和群体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提升自我能力,改善自身和社会的状况。
为了实现助人自助,社工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掌握并尊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意愿:尊重和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愿望,通过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个人和社会背景,帮助他们制定目标,从而实现自助。
社工可以通过个案管理、家访等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2.提供评估和规划:社工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全面的评估和规划,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优势和挑战,并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社工可以与服务对象合作,确保他们对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有充分了解,并提供实质性和符合实际情况的支持。
4.提供技能培训和教育:社工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和教育,帮助他们提升自我管理、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社工可以通过开展工作坊、培训课程等方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助人自助。
5.提供个案支持和辅导:社工可以与服务对象建立密切的关系,提供个案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理解自己面临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社工可以运用各种专业技术和工具,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促进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6.建立合作网络:社工可以与其他专业人员、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建立合作网络,共同为服务对象提供综合性支持和帮助。
社工可以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各方资源整合起来,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支持,从而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通过上述策略的实施,社工在实施社会工作时可以帮助服务对象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助人自助需要社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同时,助人自助也需要社工和其他相关方的支持和合作,共同促进服务对象的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工作者知识点:社工理念之助人自助

如何进⾏助⼈⾃助 ⽆助感就像⼈的影⼦,从⼈类诞⽣之⽇起就⼀直尾随着⼈们。
然⽽,是什麽使⼈类前进的脚步⼀刻未曾停⽌,是什么使⼈类从洪荒蛮陌⾛向⽂明进步?是⾃助,使激荡于⼈们⼼中最可贵的⾃助意识。
⽽⼼社会⼯作的真谛就是助⼈⾃助,即唤起来访者的⾃助意识,引导他们不再跪着,启发他们⽤⾃⼰的意志慢慢站起来。
从这来讲,社⼯不是布道者,更不是救世主,⽽是教⼈⾃助者。
那么如何进⾏助⼈⾃助活动哪?社⼯不求教训他⼈,⽽求开导他⼈,不是包办代替,⽽是让他⾃主决策。
这样做的⽬的是使案主减少依赖性,增强独⽴性⾃主性。
那么,如何案助从⽆助⾛向⾃助呢? 1、⾃我领悟——⾛出⽆助的破冰船 ⾃我领悟即案主在社⼯的启发下认识到⾃⼰问题的症结。
如果我们把⽆助⽐作航道⾥的坚冰,那么⾃我领悟就是破冰船,它可以带领⼈们⾛出⽆助,继续前进。
社⼯要通过种种助⼈技巧,让案助明⽩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不得不提的师弗洛伊德诊疗⽅法,它经常从患者的经历中提取其症结,从⽽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这种⽅法是不⼗分可⾏的,这种⽅法需要运⽤催眠等⼿段,不利于案助隐私的保护,⽽且,这样的⽅法耗时较长。
但是,这确实⼀种标本兼治的⽅法。
2.转换⾓度——改变⼼态的良药 记得有这样⼀个故事:两个⼈在沙漠⾥艰难地跋涉。
途中,两⼈各得到了半杯⽔,其中⼀个⼈看到的是空着的上半部分,另⼀⼈看到的是有⽔的下半部分。
两个⼈都哭了。
前者流下了悲哀的泪,最后死在沙漠⾥。
后者流下了激动的泪,终于⾛出了沙漠。
这是⼀幅多么⽣动的⽆助与⾃助的画⾯啊! 在这种情形下,社⼯所能做的就是让案主看到剩下的⽔,转换⼀下视⾓,改变固有的思维定势,克服认识的偏颇。
⽽这并不是⼀项简单的⼯作,社⼯必须通过个案⼯作,仔细、认真的了解案主,由于社⼯的主观意识和对案主的缺乏了解,可能社⼯会为案主提供不当的⽅案,难以使案主实现⾃我转变,达到⾃助的⽬的。
3.重拾⾃信——克服困难的魔障 ⾃信就是海明威所说的那种"⼀个⼈可以被击倒,但不可以被击垮"的内在⼒量。
敬人,等于敬己。助人,等于自助

敬人,等于敬己。
助人,等于自助尊敬他人,就等于是在尊敬自己。
有一个关于问路的小故事,一个人面对路边的老爷爷,直接喝问,结果呢,没得到结果。
另一个人,面对路边的老爷爷,出语谦逊,彬彬有礼,结果呢,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这个简单的小故事里,就蕴藏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你敬人,就等于是在敬己。
对他人出言不逊,无形当中,就降低了自己的品格,降低了自己在他人心目当中的形象。
好言一句三冬暖!你的有礼貌,你的有礼节,无形当中,就提高了你的形象和气质,让别人,更加愿意接近你!帮助他人,就等于是在帮助自己。
在基督山伯爵里,有一位老船长,很早的时候,他曾经帮助过基督山伯爵,当时,他觉得这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事,根本就不足挂齿。
可是呢,后来,当基督山伯爵有了财产,有了能力以后,却最大限度地,帮助了老船长的家人,而且,相当于是非常大、非常慷慨的帮助。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你施以别人的一点小恩,别人会铭记终生,在有能力的时候,就会回报给你。
所以,助人,即是在自助。
你当日播撒的一点雨露恩泽,日后,必能长成参天大树。
人的一生,要遇到许多人,要交往许多人。
在相遇和交往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人擅长交朋友,能交到许多的真心朋友。
而有的人呢,却孤家寡人,交不到一个真心朋友,遇到事情,一个帮忙的也没有呢?这个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要想别人尊敬你,你先要尊敬别人。
要想别人帮助你,你先要帮助别人。
人心,换人心。
好意,换好意。
一切,都是在你先付出的基础上,才有了后续的发展。
如果,你自己太过吝啬,什么都不肯付出,就连对别人的一份尊重和帮扶,你都不愿意付出,那么,你怎么可能交到知心朋友呢?。
《助人自助 携手共创心幸福》心得

《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心得《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心得近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一个道理: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
这句话虽然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我们往往容易陷入自私利己的思维模式,追求个人的成功和幸福,而忽视了身边那些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的人。
然而,当我们从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中走出来,主动帮助他人,与他人携手共同创造幸福时,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满足感和快乐。
首先,助人自助不仅能够实现别人的幸福,也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内心的满足。
关爱他人并提供帮助的行为并不仅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能够体验到乐于助人的快乐。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付出带来他人的改变和幸福时,我们会从内心感到一种深深的快乐和成就感。
心理学研究发现,乐于助人的人通常拥有更高的自我价值感和幸福感,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尽管社会上有很多困境和不公,但通过我们的帮助和付出,我们的心灵可以找到一份安慰和平衡。
其次,携手共创心幸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选择。
人是社会的一员,我们与周围的人息息相关。
面对一个个困境和挑战,我们不能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应该主动伸出援手,与他人携手共同解决问题。
只有当我们树立起关心和支持他人的意识,并且主动为他人的幸福出力时,我们才能真正建立一个互助互爱的社会。
无论是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参与公益事业,我们都在为社会的进步和幸福贡献力量。
最后,助人自助和携手共创心幸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境,但是如果我们怀着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积极地解决问题,我们会发现,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解决。
而且,当我们选择与他人合作并互相扶持时,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集体智慧和力量,我们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互助,我们不仅能够实现自身的成长和进步,也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幸福的快乐。
总之,助人自助、携手共创心幸福是一个积极向上、互相关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关于助人是自助还是损己的作文

关于助人是自助还是损己的作文哎呀,这可是个好问题啊!关于助人是自助还是损己,这个问题可是让我们这些热心肠的人头疼不已。
不过,别着急,我这个话痨会给你唠叨唠叨的。
我们要明确一点,助人可不是一件坏事哦。
咱们中华民族有句古话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意思是说别人给我们一点点帮助,我们要用更多的帮助回报他们。
这种互助的精神,正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所以,助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助人也要看情况。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碰到一些不靠谱的朋友,他们可能会利用我们的善良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时候,我们就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让自己受到伤害。
所以,助人也是在保护自己。
那么,助人到底是不是损己呢?其实,这个问题也没有绝对的答案。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助人的利弊也不同。
但是,总的来说,助人是有益处的。
咱们先说说助人的益处吧。
助人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好。
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
助人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咱们都说人生短暂,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充实。
助人还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
如果你总是愿意帮助别人,那么你的朋友和家人也会更愿意帮助你。
助人的弊端也不能忽视。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帮助别人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这样的话,虽然我们在精神上得到了满足,但是在生活上却可能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在助人的时候,也要学会照顾自己。
助人是自助还是损己,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对待助人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就能够在助人的过程中收获到快乐和成长。
所以,朋友们,赶紧伸出你的援手吧!让我们一起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温暖和爱!。
社会工作——持守平等理念“助人自助”

为有需要,特别是为困难群体服务,是社会⼯作作为⼀种职业⽽存在的基本理由。
在改⾰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个⼈、家庭及社会等⽅⾯的原因,有些⼈可能会在经济和⽇常⽣活、⼼理与社会关系等⽅⾯遇到困难和障碍,从⽽使他们不能正常地⽣活。
例如,城市失业者家庭经济困难、精神压⼒沉重,失依⽼年⼈不能得到合适的照顾,残疾⼈的利益被忽视,进城农民⼯及其⼦⼥受歧视等,这些问题需要细致、系统和持续的服务。
社会⼯作者以其丰富的知识、科学的⽅法和实践经验可以在这⽅⾯发挥作⽤。
在国际上,社会⼯作在为失依⼉童、⽼⼈,婚姻和家庭⽣活遭受创伤的⼈员、失业者、残疾⼈、偏差青少年、吸毒者及其他困难、弱势和边缘⼈群服务⽅⾯扮演着极其重要的⾓⾊。
此外,在⼀些条件下,社会⼯作可以在协调关系、化解⽭盾中发挥积极作⽤。
发达国家,医院都有社会⼯作者帮助调解医患关系,社会⼯作者还介⼊企业帮助调解劳资关系,协助处理社会危机事件,维护社会秩序。
这样,社会⼯作通过深层次的服务就能起到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作⽤,⽽这些在我国是特别需要的。
社会⼯作的基本信条是“助⼈⾃助”,即通过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使其在克服眼前的困难的同时,增强⾯对和解决问题的能⼒。
社会⼯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持守平等理念,尊重⼈,⼀切为了服务对象。
他们不是出于怜悯,⽽是出于责任,不是施舍⽽是服务,这样能限度地调动服务对象的能动性,从⽽实现其个⼈的发展。
在开展服务及与困难群体的深的接触中,社会⼯作者应将他们了解到的情况及时向政府反映,以完善和制定社会政策,解决不断发展着的社会问题,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际上,社会⼯作者通过⾃⼰的服务,宣扬相互关怀、团结和睦的精神,是在弘扬⼀种新的集体主义,这是我国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要想使社会⼯作充分发挥为民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就要创造条件并赋予其⼀定的发展空间。
在国际上,社会⼯作者多数在民间服务机构开展服务活动,⽽政府则给予政策和资⾦⽅⾯的⽀持。
助人者自助,自助者天助,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助⼈者⾃助,⾃助者天助,所做之恶,留在⾝边,所做之善,回到⾝边助⼈者⾃助,⾃助者天助中国有句古语,原出⾃商界,是商⼈前辈教导后辈的⼀条经商经验,后来被引⽤到各个领域。
这句话是:“助⼈者⾃助,⾃助者天助。
”意思是:帮助别⼈,最终会帮助⾃⼰;⾃⼰发奋图强、努⼒拼搏的,必定会得到上天的垂爱,所做事情容易成功,也即“天道酬勤”。
⼀般⼈,对别⼈的⼀些⼩忙是愿意帮的,毕竟⼈的本性还是善良的。
⽽有些⼈对帮助别⼈有所顾虑,原因⼤体归纳为以下⼏个:⼀是助⼈需要施舍钱财物品,耗费时间和精⼒,担⼼会影响⾃⼰⽣活质量。
⼆是感觉助⼈的⼈,在短时间内看不到相应回报⽽⽓馁,如语⾔、精神和物质⽅⾯的回报。
三是助⼈有可能被误解、欺骗和利⽤,甚⾄还有可能被诬陷和倒打⼀耙,让⼈寒⼼。
实际上,助⼈就是⾏善,⾏善就是积德,积德就是累福,当福报⾃⼰享不尽时,还会泽被⼦孙。
通过下⾯故事,我们可以更能深⼊理解“助⼈者⾃助”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张下了毒的薄饼⼀个妇⼈给全家⼈煎薄饼吃,她总是多煎⼀个,留给饥饿的路⼈。
她将多余的薄饼放到窗台外边,凭谁路过⾃取。
每天,⼀个驼背⽼汉都来取⾛它。
但,他不仅不感恩,还会在离开时⾃⾔⾃语底咕哝:“所做之恶,留在⾝边,所做之善,回到⾝边。
”这样⽇复⼀⽇,驼背⽼汉拿了薄饼,嘟囔着“所做之恶,留在⾝边,所做之善,回到⾝边。
”就离开了。
妇⼈有些恼⽕。
“连个谢字都没有!”她⾃⾔⾃语到。
“这⽼驼背每天哼叽着这些,他到底是⼏个意思?!”终于有⼀天,她怒⽕中烧,决⼼摆脱他。
“看来我必须彻底甩掉这个⽼驼背”。
然后她做了什么?她在薄饼⾥下了毒!就在她准备把薄饼放到窗台上时,她的⼿开始发抖。
“我这是在做什么?”她⽴刻将薄饼投到⽕⾥烧掉,重新做了⼀张,放到窗台上。
驼背⽼汉如常来到,如常取⾛了饼,如常哼到:“所做之恶,存留⾝边,所做之善,回到⾝边。
”他这样做的时候,⼗分地快活,根本没有意识到妇⼈脑海⾥翻江倒海的挣扎。
其实,每次妇⼈将薄饼放在窗台时,她都会献上⼀个祈祷——-为她在远⽅谋⽣的⼉⼦。
国旗讲话《助人者自助》

国旗讲话《助人者自助》
国旗讲话《助人者自助》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六(1)班的蔡钧浩,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助人者自助》。
有一个登山者在山中遇到暴风雪,四肢冻得麻木,双脚也越来越沉重,如果不尽快找到避寒处,他的生命将受到威胁。
这时,他遇到了一个比自己更不幸的人,那个人已经快冻僵了,倒在地上不能动弹。
登山者发现自己面临一个困难的选择-----是继续赶路,还是设法拯救生命垂危的陌生人?他毅然选择了救陌生人。
当他不断给陌生人搓手取暖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也渐渐变得暖和起来。
最终,两个人都得救了。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给予别人帮助,就是帮助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难免会有摩擦,就像牙齿和舌头,虽然紧密相连,但也有相互碰撞的时候。
其实,当我们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也获得了别人的帮助;当我们愿意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我们获得的也许比得到的更多。
紧握同学的手吧,那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动力!当我们的朋友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的时候,请一定记得拉起朋友的手,对他说:让我们同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理解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是社会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个社工最应恪守的理念。
帮助案主认识自我,提升案主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发案主自身潜力的发挥。
本着案主自决原则,让案主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社工不是布道者,更不是救世主,而是教人自助者。
助人自助,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意思,也可把它当成一个概念。
如果从整体发展角度讲,它既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和谐发展的基础。
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助人,可以包括任何有助于社会、有助于他人的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会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这其中就有理想的实现、自身价值体现的需求。
一个人只有与社会、与他人相互作用,才能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满足被别人尊重的心理。
所以,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做贡献,不仅能从中获得友谊、信赖,还能真正获得好评、尊重,并且从中享受人生的乐趣。
社工的专业价值中的“助人自助”,具体说就是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
助人的过程就是社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专业价值。
社工助人并非单纯提供物质的帮助,而是致力于案主自信的恢复,帮助他们重新走上社会正轨。
所以社工助人的过程更是对于案主一种心灵支持的过程。
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用谚语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助人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社工直接把人作为服务的对象,这种工作特征,是社工的价值源泉。
在帮助困难人群渡过难关的过程中社工的专业价值获得提升。
由于直接服务于人,并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社工本身被赋予新的创意。
同时,社工自觉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维护其应有权利,并唤醒民众意识,推进民主化进程;在工作过程中结合内外资源帮助案主发挥潜能,适应社会,最终达至自我超越,使案主从“由人助”转向“自助”。
助人自助基于尊重、真诚、同理这些基本职业操守。
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正因为具有这样的理念,社工才能在助人过程中游刃有余。
所以,诸如源于西方的“何必硬要教会猪唱歌?把它逗恼了,还会被咬!”及来自中国传统的“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思想应被社工完全加以否定。
相反,应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坚信案主的创造性及自决能力,坚信自身的感召力及案主的领悟力,帮助案主回归社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