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13
2013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详细归纳
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秘诀:“想”学好物理重在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
(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对象、条件、状态、过程。
(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 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 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 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 F 合=0 a=0 V 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 合与V 0的方向关系) 但 F 合= 恒力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 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Ⅲ。
2012年高考物理高一知识点汇总
2012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物理部分14、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
细绳的一端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秤相连。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秤的示数为4.9N。
关于物体受力的判断(取g=9.8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沿斜面向上C.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方向沿斜面向上D. 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N,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答案】A【考点】受力分析【解析】物体的重力下滑分量可知为4.9N,弹簧拉力为4.9N,物块沿斜面方向手里平衡,所以摩擦力应为0。
15、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相同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小于一年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小行星带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答案】C【考点】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解析】根据行星运行模型,离地越远,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角速度越小,向心加速度等于万有引力加速度,越远越小,各小行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与其质量相关,所以只有C 项对。
18、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 段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
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 的管口D 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 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落到地面相对于A 点的水平位移值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小球落到地面相对于A 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224RH R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小球能从细管A 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D. 小球能从细管A 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 mi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012届高考物理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复习
2012届高考物理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复习运动定律知识要点:第一专题:牛顿三个定律,是在学过的运动学规律的基础,进一步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揭示出运动和力之间的本质关系,理解惯性的概念和质量的概念。
知道什么是单位制及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专题:牛顿定律的应用,介绍超重和失重。
理解并掌握有关连接体问题的计算,从而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全章复习,进一步增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牛顿三个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它讲述是物体不受任何力时所遵循的规律。
其内容表叙为: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1)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不管物体是否运动,运动快慢,处于何种状态,受力情况如何等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2)肯定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或产生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惯性使物体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而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要有力的作用。
物体一旦开始运动,维持这个运动,就不再需要力的作用了。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伽里略的理想实验,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了自然规律,这种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要知道理想实验,虽然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
但它并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首先它是以实践为基础,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入一层的抽象分析,其次,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而这些逻辑法则又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为实践所证实了的。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它作为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可以使人们对实际的科学实验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并由此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2高考理综知识点
2012高考理综知识点2012年高考理综知识点回顾2012年高考理综科目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
这三个科目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考查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解、实验和应用能力。
以下将回顾2012年高考理综科目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知识点回顾1. 光学:2012年高考物理试题中涉及到光学方面的知识点相对较多。
光的折射、反射、光的传播速度、光的色散等都是重要的知识点。
特别是光的折射和反射,考生需要掌握光的入射角、折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2. 力学:力学作为物理的基础学科,一直是高考物理的重点。
2012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依旧涉及到了质点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和分解、摩擦力、弹簧力等内容。
在复习期间,要牢固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够正确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最为关键的知识点就是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电势差和电阻的串并联。
考生需要掌握欧姆定律、电路中的功率和能量以及电阻的选择等知识。
二、化学知识点回顾1. 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是化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常见题型。
考生需要熟悉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计量的应用,能够正确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
2. 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的基石,考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和元素的基本性质。
此外,化学键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和性质,都需要在复习中加以重点强调。
3. 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和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中的常见反应类型。
考生需要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和常见实例,并且能够计算酸碱中和反应的摩尔比例。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重要的考点,考生需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常见实例,能够应用电子转移的概念和方法进行反应的分析和计算。
三、生物知识点回顾1. 细胞结构和功能: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是细胞学,考生需要熟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以及细胞的内质网、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等器官的功能。
(完整word版)2012届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22,推荐文档
物体的运动知识要点:(一)机械运动(二)质点(三)位移和路程:主要讲述质点和位移等, 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和预备知识。
(四)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主要讲述速度的概念和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六)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主要讲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
(七)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九)匀变直线运动的位移:主要讲述匀变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概念, 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十)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应用。
(十一)自由落体运动。
(十二)竖直上抛运动主要讲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十三)系统、综合全章知识结构培养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掌握一个较完整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知识, 重点概念是: 位移、速度、加速度。
重要规律则是: 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难点:(一)、机械运动、平动和转动知道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的自然现象。
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的位置改变。
为了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 必须选择参照物——是在研究物体运动时, 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它来确定其他物体的运动。
我们说汽车是运动的, 楼房是静止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我们说, 卫星在运动, 是以地球为参照物。
“闪闪红星”歌曲中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说明坐在竹排上的人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观察的结果常常是不同的, 选河岸为参照物, 竹排是运动的, 选竹排为参照物, 竹排是静止的, 河岸上的青山是后退的。
这既说明选参照物的重要性, 又说明运动的相对性。
如果选太阳为参照物地球及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在绕太阳运动, 若以天上的银河为参照物, 太阳是运动……, 进而得出没有不运动的物体, 从而说明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还应指出的是: 在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时,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 常取地球为参照物。
运动无论多么复杂, 都是由平动和转动组成, 或只有平动, 或只有转动, 或既有平动, 又有转动。
2012高考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
2012高考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动量、冲量、动量变化、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2、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力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冲量与动量变化的关系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四类守恒条件、方程、应用过程);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简谐运动的基本规律(两个理想化模型一次全振动四个过程五个物理量、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单摆的振动周期公式);简谐运动的图像应用;简谐波的传播特点;波长、波速、周期的关系;简谐波的图像应用;3、基本运动类型:运动类型受力特点备注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变速直线运动的受力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同上且所受合外力为恒力1.匀加速直线运动2.匀减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物体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类)平抛运动所受合外力为恒力且与物体初速度方向垂直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始终沿半径指向圆心(合外力充当向心力)一般圆周运动的受力特点向心力的受力分析简谐运动所受合外力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回复力的受力分析4、基本方法: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多边形、正交分解);三力平衡问题的处理方法(封闭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多力平衡问题正交分解法);对物体的受力分析(隔离体法、依据:力的产生条件、物体的运动状态、注意静摩擦力的分析方法假设法);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解析法(解方程或方程组)、图像法(匀变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v-t图像);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类方法: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方程(恒力作用下的宏观低速运动问题)、动量、能量(可处理变力作用的问题、不需考虑中间过程、注意运用守恒观点);针对简谐运动的对称法、针对简谐波图像的描点法、平移法5、常见题型: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两个分力及其合力的大小、方向六个量中已知其中四个量求另外两个量。
2012年高考物理复习主要考点
2012年高考物理复习主要考点
2012高考日益临近了,高考复习越来越紧张,高考复习也紧张进行着,那么高考物理有什么重要知识点需要掌握的呢?下面详细介绍一下。
考点1:运动的描述
考点2:匀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3:自由落体运动
考点4:相遇与追及
考点5:重力、弹力、摩擦力
考点6:力的合成和分解
考点7:共点力的平衡
考点8: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9:超重和失重
考点10: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
考点11:圆周运动
考点12:万有引力定律
考点13:功与功率
考点14:动能和动能定理
考点15:机械能守恒定律
考点16:机械振动
考点17:机械波
考点18:冲量、动量和动量定理
考点19: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20:碰撞
考点21:库伦定律
考点22:电场强度
考点23:电势
考点24:电容
知识点25: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考点26: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考点2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考点28: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考点29:磁场及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考点30: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考点31:带电粒子在复合场的运动考点32;电磁感应现象及楞次定律考点3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考点34:电磁感应的有关规律的应用考点35:交变电流
考点36: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
考点37:电磁场理论
考点38:电磁振荡
考点39:分子动理论
考点40:气体的状态
考点41:热力学定律
考点42:能量守恒定律
考点43: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考点44: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考点45:原子结构
考点46:原子核
考点47:力学实验
考点48:电磁学实验。
2012年高考物理高频考点归纳
2012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F≤F 1 +F 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2012物理高考大纲知识表
2012年高考物理大纲 物理知识内容表一、质点的运动1、机械运动,参考点,质点2、位移和路程(Ⅱ)3、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速率. 位移公式s=U t. s -t 图. u -t 图(Ⅱ)4、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Ⅱ)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6、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公式u=u 0 +at ,s= u 0 t+21at 2,u 2-u 20=2as. u -t 图(Ⅱ)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的方向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 9、平抛运动(Ⅱ) 10、匀速圆周运动. 线速度和角速度. 周期. 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a= ru2(Ⅱ)二、力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力是矢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Ⅱ) 12、万有引力定律. 重力. 重心(Ⅱ) 13、形变和弹力. 胡克定律(Ⅱ) 14、静摩擦. 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摩擦. 滑动摩擦定律(Ⅱ) 三、牛顿定律16、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Ⅱ)17、牛顿第二定律. 质量.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Ⅱ) 18、牛顿第三定律(Ⅱ)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20、牛顿定律的应用(Ⅱ)21、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限于圆轨道)(Ⅱ)22、宇宙速度23、超重和失重24、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Ⅱ)四、动量、机械能25、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Ⅱ)26、动量守恒定律(Ⅱ)27、功. 功率(Ⅱ)28、动能. 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动能定理)(Ⅱ)29、重力势能.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Ⅱ)30、弹性势能31、机械能守恒定律(Ⅱ)32、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火箭)(Ⅱ)33、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五、振动和波34、弹簧振子.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和频率,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Ⅱ)35、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做简谐运动. 单摆周期公式(Ⅱ)36、振动中的能量转化37、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 共振及其常见的应用38、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Ⅱ)39、波的叠加. 波的干涉、衍射现象40、声波. 超声波及其应用41、多普勒效应六、分子热运动、热和功、气体42、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 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43、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 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 物体的内能44、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量. 能量守恒定律45、热力学第一定律46、热力学第二定律47、永动机不可能48、绝对零度不可达到49、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50、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 热力学温度51、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5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5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七、电场54、两种电荷. 电荷守恒55、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电荷量(Ⅱ)56、电场. 电场强度. 电场线. 点电荷的场强. 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的叠加(Ⅱ)57、电势能. 电势差. 电势. 等势面(Ⅱ)58、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场强度的关系(Ⅱ)59、静电屏蔽60、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Ⅱ)61、示波管. 示波器及其应用62、电容器的电容(Ⅱ)6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常用的电容器八、恒定电流64、电流. 欧姆定律. 电阻和电阻定律(Ⅱ)65、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66、半导体及其应用. 超导及其应用67、电阻的串联、并联. 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Ⅱ)68、电功和电功率. 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Ⅱ)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路瑞电压(Ⅱ)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 伏安法测电阻(Ⅱ)九、磁场71、电流的磁场72、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 地磁场(Ⅱ)73、磁性材料. 分子电流假说74、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 安培力. 左手定则(Ⅱ)75、磁电式电表原理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Ⅱ)77、质谱仪,回旋加速器十、电磁感应78、电磁感应现象.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Ⅱ)7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 右手定则(Ⅱ)80、自感现象81、日光灯十一、交变电流82、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 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Ⅱ)83、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84、变压器的原理. 电压比和电流比(Ⅱ)85. 电能的输送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86、电磁场. 电磁波. 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87、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88、电视、雷达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89、光的直线传播. 本影和半影90、光的反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作图法(Ⅱ)9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 全反射和临界角(Ⅱ)92、光导纤维93、棱镜. 光的色散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94、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95、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96、光的衍射97、光的偏振现象98、光谱和光谱分析. 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 光的电磁本性. 电磁波谱99、光电效应. 光子.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Ⅱ)100、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101、激光的特性及应用十五、原子和原子核102、α粒子散射实验. 原子的核式结构103、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能级跃迁(Ⅱ)104、氢原子的电子云105、原子核的组成. 天然放射现象.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 衰变. 半衰期106、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核反应方程. 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107、放射性污染和防护108、核能. 质量亏损.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Ⅱ)109、重核的裂变. 链式反应. 核反应堆110、轻核的聚变. 可控热核反应111、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十六、单位制112、单位制. 中学物理中波及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小时、分、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升、电子伏特(eV)113、长度的测量114、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测11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1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1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20、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2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22、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12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124、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125、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126、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2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128、练习使用示波器129、传感器的简单应用13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13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012高考理综考试必考知识点及实验(2012高考必备)
理综考试重要考点及公式、定理说明物理重点部分:电场部分、磁场部分,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实验,平抛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匀速圆周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折射率,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物理大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电磁场综合题,光学知识(折射率相关)(选做),机械波的相关计算(选做)/热学知识(选做),光电效应(选做),动量守恒(选做)实验题:实验室测电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测定金属的电阻率,测重力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电磁继电器基本原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实验八: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选修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化学重点模块: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原电池及电解池原理,无机及有机推断,基本化学实验,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重要金属、非金属性质及相关离子检验,盐类的水解化学重点部分:常见金属、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检验,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原电池及电解池原理及其应用,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与生活(选做),有机化学基础(选做)生物重点知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免疫反应,细胞分裂与分化,常见的激素及其作用与验证,内环境与稳态(血浆、组织液、淋巴),遗传定律及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兴奋在神经元和突触上的传导,生物技术实践(生态系统综合-选做),实验题:(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壁分离和复原(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2012最新高考物理必考点
2012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讲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F 2|≤F≤F 1+F2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2012年高考物理知识点
2012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学生们经历了各个阶段的考试,其中高考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高考的科目众多,而物理作为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也占据着高考的一部分。
在2012年的高考中,物理考试的知识点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原理,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首当其冲的就是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考察学生整体物理素养的重要一环。
在力学中,学生们需要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原理。
此外,力学中还涉及到运动学的知识,如加速度、速度、位移等。
在2012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对力学的考察可以说是扎实而全面。
而光学也是考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探究的是光的传播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
在光学中,光的干涉和衍射是重点和难点。
干涉指的是两束或多束相干光相遇产生明暗条纹的现象,衍射则是指光通过物体边缘或孔洞后产生的弯曲和散射现象。
光学也是实验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学生们需要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电学作为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点。
在电学中,学生们需要熟悉电路的图示、分析以及运算。
例如,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等效电阻计算,电阻和电容在不同电路中的组合等等。
此外,电学还涉及到电磁感应的原理和应用,如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等。
热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探究的是物质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现象。
在高考物理试题中,热学主要涉及到温度、热量和热平衡的概念,以及热传导、热辐射和热膨胀等现象的原理。
此外,热学还与热力学的理论密切相关,学生们需要理解内能、功和功率的概念,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另外,高考物理试题中还会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波动、声学、相对论等。
波动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学生们需要理解波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声学则深入研究声波的传播和现象,如声音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等。
相对论是相对论物理学的基础,它讲述的是物体在相对运动状态下的特殊性质和运动规律。
2012高考物理考点_知识点_试题_压轴题
大题
考法1(难点):涉及多个运动过程,其中平抛过程利用斜面考查运动的速度、位移、
时间 2012高考
高考高考
高考物理
物理物理
物理高频考点题型总结
高频考点题型总结高频考点题型总结
高频考点题型总结与
与与
与考法设置
考法设置考法设置
考法设置复习提纲
,t2=18 s ⑥
t2=
18s不合题意,舍去。因此,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 6 s。
平抛运
动
情况1:
选择题
考法1(09高频):利用斜面考查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
4.(QG10008)如图所示,一物体自倾角为
θ的固定斜面顶端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在
vb沿
水平方向抛出,经过时间ta和
tb后落到与两出点水
平距离相等的P点。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
正确的是
A. ta>
tb, va<vb B. ta>tb, va>vb
C. ta<
tb, va<vb D. ta>tb, va>vb 答案:A
甲车的大
D.在第4小时末,甲乙两车相遇
答案:BC
考法2(历年低频):考查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例: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架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
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A.vt B.2
考法2:与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综合,其中平抛过程就是简单的水平竖直分解
例:如图11所示,半径R=0.40m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
2012年高考物理必备知识
2012年高考物理必备知识一、能力要求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导读】这是对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程度的最基本要求。
考生在复习备考当中,一定要做到透彻理解各个基本概念和熟练掌握基本规律,认真分析具体问题所给出的条件,想清楚其中的道理。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导读】刻意训练自己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训练的目的是培养能力,掌握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结果答案,只有周密地思考,才能进行正确地推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注意学习用规范的、简明的语言将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导读】分析综合能力是层次更高的综合能力素质,是高考选拔功能重点考查的能力对象,是高考试题区分度的着力点,考生能力差异就是具体体现在分析综合能力的差异上。
考纲在三个层次上体现分析综合能力:分析、分解和综合解答,即分析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这是顺利解题的基础;分解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方法、手段;综合解答完成整个答题过程是终极目的。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
2012届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 动量 鲁科版
2012届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动量知识要点:一、冲量1、冲量: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
表示为I=F ·t 。
2、冲量是个矢量。
它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样。
3、冲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冲量的单位是牛顿·秒〔N ·S 〕。
4、物体受到变力作用时,可引入平均作用力的冲量。
I F t =·。
要点:1、冲量是力的时间积累量,是与物体运动过程相联系的量。
冲量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动量发生改变,因此冲量的大小和方向只与动量的增量直接发生联系,而与物体动量没有什么直接必然联系。
2、冲量是矢量,因而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如此进展合成和分解。
合力的冲量总等于分力冲量的矢量和。
二、动量1、动量:物体质量与它的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
表示为P mv =。
2、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一样。
3、动量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为千克·米/秒〔kg ·m/s 〕。
要点:1、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瞬时对应的关系。
说物体的动量要指明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个位置时物体的动量。
所以动量是描述物体瞬时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
动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但它不能表示物体运动快慢,两个质量不同的物体具有一样的速度,但不具有一样的动量。
2、当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其动量的方向可用正负号表示。
3、动能与动量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但意义不同。
物体动能增量与力的空间积累量——功相联系,而物体动量的增量如此与力的时间积累量——冲量相联系。
三、动量定理1、物体受到冲量的作用,将引起它运动状态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动量的变化。
2、动量定理: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
用公式表示为:F t P P mv mv 合·=-=-2121要点:1、在中学阶段,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一个物体。
不加声明,应用动量定理时,总是以地面为参照系,即P 1,P 2,∆P 都是相对地面而言的。
【知识点串解】201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关于力学方面
2012年高考物理复习知识点:关于力学方面
2012高考物理必修知识点
7.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探究)Ⅱ
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称做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按力的性质分,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
物体与物体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合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或大于分力。
8.重力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Ⅰ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G=mg(g=9.8N/Kg)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F=KX(在弹性限度内)。
2012高三物理综合复习大总结_第一轮第二轮复习
2013年高考物理专题最终篇一、运动和力这三年高考中都有一道选择题考察万有引力这一知识点。
只要学生理解研究对象绕中心天体的运动时,满足F万=F向 GMmr2=mv2r=m rω2=m r4π2T2=ma向。
研究对象在近天体表面运动时,F万≈G. 这道选择题就可迎刃而解。
通过解答这三道题,还可发现,近三年高考试题都涉及二个中心天体,运用除法求解这一共性。
在第二轮复习中,应在这方面加强针对性训练。
这三年高考第一道计算题都是纯运动学的知识的考题。
考察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题目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分析运动过程,能正确选择物理公式就会解出结果。
虽然这一部分知识学生掌握比较好,但在第二轮复习中应有适量的训练。
另:07年全国卷Ⅱ23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点综合运用的一道计算题。
(附07年全国卷Ⅱ23题)。
23.(16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的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06年全国卷Ⅱ的23题,是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一道计算题。
(附06年全国卷Ⅱ的23题)23.(16分)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 ,其半径R =0.5m ,轨道在C 处与水平地面相切.在C 处放一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 0=5m/s ,结果它沿CBA 运动,通过A 点,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 点,求C 、D 间的距离s.取 重力加速度g =10m/s 2.卷Ⅱ与卷Ⅰ在计算题第一题中,主要是考察运动学知识。
卷Ⅰ是纯运动学知识,卷Ⅱ结合了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守恒等知识点,这一点提醒我们在针对性训练中应以运动学知识为主掺入其它知识点来选题,命题,加强针对性训练为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复习原子和原子核
一、原子结构:
1、电子的发现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电子的发现:
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而发现了电子。
电子的发现表明:原子存在精细结构,从而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
(2)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1903年汤姆生设想原子是一个带电小球,它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而带负电的电子镶嵌在正电荷中。
2、α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核结构模型
(1)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及助手盖革手吗斯顿完成
①装置:
②现象:
a.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方向运动,不发生偏转。
b. 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
c. 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了90度,有的几乎达到180度,即被反向弹回。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于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七千多倍,所以电子不会使α粒子运动方向发生明显的改变,只有原子中的正电荷才有可能对α粒子的运动产生明显的影响。
如果正电荷在原子中的分布,像汤姆生模型那模均匀分布,穿过金箔的α粒了所受正电荷的作用力在各方向平衡,α粒了运动将不发生明显改变。
散射实验现象证明,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
分布在原子中的。
1911年,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计算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中心存在一个很小的核,称为原子核,原子核集中了原子所有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带负电荷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原子核半径小于10-14m,原子轨道半径约10-10m。
3、玻尔的原子模型
(1)原子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两方面)
a. 电子绕核作圆周运动是加速运动,按照经典理论,加速运动的电荷,要不断地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电子的能量就要不断减少,最后电子要落到原子核上,这与原子通常是稳定的事实相矛盾。
b. 电子绕核旋转时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应等于电子绕核旋转的频率,随着旋转轨道的连续变小,电子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是连续变化,因此按照这种推理原子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这种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事实相矛盾。
(2)玻尔理论
上述两个矛盾说明,经典电磁理论已不适用原子系统,玻尔从光谱学成就得到启发,利用普朗克的能量量了化的概念,提了三个假设:
①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在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②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定态(设能量为E2)跃迁到另一定态(设能量为E1)时,它辐射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hv=E2-E1
③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不同的运行轨道相对应。
原子的能量不连续因而电子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即轨道半径跟电子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轨道半径跟电了动量mv的乘积等于h/2π的整数倍,即
mvr n h
n
==
2123
π
、、……
n为正整数,称量数数
(3)玻尔的氢子模型:
①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轨道半径公式:玻尔在三条假设基础上,利用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核外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以及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行时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原子的热能。
)
氢原子中电子在第几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氢原子的能量E n,和电子轨道半径r n分别
为:E
E
n
r n r
n
n
n
=
=
⎫
⎬
⎪
⎭⎪
=
1
2
1
123
、、……
其中E1、r1为离核最近的第一条轨道(即n=1)的氢原子能量和轨道半径。
即:E1=-
13.6ev, r1=0.53×10-10m(以电子距原子核无穷远时电势能为零计算)
②氢原子的能级图:氢原子的各个定态的能量值,叫氢原子的能级。
按能量的大小用图开像的表示出来即能级图。
其中n=1的定态称为基态。
n=2以上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二、原子核 1、天然放射现象 (1)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1896年法国物理学,贝克勒耳发现铀或铀矿石能放射出某种人眼看不见的射线。
这种射线可穿透黑纸而使照相底片感光。
放射性:物质能发射出上述射线的性质称放射性 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放射性元素 天然放射现象:某种元素白发地放射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 天然放射现象:表明原子核存在精细结构,是可以再分的 (2)放射线的成份和性质:用电场和磁场来研究放射性元素射出的射线,在电场中轨迹,如图(1):
2、原子核的衰变: (1)衰变: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成新核的变化称为衰变在原子核的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
γ射线是伴随αβ、衰变放射出来的高频光子流
在β衰变中新核质子数多一个,而质量数不变是由于反映中有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和
一个电子,即: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的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该元素的半衰期。
一放射性元素,测得质量为m,半衰期为T ,经时间t 后,剩余未衰变的放射性元素的质
量为m m m t T
o
=
2/
3、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例如用高速粒子轰击原子核)使原子核发生转变。
(1)质子的发现: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氦原子核发现了质子。
7
142481711
N He O H +→+
(2)中子的发现:1932年,查德威克用α粒子轰击铍核,发现中子。
4、原子核的组成和放射性同位素 (1)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在原子核中: 质子数等于电荷数 核子数等于质量数 中子数等于质量数减电荷数 (2)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叫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的发现:用α粒子轰击铝时,发生核反应。
发生+β衰变,放出正电子
三、核能: 1、核能:核子结合成的子核或将原子核分解为核子时,都要放出或吸收能量,称为核能。
例如:
2、质能方程:爱因斯坦提出物体的质量和能量的关系:
E mc =2——质能方程
3、核能的计算:在核反应中,及应后的总质量,少于反应前的总质量即出现质量亏损,这样的反就是放能反应,若反应后的总质量大于反应前的总质量,这样的反应是吸能反应。
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与质量变化的关系为:∆∆E mc =2
例:计算∆∆m kg E ==⨯=-11660610
27
μ.?的质量相当的能量
()
()()
∆∆E m c J ev mev =⋅=⨯⨯⨯=⨯=⨯=--2
278
2
10916606102997910149241009315109315.....
为了计算方便以后在计算核能时我们用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若已知条件中∆m 以千克作单位给出,用以下公式计算
∆∆E m c =⋅2
公式中单位:∆∆m kg C m s E J ——;/;=
方法二:若已知条件中∆m 以μ作单位给出,用以下公式计算
()∆E Dm Mev m =⨯9315./
公式中单位:Dm kg —; ∆E =Mev
4、释放核能的途径——裂变和聚变 (1)裂变反应:
①裂变:重核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的反应,叫做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例如:
②链式反应:在裂变反应用产生的中子,再被其他铀核浮获使反应继续下去。
链式反应的条件:a b ))裂变物质的体积,超过临界体积有中子进入裂变物质⎧⎨⎩
③裂变时平均每个核子放能约1Mev 能量
1kg
全部裂变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500吨优质煤完全燃烧放出能量
(2)聚变反应:
①聚变反应: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
例如:12
13
24
01
176H H He n Mev +→++. ②平均每个核子放出3Mev 的能量
③聚变反应的条件;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