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3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教学目标1.了解柳宗元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

2.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艺术美。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诗歌中独特的艺术美2.教学方法:朗读、点拨、背诵一、导入,简介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

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

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

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得以接解到下层人民,故他的很多作品都暴露了封建政治的黑暗,反映了穷苦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

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

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

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

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

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二、初读诗文,把握情感1、高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

2、问题: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请大家找出本词中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愁”!整首诗一以贯之的就是愁思、愁绪。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A、知识与能力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B、方法和过程1、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

2、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全诗思随情转,音以律变。

3、在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不平之气。

2、探究诗意,认识到李白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3、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走近李白,主动搜集占有相关资源。

2、师生共读文本,利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等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吟咏诗韵,营造氛围,做到有感情诵读。

3、针对学情,突破难点。

充分利用课外名家朗诵资源及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因声求气,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诵读时有激情而得法。

4、合作、探究学习法。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兴趣,选择诗中精彩的名句仔细解读,讨论、交流、探究、质疑,整合资源,认识、感受全诗复杂多变的节奏和情感。

【教具】多媒体课件、《唐之韵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配乐朗诵1(康桥朗诵,视频)、配乐朗诵2(濮存昕朗诵,乐队现场伴奏)、现场朗诵(濮存昕在晚会现场深情朗诵,无配乐,视频,现场感很强)、央视“子午书简”《唐诗十家·李白(<</SPAN>将进酒>)》(高峰朗诵,视频,节奏明快,声音厚实)【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唐之韵第七集一代诗仙(上篇)》(视频),创设情境,深情导入:1、四川江油县青莲乡,虽然只是个小地方,但却是一代大诗人李白的故里。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9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将进酒教材分析:《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传诵千古。

为能更好地理解诗篇,应让学生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诗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用世上进的心态。

同时以此为契机,注重对诗篇的诵读,对学生进行“诗化”教育,感受、培养诗人气质。

教学目标:1.结合诵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2.领悟诗人跌宕起伏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入世的复杂情感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分析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下列名句,思考其与哪种食品有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在众多写酒的诗作中,李白《将进酒》历来被视为巅峰之作。

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学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1.结合诵读,理解诗歌基本内容2.领悟诗人跌宕起伏的复杂情感。

三、诵读,初步感知1.通过昨天课上聆听录音朗读,我们知道这首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

学生朗读体会。

2.通过读《将进酒》,读到了一位怎样的李白?给学生一个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知诗作。

格式:从诗句中,我读到了一位的李白。

(多媒体展示提示:请依照格式,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概括,分析时尽量从三个方面着手:内容、手法、情感)请同学们以前后桌为单位分组讨论,3分钟后我们共同交流。

四、品读诗作(结合前边讨论结果)(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a.诗句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3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3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将进酒》教学设计建三江第一中学于芳芳学校:建三江第一中学学科:语文设计内容:《将进酒》课型:新课年级:高二学期:第一学期教学目标:1.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2.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3.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诗风。

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成篇,感受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感情的跌宕起伏。

教学思路:1.从中国的酒文化以及关于写酒的诗讲起,学生集思广益,老师适时点拨。

引入本诗。

2.通过学生对作者李白个人的了解和课下预习,共同交流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基本处理对诗歌的翻译,解决文字障碍。

3.自主读(解决文字)——再读(融入情感)——示范读(体会节奏、韵律、情感)——自主读(大声旁若无人)——找人示范读(配乐)——全班齐读。

4.带领学生通过意象的解读,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5.结合李白的生平,点评他诗歌中矛盾的情感。

主要教学方法:以诵读、讨论为主,在诵读中把握情感,在讨论中循序渐进的细化情感。

教学资源:教学参考书,中学学科网相关资料。

《将进酒》朗诵视频,背景音乐。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便会随古老的中华文化袭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总是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而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而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显诗情,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那问下:中国古诗中因酒而有哪些诗呢?生言:1、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范仲淹: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王翰: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师:而提起酒就不得不提及“酒中仙”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而今天在他的劝酒诗《将进酒》中,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与他的诗完美结合在一起,并且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把书打开到41页,学习《将进酒》二、展示课件教学目标:三、1.了解相关的咏酒诗篇2.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和子由渑池怀旧》8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和子由渑池怀旧》8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1/3《和子由渑池怀旧》教学设计一、导入1.生读标题2.解题:“和”、“子由”2.ppt展示《怀渑池》,师读,并疏通大意3.介绍背景在写这首诗的六年前,苏轼、苏辙兄弟,在父亲苏洵带领下进京赴考。

路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时,曾在奉闲和尚的寺庙内借宿,并在壁上题诗。

六年后,朝廷任命苏轼为陕西凤翔府签判。

兄弟二人第一次分手,子由送行,一直送到直到离开封四十里外的郑州地方。

巧的是此时再次路过渑池,但奉闲和尚已经去世,再加上前路漫漫,兄弟俩都颇有感触,于是便有这两首唱和诗。

二、疏通诗意1.把打乱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复原,一生读。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2.齐诵3.二生反馈翻译,令一生倾听,对比。

人生到底像什么呢?应该像飞鸿踏过雪后的泥路吧。

泥上偶然留下飞鸿的爪印,但是它已经飞远,又哪里知道飞向何处。

老僧早已圆寂,安葬于新塔之下,从前借宿的僧房破败不堪,没有机会看到墙壁上的题诗了。

还记得当年道路崎岖的景象吗?那时山路漫漫,行人困窘不堪,跛脚的驴不停地嘶叫。

三、课堂研讨1.“人生到处知何似”一句,以提问发端,“到处”是到底的意思,仿佛要对宇宙众生追本溯源,寻根究底。

这个问题的答案,如果用苏轼后来写的《赤壁2/3怀古》里面说的,那就是“人生如梦”,把人生比作一场大梦。

在这首诗中,苏轼的答案又是什么呢?与《赤壁怀古》不同的是,“应似”以下三句,连续使用三个意象来回答这个问题:飞鸿、雪泥、指爪。

那么,这些意象分别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受?提示:飞鸿(鸿飞)、雪泥、指爪——“雪泥鸿爪”为什么是大雁,而不是燕子、苍鹰、白鹤?(比较法)学过的诗词中有没有涉及飞鸿、大雁的?(联想法)大雁是候鸟,有秋去春来、远程迁徙的特点,飞行路程长达数千公里,有的要飞几个月,飞回去又要几个月。

“鸿雁传书”、“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3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3PPT课件 一等奖名师公开课比赛

“不足贵”“不复醒”用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 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轻读,下句重读。“陈王” 两句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因声求气悟感情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几句展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
本来,李白是客人,但这后几句中,他喧宾夺主,看不出 他客人的身份,甚至喝到最后,他无所顾及,尽然要求主人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把李白的狂放的性 格展现出来。“与尔同销万古愁”点出了全文的主旨。
因声求气悟感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钟鼓馔玉不足贵”体现了李白怎样的性格?
“钟鼓馔玉”采用借代手法,代指豪门贵族的奢华生活, 一个“不足贵”将李白对权贵蔑视之性格淋漓尽显。
因声求气悟感情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独树一帜展个性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 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 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他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 尽头的愁苦。文中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 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人,所以他 必定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知人论世天地宽
奉诏入京 供奉翰林
(742)
第一次漫游
仗剑去国 辞亲远游
(725)
嵩山与友畅饮 作将进酒
(752)
奸佞当道 赐金返还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2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2教案教学设计讲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2、理解李白豪放飘逸的诗人气质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对李白的诗歌积累较多,对《将进酒》也很熟悉,但还只是停留在积累名言佳句的层面上,很少能体味到诗歌的“韵味”,缺乏审美品位和文学鉴赏能力。

因此需要在“原始的起点”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参与,诵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在这首诗中的感情变化,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由“表”及“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重点难点感受探究李白的浪漫,理清感情变化的线索,领悟诗人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都愿意给自己一个有特点的中文名字,而且我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都喜欢采用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文人墨客的名字,比如说“唐伯虎”“秋香”(PPT图片展示),还有这位——李黑,他非常喜欢中国古代的一位大诗人——李白,那同学们能说说李白诗歌的特点吗?(豪放、浪漫、痛快)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令人痛快淋漓的诗歌——将进酒活动2【讲授】诵读赏析1、自由朗读(大声读,旁若无人地读,读出气势)2、找学生读,并让其它同学指出优点与不足(例如:“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应该读得低沉、缓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应该读得自信、豪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从天而降,势不可挡,气势磅礴)3、齐读4、提问:李白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写的这首诗?发挥你的想象,来描述一下当时的情境。

明确:官场失意、喝酒、醉意、豪放、自由、激动活动3【活动】研读探究提问:下面小组讨论,谈一谈你对这首诗歌的理解?谈一谈你最喜欢的诗句?谈一谈你能读出诗人哪些情感?你读出了怎样一个李白?明确:1、首句体现情感——悲(人生短暂,时光易逝)2、夸张手法的运用,浪漫主义风格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乐(自信乐观)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愤(蔑视愤慨)5、“古来圣贤皆寂寞~~斗酒十千恣欢谑”——以曹植自况,怀才不遇6、“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狂(狂放豪迈)7、感情线索,总的情感都是围绕一个字——愁8、“人生得意须尽欢”(无奈)9、“天生我材必有用”(自我安慰)10、“但愿长醉不复醒”(不是真心话,用纵情豪饮来缓解暂时的痛苦)1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反客为主,狂放,不拘小节)活动4【活动】背诵带着诗人所有情感,来用心背诵全诗。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17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17教案教学设计讲

《将进酒》第三课时教学设计龙台中学唐倩茜一.教学目标1.学会鉴赏诗歌中经典句子的方法2.品析诗中的经典名句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鉴赏诗歌中经典句子的方法2.品析诗中的经典名句三.教学媒体:电子白板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余光中的诗中有这么几句:“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写的是谁呢?李白。

李白好饮。

杜诗为证“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他是诗仙也是酒仙。

酒与诗一旦结合,其撞击出的灿烂火花,便凝聚成光耀古今的中国“诗酒文化”。

《将进酒》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将进酒》一睹它的光彩。

(二)回顾旧课“将进酒”的涵义“将进酒”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三)诗歌赏析1.看展示的劝酒辞,然后谈谈感受2.大声诵读诗歌,并找出李白的劝酒辞。

(会须一饮三百杯人生得意须尽欢将进酒,杯莫停)3.通过劝酒辞看出李白劝朋友怎样喝酒?(纵情,放纵)4.那我们依据诗歌的内容作一个大胆的推测,宴饮后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悲壮的,豪放的,激动的,自信的,愤慨的,狂放的,愁苦的)5.这样多样的形象,复杂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也使得这首诗感奔放,气势雄浑,又曲折低回,跌宕起伏,使它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可以说每一句都是不朽的经典,那么你们最喜欢哪些句子呢?齐读课文,然后写下喜欢的诗句及理由(手法+内容+情感)(同学们自由展示,老师作补充)(四)总结全诗围绕着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愁才是诗人思想的核心。

(五)结束语最后让我们在吟咏中再次感受酒仙的姿态,诗仙的风采。

请同学配乐朗诵。

(六)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2.自已课下去鉴赏《月下独酌》板书悲:人生易老欢:及时行乐愁←{愤:怀才不遇狂:狂放不羁。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5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5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附表2:2019年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学校中宁中学课名《将进酒》教师姓名魏娜学科(版本)语文出版社章节选修课时第1课时年级高二二、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资料;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三、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对于诗仙李白他们也不陌生,可是对于诵读去了解人,可能平时落实不太到位,而且还要写出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是取决于对诗歌的到位的诵读与理解,才可以做到的事情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古典诗歌鉴赏潜力。

教学难点:理清诗歌的情感变化线索,认识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

解决措施:通过反复诵读和听名家诵读,让学生找出情感变化,然后让学生勾画出基本的情感变化。

同时通过多媒体的互动让学生高效的融入课堂!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导语“2”-“7”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劝酒诗学生自由读呈现内容听名家诵读“2”-“5”听出节奏与情感进一步把握情感认真倾听有效辅助检查预习“2”-“4”读准字音检查预习白板检测自助填写蒙层检查调动所学知识“2”-“5”课堂活动李白的诗句连线课堂活动有趣的互动六、教学流程图将进酒教案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资料;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课请大家看一个顺口溜,自由诵读。

在干什么(劝酒)。

古人劝酒就高雅多了,请大家齐背《送元二使安西》,为什么喝酒呢?劝酒诗中名气最大,个性最强,要数今天要学习的李白的《将进酒》。

2.析题《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开封)为中心的十载漫流期间。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学习资料专题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资料助读]◎释标题“将进酒”为乐府古题,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

◎知作者李白(见第一课《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明背景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这一时期,诗人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

三人常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悲愤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精要赏析]◎析技巧1.诗歌首二句,作者的真正用意是悲伤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表现手法叫________。

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来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

请在诗中找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其他诗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提示:第一空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入手,第二空从题干“极言”入手。

参考答案:比兴夸张2.诗人为何写陈王曹植的典故?请简要分析。

提示:明确典故正用、反用类型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

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

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诗人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

◎悟意旨3.结合全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请在横线空缺处填上能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恰当词语:悲伤→________愤激→________。

提示:扣住题干要求“情感变化”思考。

参考答案:欢乐狂放(2)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诗人为何而愁?请在表格空缺处填上恰当文字。

提示:根据提示,把握分析。

参考答案:4.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 第一部分 唐宋诗 第七课 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教学案 语文版选修唐宋诗词鉴赏

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资料助读]◎释标题“将进酒”为乐府古题,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将”,“请”。

◎知作者李白(见第一课《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明背景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这一时期,诗人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做客。

三人常登高饮宴。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悲愤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精要赏析]◎析技巧1.诗歌首二句,作者的真正用意是悲伤时光易逝、人生易老,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这种表现手法叫________。

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来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这种修辞手法叫________。

请在诗中找出运用这种修辞手法的其他诗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提示:第一空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入手,第二空从题干“极言”入手。

参考答案:比兴夸张2.诗人为何写陈王曹植的典故?请简要分析。

提示:明确典故正用、反用类型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有以酒浇愁。

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

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

诗人是借曹植的典故尽吐心中的不平:面对着古来圣贤皆寂寞的现实,内心有太多的不满和不平。

◎悟意旨3.结合全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全诗紧紧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请在横线空缺处填上能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恰当词语:悲伤→________愤激→________。

提示:扣住题干要求“情感变化”思考。

参考答案:欢乐狂放(2)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诗人为何而愁?请在表格空缺处填上恰当文字。

提示:根据提示,把握分析。

参考答案:4.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做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上的异同和情感表达上的不同。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8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2、品读心灵中的真情实感(1)李白为什么要喝酒?请在诗中找到答案。

学生可能的答案:A人生得意须尽欢B与尔同消万古愁《将进酒》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诗歌为人教版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本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专题第一篇。

本文是李白的代表作,和学生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属同一个时期作品,并且二者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

《将进酒》本是汉乐府的曲调之一,是为劝酒而唱的歌辞。

李白的《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浪漫的诗风,奔放的语言,充分展示出他傲岸和狂放不羁的个性,抒写了诗人慷慨自信的情怀。

诗中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颇具特色。

本节课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我情感体验,更深入地体会李白的复杂感情。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读诗句,从而把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吟咏,感悟诗韵。

讨论交流品味词句,揣摩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诵读中感悟李白的豪迈乐观的情怀,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品读诗句,从而把握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导学案五、教学方法设计:反复吟咏合作探讨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有一个人,他得意时仰天长啸“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他失意时举杯高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他孤独时低头沉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盛唐诗仙李白。

李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劝酒诗《将进酒》。

(PPT展示:《将进酒》)(二)教学目标1、通过美读、悟读感受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2、品读诗句,从而把握诗人复杂的情感。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1、把握本文的情感基调,通过朗读体会作品豪迈奔放的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鉴赏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3、激发学生学习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4、鼓励学生背诵全诗二、教学重点1、理解本诗中诗人情感并把握其变化2、背诵全诗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诗中作者激愤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四、教学设想2、教学方法:诵读引导法、探究谈论发。

要以启发诱导学生思考为主,适当的加以点拨总结,引导学生深入诗歌,认真思考,质疑问难,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时通过诵读提示的方式,让学生注意把握本诗的朗诵情感和节奏,从而更进一步的品味诗歌感情。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六、教学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诗歌导入《饮中八仙》(杜甫)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板书)将进酒1、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目标。

2、解题,“将进酒”中的“将”读“qiāng”,为“请、愿”的意思,“将进酒”意为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李白这首诗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联:将子无怒)3、背景介绍:(注释1)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个朋友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二)朗读课文1、一学生朗读课文,正字音2、结合课文下注释,自由朗读课文,感受诗人形象A、提问:大胆推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依据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明确:形象:大醉,酣睡不起理由:饮酒多(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饮酒快(将进酒,杯莫停)B、提问:那李白为何要这么狂喝痛饮啊?明确:酒逢知己千杯少——朋友聚会(注释1)与尔同销万古愁——借酒消愁C、好友相聚,本是人生快事,应把酒言欢,李白却为何有违常情,不喜反愁呢?明确:(引出李白被排挤的史实)李白于公元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本诗写于公元752年,距离流放时已有八年之久,本来梦想未灭,只是“且放白鹿青崖间”,李白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还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但韶光易逝,人生易老,垂暮之年的李白,发现昔日的梦想离自己愈来愈远了,却无可奈何,怎么不愁思满怀呢?D、可见,作者因“愁”而喝酒,借酒消愁愁更愁,由此而引发感慨。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9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09教案教学设计讲

1《将进酒》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诵读诗歌,从意象法三个方面理解诗歌。

2.演绎经典,体会诗人悲欢愤狂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读书分享(6’)---我眼中的李白今天的读书分享,我们有请第x组的xxx同学。

李白作家组同学读书分享。

(课件展示)1.介绍李白2.介绍李白相关作品(可选取一组主题鲜明的作品介绍)3.分享读书感悟(心得体会)4.教师点评刚才xxx同学从多个方面分享她的读书感悟,谈了他眼中的李白。

余光中先生在《寻李白》中曾这样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这个评价还是很贴切的。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曲李白的《将进酒》,了解一下诗中的李白。

我们先把自读一遍,等会我们请同学起来朗读。

二、初读诗歌(10’)1.自读2.个别读。

(正音)3.集体读大家很认真的在读,但我总觉得缺少点韵味,下面我们请一位名家来帮我们找找朗诵的感觉。

3.播放朗诵音频4.再次个别读仅仅模仿朗读可能还不能让我们很深入的体会出诗人的情感,下面我们从象、意、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诗歌,看能不能比较准确的把握诗人的情感。

三、品读诗歌(20’)(课前准备,小组交流,推荐发言)1.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句或两句诗来进行鉴赏。

要求:鉴赏完后,用你认为的情感把诗句诵读一遍。

学生诵读完进行适当的诵读指导2.刚才大家对诗歌中的重要诗句进行了赏析,现在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诗人的情感变化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情感脉络悲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欢人生得意须尽欢愤但愿长醉不愿醒2狂与尔同销万古愁小结:人生苦短,朝暮间青丝变白发。

生命渺小,不如纵酒高歌,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这就是诗中的李白。

下面请大家再一次自读诗歌体会情感,等会我们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看能不能把诗中的何种感情朗读出来。

四、再读诗歌(5’)学生配乐表演(单人,组合)感谢xxx同学的精彩朗诵王青玥的分享让我们了解了李白的一面,这首诗歌让我们了解了李白的另一面,作为诗仙李白其实兼备了儒道侠禅各家的特质。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11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111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

《将进酒》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将进酒》是李白的咏酒名篇,意蕴深厚,风格鲜明,传诵千古。

为能更好地理解诗篇,应让学生大致了解李白的生平思想,理解李白因怀才不遇,而在诗中流露出的貌似主张及时行乐实则渴望用世上进的心态。

而且不能简单地就诗学诗,应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学习了解相关咏酒诗篇及酒文化,对学生进行“诗化”教育,感受、培养诗人气质,一举多得。

同时注重对诗篇的诵读、背诵及比较阅读。

一、导入新课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好饮,也善饮,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题解:《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吟咏、诵读古典诗歌,感受古典诗歌的音乐美、情韵美。

2、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背诵全诗。

3、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的运用,领会李白淋漓畅快的浪漫主义的诗风。

三、学习步骤:1、知人:说李白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想像、夸张、激情),又称为“诗仙”。

李白从小就有不凡的抱负,出众的才华,想直取卿相之位,实现济世安邦的理想。

曾经被唐玄宗召为翰林学士,但唐玄宗仅仅把他当作文学弄臣,权贵又因不满李白的傲岸的个性,嫉妒他出众的才华,遭到谗毁排挤,被迫离开长安,飘零江湖,落魄失意。

写这首诗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功业未就而两鬓斑白。

(翰林,为皇帝储才之地,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政策研究处,可成为皇帝的秘书。

)2、论世: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叛乱前四五年光景。

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6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中语文《唐宋诗第七课人生到处知何似——人生感慨将进酒》96教案教学设计讲

《将进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诗歌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情绪。

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中国古典诗歌慷慨豪迈的韵律。

情感目标:通过本篇诗歌的学习,了解李白的诗酒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古典诗歌慷慨豪迈的韵律和李白的豪迈的诗酒人生。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和学生感悟。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布衣亦可傲王侯》,孙中山年轻时曾去拜见湖广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见其名片上写着“学者求见之洞兄”,脸色非常难看,他心中有些生气。

便出联相讥:“持三尺帖,见一品官,孺子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不卑不亢地回答:“行千重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看后大惊,马上开中门迎接。

孙中山年轻时候豪迈之气可见一斑。

然而一千多年前,同样具有豪迈之情的大诗人李白也曾说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李白豪迈的诗酒人生。

2、感受《将进酒》:欣赏北大物理系教授、博导陈涌海先生的跨界吟唱《将进酒》,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学生朗读《将进酒》,并梳理诗歌内容。

4、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诗歌《将进酒》描绘的是一副欢乐宴饮的画面,诗中用几个部分展现的?(2)诗人的酒兴由何引起?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情绪?诗人又是如何排遣的?(3)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李白的豪迈,这些句子从哪些方面诠释了李白的豪迈之气?5、课堂检测练习:有人说李白是个酒鬼,你同意么,请你与李白进行对话:写一段话,谈一谈“酒”对李白有何意义?6、课堂小结:已故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诗作《寻李白》中写到: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李白的一生离不开三样东西,就是酒,月亮和诗。

如果没有酒,就没有那七分的月光和半个盛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将进酒》教案
姓名:高彩红
单位: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和初步欣赏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感受探究李白的浪漫
教学难点: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鉴赏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用具与器材: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我们美丽的昌黎素有“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的美誉,作为昌黎人的你们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现代人怎么劝酒呢?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

(一杯情,二杯意,三杯才是好兄弟,朝花夕拾杯中酒,愿你好事天天有,做人脚踏实地,喝酒必须一干到底)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大家学过的劝酒有哪些?2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白居易的《劝酒诗》,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劝酒诗《将进酒》。

板书:
将进酒
李白
二、初读感知
过渡:学习诗歌的方法,重在诵读。

通过诵读,我们才能体会到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美;通过诵读,我们才能用心去感受诗人的情感和心声。

学生朗读(带情感的自己发挥),并思考以下问题
(见课件)
大家觉得读的怎么样?不错,还好。

那好我们看,李白劝谁喝酒?
明确:“岑夫子、丹丘生”
他们是什么关系?
明确:就是朋友。

好,李白劝朋友怎样喝酒?(其实不同场合、不同心情喝酒是不一样的,有细品慢饮,有开怀畅饮,有埋头苦饮,李白是怎样劝的呢?)
明确:“杯莫停”
喝得怎样?喝得快,喝得急,量怎么样?
明确:“会须一饮三百杯”。

(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

那李白怎样饮?
明确:“斗酒十千恣欢谑”。

“恣”是什么意思?
明确:纵情任意,放纵,
3
纵情到什么程度?读后几句,从“五花马,千金裘”开始读。

用名马、皮裘换酒,喝酒喝得这么专注,这么任性,这就是李白。

李白为什么让人这样喝酒?如此的豪饮、狂饮?诗人的情感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
下面欣赏朗读录音,然后讨论这个问题。

在我们刚才的听读过程中,课文朗诵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在节奏和语调上有一个快慢高低的变化起伏过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与起伏?
明确:源于情感的变化与起伏。

那么,诗人的情感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呢?三、细读情感脉络
板书:情感发展
下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拟出作者情感发展线索。

(3分钟)1、把表达相似情感的句子归并在一起,然后就各组分类的
句子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概括,友情提示:有些句子中的某个字可以用来概括本部分的情感。

明确: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但愿长醉不愿醒。

(.愤激..).
与尔同销万古愁.。

2、用AA——BB——CC——DD的形式把它们串联起来。

小结(过渡):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经历了几重奏呢?(几个阶段的变化?)(5个)
明确:悲伤----欢悦------愤激-------狂放-----万古愁4
四、品味情感(小组分段讨论)
●悲伤(板书:悲伤)
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分析: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明确: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

黄河水的“不复回”,表现韶光易逝。

以水来比喻韶光易逝。

(悲韶光易逝)
分析: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明确: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伤老大,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一种搔首顾影、徒呼奈何的情态宛如画出。

头发的“朝如青丝暮成雪”,表现人生短暂。

诗人在24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

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

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小结:诗歌前四句,表现了诗人对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

那么,诵读时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如课后诵读提示所言:前两句有挟天风海雨而来之势,故慷慨有之。

但诗人这里是慷慨生悲——沉郁)(单读,点评)
那么,作者在文中一直感伤下去了吗?
●欢悦(洒脱)
5
你是怎么看出诗人并没有把对人生短暂的感伤继续下去的?
明确:“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本句是点题之
笔,写出感情由“悲”转“欢”
这一句表现的是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李白似乎“得意”过,又似乎未曾“得意”过,不管它且高举酒杯,对月畅饮吧。

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

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

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及时行乐。

过渡:有诗云:“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几人。

”如今,三位挚友相聚在一起,正好开怀畅饮,故而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夸张,表现友人相聚之乐)所以,这一个小节,表现的情感应该是?(关键词)
板书:欢悦(或洒脱或欢乐)
那么,这一小节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慷慨激昂,读出欢悦与洒脱劲)(齐读)
不经意中,哪一个句子被大家重读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一句包含哪些含义?
1、“有用”而“必”,是何等的自信!正所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那么,又为何不为这样一个充满
希望的未来而举杯痛饮呢?即使破费千金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态度。

这是深蕴在骨子里的豪情。

小结:但无论是自信,还是自伤怀才不遇。

我想,这也许都会是李白饮酒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