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苏洵_教学设计_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优秀6篇)高中语文必修二《六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习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
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习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
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
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习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
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3.课时安排:用了课时教读。
预习安排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六国论》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清思路。
2.了解六国破灭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今的意图,培养中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
教法设计:诵读法、分析讨论法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一)说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武器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交替、一个接一个全都3.思厥先祖父。
他们4.子孙视之不甚惜。
看待5.与赢而不助五国。
《六国论》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国论》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国论》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语文教案六国论
语文教案-六国论-教学教案教学目的1.领会苏洵关怀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精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言语特色。
教学过程第—课时一、导入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总揽者要吸取历史教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总揽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
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
下笔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着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举他。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前275年魏割温予秦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②秦灭六国时间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赵、灭燕前221年灭齐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法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根底。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学设计一、导入北宋中期的诗坛,虽然缺乏像唐诗那样光彩四溢的诗歌作品,但一大批优秀散文家的涌现,使散文创作进入了韵味无穷的成熟阶段。
其中,苏洵的《六国论》就是一篇见解新颖、立意高远、说理透辟、论据精辟的优秀散文。
二、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他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而且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后人合称他们为“三苏”。
三、写作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对外软弱,对内残酷剥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农民起义和民族起义先后爆发,国家日益衰弱。
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借古讽今,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它们不联合抗秦的结果,委婉地劝告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要“礼天下之奇才”,共谋抵抗北方的强敌契丹和西夏。
四、整体感知1. 音读:正音。
2. 意读:学生齐读全文。
讨论并明确文章大意。
3. 美读:体会文章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文风。
五、赏析第一段1. 学生齐读。
2. 提问思考: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3. 学生讨论交流。
4. 师生共同明确:文章起笔不凡,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文章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观点一目了然。
5. 提问思考:作者既然要论述“弊在赂秦”的观点,为什么开头却从“兵”、“战”两方面落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学生讨论交流。
7. 师生共同明确:从“兵”、“战”两方面落笔,为下文的展开铺设了广阔的舞台。
在这样一个舞台上,“赂秦”则处处被动,“不赂秦”则处处主动,前者只能走向灭亡,后者终将走向兴旺发达。
文章从开头就已将双方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对比,让读者明白了作者要论述的是“弊在赂秦”,而不是其他。
8. 提问思考:“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与“弊在赂秦”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9. 学生讨论交流。
10. 师生共同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与“弊在赂秦”是因果关系。
《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和教案(共五篇)
《16.2 六国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六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的课文。
这是一篇著名的史论,作者苏洵在文章中评论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原因,说明“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意在讽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一味贿赂以求苟安,而要奋起抵抗。
文章借古讽今,切中时弊,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充沛。
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学生对国家兴亡的深入思考。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梳理文章脉络,学习借古讽今的写作方法。
3.领会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培养学生关心天下兴亡的历史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言知识,领会文句意思,通过朗读,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借助注释和词典,通过品读语言,学生能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教学准备】《六国论》是一篇史论,重在说理,对高一学生来说,趣味性不强。
主题明确,课本注释十分详细,难点也不多,课前疏通文意以及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部分较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同学们都学过中国历史,大家知道,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
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
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那就是《六国论》。
六国论教案3篇
六国论教案3篇六国论教案3篇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
《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篇课文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六国论教案1一、导读目的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
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
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习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
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1、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
”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
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
《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本文议论严谨的特点,体会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4.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5.背诵全篇【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有这样一首长诗:“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
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
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
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
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
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
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
”这首诗叙述了苏洵父子刻苦读书、终于中举名震京城的故事。
也有这样一首短诗:“大器晚成传美名,言兵六国出奇声。
三苏共逐文坛盛,不负老泉劳半生!”这首诗也高度概述了苏洵大器晚成、“不负劳半生”的生平经历。
其中,“言兵六国出奇声”指的是苏洵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六国论》。
那么,苏洵在这篇文章中究竟发出了怎样的“奇声”呢?今天,我们走近苏洵,走进《六国论》,去体味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六国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让学生领会作者提出的六国灭亡的原因和教训。
4. 培养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苏洵,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千里,号老泉。
2. 背景介绍:《六国论》是苏洵针对当时北宋外交政策的一篇论文,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巩固国家统一的建议。
3. 课文讲解: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 重点词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苏洵及其作品《六国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解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和教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文言文翻译:翻译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苏洵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策略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提出的教训和原因。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由于《六国论》是文言文,学生可能存在阅读障碍,教师需通过讲解和翻译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洵及《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4、领会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言字词、句式和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点拨法: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最终,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那么,六国为何会相继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看看他对此有怎样的见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而雄健有力。
2、背景介绍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北宋中期,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边患和财政危机。
苏洵写这篇文章,借评论六国灭亡的史实,批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求和政策,希望能引起统治者的警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文言知识讲解1、实词赂秦:贿赂秦国。
(完整版)苏洵《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引入对苏洵的介绍.二、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
《六国论》语文教案设计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
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
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
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
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
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
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
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
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
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
《六国论》苏洵三维目标教案.doc
《六国论》苏洵三维目标教案.doc
一、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六国论》的核心思想和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2.苏洵对于危机和转型的看法;
3.论述的逻辑结构和表述方式。
2.如何对苏洵的思想和论述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评价。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小组活动式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导入《六国论》
准备几份《六国论》的摘录或者短片,让学生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进入课堂主题。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历史背景,讲解《六国论》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文化现象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Step 3 讨论:探讨苏洵的思想和言论
引导学生自行阅读苏洵的论述,结合历史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的常态,进行逻辑分析和批判评价。
教师可提供范式,对学生的表述进行指导和诱导。
Step 4 活动:小组讨论和写作实践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和写作实践,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表达,加强对于《六国论》和苏洵思想的理解和体领。
Step 5 总结:回顾和总结教学效果
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对于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进行回顾和总结,也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悟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提供基础。
苏洵《六国论》教案
苏洵《六国论》教案教案:《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苏洵《六国论》的内容和背景;2.掌握《六国论》的主旨和核心观点;3.能够分析《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及其思想价值。
教学重点:1.《六国论》的内容和主旨;2.分析《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
教学难点:1.理解《六国论》中政治理论的内涵;2.分析《六国论》的思想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六国论》内容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2.问答法: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准备:1.复制并分发苏洵《六国论》的文本;2.设计相关问题,以促进学生阅读和思考。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Step 2:阅读与解析(20分钟)1.分发《六国论》的文本,让学生阅读并理解。
2.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关键词,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解析自己的理解。
Step 3:讲解与讨论(25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主旨和核心观点;2.引导学生讨论《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
Step 4:问题解答(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解答他们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
Step 5:思考与总结(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自己对《六国论》的理解和感悟;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六国论》思想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的看法;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拓展他们的观点。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六国论》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思:1.《六国论》是一篇政治理论文章,文字较为晦涩难懂,需要教师在解读时做好引导和讲解;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3.在总结和思考环节,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思考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引导。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
六国论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介绍《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及其历史背景阐述《六国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并分析六国兴衰的原因1.2 教学内容解读《六国论》的题目含义,明确“六国”指的是哪六个国家分析《六国论》的篇章结构,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六国论》原文,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论述角度和论证方法讨论:六国兴衰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分析这些原因的?第二章:六国之亡2.1 教学内容分析六国亡国的原因,如:内乱、外患、政治腐败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对比手法,揭示六国衰败的必然性2.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六国亡国的原因进行分析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亡国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第三章:齐国之霸3.1 教学内容分析齐国崛起的原因,如:地理优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等探讨齐国能够称霸的原因,如:强大的军事力量、明智的外交政策等3.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齐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齐国称霸的论据讨论:齐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四章:楚国之衰4.1 教学内容分析楚国衰落的原因,如:政治腐败、内乱不断、战略失误等阐述作者如何通过历史事实,揭示楚国衰败的必然性4.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楚国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楚国衰败原因的分析讨论:楚国衰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内容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六国兴衰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教训,提出自己的看法5.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第六章:秦国之强6.1 教学内容分析秦国崛起的原因,如:商鞅变法、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探讨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关键因素,如:战略眼光、法家思想的支持等6.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秦国崛起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支持秦国统一的论据讨论:秦国崛起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七章:三家分晋7.1 教学内容分析三家分晋的原因,如:晋国内部矛盾、外部压力等阐述三家分晋对六国局势的影响,如:实力对比的变化、战略格局的调整等7.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三家分晋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三家分晋的分析讨论:三家分晋对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八章:赵国之兴衰8.1 教学内容分析赵国兴衰的原因,如: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军事策略等阐述赵国在六国中的地位变化,如:从崛起到大衰败的过程8.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赵国兴衰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赵国兴衰原因的分析讨论:赵国的兴衰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第九章:魏国之崛起与衰落9.1 教学内容分析魏国崛起的原因,如:改革、地理位置、强大的军事力量等阐述魏国衰落的原因,如:内部矛盾、战略失误等9.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魏国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魏国崛起与衰落的分析讨论:魏国的崛起与衰落对其他六国的影响是什么?第十章:六国论的启示10.1 教学内容总结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如:六国兴衰的原因、三家分晋的影响等引导学生思考六国论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如:国家发展、个人成长等10.2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总结六国论的核心观点,强调历史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解析1.2 教学内容《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其深度的分析和独特的观点使得这篇文章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六国论》教案设计
《六国论》教案设计《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5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六国论》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一、学习目标:(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盖始然则向使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故事至于等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二、学习难点:(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三、解题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教学设计《六国论》教学设计
优异教课方案《六国论》教课方案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从内容上理解了苏洵剖析六国消亡的原由在于一个“赂”字,在从“赂者”和“不赂者”的角度分别进行阐述后,借古讽今,对北宋统治者进行劝告。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亮,论占有力,语言尖利,纵横恣肆,拥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夸赞他“博辩雄伟”。
今日就让我们一同来领会本文谨慎的论证构造和澎湃的气概。
二、领会澎湃气概,总结论证方法1.学生集体朗诵课文前两段。
思虑:作为一篇史论,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又严实地做了理性剖析,并提出了两个分论点,那么这两个分论点能不可以颠倒次序?作者这样提出论点有什么好处?明确:不可以,由于“赂”是主要的,“不赂”是次要的,下文第三、四段分别照顾了这两个论点睁开。
论点的提出直截了当、提挈下文、总贯全篇。
文章开头,直截了当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容不得人反驳。
第二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进行了增补,进而把阐述向前推动一步。
指引学生读出一呵而就、前后相应的水乳交融的气派。
2.小组合作,总结第三、四两段的论证方法。
要求组员互相间合作沟通、增补总结出完好的答案。
明确:第三段运用对照论证,比较秦和“赂”之国不同的做法与结局,分别从三个方面睁开对照:① 数目上,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
②程度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
中间有形象的描绘,如写祖先创业的困悲伤程,用“暴霜露,斩波折”;写见效来之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 ,用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
关于“割城” 、“赂地”的详细方式,“今日”、“明天”,夸张地说了然“赂秦”的屡次,“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露赂秦的数目愈来愈大,换来的不过“一夕安寝” ,实在是损失巨大,见效甚微。
一个“视”字,一个“又”字,用近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心。
“起”与“寝”牢牢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偷安已不行得。
这样描绘把历史大事写得活龙活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3.教学用具多媒体4.标签教学过程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ft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 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 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 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泪()牧以?()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①赢②赢③赢④殆⑤怕赔)(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⑤其实百倍;(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③速——迅迅,快。
④颠覆——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⑤其实——连词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1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2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3 盖失强援()○4 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5 弊在赂秦()○6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7 或曰:“六国……”()○8 或未易量()○9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10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1 爱惜○2 吝惜○3 发语助词(表原因)○4 大概○5 弊病○6 困顿(失败)○7有人○8或许○9拿用○10凭借)(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译文:①②③(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
②诸侯;秦。
③刺秦王;抗秦之。
译文(略)。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
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
“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
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1.诵读第 1 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故曰‘弊在赂秦’也!”提问:○1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2 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2.诵读第 2 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
提问:○1 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 3 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
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五国既丧”。
\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有赞扬,有批评。
\以武力对抗的政策。
\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 二号?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
)(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
)(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
)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4.诵读第 4 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提问: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A 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B 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 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2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3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4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5.诵读第 5 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问:○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
)(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
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四、难点、重点分析1.讨论:如果将第 4 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 5 段,文章也是完整的。
这样做好不好?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
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
)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
因此从第 3 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
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
如果删去第 5 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